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康复】宝宝的行走训练!
2018年08月13日 【健康号】 金伟琴     阅读 8669

有些运动发育落后孩子的会出现很多肢体活动障碍。如剪刀步、足内外翻等,给孩子在生活中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那么,对于孩子行走前需要做的康复训练都有哪些?

  有些运动发育落后孩子的会出现很多肢体活动障碍。如剪刀步、足内外翻等,给孩子在生活中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那么,对于孩子行走前需要做的康复训练都有哪些?


  给家长们简单的介绍一些。

  1、下肢具备良好的负重能力

  (1)下肢肌力训练蹲站、单腿跪立蹲站时,宝宝可先进行扶物蹲站,蹲起时,家长坐在宝宝后,双手放在宝宝膝关节处,防止蹲起时膝关节并拢,同时控制双腿用力不均的情况,站起时,先抬起臀部,重心稍前移,然后站起;单腿跪立时,家长坐在宝宝后,一只手放在宝宝用于站立腿的膝关节处,防止站起时膝关节向内旋。

  (2)负重训练站立位:两肩加压训练、髋关节加压训练。


  2、有站立位静态平衡反应出现

  (1)并足站立训练:让宝宝双足并拢,足尖向前站立。提高存在扁足或足外翻的宝宝的立位平衡协调能力,但不适用于足内翻宝宝。

  (2)分腿站立训练:宝宝双足向两侧分开,双足之间和距离大约2个肩宽,脚尖向前,髋膝关节伸展,呈站立姿势,保持数分钟,反复训练。注意双足之间的距不宜过宽,以诱发宝宝内收肌主动收缩为宜。

  (3)纵向站立训练:双足一前一后,站立时,注意髋关节的控制,使躯干直立正对前方,前脚脚尖向前,后脚脚尖人斜向外侧。双足不能交叉。

  (4)单腿站立训练:宝宝可先进行扶物单腿站立,站立时,身体重量放在支撑腿上即后面的那只腿。另一腿放在踏板或滚筒上,放正,防止膝关节内旋。

  (5)重心转移训练:重心的前后转移,治疗师用手从宝宝后侧握着宝宝髋关节,使其髋关节轻度外旋,并注意使对侧肩向前,诱发出躯干的扭转,使重心侧方移动;重心左右转移,治疗师可叫宝宝侧向伸手取物,诱使他将重心移向一侧。


  独立行走必须具备的条件

  (1)能用双腿站立持重和单腿短暂站立持重并保持静态平衡。

  (2)跨步时身体重心能转移到两腿上并保持站立动态平衡。

  (3)能自动屈髋,屈膝和充分足背屈。


  几种常见的辅助患儿行走的方法,一起来学习!

  如果患儿的站立姿势如图7-197所示,那么,在步行时,家长需站在患儿前方,用双手牵住他的双手(注意保持患儿双肘关节 伸直)辅助他慢慢地把双脚放平后再走。

  若患儿已有了一定的行走能力,也可以让他双手借助一手推车,椅子等较稳固的物体行走,如图7-198所示。扶手的高度应以患儿体干略微前倾,双肘伸直为准。

  若患儿站立姿势如图7-199所示(膝关节呈过伸展位),家长辅助患儿行走的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只是家长双手或其他物件扶手的高度应略低一些,以便患儿在行走时,髋关节,膝关节能维持一较小的屈曲位,如图7-200所示。

  对于那些属于偏瘫型的脑瘫患儿来说(如图7-201所示),如果其患侧肌张力较高,在行走时,家长可以用手牵住患儿的患手,那么,一方面可被动地使患儿患侧上肢得到充分伸展,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在行走中,患侧上肢肌张力的增高,如图7-202所示。

  反之,患侧肌张力较低或接近正常时,牵拉患儿的键手行走时比牵拉患手行走有益行动。因为患儿的患侧在行走中,可逐步学会正常的行走姿态。如:迈步时,体干的旋转,向前摆动手臂等。


  跟大家讲几个康复训练中的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各种动作必须先让患儿适应,如不会坐的患儿,让他自己坐,也可以把一个功能分解成几个动作让患儿练习,每天的训练时间要有计划且不要过长,以免患儿产生疲乏,厌倦,反感,不愿合作等不良情绪,训练要多样化,使患儿觉得有新鲜感,以提高他们训练的积极性。

  2、不代替原则

  患儿每一项动作不可能都能由自己来完成,家长必须帮助他们。但必须强调的是,帮助绝不是代替。如吃饭,有的患儿自己能慢慢吃,但是姿势不正确,容易吧衣服弄脏,家长只能帮助纠正其不正确的姿势,而不能喂他们吃。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帮助患儿用正确的姿势来拿勺吃饭,时间长了就会习惯,孩子能自己吃饭了。

  3、不要过分照顾原则

  患儿家长总是可怜孩子而不自觉的过分照顾,实际上,这个是没有必要的。过分对孩子的照顾,不利于孩子的训练,久而久之,这种过多的关照势必养成孩子的懒惰和依赖心理。因此,训练时一定要让患儿配合每一个动作。患儿注意力不集中时,家长可以拿玩具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各个动作上,但切勿过分照顾;凡是患儿自己能完成的动作,尽量让他们自己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也有帮助孩子肢体的灵活度的训练。

  4、不断重复原则

  患儿每恢复每一项功能,都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反复的地进行训练,才能最终巩固下来。同时,只有待某一动作定性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动作的训练。

  5、避免不正常用力原则

  患儿长期处于某种异常的活动范围之内,从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肢体异常。引起异常姿势的主要原因是不正常用力问题。不正常用力越严重,异常姿势也越严重。如果不正常用力得不到及时纠正,必然使患儿肌张力增高,导致功能障碍的加剧。因此避免不正常用力,是患儿康复训练工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如患儿在平路上勉强能够行走,就不要急于让他联系跨越障碍或上,下楼梯。

  6、正面激励原则

  由于许多患儿因各种原因而从没有进行过规范的关节活动和训练。或者发现问题,刚开始训练。因此,一旦接受大运动量、分解式的强化功能训练,便难以接受。多数患儿会出现哭闹和不配合现象而影响康复训练效果。

  那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根据患儿的体质、心态等,合理的、有计划地安排训练时间,避免患儿过于疲劳而产生疲倦,反感情绪。

  其次日常训练中要尽量想办法引导患儿的注意力,要充分了解患儿心理,注意利用语言,儿歌或物品来引起患儿训练兴趣;最后要注重少批评多表扬,练得好还可以适度奖励,让孩子经常保持一种成就感。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