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309

任璐露

乌镇互联网医院

医学硕士,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年从事中医心身医学临床工作,擅长运用中医四诊和针灸辨证治疗心身相关疾病及内科常见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及其他躯体化障碍疾病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致力于亚健康状态下的心身同治。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抑郁
睡眠障碍
郁症
抑郁症

发布了文章

置顶

阳光型抑郁症的十大表现

     当我们谈起抑郁症的时候,多会想起的是情绪低落,愁眉不展,但事实上抑郁症还有一种表现形式,被称之为阳光型抑郁症,也可以称为微笑型抑郁症。     他们藏匿在人群中往往更难发现,相较情绪低落型的抑郁症,阳光型抑郁症更具危险性,他们的自伤往往来得猝不及防。      阳光型抑郁症往往人前人后反差是非常大的: 人前: 1. 往往礼貌,自律,对家人是报喜不报忧的 2. 表现的积极乐观,好像时时刻刻心情都非常好 3. 当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似乎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是直接跳过,表现得很不在乎的样子 人后: 1. 无理由的情绪低落,感到悲伤,空虚,无望 2. 几乎每天失眠或者睡眠过多 3. 多余所有的活动都没有兴趣甚至兴趣减退 4. 感到自己非常的疲劳或者精力不济 5. 感觉到自己没有价值感,甚至对自己过分的感到内疚感 6. 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 7. 反复出现轻生的念头,有时候只是一闪而过      阳光型抑郁症外在表现出来的乐观,其实往往是演给身边的人看的,他们不允许自己给别人添麻烦,也害怕别人看出来他们其实已经抑郁了!他们内心会有一种信念只有努力做好一切才会被爱,只有成为别人喜欢的样子,才能被接受。

发布了文章

影响睡眠质量的物品有哪些?

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也是人的生命不可或缺的生理过程。睡眠的好坏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睡眠障碍是很多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大量研究与临床实践都证明,睡眠障碍与人的心理障碍、精神疾病互为因果。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小细节,都会影响大家的睡眠。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哪些东西不宜放置在床头。       一、手机       在现代生活中,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必须随身携带的重要物品。但是,你知道吗?睡前长时间看手机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一方面,睡前看手机时,手机屏幕发出的光线尤其是其中的蓝光,会影响人脑中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启动睡眠过程的重要信使。另一方面,人们如果在睡前浏览短视频等比较容易让人兴奋的内容,就会使大脑产生兴奋性物质,进一步增加快速入睡的难度。事实上,为获得良好的睡眠,大家最好在睡前1小时减少或尽量不看手机。同时,让手机远离床头,这应该成为现代人的良好生活习惯之一。       二、电子加热驱蚊器      近年来,很多无色无味的电子加热驱蚊器已逐渐替代蚊香,成为人们居家灭蚊的首选。电子加热驱蚊器主要是通过加热,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来达到驱蚊效果。然而,有些驱蚊器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会影响人的呼吸系统,导致鼻腔或肺部出现过敏反应,进而诱发鼻塞、咳嗽等不适症状。这些都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       三、绿色植物      不少绿色植物都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比如绿萝、龟背竹等。但是,绿色植物在夜间会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从而降低房间的氧气含量。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不过,绿色植物在白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要远远多于其消耗的氧气量。总体来看,在家中摆放绿色植物是值得推荐的,但不建议摆在卧室床头。       四、小夜灯       在很多家庭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里,为了夜间起床方便,人们会在床头或床周放置小夜灯。其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研究证明,夜间卧室内即使是非常微弱的灯光,也会影响人体代谢水平,引发内分泌代谢障碍,增加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此外,小夜灯微弱的灯光还会影响睡眠质量,使人容易觉醒,破坏睡眠结构。       五、香薰       有些人认为香薰有助眠作用,喜欢在睡前点上香薰。实际上,香薰是否真正有助眠效果,目前尚无定论。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不同香薰产品的成分差异很大。有些香薰的成分非但不能起到助眠效果,反而有引发呼吸道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可能。因此,在不能明确香薰具体成分的情况下,不建议睡前点香薰。

发布了文章

妊娠期失眠

    妊娠是女性一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妊娠期间,孕妇承受着生理、心理的巨大变化,而职场女性妊娠后还同时面临着工作压力、生活方式等的变化,容易出现各种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甚至彻夜难以入睡。有报道显示,52%-61%的孕妇在孕期受到失眠的困扰,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随着不同的孕期阶段而变化,其中以孕晚期最为多见。然而,只有极少部分的孕妇认为失眠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许多人都尚未意识到孕期失眠对于自身和胎儿的不良影响,或由于对孕期用药有恐惧心理而讳疾忌医。    孕期失眠有几个常见原因。首先,妊娠早期出现的早孕反应,如恶心、呕吐、纳差、尿频,以及妊娠中期的不规则宫缩、肌肉或腿抽筋、胃食管反流等,均会引起夜寐不安甚至失眠。其次,妊娠期间孕妇内分泌变化明显,升高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以及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褪黑激素等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睡眠-清醒”循环和睡眠结构,也会引起生理上的变化,出现睡眠障碍。此外,孕妇对胎儿发育及妊娠过程的担忧和焦虑也易诱发失眠。对于孕妇而言,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生理阶段,失眠会对母体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比如母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且易出现头痛、情绪焦虑、易怒等。有大量研究证实,孕期睡眠缺失与不良的妊娠结局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慢性睡眠缺失也与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之间有关联;抑郁与孕产疾病也有一定关联,产前抑郁是流产、低体重儿和早产的风险因素,也更易引起睡眠障碍,反之,孕早期情绪和睡眠障碍也是孕期及产后抑郁发生的高危因素;睡眠时长减少、睡眠质量差还会降低孕妇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增加焦虑、抑郁情绪;有研究表明,孕妇的睡眠时长小于6小时极易造成胎儿早产,睡眠时长小于8小时则与新生儿低体重密切相关。综上,孕妇失眠是引起孕期、产中、产后诸多身心疾病的不良诱因。因此,孕妇的睡眠状况需引起重视。    几个小妙招安神助眠    艾灸是中医常用于治疗失眠的外治法。用艾绒制成的艾炷,其温热效应可刺激人体穴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气机,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调节脏腑阴阳平衡。对于失眠的患者,可选择百会穴、神阙穴等进行施灸。神阙穴位于腹部脐部,属任脉穴,联络全身经脉,通五脏六腑,是经络总枢,经气汇聚所在。艾灸神阙穴可以调节任脉经气及脏腑失衡,改善睡眠质量。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所以可以通过耳穴压豆来治疗疾病。具体操作是将中药王不留行籽贴于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耳朵感到酸麻胀为度。耳穴压豆也是日常用来助眠的好方法,操作简便,可选肾、皮质下、神门、心、交感作为主穴,配合肝、脾、胆、胃等穴,能起到调节阴阳、镇惊安神的作用,可每日按压3-4次,每次1-2分钟。     妊娠期失眠还可以采用穴位贴敷的方法。选用一些助眠安神的药物,碾成粉,用白醋调成糊状,贴敷在特定的穴位处,睡前贴上,起床后取下。可选择神门穴。神门穴是治疗失眠的“一级主穴”,具有镇惊安神、改善睡眠的作用。穴位贴敷所用药物多为夜交藤、酸枣仁、茯神、合欢花、远志、肉桂、黄连等。如失眠严重,还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治疗;若属心理因素所致的失眠,要及时咨询心理医生,以尽快解除失眠的困扰。(以上各类方法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避免失眠,养成几个好习惯     孕妇一天中应该保证8-9个小时的睡眠,比普通人多1个小时,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对于受到失眠困扰的孕妈妈,避免失眠应做到以下几点。     睡前不要过于兴奋。白天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晒晒太阳,勿过逸过劳,晚上避免使用电子产品而使得神经兴奋。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读一读令人心情愉悦和轻松的书籍,用热水泡一泡脚,有助于尽快入睡。     晚餐不宜过饱。中医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晚餐不宜食用过多,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平日少食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夏季则少食生冷瓜果。可以适量摄入牛奶、鸡蛋和豆类、鱼类。     调整睡眠姿势。睡觉时尽量左侧卧位或左右交替,且让自己感到舒适,避免因姿势不当出现背痛、腰痛等影响入睡的因素。市面上有各种功能各异的孕妇枕头,可根据自己所需进行选择,从而减轻睡眠的生理负担。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注意调节卧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声光刺激,遮光性良好的窗帘有助于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波动或焦虑均会影响睡眠,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增进夫妻的沟通,及时纾解不良情绪,也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     总之,孕期失眠不容小觑,但也不要太过焦虑,可以通过查找原因,运用上述方法进行调治。如失眠严重,应及时求助医生,切勿滥用药物。

发布了文章

双相情感障碍知多少

      双相情感障碍,俗称躁郁症,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它是集躁狂和抑郁症状于一身的结合体。对许多人来说,双相情感障碍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但事实上,它的发病率高达2%,且患者自杀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0倍。       很多名人,如海明威、丘吉尔、林肯、诗人海子等,都一直被误认为是抑郁症。实际上,他们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受害者。他们或许没有避讳或隐藏自己的抑郁,但他们的躁狂发作却可能被其名人的光环所掩盖。特别是处于轻躁狂状态,患者会才思敏捷,灵感不断,积极乐观,行动高效。对于权威、领军人物而言,轻躁狂不但不会被视为心理问题,反而会因其机敏睿智、积极乐观而成为其个人魅力的来源。丘吉尔、罗斯福等名人,其人生经历中都出现过斗志昂扬、创造力迸发、锐意进取等兴奋亢进的表现。这些表现如果从精神卫生的角度来看,很可能就是躁狂发作或者是轻躁狂的表现。这些行为对其角色以及对社会是有益的、进步的、合拍的,所以非常容易被接受、被合理化,相应地也容易被忽略。       不仅大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理解比较模糊,临床上,双相情感障碍被误诊为抑郁症的几率也特别高。国外曾有一项研究表明,有30%-40%表现为抑郁的病人,经过5-10年的回访发现其实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临床误诊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患者首次发病时都表现为抑郁,表现为躁狂或轻躁狂的患者极少。而且在首次发病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患者可能都处于抑郁状态。而当他们真的出现躁狂或轻躁狂症状时,患者或家人反而会觉得情绪变好了,误以为是症状出现了好转,患者自身也会感觉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所以一般不会选择在这个阶段就诊。这种情况下,医生比较难了解到患者有躁狂发作的信息,因此容易误诊。       相比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更为复杂,治疗更棘手。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终其一生都可能长期处于极端情绪剧烈波动之中,正因如此,疾病带来的情绪反复、身心俱疲和社会压力等,都使自杀的阴霾始终笼罩在患者上空。不过庆幸的是,我们现在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以控制病情,通过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调节生理的异常,再辅之以心理治疗,只要患者积极配合,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用药,定期复查,就可以将其危害降到最低。       当然,也不必过于紧张,只要对这种心理疾病保持一定的警惕和觉察,发现苗头及时就诊,并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治疗,完全能够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而且由于其思维比较活跃,往往能有不凡的成就。时刻注意,及时就诊,坚持治疗,虽然疾病带来痛苦和折磨,但我们依然可以拥有光彩的人生。

发布了文章

改善睡眠的十大好习惯,你做到了吗?

1.午饭后避免饮用咖啡、可乐、浓茶、红牛、奶茶等兴奋性饮料,睡前6小时不喝酒,睡前避免吸烟; 2.下午或者晚点时间可以进行温和的体育锻炼,如快走、慢跑、太极、八段锦、五禽戏、瑜伽等等,睡前3h避免剧烈的运动锻炼; 3.睡前1小时可以昏暗的灯光下进行放松的活动,使自己从白天的压力中放松下来,提高睡眠质量;4.睡前不看连续剧、小说,禁止打麻将、扑克或者其他易兴奋的游戏。电视不能帮助睡眠,反而会让人清醒,玩手机和上网同样不利于睡眠; 5.睡前避免摄入过多的液体或食物,太饱或者饥饿均影响睡眠; 6.保持卧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如果早醒,最好装上遮光窗帘,避免光线照射影响睡眠; 7.白天避免过多的小睡,午睡不要超过半小时,下午一点半前完成午睡。晚上睡不好,白天千万不要补觉,补觉会打乱睡眠结构,让身体的节律紊乱,破坏晚上正常的睡眠; 8.将卧室仅仅当做睡觉的地方,如果长期在床上玩手机或者工作,会形成条件反射,反而加重睡眠障碍; 9.如果卧床后20分钟仍无法入睡,则应离开卧室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直到感觉有睡意再返回卧室睡觉; 10.无论前一天晚上睡眠如何,第二天都在同一时间起床(包括周末),以建立良好的昼夜节律。尽可能不熬夜。

发布了文章

情绪与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食物(海鲜、牛奶、芒果等)、吸入性环境(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物品(金属、护肤品)、药物(青霉素、头孢等),以及蚊虫叮咬等等,过敏可能有很多种,但是以上列举的都是有形之物,其实还用一种 无形的过敏原常常被我们所忽略,那就是我们的“情绪和心理”。     有调查显示过敏疾病患者人群中有10.8%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是健康人群的1.7倍。我们常说,容易过敏的人往往自身抵抗力差,换个说法,其实是他们的免疫系统过度劳累了。免疫系统是保护我们机体的防线,起着重要的防御功能,之所以会出现过劳,是因为机体识别到我们的防御系统常常处于一种危险的抗压环境中,它在这之中为了自我保护始终处于无休止的工作状态,所以才会过劳。从生理学角度看,情绪差异性骤变时,可使神经释放大量的乙酰胆碱,而乙酰胆碱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使血管扩张,进而促使组织胺释放,引起过敏反应。     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皮肤过敏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我们机体的首道防线,其作为心理的“压力探测器”,在感知到问紧张、愤怒、焦虑、郁闷等情绪差异性骤变时,身体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进而诱发血压升高,产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之间相互攻击的过程中释放出过敏因子的细胞,使人体出现各种瘙痒、红疹等过敏现象。     二、胃肠道过敏     胃肠道过敏常见症状由口臭、消化不良、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异常等。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前来就诊的患者诉自己情绪低落或神经紧张时,出现茶饭不思、胃脘隐痛甚至呕吐腹泻的症状。有研究表明,胃肠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协同支配和调节,胃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及人的消化系统一起,形成了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又叫做“脑肠轴”,当我们出现不良情绪时,在“脑肠轴”的作用下,引起胃肠激素分泌异常,从而出现一些列胃肠道症状。     三、过敏性鼻炎     鼻腔是通过嗅神经和三叉神经与中枢系统建立联系的,有研究表明,鼻腔中的微生物会影响中枢神经的神经递质,所以患过敏性鼻炎后,我们的心理也常常会受到影响,出现焦虑,紧张、悲观、失望等负面情绪。同样,负面情绪的长期存在,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我们的精神压力,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低,加重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延长过敏性鼻炎的病程。     面对不良情绪,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一、自我暗示疗法语言暗示是常用的情绪管理方法之一,比如,当我们生气发怒时,可以暗示自己:不要生气,生气改变不了事实,还可能使事情发展的愈发糟糕;当我们焦虑不安时,可以暗示自己,不要慌张,深呼吸,只有让自己平静下来才能更好的去解决问题。自我暗示时,我们要排除杂念,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会使对情绪的转变大有益处。     二、环境调节法     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很多人会感觉眼前一片摸黑,晕晕乎乎的,这时候不妨试试换一个环境,比如去一个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的屋子,或者去风景优美、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美好的环境可以使我们心情舒畅,心身欢愉,对心理活动的调节有着很好的效果。     三、转移注意力       当我们遇到不好的事情或者出现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中断消极念头,比如培养自己的爱好,并发展自己的爱好,当我们不开心时,尝试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听一些轻音乐并进行适当的运动,在愉快的旋律和运动中获得轻松和快乐;也可以对未来美好的事情进行畅想和规划,并行动起来去努力实现,等等

发布了文章

青少年焦虑症知多少

    随着如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工作学习乃至生活压力也越来越重。各种精神心理类疾病都相继出现,尤其是焦虑症,不仅出现在成年人身上,在青少年身上出现的几率也很大。    感到焦虑是一种相当正常的情感反应,但患有焦虑症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通常儿童和青少年观察到的焦虑症典型表现为三种形式:拒绝上学、考试焦虑和社交焦虑。因此父母和老师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深入了解青少年焦虑症。与成人焦虑症相比,儿童和青少年焦虑症常常是隐藏的。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青少年在出现心理异常或无法排解的负面情绪时,很少会主动寻求专业的医学帮助,也很少向父母倾诉自己的焦虑感受。    青少年虽然已经具备用言语表达情绪的能力,但青春期正处于追求个性独立的阶段,和父母的话越来越少,更倾向于把烦恼藏在自己心里,而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也有很多情况是孩子虽然倾诉了一些痛苦的感受,但父母缺乏相关知识,认为孩子不过是躯体不适或者一时的情绪波动,没能识别出孩子很可能就是患焦虑症。青少年焦虑症的识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1.厌学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厌学都一定是由焦虑导致的,但在厌学的孩子中,大多数都有严重的焦虑情绪,学业或者同伴社交是引起他们焦虑情绪的最重要的应激源。厌学的孩子可能会表达出对上学的抗拒,或者尽管他们仍在坚持上学,但是在上学的时间里表现出显著的情绪痛苦,而在放假的时间里就感觉好很多,在快要开学时又表现出非常难受的状态。有些家长简单地将其解释为“孩子不爱学习”,而忽略了焦虑情绪对于学业表现的影响。其实很少有孩子从一开始就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学业,很多孩子是因为在学业上太挫败、焦虑,最终自我放弃了在学业上继续坚持努力。2.肌肉酸痛或头痛    焦虑常常使人无法放松,而使肌肉和神经长期处于紧张和警戒的状态。因此长期慢性的焦虑非常容易导致肌肉酸痛或头痛。很多孩子虽然不会直接告诉父母“我很焦虑”,但是可能会以抱怨躯体不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痛苦。有些内向的孩子可能连躯体不适也不会直接表达,但如果父母可以细心观察和耐心询问的话,孩子与父母交流躯体不适通常比告诉父母自己情绪痛苦更加容易。3.腹泻    胃肠是对紧张情绪非常敏感的器官,在遭遇压力时,敏感的人的肠胃也会做出一些反应,比如腹痛(痉挛)、腹泻。4.容易疲劳    长期的紧张焦虑通常会带来耗竭的感觉,因为大部分的心理能量都消耗在情绪的痛苦和穷思竭虑之中了。所以尽管从外部的行为来看,焦虑症患者可能没有什么特别消耗体力的活动,却非常容易产生疲劳的感觉,使得之后的任务做得有心无力。再加上长期的焦虑通常也可能会伴随着抑郁的情绪,而抑郁的情绪就更加重了疲劳和耗竭的感觉。5.无法集中注意力    由于学习通常是引发青少年焦虑的诱因,因此在进行学习时,有焦虑症的青少年通常会觉得非常烦躁,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学习。他们也许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长,可是效果却非常一般。有些家长说的“好孩子”每天都熬夜到很晚,背书写作业,但是效率却出奇地低,而且考试成绩也并没有因为努力而产生好分数,这种现象很多都与焦虑症状带来的注意力缺损有关。6.拖延行为    拖延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逃避焦虑感的策略,尽管它长期来看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但在焦虑带来巨大的情绪痛苦的当下,用拖延的方法逃避掉痛苦,不管对孩子还是对成人来说都是极大的诱惑。孩子们虽然对学业下降也非常担心,然而一想起学业就非常痛苦,挫折大到没办法面对时,通常就会拖延。拖延也常常与转移注意力的策略一起使用来逃离巨大的焦虑感。7.暴躁易怒    焦虑这种内在紊乱的、烦躁的情绪会使一些青少年的情绪变得易激惹,使他们更容易不耐烦、愤怒和乱发脾气,严重的时候还会和同学大打出手,导致他们的人际关系非常紧张。    如果家长不能理解这是孩子焦虑的反应而及时去处理,反而认为孩子是“不听话、找打”,可能会带来亲子关系的恶化,会使孩子以后都会抗拒与家长的沟通或可能的帮助。    青少年具有以上特征时,家长一定要多加关注,倾听孩子的想法给予建议,多陪伴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发布了文章

有种失眠是因为你舍不得睡觉

    据《2018中国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统计,近九成网友习惯在睡前玩手机,平均时长为65分钟,58%的95后网民睡前玩手机平均时间达到80分钟。更有年轻人提出观点,“与其被动的失眠,不如主动的熬夜”,明明工作忙碌了一整天,深夜还是迟迟不想放下手机;明明知道第二天要早起,深夜还是想“及时行乐”,玩个尽兴;明明白天连午觉也没睡,深夜还是不肯闭上眼睛不想快速入睡…一、“报复性熬夜”是什么?    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阿德勒称作是“报复性熬夜”,也叫“晚睡强迫症”。因为自己的白天长时间被工作或生活所控制和占用,自己休整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企图在晚上以一种能够获得短暂快乐的方式来暗示自己可以自主支配时间来求得补偿,比如刷手机、看电影、打游戏等等。当身上的压力承受的越多,也就越需要这样的时间去弥补真实的自己。但为什么做不到适可而止呢?因为处在当前短暂的快乐之下,一旦想到明天忙碌的工作,焦虑就会被无限的放大。此时内心的空缺还没有得到满足,所以通过不想入睡来结束掉眼前令人快乐放松的一切。二、报复性熬夜的危害有哪些?      通过“报复性熬夜”的方式来获得短暂的心理安慰,无疑不是长久之计,熬夜一时爽,但却是对自己身体不负责任的一种体现。“晚睡强迫症”的主要危害包括以下方面:      1)加重负面情绪。长期晚睡失眠导致大脑缺乏休息,高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兴奋功能失衡,容易诱发大脑结构和功能病变,造成负面情绪的产生。     2)抑郁症。抑郁引发的失眠症状,不进行干预可能持续三个月以上,且多数症状表现为早醒。     3)焦虑症。焦虑症患者长期精神紧张,对周围的环境感到不安、恐惧,难以放松。多伴有梦魇、易醒、失眠等睡眠症状。     4)拖延症。明明意识到该睡觉了,但仍不愿意睡,强迫自己保持精神继续熬夜,这在心理学上类似于“拖延症”。由于心理需要没能得到满足,通常出现在白领、学生等群体身上。 三、如何避免“报复性熬夜”?     1)提前洗澡、刷牙的时间,保持平静 把洗澡、刷牙的时间提前到睡觉前二三小时,提前调停亢奋的身体,并且刷了牙能够帮助你减弱进食欲望,以降低饱腹不眠的可能性。当你把睡前这些琐事提前做完,而不是堆到睡觉前来做时,那种一堆事还没做的焦虑感会大大减轻,有助于保持心情平静、减少波动。     2)想办法减少光照,营造入睡环境 夜晚如果光照太强会使得大脑信息接收信息错误,无法进入休眠的准备阶段,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手机屏幕亮度的刺激会减少大脑褪黑素的产生,从而产生失眠。虽然关灯玩手机的习惯对眼睛非常不好,但是开灯玩手机你只会越玩越精神,需要全方面的减弱夜晚光照。     3)有仪式感的做一件事,来结束一天 你可以熬夜玩手机,但是睡前必须做一件事,让自己进入睡眠状态,并和忙碌的一天告别。你可以选择听阿尔法脑波音乐,同频音乐可以连接大脑,快速进入睡眠状态;也可以选择接受冥想,一边听冥想引导音频,一边关注自己的呼吸和身体,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     一时熬夜不可怕,一直熬大夜才会身心俱损。报复性熬夜是一种潜在的心理问题,我们都需要关注它并且做出相应的改变。

发布了文章

“讨好型人格”容易抑郁的三大原因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脾气特别好,对每个人都很好;心思细腻善于观察,能发现并且满足别人的需求;乐意帮助别人,几乎不会拒绝好他人的请求,也很少麻烦别人;热爱和平,不喜欢和别人起冲突,遇到摩擦总是先道歉的那个人。符合了以上这些,你大概就是属于“讨好型人格”了。那么讨好型人格的人,真的非常容易得抑郁症吗?答案是肯定的,他们患上抑郁症的几率要比一般人高很多。 原因一:内在缺失       讨好型人格缺乏自信,缺乏爱,缺乏认可。讨好型人格在人际关系关系中,通常会把自己放在很卑微的位置,因此他们会不遗余力的讨好身边的朋友,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关注、肯定与赞赏,以此来弥补自己内在的缺失。然而,一旦他们的努力没有换来别人的认可和肯定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会失去平衡,情绪就会特别压抑,内在就会产生更多的自我否定,对自己的厌恶也会加深。内在缺失越严重,就越容易走向抑郁。 原因二:信念不合理       讨好型人格的人存在这样的一个不合理信念,他们认为“我对你怎么样,那么你也必须要对我怎么样”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就是对我最大的不公平,讨好型人格的人,通常会被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带入到负面情绪的困扰当中难以自拔,觉得所有人都对自己不公平,自己就是一个受害者,这样的受害者思维,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敏感,内心也变得异常的脆弱。不合理信念越多,就越容易陷八到抑郁中难以自拔。 原因三:逃避问题       讨好型人格的人因为太敏感,所以他们经常会自我批判,经常会认为自己某些方面不够好,非常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当他们的自我批判越多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问题越大,就越不敢面对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很多讨好型人格的人会放着自己的问题不解决,转而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试图用借鸡生蛋的方式来获得自我心理补偿,一旦他们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自己的问题会被进一步放大,对自己的否定也会进一步增多,不合理信念也会再一次被强化。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