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都是酸性体质惹的祸
2019年02月22日 【健康号】 付毅     阅读 8129


一直以来都流传着「酸碱体质」的各种谣言:

人的体质有酸碱性之分;

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甚至癌症都是它惹的祸;

食物可以改变身体的酸碱性;

碱性体质易生男孩。



400084644_banner.jpg



好在,随着「酸碱体质论」创始人罗伯特·欧·扬被罚款1.05亿美元,以及他当庭承认他提出的「酸碱体质论」是一场骗局后,这场持续16年的伪科学闹剧,终于渐渐落下帷幕。



那么,「酸碱体质」究竟把人坑在了哪儿?



01
人的体质并没有酸碱之分



小薇先给大家上堂语文课:

体质究竟指的是什么?

体质,指的是人体健康状况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既然是能力,那如何界定或者测量它的酸碱值呢?



timg.gif



那如果“酸碱体质论”说的并不是上述的体质,而是指身体的酸碱值,就会有另外一个问题了——指的到底是身体哪一部分的酸碱值呢?



毕竟,人体各部位、体液的酸碱值,那是不一样的,以体液为例:

(pH值>7为碱性,pH值<7为酸性)

唾液,pH值在6.5~7.5,可以是酸性也可以是碱性;

血液,pH值会保持在7.5,偏碱性;

胃液,pH值在0.9~1.8,是酸性的;

小肠液,pH值在8.0~9.0,是碱性的。



也就是说,人本来就是个酸碱共存的有机体,根本就不存在一个人身体所有部位的酸碱值都是酸性或碱性的情况。若人体的某个部位的酸碱性真的发生了变化,那反而会更容易出现一些疾病。



Ps:国内外的医学界都没有关于「酸碱体质」的文献或研究。



关于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的说法,也是假的,以肿瘤为例:

虽然某些肿瘤周围的组织是酸性的,但这是肿瘤本身导致的,而不是酸性环境导致的肿瘤。况且,这些酸性组织也只限于局部。



再加上,「酸碱体质」本身就是伪科学,酸性体质致癌,以及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说法,就更站不住脚了。



总之,「酸碱体质」就是个伪科学,就是个谣言。



02

食物的酸碱性,

会改变身体的酸碱值吗?



500521588_banner.jpg



食物确实可以分为酸性或碱性,主要是依据食物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的酸碱性来划分的,若代谢的最终产物是酸性,那这食物就被称为是酸性食物,反之则是碱性食物。



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是偏碱性;肉类谷类则多半是酸性。



Ps:碱性食物与酸性食物并没有谁优谁劣之分,均衡营养,什么都吃才是正确选择。



但我们身体的pH值不会因为吃进去的食物的酸碱性不同,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因为我们人体有一个保持酸碱平衡的稳定系统——酸碱缓冲体系,无论吃的是酸性还是碱性的食物,它都能自动调节修复,使原有部位、体液的酸碱值维持在正常范围。



食物的那点酸碱值,真不能够对人体产生多大的影响。



不然你想想,被定义为碱性食物的水果蔬菜,我们从小吃了多少,它们中和、改变了胃液的酸碱值吗?并没有,胃液依然是酸性的。



03

碱性体质易生男孩?

500658442_banner.jpg



谣言是这么说的:

阴道呈酸性,但男人的Y精子却更耐碱性,X精子则更耐酸性。(生男生女由男人的Y、X精子决定,Y精子—男,X精子—女)

想生男孩,备孕时就要多吃碱性食物,以及在造人后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这样才能使阴道由酸变碱,让更多的Y精子进入子宫。



呵呵哒,真是一张嘴就能编造谣言啊~



且不说酸碱体质本身就是个伪科学,除此外,这个谣言还有2个漏洞:



1、Y精子更耐碱性,X精子更耐酸性?



这个理论是由朗德姆·B·谢特尔兹提出的,在他提出后不久,学术界的其他专家就纷纷提出了反驳,并且到目前为止经科学家反复实验,发现Y精子、X精子在酸性、碱性的环境中的耐受力并没有不同。



2、碱性食物能改变阴道酸碱性?



上文已经解释过,食物的酸碱性并不会影响身体的酸碱性。



不过,得肯定一点的是,长期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确实会改变阴道的酸碱值。但是,阴道要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它的pH值就需保持在3.8~4.4,贸然改变的结果,有可能引起阴道炎等妇科疾病。



综上,所谓的「酸碱体质」跟你生男生女没半毛钱关系。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应该懂得了,

根本没有所谓的「酸碱体质」,

而基于这个谣言而产生的各种说法,

以及,

所谓可以改变人体酸碱性的产品,

都是骗人的~



千万不要再被骗了!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付毅
主治医师
房县城关镇卫生院
普外科,外科
普外科、肛肠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等多种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