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疾病
2020-11-26
向TA提问

早产宝宝胎龄知多少?纠正胎龄原来都有这些学问!

在早产儿救治过程中,早产儿的矫正胎龄计算尤为重要,对于早产儿生长体格以及各个脏器发育有着重要的价值。那么矫正胎龄怎么计算?七天为一周,根据早产儿生后天数凑成整周,余下则为+几天。例如:早产儿出生胎龄28+3周,生后82天,则纠正胎龄为,周=28+(82+3)/7(取整数)=28+12=40周;天=(82+3)-12x7=1天,则此早产儿纠正胎龄为40+1周。早产儿年龄则根据矫正胎龄来算,而不是实际出生日期来算。应用矫正胎龄,可以准确的评估早产儿疾病及生长发育等。1如下Fenton曲线图,是监测早产儿发育的常用生长曲线图,分为男孩和女孩,该图包含了体重(weight),身高(length)和头围(head circumference)三个曲线,横坐标代表胎龄,单位为周,是延续宫内生长曲线,纵坐标代表体重(kg)或身长或头围(cm)。根据生后纠正胎龄可以评估早产儿生后体重,身高,头围发育曲线趋势,与同胎龄新生儿水平百分位点相比较。对于宫外发育迟缓等进行评估。2在住院期间,矫正胎龄可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比如对于支气管发育不良,矫正胎龄是重要的评估因素之一;对早产儿视网膜疾病,需结合矫正胎龄来

万婷 主任医师
2020-08-11
向TA提问

近视手术后能蹦极,跳伞吗?

能否跳伞蹦极与是否做过近视手术没有绝对性的关系,而是与近视度数有关。高度近视不建议蹦极,跳伞。通常近视的度数越深,眼轴也会越长,眼球壁相对较薄,视网膜也会相应地薄,就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等视网膜疾病。所以,无论是否做过近视手术,只要是高度近视,像跳水、蹦极、拳击这些容易引起视网膜脱离的运动就不建议参加。

2019-09-19
+ 关注

我心中的好医生-王克岩

业务水平高,服务态度好! 视网膜疾病找王克岩副主任医师

陈松 主任医师
2019-07-30
向TA提问

视觉电生理检查有何临床意义?

  视觉过程也是生物电活动的过程,由光刺激引起视网膜的化学反应,最后转化为电能,经神经向大脑皮质发射。通过测定视觉的生物电活动,为视觉系统的疾病提供诊断、疗效鉴定及预后估计。临床上常作以下几种检查:  (1)眼电图(EOG),用来测量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视细胞间的视网膜静电位。通过明、暗条件下这种电位的变化,反映视网膜外层的功能。该法常用来检查视网膜色素上皮病,脉络膜病等。  (2)视网膜电图(ERG),用来记录视网膜的动作电位。在一定刺激下,经角膜接触镜电极、金箔电极等收集到的视细胞和其传递神经元,及其它视网膜细胞引起的一簇电反应,包括a、b、c波和振荡电位。各种视网膜疾病特别是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均可出现视网膜电图异常。  (3)视诱发电位(VEP),是由大脑皮层枕区对视觉刺激发生的一簇电信号,代表从视网膜第三神经元,即节细胞以上的视信息传递状况。临床上用于黄斑病变,视神经病及青光眼等视功能测定。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陈松 主任医师
2019-07-30
向TA提问

天津市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中心进修班招生通知

天津市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中心是天津市眼科医院的重点学科,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博士生授予权,拥有国内著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治专家和最先进的诊治设备。1982年在著名眼科专家魏景文教授带领下率先在国内采用间接眼底镜下开展视网膜脱离手术,至今手术成功率达99%。近年来在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陈松教授及赵秉水教授、李燕教授带领下开展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精湛,具有国内外高尖端的手术方法。至今采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近数万例,手术成功率在95%以上。近年多次举办全国视网膜脱离手术学习班,培养来自全国各地学员近千名。在中华眼科学会后任主任委员赵堪兴院长的支持下多次与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世界著名眼科专家合作及国际性交流,今年7月17日-19日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建院85年庆祝活动中将负责主办天津市眼科医院和日本大坂医学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研讨会。天津市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治疗中心陈松 为了提高广大眼科同道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治水平,本中心将举办第十期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治高级进修班,

陈松 主任医师
2019-07-30
向TA提问

天津市眼科医院----日本大坂医学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研讨会...

1924-2009年天津市眼科医院建院85周年庆祝活动 2009年天津眼科国际论坛 暨天津市眼科医院----日本大坂医学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研讨会天津市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治疗中心陈松 邀请信 由已故日本大坂医学部眼科主任田野教授倡议并推动的天津市眼科医院和日本大坂大学医学部联合举办的2009年天津眼科国际论坛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研讨会暨天津市眼科医院建院85周年学术活动将于2009年7月17日至19日在天津市眼科医院会议中心举行。本次盛会邀请了日本著名大坂大学5位著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专家,同时邀请了中华眼科学会主任委员眼底病学组组长黎晓新教授等30余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进行富有特色学术演讲。会议主要内容包括(1)眼底病诊治新技术;(2)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最新进展;(3)微创玻璃体手术23G、25G及27G;(4)眼底病新设备新技术进展;(5)老年性黄班变性、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严重外伤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黄班疾病诊治新进展;(6)中日玻璃体视网膜专家现场手术表演。本次会议列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0

陈松 主任医师
2019-07-30
向TA提问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中心简介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中心简介天津市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治疗中心陈松 天津市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中心是天津市眼科医院的重点学科,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博士生招生点,拥有国内著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治专家和最先进的诊治设备。1982年在著名眼科专家魏景文教授带领下率先在国内采用间接眼底镜下开展视网膜脱离手术,暨此培养了一大批诊疗技术成熟、团结向上的视网膜脱离治疗医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玻璃体切割手术(外科手术方式)治疗复杂眼内疾患,平均每年为2000多例复杂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实施手术、解除病痛,恢复光明。目前已经开展的各种治疗项目和水平位居全国领先地位,在以下领域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各种原因导致的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坏死、复杂眼外伤的救治、眼内寄生虫、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等。 中心还设有眼底病(内科,非手术治疗)诊治,重点是眼底视网膜病变: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

动脉网 权威媒体
2019-02-20
向TA提问

基因治疗完成首次体内基因编辑,FDA将加速基因治疗新药审批

科学家们之前已编辑过人的基因组,但总是在体外的细胞中开展的。2019年2月,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Sangamo Therapeutics公司宣称在临床试验中完成第一次体内基因编辑,通过锌指核酸酶(ZFN)作为载体,将编码功能性酶的基因插入到患者的基因组上治疗Hunter(粘多糖症II型)或Hurler(粘多糖病I-H型)综合症。动脉网新医药(biobeat1)认为,虽然试验结果不足证明治疗获得了成功,但这也是一个拥有积极信号的里程碑事件。基因疗法将成为2019~2022年医药领域的重要的发展方向。动脉新医药数据库也监测到从2017年至今,全球基因治疗企业已经有45次融资事件的发生。2018年,基因治疗企业的融资总额相比2017年增长高达428.8%。2018年的基因治疗领域究竟只是一场资本的集中赌注,还是行业起航的扬帆之年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基因治疗行业表现出的吸金能力和未来发展中的潜力仍使其成为新医药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之一。2017年11月13日,Brian Madeux开始在加州奥克兰的UCSF贝尼奥夫儿童医院接受第一个人类基因编辑治疗Hunter综合症。左侧为他的女朋友M

吕嘉华 副主任医师
2018-08-07
向TA提问

视网膜色素变性眼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科 黄时洲:视网膜色素变性目前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为一直认为本病在遗传的基础上,与光中毒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要尽量避免强光刺激,看电视时间不要太长,可以服些扩张血管的药物及多种维生素的制剂(如善存片或金施尔康等)。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学科吕嘉华视野的缩窄和视力的逐渐下降一般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同遗传方式的发展速度不同。可以考虑配眼镜看是否有视力提高,视近物可以加用放大镜。建议半年至一年时间复查一次。

袁一飞 副主任医师
2018-08-07
向TA提问

失明患者的希望---基因疗法应用于遗传性眼病

袁医生的点评:       这几天眼科医生朋友圈转发的好消息。        医学的进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目前已经成熟使用的眼科药物、医疗技术和手术方法都历经多年努力、投入和研究,逐步完善造福于人类。                  完全失明的患者,特别是遗传性的,诸如视网膜色素变性等患者其实不少,基因疗法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 正文 重磅!FDA今日批准美国首款基因疗法上市,遗传性失明患者或将重见光明 2017年12月20日/医麦客 eMedClub/--当地时间2017年12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传来重磅消息!批准了一种新的基因治疗药物Luxturna,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患者,这些患者患有可能会导致失明的遗传性视力丧失。Luxturna是美国批准的第一个直接给药的基因疗法,靶向由特定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在此之前,2017年10月12日,美国FDA的一个独立专家小组在经过

努力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