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咽喉承担了呼吸的痛,咽痛用抗生素治疗的”盲区”——揭秘咽痛治疗的真相

陈旋 微医说
2025年01月09日 07:00

在这个多变的季节里,我们的咽喉常常成为外界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当呼吸道感染来袭,咽喉肿痛成了我们难以逃避的“问候”。然而,面对这一常见症状,你是否也曾经盲目地依赖抗生素来寻求解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咽痛治疗的真相,了解为何抗生素在多数情况下并非咽痛的最佳选择。

🤬咽部:呼吸道的“门户”与病原体的“战场”

从解剖位置上看,咽部无疑是我们呼吸道的“门户”。它不仅是空气进出体内的必经之路,更是与外界病原体频繁接触的前沿阵地。因此,在呼吸道感染的“战役”中,咽部常常首当其冲,咽喉肿痛也就成了最常见的“战损”之一。

🥶病毒感染:抗生素的“盲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占据了70%~80%的“份额”。而抗生素,作为对抗细菌感染的利器,在病毒感染面前却显得力不从心。换句话说,当你因为感冒或喉咙痛而服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阿莫西林等)时,很可能只是在做无用功。更糟糕的是,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治愈病毒感染,还容易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甚至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

👹流感病毒感染: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反击”

当然,并非所有的病毒感染都束手无策。对于流感病毒感染,我们可以在出现症状的48小时内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或聚合酶抑制剂(如玛巴洛沙韦、法匹拉韦)进行治疗。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为我们赢得抗击流感的宝贵时间。

👍细菌感染:抗生素的“用武之地”

尽管抗生素在病毒感染面前显得“力不从心”,但在细菌感染面前,它们却是不可或缺的“战士”。细菌感染也可引起咽喉肿痛,或者继发于病毒感染后。与病毒感染不同,细菌感染常伴有咽扁桃体脓性分泌物、喉部充血肿胀明显、吞咽时疼痛加重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此时,青霉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或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便成为了治疗的首选。

👄咽部淋巴组织:代偿性增生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咽部淋巴组织非常丰富,除了扁桃体外,咽后壁的淋巴滤泡和咽侧索也属于咽部淋巴组织的一部分。它们与鼻咽部淋巴组织、舌根的淋巴组织共同组成了咽淋巴环(Waldeyer淋巴环)。因此,即使进行了扁桃体切除手术,咽部淋巴组织仍可能在上呼吸道感染时发生代偿性增生,导致咽喉疼痛的出现。此时,我们仍然需要借助药物来缓解症状。

---
门诊时间:
曙光医院西院普安路185号周一下午
曙光医院东院张衡路528号周五下午

图片

作者:陈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副主任医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微医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