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3194186

田超

乌镇互联网医院

神经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失眠 症 抑郁症 躁狂症 双相情感障碍 应急障碍 适应障碍 神经官能症 神经衰弱 心脏神经官能症 肠易激综合征 厌食症 妄想性障碍 幻觉妄想障碍 幻听 幻视 精神分裂症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抑郁
抑郁症
郁症
精神病
恐惧
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
失眠
焦虑症
恐惧症



发布了文章

精神科用药为何会令我们发胖??

为什么精神药物会带来这样令人烦恼的副作用呢,要了解这个,我们还得先理清精神药物都包括哪些。 广义的精神药物,简单的说就是能够给予大脑刺激并有一定成瘾性的药物,这些药物包括鸦片、大麻等毒品,当然这些并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抗抑郁药和抗精神药两大类。 其中抗精神药物对患者体型的影响较大,常见的有奥氮平、利培酮等,抗抑郁药中的米氮平也有令人发胖的副作用,但是大部分的抗抑郁药已经可以基本避免此类问题了。 减过肥的同胞们都知道,人的体型是靠饮食和运动调节的,当摄入的能量低于消耗的能量,体重就会减轻;当摄入的能量远远高于消耗的能量,肥胖就会产生。 影响因素一:精神药物影响大脑中枢调节 很多精神药物在阻断大脑神经递质受体(如多巴胺Ⅱ型受体、5-羟色胺2A受体等)时,会影响到食欲的调节中枢,后果就是导致患者食欲暴涨;此外大部分抗精神药物还有强烈的镇静作用,患者在服用后活动急剧减少,消耗的能量显著下降。一方面食欲暴增,一方面活动减少,体内积累的能量越来越多,最终导致肥胖。 影响因素二:精神药物干扰内分泌及新陈代谢 另外,精神药物对人体内分泌和新陈代谢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导致肥胖的因素之一。如利培酮,它的作用在于阻断垂体多巴胺受体,造成催乳素水平急剧升高,带来的后果就是体重激增,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月经不调等;而氯氮平会对新陈代谢产生干扰,最直观的表现便是患者会改变原来的饮食习惯转而疯狂爱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影响因素三:精神药物造成体内排水困难 最后,如果长期服用精神药物也会对肾脏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会影响患者体内水分的排除,造成水肿现象;一些研究表明,慢性精神病人脑部的下丘脑的室旁核和视上核神经内分泌大细胞的病变和损伤也可以导致明显的水调节障碍,导致水肿。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停药或换药,但是它是有前提的啊,在足量足疗程服用完的情况下才可以!!!大多数抗精神药导致的肥胖在停药之后就会逐渐恢复以往的身材。 如果不能换药,那只能用其他药物来消除精神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如利用利尿剂去除水肿,但是,请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的机理及在体内作用并非简单的叠加或者相减,无论如何,改变药物一定要慎重!

发布了文章

从女神~安吉丽娜.朱莉~看边缘型人格!

作为世界最著名的女性之一,安吉丽娜·朱莉的人生虽然风光,却一直经历一些外人难以理解的痛苦。 她的童年非常不幸。 朱莉的父母亲都是演员,母亲生育了哥哥和她之后,不得不退出了演艺圈照顾孩子,成为一名全职妈妈。但她父亲却在婚内出轨了一位女演员,导致两人婚姻崩溃。 (安吉丽娜·朱莉和哥哥童年照) 据说,因为朱莉长得很像父亲,母亲就把气撒在了女儿身上,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她对女儿几乎不闻不问,朱莉的生活都由保姆照顾。 而父亲几乎从没有尽到过父亲的责任,回忆那段岁月,朱莉很伤感:“我原来名叫安吉丽娜-朱莉-沃特,但父母离婚后,我母亲把‘沃特’两字去掉了,我小时候没有父爱。” 朱莉进入青春期之后的行为,非常符合边缘型人格障碍特质。 约翰·冈德森博士对边缘型人格患者研究发现,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人际关系很不稳定,一般都有一段强烈但却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史,对于身边的朋友或情人一开始总是过度理想化,在相处过程中就会逐渐感到失望痛苦。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心境和情感也很不稳定,心态常常处于极端变化的状态。常因小小的刺激就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并且长期感觉空虚。同时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还非常恐惧被抛弃。 由于情绪不稳定以及高度冲动,边缘性人格障碍也会反复无常的进行自我毁灭性行为,例如赌博狂欢、性滥交、物质滥用、大吃大喝或是鲁莽驾驶。 自残和自杀也是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经常存在的一种行为,有研究显示他们的自残行为往往是为了缓解焦虑和烦躁。 或许这些特质正好说明了为何朱莉有那么叛逆而又放荡不羁的青少年和青年期。 朱莉14岁的时候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位男朋友,并和他一起居住在母亲的房子里。这段初恋非常惊心动魄,据说两人爱得很投入,但也时常疯狂伤害对方,朱莉在这段时间也开始出现了自残行为。 传记作家安德鲁·莫顿也曾透露,朱莉16岁那年和母亲男友有染,使得这对母女关系一度搞僵。 朱莉的婚姻史也令人咋舌。 21岁与第一任丈夫约翰尼·李·米勒结相识不久就走入婚姻,结婚典礼上她没穿婚纱,而是一身黑衣,用自己的血在衣服上写下米勒名字与“他是我的丈夫”的字迹。但不到两年,他们就分居了。 (朱莉与第一任丈夫) 25岁那年,她又和大自己19岁的演员比利·鲍伯·松顿轰轰烈烈走入婚姻,并且相互交换血液,然而这段婚姻也不到3年就走到尽头。 除了这两段婚姻,朱莉还有着很多情人,甚至与美籍日裔名模珍妮保持着亲密的同性关系,她也不否认曾先后跟不同的男人享受过性爱激情时刻。 (朱莉与同性密友珍妮) 和皮特的恋人关系曾也是备受指责,两人因拍摄电影结缘。据传朱莉不顾皮特已有家庭的事实,仍然与皮特发展暧昧关系。而皮特似乎也很为朱莉倾倒,最终与原配安妮斯顿离婚。两人在一起后又收养了两个孩子,并且生育了三名子女。 (朱莉和皮特电影的宣传海报) 一个名叫富兰克林·梅尔的毒贩爆料了朱莉吸毒的旧闻。据说朱莉第一次向自己购买毒品的时候只有21岁,之后便成了常客。 美国媒体曾报道朱莉吸食海洛因成瘾,布拉德·皮特曾哀求朱莉戒毒,朱莉更多次住进戒毒中心接受治疗。 (据传朱莉戒毒时精神萎靡,女神气质不再) 有消息人士透露,朱莉每天喝一瓶酒,称可释放压力,晚上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朱莉的丈夫布拉德皮特很怕她嗑药过量。 朱莉一切的行为,都非常符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描述。 边缘型人格障碍与其他人格障碍之间也有很高的共同发生率——特别是表演型、依赖型、反社会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中的“冲动亚型”患者就有不少症状类似于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他们行事冲动,经常陷入各种麻烦,但又非常具有魅力,很迷人。若朱莉是属于这种亚型,配合她独一无二美艳的外表,确实能倾倒不少人。 相对于朱莉不幸的童年和不羁的青春,她第三任丈夫布拉德·皮特的童年和青年经历很简单,几乎就是一个普通美国青年男性的成长经历——父亲经营着一个货车公司,母亲是一个学校的顾问。皮特高中毕业后本来在密苏里大学学习新闻专业,可是他自己喜欢电影,发现自己所在的大学学不到电影专业,他便去了洛杉矶学习表演专业。 虽然现在很多新闻报道说,因为朱莉受不了皮特吸食大麻以及粗暴管教孩子而选择分手,但是我仍然认为,在和皮特相处的这十多年中,皮特对朱莉相当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将她“治愈”了不少。 据说朱莉在拍摄《特工绍特》期间健康状况很差,在拍片现场晕倒在地,有人推测她体弱、暴瘦、易怒的原因是使用甲基安非他命减肥。朱莉也多次被拍到“瘦成纸片人”,她和皮特的婚姻也常常被传不和的绯闻。 然而无论如何,他们一直在一起,领养了3个孩子,还共同生育了3个孩子。两人还经常在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育儿经。朱莉对孩子的态度似乎也与人们过去印象中的她判若两人,收获了很多好感。而在此期间,朱莉还一直在做慈善工作,这也使得她获得了人们的好感。 (朱莉看望难民) 朱莉接受双乳腺切除手术后患上重度抑郁症,那一段时期夫妻两人也经历了一段痛苦的时期。 朱莉和皮特的关系能够维持十几年,单以朱莉自己的人格特质确实做不到。 西方明星的婚姻观似乎与我们也有很大差异,在讨论他们婚姻的时候也不太可能用常人的眼光去审视,虽然他们也会遇到和很多夫妻类似的问题。 (朱莉和皮特的结婚照) 朱莉和皮特的婚姻开始得很“随意”——因为孩子们想让他们结婚,孩子们想吃结婚蛋糕。朱莉自己也说:“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时刻是我们两人一起签署了共同抚养马多克斯和扎哈拉(朱莉养子女)的文件。那一刻,我们决定成为一对父母,承诺在余生都做彼此的另一半。所以,‘结婚’和那一刻是没有可比性的,某种程度上,它(结婚)就是一件很随意的事。” 所以当他们的婚姻2年就触礁了,也没什么奇怪——他们本来可以没有这场婚姻。 (朱莉皮特一家人)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一生都在经历着很多剧烈的情绪,他们的生活比普通人痛苦体验更多。 关于这种人格特质的形成目前也有很多说法,我比较接受Joel Paris教授的理论。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冲动性和情感不稳定性这两种人格特质上水平高,成长过程中又存在风险因素,比如创伤事件、父母不称职等情况,较容易发展出边缘型人格障碍。 他还认为,由于目前社会家庭结构越来越弱化,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流行率将越来越高。 也许朱莉天生在冲动和情感两种人格特质水平上偏高,后天又受到父母不幸婚姻的影响,使得她发展出了这种人格障碍。 虽然如此,不可否认安吉丽娜·朱莉是一位善良、勇敢、而且情感丰富的女性。她收养难民的孩子,给难民捐款,呼吁国际社会关注他们,积极做着慈善工作,她被商业杂志《价值》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25位慈善家之一。 安吉丽娜说,在经历了多年的担心、焦虑和自我厌恶后,她开始意识到,与非洲、埃塞俄比亚和柬埔寨人民相比,她自己青春期时的那些烦恼根本不算什么。“过去我花了太多时间在我自己狭小的世界里进行自我同情,而没有醒来看看自己拥有多少有利条件。” 无论如何,她都是一个很棒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跳出了自己人格的局限,开始关注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并且施以援手。 一个人的人格特质与先天因素有很大关系,比如安吉丽娜朱莉人格特质中的冲动性和情感不稳定性,但是这些人格特质未必一定会发展成人格障碍,除非后天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促使这些特质往消极的方面发展。所以安吉丽娜朱莉的经历也再一次提醒着我们,温暖的家庭,是给予孩子最好的保护。

发布了文章

焦虑症发作时的一些调节方法

每天让人焦虑的事情太多了,如一遇下班点,路上就堵得慌;办公室里面的各种勾心斗角等等,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焦虑情绪呢? 焦虑情绪与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总在面对困境或压力时出现,人免不了焦虑,但它并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很多优秀的人同样也焦虑,因为处于适当焦虑的情况下,能未雨绸缪,及早发现问题,堤防漏洞,就好像给我们脑袋「打补丁」似的。 适度的焦虑也能让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让人的思维更加活跃、反应更加敏捷。 而焦虑症是一种疾病,焦虑水平持续时间长且症状严重,并极大影响到生活或工作,一般无法自助解决,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哦! 下面一些技术,主要是针对焦虑情绪而言的,总有一款适合你! (一)认知行为疗法 具体可见上期的周末有约。控制不了情绪,何以控制人生? (二)正念认知疗法 正念认知疗法为正念疗法的技术之一,可以帮助个体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来察觉自己的内心,学会客观的评价和接纳自己,也能将人从焦虑的情绪中剥离出来,主要包括以下3种技术: 1 全身扫描:闭上眼睛,按照一定顺序去察觉不同身体部位的感觉,并将注意力转移到关注躯体感受上,从而焦虑情绪降低了。 2 静坐冥想:是正念技术最核心、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技术。以一种集中注意力、不逃避、不评价的态度,去感受伴随呼吸时腹部的起伏,察觉身体的感受,聆听周围的声音,注意想法的变化。经过反复练习,能产察觉到脑中思维的产生与流动,达到静与动的完美结合。 3 三分钟呼吸空间:闭上眼睛,采取坐姿,体验此时此刻的想法、躯体感觉和情绪。 这种疗法是否非常像佛教的打坐?答案是肯定的,该疗法为原始佛教中最核心的禅法,以一种有意识的察觉、不做批判的方式去留意我们的想法、情绪与行为,促进身心的统一,还能增强注意力哦! (三)接纳技术 不管是森田疗法,还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察觉技术,或是接纳与承诺(ACT)技术,都强调接纳焦虑情绪。有时候焦虑是无法消除的,每当我们试着去抵抗或逃避,往往会使我们深陷其中,而尝试接纳焦虑,并学会与之和平相处,带着焦虑去工作和生活,它也许会助你成功! 就正如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Soren Aabye Kierkegaard所说:「谁学会了使自己正确恰当地焦虑,谁就学会了至高无上的本领。」 (四)意象技术 有时,我们脑海里总会闪过一些消极的画面,通常很短暂,但令人心烦焦虑,例如你明天需要做一个演讲,随后脑海中浮现自己在讲台上憋红着脸、像便秘一样吐字的样子,这就是意象,一种形象化的自动思维。以演讲焦虑为例,应该怎么破? 完成整个意象:在脑子里积极想象明天演讲的环境:我站在台上,手里面握着幻灯片控制器,面对台下观众,数百双眼睛都落在我的身上,感到自己心率越来越快、脸越来越红、嘴唇越来越干,脑袋一片空白,整个人都快呆住了。 但我不会停在那儿,立马拿起手中的演讲提纲扫视一眼,在与观众眼神互动的同时整理自己的思绪,稍微放慢演讲节奏,最后演讲有惊无险的结束了,观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意象中完成了这次演讲,就好像在渡过了危机一般,这样焦虑会不会好很多? 改变意象:你的意象你做主,在意象中的演讲可以按照你的意愿进行,通过改变意象,达到理想中的结果来减轻焦虑的情绪。 在意象中演练:通过在脑海仔细里面回想演讲的情景,仔细考虑演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找到解决办法,可以消除一些导致焦虑的负性自动思维。 (五)问题解决技巧 对于缺乏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对于即将要做得的事情,往往感到彷徨且焦虑。对于此类焦虑患者,不如训练解决问题的技巧,如指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选择一项方案执行—评估效果并总结—完善问题解决技巧。 不过,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识别并解决那些妨碍你设计或执行方案的不良思维。 (六)逐级暴露于焦虑之中 很多人应对焦虑的方式就是逃避,他们认为采取逃避的行为能够抵御焦虑,并能达到即刻缓解,殊不知焦虑永远存在。 和处理恐惧症类似,先将不同程度的焦虑事件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进行排序,然后按照先想象后现实的顺序,将自己置于轻度焦虑程度的事件中。 若产生焦虑情绪,则使用放松技术来进行应对,反复进行暴露,直到焦虑水平明显下降,再逐级往上进行解决。 (七)自我肯定 一些人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往往倾向于消极的一面,并喜欢与理想中的自己做比较。这些错误的模式会加重他们的焦虑。 首先需要改变比较对象,自己应该多注意自己从最糟糕的时候到现在取得的进步,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其次建立「自我肯定清单」,记录下你在工作或生活中值得肯定的事,如完成了一个项目,得到老板的大加赞赏;在家烧了一个菜,老公和孩子一个劲儿的给赞。 当建立起「自我肯定清单」后,并不断温习自己做过的那些优秀的事情,能激活积极的认知模式,分析问题时会更加积极乐观。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上述所列出的7种技术,都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若是焦虑症,可能还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发布了文章

婚前恐惧~婚前焦虑~我们该如何应对!

结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却又是焦虑不安的。他们对于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感到忧虑,担心着未来的种种,尤其是女性,敏感的心会将未来问题不断放大,从而在婚前变得忧心忡忡,严重时还会产生逃婚的念头。 婚前到底在担心些什么? 1、不确定两人婚后是否会长远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则是两个家庭的事。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婚后两人的感情生活,如结婚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工作生活中的矛盾、生育下一代等。由于家庭和社会因素衍生出的各种担忧,是婚前焦虑的最大原因。 2、担心婚后会不自由 结婚之后就有了一个新的家庭,家是港湾,同时也是一种羁绊与束缚。很多人都会担心婚后自己就不能做自由自在的鸟儿了。 3、担心婚后会影响工作和前途 这是女性尤为担心的一点,毕竟结婚后就有了生育后代的重任,而且不少家庭都是女性生育后就直接当了家庭主妇,在家带孩子,与工作渐行渐远。 如何缓解这种焦虑? 1、正确面对焦虑根源 思想根源上克服这种婚前焦虑是关键。虽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是婚姻之后却又衍生出了第三种感情——介于爱情与亲情之间,就是这种美好的感情维系着两个人一路走下去。若是不确定对方是否会陪自己一直走下去,那么可能是双方还不足够信任,如有必要,建议双方进一步深入交流了解。 摆正思想,摆脱对婚姻生活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存在过高的期望与奢望,不要认为爱人样样都好,蜜月真的比蜜还甜,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新家庭的诞生,同时也意味着负担的加重,意味着双双要为家庭尽力尽责,尽自己做丈夫或妻子的义务。 2、放松练习 首先,闭上眼睛深呼吸数次;然后让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慢慢放松,如双臂放松方法是:紧握拳头,并绷紧胳膊,体验上肢的紧张感觉,然后忽然把拳放开,双臂缓缓垂下,体会手臂的沉重、无力、放松。反复做几次,其他部位的放松方法也类似,即先让肌肉收缩,然后让其舒张,体验轻松之感。 3、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比较常见的就是运动。慢跑、游泳、打球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运动上来,对身心都有益,同时也能很好的缓解焦虑状况。

发布了文章

社交恐惧!!别掉以轻心!!

生活当中,你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特别是Office Lady,社交是展示风采的重要方面,可能需要和重要人物交谈,在公众场合发表你的观点,出现在谈判、酒会、晚宴等各种社交场所。但是,你总是不由自主地退却,或硬着头皮去了,却因表现失态而让好机会白白溜走。你懊恼、后悔,可当下一个机会出现的时候,你又开始胆怯、犹豫、心慌、手颤,久而久之,自信心在一次次窘态中消耗殆尽。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田超  是否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  “我在上司面前说不清楚我的意思,表现力极差,越是想表现越是不知所措。” ——庞若纤说,她29岁。  我在公司做广告策划,我知道自己很能干,也有很多好的ideas。但我常常当着公司高层的面,就笨嘴拙腮,根本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就像刚才的策划会议,我在底下和同事们讨论得相当热烈,好创意不断涌现,精彩极了。但是,一看见公司领导,我忽然说不出话来,仿佛所有的东西都卡在了嗓子眼里,而且当我看到老总越来越紧皱的眉头,就更是说得七零八落的,频频让我在大家面前失分。  “我真的不想去参加这个同学聚会,因为我不知道穿什么才好。”——杨玫薇说,她34岁。  接到老班长的电话,说下周老同学们要搞一个隆重的十周年聚会。这一星期我都心绪不宁。说实话,我也非常想念我的那些老同学,可是我一想到没有几件高档衣服给自己衬脸,脸上最近新长出了好多的斑,我希望光彩照人地去,让所有人感到我比他们活的好,否则还不如不去。于是,我借口出差逃避了。这样的逃避已经发生了好几回。  “我实在没办法在外面方便!”——小欣说,她26岁。  出门在外,寻找“方便”的所在,实在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在大城市有些卫生间修得跟五星级宾馆似的,干净、舒适。但是,有些地方的卫生间,连单独隔间的门都没有,我实在不好意思在那里解决问题。在众目睽睽之下,我觉得特别难为情。  ——恐惧社交也是病:  这三位小姐不仅仅是性格的问题,很显然,她们不仅仅只是面对别人觉得害羞、不好意思,而是对自己以外的世界有着强烈的不安感和排斥感。这种对社交生活和群体的不适应而产生的恐惧和社交障碍在医学领域上被称为一种精神上的疾病枣社交恐惧症,也叫社交焦虑症。  不要小看了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已是继抑郁症和酗酒之后排名第三的心理疾病,这可能是因为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压力愈来愈大,特别是网络时代的来临,为人们带来了新的社交领域,若长期沉溺于网络上虚拟社会的社交活动,则会减弱与真实社会中人与人的直接交流的社交技巧。  中国人,特别是女性多数内敛、含蓄,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交焦虑症的判定。多半以为这只是性格上的弱点,而不是病态,或者不认为这是一种疾病,或者根本就非常忌讳说这是一种精神疾病。  医生提醒大家,不要听到风就是雨,不必为自己经常跟陌生人说话爱脸红而耿耿于怀,中国女性的某些含蓄内敛的表现,并不能认定就是患了社交恐惧症。

发布了文章

西雅图夜未眠??鬼扯!~我天天睡不着?

1、“啊~可以睡8个小时,好爽!” 2、什么鬼?还没睡着,一定是我想太多,放轻松放轻松~ 3、也许我看看无聊的书就能睡着了。 4、玩会儿手机吧,除了点击声,手机和书没啥区别。 5、我去!手机让我脑子快…在我感到累之前要保持冷静。 6、原来枕头还可以拿来练卧推的,耶。 7、上帝啊,再给我两小时的睡眠时间吧,拿什么换都行啊!不要让我再失眠了,这糟透了! 8、身体和大脑终于投降了,开始进入放松的睡眠—— 9、擦!闹钟响了?!又是顶着熊猫眼卖萌的一天… 失眠的原因很多~无论单纯的睡眠障碍还是焦虑症~抑郁症引起的睡眠问题~都可以求助专业的医疗服务~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全体医务人员讲帮你找回一个健康的自然的睡眠~睡眠热线045184883153

发布了文章

生育恐惧症

房价偏高,消费高涨,不少年轻人都当了房奴,如果再生了孩子担子就更重了,一些新生代的年轻人也因此有了“生育恐惧症”。“培养一个孩子至少要几十万”、“父母对孩子只有付出,一辈子都得为孩子操心”、“现代社会压力太大,当房奴再生孩子就是孩奴了”……这些都是有“生育恐惧症”的年轻夫妻们所持的理由,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人并不是决心不生孩子,而是处在生与不生的矛盾之间煎熬着。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田超  长辈认为:养育孩子是责任  对于一些新生代的这种想法,做长辈的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生养孩子虽然很累,但是孩子带来的喜悦是任何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这也是人类必须承担的责任。孩子第一次笑、第一次说爸爸妈妈、第一次走路,都会给父母带来无比的惊喜,这是别的物质或精神上的东西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孩子长大一些,知道关心父母的时候,父母更会觉得有一个小生命时刻牵挂着的感觉是非常好的,尽管孩子会占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让人觉得没有自己的时间,但是孩子也是生活和奋斗的目标,否则人生早晚会觉得空虚。  关于培养孩子费用太高的问题,长辈则认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远不如现在,不要说当房奴,他们很多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都是跟老人住在一起,孩子也多是老人帮助照看。可现在的年轻人都要自己买房子,给孩子也都买最高档的物品,还要雇月嫂、保姆等,当然会觉得费用太高了。其实如果适当地给孩子买各种用品,不单纯追求高档和奢侈,也不盲目地攀比学别人雇保姆,根本不会出现养不起孩子的问题,他们觉得是年轻人养育孩子的观念变了,而不是真正的养不起。  新生代夫妻:当了房奴不想再当“孩奴”  马女士结婚已经3年多了,一直没有生孩子,她说这主要与经济条件有关,她家的房子只有50多平方米,如果生了孩子就会显得房子太小了。但锦州的房价越来越高,换大房子只有贷款,她和爱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只有2600多元,除去房贷每月也就剩1000多元,要是再养孩子恐怕不够,因此他们推迟了生育计划,想等手里积蓄多一些再考虑。  马女士的情况是经济收入不高的年轻人不愿生孩子的典型写照,现在锦州也确实有很多这样的年轻人,做着收入不高的工作,背着房贷,迫于现实不敢生孩子,只能将此事一拖再拖。  另外,一些年轻人则是因为养育孩子太累太操心而不愿生孩子,抱有这种想法的多是从小没吃过苦的新生代,他们不愿意为孩子付出。他们觉得现在养一个孩子的费用也很高,教育支出和购房支出占了最大的比例,至少得几十万才能培养一个孩子。所以更多的人则是因为现在房价、物价的高涨、生活压力日益增大而不愿生孩子,当了房奴不想再当“孩奴”。  提倡年轻人转变观念  个人认为,之所以不少新生代的年轻人产生“生育恐惧症”,主要与他们的观念有关。年轻的父母千方百计地给孩子买最贵的奶粉和食品,从小就给孩子穿名牌服饰,刚会说话就去早教班、特长班,刚上幼儿园就参加各种补课班,上小学中学还要让孩子进最好的学校,为此又是买学区房又是买车接送,如此培养肯定是花费很高。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就是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一切,让孩子有更好的前途,不过这些不一定非用高消费来打造。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多吃些营养品是必要的,但不一定非要选最贵的,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而过早地参加各种补课班也未必适合所有孩子,压力太大还可能让孩子厌倦学习,起到相反的作用。再有孩子穿名牌的问题,也是现在比较普遍的,其实这也没必要,很容易养成孩子讲攀比的心理,对其成长也不利。  个人觉得,只要年轻人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生养孩子的问题,这并不是什么难题,更没必要恐惧,吃必要的营养品,穿的方面不必追求名牌,培养孩子良好的物质观念。如果家庭负担较重的可尽早建立教育基金等,这样也能储存孩子将来的学费。

发布了文章

发作性睡病的表现

一个患者最近烦心事儿不少,这次还差点因车祸丢了小命,躺在普外科病床上的小丽怎么也想不明白,最近到底中了什么邪? 要说烦心事儿,就是她觉得每天怎么都睡不够,上着班没多久就觉得困得不行,然后睡了一会儿醒后就觉得神清气爽,可过了10多分钟,困意又再次袭来,一上午就这么就浑浑噩噩的过去了。 起初,同事们都认为小丽肯定是晚上回去加班太晚,要不怎么上班点老是想睡觉呢,可小丽心里面比谁都清楚,自己平时睡8个小时的,现在睡10个小时还是止不住困。要说止困的法儿,啥都尝试过,比如喝浓咖啡、困意袭来前剧烈运动、听DJ音乐等等,就差悬梁刺股了,可还是不管用。 随着困劲儿越来越大,陪闺蜜逛街时都能睡着了,要不挽着闺蜜的手早就摔倒在地上了,闺蜜调侃她最近肯定是被「睡鬼」附身了。 不仅如此,她醒来的时候,要么看到晃动的人,要么看到有人来砍她,要么周围都是一片火海,别提有多恐怖了。 还有睡前的时候,虽然意识清楚,但自己却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想动动都不行,想大声呼救也不能发出声音,只能听见自己沉重的喘息声,过了10多分钟之后,肢体能动了,就好像又重新活了过来一般。 她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前天开车上班,开着开着车就睡着了,一下子就吻上了前面等红绿灯的车,自己也因此住进了医院。 小丽真的是被「睡鬼」附身了吗? 要说睡不醒的原因,最多见的便是每天睡眠不足,但是经过补偿了充足的睡眠之后,困意也会消失;然后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就是咱们老百姓说的「打呼噜」。 因为呼吸道的阻塞,机体缺氧,导致患者睡不深,也容易觉醒,导致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在白天的适合就会觉得头痛、头晕、乏力和嗜睡,可在医院做了夜间多导睡眠脑电图,证实了小丽也不是这个毛病。 难道真的有传说中的「睡鬼」吗?,有被失眠的小伙伴就呵呵一笑了,如果真有睡鬼,麻烦它来附我一下如何?很明显,睡鬼肯定是不存在的,只是受限于当时医疗水平,人们试图通过这一名词来解释在患者身上的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还有一种疾病,可能大众对它的知晓率并不高,那就是「发作性睡病」,得了此病的时候,无论在何时、何地、何处,只要困意袭来,马上就能睡着,所以容易导致患者摔倒,同时入睡或觉醒时伴有幻觉,也有人还会发生睡眠瘫痪症(也是咱们传说的「鬼压床」)。 发作性睡眠有什么表现? 发作性睡病这一概念首次由法国内科医生Gelneauin在1880年提出,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四联征:日间过度嗜睡、猝倒、睡眠瘫痪以及睡眠幻觉,也是上文小丽的表现,当然并不是每个发作性睡病的患者都同时有这四个表现。 随着对发作性睡眠的了解逐步增多,现在将发作性睡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发作性睡病1型(曾称之为猝倒型发作性睡病);另外一种是发作性睡病2型(曾称之为非猝倒型发作性睡病)。 每天困得要死也是发作性睡病吗? 对于发作性睡病,当然不能狭义的理解为每天特别困就是发作性睡病了,从这一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有135年,有着一套严格的诊断标准 以发作性睡病1型为例,需同时满足: (1)患者存在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和睡眠发作,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以上。 (2)满足以下任何一项条件: 有猝倒发作(符合定义的基本特征)。经过标准的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检查平均睡眠潜伏期 ≤ 8分钟,且出现 > 12次睡眠始发REM睡眠现象(SOREMPs)。推荐MSLT检查前进行夜间导睡眠图(nPSG)检查。nPSG出现SOREMP可以替代1次白天MSLT中的 SOREMP。 免疫反应法检测脑脊液中Hcrt-1浓度 ≤ 110 pg/ml 或 < 正常参考值的1/3 所以,对于发作性睡眠的诊断,不仅有症状标准,还得病程标准,此外还得有相关的检查结果来证实。 得了这病需要去医院做哪些检查? 1周的体动记录仪和睡眠日记:排除患者睡眠不足,或因昼夜节律改变导致的睡眠障碍等。 多导睡眠图:不仅有利于诊断,还有利于排除其他疾病,如上文所说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小睡潜伏期试验:一般和多导睡眠图一起检查,以确定患者睡眠是睡够了,那么该试验的准确性也有了相应的保证。 觉醒维持试验:此检查不是为了诊断,而是为了评估患者的功能,若患者觉醒维持能力差,那么肯定是不建议驾车、从事高空作业的危险工作的。 脑脊液Hcrt-1检测:发作性睡病1型患者的脑脊液中Hcrt-1会显著下降,非常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嗜睡量表(ESS)和斯坦福嗜睡量表(SSS):评估患者的主观困倦程度。 得了这病还能好吗? 虽然发作性睡病很烦人,但稍微让人好受一点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可逐渐好转,也不会遗留一些严重的问题。 对于此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白天使用中枢兴奋剂(如莫达非尼、哌甲酯、安非他明等)来保持清醒;对于猝倒,可以使用抗抑郁药物,以防止摔伤、骨折或其他意外发生。 得了发作性睡眠,生活方式也得相应的做出改变,首先睡眠时间得规律,白天的时候也有规定的小憩时间点。若是感到困意来袭,可以小睡一下,但最好控制在15分钟内。 最为重要的是,得了发作性睡病,最好不要从事高空、水下以及驾驶等危险工作,防止悲剧的发生。 若是怀疑自己得了发作性睡眠,请及时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来证实自己是否得了此病。

发布了文章

为什么人们愿意沉浸在痛苦中?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有一个词叫做“强迫性重复”,意思是说人倾向于不自觉的重复一些早年的创伤性体验,比如曾经被羞辱的孩子,当他成年后,他会不断地无意识的创造曾经被羞辱的类似场景,然后会被再度羞辱。其实,没有人愿意让自己重复体验那些痛苦,但是,却又很难从那些体验中逃出来,这是因为:1.那些体验是熟悉的,即便那是让人痛苦的体验,但是因为它熟悉,所以我们还是愿意不断重复它,因为熟悉可以带来安全感。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田超对于那些更舒服的体验,我们理智上可能知道会好些,但是因为在成长中没有积累起相关的经验来,所以,不想去尝试。我们被限制在旧有模式中,不断重复痛苦。2.人倾向于以自己经验到的模式去评估和感受现在的环境。比如,一个人在成长中总是被父亲批评,他对爸爸非常恐惧,当他长大后,可能就会对权威产生类似对爸爸那样的恐惧,所以,当他面对领导时,就会非常紧张,生怕做错什么挨批评,可是越紧张就会越出错,于是导致领导真的批评他,于是这就进一步验证了他最初对领导的恐惧:权威是可怕的。其实,这个结局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引起的。这个过程,在精神分析里,叫做投射性认同。3.有时候一些负面的情绪会带给我们自己特别的满足。比如一个儿童生了病,就会得到父母特别的照顾,他就学会了用自己受苦的方式吸引父母的关爱。也就是说受苦成了他自己的某种资本,可以吸引别人关爱他,或者他因自己受苦而感觉具有了某种特权。这种现象常常在婚姻可以看到,比如,女人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后来男人出轨,女人责怪男人负心,却不知道,她付出的背后,可能暗含着对男人的指责:你不如我能干,不如我负责,男人虽然说不出什么,但这暗中隐含的责备,可能恰是他出轨的一个原因。4.某些痛苦的体验可能带来保护。当一个孩子被批评时,他很伤心,于是他减少了与别人的接触,从而使自己远离那些不舒服的体验,这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至少在那一刻,这是有保护意义的。但是随着年纪增长,这样的方式会让他的社会功能受损,于是带来了新的苦恼,于是他又陷进了新的不舒服体验中。如果他一直没有办法找到更有效更有建设性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他就会不断陷入各种各样的苦恼里。5.重复体验痛苦发生时的情景,也是我们内心处理痛苦的一个方式。不断重复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试图改写的过程。经历过地震的孩子,有时会看到他们不断把积木搭成高楼,再推倒它,这实际上就是他们将自己带回到以前的创伤情境,并在重复中缓解那些恐惧悲伤,并在重建中找回控制感。若要改变上面的这些状况,需要做出很多努力。首先,需要积累足够的勇气做出改变,因为任何改变,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冒险;其次,需要在改变中积累经验,哪怕是改变中的一点点经验,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改变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可怕。这一点点成功的经验就可能带领我们进行更多的探索,从而引发更多的改变,最终完成内在模式的重新塑造,将自己从旧有的痛苦模式中解放出来,也就脱离了那个在痛苦中的循环,从而完成对过去创伤的修复,用新的,更适应的方式去生活。

发布了文章

健康才是美!减肥减出了神经性厌食症

「能别告诉我妈妈么?我怕她担心。」方芳(化名)今年即将高考,外表看上去青春靓丽,但她却催吐上瘾。 「需要吃药么?我只是对体重比较在乎,吃了东西会去吐一下,或许是高考压力大?」方芳是以精神压力太大怕影响高考而催妈妈带来看门诊的,在催吐这件事情上,她并不想别人知道,或者觉得并非多大的事情。 为了瘦,有的孩子在学校厕所里关起门来呕吐,有的随时用秤监控自己的体重,有的过量运动、用利尿剂消肿。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神经性厌食症,以自我挨饿和体重过度下降为特征。大概 90~95% 的厌食症患者是女性;5~20% 的厌食症患者会死亡,死亡率高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致死率最高的心理疾病之一。 当「厌食」成为生活方式 1.73 米的瓦莱丽娅·莱维汀可能是世界上最瘦的成年女性。身高 1.73 米的她,体重只有 27 公斤,仅相当于一个 8 岁儿童的体重,见过她的人都称她是一具「活骷髅」。 由于疯狂的节食减肥,她最终患上了厌食症。尽管已经骨瘦如柴,她还是许多年轻女孩的「偶像」,甚至收到许多来信,要她传授「瘦身」秘诀。 瓦莱丽娅称:「她的厌食症不是游戏或玩笑,而是一种痛苦的疾病,这一疾病已经彻底摧毁了她的生活。」 「感谢催吐让我 3 个半月(瘦了)30 KG!!!总共 40 KG!」在社交网络的厌食交流小组,一条以惊人速度减轻体重的帖子引起了我的注意。4 个感叹号不遗余力的展示着减重成果。 「我需要迅速减肥的时候会每顿吃饭就吐,之后就变成一天就吃一顿饭,后面就是 3 天一顿饭,然后还是会吐」。这条火了 7 年的帖子里,至今仍然有人在询问如何催吐减重。 第二年,发帖人回复:「我现在只能吃流食,其他一概都吃不了啊,好痛苦啊!」这一次,13 个感叹号加重了「痛苦」的语气。最后的一次回复,在今年炎热的七月。「求方法(鞠躬、手比爱心)」有人再次询问催吐方法,发帖人只回了四个字:「别催吐了」。 近年来,中国厌食症患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虽然没有严格的流行病学数据,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一个信息统计数据显示,2001~2005 年、2006~2010 年、2011~2015 年三个时间段中,2011~2015 年门诊新增的、入院的厌食症患者数量,是 2001~2005 年数量的 3~4 倍。 「不控制体重怎么控制人生」? 雨婷在美国攻读「医学人类学」的硕士学位,她曾经在北京六院的「进食障碍病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在二十多名患者中,大多数是 14 岁~18 岁的厌食症患者,女性偏多。「她们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瘦的人,胳膊和腿都细得皮包骨,像树枝一样」。 雨婷也曾是一位进食障碍患者,尽管她的病情中关注体重只占较小的部分,但她的妈妈却曾对她说:「不能控制体重的女人,怎么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关心体重和减肥,这可能是一种视角。但细致了解整个经过,会发现很多别的事」,她列举了引起进食障碍的其他因素:比如性侵、转学、家庭问题、社交障碍……但「不管正向还是反向,确实是受文化影响,贴得比较近的一种疾病」。 苏珊·鲍尔多在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不能承受之重》中写道:「在我的读者中,亚洲妇女是最为坚持这种观点的人群之一,即饮食和身体形象对她们那个地区的人来说不是问题;(但)我发现了大量的报告,报道饮食失调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的戏剧性增加。随着许多亚洲国家变得西化,被灌输高大、苗条和纤瘦的西方审美标准,一种事实上如海啸般的饮食失调已经将亚洲国家淹没」。 体重从来不是个人问题 「社会文化在引导大家摧残自己的身体」,女孩何一,曾经在贪食症里挣扎了七年的她开了一个帮助进食障碍人群自助的公众号,。 在她接触了的大量「康复故事」和后台留言后,何一说:「社会文化本身不能引起进食障碍,但瘦的文化跟进食障碍有关系,加剧了进食障碍肆虐,在康复过程中造成很多问题。」 她举了一个例子:近几十年以来,美国环球小姐冠军的体型在越变越瘦。大概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大多数环球小姐夺冠时的 BMI 值低于 18.5,属于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体重过低的范畴。体重偏低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风险,诸如骨质疏松、抵抗力下降、月经失调等。 「社会对女孩身材的预期,有一些难以企及的不健康的标杆。如果真的把身材当做一个系统的话,我觉得绝大多数我认识的人,尤其是女性,都没有办法幸免」。何一曾以为变瘦就可以解决痛苦:「女人的不行都是因为你胖、你丑,瘦的、漂亮的女孩才不会有痛苦。」 「当代文化似乎比以前的时代更痴迷于控制任性的身体」,苏珊·鲍尔多在《不能承受之重》中说。 「这在我的控制范围内」、「我知道我的身体什么事都可以胜任」、「如果我不能做别的,我将成为自己身体的主人,我发誓」、「你把你自己的身体变成你自己的王国,而你就是暴君,绝对的独裁者」,进食障碍患者的声音在文中此起彼伏。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对增重和变胖的强烈恐惧是诊断厌食症的重要依据。受访的厌食症患者对《脂肪:文化与物质性》一书的作者说:「如果我吃东西,我就会觉得自己变胖了,我令人恶心,我很肮脏,我是个失败者」,「你都能看到那些可怕的肥肉爬满了你的全身」。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和监管研究中心开展的「中国肥胖指数暨体重超重问题研究」课题的数据显示,我国减肥人群中,BMI 指数超过 24,即真正超重的人数占比 48.7%,不足五成。 而 50.4% 的减肥者只是微胖,还有 0.9% 的减肥者属于苗条人士。BMI = 体重(kg)÷ 身高?(m),这种身高体重指数以及「腰臀比」,常被误认为是评估胖瘦使用的。 「世界上没有美的标准,只有健康的标准。评价与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才是 BMI 和腰臀比的主要目的」。美国注册营养师张雯霏向我解释。 「控制不了只想一了百了」 中国的互联网上,诸如「绝食减肥就是王道」这样的互助小组屡见不鲜,但只有真正体会到节食挨饿的滋味,才明白对抗身体需求的痛苦所在。 《人类饥饿生物学》,这部为社会大众对饮食内容与运动量的态度带来深远影响的著作,曾做过一个「断食实验」。研究对象都是年轻健康的男性。保持一段正常的饮食后,他们便进入为期三个月的半饥饿状态,并每周步行 35 公里。这些年轻人之前没有体重问题,也不对食物有特别兴趣。 但试验中,大家想谈论的主题就只有食物、夜里梦到的也是食物。「他们会在冲动下偷吃起来,但之后又对此感到罪恶。他们开始显得焦虑,产生忧郁倾向,无法集中注意力变得退缩。其中两位男性情绪失控,另外还有一位为了退出实验甚至不惜切断指尖。」作者写道。 这样的痛苦每天都有在上演。 在百度贴吧「暴食吧」,一位女儿吃减肥药死亡的母亲写下催人泪下的帖子:「自从你离开我合上眼睛的一刹那,我的心碎了。……减肥增肥便秘拉稀肚胀肚疼成了你生活必不可少的演习。盲目的节食减肥早已经损坏了你的肠胃,无法正常排便使你夜不能寐。……我更恨网上的售药者,把平常药店最多零售少量的药品成箱的买给孩子,难道就不怕老天劈雷!」 同一个贴吧里,女儿的帖子永远留在了四年前:「我放不下体重,讨厌多出来的肥肉,……胃溃疡,继发性闭经,食道逆反流,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毛病,或许有一天这个被我折腾的身体就会像老化的机器再也不运转。有时候我想还不如一了百了。」

发布了文章

呵护老年人心理健康,共筑老龄化社会和谐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12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亿,占比10.1%,首次突破10%,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据哈尔滨市民政局最新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哈尔滨市60岁以上老人有122.4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2.4%;80岁以上老年人有16.4万人,占老年人口数量的13.6%;空巢老人达53.9万人,占老年人口数量的47.8%;部分丧失和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有20.9万人,占老年人口数量的17.3%。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医学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指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的状态”。1990年第40届世界卫生组织哥本哈根大会提出健康老龄化,其基本出发点是“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中,如果绝大多数老年人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那么社会发展就不会受到过度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让老年人健康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难题的良方,为世界各国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众多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不仅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延缓衰老;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压力过大,则可导致机体衰老加快,各种疾 病(包括癌症)的发病率上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到了晚年,性格变得怪异、说话颠三倒四、唠唠叨叨、记忆力减退、对子女漠不关心、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无端恐惧焦虑。同时,皮肤出现明显的萎缩、老年斑横生、视力模糊、听力锐减、手脚震颤,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张一主任指出,这是典型的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症状。随着社 会老龄化的加剧,患者数量还在逐年增加。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生存的压力日渐增大,子女们无暇更多地去关注老年人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也无暇去细心观察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如何,对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更是所知甚少,对自己年迈的父母已经长时间患上老年期精神疾病而没有发现,更谈不上及时地去诊治,对于老年人出现的精神方面的疾病,人们往往归结于“年龄大了”、“糊涂了”、“老小孩”等,正因此,“导致老年人在出现了老年期精神疾病,却得不到及时的诊治,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给老人们造、、 成了晚年巨大的痛苦,使其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 当代老年医学研究证实,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大致有三个方面。 1、衰弱和疾病。人到60岁以后,体力和记忆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 “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些身体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在衰老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恐惧心理。当然,不同心理状态的老年人,对待衰老和疾病的态度迥然不同。 2、精神创伤。有调查表明,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伤之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将有损健康。 3、环境变化。最多见的是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老年人对此往往不易适应,从而加速了衰老过程。此外,文化程度、过度疲劳、营养缺乏、经济欠佳、孤独空虚、死亡临近等引起的老化情绪,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简单来说,老年人中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神经衰弱及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易兴奋,控制不住,精力不足,情绪性疲劳,失眠,头痛,心悸等,病程可达数十年,症状可有间歇,病情容易反复。一般而言,老年人睡眠时间多在5~7小时之间,并常常有睡眠浅、早醒、多梦的现象。睡眠障碍是老年人神经衰弱最主要的表现。 2、抑郁症:常伴有其他躯体疾病,老年人抑郁症患者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或抑郁,对生活失去兴趣,日常生活没有快乐,睡眠不佳,慢性疼痛,记忆减退,甚至持续产生死亡念头。老年人患上抑郁症是十分危险的,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老年人自杀。因此,老年人患上抑郁症之后要尽快寻求相关治疗,疏导不良情绪、消除或缓解抑郁症状。另外,家属要注意关心和保护患者,多了解抑郁症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治疗。 3、焦虑症:经常看到有些老年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有的为一点小事而提心吊胆,紧张恐惧。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焦虑,严重者称为焦虑症。他们身体本无疾病,或仅有一点无伤大雅的小病,却担忧自己的病治不好,不断辗转于各处求医问药,做各种化验检查,遍尝各种偏秘祖传方;过分担忧家人的安全和健康等等;对某种治疗或药物过度依赖,甚至觉得离了它们就没有活下去的勇气。种种表现提示“杞人忧天”式的恐惧担忧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与现实处境不符的持续恐惧不安和忧心忡忡是其临床特点。 4、疑病症:疑病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怀疑自己患了某种躯体疾病,或是断定自己已经患了某种严重的疾病,感到十分烦恼,其烦恼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患有疑病症的老年人性格上都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敏感、多疑、易受暗示;孤僻、内向,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身体变化过度关注,以及过分自恋等。疑病症的发生,与老年人的以往经历也有一定关系,比如目睹亲友死于某种严重的疾病,医生不恰当的言语态度、行为等等。当然,疑病症也可能是抑郁症的先兆,或确实潜伏着某种躯体疾病,需要加以注意排除。   5、老年痴呆症: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0%存在智力障碍,其中1/2可发生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症主要表现为记忆减退和多种形式的认知功能减退,比如记忆力减退、语言功能障碍、定向力障碍、推理判断思维减退等。老年痴呆的病因虽然未完全明确,但许多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脑血管病等,对导致或诱发痴呆形成及病情加重都有影响,因此要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还要注意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痴呆常伴有情感、行为和精神障碍,应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在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增强记忆、认识功能、语言及运动训练等康复治疗。 6、器质性精神障碍:有些老年人既往有一些脑血管疾病等器质性脑病病史,继而常毫无根据地胡乱猜疑,如诉说周围的人对他不怀好意,认为别人在背后讲他的坏话;有人对他“盯梢”,监视他的行动;称家中的东西被人偷走;指责年逾古稀的老伴有“作风问题”……有的老人听了一些客观上不存在的声音,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物体,如听到有人议论他、责骂他;尝到茶水、饭菜里有“毒药”味道;看到墙壁上有许多虫子……因此,他们或愤怒不已,或对空交谈,或拒水拒食,或上访诉讼,对这些荒谬无稽的现象坚信不疑。这种状况医学上称为“幻觉妄想状态”。 当老年人出现幻觉妄想状态时,应尽早到精神科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才控制病症的发展。 我们应当继续发扬我国道德的优良传统,将老年人的心理卫生搞得更好,使人人都愉快地度过晚年。据研究,一般老年人在65岁左右精神状态处于低潮,这一段心理卫生如何,社会适应如何,举足轻重。如果这一段顺利度过了,可以焕发“第二个青春”;如果这一段矛盾加重,易造成更易衰老,一厥不振。 老年朋友应当怎样讲究心理卫生: (一)要维持积极的心态,树立生活目标 过度紧张有害于身心健康,但无所事是,百无聊赖,没有计划的生活也有害于身心健康。怎样维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呢? 1、必须树立生活目标,不断增强求新动机,心情愉快,满怀信心地去生活。 2、生活起居节律化,对自己决不姑息迁就。古语云:“起居无节,半百而衰”。老年人都应引以为戒。 3、要做工作,而且要做自己乐意做又有社会价值的工作,在工作中和晚年的劳动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愉快的、紧张的活动中可以延缓衰老,益寿延年。正如孔子所说:“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尽力坚持自我服务性劳动。尤其是儿孙满堂的老人更要注意这个问题。俗语云:“有儿四十即先老,无儿八十正当年”。这很值得有的老年人玩味。 5、坚持体育锻炼。严格的体育锻炼制度不仅增进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维持心理上的适度紧张。 (二)加强自我调节,创造愉快心境. 1、做情绪的主人,在生活中尽力培养积极情绪,尽力减少消极情绪的发生。“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不无道理。 2、遇有矛盾挫折,主动尽快摆脱,不要钻牛角尖,不要任消极情绪折磨并摧残自己。要想到“利与身孰重?”要做到“转念冰解”。 3、加强自我积极暗示,知老忘老。自我积极暗示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朝气勃勃,有利于健康;自我消极暗示可以使人疑神、疑鬼,心神不安,情绪低落,精神萎糜,有害于身心健康。比如说:“我老了,记亿不好了”,有了这个心理准备,就会记忆越来越不好;“我老了,腿脚不灵了!”“我老了,头脑不清了!”“我老了,性生活不行了!”“我老了,身体虚弱了!”等等,这些都会象紧箍咒一样把自已束缚得死死的,以致心境不佳,精神不爽,包袱沉重,危害健康。 (三)家庭和美,宽心相容 老夫老妻更要相亲相爱,全家人敬老爱幼,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亲密无间,团结和睦。 (四)重建新的人际关系 要结识新朋友,心里有话能有处说.切不可囹圄斗室,深居简出。常言说,同龄相嬉,乐而忘老。 (五)趣味盎然 可以养花、养鱼,可以书写、绘画,也可以定时收听广播,还可以从事点有趣的体力劳动。这样可以填满生活时间,陶冶性情,调节神经系统,延缓衰老。 (六)“处病不惊” 老年人有病同样要“既来之、则安之”,不可胡思乱想,防止自我消极暗示。除非必须住院治疗的病,一般不宜住院,应尽量在家治疗和调养。这样老人可以感到欣慰、安全,并饱尝天伦之乐,有利于疾病康复。 (七)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老年是许多危机和应激因素集中于一起的时期。老年人和青年人相互比较,会在短时期内丧失更多功能东西。如退休引起的原社会角色的丧失、收入减少、离开热爱的工作和熟悉的朋友、晚年丧偶、同龄亲友相继死亡、体弱多病等,都会给老人带来许多心情不安的各种应激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威胁下,会破坏老人的幸福晚年。因此,政府、社会、单位、邻里、家庭及亲友等,都应对老人给予关心、安慰、同情和支持,为老人建立起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网,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舆论,满足老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不断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老人开辟娱乐场所,在报刊、电视、电台的节目中增添老人所喜爱的内容,指导老人过好晚年生活。 此外,还应加强老人的社会保险和法律保护,为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享受天伦之乐,欢度晚年提供社会保证。 综上所述:对老年朋友的心理问题,需要有更加科学的认识,同时全社会也要更多的关心他们,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为老年朋友提供及时有效的咨询与治疗,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健康快乐,让我们的老龄化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发布了文章

广泛性焦虑(GAD)的具体表现,以及和焦虑情绪的区别

你是否会过度担心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者一整天都感到紧张和焦虑,却又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每个人都有焦虑的时候,但如果担心和恐惧一直缠绕着你让你无法放松,而且它们已经干扰到你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那么你可能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简称GAD)。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慢性焦虑障碍,它会让精神和身体倍感疲惫,耗尽你的精力、干扰你的睡眠,甚至把你的身体拖垮……但是由于它的一些症状与日常的焦虑情绪相似,人们往往不能及时识别并就诊,导致延误治疗、对心身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绿丝带将会分两期系统介绍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疾病症状、识别、自我缓解技巧及治疗方案,帮助您科学地了解这种隐藏在我们身边的疾病,也帮助已经受到此病症困扰的朋友们摆脱长期的忧虑,学会如何平静焦虑的心情。 什么是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长时间处于一种担心、紧张、无法放松的状态。 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恐惧症不同,恐惧症通常是与一个特定事物或情境相联系引起的害怕,而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焦虑感是泛化的恐惧或不安,它会让一种广泛的担心与不安的感觉笼罩着你的整个生活,影响着你的正常生活。 如果你患有GAD,你不仅会担心其他人所担心的事情,而且你的担心在一般人眼里,或者在你没有GAD时自己都会觉得过分。如一个同事对目前经济漫不经心的评论,会让你浮想联翩,最后想到自己可能马上被解聘;一个打给朋友的电话,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回复,就会让你担心你们之间的关系是否恶化了。有时甚至只是一想到要度过接下来的一天,就会产生焦虑。你在参加活动时也充满了过度的担心和紧张,即使在很少有或没有任何诱因的情况下。 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你的焦虑过于强烈,或者你相信你的担忧会在某种程度上保护着你,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你不能拒绝你焦虑的想法。它们不断地涌入你的头脑,不停的重复出现。 以下的情景是否让你感到很熟悉? “我无法停止我的想法……它们让我快发疯了!” “他迟到了,他应该在20分钟前就到这儿来的!哦,我的天哪,他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故!“ “我无法入睡,我感到恐惧…我不知道为什么!“ 正常水平的担心与GAD之间的区别 忧虑,怀疑和恐惧本来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即将到来的考试而担心,或因为突然出现的单位架构改变会影响到你的职业前程而担心都是正常的。而GAD不同于“正常”的担忧和焦虑之处在于: 过度的 闯入性的 持久的 破坏性的 “正常”焦虑与广泛性焦虑的区别 “正常”焦虑: 广泛性焦虑障碍: 你的担心不会干扰你的日常活动和基本职责。 你的担心会显著地影响你的工作、活动或社交生活。 你能控制你的担忧。 你无法控制你的担心。 你的烦恼,虽然不愉快,但不会非常苦恼。 你的担心令非常你沮丧和倍感压力。 你的担忧局限于一个具体的、少量的现实问题。 你担心各种各样的事情,并总是往坏处想。 你的担忧只持续很短的时间内。 你几乎每天都在担心,时间超过六个月。 症状及表现 不是每个有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人都表现相同的症状,但大多数人都经历了情绪、行为及躯体的波动性体验,这些情况在有压力时会变得更糟糕。 情绪症状 担心的想法不断涌入你的大脑 你感到焦虑是无法控制的,你无法停止这些担忧 那些让你焦虑的事情的想法总是突然闯入;你试图避免这些想法,但办不到 无法容忍不确定性,你需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感到广泛的忧虑或恐惧 行为症状 无法放松、享受安静的时间、或是一个人呆着 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关注某些事情 不断拖延事情,因为你觉得自己快崩溃了 回避让你感到焦虑的场景 躯体症状 感到紧张; 有肌肉紧张或多处身体疼痛 难以入睡,因为你脑子里的不停在想事情 感到急躁、不安、神经质 胃部不适、恶心、腹泻 识别儿童GAD 在儿童中,过度忧虑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将来发生的事情、过去的行为、社会接纳程度、家庭事务、个人能力以及在学校的表现方面。不同于成人的GAD,儿童和青少年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焦虑与现实情况是不成比例,所以大人需要识别他们的症状。除了许多成年人都有的症状以外,儿童GAD还有以下一些较为鲜明的表现: “如果。。。怎么办?”的想法,对将来的情况感到恐惧 完美主义,过度自我批评,害怕犯错误 感觉周围发生的不好的事情都是自己的错,他们担心会有悲剧发生 他们坚信不幸的事是会传染的,并且会担心发生在他们身上 经常需要别人的保证和同意!

发布了文章

精神分裂到底有什么损害?

很显然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分裂患者跟荧幕上的精神分裂患者是不一样的,大多数的精神分裂患者在年富力强的青年时期起病,以25岁左右为最多,也有不少在15~40岁之间的少年和壮年时间起病,大多起病缓慢,少数呈急性或亚急性。 但患者对自己患精神分裂毫无自觉,往往拒绝就医,即使家人勉强将其带至医院,大多也不愿意接近医生,不愿意诉述自身的感觉,此时如果家人给以迁就,往往会使疾病拖延治疗,会使精神分裂反复发作或逐步发展为慢性,到了疾病的晚期则逐渐变为精神衰退,此时病者变成整日无所事事的徘徊或独坐一隅,对任何人任何事物均不感兴趣,漠不关心,不与亲人来往,学习工作上毫无要求也没有什么打算,甚至连生活上必需要的吃饭、喝水、个人卫生等均需别人照料。 这种把患者正处于黄金时期的社会劳动力给完全剥夺的疾病,除了对患者自身以及家庭造成极大的困扰和损失之外,还使患者的社交活动受到阻碍,所以精神分裂症一当发现即应及时治疗,以减少疾病的迁延与复发。在变态心理及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是最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的问题。 精神分裂症的病象都是变态心理,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十分繁杂,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不仅不同的病人症状不一样,就是同一病人,每次患病及同次患病的不同时期也表现不一样,但如能掌握其“万变不离其宗”的要领,就可以把这个病区别出来。该病的主要表现是精神活动(也称心理活动)脱离现实,在知觉、情感、思维及意志行为之间互相不协调及互相影响,而导致学习、工作、生活、社交等适应能力降低,因此常不能维持原来的学习工作能力,原来的生活习惯方式也变为异常。 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当中要注意三点 1、不要讳疾忌医 通常疾病开始时,有的家属认为这个病很丢脸面,就坚信自己的家人、孩子不会得这个病,自己骗自己,不好好看病。其实精神病就像感冒、发烧、胃痛等一样,它是疾病,觉得孩子或者家人患精神病是见不得人的事情,讳疾忌医,这是非常糊涂的表现,这只是掩耳盗铃。越是这样,对病人越放任自流,任由疾病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最后病人一塌糊涂,不可收拾,才不得不引起重视,结果是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2、不要病急乱投医 有的家属愚昧到去听信什么偏方、秘方,不正规治疗,导致疾病多次复发,等到病人严重后,复发多次治不好,不得不长期住院时,医生最后都没有很好的办法,疾病自然很难痊愈。更有甚者,病人因为症状支配,行凶打伤家人或者他人,后果严重,这个时候,病人家属才后悔莫及,但是已经晚了。 3、单纯药物治疗副作用大 患者服药后常会出现反应迟钝、思维笨拙、嗜睡等现象。服用久了会对大脑及心、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危害,需要定期查验其肝、肾功能,对服用时间过久药量过大的患者会导致大脑萎缩,以及造成患者精神活动的萎靡不振。而且患者对药物依赖性强,一旦药量不足或停药就会复发,需要终身服用,时间久了患者会出现反应迟钝、言语迟缓、木僵、呆滞、发胖、内分泌失调等,患者不能正常有效地工作和生活等。

发布了文章

既爱又恨的治疗方式~始终被质疑~从未被取代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过,“ECT毁掉了我的头脑,擦掉了我的记忆……这样的治疗有什么意义?”当然也有为电休克疗法正名的,美国律师哈特曼曾说,“我在20多分钟后醒来,尽管麻醉药的药效还让我头昏眼花,但大部分地狱般的抑郁已经消失了……ECT帮我控制住这头恶魔,生活又有了希望!” 这样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治疗方法,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它曾经是野蛮的:在ECT中,医生要对头部施加70-130伏的电流,这个电流足以导致患者癫痫发作,主观体验十分痛苦。经过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现在的ECT治疗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在通电流之前,医生会给患者注入麻醉剂和肌肉松弛药,避免患者出现剧烈痉挛而导致骨折等问题。ECT一般会进行6-12次的治疗,每周3次,连续数周。 当然,它也是高效的:在结束治疗后,患者通常很快就会醒来,但会出现短暂性失忆。目前医学上普遍认为抑郁症是由于大脑神经递质5-羟色胺分泌减少引起的,相比药物的起效周期缓慢,ECT能够让大脑迅速分泌5-羟色胺,达到快速见效的效果。 尽管ECT对那些重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但它并不是每位精神病患者都可以尝试的,美国精神病学会在1990年就指出了ECT只可用于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的重性抑郁障碍的病人。 这是因为在经过ECT治疗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选择ECT是不得已为之。一般情况下,手术过后患者会出现短暂性的失忆,但短时间内就可以恢复,然而还有一小部分患者却长期地失去了对以往的记忆,不仅如此,ECT对认知能力也有一定的损害,这对脑力劳动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ECT的另一个副作用也同样令人烦恼。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超过2/3的患者在ECT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但又在6个月内复发,虽然其他治疗方法也无法阻止抑郁症的反复发作,但是这种高复发率还是让很多行业专家对ECT治疗的方法表示怀疑。 总而言之,在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中,医生们把ECT疗法当成是最后的稻草,只有当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不起作用时,才会考虑使用。

发布了文章

惊恐万状~要死了~快打120~医生却蒙了~其实是惊恐障碍

120车或急诊科的同事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患者前五分钟还如"急性心梗"的患者一样痛苦万分,有的呼吸困难,胸闷胸痛,有的头晕乏力,四肢瘫软,有的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可往往只是量了个血压,或仅仅是刚刚建立静脉通道,甚至什么处置还没做,他就好了,缓解了,甚至跟没事人儿一样,这种有"濒死感"体验的患者查不出什么器质性疾病的检查结果,又恢复的这么迅速,可谓雷声大雨点小!这样的"闹剧"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家人和被折腾的医护人员很不理解,大多觉得患者是无理取闹,是没病装病,其实他们真的有病,而且属于典型的表现,它就是"惊恐发作"!     当一个人在安全的环境里,在短时间内心跳急剧加快,呼吸急促、冒汗、颤抖、窒息感、胸口烦闷或作痛、作闷作呕或胃部不适,头昏眼花或昏倒、忽冷忽热等,可能会有点不舒服。 但患有恐慌症的人,往往认定这些生理现象代表了他们患有可能致命的大病(例如心脏病),或意味着他们会突然不支倒下,失去知觉,甚至死亡而令他们产生极大的恐慌,及害怕同样的情况会再度出现而精神变得更为紧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惊恐障碍的成因 遇到一些压力,感到轻微的焦虑是正常的。但假若一个人要面对很大的身心压力,例如长期失业,经济困难,与亲友不和等,他的身体便会长期紧张,容易产生很大的焦虑和恐慌反应。 当他们再感到本身受到的威胁,无论是对身体、心理或财务的威胁,他们的身体都会自然地作出调节,例如加快肾上腺素的分泌,准备(作战)状态以便应付这些威胁。 这些调节的后果包括在短时间内心跳急剧加快,呼吸急促等,本来都是正常现象,但患有恐慌症的人,往往认定这些生理现象代表了他们患有可能致命的大病。 同时患者也认定本身无力应付,而旁人也不会施于援手,于是他们会更为惊慌,越惶恐,身体便出现更多的生理调整;然而越多生理调整,他们更深信他们的担忧是千真万确的,一个恶性循环便形成了。如何知道自己患有惊恐障碍? 如果在安全的环境里,你在数分钟内感到强烈的恐惧与不适,而当时有以下四种或以上的病症,你便可能经历了一次惊恐突袭,若恐慌不断出现,这人便可能患上惊恐障碍了。 1、心跳加快 2、呼吸急促 3、冒汗 4、颤抖 5、窒息感 6、胸口烦闷或作痛 7、作闷作呕或胃部不适 8、头昏眼花或昏倒 9、忽冷忽热 10、手脚麻痹或无知感 11、思绪不清晰,感觉不真实,抽离或虚幻 12、害怕将会死去 13、害怕失去控制,失去理智 惊恐障碍进程 有一些患者因担心下一次的惊恐会在不能随时离开的地方发生(例如在行驶中的巴士、升降机、人多拥挤的地方等),而回避这些地点。另外,一些患者因恐怕昏倒时没有人照顾,而避免独自一人外出。 患者广泛地逃避很多事情、活动或人多的地方(例如街市、广场等),若不处理渐渐便会演变成(广场恐惧症)。这样他们的工作及生活质量便大受影响。 惊恐障碍有什么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若患者出现严重症状时,可按需要服用医生处方的药物,以减轻病情。 2、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法是被证实能有效治疗惊恐障碍和广场恐惧症,其中(暴露疗法)是要患者面对或接触令他们恐惧和不安的情境(例如:人多拥挤的街市)。此外,患者又制止做惯常的逃避行为。 虽然大部分心理疗法都没有所谓的副作用,但是(暴露疗法)确实会令患者感到不安,特别是当要面对一些害怕的环境时。不过这些(不安)是会随着时间和练习慢慢减退的。 另外,对于重整扭曲及不全面的思维,呼吸练习训练及松弛练习训练都是治疗当中重要的一环。

发布了文章

过度猜疑的原因和应对办法!

猜疑心理表现在交往过程中,自我牵连倾向太重,何谓自我牵连太重,就是总觉得其他什么事情都会与自己有关,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多疑。人们为什么会出现猜疑心理呢? 3个原因导演着猜疑心理 1、作茧自缚的封闭思路 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就像一个圆圈一样,越画越粗,越画越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疑人偷斧”的寓言了:一个人丢失了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 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谈举止、神色仪态,无一不是偷斧的样子,思索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标,他断定贼非邻子莫属了。可是,不久在山谷里找到了斧头,再看那个邻居儿子,竟然一点也不像偷斧者。现实生活中猜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几乎都同这种封闭性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维密切相关。 2、对环境、对他人、对自己缺乏信任 古人说:“长相知,不相疑。”反之,不相知,必定长相疑。不过,“他信”的缺乏,往往又同“自信”的不足相联系。疑神疑鬼的人,看似疑别人,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有怀疑,至少是信心不足。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因而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计自己。一个人自信越足,越容易信任别人,越不易产生猜疑心理。 3、对交往挫折的自我防卫 有些人以前由于轻信别人,在交往中受过骗,蒙受了巨大的精神损失和感情挫折,结果万念俱灰,不再相信任何人。 控制猜疑要从四个方法入手 1、用理智力量克制冲动情绪的发生 当发现自己开始怀疑别人时,应当立即寻找产生怀疑的原因,在没有形成思维之前,引进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如“疑人偷斧”中的那个农夫,如果失斧后冷静想一想,斧头会不会是自己砍柴时忘了带回家,或者挑柴时掉在路上,那么,这个险些影响他同邻人关系的猜疑,或许根本就不会产生。 现实生活中许多猜疑,戳穿了是很可笑的,但在戳穿之前,由于猜疑者的头脑被封闭性思路所主宰,却会觉得他的猜疑顺理成章。此时,冷静思考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2、培养自信心 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培养起自信心,相信自己会与周围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当我们充满信心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了。 3、学会自我安慰 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流言,与他人产生误会,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不必斤斤计较,可以糊涂些,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烦恼。如果觉得别人怀疑自己,应当安慰自己不必为别人的闲言碎语所纠缠,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而且还取得了一次小小的精神胜利,产生的怀疑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4、及时沟通,解除疑惑 世界上不被误会的人是没有的,关键是我们要有消除误会的能力与办法,如果误会得不到尽快的解除,就会发展为猜疑;猜疑不能及时解除,就可能导致不幸。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同你“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以便弄清真象,解除误会。 猜疑者生疑之后,冷静地思索是很重要的,但冷静思索后如果疑惑依然存在,那就该通过适当方式,同被疑者进行推心置腹的交心。若是误会,可以及时消除;若是看法不同,通过谈心,了解对方的想法,也很有好处;若真的证实了猜疑并非无端,那么,心平气和地讨论,也有可能使事情解决在冲突之前。

发布了文章

精神类疾病的早期表现!!不治将恐深

精神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精神病的早期症状不仅是我们把握精神病最佳治疗的前提条件,更是避免精神病加重的重要方面,因此大家一定不要忽视对精神病的早期症状进行了解才行。精神病危害严重,及早发现,并且注意积极开始对精神病进行治疗不容忽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田超   精神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精神病患者的,早期情绪变化常表现为情绪高涨,洋洋自得,趾高气扬,管闲事,说大话,夸夸其谈,原本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突然变得对人冷淡,发火、摔东西、情绪激动、控制不住自己都是躁狂的症状。   二、精神病的早期症状还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   三、疾病妄想也属于精神病的早期症状:坚信自己患了某种重病或不治之症,从而轻生悲观想自杀,恋慕妄想也属于幻想的一种,坚信某异性在爱恋他(她),从而千方百计去追求对方,实为单相思、自作多情。   四、有时对声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难,睡后梦多,且醒后感到不解乏,终至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情感表现出冷漠的样子,具体表现为,对亲人和周围事物等不感兴趣,行为举止开始变得诡异起来。   相信通过以上介绍之后,现在大家对“精神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这个问题已经了解清楚了吧。注意对精神病的早期症状进行了解才可以把握精神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延误对精神病的早期症状进行了解才好。如果大家对精神病的早期症状还是不太清楚的话,可以在线交流。

发布了文章

智能手机成瘾,手机时代的心理病!

“低头族” 智能手机时代的“新物种”,说是新物种其实也不新,它只是成瘾性行为患者的新变种!它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都与网络成瘾,赌瘾,酒精成瘾,甚至毒瘾等成瘾性行为相一致! 智能手机成瘾(Smartphone Addiction)需要满足以下三点:智能手机使用时间超过预期、试图抑制使用手机的冲动却不断失败、即使知道自身存在此类持续性或反复性生理心理问题却仍然过度使用手机。 A 不适当地使用手机,导致痛苦并出现明显临床损害,可出现于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至少持续 3 个月。符合 3(或更多)项下述症状 : 1 对使用手机着迷,以至于整天使用手机 2 试图抑制使用手机的冲动却不断失败 3 戒断:未使用智能手机一段时间后表现出烦躁不安,焦虑,和/或易怒的症状 4 智能手机使用时间超过预期 5 智能手机使用频率过高:使用频率>68.4 次/日 6 即使察觉使用智能手机引起自身持续性或反复性生理或心理问题仍然持续过度使用智能手机 7 使用智能手机逃避或缓解烦躁情绪(比如:无助,罪恶感,焦虑) B 功能损害 1 功能损害:符合 1(或更多)项下述症状: (1) 智能手机过度使用导致的持续性或反复性生理或心理问题 (2) 在危险环境下使用智能手机(如:驾驶车辆或过马路) (3) 由于智能手机的使用而影响密切关系:工作,教育/就业机会 2 智能手机过度使用引起明显主观痛苦或耗费时间 C 排除标准:智能手机成瘾的行为不能由强迫障碍(OCD)或 I 型双相情感障碍来解释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