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开关现象是指帕金森病患者长期应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后出现的药效波动现象,是该类药物产生的一种副作用。"关"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肢体僵直,运动不能,就像断电一样,比如在走路时突然迈不开步子,脚上好像戴了脚镣铅锤,举步维艰。"开"时尽管未加用任何相关治疗,而突然活动正常,肢体僵硬消失,可以自如活动。
今年66岁的张阿姨患帕金森病已经5年了,在这5年时间里,肢体僵硬,运动迟缓使得她的生活质量逐步下降。多年来,张阿姨一直在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的门诊就诊,通过药物的调整,症状控制效果也很不错,病情控制的也较为平稳。
近期,张阿姨在门诊复诊时,反馈到“我最近的状态总是时好时坏的,走路的时候迈不开步子了,过一会又突然好了,这是什么原因啊?””根据问诊情况及病情表现,王学廉教授了解到,药物对张阿姨肢体僵直、运动迟缓等症状有很明显的效果,现在的情况是出现了开关现象,患者长期应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后出现了药效波动。
张阿姨说自己症状消失的时候全身舒畅,就像被点亮的灯,可症状出现的时候,顿觉前方被黑暗笼罩,行走不能。王学廉教授针对此情况,建议其进行脑起搏器手术治疗。
什么是开关现象?
开关现象是指帕金森病患者长期应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后出现的药效波动现象,是该类药物产生的一种副作用。"关"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肢体僵直,运动不能,就像断电一样,比如在走路时突然迈不开步子,脚上好像戴了脚镣铅锤,举步维艰。"开"时尽管未加用任何相关治疗,而突然活动正常,肢体僵硬消失,可以自如活动。
这种变化速度非常快,且不可预测,如同电源开关一样,临床上形象地称这种生理现象为开关现象。开关现象不可预测,使得帕金森病症状在突然缓解和突然加重之间转换,缓解时常有不自主运动,加重时全身僵硬、寸步难行。
如何应对“开关现象”?
1.药物治疗
治疗可以增加多巴制剂的给药次数、添加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协良行、克瑞怕等)、COMT抑制剂(刚坦)等。
2.手术治疗
按照国际最新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对于经药物调整难以控制的“开关现象”,建议积极和尽早考虑脑起搏器(DBS)治疗。DBS手术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药物影响的症状波动,能有效延长“开”的时间,缩短“关”的时间,减少症状波动带来的影响,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学廉,唐都医院,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