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们都知道,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导致腰痛,当有人出现反复腰痛时,我们经常首先怀疑是腰椎间盘突出了。但有一种反复发作的腰痛,腰椎CT可以发现腰椎间盘出现了某些改变,却并不支持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也不出现神经根受压的症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都知道,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导致腰痛,当有人出现反复腰痛时,我们经常首先怀疑是腰椎间盘突出了。但有一种反复发作的腰痛,腰椎CT可以发现腰椎间盘出现了某些改变,却并不支持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也不出现神经根受压的症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这是一种挺常见,却不被人们所熟知的疾病——椎间盘源性腰痛。
什么是椎间盘源性腰痛?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指由于椎间盘病变,如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椎间盘炎等,导致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受到了刺激,从而引起的慢性腰痛。椎间盘源性腰痛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估计,在所有腰痛患者中,椎间盘源性腰痛占了28~43%。
为什么会出现椎间盘源性腰痛?
前面说,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椎间盘炎等椎间盘病变都可以导致椎间盘源性腰痛,因此,所有能够导致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椎间盘炎的因素,都可以诱发椎间盘源性腰痛,主要因素包括:长期劳累或久站、长期不良坐姿或站姿、腰部外伤或受凉等等。
出现什么症状需要怀疑椎间盘源性腰痛?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比较类似,主要表现为持续、反复的下腰痛,可能影响患者腰部活动范围,且在久站、久坐后加重,休息后不能立刻缓解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臀部、腹股沟区、髋部、大腿前侧的疼痛,偶尔还有膝盖以下的疼痛。
但与腰椎间盘突出所引起的症状不同的是,椎间盘源性腰痛并不出现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即没有明显的下肢麻木,下肢疼痛主要是牵涉痛。
怀疑椎间盘源性腰痛如何诊断?
当出现无法缓解的慢性腰痛时,要及时就医。
医生会首先向患者询问病史,了解疼痛的特点,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尤其是神经系统检查。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明显异常,无明显肌力减退、感觉障碍,神经根牵拉试验也常为阴性。
之后,还需要通过X光片、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X光片、CT检查可以辅助排除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疾病,核磁共振则可以明确发现腰椎间盘病变的异常表现。需要时还可以进行椎间盘造影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相似,影像学检查也缺乏特异性,确诊比较困难。一般只要排除了其他可能引起腰痛的疾病,且明确发现椎间盘病变,即认为是椎间盘源性腰痛。
发生椎间盘源性腰痛如何治疗?
椎间盘源性腰痛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包括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药、阿片类药物等镇痛药物,针灸、按摩、推拿等物理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则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包括椎间盘内注射治疗、射频或等离子消融术、椎间孔镜手术等方法。
只要积极接受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如果未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椎间盘病变就会逐步加重,从而引起更加严重的腰椎问题。
作者:许鹏,上海长征医院,副主任医师。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