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33550

李勇

乌镇互联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咨询门诊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抑郁
郁症
抑郁症
失眠
恐惧
头痛
高血压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疲劳
精神病

发布了文章

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怎么样?

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平均达到临床治愈水平的时间是2至6周,一般疗程为6个月左右。当然,也有少量难治性抑郁,治疗效果不理想,还有部分抑郁患者容易复发,坚持规范治疗和巩固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规范治疗包括采用国际治疗指南推荐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和配合心理调适,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原因的患者还应结合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认识抑郁症的表现,及时发现,早点到正规医院看心理科医生,明确诊断以后,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足量、足疗程的服药,配合医生积极调适心理,就能使您早一天抛开沉重的抑郁情绪,享受美好生活。

发布了文章

怎样应对高考考试焦虑

分析考试怯场的原因来自三方面:  ①.外界干扰:当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突然遇到新异或强烈的刺激,会使原来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如考场的严肃气氛、监考人员冷峻的表情或生硬的态度,父母的叮咛:"你进这所学校不容易,化了很大的代价,这可是人生的关键一博,事关你个人的前途..."这些都会给考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遇到小小的麻烦,情绪越加紧张,促成怯场。  ②.缺乏自信:有些考生,尤其是性格较懦弱,多次受过挫折的考生,常常自我怀疑,即使有把握的问题,也显得犹豫不决,不敢相信自已。如果见到陌生题或难题更是诚惶诚恐,乱了方寸。  ③.脑过度的兴奋,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有一定的限度,为了防止大脑神经细胞过度受损,大脑会自动转入抑制,阻止回忆活动。有些考生考前开夜车,用脑过度,睡眠不足,加上心理紧张,引起回忆反应暂时抑制,造成怯场。  那么怎样才能防止考场怯场呢?提出几点心理调适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1.考前两天:增强自信择要复习 > 考前复习要有所侧重,只要检查一下重点内容是否基本弄清就可以了。所谓重点:一是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二是自己最薄弱的、经常出错的地方。如确认这些方面已没有问题,就可以安下心来,并反复暗示自"复习很充分,一定会考好的"。  此时,家长要留意观察孩子,如发现孩子过于紧张,说明其自信心不足,家长要给予鼓励,巧妙暗示孩子,你一定会考好的。只有让孩子在十分自信的竞技状态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2.考试前夕:睡眠充足情绪愉悦  在有了信心之后,考试前夕的休息十分重要,切莫在考试前夜以牺牲睡眠时间去复习,这是得不偿失的。曾有一位考生高考前夜(6号)仍看书复习到深夜,总觉得没有把握,由于过于紧张和疲劳,影响了她第二天的考试,化学本来是弱项,考糟了,心里更慌,晚上饭也没吃,又疲倦地复习到深夜,加之家长不断讲:"这是人生的关键一博,可不能大意"。种种压力导致这位学生考前几乎虚脱,严重地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因此临考前夕,要尽情放松,看看花草散散步,减轻心理紧张度,听听音乐愉悦心情,打打球调剂大脑,早些休息...一定要避免思考过多,精疲力竭。同时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创造一种和谐、轻松、愉悦、安静的家庭氛围,不要用言语刺激孩子,给予积极暗示:"你行,一定行!"让孩子充满自信地步入考场,因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3.考试当天:从容安排沉着镇静   ①.吃早吃好要有充足的用餐时间,最好在考前一个半小时用餐完毕。否则会因过多血液用于消化系统,使大脑相对缺血,影响大脑功能的发挥。饭菜要清淡卫生,可选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   ②.欣赏音乐出门前十分钟听段欢快活泼的轻音乐,既可使人心情愉快,又可活跃思维。还可一面欣赏音乐一面检查准考证、文具用品等是否带全。   ③.适时到校一般在考前二十分钟到达为宜。太早了,遇到偶发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极易破坏良好的心态。过迟,来不及安心定神,进入考试角色的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整场考试在慌乱中度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④.缓行忌谈在赴考场的路上,行速要慢,以免加速心跳,导致情绪紧张。进入考场前不要高谈阔论,也不要与人交谈复习讨论题目,以免原来的"胸有成竹"的良好感觉一扫而光。考完后不要校对答案,万不可以一题之小换心理情绪之大失。   ⑤.先易后难拿到试卷后,通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既使看到暂时不会做的题目也不要慌,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会有一定的区分度。先做易解的题,这是应试技巧,更是增强信心的心理调适方法,每解一题便会增加一份自信,但人易我易我不大意,要仔细。待思路流畅后再做难题,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你感觉难时别人更是无从下手,这样想想心理会平静很多,利于提高士气、正常发挥。   如果在作出以上努力后,仍出现怯场,也不必惊慌。可先搁下试卷,稍做一下揉面等活动,或伏案休息片刻,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助于克服紧张情绪。也可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慢慢呼气、吸气,同时放松全身肌肉。经过1~2分钟的练习,也能消除。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

发布了文章

临床心理科看什么病?

临床心理科看什么病?1. 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如恋爱婚姻问题、工作压力问题、子女教育问题、考试紧张、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障碍、性心理障碍、应激后心理障碍及各种情绪问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2.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入睡困难、早醒、易醒、睡眠过多等;3. 各种神经症,如抑郁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恐怖症、癔症等;4. 各种躯体形式障碍,如心脏神经官能症、胃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心因性咳嗽或过度换气、心因性尿频等;5. 各种心身障碍,如慢性疲劳综合症、慢性疼痛、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等;躯体疾病伴发的心理障碍,如糖尿病、甲亢、甲减、肿瘤、冠心病、胃溃疡等疾病伴发的情绪问题。

发布了文章

抑郁症有什么表现?

睡眠不足,难以入睡,早醒。出现头痛、胃痛、颈背痛等身体不适。讲话做事缓慢。胃口不好,体重减轻或增加。对事情缺乏兴趣,高兴不起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没有精力,容易疲劳。自觉没有用处,没有希望。思想不集中,下不了决心。常想到死或企图自杀。

发布了文章

都是饮酒惹的祸

春节期间,亲戚好友相聚,喝酒是免不了的,但不可过量,更不可成瘾。叶林(化名)的家庭就深受饮酒之害,叶林喝酒的历史有十多年,现在更是每日必饮,一天1斤白酒,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酒,喝少了就会心慌手抖,为了饮酒放弃了所有爱好和活动,人也变得越来越暴躁、自私、多疑。近一年夫妻俩多次闹离婚,原因是他三番五次地审问、拷打妻子,认为妻子有了外遇,不许妻子单独上街买东西、不许与其他任何男同志说话,他还经常提前下班回家躲在床底下"捉奸"。开始妻子和家人还以为叶林是“好吃醋”,可后来发现他的想法越来越偏激,他怀疑妻子和几个男同事甚至素不相识的路人都有暧昧关系,根据是“自家床上有其他男人的味道”、“在超市付费时与营业员眉来眼去”等。家人好不容易才送他到医院临床心理科看病,叶林被诊断为“酒精依赖”、“嫉妒妄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依赖,饮酒史多在10年以上,其饮酒方式十分单调,他们多半每日必饮,在突然停止饮酒或减少饮酒量的数小时后,出现一系列的戒断症状:如:焦虑、呕吐、出汗、心悸、手抖等,及时饮酒,会缓解戒断症状;长期饮酒不但造成身体多个器官的病变,还会因为酒精长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而引发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严重的还会发生人格改变。有研究发现酒精依赖患者中有40-60%会出现嫉妒妄想,嫉妒妄想就是毫无根据地怀疑自己的配偶有不正当的两性关系,这种疑心由此及彼,涉及面越来越广,而且越来越不近常理,荒谬、牢固、不能被说服,也不能为事实所纠正,嫉妒妄想的产生与长期饮酒引起性功能降低、阳痿等,使性生活不能满足有关。叶林的家人认为他是“吃醋”所致,其实,嫉妒妄想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吃醋”,但是,这是一种精神病理性的"吃醋",与爱情、婚姻生活中的排他性"吃醋"的性质不一样,正常人的“吃醋”,往往事出有因,推理符合正常思维逻辑,“吃醋”的结果,或者得到了证实,或者消除了误会,在强有力的说服下,“吃醋”者能改变想法,而嫉妒妄想则不然,即使有确切证据证明配偶无外遇,患者的嫉妒妄想仍丝毫不动摇,甚至越来越顽固。产生嫉妒妄想的思维推理十分荒谬,不符合逻辑,怀疑的依据捕风捉影,猜疑的对象十分广泛而且离奇。这些情况,在叶林身上都明显地存在着。所以,我们并不能因为对方(配偶)确有外遇,而说猜疑者无精神病,也不能因为对方并无外遇而说猜疑者有精神病,关键的问题是看提出有外遇的依据是什么?推理是否符合逻辑,判断是否荒谬,这是鉴别正常人的“吃醋”与嫉妒妄想的要点,所以长期饮酒者疑心配偶有外遇,并非都是单纯的吃醋,应该及早找心理医生鉴别一下,切勿失去及时治疗的良机。得知叶林患有酒精依赖所致精神病后,家人送他住院进行戒酒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病愈后夫妻两人又恩爱如初了。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 李勇

发布了文章

应激与功能性胃肠病相关的研究进展

本论文已发表在《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20(32):3081-3086应激与功能性胃肠病相关的研究进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李勇1 综述1: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2: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局项目,编号2009 (EE09),槟榔对胃肠起搏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应激是指机体受到各种应激源(心理、躯体、环境等)刺激时出现的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为主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机体各种功能和代谢的改变。人们为了适应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常常处于应激状态。当应激负荷过强或应激时间过长,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进而引起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大量研究表明,功能性胃肠病与应激关系密切。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一组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及排便困难等症状为临床表现,同时排除器质性病变的一类胃肠疾病综合征, 主要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和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和功能性便秘。FGIDs是常见的心身疾病之一,在普通人群的发生率达到34.6%[1],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其症状的产生与多种生理、病生理改变有关,如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感觉过敏、脑-肠轴调节障碍、炎症、社会心理因素和应激等[1]。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发病过程中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重视,脑-肠轴概念的明确,以及越来越多关于胃肠道症状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的研究发现应激与FGIDs密切相关。一、应激与FGIDs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FGIDs与精神心理障碍共病的发生率高达42-61%[2]。多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FGIDs在某些特定人群中的患病率高于随机调查的普通人群,疾病的发生受生活环境、工作压力、心理社会因素、饮食 惯影响较大[3]。Li等[4]从我国普通人群中随机抽查1016例,发现其中23.5%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FD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15.5% ,显著高于非FD组(7.1%)。对住院患者的调查中发现,FD患者54.2% 有抑郁和(或)焦虑倾向,高于器质性疾病(28.9%)及普通人群(9.1%)。潘国宗等[5]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在北京有症状且符合罗马Ⅱ标准的IBS患病率为0.82% ,IBS患病率为7.26% ,分层研究结果表明城区和郊区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5O% 和6.14% ,P<0.001),考虑与城市人群精神心理压力大有关。各职业人群比较,干部和知识分子ibs患病率高于农民,可能与脑力劳动者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大于体力劳动者有关。< span="">门诊FD患者心理障碍共病率15.5%,住院FD患者抑郁和(或)焦虑共病率54.2%[4]。FD症状严重程度与情绪状态相关联,FD的症状严重性、胃扩张不适阈值降低、胃运动功能、体重减轻与抑郁、被虐待史存在相关[5]。FD患者经历的生活事件远高于对照,生活事件所引起的负性情绪及应激状态可能是诱发因素[6];抑郁-焦虑使迷走神经张力降低、胃排空障碍、胃肠感觉过敏、疼痛阈降低,使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反复加重[7];有疑病、强迫症状的患者过分关注症状的细微变化,担心自己病情正在加重使抑郁、焦虑情绪与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此起彼伏[8]。Leuven等的研究纳入750名FD患者,发现FD躯体症状与慢性疲劳、躯体化、生活质量下降存在明显相关,躯体化是FD生活质量下降的危险因子[9]。有研究报道FD患者疑病、抑郁、焦虑、神经衰弱因子分高于正常人群。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曾对507名中学生进行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3.O%-17.O%的在校学生经常会出现腹痛,其中21.O%的学生常生活受到影响,并发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与青少年IBS发病呈正相关。莫斯科的一项研究对449名l4-17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IBS的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4.O%和24.O% ,其中21.0%的IBS学生曾接受过上消化道内镜检查,62.0%的IBS学生曾因经常性腹痛而影响学习,甚至缺课,李定国等[6]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专门适用于青少年的IBS流行病学研究调查表,并对我国六个省及两个直辖市中5l956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IBS患病率为20.2%,随着年龄的增长,IBS患病率有上升趋势,9-11岁者IBS患病率为12.5%,12-14岁者患病率为21.8%,15-l8岁者为26.1%,3个年龄段的IBS患病率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BS患病率以高中生居多,可能与学习难度提高、承受力不断增加有关。尚军等[7]按照国际上最新提出的FGIDs罗马Ⅲ诊断标准设计问卷,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062名18-36岁的驻新疆寒冷地区边防男性军人进行调查,结果FGIDs总发病率为30.34%,其中IBS发病率最高,为21.6%,随着军龄的延长,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干部的发病率高于士兵,尤为排长显著。其原因与驻疆边防部队居住的自然条件恶劣,训防任务重,精神高度紧张,官兵心理压力大有关。有文献报道,FGIDs患者就诊和心理因素有关,其中以FD、IBS、功能性腹泻患者为多,就诊患者中合并有心理异常者明显多于未就诊者,根据国内外不同文献报道,在许多国家,IBS占内科门诊患者总数的30%-50%,占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的40%-70%。日本一项报道[8]显示某医院初级保健门诊,从2004年4月至2009年3月,共有5813例首次到门诊就诊的新患者,诉腹部不适症状者818例,占门诊就诊人数的5.5%,其中320例诊断为FGIDs,占因腹部不适而就诊者的39.1%(320/818),认为在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FGIDs高发。国内报道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者可占胃肠病专科门诊就诊人数的半数以上,这些患者多数被诊断为FD[9]。广州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014例消化专科门诊患者中符合罗马Ⅱ标准的FD患者749例,占消化专科门诊患者的24.85%[10]。Locke[11]报道IBS患者抑郁、焦虑和疑病症的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患者的疼痛阈值和精神评分存在相关性,心理应激加重胃肠道症状,心理紊乱改变疾病体验和疾病行为,如就诊等。城市中大医院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决定了护士群体也是FGIDs的高发人群。费学萍等[12]根据罗马ⅡFGIDs诊断标准设计FGIDs调查问卷,同时采用抑郁和焦虑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工作疲倦感量表、疲劳评定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护士FGIDs患病现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56名的护理人员中确诊FGIDs者93名,患病率为14.18%,明显高于国内普通人群。FGIDs组护士抑郁和焦虑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工作疲倦感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得分明高于无FGIDs组护士。分析患病的可能原因:急诊、重症监护科室和普通科室临床一线护士工作责任重、护理工作量大,昼夜轮班,所护理对象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多等,她们要比门诊各科室护士承受更高强度的压力、疲倦感,感受应激后所致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可引发各种胃肠症状,如胃肠胀气、恶心和腹痛等。二、FGIDs与应激关系密切的病理机制研究脑-肠轴是将中枢与神经内分泌、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相联系的双向通路:心理因素与胃肠道生理功能(动力和感觉)间通过脑肠轴相互影响,外在刺激或肠内信息通过神经链接与高级神经中枢相连,以影响胃肠感觉、动力和分泌等,胃肠症状也通过肠脑轴对情绪和行为起作用,这种相互间的作用被称为“脑-肠互动”[13,14]因此,胃肠道的运动、分泌和感觉功能受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这两个系统与情绪中枢在部位上有多种重叠,故易受内外环境刺激及情绪因素的影响,是心身相关最敏感的器官。应激可以通过脑-肠轴影响胃肠感觉、运动和分泌,导致胃肠道动力和感觉异常,对各种应激的运动反应增强和内脏的高敏感性[15];胃肠道动力和感觉异常作为一种内感性不适和外在疾病认知刺激又可以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使病人产生情绪症状,而情绪应激又反过来加重胃肠道功能失调,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病变。1. 中枢机制近些年发展的脑显像技术可以使人们初步了解大脑皮层处理内脏感觉信息的部位,通过与正常人的比较,获得一些功能性胃肠病与感觉相关的发病机制。现己开展的技术包括功能性磁共振(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SPECT)等。脑成像技术研究发现,边缘系统和额叶等神经结构参与脑-肠神经网络联系,特别是迷走背丛与前脑、脑干内神经中枢的广泛神经联系,可以解释情绪状态、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有研究利用PET和fMRI技术了解到,对健康人扩张胃或直肠出现疼痛或不适时,可激活颞上回、脑岛、杏仁核、眶额皮质、小脑等与内脏痛有关的中枢结构[16,17]。而FGIDs患者在较低的扩张压力下即可激活这些痛觉中枢,且其激活程度较健康人更高[18],提示FGIDs患者的内脏高敏感也可能与大脑皮层内脏感觉处理功能异常有关。Mertz等[19]以16名健康志愿者和18名IB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非疼痛性及疼痛性直肠扩张期间进行fMRI检查,结果显示,在大多数受试者中,直肠刺激引起活动增强的部位有扣带回前部、额前皮质、岛叶、背侧丘脑,但与对照组相比,IBS患者扣带回前部活化的程度要更显著。研究认为,IBS患者对刺激的处理活化模式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但对痛觉的敏感性增强。外界信息经过额叶等大脑皮层的认知评价高级神经活动,如判断出威胁则向边缘系统发出应激信号,经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分泌的化学递质参与应激相关胃肠道的病理生理反应,下丘脑室旁核释放的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启动与应激有关的行为、神经内分泌活动,并与蓝斑-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其他神经内分泌机制构成“应激系统”,这类刺激还可通过边缘系统和下丘脑使植物神经中枢正常情况下的抑制作用减弱(易化),导致中枢性感觉高敏,并可能通过酶系统和神经递质的中介作用引起胃肠功能失调,中枢注射CRF已经成功地模拟了应激情况下的动物胃肠道动力的改变,并且这些反应可以被CRF拮抗剂抑制,CRF作用于室旁核和迷走神经背运动核CRF-2受体,介导应激对胃排空的抑制,CRF还作用于室旁核和蓝斑核CRF-1受体参与对结肠运动的抑制。电生理研究发现心理应激大鼠胃电紊乱与迷走神经背运动核的放电紊乱有关联,情绪压抑可延缓胃的消化与排空,焦虑可致胃动力失调,亦影响胃的感知,压抑、愤怒会使胃排空延缓,焦虑恐惧与大脑皮层额叶高活动性及IBS等胃肠功能关系密切。研究报道大鼠杏仁体定向注射应激激素皮质酮,可以导致内脏高敏感性,表现为对结直肠扩张的动力反射增强,大鼠的焦虑反应增加。外界应激因子也可以通过外周环路间接影响内脏感觉:外界应激因子主要作用于下丘脑、杏仁体、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等中枢部位,这些部位同时接受内脏的感觉输入,发出纤维投射至垂体以及脑干的部分核团,调节神经内分泌,内脏疼痛通路以及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研究发现通过单次强烈的应激,可以使大鼠皮质-边缘系统神经元对内脏传入持续激活,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应激相关内脏感觉过敏的发生。同时有研究显示,在脑肠轴的不同环节上(如肌肉、腺体和感觉器官、肠神经系统、脊髓神经节、脑干、中枢等,均可形成放大病理生理效应的反射环路,因而可形成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20]。通过直肠球囊扩张和神经激素检测的试验研究发现,心理应激可以使IBS患者的感觉阈值增高,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增加,证明心理应激能诱导扩大神经内分泌反应和内脏感觉的改变。FGID患者相应脑区的激活程度与焦虑状态和应激事件呈正相关[21]。此外,心理应激和内脏伤害性刺激对边缘系统的激活还存在协同效应,PFC的激活程度与抑郁状态呈正相关,而中扣带皮质前部(aMCC)和前扣带皮质后部(pACC)的激活程度与焦虑状态正相关[22]。2. 神经机制应激的中枢反应可通过自主神经调节胃肠运动,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均参与胃肠道电活动的应激性反应,但部位不同,表现也不同,应激时小肠电活动抑制主要与交感神经有关,同时可能与小肠不同节段的神经元分布及机体内分泌因素也有关,寒冷浸水应激可抑制大鼠胃窦肠神经系统兴奋性神经、兴奋抑制性运动神经元,这可能是应激导致大鼠胃排空延迟的原因;采用迷走神经切断术发现迷走神经参与犬小肠对应激的高动力反应;小鼠在情绪应激和微量电离辐射的情况下,胃肌间神经丛敏感性提高;肠神经系统含有大量感觉、整合和运动神经元,胃肠运动的很大部分在肠神经系统进行,因此被称为“肠道的微型大脑”,通过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介导,以及神经-免疫-内分泌环路,应激因子可以激活胃肠道的炎性细胞(肥大细胞、嗜铬细胞),刺激这些细胞分泌化学物质,产生内源性的应激因子,使内脏传入终端敏感化,中枢结构接受内脏伤害性刺激信息增加;机体存在疼痛抑制神经通路系统,下行的疼痛抑制通路异常参与了应激导致的内脏感觉过敏的作用,应激环境下,疼痛易化以及疼痛抑制通路同时激活,但疼痛易化作用更为显著,所以表现为感觉过敏。HPA 轴是内分泌应激系统的核心部分,生理和心理应激因素可使其激活。中枢及外周给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可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及感觉功能,甚至可使正常受试者咄现类似于IBS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23]有关FGID患者HPA 轴功能状态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Bohmelt等发现IBS和FD患者,在基础状态及给予CRH刺激时,其HPA 轴的功能均显示低下;而Dinan等[24]则发现IBS患者的基础皮质醇水平高于对照者,且当给予CRH 后,IBS患者血清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水平进一步增加,其峰值显著高于对照者。应激引起的CRH 升高也可能造成患者出现精神心理症状(特别是惊恐障碍)和消化道症状;而使用CRH 拮抗剂,能够降低IBS患者的肠道动力、缓解疼痛和焦虑状态。此外,HPA轴尚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协同介导应激诱发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25]。部分抑郁和焦虑障碍患者存在HPA轴功能异常,表现为抑郁症患者下丘脑CRH释放增加;但也有不同的报道,Elsenbruch等[26]的研究显示,存在焦虑障碍的IBS患者对外界应激源刺激的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新近的研究显示,儿童时期的不良生活事件(early adverse life events,EAL)是导致成年后HPA 轴高反应性的重要因素。当同样给予IBS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内脏应激刺激时(乙状结肠镜检查),两组受试者唾液中的皮质醇水平无明显差异;但若将受试者按照有无EAL进一步分组,则无论是IBS患者还是健康对照者,有EAL的受试者唾液中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无EAL组,这种差异在女性更为明显。推测EAL可能通过改变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活性而使中枢应激反应系统(包括HPA轴)发生持续改变,从而影响HPA轴的反应性[27]。相关研究结果的差异性强烈提示FGID患者在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异质性,有关FGID患者HPA轴功能变化的确切部位和机制尚需更为深入和细致的研究。3. 脑肠肽作用机制脑肠肽又叫胃肠激素,既存在于消化道中,也存在于中枢系统中,迄今已发现60余种,如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生长抑制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肽Y等,目前研究认为脑肠肽参与了应激对胃肠功能的影响。血管活性肠肽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它与胃肠道的靶细胞受体结合后,激活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对胃肠运动起抑制性调节作用,VIP可引起胃容受性舒张,松弛胃肠道平滑肌,抑制结肠和直肠的紧张性,研究证实应激后大鼠血中的VIP增高,抑制结肠收缩;胃动素作用于特异性受体,促进胞内钙库释放钙离子,从而引起胃肠平滑肌细胞收缩,胃动素促进胃肠运动和排空,引起胆囊收缩和十二指肠运动,加强回、结肠的运动,使结肠内压力和电活动增加。临床试验表明应激使胃动素显著升高,胃肠动力的失调;生长抑素在胃肠道具有广泛而复杂的作用,以循环激素和旁分泌两种方式发挥抑制作用,不仅可以抑制胃肠道的运动,而且可以抑制胃肠激素的释放。在心理应激情况下,大鼠的下丘脑和胃窦的生长抑素合成显著增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内源性神经肽,可产生多种生物学作用,在胃的各层组织中均有分布,肌层明显高于粘膜层,来自壁内神经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能主要是抑制胃肠道的运动和调节分泌,而来自脊髓传人入神经源性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主要支配血管,增加粘膜血流量。心理应激可以使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水平升高,参与对胃肠动力的影响;神经肽Y,噪声应激能提高神经肽Y的浓度水平,影响狗餐后胃和小肠的运动,延长移行性复合运动波的恢复,导致胃排空的减慢。一方面,精神心理应激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HPA 轴影响胃肠道功能,甚至还可以通过神经免疫系统影响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屏障功能,另一方面,胃肠道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信号通过迷走和脊髓的传入神经到大脑,影响中枢对内脏刺激的感知[28]。其中,黏膜肥大细胞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知应激、过敏、感染、炎性反应及自主神经系统兴奋可通过释放神经肽、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等激活肥大细胞,继之释放多种信号分子包括组胺、5-羟色胺以及蛋白酶,这些信号系统的改变可能参与FGID 的发病进程。IBS患者及动物实验均发现,肠道感染可导致肠道黏膜肥大细胞持续增殖,精神应激是导致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的重要诱因,同时伴有机体内脏对伤害性刺激的高反应性[29]。急、慢性应激均可导致实验大鼠食管黏膜上皮细胞间隙的增宽,过程中伴有黏膜肥大细胞的活化、脱颗粒和黏膜炎性反应。应激可以导致HPA轴的皮质激素或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增加,诱发消化道黏膜低度炎性反应和免疫应答,进一步诱发肠神经系统的重塑,从而使患者产生持久的疼痛症状和内脏高动力状态[30]。大鼠长期暴露于应激状态可诱导肠道黏膜低度炎性反应以及肥大细胞介导的黏膜屏障功能障碍,IBS患者可以观察到类似的改变[31]。在感染的IBS患者中,肠道局部黏膜肥大细胞及上皮细胞内T淋巴细胞数增加,同时伴有IL-1mRNA表达持续增高。不仅如此,Piche等[32]发现,IBS患者肠黏膜固有层内肥大细胞的数量和患者的疲劳、抑郁程度密切相关,提示心理因素与IBS患者肠道黏膜的低度炎性细胞浸润相关。以腹泻为主的IBS患者前炎性细胞因子(TNF-a等)释放增加,其水平与IBS症状以及焦虑程度明显相关[33]。应用肥大细胞缺陷大鼠研究显示,慢性注射CRF导致的实验大鼠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及肠腔内细菌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侵袭只发生在肥大细胞完整的大鼠[34],既往的肠道感染和急性应激均可导致实验大鼠内脏敏感性增高,急性应激所致的内脏高敏感具有肥大细胞依赖性。黏膜肥大细胞通过与去甲肾上腺素能、胆碱能和肽能神经末端的紧密连接而发挥作用,肥大细胞和神经末梢空间和功能关系的持久性改变可能是FGID患者症状持久反复的重要机制。总之,消化道功能的调节受中枢和外周共同影响:脑-肠轴的下行传递实现心理因素参与消化道功能调节,而其上行传递则使得外周的“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网络”信号到达中枢,影响大脑对内脏刺激的感知,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精神心理障碍与FGID共病的基础[35]。三、功能性胃肠病合并应激的中国传统医学治疗综上所述,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应激与FGIDs关系密切,FGIDs与精神心理障碍共病的发生率高,应激可能通过脑-肠轴影响胃肠感觉、运动和分泌,导致胃肠道动力和感觉异常,对各种应激的运动反应增强和内脏的高敏感性,但目前对应激与FGIDs关系及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为FGID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参考文献1.Koloski NA,Talley NJ,Boyce PM.Epidemiology and health care seeking in the functional GI disorders:a population-based study.Am J Gastroenterol,2002,97(9):2290-22992.Jones MP,Crowell MD,Olden KW ,et a1.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an update for the psychiatrist.Psychosomatics,2007,48:93-1O23.梁谷,梁列新,覃江. 我国不同人群功能性胃肠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2011,14(4):1275-12784.Li Y,Nie Y,Sha W,et a1.The link between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functional dyspepsia:an epidemiological study.Chin Med J,2002,115(7):1082-10845.潘国宗,鲁素彩,柯美云等.北京地区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一个整群、分层、随机的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1):26-296.李定国,周惠清,宋艳艳等.全国城市中小学生肠易激综合征现况调查.中华内科杂志,2007,46 (2):99-1027.尚军,杨云生.驻疆边防官兵功能性胃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4):535-537.8.Okumura T,Tanno S,Ohhira M,et a1.Prevalence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an outpatient clinic with primary care physicions in Japan.J Gastroenterol,2010,45(2):187-1949.陈世耀,庄莉红.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2):92-93.10.廖献花,汪安江,刘思纯等.罗马Ⅲ和罗马Ⅱ标准诊断功能性水消化不良的比较.中华消化杂志,2008,28(1):1911.Locke GR,Weaver AL,Melton IJ,et a1.Psychosocial factors are linked to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a population based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Am J Gastroenterol,2004,99(2):350-35712、费学萍,王玉丹.我院护士群体功能性胃肠病患病现况调查.护理研究,2009,23 (6):1623-1625.13.OMahony L,McCarthy J,Kelly P,et a1.Lactobacillus and bifidobacterium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symptom responses and relationship to cytokine profiles.Gastroenterology,2005,128:541-551.14.Kim DY,Camilleri M.Serotonin:a mediator of the brain gut connection.Am J Gastroenterol,2000,95:2698-2709。15.Muray CD,Flynn J,Rateliffe L,et a1.Effect of acut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on gut autonomic innervation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Gastroenterology,2004,127(6):1695~170316.Vandenbergh J,Dupont P,Fischler B,et a1.Regional brain activation during proximal stomach distention in humans: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tudy.Gastroenterology,2005,128(3):564-573.17.Ladabaum U,Minoshima S,Hasler W L,et a1.Gastric distention correlates with activation of multiple 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regmns.Gastroenterology,2001,120(2):369-376。18.Vandenberghe J,Dupont P,Van Oudenhove L,et a1.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during gastric balloon distention in functional dyspepsia.Gastroenterology,2007,132(5):1684-169319.Mertz H,Morgan V,Tanner G,et a1.Reronal cerebral activation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control subjects with painful and nonpainful rectal distention.Gastroenterology,2000,l1 8(5):842-84820. Posserud I,Agerforz P,Ekman R,et a1.Altered visceral perceptual and neuroendocrine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during mental stress.Gut,2004,53(8):1102-110821. Jones MP,Dilley JB,Drossman D,et a1.Brain-gut connections in functional GI disorders:anatomic and physiologic relationships. Neurogastroenter,2006,18:91-10322. Elsenbrueh S,Rosenberger C,Enck P,et a1.Affective disturbances modulate the neural processing of visceral pain stimuli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an fMRI study.Gut,2O10,59:489-49523. Tach6 Y,Bonaz B.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 receptors and stress-related alterations of gut motor function.J Clin Invest,2007,117:33-40。24. Dinan TG,Quigley EM ,Ahmed SM,et a1.Hypothalamic pituitary-gut axis dysregulation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plasma cytokines as a potential biomarker? Gastroenterology,2006,130:304-311.25. Leserman J,Drossman DA.Relationship of abuse history to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symptoms: some possible mediating mechanisms. Trauma Violence Abuse 2007,8:331-343.26. Elsenbruch S,Lucas A,Hohmann G,et a1.Public speaking stress induced neuroendocrine responses and circulating immune cell redistribution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Am J Gastroenterol,2006,101:2300-2307.27. Videloek EJ,Adeyemo M ,Licudine A,et a1.Childhood traum a is associated with hypothalamic pituitary adrenal axis responsivenes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Gastroenterology,2009,137:1954-1962.28.邱慧彬,孙 涛,金博. 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1,17(14):2143-214529. 冷玉鑫,卫艳予,周淑佩等,联用肠道旋毛虫感染和急性应激构建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992-299630. Jones MP,Dilley JB,Drossman D,et a1.Brain-gut connections in functional GI disorders:anatomic and physiologic relationships.Neurogastroenter,2006,18:91-10331. Vicario M,Guilarte M,Alonso C,et a1.Chronological assessment of mast cell mediated gut dysfunction and mucosal inflammation in a rat model of chronic psychosocial stress.Brain Behav Immun,2010,24:1166-117532. Piche T,Saint—Paul MC,Dainese R,et a1.Mast cells and.cellularity of the colonic mucosa correlated with fatigue and depression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Gut,2008,57:468-47333. Liebregts T,Adam B,Bredack C,et a1.Iramune activation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Gastroentero10gy,2007,132:913—920.。Teitelbaum34. Teitelbaum AA,Gareau MG,Jury J,et a1.Chronic peripheral administration of corticotrophin releasing factor causes colonie barrier dysfunction similar to psychological stress.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08,295:G452一G459.35. 段丽萍.心理应激在功能性胃肠病发病中的潜在机制。中华消化杂志2011,31(6):361-363

发布了文章

不停洗手的孩子---一个强迫的心理咨询个案

经常在临床心理门诊遇到带有强迫症状的青少年,部分来访者的心理原因与家庭有很大关系,下面是国际家庭治疗师米纽琴访港教学示范的一个个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康康每天洗手三四十次,洗得双手发白、皮肤浮肿。16岁的大孩子,洗手是他惟一的乐趣。康康患有强迫性神经症。这一种症状,患者往往拥有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洁癖是最常见的一项。儿子具有如此怪习惯,急坏了父母。尤其是母亲,整个心系在儿子身上。康康每次入洗手间,母亲的眼睛恨不得越门而入。康康深知母亲苦心,每次洗手必向母亲报告,儿子的事主客观成了母亲的事。母子之情,尽绕着洗手间而转,母子的对话也全集中在洗手或不洗手的话题中。【消怒良方】他问康康:“你何时最想洗手?”康康答:“每当我觉得愤怒的时候。”米纽琴笑说:“原来洗手具有如此功效,我希望我自己也可以照办。”怪癖变成消怒良方,明显地,米纽琴是特意把康康的古怪行径正常化起来。康康的父母静观大师与儿子谈得轻松,初时全摸不着头脑,眼见一向寡言的孩子,一反常态地与这位陌生的顾问专家畅所欲言,更是莫名其妙。【依附母亲】米纽琴继续与康康谈笑风生,完全把他当做正常孩子看待,而且对他的怪癖欣赏有加,于是引起这位大孩子无限好奇。康康:“我妈很关心我,什么都照顾我,她不知道,其实她自己更需要被人照顾,有时连过马路都会闯红灯……”小男儿的话头一起,三句不离母亲。原来康康一家曾经是“太空人”家庭,为了儿子的学业,多年来母亲在美洲过着陪儿子读书的生活,如果不是因为儿子患上洁癖,她也不会决定带着康康回港定居。“太空人”家庭的结构,实在奇异。大好家庭天各一方,双亲变成单亲,名义上是支持子女在异乡就读,实际上,一般母亲在外国的适应能力都不比儿女强。到头来,需要支持的反而是母亲自己。在成长中的孩子,反而承受了母亲的寂寞无依及迷失在异国山水中的惆怅。而孝顺的子女,就往往会产生各种奇怪的心理毛病——一种令人费解的求助讯号。【换位结构】康康就是一个好例子,16岁的大男孩,却依附在母亲裙下,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应有的独立趋向,而且对母亲万般体贴,母子相依。那位真正的丈夫,反而静坐一旁,完全没有插手的余地。改变这种夫妻子女大换位的家庭结构,是米纽琴的专长,他说:“我在西方见过很多儿童的心理问题,往往都是基于一种与父亲或母亲之间难分解的关系。想不到在东方同样的问题竟也是那样地明显。”一个孩子要长大,终得脱离父母,创造自己的空间。而康康的空间,却只有母亲。【没有秘密】米纽琴问他:“你有秘密吗?你是否什么事都得让母亲知道?”康康摇摇头:“我什么事都会告诉妈妈。”米纽琴说:“你已经16岁,你喜欢洗手,洗多少次都成,只要你洗得痛快。但是,你能否不让母亲知道?”康康双眼焦急地望向母亲,洗手而不告之,专家这项提议,实在叫母子二人同时大吃一惊。这位家庭治疗大师治病,不单把病征正常化,而且关系化。康康这种本来弄得父母头痛万分的怪癖,突然变成一种母子的联系和表达。【为母而洗】原来康康洗手,是为母亲而洗,为满腔情怀无处发落的母亲制造戏剧,让母亲有机会做观众。这种微妙的家庭心理,比洁癖本身更来得神秘。康康的爸爸,看着顾问一步步地引出他妻儿的复杂情绪。原以为辛苦经营让儿子获得最好的学习机会,谁知反而造成妻儿变成一个连体婴,再也不能分体。米纽琴问他:“这样下去,你怕不怕会失掉儿子?”父亲惘然点头,望着眼前已经发育成熟的儿子才猛然惊觉他已经变成陌生人,再望向经年伴子不伴夫的妻子,更加令丈夫担忧,因为妻子的关注,显然是全部落在儿子身上。【家庭重整】家是一个奇怪的“多体动物”,如果把它搁下一段时间,它就会自生枝节。这个道理,我们往往觉醒得太迟。幸好康康在危急时,神差鬼使地洗起手来,就是因为他的怪异行为,为一家人制造了一个重新调整的机会。米纽琴小心翼翼地把仍然依附于母体的大男孩分离出来,让父亲有机会重新学习接近儿子,让貌合神离的夫妻可以再次合作。一家三口,本来为康康的顽疾而来,一个小时后,却带着一股重建家庭关系的新希望而去。而我们在单面玻璃后观察这次治疗示范的一群,也像被魔术棒点了下,突然见到我们自己的父亲、母亲、丈夫、妻子或子女,手牵手地连串起来,跳着各种不同形式的家庭舞步。的确,人总是生活在一种关系现实中,许多情绪、行为或症状都会指向特定的人、特定的场景。把这些情景化的东西找出来,行为的意义可能会一目了然。文章中的米纽琴(Minuchin)是美国家庭治疗大师,他与伯温(Bowen)、萨迪尔(Satir)一起被称做家庭治疗的三大创始人。他和康康的接触,表现出一种成熟的心理治疗师的风格。首先是接纳与认同,不把问题看做问题,帮助家庭减轻焦虑,使家庭的眼睛从问题中解脱出来,看到一些新的东西。问题被心理学大师看做是一种对家庭有益的互动形式,引发出家庭成员之间新的行为和交流。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遇到你和孩子有什么麻烦,即使你不能从一些新的视角去看,至少能进入到某种“眼不见、心不烦”的境界。你看,由于康康的“洁癖”,一家人得以团聚,不再过那种飘泊留守的日子。另方面,洗手又让他得以化解成长中的“内心冲突”。冲突的形成在于:16岁的他与母亲之间需要有一种成长性的情感分离,但客观的生活情景又迫使他和母亲不得不维持全方位的情感亲密,这不仅是他的需要,更是母亲的需要。症状或疾病使康康成为一个“需要照顾”的人,帮助他与母亲维持着较好的亲密与分离的内心平衡。心理治疗中倾向于看到症状的积极的一面。一般的家庭总是看到问题不利的一面,看不到问题有益的一面。父母亲总会说,如果家庭中没有这个或那个问题一切都会好起来。其实,任何一种家庭结构,都会表现出相应的问题,问题的表达方式却是被家庭的文化特征所决定的。米纽琴对康康说:“你已经16岁,你喜欢洗手,洗多少次都成,只要你洗得痛快。但是,你能否不让母亲知道?”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是家庭治疗中最重要的理念。心理治疗师并不太关心问题是什么,而关心问题是怎样形成的,谁认为是问题,谁参与了问题并且构成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提示和化解问题构成的系统,消除各种主观定义甚至是医学诊断,让问题回到它本身的样子。青少年在成长的某一时刻,都会表现出一些强迫性色彩,这是一种自然。究竟是谁,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样的情境参与和强化了这种行为色彩,使之被维持和固结成一种问题回答,回答了这些问题你就找到让家庭健康发展的途径。当母亲不再关心康康的洗手时,康康的洗手冲动或洗手时的焦虑都会大大减轻。遗憾地是,在我们国家,不少心理医生和心理辅导人员不懂得这些治疗理念,热衷于帮助家庭找问题和解决问题,反而成为家庭问题严重化、慢性化的一种因素。使家庭自发的改变和成长能力被压抑了,家庭学会了依赖心理医生的判断和权威,成了治疗师的“孩子“。文章的结尾,米纽琴问父亲:“你怕不怕会失去你的儿子?”问这个问题本身是一种心理导向,一种治疗性扰动,并把家庭的整体关系提了出来。但心理治疗师问这一类问题可能会面对一些危险,可能会激发家庭中被压抑了的伦理焦虑。具体到康康这样一个“太空”家庭,“大好家庭天各一方,双亲变成单亲”……这本身就是康康染上洁癖的一个症结。解开这个症结必须重新调整家庭关系。然而,在对家庭关系产生有效治疗的同时,可能又会把家庭推到新的危机前。国内的医生较注意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禁忌,避免遭致家庭的反感,在想涉及家庭的某些深层问题时,总是依赖和等待家庭自己对此问题的基本的领悟和认识。最后,还想说说用语,像李维榕、米纽琴这样的大师,作治疗时,用语都是一引起大众语,听起来就像是老百姓在聊天。而初出茅庐的医士,却擅长卖弄,用一些心理学词汇压人,读者如遇到这类治疗师不妨悠着点,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被“套牢”,因为被载上一大堆的心理学的头衔而不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

发布了文章

家里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家人应该如何做呢?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想要康复,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家人的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  那么作为家人应该如何做呢?  一、帮助患者持续服药  目前精神医学发展的现状来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仍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途径。临床实践证实,精神分裂症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平均为1-5年不等,巩固期服药量并不大,但却可以预防病情波动或复发。所以,病人家属要保证病人按时、按量服药,确保咽下后方可离开。对不愿意服药的病人,要耐心开导,向他们讲述服药的重要性,同时要仔细观察病人服药后有否副反应,如常见的锥体外系反应、体位性低血压、粒细胞减少、皮肤过敏等。发现上述症状要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二、平时要多加照顾,重视恢复社会功能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帮助病人料理一日三餐及洗漱、穿衣等。对行为退缩和言语行为紊乱的病人,应进行行为语言训练,使病人学会自己料理生活。治疗效果稳定以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完全可以胜任一些职业,而且,从事工作不光带来收入,还可以提升患者自信,自我价值感,对于预防复发也有好处,家人要定期咨询医生,相信患者,鼓励患者回归社会。  三、语言上要和蔼有耐心,要关爱患者的心理。  讲述时态度要和蔼,不要有讥笑、讽刺的言行。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言语、情绪和行为表现,当病人出现恐慌、紧张、愤怒及冲动行为时,要加强护理,必要时给予暂时的安全护理,以确保安全。  总之,家里要对患者有足够耐心,包容他,接受他,努力帮助患者回归社会,这样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复发。

发布了文章

疑病症

个案:老张刚刚办完父亲的后事,自己也“病”倒了,总感觉全身乏力,肝脏的位置酸胀,认为自己肯定得了肝癌,去了七八家大医院看过病,做过B超、CT以及多项化验,所有检查都正常,医生都说他没病,可老张什么解释都听不进去,认为医生或是没检查出来或是在隐瞒病情,于是再换另一家医院看病;他还买了很多医学书籍和杂志,对号入座,愈看愈觉得自己得了绝症,终日惶恐不安,严重失眠。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  诊断: 为了治疗失眠,老张来到临床心理科,医生结合病史和检查结果,诊断老张患了疑病症。分析:老张小时家境贫穷,从小就很懂事,帮助父母干活、照看弟妹,半年前他父亲因肝癌晚期住院,一直是老张照顾,最后只能看着父亲痛苦离世,他当时悲痛欲绝,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由此可见,老张早年的坎坷经历使他责任心过强,容易自责,从个性测试结果看,他在忧虑性、怀疑性和敏感性等方面得分偏高,说明他遇事比较容易敏感多疑和忧虑烦恼,父亲的因病去世使他内心的不安全感、无助感和孤独感更加明显,产生焦虑反应,在焦虑状态下变得异常敏感,放大腹部的不适感,加上他自查许多医学书籍、杂志来验证,而这又恰恰把他引入误区,把许多不典型症状照搬照抄,机械地对号入座,产生了反复的不良自我暗示,从而出现坚信自己得了重病、反复就医、不相信任何证据和解释为特征的疑病症。疑病症患者对自己的错误判断坚信不疑,一般的解释说服很难奏效,不相信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往往病程较长,反复就诊,给患者和家人带来很大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治疗:1、通过心理咨询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努力放下思想包袱和心理负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转移注意力,从“疾病观念”的小圈圈中跳出来,轻装前进;2、运用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语可以是:“我的身体其实是很好的,这已被所有检查和化验结果所证实,医生也都说自己是没有疾病的,自己应该坚信这一点”;3、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焦虑和改善偏执的药物。老张经过心理医生的疏导和药物治疗,现在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正常生活。   江苏省人民医院 李勇

发布了文章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情绪障碍与社会功能障碍

李勇1贺丹军1吴玉琴1 吴雏燕2 刘莉莉2(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2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江苏省南京市,210029。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资助课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 [摘 要] 目的: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个体的情绪障碍及社会功能障碍的特征,并探讨其社会功能下降与情绪障碍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社会功能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F51-70)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问卷,对198例明确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及342例正常对照者的社会功能情况及其情绪障碍特征进行调查。结果:CFS患者SCL-90总分、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及恐怖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49.60±55.34 VS 121.87±38.20,P<0.01;1.63±0.72 VS 1.27±0.48,P<0.01;1.66±0.71 VS 1.34±0.46,P<0.01;1.52±0.64 VS 1.22±0.41,P<0.01;1.97±0.75 VS 1.56±0.58,P<0.01;1.72±0.71 VS 1.44±0.53,P<0.01;1.52±0.60 VS 1.28±0.44,P<0.01;1.17±0.47 VS 1.03±0.34,P<0.01=;CFS组的社会支持因子分、人际交往因子分、工作学习因子分、业余娱乐因子分和婚姻家庭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11.92±2.75 VS 13.56±2.67,P<0.01;11.64±2.50 VS 12.96±2.32,P<0.01;12.11±2.32 VS 13.85±3.86,P<0.01;11.45±2.73 VS 12.74±2.62, P<0.01,12.84±2.60 VS 14.37±2.67,P<0.01=。相关分析表明:CFS患者的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和工作学习等社会功能的因子分与SCL-90总分、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及恐怖等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业余娱乐因子分与SCL-90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因子分等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婚姻家庭因子分与SCL-90总分、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CFS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对社会功能的满意度低于正常人群,CFS人群存在明显情绪障碍,情绪障碍与社会功能降低存在明显关联。[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社会功能;情绪障碍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至少半年以上的虚弱性疲劳为主要特征,可伴有低热、咽痛、肌痛、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睡眠障碍等非特异性表现的症候群,1988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命名[1];本病虽然没有近期生命危险,但是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因此引起广泛的关注;CFS的病因未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细菌病毒感染、免疫系统抑制、内分泌代谢失调等方面[2],对于心理社会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与CFS的相互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对198例CFS患者及342例正常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CFS个体的社会功能情况及其情绪障碍的特征,并探讨其社会功能下降与情绪障碍的相关关系,为今后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对 象 与 方 法一、研究对象1、CFS组: CFS患者来自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及体检中心,共计198例,年龄18-62岁,男性85例,平均年龄30.23±12.29岁,女性113例;平均年龄27.68±12.85岁。诊断标准:符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94年制订的CFS新诊断标准第一、第二两项,且年龄18-65岁[3,4]。排除标准:①明确诊断的躯体疾病;②明确诊断的精神疾病;③2周内有急性感染、外伤、手术史;④妊娠期、哺乳期女性。2、正常对照组:342名。为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期间来医院健康体检,无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CFS表现的个体;年龄18-65岁,男149例,平均年龄30.94±12.42岁,女性193例,平均年龄28.08±12.98岁;经均衡性检验,与CFS组在平均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两组资料可比性较好。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为一横断面调查。心理问卷测试:1、一般情况: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受教育年限、经济情况、职业、婚姻状况等; 2、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5]:选择其中社会功能维度,对研究对象主要社会领域(教育、职业、经济生活)的社会功能情况进行评定。3、症状自评量表(SCL-90)[6]:内容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调查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叙述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的统计叙述用百分率表示;统计推断采用t检验和多元相关分析。结 果CFS组的社会支持因子分、人际交往因子分、工作学习因子分、业余娱乐因子分和婚姻家庭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span="">表1 CFS组与正常组的社会功能评定问卷得分比较(±S)组别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工作学习业余娱乐婚姻家庭CFS组正常对照组11.92±2.75*13.56±2.6711.64±2.50*12.96±2.3212.11±2.32*13.85±3.8611.45±2.73*12.74±2.6212.84±2.60*14.37±2.67TP6.076<0.015.600<0.014.926<0.014.859<0.015.772<0.01注: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FS组SCL-90总分、抑郁因子分、焦虑因子分、躯体化因子分、强迫状态因子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精神病性因子分和恐怖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span="">)。(见表2)表2 CFS组与正常组的SCL-90因子分比较(±S)组别总分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恐怖CFS组正常对照组149.60±55.34**121.87±38.201.63±0.72**1.27±0.481.66±0.71**1.34±0.461.52±0.64*1.22±0.411.97±0.75*1.56±0.581.72±0.71*1.44±0.531.52±0.60*1.28±0.441.17±0.47*1.03±0.34TP6.401<0.016.600<0.016.078<0.016.088<0.016.605<0.014.922<0.014.837<0.013.606<0.01注:*,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相关分析表明:CFS患者的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和工作学习等社会功能的因子分与SCL-90总分、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及恐怖等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业余娱乐因子分与SCL-90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因子分等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婚姻家庭因子分与SCL-90总分、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见表3。表3 CFS组的社会功能因子分与SCL-90因子分的相关关系(±S)R值因子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工作学习业余娱乐婚姻家庭SCL-90总分-0.202*-0.192*-0.163*-0.066-0.141*躯体化-0.111*-0.111*-0.093*-0.024-0.064强迫症状-0.211*-0.181*-0.161*-0.033-0.155*人际关系敏感-0.195*-0.185*-0.169*-0.090*-0.152*抑郁-0.211*-0.160*-0.181*-0.099*-0.151*焦虑-0.189*-0.178*-0.162*-0.074-0.134*敌对-0.133*-0.167*-0.124*-0.028-0.069恐怖-0.142*0.131*-0.089*-0.013-0.062偏执-0.192*-0.210*-0.138*-0.086*-0.124*精神病性-0.199*-0.180*-0.114*-0.075-0.146*注:*,P<0.05讨 论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CFS发病率有不断增高趋势。CFS主要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和躯体疼痛、失眠、情绪抑郁和免疫功能异常,临床检查多无明显器质性改变;以往的研究发现其病因可能与生物感染、免疫功能失调、神经内分泌紊乱、营养物缺乏、过度劳累、心理因素等存在关联[7],从总体上看它与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心理因素及自身体质密不可分[8],但目前关于CFS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尚不确切,关于心理社会因素对CFS发病的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CFS患者的社会功能情况和情绪障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CFS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对社会功能的满意度低于正常人群。①CFS患者获得和付出的社会支持减少,对自己获得和付出社会支持情况不满意。社会支持指个体通过与他人和集体接触获得安慰、保证及信息,包括家庭、婚姻、朋友、同事在物质上和情感上的援助,还包括个体在社会上感觉受到的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作为社会心理刺激的缓冲因素,对健康产生间接的保护作用;为他人提供支持,使个体学会关心他人,真心理解和帮助他人,能产生一种生存价值感,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有益于健康,CFS患者可能由于经常被疲劳感困扰,没有精力和兴趣,与亲人、朋友、同事的交往频率较低,从而获得的物质和情感上的支持较正常人群少,抵抗应激的可利用资源减少,提供给亲人朋友提供的社会支持也少,生存价值感下降,可能加重CFS个体的情绪障碍和疲劳感,形成恶性循环。②CFS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对自己的人际交往状况不满意,表现为与亲人、朋友、同事和领导的关系紧张,交往频率下降,并且自己对这种状况感到不能接受,客观上减少了社会支持来源、加重心理压力。③CFS患者在工作和学习方面表现为工作效率下降,学习兴趣减少,对单位、当地和全国的重要信息、新闻等不太关心,对自己生活、工作等有关的知识的学习没有主动性,需要督促甚至完全不学习,长期处于这种状况必然影响工作能力的提高,导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越积越多。④CFS患者的业余娱乐状况和对娱乐的满意度低于正常人群,表现为每周用于欣赏性、智力性、保健性、社交性、休闲性和创造性等娱乐活动的时间较少,参加娱乐活动的种类较少,自己对业余娱乐的满意度不高,参加欣赏性、休闲性娱乐,如看电视、报纸、小说、球赛、散步、养花、钓鱼、书画、集邮等活动,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保健性娱乐如跑步、练气功、太极拳、打球等,可以强身健体,社交性活动如跳舞、会友、参加社团活动等,可以扩大社会交往,而CFS患者由于被疲劳感困扰,陷入了疲劳、休闲娱乐减少、更加疲劳的恶性循环。⑤CFS患者婚姻家庭关系总体情况不佳,维持和谐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能力下降,对婚姻家庭的主观满意度较低,可能原因是疲劳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亲密程度以及分担的家务量下降,发生家庭矛盾的可能性增加,导致婚姻质量下降,长期影响可能会加重疲劳症状。对CFS人群的情绪特征调查显示,CFS个体的情绪问题明显重于正常人群,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和恐怖等问题。①抑郁表现为感到精力下降,活动减慢、兴趣减少,因此,CFS患者常表现为自我感觉疲惫衰竭、无精打采、心情压抑,丧失工作热情,对工作产生反感,消极对待自己、工作和生活,可能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工作能力下降。疲劳加上抑郁,患者可能减少人际交往,引发社会支持和业余娱乐减少,抑郁还会影响夫妻生活,使婚姻质量下降,患者会感到孤独、苦闷,过分担忧,经常责怪自己,感到做任何事情都很困难,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即加重抑郁情绪。相关研究的结果也提示,抑郁情绪越明显,工作学习能力越差、人际交往、社会支持和业余娱乐越少,婚姻状况越差。②焦虑表现为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烦躁,易发脾气,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分焦虑,工作学习效率反而下降,焦虑还可能影响社会交往和婚姻家庭,相关研究的结果发现,CFS患者的焦虑情绪越明显,工作学习效率越差、人际交往和社会支持越少,婚姻状况越差。③CFS患者的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敏感程度越高,社会功能越差。人际关系敏感表现为对旁人责备求全、感情容易受到伤害、感到别人不理解自己、不同情自己、感到别人不友好,不喜欢别人谈论自己、对别人神经过敏感,上述问题一方面导致个体更容易产生负性的自我情绪体验,易处于紧张状态,另一方面影响个体的人际交往,减少社会支持来源,对同事不够信任,往往怀有敌意,不利于团结协作,影响工作学习;如果人际关系敏感针对家庭成员,则影响家庭和睦和婚姻幸福,同时,CFS个体对自己的社会功能情况体验到更多不满。④CFS人群的强迫症状、躯体化和精神病性症状也高于正常人群,表现为做事犹豫不决、效率低下,而有时表现为过分固执,情绪问题易转为躯体症状,如头痛、颈背痛、腹部、心脏及呼吸不适等,这与多个研究结果一致[9,10],上述症状可能影响个体的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11,12],相关研究结果也提示,CFS个体的强迫、躯体化和精神病性症状越重,社会功能越差,对社会功能的满意度越低。CFS患者的情绪障碍与社会功能降低存在明显关联,其中介机制可能与认知过程障碍有关。Houdenhove等研究发现,CFS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或缺陷,主要反映在注意、学习和记忆等认知加工能力方面,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工作能力下降等[13,14],可能导致自我评价过低、缺乏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丧失能力的疲劳感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加重情绪障碍。熟因熟果,有待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CFS人群中存在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工作学习、业余娱乐和婚姻家庭等社会功能的低下,对社会功能的满意度低,同时CFS人群的情绪障碍明显重于正常人群,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和恐怖等问题,情绪障碍与社会功能降低存在明显关联。情绪障碍、社会功能降低与CFS的发生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参 考 文 献1. Holmes GP,Kaplan JE,Gantz NM,et al.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working case definition[J].Ann Intern Med,1988,108:387—389.2. Maher KJ, Klimas NG, Fletcher MA.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s associated with diminished intracellular perforin. Clin Exp Immunol. 2005 Dec;142(3):505-11. PMID: 162971633. Kamaroff AL,Buchwald D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n update[J].Annu Rev Med,1998,49:1-13. 4. Fukuda K,Straus SE,Hickie I,et al.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ts defition and study[J].Ann Intern Med,1994,121:953-9555. 李凌江等.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研究:生活质量问卷的编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227-231王天芳等.疲劳评定量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59-606. 张作记.中国心身健康量表问卷。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7-187. Shephard RJ.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n update.Sports Med,2001, 31:167—1948. Nijs J, Meeus M, McGregor NR,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exercise performance related to immune dysfunction. Med Sci Sports Exerc. 2005 Oct;37(10):1647-54. PMID: 162609629. 王天芳,张翠珍,刘雁峰等.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的疲劳、抑郁与生活事件的特点及其相关性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84-8610. 张智君,唐日新.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心理特征、认知特征及研究展望.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9:783-78611. Black CD, McCully KK. Time course of exercise induced alterations in daily activity i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Dyn Med. 2005 Oct 28;4:10. PMID: 1625577912. Shephard RJ.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 brief review of functional disturbances and potential therapy. J Sports Med Phys Fitness. 2005 Sep;45(3):381-92. PMID: 1623099113. Dobbs BM,Kobbs AR,Kiss I.Working memory deficit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J] Intern Neuropsychol Society,2001: 7:285-293Houdenhove B,Neerinckx E,Onghena P,et al.Daily hassles reported by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nd fibromyalgia patients in tertiary care:acontrolle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udy [J].Psychother psychosom,2002,71(4):207-213.

发布了文章

抑郁症有什么严重后果?

患上抑郁症之后,轻者内心痛苦,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影响社会交往、工作或者前途。抑郁症可降低身体免疫力,容易得病,甚至使原有的躯体疾病加重。重者可能自责、绝望,甚至自杀了结生命。所以应及早看医生,避免使疾病发展到不能控制的地步,甚至出现自杀念头或自杀企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

发布了文章

人们为什么会患上抑郁症呢?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工作强度和社会压力非常大,人们也容易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这时候就容易催生各种心理的疾病了。抑郁症就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疾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产生自杀行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  那么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有哪些?  1、遗传基因:抑郁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的三代以内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中患抑郁的比例远高于普通人群,父母其中1人得抑郁症,子女得病几率可高达20%,若双亲都是抑郁症患者,子女患病率可高达40%。  2、个性:内向、敏感、自卑、自责、悲观等性格,容易易患上抑郁症。  3、环境因素: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也可能诱发抑郁症,如丧偶、离婚、失恋、失业、失去健康等,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些都会促发抑郁症。  4、疾病: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的病人,得抑郁症的几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抑郁症。抑郁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  5、其他:有研究证明,长期抽烟、酗酒与滥用药物与抑郁症及焦虑症关系密切。  提早知道这些诱因,我们也可以正确预防。如果患上抑郁症也不要怕,要正确对待,到医院找心理医生进行药物干预和心理治疗。

发布了文章

著名生物学家在斯坦福讲过一堂关于抑郁症的课

2009年著名生物学家ROBERT SAPOLSKY在斯坦福上过一堂关于抑郁症的课,至今仍然被认为是对抑郁症最为清晰、生动的一次讲解。结合他三十年对压力应激反应的研究,整理如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  就人类疾病而言,很少有疾病像抑郁症那么糟糕。它是弥漫性的,瘫痪性的,抹杀一切快乐、希望、愉悦的能力。癌症患者有时候会感激自己的疾病,因为它唤醒他们,给他们新的人生视角,帮助他们重建生命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但抑郁症并非如此。抑郁症最根本性的特征是让一个人失去愉悦的能力。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能derive快乐、希望、意义,是人最让人惊讶的一种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有什么比抑郁症更可怕?  Sapolsky教授一上来就提出一个不同寻常的视角——抑郁症并非单纯的心理疾病,而是一种有着深刻的生物学根源的真实疾病,就像糖尿病一样——荷尔蒙和化学反应失控是这两种疾病的共同特征。所以,要理解抑郁症,必须同时从生理与心理两个视角来理解。首先,我们看一下抑郁症的基本症状。  快感缺乏症:任何事物都无法带来快乐或喜悦,无论是财富、提升、或者成就。悲痛:悲伤、失落、无望,纠结,妄想,负罪感:为一切真实或虚构的失败自责,为自责而自责,为自怜自艾则自责自我伤害:伤害自己、割伤、自杀、以及其他形式的加诸自身的痛苦,自杀是年轻人的主要死因之一。精神运动性阻滞:思考、走路、做任何事情都觉得疲惫不堪。走出任何一步都极难。从化学水平来说,这可能与多巴胺不足有关。多巴胺与其说是一种主管激励机制的荷尔蒙,不如说是一种驱动机制,驱动某种行为以获得奖励。一旦怀疑获得奖励的可能性,也就无法获得这种荷尔蒙。精神运动性阻滞现象一旦减缓,自杀的可能性就会上升,因为你有了足够的驱动力。  植物性症状:有人指责抑郁症患者是自作虐,软弱自私、不负责任,事实上,生理学数据显示他们有巨大的压力反应,甚至在睡眠状态中也是如此。  睡眠变化:经常早醒。睡眠周期紊乱。  胃口:普通人靠吃来排解抑郁,但抑郁症患者对吃全无胃口压力应激反应: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涌出。外表看来懒散疲惫,貌似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身体内部却正在经历巨大的压力反应,不亚于被人追杀。 生物学视角:抑郁症症状背后的化学反应1、神经传递素  神经细胞之间通过化学信使,即神经传递素进行交流。目前已知的神经传递素大概有100多种,但其中与抑郁相关的只有几种。norepinephrine正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基本上是一种兴奋剂(所以它能提升血压),缺乏这种神经传递素意味着缺乏刺激物,从而没有足够的动力和能量导向行动。它与抑郁症症状中的“精神运动性阻滞”直接相关。  当神经传递素进入受体细胞之后,通常会经历一个代谢的过程,而最早的抗抑郁药物(50年代早期)的原理就是抑制这个代谢过程,使Norepinephrine的浓度增加。Dopamine多巴胺:  多巴胺是大脑的“奖赏中心”,这种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也与上瘾有关。可卡因就是作用于多巴胺系统,而恋爱时脑中多巴胺的分泌强度可与吸食可卡因的快感相抗衡。多巴胺缺乏直接导致抑郁症症状中的“快乐缺乏症”。Serotonin血清素:  血清素是人在心情愉快时产生的一种镇定神经的调节素,会影响人的食欲,情绪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力。血清素缺乏与抑郁症中的哀伤和负罪感有关,血清素也可以改善强迫症、洁癖等。80年代研发的百忧解的主要成分fluoxetine就是借由抑制血清素的代谢来改善心理状况。抑郁症其余的症状大都是这三种关键神经传递素缺乏的组合有关。substancep物质p  当身体遭遇疼痛时(无论尖锐或者慢性疼痛)就会释放物质p。抑制物质p的药物也能缓解抑郁症,可见人体是利用真实的疼痛通道体验心理疼痛。2、大脑结构——大脑的三位一体结构  神经学专家保罗.麦克里恩提出假设,设想人类颅腔内的脑并非只有一个,而是三个。这三个脑作为人类进化不同阶段的产物,按照出现顺序依次覆盖在已有的脑层之上,如同考古遗址一样,保罗称其为“人脑的三位一体”构造。  爬行动物脑:控制身体的肌肉、平衡与自动机能,诸如呼吸与心跳;边缘系统(古哺乳动物脑):与情感、直觉、哺育、搏斗、逃避、以及性行为紧密相关;新皮质(新哺乳动物脑):即高级脑或理性脑,负责理性与思考。在面对压力时,新皮质通过思考抽象的想法,比如贫民窟里可怜的孩子们,就能触发大脑其余部分以及身体的全面应激反应,其强度不亚于走在路上突然遇到一只老虎,或者正面遭遇蒙面者袭击。而且,思考越多,负面的信息通道越固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抑郁症,就是新皮质不断的向大脑其余部分低吟悲伤的想法。  大脑的脑干部位有一个区域叫网状刺激系统,其功能是提高一个人的警觉和兴奋度。比如当你在房间里寻找棕色的东西时,你看到的棕色会远远多过绿色。当你要求大脑回忆今天做过的五件好事,它会照办;或者你要求它回忆今天做过的五件坏事,它也会照办。所以,强迫性的思维方式一旦转到错误的方向,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因为女性更容易纠结于负面情绪和想法。3、荷尔蒙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荷尔蒙,负责代谢、体温和能量水平,对生长和发育有深远影响。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很多问题,包括抑郁症。有20%的抑郁症其实是未经诊断的甲状腺功能退化。雌激素:  与男性相比,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高出两倍,尤其是在生育前后以及更年期,这段时间各种荷尔蒙水平波动特别大,尤其孕激素和雌激素的比例变化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糖皮质类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压力荷尔蒙。当一个人感觉到压力时,大脑丘脑下部(hypothalamus)区域一个小小的回路会释放这种荷尔蒙,将身体置于高度警觉状态。糖皮质激素浓度越高,说明危险和压力越大。所以,如果你一方面面对巨大的压力源,另一方面还在脑子里反复思量纠结这件事情,很可能最终陷入不可控制的抑郁深渊。心理学视角:  弗洛伊德对抑郁症的研究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他的研究始于这样一个问题:大部分人遭遇一些不好的经历时,会哀伤一段时间,然后好转,但有一小部分人则会发展成抑郁症,为什么?在他的经典著作《哀伤与抑郁》中,他分析了二者的异同。首先,二者都涉及失去一个所爱之物(在弗洛伊德的术语中,object通常指人,也可以是目标或理想)。在弗洛伊德的公式里,每一种爱的关系必然包含矛盾复杂的情感,也就是“爱恨交织”的意思。  在“哀伤”的情况下,你能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处理这种复杂的情绪,焦点同时放在“爱”与“失去”,经历哀伤之后,得以复原。在“抑郁”的情况下,你纠结于这种矛盾中最负面的元素——强烈的爱恨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抑郁症是由矛盾生成的内部冲突,一种攻击性的内化(aggressionturned inward)。你面对的是一种双重的失去——失去所爱之人,以及失去与他/她化解这种矛盾的机会。你不断纠结于当初自己做过或者没做过的事情。与失去的哀伤相伴随的,还有强烈的负罪感——如果你对那个失去之人真的如此爱恨交织,失去本身多少是一种解脱,但你又要为自己的解脱而怀有罪恶感。由此,抑郁症的各种症状,快感缺乏、运动神经阻滞、升高的压力荷尔蒙水平、甚至自杀倾向都可以得到解释。这种一种由内心情感冲突导致的巨大精神损耗。生理与心理两个视角之间的连接点:“压力”的心理机制像弗洛伊德绝大部分理论一样,他关于抑郁症的理论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但诉诸于直觉,而非严谨的科学验证。RobertSapolsky教授说,弗洛伊德关于爱、失去的理论与现代心理科学、生物学之间的连接点就在于“压力”本身。 压力及其心理机制是Robert Sapolsky三十年研究生涯最重要的研究对象。30多年前,他在非洲研究狒狒时发现,这种动物等级森严,高级狒狒拥有一切,底层狒狒则很惨,吃不饱,得不到母狒狒垂青,还经常挨揍。萨波斯基教授趁狒狒们睡觉的时候检查它们的压力荷尔蒙水平,发现压力荷尔蒙水平与它们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越是底层的狒狒,压力越大,也越容易患高血压、胃溃疡。更糟糕的是,这些狒狒们还喜欢互相折磨——它们每天花3个小时喂饱自己,然后用剩下9个小时在别人背后捅刀。所以,它们的生存压力主要不是来自狮子,或者觅食,而是长期的社会和心理压力。这使它们成为研究人类压力的最佳模型。  人类对各种压力源的应激反应都是一样的,无论这种压力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虽然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但其内部生物化学反应是一样的:当一个人感觉到压力时,大脑丘脑下部(hypothalamus)区域一个小小的回路会释放压力荷尔蒙,将身体置于高度警觉状态。这种应激反应能在短时间内调动生命的潜能,你的呼吸加快,心率增加,血压上升,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激增,为肌肉提供能量。身体还会暂时性关闭一切无关紧要的功能,比如性欲、消化和免疫反应。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这种压力机制是生命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动物在逃命,或者追捕猎物时,都会产生应激反应。但危机一旦结束,应激反应就会自动关闭,所以斑马从来不会得胃溃疡。如果应激反应开启后却不关闭,就像底层狒狒那样,老是担心得不到母狒狒的欢心,或者随时被高级狒狒欺负,就会演变成慢性压力。长时间过高水平的荷尔蒙会使免疫系统和骨髓消耗甚巨,肌肉和结缔组织受到破坏,身体出现异常的胰岛素代谢,液体滞留于组织间隙,四肢更容易受到损害,情绪趋于消沉。  RobertSapolsky的研究发现,压力并不直接引发任何单一的疾病,但你能想象到的几乎所有身体和精神障碍,都与慢性压力有关,从普通流感、关节炎、抑郁症、糖尿病、心脏病、老年痴呆症、到癌症等。它通过伤害免疫系统对抗感染、修复身体的能力,从而增加这些疾病的易感性。你会更容易感染病毒,你的伤口更难愈合,你会更容易衰老……在所有的压力中,最危险的是无能为力的感觉——你对一件事情没有控制感,不知道情况会有多糟糕,痛苦将持续多长时间,挫折没有发泄的出口。动物实验发现,当老鼠遭遇持续的不可控制的压力时,大脑的杏仁核(负责感知危险和应激反应)区域会戏剧化的增大,而代价是海马回(负责记忆和学习)的急剧缩小。在认知心理学中,抑郁症的定义就是“习得性无助”。这可以解释为什么10岁以前遭遇父母死亡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大大增加,因为10岁以前是一个人学习因果关系的重要阶段,而你以最可怕的方式学到了世界上有些事情是你无法控制的,也学到了“无助”。  抑郁症是一种遗传疾病,即它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双胞胎中如果一方患有抑郁症,另外一方也有50%的可能患上抑郁症。几年前,科学家还发现与抑郁症相关的SERT基因——该基因负责调控血清素的运动,而血清素又与情绪紧密关联。SERT基因有“长”、“短”两种形态,每个人都会携带任意组合的两个SERT基因,那些拥有“长-长”组合的人似乎不易被低落情绪控制,而拥有“短-短”或者“短-长”组合的人更有可能患上抑郁症。是科学家同样发现,就抑郁症而言,环境刺激,即压力源的影响比基因更重要——一个拥有短SERT基因的人来说,若周围环境充满压力,虽然更易患上抑郁症;但是若周围环境良好健康,其通常会成就非凡。 最后,Robert Sapolsky教授再次强调,抑郁症绝不是一时想不开导致的情绪低落,或者自暴自弃,而是有着深刻的生理与生物学根源,它与糖尿病一样真实。

发布了文章

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

这两天正是新生入校的时间,离开家去上大学是生活中的重大转变,大学生会接触新环境、结交新朋友、面临新挑战、拥有新体验,然而,随着上大学的喜悦心情渐渐平淡,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逐渐显现,有调查发现约1/3以上的新生入学一个月后尚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很多同学会经历心理上的震荡,体验到孤独、失落、自卑、茫然等消极的情绪,如果消极情绪长期得不到排解,可能会诱发抑郁症、焦虑症或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因此在新生入学时就关注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初入学的第一个月是新生各种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峰期,突出表现为:(1)想家恋旧,体验分离焦虑。特别是初次住校的寄宿生普遍想家,思念父母,怀恋旧友,面对新环境中的陌生脸孔和各种新感觉不知所措。(2)对大学生活的“幻想”破灭感。经常有新生抱怨说,真没想到堂堂高等学府,教学设备如此陈旧,师资水平如此低下,图书资料如此贫乏,他们甚至怀疑自己当初拼命努力是否值得。(3)难以完成由高中生向大学生角色的转变。体现为不能适应新知识的结构安排,不适应任课教师新的授课方式,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仍沿袭过去的老路子,结果学习上不适应,导致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4)不适应角色定位的巨大反差。进入大学后,竞争的对手变了,大家都很厉害,自己不能再保持高中时的优势地位,进入大学后,笼罩在头顶的光环却一下子黯淡下去了,只能成为一名普通的学生,扮演被领导者的角色。这种角色转变的巨大落差不可避免导致一些学生心理失衡。(5)失去生活目标,感到茫然。很多人在上高中时,曾把考上大学作为生活的目标,现在这个目标实现了,新的目标却不知在哪里。(6)人际关系问题。进入新环境后,一些社交活动能力差的同学在入学一个月后尚不能与班里其它同学相熟,由于彼此不了解,在各种活动中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大学中的宿舍矛盾非常突出,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地区的差异带来文化的差异,甚至价值观的差异。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上大学之后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任性自私,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在中学的时候一门心思读书,这些问题被掩盖起来了,而大学和中学完全不同,大学可以算是个准社会,各种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了。比如,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等等。那么应如何对新生进行心理调适呢?首先,正确应对分离。当感觉到焦虑、想家、想流泪时,记住,这是完全正常的,允许自己有一定的软弱。当然,也不能够被软弱左右,毕竟是一次成长,要勇敢地接受它,趁这个机会,好好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规划自己的生活,完成从孩子到成人的转变。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多与老师、同学交流,你会感觉到你并不是独自一人。固定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听到父母的声音,你会知道,家只是不在你身边,但从没离开过你。还可以努力将精力投入到火热的学习生活中,忘掉想念家人和旧友的烦恼,在紧张而新鲜的学习生活中体验进取的乐趣,从而获得心灵的安定平和。一般情况下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生恋家怀旧的心理会慢慢淡化消失。 其次,正视现实,对大学少些幻想,多些行动,及时完成认同过程。很多同学高中时心里都有一幅“大学”的美丽图画,但这幅图画多少有些失真,并且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目前高校的硬件和软件确有不尽人意之处,一方面需要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同学们能够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放弃不切实际的期待,大学与中学的一个很大不同,就是更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同样的条件下,人可以达到不同的发展水平,可见环境并不能决定一切,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多些实践,多些深入了解,充分利用校园中的资源,你会渐渐发现学校里有许多藏在表象背后的闪光点。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单位中生活,如家庭、学校、工厂、机关。承认并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单位内,愿为搞好这个单位出力,这便是认同感。我们看到不少大学新生入学很长时间了,仍把自己当成"校外人"。宿舍卫生搞不好,他们骂学校;伙食差些,骂学校;教材缺页,骂学校,连走路被树根绊着也骂学校。他们不管事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有不满意就骂,似乎搞好学校他们没有一份责任。缺乏认同感正是影响他们情绪的另一重要根源。事实证明,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共同的责任感,才有搞好一个单位的基矗身在群体内,心在群体外;不为群体尽一份责任,却把群体当成进攻目标,这个群体就一定搞不好。我国经济还落后,大部分大学的生活、教学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加上大家都是初来乍到,一时的混乱现象难免,有时问题还可能很突出。如果我们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这一切,有些问题完全可以大家自己动手解决,如清洁卫生问题、宿舍秩序问题。另一些问题可以采取谅解的态度、协商的态度解决,如生活设施问题、伙食问题。这时学生会和班会能起积极作用,应尽量发挥它们的作用。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窝火、发火会大大伤害自己的情绪,进而影响学习,影响团结,真是得不偿失。要是你发觉自己对这对那都不满意,应及时换个角度想想:如果这是我的家,我该采取什么态度?我们不就是先容忍一下,再想办法解决吗?哪有样样事都大吵大闹的呢?请记住,多一份认同感,多一份风格;多一份建设性,多一份成熟。 第三,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有很大不同,比如,不再是老师追着学生,而是要学生主动求教老师;大量的时间需要自己去安排,而不是被老师占用;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等等。对于习惯于被老师安排得满满的、习惯于死记硬背的同学来说,可能会突然感到“失重”,不知道该学什么、怎样学。大学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探索性特点突出,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品质。如何合理安排课程和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挖掘个人潜力,进行科学创造,是每个新生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具体的学习方法因人、因学科而异,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并非仅仅是听课和读教科书,和老师同学讨论、阅读参考书目、听学术讲座等等,都是学习,关键是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整合。我们可以通过向老师请教或向高年级同学求询,尽快熟悉新校的学习生活。第四,重新审视自己,选准参照系。考入大学的学生,许多是原校出类拔萃的人物,既受父母宠爱,又是教师眼里的才子,更是同龄人中的幸运儿,可是“山外有山”,当各校的学习精英汇聚到一起,自然就会有高下之分。大多数学生将从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转变,自我评价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部分原来以学业成绩优秀而建立起自信心的大学新生,用原来的信念推论出"学习成绩不好个人价值就低"的结论,这一结论沉重地打击着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面临新的竞争和分化局面,不少学生会产生失落感,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困惑中,由自信自负转向自卑。因此,根据新群体中的实际情况,重新客观地审视自己,选准参照系,结合自己的能力、个性特点,定出新的奋斗目标是很重要的。适当地降低对自己的希望值,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放松捆绑自己精神的绳索,你就会以开朗的心情投入大学生活,从而得到丰富多采的人生感受。另外,在大学里,评价人的标准并非是单一的学习成绩,能力特长更是在实际生活中衡量一个人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并且后者有愈来愈重要的倾向。比如一个大学生知识面很宽,或者社会交往能力很强,或者能歌善舞,或者有体育专长,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找到自己在角色转变后的位置。第五,重新确立新的人生坐标。目标是人们活动追求的预期结果,也是激发积极性的源泉和动力。部分同学人学后之所以出现空虚、无聊和松懈心理,主要是与目标丢失和理想间歇有关。而那些进入高校后及时确立新人生目标的同学,则学习热情不减,生活充实,朝气蓬勃。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建立合理科学的奋斗目标。进了大学,思想更成熟,眼界更开阔,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完全可以重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目标”并不仅仅是一个“大”理想,而是一套目标体系。在你思考和回答了“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这些基本的问题之后,还要结合现状,制订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目标,并将它分解为可以一步步实现的小目标。一个有目标的人,会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生命。第六,学会与背景不同人的共同生活,学会合作与分享。学会与人相处,是大学新生的一大挑战,也是一门必修课。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地区的差异带来文化的差异,甚至价值观的差异,比如对待个人空间、个人物品上,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态度往往就不同。面对来自各地性格、兴趣、习惯迥异的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必须学会与不同的人进行沟通,主动与他人交往,达到相互理解、尊重和接纳。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合作氛围,对于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获取社会心理支持,顺利渡过新生适应期,都是非常必要的。在大学里学会与不同背景的同学相处,学会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无疑会有利于今后走入社会。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的主动行为会引起对方相应的行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宽容与同情心是非常重要的,发生不愉快时,多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合对方的生活背景、习惯,去理解对方的心理和行为。一个人只有对他人付出真诚和信任,才能获得对方的尊敬、信任和帮助,首先态度要诚恳,注意倾听他人讲话,适当表达自己的见解;做事时多替他人着想,切忌自我中心;克服傲慢和妒嫉心理;多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另外,主动地向周围同学介绍自己和家庭的情况,也有利于较快消除新生之间的陌生感,增加联络感情的机会。可以多看些人际沟通方面的书籍,也可以参加各种心理训练团体。总之,真诚待人,也将受到真挚的回报。第七,学会自我管理。对一部分新生来说,上大学是他们第一次离家,第一次开始独立生活。因此,学会自我管理也是大学生活的重要一课。需要学会管理的东西挺多。看得见的,如个人生活物品和钱;看不见的,如时间和情绪。个人生活物品怎样保管、利用(想用时找得到、用得上),现在得自己操心;钱怎样花,也需要认真计算;而时间怎样利用,情绪怎样调整,更是需要学问。自我管理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影响人的学习、工作的效能。第八,学会自理、自立。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增强自理能力,是大学新生要面对的另一课题。可以多向有经验的同学讨教,也要学会积累经验,做生活的有心人。当你熬过手忙脚乱的适应期,你会发现,其实自理自立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你将因此而更加自信。第九,善于利用支持力量。大学生活的适应障碍是一个普遍现象,完全没必要因为不适应而自责自卑。如果感觉很苦闷,不妨找学长或者老师、家人聊聊,获得更多帮助和指引。此外,及时向心理老师求助也是有效手段之一。多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直接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是熟悉校园环境的一个最快捷的方法,一般来说,多数高年级的同学都比较愿意把他们的经验传授给新生,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尽量少走弯路。另外,向自己的同乡请教也是不错的选择。从中学进入大学,在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未适应新环境之时,难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这是非常自然的,你不必为此而焦虑。不过,对新的生活多一点心理准备,你会适应得更快、更好。经过这段时间的苦闷、困惑之后,你将如破茧而出的蝴蝶,成熟、自信、美丽而坚强。其实,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但是大部分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适,适应了大学生活,而一部分人可能一直难以适应,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这就需要通过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治疗。

发布了文章

抑郁症如何治疗?

医生多主张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抑郁症。抗抑郁药治疗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尽快摆脱抑郁的烦恼。传统的抗抑郁药副作用明显,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疗效好、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患者大多能长期服用不会成瘾。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治疗患者的心理、情绪、行为等问题。包括心理分析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种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

发布了文章

大学新生需要确立人生目标

大学新生入学了,开始同学们个个朝气蓬勃,可随着上大学的喜悦心情渐渐平淡,部分同学却没了积极性,小胡(化名)进入大学几个月了,却觉得一片茫然,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对课程不感兴趣,上课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晚上打打牌、逛逛街、上上网、白天旷课睡大觉,结果期中考试几门课的成绩都在60分左右,甚至不及格。我们临床心理科门诊经常接待象胡同学这样的大学生来访者,这样的现象是年复一年出现。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很多同学在上高中时,曾把考上大学作为生活的目标,现在这个目标实现了,新的目标却不知在哪里。目标是人们活动追求的预期结果,也是激发积极性的源泉和动力。部分同学人学后之所以出现空虚、无聊和松懈心理,主要是与目标丢失和理想间歇有关,有些新同学抱着"考完高考,累极了,先歇口气再说。"这样的想法,逐渐变得懒懒散散,而那些进入高校后及时确立新人生目标的同学,则学习热情不减,生活充实,朝气蓬勃。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建立合理科学的奋斗目标。考入大学的学生,许多是原校出类拔萃的人物,当各校的学习精英汇聚到一起,自然就会有高下之分。部分原来以学业成绩优秀而建立起自信心的大学新生,用原来的信念推论出"学习成绩不好个人价值就低"的结论,这一结论沉重地打击着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根据新群体中的实际情况,重新客观地审视自己,选准参照系,结合自己的能力、个性特点,定出新的奋斗目标是很重要的,评价人的标准并非是单一的学习成绩,能力特长更是在实际生活中衡量一个人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并且后者有愈来愈重要的倾向,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建立合理科学的奋斗目标。进了大学,思想更成熟,眼界更开阔,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完全可以重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目标”并不仅仅是一个“大”理想,而是一套目标体系。在你思考和回答了“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这些基本的问题之后,还要结合现状,制订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目标,并将它分解为可以一步步实现的小目标。一个有目标的人,会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生命,就会以开朗的心情投入大学生活,从而得到丰富多采的人生感受。 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 李勇

发布了文章

临床心理科就诊后常见问题

通常,当我们已经感受到躯体症状,比如失眠、紧张感持续存在而自己无法改变时,很多人的第一选择是去医院心理科就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大家捧着药回家的时候,陷入了另一种恐慌。每个人内心都有这么几个问题:1药有没有副作用?是药三分毒。无论哪种药,西药或者中药,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没有任何副作用,精神类药物和其他药物也一样,并没有特别之处。但,精神类药物的正作用(也就是疗效)倒是比其他药物要来得稍微慢一点,通常是一周或者两周之后。也就是说,吃下去的药,副作用比正作用来得更早,当焦虑和抑郁的疗效因子还没有发挥出来的时候,你可能先便秘了,嗜睡了,等等。这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但如果吃下去之后,真的难以承受,那么再找到你的医生,让他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2我吃了药会产生依赖吗?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失眠了,药物可以调节这个人身体的多巴胺及神经递质,让这个人能够睡得好。但是,为什么会失眠呢?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家庭亲密关系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事件和内心状态才是引起失眠的根源。如果不经过心理咨询,探寻问题的根源,仅仅靠药物,那么,只能控制症状,当药物停了,症状又会反复袭来。这就是很多失眠、焦虑症、抑郁症需要常年吃药的原因。不是因为药物让人产生依赖,而是药物不能真正根治心理问题。心病还需心药医,当我们明白问题的根源,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那些困扰我们的症状,也就随风而散了。3我到底要不要继续吃?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位来访者,吃下左洛复,三分钟不到,整个人变得惊恐发作,感觉要死了。懂常识的人,就知道,药物可能还在食道或者刚到胃里,引起她强烈反应的,不是药,而是自己的恐惧。当然,她有稳定的心理治疗,和治疗师也有稳定的治疗关系,分析起来她当时的恐惧是,如果药物能让自己好起来,治疗师也就不用再和她工作,意味着她将失去治疗师。而依恋问题,缺乏稳定的客体关系,害怕失去,正是她问题的所在。那么,潜意识,怎么可能让药物发挥疗效呢?一定要攻击药物才可以达到不失去她的治疗师的目的。所以她惊恐了。另一个真实案例,也就是今天这位,促使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来访者,他说,他昨晚吃了一颗阿普措仑,第一次吃,感觉每个细胞都要炸掉了,非常难受。阿普措仑有这么强的功效吗?从药理学上看,不可能。但他的感受是真实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分析也许是:一旦吃药就意味着自己有病,而很多时候,我们所认为的精神、心理病,就是失控和发疯,一旦我们吃药,会无意识感觉自己好像真的在失控、真的会发疯,真的在被治疗,然而,自己感觉自己还没到那个程度,并且非常害怕自己会到那个程度,当我们吃下去,身体强烈不适应,其实是想表达,我没病得那么重,我不需要吃药。这也是一种防御。给的建议是:遵医嘱吃。现在21世纪了,药物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比起二十年前已经是好很多了!这是一位快退休的精神科医生说的原话,现在我转告给大家。只要你们去的是正规三甲医院,那就放心的遵医嘱吃吧!只是,你可以为自己做选择,选择单纯药物治疗还是结合心理治疗。4要吃多久?说到防御,想到今天的来访者,因为工作变化,收入降低,老婆工资只会比他多不会少,儿子不到一岁,房贷车贷要还,作为男人,自己似乎没有办法应付这一切,所以失眠了,焦虑抑郁了。他说,很多道理我都明白,我可以承担起这一切,但是现在我失眠,身体很不好,不是因为工作压力让我想死,而是这样的身体状态让我很难受很想死。其实他已经说出了自己的问题,生活压力已经让他无法承受,(他当下的感受是无法承受,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改变),但他给自己的要求是一定要超越这份压力,承担这一切,这样他内在就形成了强烈的冲突,无法承受和一定要承受。当两者无法调和的时候,便失眠了,有症状了,他拥有了一个很好的正当理由——不是我不想承受了,是我身体不好客观情况让我无法承受。这样,冲突看似解决了!症状是一种防御。很多时候,症状是在保护我们,免受内心冲突的困扰。心理咨询不是针对症状工作,而是和症状背后的冲突工作。当冲突解决了,症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了。还是那句话,药物只能控制症状,所以很多心理科医生常常说,你要终身服药。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上,很多人做了大量研究,结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更持久。所以吃多久,这是个很难直接回答的问题。也有吃药就吃好了的,又是怎么回事呢?还是举这个例子,当他睡眠好了,通过药物让焦虑减轻了,他便有更好的能力去工作了,进而客观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当初引起焦虑和冲突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不是吗?

发布了文章

如何应对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

许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连续数周都感到身体某部分有莫名其妙的疼痛,或者觉得最近特别累。于是你去看医生,医生也许会给你做一两项检查,但却找不出导致这些症状的原因。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尽管做了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医学检测,但现实是许多症状,如疲惫、头疼,都无从解释。大部分情况下,在医生排除了重大疾病的可能后,病人就放心了。但还有一些病人依然被神秘的症状所困扰,一次又一次地回去看医生,担心自己可能得了什么医生没有发现的恶疾。现在,对那些被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症状所困扰的病人,一些家庭医生和内科医生正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疗法等治疗方式,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症状。这反映出,对此类症状给予过多关注通常会使病人感觉更糟。这类治疗方式的目标是教会病人和他们的症状和平共处,并将其视作无害的,甚至对其视而不见。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类治疗方式能够减轻症状,并缓解这些症状带来的忧虑(这一点也许同样重要)。无法解释的症状令医生和病人同样沮丧。病人可能会感觉他们的担忧没有得到认真对待,似乎一切都是他们臆想出来的。医生则可能会觉得无能为力──还可能因为被这些病人占用了时间感到不满。纽约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医学中心家庭医学部副主任苏珊·H.麦克丹尼尔(Susan H. McDaniel)说:“大多数人并不想听到‘实际上我也不清楚’之类的话,但事实常常是,我们的确不清楚。”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精神病学教授阿瑟·巴斯基(Arthur Barsky)称:“我们认为好的结果并不一定是症状消失,而是它们不再给人带来困扰或忧虑。”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症状极其普遍。2011年一项针对620名德国初诊患者的研究发现,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症状占了所有已报告症状的三分之二。这项研究发表在《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s)杂志上。其它研究估计,美国10%至20%的初诊病人都有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症状,而且这些症状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病人的健康。约5%至7%的人有着更为严重的精神疾病──躯体化障碍,这些病人的症状(既有医学上可解释的,也有不可解释的)持续超过半年,并伴随着严重的焦虑。(这和疑病症不同,疑病症指的是病人没有任何身体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却疑心自己患上了严重的疾病。疑病症已经不再是一个诊断术语,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中,疑病症已被“疾病焦虑障碍”一词替代。)任何症状都有可能是医学上无法解释的。最常见的有疲劳、背部疼痛、头疼和腹痛,医生说。头晕、眩晕和麻木有时候也无法找到确切的医学原因。汉娜·莱特曼(Hannah Letterman)在17岁读高中时突然觉得恶心、头疼、头晕。她说:“当时,我可以感觉到我被自己的双脚困在原地兜圈子。我没法阅读,没法做功课,和人说话都只能持续几分钟。”莱特曼现年19岁,正在纽约州罗切斯特读大一。这种感觉持续了几个月。她去看了好几名医生,做了许多检测。最终,在罗切斯特大学癫痫中心,她转诊到了心理学家威廉·沃森(William Watson)处就医。沃森博士让她写症状日记:记下那些似乎导致症状减轻或加剧的行为、思想和感觉。莱特曼说,在每周一次的心理治疗期间,她试着努力“真正接受自己的情绪,不管它们是什么”。这种方法见效了。莱特曼说,现在她还依然有些剩余的症状,但身体功能“已经完全恢复了”。她最初觉得,将自己的症状归结为心理原因愚蠢可笑,但现在她慢慢接受了这一观点。密歇根州立大学人类医学院(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Human Medicine)医学和精神病学教授罗伯特·C.史密斯(Robert C. Smith)说,一些带有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症状、几乎每月去看一次医生的患者,可能有着潜在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这些症状以及“求医”行为。他说,“这些症状是患有潜在精神疾病的危险信号”,如抑郁或焦虑。史密斯博士和同事研究出了一种针对初诊患者的疗法。它包括了抗抑郁药,并去掉了会导致抑郁加重的麻醉止痛药,再辅以放松疗法、锻炼和其它方法。《普通内科医学》(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期刊2006年发表了一项针对206名病人的研究的论文,这些病人在该项研究前平均每年看医生的次数超过13次,检查发现其中约60%的患者有严重的抑郁症。相较于控制组,那些接受了治疗(四名执业护士一年内探访患者12次并对其进行治疗)的人心理困扰减轻,并且能更好地应对病症。2013年发表了论文的一项研究针对89名病人进行了调查。这89名病人因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症状频繁地去看初诊医生,并对自己的健康状况非常担忧。巴斯基博士和他同事在该项研究中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都会缓解症状,并改善精神状况,减轻症状带来的损害。研究结束后的一年内,这些患者看医生的次数减少至平均大约8.8次,而研究开始前是10.3次。认知行为疗法分为四至八个阶段,由执业护士或接受过多次研习班培训的内科医生助理来实施。巴斯基博士说,治疗时,护士或医生助理会首先教患者改变他们对于健康和病症的“不良理念”,如认为“健康就是没有任何病症”的错误观念。然后引导他们戒除“不良的疾病行为”,如过度在网上搜索关于自身病症的信息或是不停看医生以寻求一个诊断。患者还被要求学着将注意力从症状上移开。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在想着这些症状,就马上转而去做一系列令人愉快的事情。接受认知行为治疗的病人还学会了冥想之类的放松技巧。宾夕法尼亚州约克市(York)的家庭医生万达·法勒(Wanda Filer)说,她不会轻易将那些有着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症状的患者推给一堆专科医生或是让他们做许多检测,她觉得这是一种“治疗灾难”。误诊的可能性会加大。你有可能“发现一个小囊肿,原本可能并无大碍,但却导致病人因此困扰不已”。美国内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主席、旧金山执业内科医生莫莉·库克(Molly Cooke)说,她的一些病人“非常善于观察”,特别是患有长期腹痛的人。库克博士对病人说:“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你是一个超级好的观察者。胃肠道的活动其实是很积极的,但很多人并没有觉察到这一点。”对这一类症状模糊不清的病人,她会同他们商定一个时间期限继续进行探查。如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或几周内病症依然困扰着他们,根据情况,她会对患者进行更多的检测。她说:“我希望,这类模糊症状会消失或是被其它一系列症状所取代。许多人觉得,没什么症状就去看医生不是太好。”

发布了文章

哪些人容易患抑郁症?

生活环境的改变会诱发抑郁,比如工作受挫、失业、离婚、失去亲人等;研究发现,那些曾经有过抑郁发作的人一半以上往往会在某个时期再患抑郁症;患有高血压、中风、糖尿病、关节炎等慢性病的人较容易出现抑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

发布了文章

心理营养没有被满足的孩子,他们将用一生去寻觅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李勇最近一个朋友跟我说她想把10个月大的孩子送回老家让姥姥姥爷带,问我行不行。我对她说,哪怕有一丁点克服的办法,最好把孩子放在身边,否则,就做好未来孩子出现各种问题的心理准备。因为我们在咨询过程当中很多心理出现问题的孩子童年期或多或少都有过被“抛弃”的经历,或许是突然把孩子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很长时间,或许是童年时期跟老人长大。所以这篇文章比较早的一篇文章了,我今天还是把它拿出来分享给各位家长,希望我们在满足孩子身体各种营养的时候,也注意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这样孩子才会真的健康成长。跟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年龄不同的阶段,他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他没有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会怎么办呢,那么他这一生,大概会要寻寻觅觅,直到他能够寻满那个缺失的心理营养为止。从0岁一直到4岁,一个孩子需要什么。那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16岁了还需要听吗?那如果这个孩子在0-6岁时他这个部分没有被填满的话,他一生寻寻觅觅的时候,他会出现很多状况和问题。1.我只会哭,但要你无条件接纳我0-3个月,孩子出生,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做:无条件地接纳。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他的父母亲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孩子他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不会讲话,他有很多需要,但他只会用哭来表达。需要他的父母亲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到底好不好看,你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没有条件地来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第二个营养:不是永远,但至少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NO.1 in life。孩子要意识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很不好,可是我很饿,我不舒服,我生病,你都能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那么我会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对于母亲而言,来作这些,不难。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东西。有了本体胺的分泌,母亲会为愿意为孩子提供一切。从身理上,提供乳汁,从心理上,无条件地爱孩子。在妈妈的眼里,孩子是最美的,最完美的。并且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都会满足.妈妈心里最大的满足也是这个孩子。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可是如果,3个月内,这个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受到转变,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父亲就要承担起来。看护孩子,照顾孩子,保护妻子。如果孩子在3个月内,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经常吵架打架,两个人的精力都消耗在争吵里了,没办法照顾孩子。那孩子会去在成长过程中,另外找一个人替代。也就是另外一个重要他人。从这个人身上希望得到没有条件的接纳。希望成为这个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那么这个孩子一生中都会这样去做,直到他找到那个重要他人为止。到了小学,他会去找小学的老师,到中学,他会去找爱人,会很早谈恋爱。他会希望有人能那样对他,能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找不到,他就会带着这个期待长大,带着这个期待结婚。等到结婚,他也会一天到晚一直询问,到底在你生命中我排第几?讲了又讲,问了又问。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很任性如果我很坏很糟糕,你还会那样爱我那样对我吗?他会一直不断地去寻找一个答案,这会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碰到很多问题。成为他的缺失。不能够做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有那么多困扰。他不能够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自然地他的身体就会去寻找,去找那个重要的他人。2.我要安全感,要爸爸妈妈关系是稳定的从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就是孩子想要分离。想办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本来跟妈妈是相连在一起的,刚出生,经历的是身理上的分离,从母体的分离。从四个月起,他开始走他那条在心理上与母亲或者父亲剪断脐带的另一个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做好的话,这个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独立。那这个时候,他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这是从4个月一直到3岁一直会做的事情。什么是安全感,就是他的爸爸和妈妈的关系是稳定的。这里面,如果母亲是稳定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根本不用担心,很自然而然地,孩子就会走过这个分离期,很有安全感。从妈妈这里得到安全感的话,孩子就会分离一点,更有安全感的话,再分离一点。3岁以下的孩子是不知道什么是“我”的,也不知道“我”是谁。也就没有我的经历。这也就是绝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有3岁前的记忆的原因。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会分离,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个自然的过程,只要我们提供了他心理营养,心理健康,他会一直不断地试验,然后他会一直不断地离开,回来,离开,回来。。。从整个的4个月一直到3岁,一直会做这样一件事情。如果没有这个经过的话,这个孩子与他的妈妈会一直处于共生期。他以为他和妈妈是一个人。以为他和妈妈和爸爸是一体的。3.可怕的两岁该怎么办?而这个时候就进入到我们养孩子的一个头痛的时期:可怕的两岁。为什么可怕呢,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正是又想要独立,他又与母亲是一体的。这个时候,他们对母亲的要求是非常大的,看到妈妈什么时候围绕你你都要反应,然后你真要去帮助他,他又不同意。这个时候,他最常讲的,就是两个字:不要。如果你一定要帮他,他会反对你。这些,都是因为这个孩子正在挣扎着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那么,很多小孩子在这个时候有很多缺失的,怎么知道会有这个缺失呢。一个你会看到很多小孩子,到了4岁,5岁,6岁,7岁或者10几岁的时候,孩子还会拉住你的衣角,自然而然,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他会抱着家里的柱子不肯出门。因为他不能分离。这些都是因为他在这个阶段,心里营养不够,也就是他的安全感不够,安全感不够他就没有办法分离。他也就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以情相系的人。以情相系就是用感情与别人联系。如果他没有,他整个人就会充满恐惧和害怕在里面。而这时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要很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你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孩子那么小,他不需要那么多物质,而是父母亲相互间良好的关系。父母关系好,他自然很开心,因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常吵架,常相互指责,孩子就会害怕,而他不会表达他的害怕时他就会用很多古怪的行为来处理。所以当看到我们的孩子行为古怪时,那表示孩子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他自己的情绪。夫妻关系在孩子成长的头几年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母亲不能太过焦虑。太焦虑的妈妈,对孩子很难放手。我们常喜欢为孩子做我们认为最好的事情,我们常常会让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而实际上,这个时候最好的就是,我们坐在一边,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然后来试验他的成长。等到他跑回来,要妈妈抱抱的时候,抱起来,抱了一下,你会发现,他有安全感了,他又要下来,那你就放他下来。最不好的就是,今天我们心情很好时,就把孩子抱起来,玩,等到很忙的时候,孩子一来就跟他说,不成不成,你去找XXX。这样很不好,孩子会乱。最好的情形是,不辛苦的。爸爸妈妈不用那么辛苦,孩子也不用辛苦。所以,父母亲,只要坐在那边,能让孩子看到你的脸,就成了。等到他跑过来,让你抱你再抱,他不要抱,就让他去玩,你也别打扰他。他邀请你玩就陪他一起玩。只要这样顺其自然地做,孩子就能很好地走过这个时期。真正从身理上心理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人。4.妈妈最大的功能是给孩子安全感所以我们认为,妈妈最好的功能,就是给孩子安全感。你怎么样给孩子安全感呢?你的情绪的稳定,你的孩子自然就会有安全感。甚至在安全感的建立上,妈妈的功能要大于爸爸的。因为孩子的分离主要是跟妈妈的分离。但是没有安全感的妈妈会常处于焦虑,害怕孩子长大,害怕这害怕那,还会情绪失控。不能让孩子心安。妈妈没有安全感,那么孩子就没有安全感。所以妈妈要保持心平气和。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让自己情绪稳定,孩子就会有安全感。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最重要的,就是坐在一边,但是你知道他什么时候需要的是什么,当他跑过来有需要,就要满足他,满足了,他自然就会走开。妈妈还要去自我反省,如果妈妈自己有情绪的话,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面对孩子,不能把你的情绪给到孩子。孩子为什么老是会来烦你呢,那是因为他需要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才会一直想要!其实他不需要很多的,不能说,我喜欢的时候就给她吃这个吃那个乱吃一团,我不高兴的时候,就把他推开到一边去。他要的其实不多,只是想在要你抱的时候,你能抱一抱他!这样的话,孩子逐渐与妈妈进行分离,与父亲分离,一直到完全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而这个时候他就有了一个“我”。5.4-5岁孩子最需要的是“肯定”当他有这个“我”时,那么到了4岁-5岁的时候,他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母亲。父亲对孩子的赞美,肯定,认同,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它的份量是特别重的,如果父亲愿意这么认真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那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如果爸爸在这个部分愿意去欣赏孩子并且用语言和行动表达表现出来,孩子就会充满自信,真正的自信来源于他自己内心的。他知道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因为他会认为,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好,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可爱。那么他长大以后,一定是充满了自信。这个孩子会有这样一种自我的信心后,他就会有一个新的我,并且会明白,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能够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去面对他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难题。要请爸爸这样来做。愿意去肯定孩子,去向孩子表达:我很喜欢你,你很棒!在信任级上,父亲的肯定,要比妈妈的肯定比重更大。父亲与妈妈不同的是,爸爸如果肯定的话,对一个女孩子,她会觉得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子,做为一个女性她是很好的。对一个男孩子,他会觉得作为一个儿子的男性的部分自己是个很好的男孩儿。在性别的认同上,父亲的作用更大。社会上之所以出现很多男同性恋,很多都是与父亲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导致的结果。让父亲肯定他,赞美他,孩子就会顺利走过这段时期。6.6-7岁的孩子需要学习的模范6-7岁的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当我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办?我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告诉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的生活中的问题,他需要学习,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如果孩子能够有这些的话:第一他需要人没有条件地接纳他,让他认为他是最重要的。接下来他需要安全感,使到他能够独立,然后需要肯定赞美认同,到了七岁前是学习认知模范。这个,是心理营养最重要的。当然他再长大,他能够选择,需要更加多的生活上的一些能力。但是在心理上,他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到七岁之前。如果这个孩子给足了他七岁之前的心理营养,他自然就会有生命力去学习,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没有,有缺失,他就不能够有成人目标。他就会一直处于寻找的状态。让人家去肯定他,让人家去称赞他。他不能在他那个年龄发挥一个人的很好的生命力。这个心理营养,能早开始最好。如果没有,也不存在晚不晚的问题,什么时候你意识到你发现了,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发现苗头,就从现在开始做。如果存在缺失的话,先要处理的,一定是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妈妈爸爸与孩子的关系。然后给他肯定,告诉他,他很重要。愿意听他说话,出现需求的时候,要满足他。孩子一开始的心理营养必须由那个重要他人给的。这个重要他人,第一是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阿姨。但是,后面两种,可不可以做到,也要看孩子的性格来决定。至于为什么一个孩子会选爸爸妈妈为第一位的重要他人,没有理由,就象人们找对象谈恋爱一样。而如果父母不当这个重要他人。而孩子又不选其他的话,这个孩子就一定会有心理缺失。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