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叉神经痛治疗前先了解病因
2021年04月21日 【健康号】 姜海涛     阅读 8307

三叉神经痛治疗前先了解病因

  导致面部疼痛的病因有:急性牙髓炎、颞下颌关节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导致的三叉神经痛,而三叉神经痛往往最容易被忽视。虽然这三种疾病典型症状都表现为脸疼,但疼痛的特征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学会自我判断,更有利于快速就医,避免病急乱投医。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骤发骤停,剧烈性疼痛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学术界主要倾向于神经血管压迫学说,是目前较为公认的一种学说,同时也是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的基础。约80%~90%的三叉神经痛是由神经血管压迫(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所致。

  疼痛性质:无先兆的骤然闪电样发作,呈刀割、烧灼、针刺或电击样,可有流泪、流涎、面部抽搐等伴随动作,常以手掌紧按面部或用力揉搓,长期可造成患侧面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稀少。

  疼痛部位:仅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多为单侧,以右侧为多,最常见于第Ⅱ、Ⅲ支分布区内,其次为单纯第Ⅱ或Ⅲ支,3支同时受累者少见,单纯第Ⅰ支受累者亦少见。

  疼痛持续时间:每次发作历时1~2分钟后骤然停止,以白天为主,夜间减少。

  发作频率:间歇性发作,可自行缓解,自然间歇期可达数月至数年;随病程延长发作频率增加,疼痛程度加重,自然间歇期缩短,甚至终日发作。

  疼痛触发点:半数以上可有“触发点”或“扳机点”,常位于上唇、鼻翼、口角、上腭、颊黏膜等处;面部的机械性刺激,如谈话、进食、洗脸、刷牙或风吹等可引起发作。

  止痛的方法很多,有药物(卡马西平等抗癫痫类的药物)、伽玛刀、射频、球囊压迫……,但是这些方法只能控制疼痛,容易复发、无法根治。由于病因是由于颅内责任血管发生骑跨导致,因此还需要利用外科方法分离被压迫的三叉神经、血管及其与神经根之间的粘连,并垫以适当大小的Teflon彻底减压后,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目前85%以上的患者可达到治愈。

  带状疱疹后导致的三叉神经痛

  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常发生于三叉神经之第一支(眼神经),分布于头皮前额与上睑的皮肤,偶尔也会侵犯第二支(上颌上睑)第三支(下颌)分布于下眼睑、鼻翼、颧颊部及上唇的皮肤,耳屏前、下颌及下唇的粘膜和皮肤,以面部中线为界,一般仅累及患侧。

  如果是带状疱疹后导致的三叉神经痛,不建议手术治疗(显微血管减压MVD手术)手术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于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建议:伽马刀、卡马西平、营养神经药物,达到止痛的目的。

  急性牙髓炎:夜间痛,搏动性跳动

  急性牙髓炎是指急性牙髓组织的炎症,其感染源主要来自深龋,牙髓的感染可通过根尖孔引起根尖感染,该病的临床特点是发病急,主要特征是剧烈疼痛,一般止痛药物效果不明显,后期可发展为牙髓坏死。这种疼痛通常是自发性、阵发性痛,早期持续时间较短,缓解时间较长,晚期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可长达一整天。炎症牙髓出现化脓时,患牙会有搏动性跳痛。疼痛常常在夜间发作,温度刺激会加剧疼痛。

  疼痛发作时,患者大多不能明确指出患牙。疼痛呈放散性或牵涉性,常常是沿三叉神经第2支或第3支分布区域放射至患牙同侧的上、下颌牙或头、颞、面部。

  治疗急性牙髓炎,仅仅靠吃消炎药是不够的,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打开病灶牙的牙髓腔,进行开髓引流,使髓腔内炎性渗出物排出,牙髓腔内压力下降,疼痛缓解。待炎症消退后,再做完善的根管治疗。

  颞下颌关节痛:张口时疼痛加剧

  脸疼的另外一个常见原因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和颞下颌关节炎,主要是咀嚼肌或颞下颌关节出现问题,从而导致脸疼。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引起的脸疼,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一是关节会疼痛;二是关节会发出弹响杂音;三是张口受限,即张不开口。疼痛部位多在关节区或关节周围,张口时会疼痛,或者是疼痛加剧。有的患者还会伴有耳鸣、头疼、感觉异常、头晕等非特异症状。

  颞下颌关节炎引起的脸疼,包括局部关节疼痛、耳部疼痛、头痛、杂音和咀嚼时的疼痛,而且伴有各种肌肉的疼痛。

  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一般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必要时,佩戴颞下颌关节咬合板,以达到消除颌异常、缓解肌紧张、稳定和改善下颌位置、减轻髁突对关节盘的压迫等作用。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