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重磅新标准!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OGTT1h≥11.6mmol/L即可诊断2型糖尿病

俞一飞 微医说
2024年09月15日 16:48

导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更新了!

      近期,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发布了一项新声明:“将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1小时血糖(1-h PG)确立为针对高危人群筛查中度高血糖(IH)和2型糖尿病(T2D)的更为灵敏和实用的检测方法。”

      IDF声明由15个国家的22名专家组成的国际小组共同完成,并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的第17届糖尿病先进技术与治疗国际会议(ATTD)上首次发布,同时也在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期刊上在线发表。[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24; 209: 111589.]

01 IDF声明建议1-h PG新标准

接受1-h PG检测:通过筛查工具(例如FINDRISC、ADA风险评分)确定为2型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应在禁食过夜后接受1-h PG检测。


中度高血糖(IH)诊断:1-h PG ≥155 mg/dL(8.6 mmol/L),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并转诊至糖尿病预防计划。

2型糖尿病(T2D)诊断:1-h PG ≥209 mg/dL(11.6 mmol/L),应进行复查以确认诊断,然后转诊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02 IDF纳入1-h PG新诊断标准的背景

     IH,也被称为“糖尿病前期”,是介于正常血糖和T2D之间的一种状态。它涵盖了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两种情况。根据现有的诊断标准,许多IH患者最终会发展为T2D。

     研究已经表明,通过OGTT检测到2小时血糖(2-h PG)升高的IGT人群,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来预防T2D的发生。然而,如果不进行OGTT,许多T2D患者和IGT患者将难以被准确诊断。

     鉴于全球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临床迫切需要一种更为灵敏且实用的方法来检测IH和T2D患者,以便实现早期诊断和干预,这正是1-h PG新标准得以提出并受到广泛关注的背景所在。

03 1-h PG相较其他指标更可预测风险

     大量流行病学数据已证实,在各类人群中,1-h PG相比空腹PG(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2-h PG具有更优的表现。IDF申明中总结了以下发现:

预测多种疾病风险:1-h PG≥155 mg/dL(8.6 mmol/L)对于预测T2D、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囊性纤维化相关糖尿病、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以及过早死亡的风险具有显著意义。

更早识别风险人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设定155 mg/dL(8.6 mmol/L)为IH的诊断标准和209 mg/dL(11.6 mmol/L)为T2D的诊断标准,1-h PG能够在现有血糖阈值之前更早地识别出风险人群。因此,IDF立场声明强烈建议采纳这两个临界点的1-h PG作为筛查工具。

04 国际糖尿病专家们的观点

      专家小组组长Michael Bergman教授,在ATTD会议上指出:“许多糖尿病患者无法通过HbA1c或FPG被诊断出。然而,通过进行OGTT,这些患者被早期发现的可能性显著提高。目前,我们已经确认1-h PG是一种更为敏感的生物标志物,能够用于更早地识别出这些高风险个体。”

      同样,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主席Akhtar Hussain教授在评论立场声明时说:“最新评估显示,全球范围内有高达8.5亿的成年人正受到IH问题的困扰。早期发现并干预对于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进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避免糖尿病相关严重甚至致命并发症的关键所在。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这种方法在筛查IH和T2D方面的应用。”

      尽管实施1-h PG存在挑战,但在筛查后使用该测试将有助于更早地识别 T2D 高危人群,并有助于减少糖尿病的全球影响。


图片

作者:俞一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治医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微医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