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暴力虐童,我们能做些什么?
2017年11月09日 【健康号】     阅读 1369

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只要上网,时不时就会看到暴力虐童的报道, 心里真的很痛,很多次无言落泪!我和大家一样 心痛、愤怒地转发。 冷静下来的时候,我也会想,作为家长,面对暴力虐童,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我想说,保护孩子,从父母开始!不要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不要认为这是老师的责任;这是父母的责任,至少这首先是父母的责任。对于这个世界,我一直秉持这样的观点:充满希望,但绝不期待。我从不期待我做不到的事情,学校、老师、他人、社会能够做到;我能做到的事情,我也不能要求别人就得做到。如果他们做到了, 那属于意外惊喜;如果他们没有做到, 那是正常现象。

 

家长们,我们 责无旁贷,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保护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做好“防暴力伤害”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将使得孩子能够做到这些:在伤害发生前,如何防止伤害的发生;当伤害发生时如何应对暴力,如何保全生命,如何避免、减少伤害;在伤害发生后,孩子敢于在第一时间告诉父母。同时家长们,要知道 在事件平息后,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引导孩子从伤害中走出来,包括身体、心理、心灵各个层面。

 

保护孩子的第一步:跟孩子心连心,成为让孩子信任的父母。

 

1 .成为孩子信任的人。 信任的标准很简单,任何事情他想说,第一个想到的是你。

 

很遗憾,能让孩子信任的成人不多。因为我们成人有太多的批评,太多的评判,太多的说教。 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有事也不告诉我们。

 

尤其在老师和孩子之间,孩子们都知道,父母基本上会站在老师一边,于是孩子们放弃了。家长其实完全可以避免在老师和孩子之间选择站队,那只会加深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对立。 着重于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站队;着重于从冲突、错误中学习,而不是谁对谁错。 同时,要让孩子知道,人人都可能犯错,无论是老师、孩子还是家长,  无论是谁,从错误中学习是对待错误的最好方法。

 

不管怎样,我们要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好事、坏事、伤心事、丢脸事, 都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会永远跟你站在一起,不会抛弃你 。

    

2.跟孩子的日常沟通 要频繁要高质量。 我不反对家长们努力赚钱,但我坚决反对,因为种种理由而忽视跟孩子的日常沟通。

 

还有很多家长每天盯在孩子身后追问,今天听老师话了吗?得了几朵小红花? 学了几个单词? 这不叫沟通,这基本是审问。

 

沟通是双向的自愿的分享。 家长可以说说自己今天的烦心事、开心事。孩子也可以自由地说。如果孩子说了不开心的事,家长千万别急着说教、批评。 这会让孩子关上心门,不再想跟你说心里话。无论孩子有多大,有多小,把孩子当成朋友。回想一下,你和朋友是怎么沟通的?

 

举例:老师今天批评我了,我一个小红花都没得到。

BEFORE:你肯定是惹老师生气了吧?你到底干什么事情了?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吗? 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NOW: 一朵小红花都没得到,哦,你心里一定很不开心吧。

NOW: 你很希望得到一朵小红花的, 昨天我们还一起做了手工作业,想着老师今天会表扬你呢。你很失望吧。

NOW:老师批评你了,让你很难过。

 

沟通最重要的是, 任何感受和情绪都是可以有的,因为感受和情绪已经在那里了,你就是不允许,它们也在那里了。 所以允许吧。

 

说到底,亲子教育就是 允许感受,规范行为,分享观点,共享幸福。


3.“防伤害教育”不是吓唬、恐吓。 我们小时候就是在成人的吓唬和恐吓中长大的,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这一点都不奇怪。但如果我们想要自己的孩子免于伤害,我们就得改变。

BEFORE:  你再不听话, 警察就把你抓走了! 你再不听话,大灰狼就来了!    我跟你说啊,如果有人给你吃东西,你不能吃。你要吃了,他就把你抱走了,你就会被砍手砍脚,然后再去讨饭。

 诸如此类的话要少说,能不说最好。

NOW:  通过故事力、游戏力的方法 ,让孩子知道面对暴力并不可怕 ,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如何解决。故事和游戏需要具备几个特征:

1)人物特征要明晰。不要用大灰狼来代替坏人,小孩子会真的以为是大灰狼, 结果大灰狼 从来没有出现过, 面对披着人皮的狼 他又识别不了。  要描述坏人的行为特征。 举例: 忽然变得凶巴巴的,有打人的行为, 碰触隐私部位; 要描述伤害带来的感受和影响:很痛,很害怕,很不舒服,心里很紧张。

2)要有互动的部分, 让孩子参与故事和游戏,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去应对。不要随意否定孩子的创意。成人和孩子各自展现自己的方法,孩子自然会从你的方法中学习。如果一直否定孩子这样不对,那样不对, 孩子就没有参与的积极性了,会依赖父母给出答案。

3)可以有低潮,但最终要有胜利的高潮, 在故事和游戏中, 坏人可以暂时占上风,但最终 弱小、勇敢、聪明的那一方要取得胜利。这样孩子才会有信心。

 4. 儿童性教育是防伤害教育的一部分,不可忽视。很多家长还羞于谈这个,导致很多孩子在这方面的概念是空白的,这个空白恰恰给了“坏人”可乘之机。 性伤害也是一种伤害,但是因为很多成人的性观念不怎么正常,于是影响更大;由此性伤害的防范、处理、修复的难度更大, 请家长们务必多加关注。

  

5. 如果伤害发生了,避免孩子受到后续衍生的伤害;从身心灵各个层面帮助孩子修复。

1)不要让孩子由此成为“公众人物”。一方面,这会让孩子一次次回到伤害中, 加深伤害。 另一个方面,这会给孩子一个错觉, 要得到关注,就得先受到伤害。 这个很可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不惜以恶劣的形象,可怕的事情得到关注;就是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他们认定这是得到关注、关爱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2)恢复身体健康,这是大家都关注的部分,我就不细说了。

3)恢复心灵健康。 很多案例中,家长忙着打官司、忙着维权, 这些当然是应该做的,但还不够。如果不能帮助孩子从阴影中走出来, 孩子一生的幸福都会受到影响。必须根据孩子的情况,一对一制定恢复方案。有必要的话,要找真正的心理工作者帮助孩子 。同时,父母的作用不可忽视。父母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帮助孩子。


 A)不要把孩子当成受害者,要把孩子当成经历者。 孩子可能是法律关系中的受害者,但千万不要让孩子背负着受害者心理。 受害者心理几乎是人类的通病,受害者心理的可怕之处是从此他活在受害情节中, 而不是活在时时刻刻的真实生活里,从此他不需要再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经历者则不同:我经历了一些可怕的事情,但事情已经过去了,我受过伤害,但伤害也过去了,过去的就过去吧; 这世界上真的有坏人,但好人更多。现在生活还在继续,我要好好活着,我要快乐地活,幸福地活。也许伤害永不再有,也许伤害还会再来,我都知道该怎么了。

B)通过跟孩子的心贴心的沟通力,通过游戏力和故事力,帮助孩子从伤害中走出来。首先是释放孩子卡住的情绪,让孩子的情绪流淌出来,无论有多害怕,多恐惧,多想哭,多无助,都是被允许的;爸爸妈妈和他在一起,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爸爸妈妈都爱他 。同时 让孩子知道:这不是他的错,这不是他的耻辱。这是他生命中的一段经历。

C)如果孩子受到来自同学、老师、学校、社会的议论和压力,要让孩子知道, 爸爸妈妈永远和他站在一边,永远支持他。 无论别人有什么样的偏见、误解,他依然是美好的璀璨的生命。


以上的工作都是系统工程,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坚持在日常的教育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我们的孩子将受益终生。

 

一定会有人问,我的孩子还小,这些东西如何灌输给他? 事实上, 保护自己是动物的本能,所以无需灌输,重要的是不要破坏。不要破坏了孩子保护自己的本能。让孩子保留他保护自己的本能,同时通过故事力和游戏力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孩子的保护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我想再说一次,以上提到的沟通力、故事力和游戏力,都需要学习、练习和实践 ,都需要花费时间,都不是简单的事情。但是亲爱的父母们,这是事关孩子一生的教育,值得我们投资。 我以一个普通妈妈的身份诚挚地说:这是我所知道的,生命中性价比最高的投资!

 

保护孩子的第二步:依靠一小群一小群人的力量,局部改善孩子的生存环境。

 

保护孩子的第三步:积极正面地影响社会,由此改变现行的教育体制机制。

 

鉴于时间和篇幅的关系,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我们以后一起分享。

 

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走在路上!

 

真诚祝愿:每个孩子拥有平安健康幸福!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