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医中药】谁说中医没有解剖学
2018年09月17日 【健康号】 刘庆     阅读 10308

翻开中医的历史,可以看到早在西方文明发明人体解剖术时,我国医学已经有完整的人体解剖学术与资料整理了,中医的解剖学鲜为人知,可不代表中医先祖们对人体没有了解。

中医有没有解剖学?如果没有解剖学,中医可不可信?翻开中医的历史,可以看到早在西方文明发明人体解剖术时,我国医学已经有完整的人体解剖学术与资料整理了,中医的解剖学鲜为人知,可不代表中医先祖们对人体没有了解。

人体解剖学是一切医学基础理论的基础,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离不开人体解剖学。通读中医古代著作,我们不难发现,中医学最早也是起源于解剖,且它对人体解剖结构的认识和描述,则遥遥领先于其他医学体系。


我们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对中国古代涉及人体解剖学知识的著作进行整理分析,以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医学在人体解剖学上所取得的成就,进而正确地认识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变化的历史原因。

一、远古至殷商:中医人体解剖学的起源

从远古时代起,狩猎就是古代中国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那时即会宰杀或解剖动物。而且在封建时期,祭祀是一件十分神圣和必须的事情,这其中动物和奴隶、战俘的肌肉和内脏则是最重要的祭品,可见,古人对于解剖早就有了一定的认识。


于省吾先生的《甲骨文字释林·释心》中记载了心字在甲骨文中六种不同的写法,这六个心字都是当时造字者通过对奴隶和战俘的尸体进行解剖,将心脏从胸腔中取出仿照描绘而成的,并在其中描绘出心内瓣膜,以及心脏的四条大血管,其形状与实体心脏的外形十分接近。这几个心字之所以有不同的形态,那是由于造字者所观察的位置不同造成的。根据甲骨文的研究与发现,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解剖的起源追溯到殷商时期。

二、春秋至明清 中医人体解剖学的发展

解剖一词最早出现在《灵枢·经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本篇提出了“解剖”的概念,这是解剖在中医经典中最早的出处。

《灵枢·肠胃》记载:“唇至齿,长九分,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二斗五升;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叠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三尺;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传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尺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这里描述的消化道各个器官的大小和数字与现代解剖学的描述基本一致,若不是经过解剖观察,很难做到如此精确。




同时期的《难经》同样对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难经·四十二难》指出:“肝重二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肺重三斤三两,凡八叶。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这里对五脏重量的描述,对心脏四个心腔和主动脉口、肺动脉口、上下腔静脉口的描绘,以及对肾是成对器官的描述,都与现代解剖学大致相符。

可见,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解剖技术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言:“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一拔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形。”这里对上古医人的手术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即先割皮解肌(剖开皮肤肌肉),然后诀脉结筋(结扎血管和处理韧带),最后则是揲荒爪幕(拉开胸腔膜和腹膜),与现代外科手术的程序基本吻合,说明在汉代以前中国的解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隋·巢元方在其《诸病源候论》中首载肠吻合术,即“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勿令气泄,即推内之。肠但出不断者,当作大麦粥,取其汁持洗肠,以水渍内之。当作研米粥饮之。二十余日稍强糜食之,百日后乃可进食耳。”这段话对术后处理、预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都做了具体的交待,这样科学的处理方法足以显示出当时我国解剖技术的发展水平。

元代·滑寿的《十四经发挥》指出:“肝之为脏……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着脊之第九椎。心形如未敷莲花,居肺下膈上,附着于脊之第五椎。脾……掩乎太仓,附着于脊之第十一椎……”更加形象、细致地描述了五脏的形态和位置。

明·李中梓的《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涵盖了《新改正内景脏腑图》和其他的脏腑解剖图,指出:“肝居膈下,上着脊之九椎下。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心外有赤黄裹脂,是为心包络。”这里对肝的位置、心的外形及心外组织的描述,比《内经》、《难经》的描述更加精确,说明对人体解剖结构的认识在不断进步。

明·赵献可的《医贯·玄元肤论·内经十二官论》记载:“咽喉二窍,同出一脘……喉在前主出,咽在后主吞。喉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路……咽系柔空,下接胃本……言语呼吸则会厌开张,当食言语,则水谷乘气,送入喉脘,遂呛而咳矣。”不仅描述了咽喉、会厌、食道、呼吸道的位置以及结构,还强调了咽喉与食管、呼吸道相通,食管与呼吸道二道并列而不相通,是对前人理论成果的进一步补充。



清代对解剖学的研究首推王清任,其历时40年,通过观察死于瘟疫、战乱以及死囚的尸体而成的《医林改错》,对人体解剖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发现了一些新的解剖结构,如通过观察证明肺为两叶,否定了《内经》的肺为“六叶两耳”的说法。其描述的“肺管下分两杈,入肺两叶,每杈分九中杈,每中杈分九小杈,每小杈长数小枝,枝之尽头处并无孔窍,其形仿佛麒麟菜。”将肺泡称为麒麟菜,并对肺脏、气管进行深入的解剖,进而发现了肺内支气管的解剖形态及走行,修正了前人认识的一些错误。“脾中有一管,体像玲珑,易于出水,故名珑管。脾之长短与胃相等,脾中间一管,即是珑管”,“气府俗名鸡冠油,下棱抱小肠,气府内、小肠外乃存元气之所,元气化食,人身生命之源全在于此。此系小肠,外有气府包裹之”则是对现代医学解剖中胰腺和大网膜的描述。《医林改错》是中国古代解剖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三、清末至今:中医人体解剖学的衰落

中医理论遵循的“朴素系统论的方法论”,这是古代医家在漫长的探索中发现的另外一条有利于中医理论发展的途径,即《内经》所奠定的“取类比象”和“由表知里”的方法论。中医学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提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基础理论,使中医对解剖学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既然中医对解剖学的需要减少了,那么解剖学的发展就显得无足轻重,自然而然地逐渐衰落了。

古代医家具有较强的保守意识,奉行“述而不作”的理念,他们的解剖活动大多是为了验证前人的理论成果,一达目的即终止研究。此外,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多重“道”轻“器”,认为技术活动是一般匠人的工作,往往忽视甚至轻视实际操作,这使得古代医家对解剖产生了回避的心理。此外,各医家之间的门户之见也是古代解剖学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自满和保守思想也是影响古代人体解剖学发展的因素。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受儒家思想、封建伦理道德以及封建制度的制约,是中国解剖学发展受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