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在,检测血糖早已不是糖友们的专利。有很多阿姨爷叔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会定期检测自己的血糖,来监测高血糖
有不少人在血糖监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测出的血糖结果和医院所测结果的出入较大,有时还忽高忽低……是血糖计“不准”了?还是自己的血糖“失控”了?其实,这极有可能是你测血糖的方法用错了!快来看看下面这6个测血糖的细节,只要做错一个,测出来的血糖肯定不准!
01 细节一 手指“清洁度”影响数值
前两天血糖测出来都蛮稳定,这天测出来却高得吓人,第二天再测测,又“正常”了……不少阿姨爷叔在家自测血糖时,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可能和你手指的“清洁度”有关哦!如果用手拿过点心、糖果、水果等甜食后,忘记洗手就测血糖,数值当然会“飙升”!
标准动作:测血糖前,应先将手部清洗干净。采血时,再用75%的酒精消毒,且一定要等手指上的酒精自然风干后再进行测试,因为残留的酒精不但会在进针时增加疼痛感,还会与试纸上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而导致血糖值不准确。
特别提醒:碘酒不能代替酒精!家里酒精正好用完,就用碘酒给手指消毒?千万别这么做!用含碘的消毒剂消毒手指后,皮肤上会有碘伏残留,而残留的碘伏会与试纸上的氧化酶起反应,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02 细节二 扎不出血用力挤?不行!
不少阿姨爷叔在家测血糖,一针扎下去,要么深度不够,要么手指皮肤太厚,没有扎出多少血,于是就用力挤手指,把血挤出来!现在告诉你,用挤出来的血测血糖,肯定不准!因为用力挤出来的血液里,会混有皮肤组织液。而这种组织液会将血液稀释,导致所测值假性偏低。
标准动作:测血糖前,先甩甩需要扎手指的那边胳膊,也可以保持胳膊下垂姿势半分钟。再选中要测的手指,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揉搓该手指根部,看到手指尖的颜色逐渐变红和变深之后即可采血。
一定要避免用力挤血和过度按摩指端,尽量让血液自然流出,才能较好的保证血糖测量的准确性。如果手冷,可以将手掌相对,快速搓手几十次,感到温热后再进行测量。
特别提醒:正常情况下,针头刺入皮肤深度为2~3mm即可采血。如果时常发生扎不出血的情况,也应注意一下针头长度是否合适。
03 细节三 采血量有“标准”,多了少了都测不准!
不少阿姨爷叔在测血糖时总会有这样的误解:血量多一点,结果就会更准确一点,但事实并非如此!若血量过大,溢出测试区,会影响测试结果。反之,如果血样量不足,同样会导致测试失败或测试结果偏低,这时则需更换试纸重新测试。
标准操作:每次测血糖时,采血过程要迅速,血量不需要太多,也不能太少,只需一粒生绿豆大小的血样就足够了。
04 细节四 采血别老盯着一个手指!
很多糖友们会觉得用无名指测出的血糖是最准确的,因为医院里的护士都通常都会选择扎无名指采血。但事实上,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在五个手指上测到的血糖值并没有什么区别。
标准操作:虽说没什么区别,但依然推荐糖友们:首选无名指,其次中指,最后选小指测血糖,而不建议在拇指、食指测血糖。因为拇指和食指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相较于其他手指更敏感、更灵活,使用频率更高。选择拇指和食指测血糖,不仅会增加疼痛和感染的发生,更容易影响糖友们的日常生活。
特别提醒:此外,每次测血糖时都应该换一个位置或者手指,这是因为,总从一个相同的位置采血会导致伤口结痂,形成硬皮,影响采血过程。
05 细节五 试纸也有“保质期”,别乱放
很多糖友一天可能会测试好几次血糖,所以一次会拿出多张试纸条,一次没用完就会把剩下的放在一边,等到下次测血糖时再使用。但试纸很容易受到温度、湿度、光线、化学物质和空气氧化的影响而发生变质,而一旦试纸变质,将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
标准操作:测试纸过早取出会影响测得值的准确性,测血糖应在测试片取出后应在5分钟内完成测试。测试片应存储在原包装瓶内,取出后及时盖好,防止灰尘吸附或潮湿,手指不能触碰测试区。
特别提醒:还需注意的是,血糖试纸一般保质期是1年,开封后,有效期是3个月,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使用在有效期内的试纸。
06 细节六 血糖仪也要清洁和保养
每次测完血糖后,你是不是就将血糖仪随手扔在抽屉的某个角落了?其实,血糖仪在受到环境中灰尘、纤维、杂物等污染后,特别是检测时,若不小心滴落的血液污染了血糖仪的测试区,同样会影响测试的结果!
标准操作:每隔一段时间,要用棉签或者软布清洁血糖仪的测试区,但清洁时不可使用酒精或者其他有机溶剂,且不可用手触摸测试区,以免影响机器的测试功能。
07 测血糖有7个黄金时刻!
测血糖有7个黄金时间点,只有在这些时间点检测血糖,才更有利于了解自身的情况,更好的控制病情!
★空腹血糖:指进食后8-10小时后的血糖值。
★餐前血糖:指午餐前和晚餐前的血糖值。
★餐后2h血糖: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到满2小时位置的血糖值。
★睡前血糖:指晚上9点-10点左右的临睡前血糖值。
★夜间血糖:指凌晨2点-3点的血糖值。
★调整药物后血糖:指加药、减药或常吃的药物出现调整后的血糖值。
★随机血糖:指任意时刻抽取人体静脉血或者末梢血所测量得的血糖值。
一旦得了糖尿病,就要终身不停测血糖?其实没那么夸张!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即使糖尿病症状消失(或减轻很多),糖友们最好也不要停止测血糖。千万不要马虎,以为症状消失了就可以吸烟喝酒胡吃海喝。
建议:症状消失后定期监测血糖症状消失是件好事。这时,糖友可以减少糖尿病监测频率,比如每周测一天,记录空腹、餐后2小时和随机血糖值。并且每三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作者:俞一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