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疾病科普】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分类
2020年10月22日 【健康号】 李旭东     阅读 8330

【疾病科普】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分类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也称为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eurogenic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NLUTD),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的疾病总称。通常在有神经病变的前提下才能诊断。所有可能累及储尿和(或)排尿生理调节过程的神经系统病变,都有可能影响膀胱和(或)尿道功能,成为NB。

  NB患者可由于膀胱逼尿肌和(或)括约肌功能失调而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还可因逼尿肌过度活跃,膀胱壁顺应性下降,引起膀胱内压上升,导致膀胱壁的形态改变,比如小房小梁、憩室形成。持续膀胱压力升高还能导致上尿路的变化,如输尿管反流,肾盂积水,肾损害,甚至终末期肾病导致死亡。NB治疗

  的目的主要是保护上尿路功能,重建或部分重建下尿路功能,从而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全面系统的评估,对于NB规范化管理以及后续的诊断及治疗都极其重要。

  NB的分类

  NB的分类方法众多,Mader s bacher基于排尿期和充盈期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外括约肌的收缩状态,提出Maders bacher分类法。

  1、逼尿肌过度活跃伴尿道括约肌过度活跃;

  2、逼尿肌过度活跃伴尿道括约肌活动不足;

  3、逼尿肌过度活跃伴尿道括约肌活动正常;

  4、逼尿肌活动不足伴尿道括约肌活度活跃;

  5、逼尿肌活动不足伴尿道括约肌活动不足;

  6、逼尿肌活动不足伴尿道括约肌活动正常;

  7、逼尿肌活动正常伴尿道括约肌过度活跃;

  8、逼尿肌活动正常伴尿道括约肌活动不足。

  将NB分为以上8种类型,对于不同水平的神经病变导致的NB其病理生理学改变具有一定规律性,但是并非完全与病变水平相对应。不同的病因、不同的患者,同一水平病变以及同一患者的不同病程,其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均不同。

  脑桥上病变时,由于损伤了大脑的抑制中枢,大脑皮质无法感知膀胱充盈,不能随意控制储尿和排尿,往往出现逼尿肌过度活动,临床上表现为尿失禁,由于脑桥排尿中枢是完整的,逼尿肌—括约肌协同性通常为正常的。骶髓损伤患者根据损伤的神经核团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如果逼尿肌神经核损伤而阴部神经核完整,表现为逼尿肌松弛或无反射、膀胱容量增大且压力低,外括约肌痉挛,从而导致尿潴留;如果阴部神经核损伤而逼尿肌神经核完整,则表现为括约肌松弛,逼尿肌过度活动或者逼尿肌痉挛,膀胱容量降低,从而导致尿失禁。如果逼尿肌神经核和阴部神经核同时损伤,则出现混合的改变。骶髓以上的脊髓损伤患者,中枢调节排尿的下行通路被阻断,这种协调膀胱、肠道、括约肌功能的反射通路因此被打乱;同时,完全脊髓损伤后膀胱尿道感觉的上传通路被中断,括约肌的保护性反射以及中枢对逼尿肌自主反射的抑制作用丧失,导致逼尿肌过度活动及逼尿肌—括约肌协同性失调,产生逼尿肌高压、残余尿增多、尿失禁及泌尿系统感染等表现,进而长时间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及肾衰等并发症。

  骶髓以下及周围神经病变,排尿骶反射中枢受损、或者相关外周神经受损,均可累及支配膀胱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或同时累及支配尿道括约肌的神经,导致逼尿肌反射及收缩力减弱或消失、和(或)尿道内外括约肌控尿能力减低,出现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等复杂情况。因此,对于NB的患者通过早期评估,明确患者的NB类型,对于NB的管理至关重要。

  此分类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患者下尿路的功能及临床症状,但不能反映上尿路功能及相应的神经系统病变。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