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425

安医高新院区输液中心

安医高新院区输液中心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发布了文章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为男性肿瘤的首位,由于早期诊断不足致使预后差。目前随着诊断方法、新药及靶向药物治疗出现,规范化、个体化的多学科综合性治疗技术的进步,使肺癌缓解率及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已经得到提高。病因和发病机制1.吸烟目前认为吸烟是导致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烟草中有超过3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如:苯并芘)和亚硝胺均有很强的致癌活性。被动吸烟或环境吸烟也是肺癌的病因之一。2.职业和环境接触肺癌是职业癌中最重要的一种。估约10%的肺癌患者有环境和职业接触史。现已证明以下9种职业环境致癌物增加肺癌的发生率:铝制品的副产品、砷、石棉、三氯甲醚、铬化合物、焦炭炉、芥子气、含镍的杂质、氯乙烯。长期接触铍、镉、硅、福尔马林等物质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空气污染,特别是工业废气均能引发肺癌。3.电离辐射肺脏是对放射线较为敏感的器官。大量电离辐射可引起肺癌。4.既往肺部慢性感染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患者,支气管上皮在慢性感染过程中可能化生为鳞状上皮致使癌变,但较为少见。5.遗传等因素家族聚集、遗传易感性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可能在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证明,遗传因素可能在对环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个体中起重要作用。6.大气污染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石油,煤和内燃机等燃烧后和沥青公路尘埃产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烃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有关。大气污染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病率可能互相促进,起协同作用。7.饮食与营养一些研究表明,较少食用含β胡萝卜素的蔬菜和水果,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升高。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在就诊时已有症状,仅5%—15%的病人无症状。临床表现与肿瘤所在部位、大小、类型、发展阶段、有无并发症或转移有密切关系。 一、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1)咳嗽 为早期症状,表现为无或少痰的刺激性干咳。当肿瘤引起支气管狭窄时咳嗽加重多为持续性。继发感染时,痰量增多呈粘液脓性。(2)血痰或咯血 多见于中央型肺癌,肿瘤向管腔生长,可有间断或持续性痰中带血。表面糜烂严重侵蚀大血管时,可引起大咯血。(3)气短或喘鸣(4)发热 肿瘤组织坏死可引起发热,但多数发热由肿瘤引起的阻塞性肺炎所致。(5)体重下降 消瘦为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肿瘤发展到晚期,由于肿瘤毒素和消耗的原因,并有感染、疼痛导致的食欲减退,表现为消瘦或恶病质。二、肺外胸内扩展引起的症状和体征(1)胸痛 近半数病人有模糊或难以描述的胸痛。(2)声音嘶哑(3)咽下困难(4)胸水(5)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表现为头颈部水肿,颈静脉扩张。病人常主诉领口进行性变紧。(6)Horner综合征 表现为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等。三、胸外转移引起的症状和体征(1)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 可有头痛、呕吐、精神异常等。(2)转移至骨骼 引起骨痛和病理性骨折,也可引起关节腔积液。(3)转移至腹部 可引起肝区疼痛、胰腺炎等。(4)转移至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是肺癌转移的常见部位,可无症状。治疗:(一)化学治疗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90%以上的肺癌需要接受化疗治疗。(二)放射治疗1.治疗原则放疗对小细胞肺癌疗效最佳,鳞状细胞癌次之,腺癌最差。肺癌放疗照射野应包括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的纵隔区。同时要辅以药物治疗。2.放疗的并发症肺癌放疗的并发症包括: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纤维化和放射性脊髓炎。上述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与放疗剂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也存在个体差异性。(三)肺癌的外科治疗外科治疗已被公认为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法,要依据肺癌临床分期选择治疗方案。根治性切除到目前为止是惟一有可能使肺癌病人获得治愈从而恢复正常生活的治疗手段。术前必须评估病人是否耐受手术。健康指导:(1)疾病预防指导: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劝导戒烟,避免被动吸烟。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减少或避免吸入致癌物质污染的空气或粉尘。肺癌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体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2)疾病知识指导:病人应加强营养支持,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易消化的饮食,尽可能改善病人的食欲。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避免呼吸道感染,增强抗病能力。病人应坚持化疗或放射治疗,如出现呼吸困难、疼痛等症状加重或不缓解时应及时就诊。

发布了文章

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小儿哮喘(infantile asthma)是小儿常见的肺部疾患,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病因:世界各地哮喘的发病率在0.1%~32%之间。其原因可能与遗传基因,年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种族,工业化,城市化,室内装修,生活水平,饮食习惯等有关。症状体征:儿童哮喘起病可因不同年龄,不同诱因有所不同:婴幼儿哮喘多数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后诱发,起病较缓。儿童哮喘多由吸入变应原诱发,起病较急。1.婴幼儿哮喘的特点(1)日间或夜间咳喘明显,运动后加重。(2)对皮质激素反应相对较差。(3)易患呼吸道感染。2.儿童哮喘的特点(1)多在2岁以后逐渐出现呼吸道过敏。(2)发病季节与变应原类型有关。(3)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较好。治疗:只要能够合理的规范地长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使哮喘症状得到理想的控制,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吸入疗法是达到较好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对哮喘患者进行长期系统管理,包括以下部分:    1.避免和控制哮喘促(诱)发因素,减少复发。2.制定哮喘长期管理的用药计划。3.制定发作期处理方案。4.定期随访保健。5.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饮食护理:日常护理应避免接触过敏原。生活规律化,饮食起居要有节制,缓解期增强体质,鼓励患儿适当参加活动。饮食调理不易过饱,勿食过甜、过咸及生冷食物。严格控制过敏性食物摄入。

发布了文章

小儿挑食怎么办?

挑食:挑食,指的是在饮食过程中对食物有较为明显的挑剔。主要针对于少年儿童,由于口味偏好或者身体原因只倾向于吃某几种食物,很多儿童表现在不爱吃蔬菜,如果长期挑食,可能会引起身体肥胖或者营养不良。孩子挑食,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1. 因身体不适,消化力弱,食欲不振而挑食(这属于正常现象,家长无须过虑,只要注意在孩子病好后及时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即可);2. 家长忽视了对孩子正常饮食习惯的培养,或对孩子过于迁就与放任,助长了孩子挑食的坏习惯;3. 家长对孩子的身体过于关注,经常强迫孩子进食某些营养食品,从而引起孩子对这些食物的反感。4.在添加辅食阶段,父母没有注意孩子饮食的调节,使得孩子的味觉对好多食物不适应、不接受。5.食物的种类、制作方法单一。6.平时零食吃得比较多并因此对饭菜不感兴趣。 偏食的危害:(1)偏食的孩子是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甚至不吃,这样饱一顿、饥一顿,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消化吸收。(2)偏食还能引起各种维生素缺乏性疾病。如不吃全脂乳品、蛋黄、豆类、肝等食物,或不吃胡萝卜、西红柿、绿色蔬菜等,可因维生素A缺乏而致夜盲症。(3)爱吃荤菜而不吃新鲜的绿叶菜、西红柿及水果和婴儿,可因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致坏血病。轻者牙龈出血,重者引起骨膜下、关节腔内及肌肉内出血。(4)不吃鱼、虾、蛋黄、香菇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可致维生素D缺乏。矫正:1、找寻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原因,重新调整饮食。2、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增加食欲。3、注意饮食要有规律,每天定时定量。4、父母在餐桌上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扩大家庭食物圈,多增加食物的品种。5、对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可改变制作的方法,可能孩子就可以接受。6、创设和谐的进餐气氛,不要强制孩子吃饭。孩子偶尔1~2餐食欲不好,家长不必过分关注。7、控制幼儿的零食。8、细心观察孩子有没有别的不适。9、补充肠道益生菌。

发布了文章

小儿便秘

 小儿便秘是由于排便规律改变所致,指排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较久(>2天),无规律,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病因     小儿便秘是由于排便规律改变所致,可以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两大类。临床表现1.排便异常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污便等,大部分便秘患儿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由于排便次数少,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长,水分被充分吸收后变得干硬,排出困难,合并肛裂患儿有血便。污便是指不故意弄脏内裤,见于严重便秘儿童由于大便在局部嵌塞,可在干粪的周围不自觉地流出肠分泌液,酷似大便失禁。2.腹胀、腹痛便秘患儿还常常出现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腹痛常常位于左下腹和脐周,热敷或排便后可缓解。腹胀患儿常常并发食欲不振,周身不适,排便或排气后可缓解。3.其他长期便秘可继发痔疮、肛裂或直肠脱垂。   有原发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类缘病、肛门狭窄、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根本应放在改善饮食内容,多补充水分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同时养成排便习惯。1.灌肠治疗是去除直肠内的嵌塞粪便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可与口服泻药配合应用。对于严重便秘者可先予以生理盐水、石蜡油、硫酸镁按3:2:1比例混合肠内保留。2.药物治疗导泻剂可维持规律性排便,常见的有渗透性泻剂(乳果糖)、灌胃剂(聚乙二醇)、润滑剂(液体石蜡)、刺激性泻剂(番泻叶)。维持治疗需数月,当儿童形成规律性容易排便后才考虑停药。3.饮食调整、训练排便可防止便秘再发。增加水摄入以软化大便,多补充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全麦、水果和蔬菜)也是治疗便秘的部分。规律性如厕习惯是治疗便秘的重要部分。无论有无污便,餐后应有充足的如厕时间,这有利于儿童保持排便频率的记忆。预防    补充足够的水分,多摄入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养成好的排便习惯。

发布了文章

胃癌

胃癌 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占胃恶性肿瘤的95%。 病因:1.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2.幽门螺杆菌(Hp)感染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3.癌前病变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4.遗传和基因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临床表现:(1)早期胃癌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2)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表现。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3)当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如肿瘤侵犯胰腺被膜,可出现向腰背部放射的持续性疼痛;如肿瘤溃疡穿孔则可引起剧烈疼痛甚至腹膜刺激征象;肿瘤出现肝门淋巴结转移或压迫胆总管时,可出现黄疸;远处淋巴结转移时,可在左锁骨上触及肿大的淋巴结。(4)晚期胃癌患者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治疗:1.手术治疗(1)根治性手术 (2)姑息性手术  原发灶无法切除,为了减轻由于梗阻、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引起的症状而作的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空肠造口、穿孔修补术等。2.化疗用于根治性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延长生存期。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适量化疗,能减缓肿瘤的发展速度,改善症状,有一定的近期效果。3.靶向治疗靶向治疗可针对性地损伤癌细胞,减轻正常细胞损害。4.支持治疗旨在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包括镇痛、纠正贫血、改善食欲、改善营养状态、缓解梗阻、控制腹水、心理治疗等。预防:1.改变饮食结构,多食蔬菜、水果,豆类食物和牛奶,鲜鱼、肉、蛋。提倡食用大蒜、绿茶。2.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三餐不定时;进食不宜过快、过烫、过硬;少食熏腌食品,避免高盐饮食。3.少饮烈性酒,不吸烟。4.做好粮食的防霉去霉工作,保护食用水的卫生。5.积极治疗胃溃疡、慢性胃炎,治疗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   6.对高发区及高危人群进行胃癌的普查。 

发布了文章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四肢大关节,以及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以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属风湿病范畴,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    很可能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的受环境因素(包括感染)等多方面的影响而致病。遗传因素在AS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创伤、内分泌、代谢障碍和变态反应等亦被疑为发病因素。临床表现:1.初期症状 对于16~25岁青年,尤其是青年男性。强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现出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轻度贫血等。由于病情较轻,病人大多不能早期发现,致使病情延误,失去最佳治疗时机。2.关节病变表现 AS病人多有关节病变,且绝大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节,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少数病人先由颈椎或几个脊柱段同时受侵犯,也可侵犯周围关节,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僵硬感,晨起明显。也可表现为夜间疼,经活动或服止痛剂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关节疼痛减轻,而各脊柱段及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晚期整个脊柱和下肢变成僵硬的弓形,向前屈曲。治疗: 目的:在于控制炎症,减轻或缓解症状,维持正常姿势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要达到上述目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包括教育病人和家属、体疗、理疗、药物和外科治疗等。(1)该病治疗从教育病人和家属着手,使其了解疾病的性质、大致病程、可能采用的措施以及将来的预后,以增强抗病的信心和耐心,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密切配合。(2)注意日常生活中要维持正常姿势和活动能力,如行走、坐位和站立时应挺胸收腹,睡觉时不用枕或用薄枕,睡硬木板床,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每天早晚各俯卧半小时。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体育活动。工作时注意姿势,防止脊柱弯曲畸形等。(3)保持乐观情绪,消除紧张、焦虑、抑郁和恐惧的心理;戒烟酒;按时作息,参加医疗体育锻炼。(4)了解药物作用和副作用,遵循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及处理药物副作用,以利配合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预防:1.应避免强力负重,使病变加重。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若要长时间坐着时,至少每小时要起来活动十分钟。勿用腰背束缚器(会减少活动),使脊椎炎恶化。2.睡眠时避免垫枕头且不睡软床。睡觉时最好是平躺保持背部直立。3.清晨起床背脊僵硬时,可以热水浴来改善。热敷对于缓解局部疼痛亦有部分疗效。不抽烟,以免造成肺部伤害。4.慎防外伤,开车时一定系上安全带,尽量不要骑机动车。5.在寒冷、潮湿季节中,更应防范症状复发。6.胃肠道及泌尿道的感染常诱发脊椎炎,故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多喝开水,多吃青菜水果,避免憋尿及便秘。7.注意其他家族成员有无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如下背酸痛,晨间僵硬等。若有,应尽早就医。

发布了文章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是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好发于女性。病因:(1)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2)感染途径:上行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血行感染较少见。(3)易感因素:①尿路梗阻 如结石、肿瘤等,引起尿路梗阻,导致尿流不畅,有利于细菌生长。②机体抵抗力降低 如糖尿病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③女性尿道短直而宽 尿道口与肛门、阴道相近;女性经期、妊娠期、绝经期因内分泌等因素改变而更易发病。④泌尿系统局部损伤与防御机制的破坏 如外伤、手术、导尿导致粘膜损伤,使细菌进入深部组织而发病。⑤尿道口周围有盆腔炎症。临床表现:(1)膀胱炎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2)急性肾盂肾炎 起病急、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40℃,常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泌尿系统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及下腹部不适,可有腰痛、肾区叩击痛,肋脊角有压痛。(3)慢性肾盂肾炎 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病程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4)并发症 多见于严重急性肾盂肾炎,可有肾周围炎、肾脓肿、败血症等。治疗:(1)急性膀胱炎 一般采用单剂量或短疗程法的抗菌药物治疗。(2)急性肾盂肾炎 应用抗菌药并碱化尿液(3)无症状细菌尿 对于非妊娠妇女和老年人无症状细菌尿,一般不予治疗。妊娠妇女的无症状细菌尿则必须治疗。健康指导:(1)疾病预防指导 :①保持规律生活,避免劳累,坚持体育运动,增加机体的免疫力。②多饮水、勤排尿是预防尿路感染最简便而有效的措施。③注意个人卫生,尤其女性,要注意会阴部及肛周皮肤的清洁。④与性生活有关的反复发作者,应注意性生活后立即排尿。⑤膀胱-输尿管反流者,需要"二次排尿",既每次排尿后数分钟再排尿一次。(2)疾病知识指导 病人应了解多饮水、勤排尿以及注意会阴部、肛周皮肤清洁的重要性,确保出院后仍能严格遵从。病人应学会识别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一旦发生,尽快就诊。(3)用药指导 病人要按时、按量、按疗程服药,勿随意停药,并按医嘱定期随访。 疗效评价标准:(1)急性膀胱炎:无论是何种疗程,在停服抗菌药物7天后,需进行尿细菌培养。若细菌培养结果阴性表示急性细菌性膀胱炎已治愈;若仍为真性细菌尿,应继续治疗两周。(2)急性肾盂肾炎:①有效:治疗后复查菌尿转阴。②治愈:治疗后菌尿转阴,停药后2周和6周复查尿菌均为阴性。③失败:治疗后尿菌仍阳性;或者治疗后尿菌阴性,但2周和6周复查尿菌阳性,且为同一菌株。

发布了文章

“寂静的杀手”-骨质疏松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为什么会得骨质疏松?1.特发性(原发性)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2.继发性①内分泌性  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②妊娠、哺乳。③营养性  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④遗传性  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⑤肝脏病。⑥肾脏病  慢性肾炎血液透析。⑦药物  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⑧废用性  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骨萎缩、伤后骨萎缩等。⑨胃肠性  吸收不良胃切除。⑩类风湿性关节炎。⑪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⑫其他原因  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表现☆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3.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如何治疗? 1.运动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  2.营养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800~1,000mg,绝经后妇女每天 1,000~1,500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500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400~800U/天。 3.预防摔跤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4.药物治疗预防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落实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2.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3.三级预防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活性VitD)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给予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发布了文章

高血压——无形的“杀手”

什么是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高血压。目前我国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及慢性肾病等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在血压升高的人中,约5%为继发性高血压,即由某些明确而独立的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为什么会得高血压呢?原发性高血压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其中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约占60%。1.遗传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有群集于某些家族的倾向,提示其有遗传学基础或伴有遗传生化异常。双亲均有高血压的正常血压子女,以后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增高。2.环境因素:    (1)饮食: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均显示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和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但改变钠盐摄入并不能影响所有病人的血压水平,摄盐过多导致血压升高主要见于对盐敏感的人群中。     (2)精神应激: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下也可引起高血压。     (3)其他因素:超重和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服用避孕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也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高血压的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可出现头晕、头痛甚至恶心、呕吐、昏迷。高血压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病人应该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高血压水平、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疾患等。戒烟、不过量饮酒。调整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诱发血压升高。2.饮食指导:限制钠盐摄入,每天钠盐摄入量应低于6g,增加钾盐摄入;减少含钠盐调味品的使用量;减少含钠较多的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等。控制体重,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减少脂肪的摄入,多吃蔬菜。3.运动指导: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合理安排运动量。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为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70-年龄。避免竞技类和力量型运动。典型的体力活动计划包括三个阶段:5-10分钟热身活动;20-30分钟的有氧运动;放松阶段,逐渐减少用力,约5分钟。4.用药指导:(1)长期用药很重要。                   (2)了解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必须按医嘱服药。                   (3)不能擅自突然停药。5.病情监测指导:病人和家属正确的家庭血压监测方法,每次就诊携带记录,作为医生调整药量或选择用药的依据。

发布了文章

儿童单纯性肥胖

儿童单纯性肥胖(obesity)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肥胖不仅影响儿童健康,且与成年期代谢综合征发生密切相关,已成为当今大部分公共健康问题的根源。目前不仅是发达国家及大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病率持续上升,一些发展中国,包括我国及农村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也有增加趋势,在我国部分城市学龄期儿童超重和肥胖已高达10%以上。病因:1、能量摄入过多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过去几十年,食物的种类和消费发生巨大变化,快餐、膨化食品、煎炸类食品、烧烤类食品、含糖饮料、零食摄入增多,饮食不均衡,脂肪摄入过多,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贮存体内,导致儿童肥胖。另外孕母摄入过多,选择性剖宫产知识扩展兴起,巨大儿出生增加,导致早期超重和肥胖增多。2、活动量过少电子产品的流行、久坐活动过少和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引发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即使摄食不多,也可引起肥胖。肥胖儿童大多不喜爱运动,形成恶性循环。3、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比较,遗传因素对肥胖的作用更大。目前研究认为,人类肥胖与600多个基因、标志物和染色体区域有关。肥胖的家族性与多基因遗传有关。4、其他如进食过快,或饱食中枢和饥饿中枢调节失衡以致多食;精神创伤(如亲人病故或学习成绩低下)以及心理异常等因素亦可致儿童过量进食。 肥胖之“害”1、婴儿期肥胖儿容易患呼吸道感染。2、重度肥胖儿童易患皮肤感染如疖、擦疹和黑色棘皮症等。3、青春期易患股骨骨骺端滑脱等关节承重部位的损伤性疾病。在女童中有时可见胰腺炎,后期可发展为糖尿病。儿童期肥胖症的胰岛素代谢有特征性变化,在有些肥胖儿童可见糖尿病症。如何预防肥胖?由于机体对脂肪的贮存无极限,当机体长期处于能量的正平衡可能导致肥胖,其中能量的正平衡不仅源于不适当的高热量食物摄入,更重要的是长期低体力活动也有很大关系。肥胖是一种慢性病,需要终身注意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在控制体重方案起效后,患儿和家长必须把良好的行为方式保持下来。1、加强健康教育,保持平衡膳食,增加运动。2、儿童肥胖预防从孕期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预防儿童肥胖应从胎儿期开始,肥胖的预防是系统工程,每一个链条都很重要,需要全社会关心。(1)妊娠期①孕前体质指数在正常范围。②不吸烟。③保持可耐受的适度运动。④妊娠糖尿病时,进行精确的血糖控制。(2)产后及婴儿期①至少母乳喂养3个月。②推迟引入固体食物和甜食(液体)。(3)家庭①固定家庭吃饭的地点和时间。②不要忽略进餐,尤其是早餐。③吃饭时不看电视。④使用小盘子,并使餐具远离餐桌。⑤避免不必要的甜或油腻的食物和饮料。⑥搬走儿童卧室中的电视机,限制看电视和玩游戏的时间。肥胖的护理1、调整饮食限制患儿每日摄入的能量,但必须满足小儿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需要。选择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鼓励患儿多吃体积大、饱腹感明显而能量低的蔬菜类食物,如萝卜、青菜、黄瓜、莴苣、番茄、竹笋等,补充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少吃多餐,细嚼慢咽,不吃宵夜和零食。2、增加运动运动是减轻体重的重要手段。鼓励患儿选择喜欢和有效及易坚持的运动项目,如晨间跑步、游泳、快步走等,每日坚持运动至少30min,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运动后疲惫不堪、心慌、气促和食欲大增,则表示运动过量。3、心理护理引导患儿正确认识身体形态的改变,鼓励患儿坚持自觉接受治疗,建立信心,消除自卑心理,鼓励其参加社会交往。4、健康教育(1)向患儿家长宣传科学喂养知识,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营养过剩。(2)强调调整饮食和坚持运动是控制肥胖症的最好办法,不能采用成人的减肥方法治疗小儿肥胖症。(3)指导家长鼓励患儿树立信心,定期监测患儿的体重变化。

发布了文章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如何预防这种疾病呢?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型结石,常与急性胆囊炎并存,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见于成年人,40岁以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的趋势,女性多见。胆囊结石症状胆绞痛:右上腹或上腹部阵发性疼痛,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肩胛部或背部放射。常发生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上腹隐痛:多数病人仅在进食食物、工作紧张或疲劳时感觉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常被误诊为胃病。胆囊结石易发人群肥胖、40岁以上、娠妊、女性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01科学饮食宜食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物质如黄绿色蔬菜、西红柿等,多食黑木耳、生姜。02控制体重进食低脂、高维生素、富含膳食纤维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保持良好的体重,改善胆固醇的代谢,有助于预防结石的形成。03规律进食不按时进食会使胆囊内充满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粘稠度增加形成胆泥。一日三餐规律进食,有助于胆囊有规律的收缩,预防结石的形成。04多饮水平时多饮水,一日三餐多食些汤水食物。还可以适当饮用新鲜果汁,这有利于稀释胆汁、使胆汁排出通畅。05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减少蛔虫的产生,减少胆道感染,避免构成以虫体、虫卵为核心的结石形成。06注意药物副作用在采取避孕措施时,尽量避免使用口服避孕药,更年期不滥用和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

发布了文章

产后忧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非精神病性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国外报道为3.5%-33.0%,国内为3.8-16.7%。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还影响家庭功能和产妇的亲子行为,影响婴儿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发展。病因:(1)分娩因素:产妇经过分娩,机体疲惫,尤其生产时、产后的并发症,难产、滞产、手术产等均给产妇带来紧张与恐惧、神经系统功能状态不佳,促使内分泌功能状态的不稳定。(2)心理因素:最主要的是产妇的个性特征。敏感(神经质)、自我为中心、情绪不稳定、内向性格等个性特点的人群容易发生产后心理障碍。(3)内分泌因素:分娩后产后体内HCG、人胎盘生乳素、孕激素、雌激素含量急剧下降,可能在产后抑郁症和精神方面起重要作用。(4)社会因素:孕期发生不良生活事件,如失业、夫妻分离、家庭不和睦,特别是缺乏来自丈夫与长辈的理解、支持与帮助等不仅是影响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影响产后抑郁恢复的重要因素。(5)遗传因素临床表现:    产后抑郁症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产后4-6周症状明显,病程可持续3-6个月。典型症状是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悲伤、沮丧、反应迟钝、常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料婴儿的能力,自责、自罪,担心自己或婴儿受到伤害,重者可有伤害婴儿或自我伤害的行为;亦可出现食欲不振、心悸、出汗、失眠等。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合理安排饮食,保证产妇的营养摄入,使产妇有良好的哺乳能力。让产妇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产妇在白天可从事多次短暂的活动,入睡前喝热牛奶、洗热水澡等可协助入睡。(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非常重要,使产妇感到被支持,尊重、理解,信心增强,加强自我控制,建立与他人良好的交流能力,激发内在动力去应付自身问题。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减少或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和压力。(3)产妇应逐渐适应角色的转换,多与婴儿进行交流、接触。(4)遵医嘱应用抗抑郁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5)预防:大部分病人预后较好,症状缓解、社会和职业功能恢复,大约70%病人一年内治愈,但再次妊娠有50%复发率。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是预防产后抑郁症加重、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本办法。

发布了文章

子宫颈癌

宫颈癌: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50~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病因:病因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1.病毒感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3.其他生物学因素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滴虫等病原体的感染在高危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有协同作用。4.其他行为因素吸烟作为HPV感染的协同因素可以增加子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另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也可影响疾病的发生。症状(1)阴道流血  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2)阴道排液  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3)晚期症状  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治疗: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全身情况、医疗技术水平及设备条件等综合考虑制定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1.手术治疗手术主要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2.放射治疗适用于:①中晚期患者;②全身情况不适宜手术的早期患者;③宫颈大块病灶的术前放疗;④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发现有高危因素的辅助治疗。3.化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预防护理:宫颈癌虽然危险,但是也有它自己的“软肋”,最易早期发现早期治疗。30岁以上妇女到妇科门诊就医时,应常规接受宫颈刮片检查,一般妇女每1-2年普查一次,有异常者应进一步处理。已婚妇女,尤其是绝经前后有月经异常或有接触性出血者及时就医,警惕生殖道癌的可能。(1) 提倡晚婚和少生、优生。推迟性生活的开始年龄,减少生育次数,均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病机会。(2) 积极预防并治疗宫颈康烂和慢性子宫颈炎等症。分娩时注意避免宫颈裂伤如有裂伤,应及时修补。(3) 注意性卫生和经期卫生。适当节制性生活,月经期和产 褥期不宜性交 , 注意双方生殖器官的清洁卫生 , 性交时最好配戴安全套,减少并杜绝多个性伴侣。(4) 男方有包茎或包皮过长者 , 应注意局部清洗 , 最好做包 皮环切术 c 这样不仅能减少妻子患子宫颈癌的危险 , 也能预防自 身阴茎癌的发生。(5) 对宫颈癌高危人群,包括性生活过早、过多,及生育过早、过多、过密的妇女,有乱交、滥交,多个性伴侣和不洁性生 活史的妇女 ,卫生条件落后,性保健知识缺乏地区的妇女,有宫 颈糜烂、撕裂、慢性炎症及阴道感染等症的妇女,配偶有包皮过 长或包茎的妇女应特别重视定期普查。(6)注射宫颈癌疫苗。疫苗护理:日常护理:1.保证充分的休息。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散步、做保健操、练气功等,恢复身体机能。 2.调整好心态,调养好身体,健康的心态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3.每天按时进行阴道冲洗,及时更换内衣。保持大便通畅。 4.按时复查,子宫颈癌病人出院后第一年内,出院后一个月行首次随访,以后每2-3个月复查一次;出院后第二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出院后第3-5年,每半年复查一次;第6年开始,每年复查一次。病人出现任何症状均应随时就诊。饮食调理:1.应多吃黄豆与其制品。如豆腐、豆浆、豆干,蔬菜类如芹菜、花椰菜、毛豆、甜豆等食物。因这些食物可补足植物性雌激素。 2.适量补充微量元素锌和硒。锌和硒对免疫细胞的产生和功能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植物性原料中含锌和硒多的食物是:食用菌类、紫菜、芝麻、花生、小麦胚粉、坚果类等。 3.补充维生素C的摄入。含维生素C多的蔬菜是:菜花、白萝卜、土豆、小白菜、油菜等绿色蔬菜。 4.补充胡萝卜素。胡萝卜素丰富的植物性食物是:菠菜、油菜、苋菜、莴苣叶和南瓜等。

发布了文章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本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婴幼儿生长快、户外活动少,是发生影响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人群。病因 1.围生期维生素D摄入不足 母亲妊娠后期维生素D营养不足,以及早产、双胎均可导致婴儿体内维生素D储存不足。 2.日光照射不足因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婴幼儿缺乏户外活动,可使内源性维生素D不足。城市高大建筑、烟雾、尘埃、气候维生素D吸收不良及活化障等因素,均影响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3.生长速度快,需要增加骨骼生长速度与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成正比。早产或双胎婴儿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且出生后生长速度较足月儿快,易发生本病。4.维生素D摄入不足因天然食物及母乳中含维生素D少,婴儿若户外活动少也易患佝偻病。5.疾病及药物的影响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也可使维生素D不足。 症状体征初期(早期)      多见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擦枕,出现枕秃。但这些并非佝偻病的特异症状,仅作用临床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此期常无骨骼病变,骨骼X线可正常。活动期(激期)      早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未经治疗,继续加重,主要为骨骼改7变和功能发育迟缓。(1)骨骼改变可出现头部、胸部、四肢以及脊柱畸形,常见的有“方盒样”头形,鸡胸,“O”型腿、“X”型腿等。   (2)运动功能发育迟缓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和肌力减弱,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3)神经、精神发育迟缓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落后,免疫力低下,易合并感染及贫血。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恢复期:以上任何期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     后遗症期:多见于2以后的儿童,应因为婴儿而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骺畸形,无任何临床症状。如何治疗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合理喂养,供给丰富的营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增加户外活动,让皮肤多晒太阳。不宜久坐、久站,不要太早行走,积极防治并发症。2、维生素D疗法① 活动早期:给予维生素D每日125~250ug( 0.5万~1万IU ),口服,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② 活动激期:给予维生素D每日250~500ug( 1万~2万IU ),口服,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③ 恢复期:一般用预防量的维生素D维持。如需长期大量服用时,宜用纯维生素D制剂,不宜用鱼肝油,以免发生维生素A中毒。3、钙剂 在应用维生素D治疗的同时给予适量的钙剂,可用10%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 每日2~3g )、活性钙等,剂量以元素钙计算,每日200~300mg。如有过手足搐搦症病史者,肌内注射维生素D,前宜先口服钙剂2~3日。4、手术矫形疗法 较轻的骨骼畸形3岁前治疗多能自行矫正。严重骨骼畸形者待4岁后佝偻病痊愈时进行手术矫形。如何预防1、孕妇及乳母要多食富含维生素D、钙、磷及蛋白质的食物,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小儿满月后即可抱出户外活动,并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10ug(400IU)。2、早产儿、双胎及低出生体重儿自生后2周起即可补充,在头3个月每日给20ug(800IU),以后减至每日10ug(400IU)。一般服至2岁以后可不再用维生素D预防。3、青春期体格生长加速,如饮食中维生素D不足,且户外活动少,也可考虑服用维生素A、D制剂预防量。4、肝胆疾病,长期应用苯巴比妥及苯妥英钠等药物均可影响维生素D和血钙、磷的代谢,应同时给予维生素D预防。5、胆维丁乳用于预防时一次15mg(含维生素D330万IU)口服,间隔3个月后可酌情再服,一年总量不超过30mg(含维生素D360万IU)。

发布了文章

阴道炎

什么是阴道炎?     阴道炎(vaginitis)即阴道炎症,是妇科最常见疾病,各年龄组女性均可发病,是导致外阴阴道症状如瘙痒、灼痛、刺激和异常流液的一组病症。正常健康妇女阴道由于解剖组织的特点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时,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症。阴道炎的分类:1.细菌性阴道病(占有症状女性22%~50%)2.念珠菌性阴道炎(17%~39%)3.滴虫性阴道炎(4%~35%)4.老年性阴道炎5.幼女性阴道炎。病因:1.细菌性阴道病正常阴道内以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占优势。细菌性阴道病时,由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及厌氧菌等增加所致的内源性混合感染。2.念珠菌性阴道炎(1)80%~90%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酸性环境易于生长。(2)常见诱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3)其他诱因:胃肠道假丝酵母菌、着紧身化纤内裤、肥胖者。3.滴虫性阴道炎(1)阴道毛滴虫适宜在温度25℃~40℃、pH5.2~6.6的潮湿环境中生长。(2)月经前后阴道pH改变,月经后接近中性,滴虫易繁殖。(3)寄生于阴道、尿道或尿道旁腺、膀胱、肾盂、男方包皮褶皱、尿道、前列腺。(4)常与其他阴道炎并存。4.老年性阴道炎绝经后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阴道内pH增高,局部抵抗力降低,其他致病菌过度繁殖或容易入侵引起炎症,以需氧菌为主。5.幼女性阴道炎因婴幼儿外阴发育差、雌激素水平低及阴道内异物等造成激发感染所致,常见病原体有大肠埃希菌及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临床表现:1.细菌性阴道炎:10%~40%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味,灰白色,稀薄,呈泡沫状。阴道黏膜充血,散见出血点,外阴瘙痒并有灼痛感。2.念珠菌性阴道炎:(1)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2)尿频、尿痛。尿痛特点是排尿时尿液刺激水肿的外阴及前庭导致疼痛。(3)特征分泌物: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渣样。3.滴虫性阴道炎(1)阴道分泌物增多特点: 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2)外阴瘙痒部位:阴道口和外阴。(3)若合并尿道感染:尿频、尿急、尿痛,有时可见血尿。(4)不孕:阴道毛滴虫能吞噬精子,阻碍乳酸生成,影响其在阴道内存活。     4.老年性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等,常伴有性交痛。    5.幼儿性阴道炎     主要为阴道脓性分泌物及外阴瘙痒。外阴瘙痒如何治疗:一般阴道炎的药物治疗以外用为主。合并盆腔炎或者复发性阴道炎可以联合口服用药,必要时夫妻同治,注意常期口服抗生素可能抑制正常菌群,继发霉菌感染。1.细菌性阴道病治疗原则为选用抗厌氧菌药物,主要有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注意:口服和局部使用甲硝唑时,都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1)口服药物:首选甲硝唑。(2)局部药物治疗。(3)性伴侣不需常规治疗。2.念珠菌性阴道炎(1)消除诱因:若有糖尿病应给予积极治疗,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及皮质醇。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2)局部用药:咪康唑栓剂、克霉唑栓剂、制霉菌素栓剂。(3)全身用药(反复发作或不能阴道给药的患者):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4)性伴侣应进行念珠菌的检查及治疗。(5)妊娠合并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局部治疗为主,禁用口服唑类药物。3.滴虫性阴道炎(1)阴道局部用药: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或0.75%甲硝唑凝胶,1%乳酸或0.5%醋酸液冲洗可减轻症状。(2)全身用药:初次治疗可选甲硝唑,一旦发现副作用应停药。甲硝唑用药期间及停药24小时内,替硝唑用药期间及停药72小时内禁止饮酒,甲硝唑与替硝唑治疗的疗效、副作用相似,包括可能的双硫仑样反应。哺乳期用药不宜哺乳。(3)性伴侣应同时进行治疗,治愈前应避免无保护性交。(4)滴虫性阴道炎病人治愈的标准:月经干净后复查白带,连续三次滴虫检查均为阴性。4.老年性阴道炎治疗原则为补充雌激素,增强阴道免疫力,抑制细菌生长。5.幼女性阴道炎治疗原则为保持外阴清洁、对症处理、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预防: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洗换内裤,不与他人共用浴巾、浴盆,不穿尼龙或类似织品的内裤,患病期间用过的浴巾、内裤等均应煮沸消毒。2、治疗期间禁止性交,月经期间宜避免阴道用药及坐浴。反复发作者应检查的小便及前列腺液,必要时反复多次检查,如为阳性应一并治疗。 4、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注意饮食营养,增强体质。

发布了文章

学友病

血友病:是一组最常见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的出血性疾病。病理机制为凝血因子基因缺陷导致其水平和功能减低而使血液不能正常的凝固。临床变现为自发性关节和组织出血。根据病人所缺乏凝血因子的种类,分为血友病A、血友病B,以血友病A最为常见。病因: 为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男性患病,女性作为缺陷基因携带者。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出血。血友病A出血较重,血友病B出血较轻。 (1)血友病出血具备下列特征:①出生即有,伴随终身。②常表现为软组织或深部肌肉内血肿。③负重关节(如膝、踝关节等)反复出血甚为突出,最终可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可伴骨质疏松、关节骨化以及相应肌肉萎缩。(2)皮肤紫癜极罕见治疗原则: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替代疗法,最好的治疗方式是预防性治疗。替代治疗的目的是将病人缺乏的凝血因子提高到止血水平,以预防或治疗出血。其原则是尽早、足量和维持足够时间。护理措施: (1)出血的护理:①防止外伤,预防出血。不要过度负重或作剧烈的接触性运动(拳击、穿硬底鞋或赤脚走路);当使用刀、剪、锯等工具时应戴手套;避免手术治疗,必须手术时,应根据手术大小调节补充凝血因子的用量。②尽量采用口服用药,不用或减少用肌注或静注,必须时,在注射完毕至少压迫针刺部位5分钟,直至出血停止。③注意口腔卫生,预防龋齿,避免拔牙;不食带骨、刺的食物,避免刺伤消化道粘膜。(2)关节的护理:关节腔积血导致关节不能正常活动时,应局部制动并保持肢体位于功能位。(3)病情观察:注意观察肌肉及关节血肿的表现,定期监测血压、脉搏,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咯血等内脏出血的征象;注意颅内出血的表现,如头痛、呕吐、瞳孔不对称,甚至昏迷等。(4)用药护理:输注凝血因子时,应在凝血因子取回后立即输注;遵医嘱用药,禁忌使用阿托品等抑制血小板聚集或使血小板减少的药物,以防加重出血。健康教育: (1)病人日常的、舒适的活动是有益的,如游泳、散步、骑自行车等。但应避免剧烈的接触性活动,如篮球、足球、拳击等,以降低外伤和出血的危险。(2)指导病人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因拔牙等引起的出血。病人一定要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因此类药物能减弱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的频率和严重度。

发布了文章

新生儿脐炎

脐炎:是由于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而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或溶血性链球菌等侵染脐部所致的局部炎症。临床表现: 脐带根部发红,或脱落后伤口不愈,脐窝湿润。以后脐周围皮肤发红发肿,脐窝有浆液脓性分泌物,带臭味,脐周皮肤红肿扩散,或形成局部脓肿。病情危重者可形成败血症,并有全身中毒症状。可伴发热,吃奶差,精神不好,烦躁不安等。慢性脐炎时局部可形成脐部肉芽肿,为一小樱红色肿物突出、常常流粘性分泌物,经久不愈。治疗要点: (1)轻症只需局部用3%过氧化氢和0.5%碘伏清洗,或用抗生素局部湿敷或抗生素油膏外敷。(2)脓液较多,有局部扩散或有全身症状者,可根据涂片或细菌培养结果选用适当抗生素。(3)脐部有肉芽肿可用10%硝酸银溶液局部涂搽。护理措施:(1)观察脐带有无潮湿、渗液或脓性分泌物,如有应及时治疗。(2)家长要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必须从脐带的根部由内向外环形彻底清洗消毒。保持局部干燥。(3)脐带残端脱落后,注意观察脐窝内有无樱红色的肉芽肿增生,应及早处理。(4)避免大小便污染,最好使用吸水、透气性能好的消毒尿布。(5)进行婴儿脐部护理时,应先洗手,注意婴儿腹部保暖。(6)脐带残端长时间不脱落,应观察是否断脐时结扎不牢,应考虑重新结扎。

发布了文章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当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中并且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新生儿败血症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进展迅速,病情险恶成为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病因: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未成熟,免疫功能较差,极易发生感染,发生感染后很难局限而导致全身广泛炎性反应,病情进展较快。常见病原体为细菌,但也可为霉菌、病毒或原虫等其他病原体。临床表现: 无特征性表现。出生后7天内出现症状者称为早发型败血症;7天以后出现者为迟发型败血症。早期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不佳、哭声弱、体温异常等,转而发展为精神萎靡、嗜睡、不吃、不哭、不动,面色欠佳及出现病理性黄疸,呼吸异常。少数严重者很快发展循环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肠麻痹、酸碱平衡紊乱和胆红素脑病。常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治疗:(1)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 早期、联合、足量、静脉应用抗生素,疗程要足,一般应用10-14天。(2)对症、支持治疗 保暖、供氧、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及时处理脐炎、脓疱疮等局部病灶;保证能量及水的供应等。护理措施:(1)维持体温稳定  患儿体温易波动,除感染因素外,还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当体温低或体温不升时,及时予保暖措施;当体温过高时,予物理降温及多喂开水,一般不予退热药物。(2)保证抗菌药有效进入体内,注意药物毒副作用。(3)及时处理局部病灶 如脐炎、鹅口疮、皮肤破损等,促进皮肤早日愈合,防止感染继续蔓延扩散。(4)保证营养供给 除经口喂养外,结合病情考虑静脉内营养。(5)观察病情(6)健康教育 家长应正确喂养和护理患儿,保证皮肤清洁。预防:1)做好围生期保健:对孕妇定期作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与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对有窒息的新生儿的复苏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2)对高危儿加强监测:可能发生败血症的高危新生儿应严密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3)做好皮肤、黏膜护理:应特别注意保持口腔、皮肤、黏膜、脐部的清洁,避免感染或损伤。不要挑“马牙”,割“口腔脂肪垫”,不要用粗糙不洁的布巾擦洗新生儿口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并应用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发布了文章

小儿锌缺乏

锌缺乏:是指体内因长期缺乏微量元素锌所引起的以食欲减低、生长发育迟缓、异食癖以及皮炎为主的临床表现。病因:(1)摄入不足: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锌丰富且 易于吸收,坚果类(核桃、板栗、花生等)含锌也不低,其他植物性食物含锌少,故素食者易缺锌。(2)吸收障碍: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泻皆可妨碍锌的吸收。谷类食物中的粗纤维妨碍锌的吸收。牛乳锌含量与母乳相似,但吸收率低,长期纯牛奶喂养易缺锌。(3)需要量增加:生长发育迅速的婴儿;组织修复过程中、或营养不良恢复期等状态下,机体对锌需要量增多,如未及时补充,可发生锌缺乏。(4)丢失过多:如反复出血、溶血、大面积烧伤、慢性肾脏疾病等均因锌丢失过多而导致锌缺乏。临床表现:(1)食欲减退(2)生长发育落后:缺锌可妨碍生长激素轴功能以及性腺轴的成熟,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体格矮小、性发育延迟和性腺功能减退。(3)蛋白质代谢障碍:当锌缺乏时可使核酸、蛋白质合成障碍,出现伤口不愈合,毛发干枯易脱落、皮炎等。(4)免疫功能降低:缺锌可导致T淋巴细胞功能损伤而容易感染。(5)神经系统受损:长期缺锌可影响儿童行为、智力发育,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智力发育迟滞等,补锌后行为异常等可恢复。(6)其他:如反复口腔溃疡、夜盲、贫血等。治疗要点:(1)针对病因、治疗原发病(2)给予含锌量较多的食物(3)口服锌制剂,常用葡萄糖酸锌,每日剂量为锌元素0.5-1mg/kg(相当于葡萄糖酸锌3.5-7mg/kg),连服2-3个月。护理措施:(1)改善营养、促进生长发育:供给富含锌的食物如肝、鱼、瘦肉等,尽量让新生儿哺到母乳,合理引入换乳期食物,培养儿童不偏食、不挑食。(2)避免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口腔护理,防止交叉感染。(3)健康教育:让家长了解导致患儿缺锌的原因,以配合治疗和护理。

发布了文章

小儿水痘怎么办?

什么是水痘?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患儿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但以后可以发生带状疱疹。水痘的临床表现该病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起病较急,年长儿童在皮疹出现前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恶心、呕吐、腹痛等前驱症状,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同时出现。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最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脱痂后不留瘢痕。水疱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如何治疗?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病后两周。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及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抓搔。加强护理,勤换衣服,勤剪指甲,防止抓破水疱继发感染。积极隔离患者,防止传染。局部治疗以止痒和防止感染为主,可外搽炉甘石洗剂,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者可外用1%甲紫或抗菌素软膏。继发感染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用抗生素。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发和加重。对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儿水痘或水痘性肺炎、脑炎等严重病例,应及早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阿昔洛韦是目前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的首选抗病毒药物,但须在发病后24小时内应用效果更佳。或加用α-干扰素,以抑制病毒复制,防止病毒扩散,促进皮损愈合,加速病情恢复,降低病死率。相应的家庭护理    1.注意消毒与清洁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2.定时开窗空气流通也有杀灭空气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间通风时要注意防止患者受凉。房间尽可能让阳光照射,打开玻璃窗。3.退烧如有发烧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烧法。要让病儿休息,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要多喝开水和果汁水。4.注意病情变化注意病情变化,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惊厥时应及时送医院就医。5.避免用手抓破疱疹特别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痘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引起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瘢痕。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洁。饮食水痘吃哪些对身体好?(1)宜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宜饮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   (2)以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  (3)宜多饮开水。   水痘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1、发之物 疾病初期禁食发物,如芫荽(香菜)、酒酿、鲫鱼、生姜、大葱、羊肉、雄鸡肉、海虾、鳗鱼、南瓜等。 2、食辛辣之物 如辣椒、辣油、芥末、咖喱、大蒜、韭菜、茴香、桂皮、胡椒等。         3、油腻之物 水痘患儿常因发热而出现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不良等情况,故忌食油腻之物,如油煎、炸鸡等各种油腻碍胃之品,这类食品难以消化,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水痘的预防控制感染源,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已接触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对免疫功能低下、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及孕妇,若有接触史,可使用丙种球蛋白,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肌肉注射。水痘减毒活疫苗是第一种在许多国家被批准临床应用的人类疱疹病毒疫苗,接种后的随访观察发现水痘疫苗对接种者具有较好的保护率。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