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颅脑损伤
2018年07月11日 【健康号】 许志勤     阅读 8211

颅脑损伤

 

一、脑震荡

【定义】头部外伤导致轻度脑损伤,引起短暂脑功能障碍。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许志勤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头部外伤史;

(2)短暂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3)近事遗忘(逆行性遗忘);

(4)可有脑干、延髓抑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冷汗、呼吸抑制、四肢松软等;

(5)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烦躁等;

(6)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2?辅助检查

(1)腰穿颅压正常,脑脊液无红细胞;

(2)头颅CT检查颅内无损伤改变。

【鉴别诊断】轻度脑挫裂伤、醉酒、药物中毒。

【治疗原则】

1?卧床休息约一周,给予止痛、镇静等对症治疗,消除病人对脑震荡的畏惧心理;

2?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有神经功能恶化,及时复查头颅CT。

二、脑挫裂伤

【定义】头部外伤后,脑组织的变形和剪性应力导致着力点和对冲部位脑实质损伤,脑实质点片状出血,软脑膜和脑组织断裂、水肿、坏死。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头部外伤史;

(2)意识障碍,其与损伤的部位和程度有关,多为伤后立即昏迷,且时间较长,一般超过半小时;

(3)局灶性神经功能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锥体束征、视野缺损、感觉障碍以及癫痫发作等;

(4)生命体征改变: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浅快,血压早期下降,后期可增高;

(5)颅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视乳头水肿、Cushing反应等;

(6)可有脑膜刺激征;

(7)可有脑疝表现:小脑幕裂孔疝——患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和锥体束征;枕大孔疝——呼吸循环紊乱。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有应激表现:白细胞增高等;

(2)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可有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受损等;

(3)血气可有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

(4)腰椎穿刺可见血性脑脊液;

(5)头颅X线平片可有颅骨骨折;

(6)头颅CT可见脑组织呈混杂密度改变,低密度区内有斑片状高密度出血区,呈“胡椒面”样,周围可有水肿,脑室、脑池受压变窄,可有中线移位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7)头颅MRI可进一步了解受损脑组织部位、范围和周围水肿情况。

【鉴别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脑震荡、颅内血肿。

【治疗原则】

1?内科治疗

(1)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有神经功能恶化,及时复查头颅CT;

(2)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

(3)吸氧,避免低氧血症;

(4)维持血压正常或略偏高;

(5)降低颅内压:头高15°~30°、甘露醇、速尿、轻度过度通气(PCO2维持在25~35mmHg)等;

(6)使用激素;

(7)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

(8)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适当限制液体入量;

(9)对症降温、镇静;

(10)营养支持;

(11)病情稳定后,可开始康复治疗,包括高压氧、理疗、针灸、功能锻炼等。

2?外科治疗

经内科治疗后,颅压仍超过30mmHg,甚至出现脑疝,CT显示有占位效应,中线移位;需行去骨瓣减压术和(或)脑损伤灶清除术。

三、弥漫性轴索损伤

【定义】加速或减速惯性力所致的弥漫性神经轴索损伤,主要位于脑的中轴部位,即胼胝体、脑干、大脑半球灰白质之间、脑室旁等处,病理表现为轴索断裂、轴浆溢出。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头部外伤史;

(2)伤后持续昏迷;

(3)生命体征紊乱,包括呼吸节律紊乱、心率和血压不稳;

(4)瞳孔变化:可时大时小或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可有凝视;

(5)四肢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可呈去大脑强直。

(6)可出现脑干生理反射消失,包括头眼垂直反射、头眼水平反射、角膜反射、嚼肌反射等;

(8)可出现掌颏反射、角膜下颌反射。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可有应激表现,如白细胞增高等;

(2)血气可有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

(3)腰穿颅压可正常;

(4)头颅CT和头颅MRI可见大脑皮质和白质之间、脑室周围、胼胝体、脑干及小脑内有散在的小出血灶,无占位效应;

(5)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见病灶以下正常,病灶水平及其上异常或消失。

【鉴别诊断】脑挫裂伤、颅内血肿。

【治疗原则】

1?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有神经功能恶化,及时复查头颅CT;

2?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纠正呼吸循环紊乱,吸氧,必要时,可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4?脱水:甘露醇、速尿;

5?激素;

6?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7?对症降温、镇静;

8?营养支持;

9?防治各种并发症;

10?病情稳定后,可开始康复治疗,包括高压氧、理疗、针灸、功能锻炼等。

第五节外伤性颅内血肿

一、硬膜外血肿

【定义】头部外伤后,常因颅骨骨折致硬脑膜动静脉撕裂,以及板障出血使血液积聚于硬膜外腔和颅骨之间,形成硬膜外血肿。血肿形成使硬脑膜与颅骨内板剥离,又可撕裂另外一些小的血管,导致血肿不断增大。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头部外伤史;

(2)意识障碍:有三种情况:①无原发昏迷,血肿增大,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②昏迷?清醒?昏迷,中间清醒期;③伤后持续昏迷;以中间清醒期最为常见和典型;

(3)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视乳头水肿、Cushing反应等;

(4)可有小脑幕裂孔疝: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锥体束征。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可有应激表现,如白细胞增高等;

(2)头颅X线片常有颅骨骨折;

(3)头颅CT可见颅骨内板下凸透镜状高密度区,多在骨折线附近;

(4)头颅MRI可见颅骨内板下凸透镜状异常信号区,其T1、T2信号强度与血肿形成的时间有关。

(5)病情重或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做CT检查者,应根据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初步判断,及早通过钻孔探查明确诊断,并行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鉴别诊断】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

【治疗原则】

1?内科治疗

(1)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有神经功能恶化,及时复查头颅CT;

(2)保持气道通畅;

(3)吸氧,避免低氧血症;

(4)避免低血压;

(5)降低颅内压:头高15°~30°、甘露醇、速尿、轻度过度通气(PCO2维持在25~35mmHg);

(6)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

(7)止血;

(8)激素;

(9)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0)对症降温、镇静;

(11)营养支持;

(12)病情稳定后,可开始康复治疗。

2?外科治疗

手术指征:

(1)病情危急,已有脑疝者;

(2)CT显示幕上血肿>30ml,幕下血肿>10ml,中线结构有移位;

(3)病情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意识障碍加重、瞳孔变化或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者。除入院时已出现脑疝者外,应争取在脑疝出现前明确诊断并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多采用骨瓣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少数情况下,也可采用钻孔引流术。

二、硬膜下血肿

【定义】头部外伤后,脑皮质动静脉或桥静脉撕裂,血肿积聚于硬膜下腔,多在脑挫裂伤基础上发生。3天以内为急性硬膜下血肿,3周以内为亚急性硬膜下血肿,3周以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为最常见的外伤性颅内血肿。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头部外伤史;

(2)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多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少数可有中间清醒期;

(3)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视乳头水肿、Cushing反应等。

(4)慢性硬膜下血肿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慢性颅压增高,精神症状,智能下降等,头部外伤常轻微,易被病人忽视;

(5)可有小脑幕裂孔疝: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锥体束征;

(6)可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可有应激表现,如白细胞增高等;

(2)头颅CT可见颅骨内板下新月状高密度区,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表现混杂密度区。

(3)头颅MRI可见新月状异常信号区,其T1、T2信号强度与血肿形成的时间有关。

【鉴别诊断】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硬膜下积液。

【治疗原则】

1?内科治疗

(1)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有神经功能恶化,及时复查头颅CT;

(2)保持气道通畅,吸氧,避免低氧血症;避免低血压;

(3)降低颅内压:头高15°~30°、甘露醇、速尿、轻度过度通气(PCO2维持在25~35mmHg);

(4)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

(5)止血;

(6)激素;

(7)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8)对症降温、镇静;

(9)营养支持;

(10)病情稳定后,可开始康复治疗。

2?外科治疗

手术指征:

(1)病情危急,已有脑疝者;

(2)幕上血肿>30ml,幕下血肿>10ml,或CT显示中线结构有移位;

(3)病情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意识障碍加重、瞳孔变化或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增大者;

(4)慢性硬膜下血肿出现颅压增高者。

手术方法:多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若血肿呈血凝块,也可采用骨瓣开颅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三、脑内血肿

【定义】头部外伤后,脑组织受力变形或剪力作用使深部动静脉撕裂出血,常伴有脑挫裂伤。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头部外伤史;

(2)多有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且较持久;

(3)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视乳头水肿、Cushing反应等。

(4)易出现小脑幕裂孔疝: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锥体束征;常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常有应激表现,如白细胞增高等;

(2)血气可表现为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

(3)头颅CT可见脑内高密度区,周围可有水肿,脑室和脑池受压变窄,可有中线移位;

(4)头颅MRI可见脑内异常信号区,T1、T2信号强度与血肿形成的时间有关。

【鉴别诊断】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脑内血肿等。

【治疗原则】

1?内科治疗

(1)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有神经功能恶化,及时复查头颅CT;

(2)保持气道通畅,吸氧,避免低氧血症;

(3)避免低血压;

(4)降低颅内压:头高15°~30°、甘露醇、速尿、轻度过度通气(PCO2维持在25~35mmHg);

(5)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

(6)止血;

(7)激素;

(8)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9)对症降温、镇静;

(10)营养支持;

(11)病情稳定后,可开始康复治疗。

2?外科治疗

手术指征:

(1)病情危急,已有脑疝者;

(2)幕上血肿>30ml,幕下血肿>10ml,或CT显示中线移位超过1?5cm;

(3)经内科治疗后,颅压仍超过30mmHg,病情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意识障碍、瞳孔变化或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增大者。

手术方法:多采用骨瓣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少数患者也可采用钻孔引流术。

第六节开放性颅脑损伤

【定义】头部外伤后,硬脑膜破裂,颅腔内容物与外界相通。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头部外伤、火器伤史;

(2)头部伤口可有脑脊液或破碎脑组织流出;

(3)可有或无意识障碍;

(4)有或无颅压增高;

(5)可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可有应激表现,如白细胞增高等;

(2)头颅X线片可有颅骨骨折,颅内异物,骨碎片,气颅等;

(3)头颅CT可见颅骨骨折,并定位颅内异物和骨碎片的分布,常伴有颅内血肿、脑挫裂伤。

(4)头颅MRI可进一步明确颅内异物和骨碎片的位置,以及继发的颅内损伤。当颅内疑有金属异物者不能做MRI检查。

【鉴别诊断】脑内血肿、脑挫裂伤。

【治疗原则】

1?内科治疗

(1)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有神经功能恶化,及时复查头颅CT;

(2)积极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伤后24小时内肌注破伤风抗毒素

(3)保持气道通畅,吸氧,避免低氧血症;

(4)避免低血压;

(5)降低颅内压:头高15°~30°、甘露醇、速尿、轻度过度通气(PCO2维持在25~35mmHg);

(6)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

(7)止血;

(8)激素;

(9)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0)对症降温、镇静;

(11)营养支持;

(12)病情稳定后,可开始康复治疗。

2?外科治疗

(1)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早期行清创术,最晚可延迟至伤后48小时。

(2)清除颅内异物、破碎脑组织和血肿,修补硬膜,将开放性颅脑外伤变为闭合性颅脑外伤。

(3)如脑组织肿胀明显,亦可不缝硬膜,并行外减压术,但应严密缝合帽状腱膜和头皮。

(4)位于静脉窦和大血管处的异物和嵌顿的骨折,切勿贸然取出以免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必要时,术前行脑血管造影,结合CT扫描了解异物、骨折与血管的关系,制定取出异物的方案,充分备血,然后再作手术处理。

(5)盲管伤、异物远离射入口,并位于重要结构者,可暂不予取出。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许志勤
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神经外科
垂体腺瘤、幕上肿瘤、颅底肿瘤的诊断治疗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