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请了3个心理咨询师,说出他们の育儿故事 
2018年03月22日 【健康号】     阅读 8127

据说每一个做心理咨询师的爸妈,都被问过这样的问题——

“你是不是从来不会对孩子发脾气?”

 
“你的孩子,是不是特别乖?” 


“你能教我,一招搞定孩子吗?”

心理咨询师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一直是个谜。

如果接受过专业心理学培训,在“育儿”这件事情上,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表现吗?

小糖采访了几个学心理学的人,或许能告诉你答案。

故事1——
“学心理的人养小孩有什么不同?”

来源:Yann,心理老师

去年,我有幸看到过,一个心理咨询师是怎么陪娃的。

那是一次户外拓展,让孩子们在几棵树之间穿行,树上有各种软梯和木桩。

因为比较高,很多小娃会卡在某一个地方不敢动,不论爸妈怎么说,就是不继续。

这个咨询师,也是第一次带孩子玩这个。

但她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马上给小娃鼓励,而是安静的站在树下,时刻关注自己的孩子,当孩子看她时,她会向小娃微笑一下,表示自己在关注。

看我有些迷惑,她解释——

如果一开始就跟小娃说话,会使小娃的注意力集中在爸妈身上,他们时刻关注会自己在家长眼里的表现,而不会全力做人物,也不会全然的享受户外拓展。

我觉得她说的好有道理。

还有一个场景,是孩子在软梯上行走时,摇晃得太厉害,所以很多孩子都会说自己害怕,不愿意走了。

普通父母的鼓励方式:“宝贝不怕,那没什么好害怕的,爸爸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到。”

而这个咨询师的鼓励方式是:“妈妈知道你有些害怕。你试试,带着你的害怕继续往前走走。妈妈一直在这呢。”

这两种回复有什么不同呢?普通父母说“没什么好怕的”,认为孩子没必要怕,是在否认孩子“害怕”的感觉。但这个咨询师的回复,尊重了孩子害怕的感受。

这次我简直要在心里默默鼓掌了。

学心理的人养小孩有什么不同?

如果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学心理的父母不会因为小孩子小,就否定他们的感受和体验生活的权利。他们会更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爱来养育小孩。

而他们的小孩也会因为这样的养育方式,而对这个世界怀有更多的尊重和爱。

故事2——
“学点心理学,总是有用的”

来源:艺家,心理咨询师

可能因为知道“抱持”的重要性,也一直接受相关训练,我一直很尊重女儿对事物的喜好——不逼着她假装喜欢、迎合,允许她能够表达不同意见。

这都让她成为一个独立有主见的孩子。

记得她五岁时,在一个游乐场里玩耍。

一个孩子因为摔了一跤,放声大哭。这时孩子的妈妈,不分青红皂白开始骂另一个孩子,非说他推倒了自家的孩子。

这个妈妈当时非常愤怒,周围人都沉默着,但是我女儿突然大声说:“不是的!不是他推的,我看到这个小朋友是自己摔下去的!”

那位妈妈听见后停止了谩骂,带着孩子走开了。

她在那一刻表现出的担当、诚实与勇气,让我非常为她感到骄傲。

这不是短期可以习得的品质,也许是我们家中经年累月的沟通模式所带给她的力量:

面对一个有情绪的大人(是的我也会经常有情绪),她依旧是可以发声说出真实想法的。

自己学的心理学,也会潜移默化影响“队友”。

当年恋爱时,先生为了和我有更多相处时间,一起读了二级心理咨询师班,加上他多年的耳濡目染,也学会了“像咨询师似的”沟通方式去对孩子……以及猫。

前几天我出差,有两晚不在家,我的小猫开始喵喵地叫起来,先生检查了食物、水和猫砂都没问题,于是抱着它坐了一会儿,把它带到我平时睡觉的那侧,指着床说:“你看,妈咪不在,她出差去了,你不用担心,她两天后就回来了。”

然后小猫整晚就安静了。

我儿子两三个月大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时他也是用类似的方法进行了沟通,让小婴儿秒睡了。

也许我们共同生活的经历让他能够相信,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都能用好好沟通的方式来纾解。

一直告诉周围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学点心理咨询,对自己、家人、朋友和周围人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其实,从事这份职业,给我最多的,是让我的情感体验更丰富,更愿意表达感情,而不是压抑。

这种自由,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样的。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用来形容他们的成长状态还挺贴切的。

故事3:当孩子说出——
“自己约的炮,含着泪也要打完!”

来源:苟渝,心理咨询师

我儿子不到5岁,今天买了2个卤翅,以为是不辣,结果小嘴都辣成了香肠,眼泪和鼻涕齐飞。

我在一旁不忍地说:“儿子,要不……咱把这个就扔了,再买个不辣的吧??”

儿子犹豫了一下,然后狠狠地擦了一把鼻涕,冒出一句话:

“自己约的炮,含着泪也要打完!”

此话一出我先是吃了一惊,然后想起昨天老婆做了一杯很难喝的果汁,为了鼓励儿子喝下去,我好像就是说的这句——“自己约的炮,含着泪也要打完!”

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现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

于是我小心翼翼地问儿子:“你知道“约炮”是什么意思吗?”

儿子疑惑地看了看我,很不解地说:“就是要把它吃光,不能浪费,不然妈妈会生气!”

看着小家伙仍然坚持要继续“约炮”,我被感动了……这么有原则的小伙子,要鼓励呀!

于是我慈祥地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说:“嗯,乖。只有吃你自己选的东西才叫约炮哟,在幼儿园吃不下饭别这么说哟,老师会生气的,记住了吗?”

儿子乖巧地点了点头,继续哭着消灭他的卤翅了。

其实在儿子的成长经历中,会有不少时候出现说脏话和少儿不宜的情况,但我们从不恶意揣测这是孩子学坏了,尤其是当孩子在委屈时说脏话的时候,我们会意识到这是孩子情绪激动了,一定是大人忽视了他的某种感受和述求。

孩子的一切情绪发泄都被合理地看待和接纳,我们会抱着“看他闹完到底想干啥”的心态去倾听,而不是焦虑地认为孩子就是熊了。

孩子在发泄完后也会与大人沟通,学会作出让步。

很多脏话如同昙花一现,过一段时间就再也不说了。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