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青少年失眠
2019年10月20日 【健康号】 曾海     阅读 8775

失眠指在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下,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失眠指在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下,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是青少年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失眠可以是由于外界应激事件导致的暂时情况,但通常是慢性持续存在。失眠可以是由其他睡眠障碍引起的一个症状,如不宁腿综合征等均可以引起失眠。如果失眠不是由于其他睡眠障碍、躯体或心理疾病所导致的,那就可以认为是原发性失眠。


1.失眠的原因:

青少年失眠的原因众多,包括生理性的节律推迟、躯体疾病、心理或情绪障碍,也可由家庭社会因素以及不良睡眠卫生习惯导致。青春期开始以后,人体的生物钟逐渐延后2 h,这也就意味着原先21:00睡觉的孩子要到23:00才能睡着,如就寝时间安排过早,则会出现入睡困难。促发和维持青少年失眠的最常见因素是不良睡眠卫生习惯,如不睡觉的时候经常躺在床上,白天午睡时间过长,每天作息时间不固定,睡前过度兴奋以及屏幕暴露等。青少年失眠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不良的心理暗示,如"我今天晚上可能又睡不着了""今晚睡不着,明天考试肯定通不过"。此外,嘈杂的环境因素,巨大的社会和学校压力,以及神经系统和躯体疾病也是青少年失眠的重要影响因素。


2.失眠的症状:

失眠患者的基本主诉是睡眠起始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兼而有之。睡眠维持困难包括夜间醒来很难再次入睡以及早晨醒来时间远早于期望的起床时间。青少年睡眠起始困难发生的比例较高,早醒的比例相对较少。此外,失眠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日常功能受损症状,包括疲劳、白天嗜睡、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易激惹或情绪低落等。


3.失眠的评估和诊断:

目前没有针对失眠的特异性实验室诊断方法,所以诊断主要依靠详细采集病史。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主观睡眠评估(睡眠日记、量表)。如果不伴有其他睡眠障碍,多导睡眠监测并不适用于失眠的诊断。青少年的睡眠标准化量表有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失眠严重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以及儿童睡眠紊乱量表(sleep disturbance scale for children,SDSC)等。在评估和诊断青少年失眠时应注意以下方面(1)理想情况下,应综合采用自评和家长评定的筛查问卷、临床访谈、睡眠日志,以及其他睡眠测评工具;(2)有需要的话可进行生理检查,确定可引起失眠的过敏、呼吸问题,或慢性疾病;(3)如果怀疑存在睡眠时相延迟综合障碍,则最好能评估弱光褪黑素启动(dim light melatonin onset,DLMO),因为可能需要补充外源性褪黑素。青少年失眠的诊断主要是依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5版(DSM-5)和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第3版(ICSD-3)的标准进行。


DSM-5失眠诊断标准:(1)最主要的主诉是对睡眠时长不足或质量差,且与以下一项或多项症状有关。①入睡困难(在儿童,可能表现为没有看护者帮助就难以入睡);②睡眠维持困难,特征是频繁的觉醒或者醒来后再入睡困难(在儿童,可能表现为没有看护者干预就难以再入睡);③早醒,且醒后不能再次入睡。(2)睡眠紊乱引起临床上的显著焦虑,或造成社交、职业、教育、学术、行为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受损。(3)睡眠困难每周至少有3次。(4)睡眠困难持续至少3个月。(5)即使有充足的睡眠机会,仍存在睡眠困难。(6)睡眠紊乱不能由其他睡眠-觉醒疾病更好地解释,或特定发生在另一种睡眠-觉醒疾病的病程中(如发作性睡病、呼吸相关睡眠障碍、昼夜节律睡眠障碍、异态睡眠)。(7)失眠不可归因于药物产生的生理反应(药物滥用、治疗)。(8)共存的精神障碍和疾病状态不能充分解释主要的失眠主诉。


4.失眠的治疗方法:

治疗失眠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需要青少年的主动参与,付出努力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而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失眠的认知行为(CBT-I),一般不建议药物治疗。青少年CBT-I的常用技术概述如下。(1)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治疗失眠的基础,它包括每天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睡前避免喝咖啡、吸烟、剧烈运动等;卧室的环境应该是安静、舒适、黑暗并且室温稍低;从睡眠中醒来时避免看钟表。(2)帮助儿童建立一套固定顺序、愉快、安静的睡前程序,为睡眠做好准备。可暂时推迟儿童的就寝时间,以便能在希望的时间内睡着,随后按照一定时间表(如15 min)逐渐将就寝时间提前。如果儿童不能在希望的时间内睡着,就让儿童起床,在安静平和的环境下,儿童想睡了再上床。(3)事先对儿童夜醒规律进行详细记录,然后在常规夜醒前15~30 min,轻拍唤醒儿童,再让其重新入睡,从而使常规夜醒不再出现。(4)通过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预防睡眠问题的发生,这通常要与其他行为治疗技术结合使用。(5)指导儿童或家长调整失眠有关的消极思维,改变对睡眠的想法。失眠的孩子通常都会对睡眠有负面的想法,所以必须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睡眠。例如以前想着"我今晚又睡不着了",现在应该想着"我今晚上床睡觉前会很放松",或"睡不着也没有太大关系"。(6)教会孩子放松的方法,例如在入睡前深呼吸,想象平静的画面(如平静的海面等),或者想一些有趣轻松的事情。(7)限制儿童卧床时间,每天在床上的时间就是每天晚上睡觉的时间,也就是非常困了才上床睡觉,醒了就起床,使卧床时间尽量接近实际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一旦建立了这个规律,就开始逐渐提前睡觉的时间,每次提前15 min,直到调整到治疗的目标时间。(8)刺激控制疗法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指导患儿确立正确的睡眠与床及卧室间的反射联系,建立稳定的睡眠觉醒规律。告知患儿只有感到瞌睡并且能睡着时才上床,若在20 min内不能入睡,则起床在另一处偏暗的环境中做一些放松的活动,直至瞌睡时再上床,此过程可重复进行,早上定时起床。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