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特征是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全球约3亿人受其困扰,是全球第三大死因。虽经规范治疗后,患者气流受限程度可有所改善,但因其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COPD可逐渐导致患者肺功能进行性减退,呼吸困难和运动耐力减低等症状日益加重,对患者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呼吸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进疾病的预后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呼吸训练
COPD患者合并肺气肿,肺的顺应性降低,故需要通过呼吸肌的辅助以保持呼吸运动,目前的呼吸训练主要有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这些呼吸方法可提高患者呼吸肌的肌力,提升肺部顺应性。
在一项临床研究中,通过将80个COPD稳定期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予对照组患者化痰、止咳及消炎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呼吸训练,训练主要包括单举呼吸、腹式加呼吸和缩唇呼吸。通过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第1秒用力呼吸量、最大肺活量)和两组的生存质量与舒适情况(分别采用生存质量评分、舒适状况量表评分进行评价)进行呼吸训练效果的判定。实验结果显示,训练前,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生存质量与舒适情况均无差异(P>0.05),训练后,试验组的动脉血氧分压、第1秒用力呼吸量、最大肺活量、生存质量评分、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呼吸训练对稳定期的COPD的患者有着良好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与舒适状况。呼吸训练能够有效地增加阻力呼气,使得呼气时间得以延缓,进一步增加气管内压及气道压力,避免患者出现外周小气道陷闭。此外,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呼吸训练可以有效地排出肺内残留的气体,加速肺泡气体排出的速度,使功能残气量减少,从而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腹式呼吸训练还可以对腹肌的活动进行调节,增加膈肌收缩力,使功能残气量减少,改善肺换气。
4.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负氧离子吸入训练
空气负氧离子是指空气中带负电荷的氧离子,相关研究发现,当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达1万以上时,人会感到舒适惬意、神清气爽,负氧离子含量高的地方都是森林、瀑布等自然条件优越之地,若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达到10万个以上的高浓度状态时,则具有镇静、止喘、抗疲劳、调节神经功能等作用。另外,当负氧离子随血液循环进入组织细胞内时,有利于增强细胞内的能量代谢,对维持细胞离子平衡及提高机体自我修复能力有益。 Ma 等的研究表明,在高浓度负氧离子环境下进行有氧训练能提高训练者血氧水平,增强人体运动耐受性,进而提高训练效率。故对于 COPD 患者而言,在负荷深呼吸训练的基础上联合负氧离子吸入可能也是有益的。为此,有研究在稳定期轻中度 COPD 患者中进行了该临床试验,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稳定期轻中度 COPD 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负荷深呼吸训练(主要包括深呼吸、加压深呼吸训练、阻力深呼吸训练及自然呼吸调节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负氧离子吸入干预,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呼吸肌功能[包括最大吸气压( maximal inspiratory pressure , MIP )、最大呼气压( maximal expiratory pressure , MEP )]的改善情况,同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 GQOLI -74)中的躯体功能维度及心理健康维度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并对比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情况。经治疗3个月后,发现两组患者% MIP 、% MEP 及 GQOLI -74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05),表明在负荷深呼吸训练基础上辅以负氧离子吸入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稳定期轻中度 COPD 患者的康复疗效,改善肺功能,同时治疗过程中患者满意度较好,有助于其长期坚持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