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十二指肠镜技术在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2018年12月20日 【健康号】 杨玉龙     阅读 8375

十二指肠镜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诊断性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治疗性ERCP。治疗性ERCP包括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胆道引流术(EBD)、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经内镜胰管引流术(ERPD)和相应的内镜内瘘术等。
肝外胆管结石以往对总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为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无疑手术创伤大,合并症多,身体恢复时间长。不仅如此,单纯外科手术不能保证取净结石,导致结石残留,致使再次手术,再次残留,反复发作,反复手术,成为胆道外科的又一难题。ERCP技术的问世为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更为理想的途径,它可以在不麻醉、不开腹的情况下将结石从口中取出,术后即刻下地活动。胆总管结石患者绝大多数可经EST技术治疗已为临床证实。该方法为胆道内镜微创的典型代表,已可以代替某些胆道外科手术,给胆道外科带来巨大进步。EST主要适用于原发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和胆道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对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更是适应证,急诊行乳头切开取石效果尤为明显;由于内镜下各种碎石技术的应用,结石大小已基本不受限制。经ERCP证实胆总管末端狭窄段过长(>3cm)者,切开后不能完全解除狭窄,无法取出结石者不用此法;有严重出血倾向者应慎用此法。
EST技术在内镜治疗领域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已日臻成熟,对内镜乳头切开取石术的合并症各家报道不一,发生率为3%~17%。尽管EST的严重合并症有穿孔、出血、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胰炎等,甚至有一定的病死率,但只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耐心细致,精益求精,即可降低合并症的发生率。出血乃是最常见的合并症,多为少量渗血;大量出血者极为少见。用凝切混合电流,切开速度不宜过快,电凝充分、选择合适的电流指数可以减少出血情况。切开长度的选择应根据乳头大小、形态、憩室位置及结石大小而定,切不可一味追求绝对长度,切开长度不应超过乳头与十二指肠壁交界处,此点极为重要,只要遵循这一原则即可避免造成穿孔。对未能取净结石者留置鼻胆管引流或塑料支架内引流,可大大降低胆管炎及胰腺炎的发生率。对EST术中出现的大出血,或术后形成的化脓性胆管炎、胰腺炎,该手术时应及时果断采取措施。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杨玉龙
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市东方医院北院上...
肝胆外科,胆石病(外...
胆结石、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囊息肉、胆管结石、肝胆管结石、保胆取石/息肉,胆源性胰腺炎...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