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一个女人的咆哮,刷爆朋友圈!虐哭妈妈的“马虎”孩子,其实很冤枉
2017年09月26日 【健康号】     阅读 10951

最近妈妈们的朋友圈被一条段子刷屏:

而陪读的妈妈也十分委屈:

谁又想陪读时大吼大叫的呢?
可我的孩子实在太粗心、马虎了,
就算盯着他写作业也错误百出,真是气死人了。

家长们对马虎、粗心的孩子真是深恶痛绝啊。
曾经南通一名4岁的女孩做作业时
总有几个数字写不好,
被家长气愤地用手在脸上抽打,
后来又用竹枝抽打。
当抽打女孩的后脑勺时,女孩的脸撞到餐桌,
当晚睡去后没有醒来,
第二天早晨因为抢救无效死亡。
这样的新闻真是令人痛心。

而我的朋友小川的3岁女儿
也是“马虎”的受害者。
小川的女儿总是将左右脚的鞋子穿反,
真是气坏了小川。
有次小川出了“狠招儿”,
将女儿的右脚扇肿,并捏着右脚厉声训斥:
“你给我记住了,肿了的这只脚才是右脚!
再这么马虎,我连你左脚一起打肿。”
真是虎狼之妈,听来让人心颤。
孩子眼里含着泪,战战兢兢地看着妈妈,
小心翼翼地穿上鞋子。
从此之后,确实再没错过。
小川很得意地跟我说,
“怎么样,对付这种马虎小孩,
不来点狠的是不行的!”

我却不以为然。
孩子做事不认真,或是丢三落四,
或是总犯同样一个错误,
只能说明孩子正在慢慢成长的路上
出现了“过失”或“失误”。

就像每个孩子在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
总要经历啃几次泥地的必然过程,
如果家长急于去修正、纠正他,
甚至采取了不当的言语和行为,
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困扰
和难以挽回的心理问题。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
“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
一切事情都会经历不熟悉到熟能生巧的过程,
孩子的成长也是这样。
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允许孩子犯错比积极给予鼓励更值得被接纳。

02
主持人杨澜的女儿曾在两所不同的学校就读:
一所公立小学和一所国际中学。
有一天,她在餐桌上突然问:
你觉得这两所学校有什么不同吗?

女儿想了想,说在本地的学校,
老师总是让我们别犯错误;
在国际学校,老师鼓励我们不要怕犯错误。

这句话让她心生感慨:
为什么我们的老师、
家长都这么怕孩子犯错误呢?

可能因为在我们的心里,
孩子犯了错误就意味着会输,
而会输就意味着人生的各种不幸福。
所以,我们绝不允许孩子马虎、不认真,
因为每一次失误都可能会错失一次好机会。

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家长拿着期末试卷,
痛心疾首地对用手指点着儿子的头说,
“就少写了一个笔画啊,
就差这一分不是一百分,不是第一名,
你说你怎么这么马虎,这么笨!
要我说多少次你才能记住?!”
周围的家长和老师纷纷
转过头来看着他们母子。

儿子的脸红红的,低着头一言不发,
眼里都是委屈和羞辱的泪。
他恨不能立马变成灰尘
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快速逃离,
但绝不要是站在这里被围观的自己。

“你真是笨啊!”
“你怎么说一万遍都记不住?”
“你有没有长脑子啊!”
……
暴力的语言、唠叨式的督促,
不顾尊严的羞辱,
以及气急败坏下的大打出手,
是很多父母面对粗心大意的孩子选择的方式。

就像前面故事里的小川,
她以自己的胜利为骄傲,
却没有意识到给小小的女儿带来了什么恶果。

图片来源:《这个杀手不太冷》

孩子粗心、马虎,也许真的是因为“他不会”

学习是一项很复杂的活动,
需要手、眼、脑全方位的调动。
有的孩子出现粗心、马虎,
可能跟他的视知觉能力发育低下有关。

视知觉能力主要指儿童的大脑
对眼睛接收的信息进行准确的加工处理的能力。
如果孩子的视知觉能力不足,
即使视觉器官没有异常,
也很容易在学习时出现“错误”。

视知觉能力包括
视觉认知、视觉辨别、视觉逻辑和视觉记忆。
比如孩子不能分清
6和9,b、d,p、q,人、入、上、下,
属于视觉辨别有问题;
看着书抄写字词,落笔后却是另一种样子,
属于视觉记忆有问题。
另外,孩子视知觉不足还表现为:
小时候倒着爬;经常把鞋穿反;
数字倒着写;无法评判事物的大小、长短;
读书跳字;无法把字写在格子里;
做事拖拖拉拉等。

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被扣上
“马虎”或者“多动症”的冤枉帽子,
很多家长不分青红皂白,
急于去纠正、呵斥,
从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长期关注孩子的“小错误”,会得不偿失

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的情绪、兴趣、自制力等
都直接影响感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孩子的注意力范围是很狭窄有限的。
一个经常被督促要认真、细心、不马虎的孩子,
做事时的第一注意力就会投射在“不犯错”上,
而不敢放开思维去探索、去深度思考。
而且,一个长期因为小错误而被批评的孩子,
他的潜意识会告诉他“如果你真的不会,
而不是不认真,就不会被批评”,
这样,大脑发出的逃避信号
会自动阻碍智力的发展水平,
孩子也就真的越变越“笨”了。

总给孩子贴标签,
慢慢他就真的变成那样的孩子

请不要给孩子贴任何负面标签,
比如胆小、害羞、叛逆、粗心等,
因为负面标签会给孩子
带来一种负面心理暗示的感受。

心理学认为,
负面心理暗示的积累
最终会造成难以扭转的悲观情绪,
让孩子失去积极改善自己的动力。

于是,
害羞的孩子会心安理得地不跟人打招呼;
粗心的孩子也总是会把题目做错:
错了又怎样呢,反正我就是一个马虎的孩子。

法国电影《与玛格丽特共度的午后》
里就有这样一个不幸的孩子:
杰尔曼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
从小被妈妈和老师看作是“蠢货”,

图片来源:《与玛格丽特共度的午后》

他也一直自暴自弃,
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无能的人,
混在一群乱七八糟的朋友中,
直到50多岁都不能顺畅地阅读书籍。

有一天,他在公园里偶遇了
学识渊博并酷爱读书的80多岁老太太玛格丽特。
在玛格丽特的引领和鼓励下,
杰尔曼有意无意间开始了学习和阅读。
并在她温柔又充满接纳的关怀中,
杰尔曼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
和智慧的充盈,
鼓起勇气重新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正如劳拉·马卡姆博士所说,
“你不可能感觉自己是个坏孩子,
同时又像一个好孩子那样做事。”

所有正确的教育都是
要以呵护孩子的心灵为前提的,
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
孩子才可能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去行动。

图片来源:《与玛格丽特共度的午后》

03
那如果孩子真的粗心、马虎、不认真,
父母该怎么做才是恰当的?
不打扰

不打扰孩子的发展速度,全身心接纳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有的孩子就是会“开窍儿”晚一些,
那就给他时间和空间,让他慢慢追上来。
当孩子在投入地做某个事情的时候,
即使他做得不够好也不催促、逼迫,
只是在必要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否则,孩子的注意力、耐性最容易被损伤。

有句话说:
谁跟孩子着急,
谁的孩子就会让他着急。

对于孩子的慢和各种“不好”,
试着去了解、理解、陪伴,
比着急更来得实在。

就像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里写的那样:
“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
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
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
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
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
用他五岁的手指。”

图片来源:《岁月神偷》
不对比

成人的世界存在很多比较,
这些让孩子备受压力。
有本绘本叫《一定要比赛吗?》,
讲述了一个孩子充满竞争的人生:
身高、体重、智商、成绩,都要被拿来比。
原本天真欢乐的孩子陷入各种不安和焦虑中,
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

而这样的担心会慢慢消磨孩子的灵气和心智,
让孩子变得心浮气躁,
做事就容易马虎和粗心。
不比较孩子跟他人,
不比较孩子的今天和过去,
教育的本质就是自然和坦然。

共同建立好习惯

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很多粗心的孩子,
家庭环境和父母关系都是十分凌乱的。
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
作息不规律、东西摆放凌乱、环境卫生不佳,
父母经常言语激烈,
那么孩子做事丢三落四、
马马虎虎就会成为“家常便饭”。
只有源于生活的秩序感,
才能培养出根植于内心的严谨感。

对孩子宽容以待

有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
北风与南风要比一比谁的力量最大,
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谁就算赢。
北风使出全身力气吹啊吹,
但行人的衣服却越裹越紧;
而南风微微一笑,
只使出了一点点轻柔的力气拂动行人的衣摆。
行人感受到了温柔的暖意,
纷纷敞开了大衣。

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
那些对于孩子的错误采取
一味严厉批评孩子的父母,
就像凛冽的北方一样,
只会让孩子受到打压和伤害,
关闭与父母交流的通道。

而有能力体察孩子的内心和行为,
容忍孩子犯下的小错误,
并进行温柔的引导,
又怎么不会让孩子感受到南风般的温暖,
并全身心接受父母呢?
况且,
人生不就是在不断的试错
和改正中度过的吗?

有时,慢慢来却也是最快。
嗯,孩子你慢慢来,
我们和时间都会等你。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