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28525

李尚俭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诊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及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高血压
头晕
冠心病
血压下降
中风

发布了文章

如何做到降压达标、控压平稳?

9月28日16:00-16:30,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一科李尚俭主任医师为您解答。

发布了文章

心衰患者居家自我管理

大家好!由于疫情仍未全面控制,继续响应国家号召,减少患者来院就医,减轻医院门诊负担,降低传染机率。为了帮助患者进行特殊时期的居家自我管理,明天下午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心衰患者的注意事项,敬请各位参与。会议主题:心衰患者自我评估会议时间:2020/3/18  16:00-16:45点击链接直接加入会议:https://meeting.tencent.com/s/56lxaMR04a804详细参与方式:1.下载“腾讯会议”APP并提前注册。周四下午四点之前点击加入会议-输入会议号448155721观看。2.点击链接进入进入小程序,直接观看。两种观看方式任选其一即可。

发布了文章

心衰患者居家管理

大家好!由于疫情仍未全面控制,继续响应国家号召,减少患者来院就医,减轻医院门诊负担,降低传染机率。为了帮助患者进行特殊时期的居家自我管理,明天下午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心衰患者的注意事项,敬请各位参与。会议主题:心衰患者自我评估会议时间:2020/3/18  16:00-16:45点击链接直接加入会议:https://meeting.tencent.com/s/56lxaMR04a804详细参与方式:1.下载“腾讯会议”APP并提前注册。周四下午四点之前点击加入会议-输入会议号448155721观看。2.点击链接进入小程序,直接观看。两种观看方式任选其一即可。

发布了文章

控制血压,健康前行!

一、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提倡使用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进行有规律的家庭血压测量。家庭血压测量值判断标准不同于诊室血压,家庭血压读数≥135/85mmHg被认定为高血压。二、高血压的流行与危害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目前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国民总死亡的40%以上,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三、定期测量血压1.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关注血压变化。2.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高危人群和血压为正常高值者(120~139/80~89mmHg),经常测量血压。3.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4.积极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庭开展自测血压和自我管理,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血压1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者,应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5.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四、高血压的预防1.坚持运动:经常性的身体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健走、游泳、太极拳、家务劳动等,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2.限制食盐摄入: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3.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使用烹调油,多吃蔬菜和水果。4.少吃快餐:尽量在家中就餐,可利于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5.戒烟: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五、高血压的治疗1.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和规律服用降压药,降压治疗要达标。2.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80岁以上患者降至150/90mmHg以下。冠心病患者的舒张压低至60mmHg者应谨慎降压。3.大部分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一般不能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不盲目相信非法广告或伪科学宣传,不能用保健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治疗。4.大多数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控制不佳者应及时就医。六、高血压管理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及随访管理。


发布了文章

高血压患者夏天注意5件事!

不少高血压患者都知道冬季要特别注意,但一到夏季,看到病情有好转有的患者就疏忽了,其实大家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夏季由于温度高,人的周身血管舒张,因此血压会有所降低。但是夏季天热多汗、血液黏稠、血流缓慢、血压骤降,易引发高血压波动过大并有可能导致中风,可见,高血压也会“忽悠”人。无论冬夏,都不能放松对它的警惕和治疗。 那么夏季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有哪些威胁因素呢?要注意些什么才能血压稳定? 1、降温 夏季血压波动主要是因为气温炎热造成的,所以夏季高血压患者要做好防暑降温。可以采取制冷造凉、避暑纳凉、散热降温等措施。在高温炎热的时候要减少外出,室温不要调得过低,保持在27~28℃就好,并保持室内温度恒定。2、喝水 炎炎夏日会使人体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多喝水可预防脱水,要达到体内的水平衡,就要根据排泄量调整饮水量:尿色深时多饮水;睡眠时也会丢失水分,睡前醒后饮用一杯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应该养成口渴前就饮水的习惯;经常少量多次饮水,而不是一次大量饮水。 3、生活疗法 夏季容易情绪烦躁、睡眠不足、喜喝冷饮......这些都对平稳血压不利。因此,即使进入夏季,也要做到保持心理平衡、不要急躁;睡眠充足;饮食清淡低盐;适当活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4、规律服药 夏天到了,因天气炎热血管扩张,和冬天相比,血压似乎有所下降,于是常有患者入夏后就不吃药或自行减少药量,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还有一些问题,是你没有顾及到的:①情绪烦躁;②流汗盐分流失、摄盐增加;③休息不足。 擅自停药或不规律服药,会使血压忽高忽低。引起血压升、降的因素有很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决不能个人臆断、片面揣摩进行减药、停药。 5、监测血压 坚持测压,了解晨起和服药前血压控制状况。如能经常在家自测血压最好,不能自测者也应每3~5天去诊所测一次血压,最长间隔不要超过1周。如果发现近期的血压明显降低,应把测量结果及时告诉医生,医生根据患者监测的结果来调整用药剂量。

发布了文章

10.8全国高血压日

今天是第21个“全国高血压日”,主题为“知晓您的血压”。我国有2.7亿高血压患者,也就是说,全国大概每4~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高血压。1.血压多高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为高血压;SBP120~139mmHg和(或)DBP≥80~89mmHg为正常高值。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压一直在波动,血压水平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劳累、睡眠欠佳、精神紧张等。因此,一次测量发现血压升高并不能诊断高血压,需要间隔数日后再次测量,至少3次测量血压均升高才能诊断。 诊室外血压测量可用于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对于怀疑高血压者,最好自己在家重复测量几次,这样更能准确的判断是否为高血压。在家中自己测量时,血压≥135/85mmHg应考虑诊断高血压。 2.血压超过130/80mmHg,需要治疗吗? 血压136/82mmHg不能诊断为高血压,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治疗。很多人以为血压低于140/90mmHg就算正常,这是错误的!正常血压是低于120/80mmHg,超过这个数值就算偏高了。 血压处于正常高值的人,如果不注意干预,以后可能会发生高血压;即使没有发展为高血压,他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比普通人高。从115/75mmHg起,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就会增加1倍。 所以血压偏高的人同样应积极干预,努力把血压维持在120/80mmHg以下。然而,需要治疗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用药,改变生活习惯同样是有效并且重要的治疗措施。通过合理膳食、规律运动、维持理想体重、少吃盐、生活规律等,有助于避免血压升高。 3.高血压患者应该把血压控制到多少? 我国最新指南建议,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mmHg;能耐受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低至<130/80mmHg。 65~79岁的老年人,首先应降至<150/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80岁的老年人应降至<150/90mmHg。 冠心病患者<140/90mmHg,如果能耐受可降至<130/80mmHg;一般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目标<130/80mmHg;心力衰竭患者<140/90mmHg;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为<140/90mmHg;慢性肾脏病患者,无蛋白尿<140/90mmHg,有蛋白尿<130/80mmHg。 4.应该在多长时间内把血压控制到正常? 降压太慢不行,但也并不是越快越好。除了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外,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在4~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病程较短者,可以稍快一点;老年人、病程较长者,有合并症且耐受较差者,需要慢一些。 如果血压下降过快,一两天甚至几小时就从很高的水平降到140/90mmHg甚至130/80mmHg以下,很多患者会出现不适,例如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甚至心绞痛发作等。 使用短效药物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而每天一次的长效药物能够更平稳的降低血压。很多长效药物需要几天的时间才逐渐发挥降压作用,2~3周后才达到最大作用效果。开始用药后要有耐心,不要因为吃了几天药血压没有明显下降就认为这种药物效果不好。 5.血压控制不满意,应该换药还是加用第二种降压药? 我国新指南建议,对血压≥160/100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对血压≥140/90mmHg的患者,也可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 一般来讲,一种降压药物用到最大剂量时,最多能使血压降低20/10mmHg。因此,对于血压≥160/100mmHg的患者,应直接启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 轻度(1级)高血压(血压<160/100mmHg)患者,若应用一种降压药物血压确实不能满意控制血压,可加用第二种降压药,即两种药物联合;也可以尝试更换另外一种降压药。少数患者更换药物后能够得到更为显著的降压疗效。 一直应用降压药物治疗且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随着时间推移血压可能逐渐升高,这种情况下不应尝试换药,而应该及时加用第二种药物。因为多数患者的血压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只有加用第二种、甚至第三种药物才能使血压得到满意控制。


发布了文章

高血压认识十五个误区

思想决定行为。如果一个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了解有偏差,那么多半就会做个“不合格的患者”,而为患者纠错,自然也是医生的一份责任。那么患者脑中的错误想法都有哪些? 误区1:防控高血压是个人的问题 高血压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关,但个人的生活方式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家人要积极学习高血压防治知识,从家开始,建设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 误区2:高血压诊断概念不清 有些高血压患者误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随之增高是一种生理现象,认为年龄越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应地越高,有些高血压也因此得不到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误区3:凭感觉用药 只要无不舒服的感觉,高血压就无需治疗?错误。血压高低与症状轻重不一定有关系。高血压是用血压计测量出来的,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血压。 误区4:不愿意过早服药 很多年轻高血压患者不愿服药,担心要一辈子服降压药,降压药会像抗生素一样产生“抗药性”,这是错误的,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血压控制得越早,才能能越早地保护血管。 误区5:血压正常了就停药 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达标后,逐渐减少药物剂量和种类,在减药过程中,应当监测血压的变化。 误区6:单纯依靠药物,忽视生活方式改善 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律地服药就行了。其实药物治疗必须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两者缺一不可。 误区7:只服药、不看效果 有些人以为只要服药就万事大吉了,不关注血压值,不定期测量血压,这样不能保证血压长期平稳达标。另外,降压原则强调个体化用药,其中一项便是坚持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以便掌握用药与血压变化的关系。 误区8:自行购药服用 有些高血压患者不按医嘱服药,而按照病友或药店的推荐用药,一味追求新药、特效药;有些人看别人服用什么降压药有效,就照搬过来为己所用,自行购药服用,这些做法都是盲目性的、有害的。 误区9:输液治疗高血压 有的高血压患者想依靠输几天液降压。除了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需要静脉点滴降压药,以快速降压外,一般的高血压不需要输液治疗。 误区10: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有些人一旦发现自己血压高了,就认为降压应该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实不然。除非高血压急剧升高导致了危险,急需快速降压。但一般来讲,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用药后4-12周达到目标值。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脑卒中等缺血性事件。 误区11:过分关注血压数值而精神紧张 部分患者对自己的血压值过分关注,测血压过频,频繁调整降压药,反而影响降压效果。24小时血压水平是波动的,有峰有谷,不同时间段测量血压,其数值有所不同。而且血压也受气候、心理、身体因素的影响。对此,不能认为是血压不稳而频繁加减药量。 误区12:自己在家中测量的血压不准确 有些人认为自己在家中测量的血压不准确。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医院诊室测量的血压只能表示一个偶测的血压值,难以全面地反映血压的状况。自己在家中测量状态放松,不受医务人员引起的紧张心理的影响,能反映平常状态的血压值,在不同的时间和状态下多次测量血压,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到自己的血压。 误区13:“灵丹妙药”可根治高血压 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能根治高血压,不必再吃降压药,这些都是伪科学宣传,干扰高血压的规范治疗,非常有害。 误区14: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的降压作用 某些人利用患者害怕西药副作用的心理,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器具的“降压疗效”,可以摆脱西药副作用的困扰。实际上,保健食品、饮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等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不能达到治疗目标。 误区15:过分信任“纯天然药”降压 部分人认为西药副作用大,纯天然药副作用少。某些人就鼓吹某些天然药品的疗效,宣传高血压患者通过服用某些天然药降压,可摆脱西药副作用的困扰。其实,大多数纯天然药降压效果尚未肯定,不要盲目仅仅使用纯天然药降压。

发布了文章

数九寒天别忘了调整降压方案

天气愈发寒冷,不少高血压患者继续沿用过去的用药习惯,可是服药后,血压还是会忽然上升。有些患者甚至还伴发头晕、胸闷等症状,严重者还发生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急症。1、气温下降  血压易升高气温下降易引发血管收缩,加上冬天人们饮水量、活动量普遍减少,易造成血液粘稠,使血管负荷进一步增加,造成血压有所上升。专家指出,高血压患者应根据季节、气温的变化,及时调整降压方案。2、常用降压药  患者须知道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沙坦类)、钙离子拮抗剂CCB(地平类)等。 普利类降压药主要有贝那普利(洛丁新)、卡托普利(开博通)、依那普利(怡那林)、倍多普利(美施达)、福辛普利(蒙诺)等。这类药单药治疗60~70%都有降压效果,大多一小时内见效,但需几周才能达到最大降压效应。主要副作用是容易引起干咳。沙坦类降压药主要有氯沙坦、结沙坦等。降压强度与幅度与其他标准降压药基本相同,副作用少,引起血钾升高的危险低于普利类降压药。地平类降压药主要有非洛地平(波一定)、氨氯地平(络活喜)、硝苯地平(心痛定)、拉西地平等。这类药可同时降低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降低收缩压更明显,降压效果较强。目前广泛使用的是第三代的氨氯地平,效果较好,副作用也比较少。3、调整用药切忌凭感觉原发性高血压是无法治愈的,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必须终生服药。冬季气温降低,一直沿用秋季用药量的患者发现血压持续不稳定时,就应定期随访,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切忌凭感觉、凭经验、道听途说自行调整用药。具体怎么调整用药,是增加药量,还是改变服药种类,一定要跟医生商量后定夺。作为患者,把几种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和优缺点也要搞清楚,这样自己也能有一个倾向性的观点,以便和医生商讨。

发布了文章

高血压的春季养生经

未来几天,全国大部天气晴好,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要从吃、住、行等多方面加以重视,把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扼杀”在摇篮里,在这里为大家提了几点建议。吃药 高血压患者血压一正常,不要擅自停药、频繁换药、自主换药、缺乏针对性降压治疗。饮食 低盐低脂、清淡饮食、戒烟戒酒,不要喝浓茶,保持大便通畅。睡眠 保证睡眠充足,不熬夜,睡觉时保持衣带宽松,保证睡眠质量。出行 晨练不宜太早,建议最好选择太阳出来后再外出锻炼。可外出春游、旷野踏青,可爬山、慢跑和散步。但锻炼一定要有度、有序、有节。保暖 春捂防病因“倒春寒”的存在,才有春捂之说。对调节能力较差的老人和高血压患者来说,高血压患者更应春捂,以利于血压的调控,洗漱水温不要过热或过凉。精神防护 保持心情开朗,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减少思虑,松弛紧张的情绪。监测血压 气温较低或气温变化较大时,要早晚监测血压。

发布了文章

立冬后,高血压要做的六件事

立冬之后,马上就是寒冷的冬季,很多地方早晚的气温也已经下降到了个位数。如果家里有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提前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让他们能够安稳的度过冬天。那么,高血压患者冬天该注意什么?1、做好保暖工作冬天都是寒冷的,在这个季节要防止气温变动引发的血压波动性增大。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严寒来临后,每天吃的降压药似乎减少了很多效用。这是因为气温骤然变化,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引起血压非正常升高。   如果身边有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做好室内室外的保暖工作,特别是头部和脚部的保暖。头部因为位置最高,且有着丰富的脑血管等,对于干冷的耐受性更差;而脚部由于处于心脏的最远端,也需要仔细呵护。2、晚起、睡眠好冬天晚起,不仅能预防感冒,很多疾病都是在寒冷的清晨高发的,特别是心梗和脑中风这些要命的病。 睡前烫脚,按时就寝,养成上床前用温水烫脚的习惯。然后按摩双足心,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解除一天的疲乏。   尽量少用或不用安眠药,力争自然入睡。环境适宜,居室周围要安静,防止噪音污染。房间灯光不要太明亮,保持微弱柔的灯光。居室通风要好,以保证空气中氧的含量。   睡前要尽量避免大喜大怒或忧思恼怒,要使情绪平稳为好,尽量全身放松。3、合理安排饮食警惕!高血压患者在冬天一样要注意远离“三高食物”,注意饮食规律以及清淡为主。 在经历了酷热的夏天和干燥的秋天,进入冬天后,每个人的胃口似乎都变得好了起来,如果能来一锅热腾腾的辣火锅更是的高血压患者的一大诱惑。但是,火锅不是高血压病人的优选饮食,如果冬季血压经常波动,那么就一定要忌口,少盐、少油,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晚餐宜少:切忌大吃大喝,导致胃肠功能负担加重,影响睡眠,不利于血压下降。晚餐宜吃易消化食物,并配以汤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可以适当提前一点时间进食晚餐。   冬天还可以适当吃些温热的食物,不光是指食物的温度,还有食物的属性。羊肉、胡萝卜、南瓜、小米、橘子、桂圆、大枣、红茶,以及坚果等都是温性的。4、做好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做好日常血压测量和记录很有必要,既提醒自己关注血压;去医院看病时,还可以供医生参考。 冬天气温寒冷,血管可能随时受到冷空气刺激而不正常收缩和扩张,因此高血压患者更应该做好日常的血压测量及监控记录。   如果您家中父母有患高血压的,可以备一台电子血压计,现在市面上的电子血压计通常都可以实时上传数据到手机上。这样,父母闲暇时可以自我监测血压,而且,您也可以看到父母的血压情况,及时了解情况。5、娱乐有节冬季血压容易不稳定,不论是娱乐活动或是日常的运动,都应该控制。 娱乐活动要有节制,这是高血压患者必须注意的一点。如下棋、打麻将、打扑克要限制时间,一般以1-2小时为宜。要控制好情绪,坚持以娱乐为目的,不可过于激动,否则会导致血压升高。   冬天早晨温度较白天平均温度更低,高血压患者晨起也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因此运动活动都不应该选在早晨进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立冬以后,如果发现血压不稳定,应及时就医,请医生指导是否需要调整用药,并改善生活习惯。做到这六点,相信大家都能控制好血压。

发布了文章

这三个时间心脏最危险!冬季养心很关键!

一年之中『12月』最危险! 一周当中『周一』最危险! 一天当中『清晨』最危险!为何是12月?天冷心脏负荷大12月往往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人体耗氧量增加,为维持正常体温,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心脏负荷也随之增大。从而导致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病情加重。 英国的一项新研究就显示,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在冬季复发的概率要比其他季节高出2-3倍。呼吸疾病多天冷时人们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慢阻肺、哮喘等都会加重原有心脏病的病情。饮食口味重为了御寒,往往会倾向于吃高盐、高脂肪或重辣的食物,而新鲜蔬菜及水果的摄入量相对不足,而且年底聚会也增多,这些都会给心脑血管带来负担。运动减少天冷户外活动减少,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为何是周一?因为心脏病发作风险与压力相关,而周一人们的情绪最容易焦躁。周一由周末放松的状态,突然转入紧张、正常的工作状态,人的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会产生一些不适的反应,也就有了网上“周一焦虑症”的吐槽。为何是清晨?因为血液粘稠度高!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研究表示,上午6-9时为心脏性猝死发生的高峰时间,一天中其他时间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大致相似,高峰期间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至少比一天内其他时间的平均危险性高70%。冬季养心四点目前我国很多地区进入大幅度降温的时段,成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因此,中老年人群尤其冠心病患者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冬季养生。起居规律冬季养生要注重“藏”,应做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宜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影视剧。午间要小睡半小时,有助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有利于冠心病的康复。 清晨是发生心梗和粹死的“魔鬼时刻”。起床前可先在床上躺30秒,再坐起30秒,再撑床站30秒。外出活动要避寒,做到温固护阳气,根据气温变化,随时添加衣服。穿衣应遵循轻便的原则。否则,衣服和鞋子过度厚重也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精神调节冠心病患者大多与痰湿、瘀血、气郁的体质有密切关系。常有心烦、急躁、健忘、苦闷等症状,三种体质可同时出现,或其中两种兼而有之,易导致孤独或焦躁的不良心态。情志调节方面,应培养愉悦的情绪,塑造开朗乐观的性格、处事随和、克服偏执、不苛求他人、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于体质的改善。饮食调养冬季宜适量多食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海蜇等。此外,冬季应多食温热护阳之品,以抵御寒冷,如多食羊肉、牛肉、桂圆、核桃、栗子、大枣、山药、木耳、胡萝卜、油菜、芥菜、韭菜等,少吃寒冷食物,如螃蟹、海虾、西瓜、葡萄等。体育锻炼冬季锻炼必不可少,因为锻炼可增加热量产生,使气血流畅、循环无阻、新陈代谢加快、躯体温暖。除遇到暴雪、大风、骤冷和其他恶劣气候外,尽量要做户外活动,选择上午、下午等日照充足的时侯,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散步等。 运动要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以不增心率为宜,心率明显增加时,应该休息片刻使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若激烈运动时伴有胸闷、气短、咳嗽、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避免症状加重。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感冒加重病情。

发布了文章

舒张压高是不是无需治疗呢?

血压由收缩压和舒张压构成血压由收缩压和舒张压构成,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高压和低压,在人们观念里高血压就是收缩压高。 其实,根据高血压的定义,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只要其中一个升高,就可以诊断高血压,所以只有舒张压高于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舒张压高的危害并不比收缩压高的危害小,且更难于治疗,它也是造成高血压病人并发症(比如脑出血,脑梗塞,高血压脑病,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等等)的主要原因。1、舒张压高更危老年人由于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因此其高血压的表现多是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不高反低。但中年人则不同,在他们的高血压病例中,有不少患者表现为收缩压不高,舒张压却异常的高,尤其是存在不良生活习惯者(如吸烟、酗酒、睡眠不足)。已有临床资料表明,舒张压的高低与心脑血管并发症有密切关系。如果收缩压正常,那么舒张压为70~75毫米汞柱的人,与舒张压为105~110毫米汞柱的人比较,后者发生心腩血管并发症的概率可高出3—5倍。因此,舒张压增高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单纯舒张压增高多是高血压病的早期阶段,多见于中年人,近期预后较好。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轻视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如果不正视,不给予治疗,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是可以转变为经典性高血压的,即收缩期、舒张期的血压均升高。治疗不及时的话,随着年龄增长,并发症会越来越多。2、该如何治疗?1、药物治疗 ①以β受体阻滞剂为首选,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倍他洛尔、吲哚洛尔等; 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 ; ③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当ACEI不能耐受时,ARB可以显着降低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和病死率,如缬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等; ④钙离子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 ⑤利尿剂等药物,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酌情使用,如氢氯噻嗪(双克)、速尿、甘露醇等。 当然这几类药中用什么药或联合用什么药,需要经医院专科医生诊断。因为舒张压高高血压比收缩压高血压更难控制,因此患者需要按时服药。2、饮食治疗 在高血压的治疗中,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饮食控制,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①饮食宜清淡:提倡素食为主,素食方式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因此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宜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②降低食盐量:吃钠盐过多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而控制钠盐摄入量有利于降低和稳定血压。    ③戒烟、戒酒:烟、酒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嗜烟、酒有增加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可能,酒还能降低病人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性。因此对高血压病人要求戒烟戒酒,戒酒有困难的人也应限制饮酒。 ④饮食有节:做到一日三餐饮食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    ⑤科学饮水:水的硬度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研究证明,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它们是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功能的重要调节物质,如果缺乏,易使血管发生痉挛,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要尽量饮用硬水,如泉水、深井水、天然矿泉水等。3、减肥也能降血压 降血压的治疗包括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可先进行非药物治疗,减肥对降低舒张压非常有意义,其它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能有效地降压。例如,一个体重超过标准体重[身高(厘米)一105=标准体重(千克)]10%的患者,舒张压在95毫米汞柱左右,那么他把体重减轻5千克以上,舒张压就可以降低,甚至降到正常范围。 非药物治疗3~6个月后,血压仍不能降到135/85毫米汞柱以下的,就应服用降压药物。

发布了文章

高血压人群健身也是一个技术活!

生命在于运动,但是对于心血管患者来说,运动有许多禁忌,那该如何运动呢?运动护体,但应降低运动风险虽然运动可帮助心脏有活力,但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压及肥胖族群,血压超过220/110mmHg的患者应禁止运动,若通过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下降了,可考虑轻度活动。 不过,一般高血压患者通过适当参加体育运动,60%左右的病人血压会下降或保持相对稳定。  运动观念,这些要点不可不知1. 要避免长时间静止站立。 2. 避免过度低头、用力,不要摒气。 3. 不要进行强度太大和激烈的运动。 4. 要循序渐进,锻炼前做好热身活动,锻炼结束时要缓慢停下来。 5.如果运动后有头晕、胸闷、气短、不想吃东西、睡眠不好、疲乏等现象,说明可能运动量过大了,要注意调整强度。 6. 一般运动后马上测量脉博数,以每分钟不超过110次为宜;也可用170减去本人的年龄数来计算,比如: 60岁的人,运动后的脉搏不超过110/分,就是合适的。 7. 如果患者在减少运动量后,仍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应停止运动锻炼,必要时可去医院查诊,以免发生意外。 8. 在健身房做力量运动时,避免多关节运动,尽量做做单关节运动。   9. 在健身房做力量运动时,应采取中等重量,中等次数。 10. 运动前测试血压没问题再来健身房运动。健走运动,保护心脏助减重对于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健走无疑是最好的运动,不仅可保护心脏,更能降低疾病风险与忧郁情绪。 运动前还是应先考量个人状况,无运动习惯及高血压等慢性病患,先从中低强度的运动开始,如快走、慢慢跑等,并渐进增运动强度与运动量。

发布了文章

降血压,千万别走这7条弯路!

降血压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并不是越快越好,一不小心在降压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反而会越降越高!下面7条就是高血压患者最容易犯的几个“致命”错误:1. 测血压太随便判断是否发烧要用体温计,判断高血压自然要用血压计!但高血压不同于发烧,它是一个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不是测一次两次就可以完事的! 血压一直处于波动状态,测一次血压只能反应当下情况,并不能作为依据。应该每天早中晚分别测量并且连续多日测量,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血压数据,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判断你目前的血压情况!2. 吃药就不用忌口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好好吃药就不用限制饮食!这绝对是异想天开,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光吃药不忌口,血压也只是得到暂时的控制。 当你吃下油腻、重口的饮食时会使你的血压再次升高、反复的升高反而会对血管和心脏造成更大的负担和伤害!3.忽略生活方式干预靠谱的降血压应该是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你光吃药不做好自身管理,也是白费力气!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饮食、运动、情绪、作息、嗜好几方面。 ①低盐低脂的清淡饮食;②每周2—3次的有氧运动;③保持心情愉悦,不大喜大悲;④早睡早起不熬夜;⑤不抽烟少喝酒;不把生命当儿戏!4.自我感觉良好做人要自信一点,但在疾病面前千万不要自以为是!有的人即使高压180mmHg,依然不吃药!虽然并没有什么头晕眼花的症状,但这不代表没有危险! 高血压的危害不是体现在这些表现上,而是对心脑肾血管造成的伤害!有的人耐受力比较好,轻微的不舒服不会有什么感觉,如果已经有了很明显的不适感,极有可能已经对器官造成伤害。要知道,越早发现越好治疗!5. 不把医生的话当回事不少患者只要一回到家,医生的话就忘的一干二净!不是忙到忘记吃药,就是对医生的医嘱不以为然。 患者依从性差也是导致血压反复升高降不下来的重要原因,为了不耽误正确治疗,建议一定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医嘱,按时吃药、改善生活方式。6. 保健食品比药好用因为不少患者害怕吃药有副作用,盲目相信一些所谓的“降压保健品”,这些保健品到底能不能降压目前并没有科学解释! 但可以确定的是,只靠保健品来降压,非常容易耽误正确的治疗,和高血压带来的伤害相比,药物的副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不需要过分担心!7. 自作主张服药在吃药这件事上,不能太有主见!每个人的病情、体质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看别人用的药好自己也去买来吃,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服用适合您的药。 在服药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因为血压有所下降就自行停药,降压是一件长期控制的事情,即使停药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药,自己突然停药可能会导致血压再次飙升!

发布了文章

夏天,到底是不是高血压患者的黄金季节?

老张是一个患病20多年的“老高血压”,久病成医,自己摸索了一套控制高血压的办法,逢人就说“我的血压到夏天就自动降下来了,过了五一药就停了,到了秋天再继续吃,从来没有问题”。老张的说法有道理吗?夏天,到底是不是高血压患者的黄金季节?由于夏天温度高,人的周身血管舒张,又容易出汗,因此,血压确实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这种气温造成的血压下降并不稳定,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定期监测血压值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用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夏天很多人的睡眠质量会下降,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致使夜间血压升高,有可能导致出血性中风。另外,天气闷热、多汗烦躁、血液黏稠、血流缓慢、血压下降、也有导致缺血性中风的风险。 所以,高血压朋友们千万不要被夏天“忽悠”了。在享受夏天带来的血管“放松”的同时,还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三 步 起 床 法 高血压患者早晨醒来,起床不要急、不要猛,分三步最好。醒来后不要着急下床,先在床上躺着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使身体肌肉和血管恢复适当张力;活动个几分钟如果没有觉得头晕不适再慢慢坐起;继续坐着慢慢活动几分钟再下床,总之就是要“慢、慢、慢地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大的波动。温 水 洗 漱 洗漱用水温度要适当,30 ~35℃的温水洗脸漱口较适合高血压患者,太凉或太热的水都会引起身体肌肤血管的舒缩,进而升高血压。早 餐 清 淡 早餐一定要吃,但时也不能吃太饱太丰盛,一杯牛奶或豆浆,一个鸡蛋或半个馒头,再配点小菜即可,以清淡为主。 午 餐 丰 盛 午餐可以荤素搭配,同样的以清淡为主,八分饱即可。 晚 餐 宜 少 晚餐避免吃得油腻,宜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米粥、素包子等,同时可搭配一些汤水。晨 间 运 动 适当的晨间运动有利于增强血管的舒张力,放松身体,避免高压。避免做剧烈的运动,慢慢散个步、打打太极拳等缓慢的运动比较适合。出 行 贴 士 高血压患者外出,应尽量避免人潮拥挤的地方或者挤公交,步行或骑自行车都是不错的选择。并且,不要把在途中的时间掐的太紧,赶时间容易造成心理压力大,促使血压升高。娱 乐 有 节 高血压患者平时的娱乐项目避免过于兴奋刺激,比如打麻将、赌博等娱乐项目;睡前看电视不要超过2个小时;偶尔下下棋、打打扑克也要控制情绪,不然很容易使血压升高。睡 前 洗 脚 高血压患者除了按时休息外,上床前用温水洗洗脚,适当按摩腿部和足部可以血液循环,睡得安稳。自然入睡最好,尽量少服用安眠药。房 事 宜 减 轻度高血压患者,可行房事,但要防过度兴奋,频率也不宜过高,而严重的高血压患者应暂停性生活。

发布了文章

关注血压,健康生活!

全国高血压日之漫画高血压:降血压,先定一个小目标老高最近一段时间总觉得头晕脑胀的,在家里连续几天测量血压后,发现血压值好像都有些偏高。老高来到医院,经王大夫诊断,的确是得了高血压。我们来看看,王大夫是怎么建议老高降血压的。今年10月8日是第19个全国高血压日,主题是“知晓您的血压”。从2014年开始,连续3年高血压日的主题都是“知晓您的血压”,其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改善高血压的知晓率,这是高血压防控的第一步。只有在知晓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再去接受治疗,才有可能让患者血压早期达标和长期达标,最大程度避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王大夫讲的几点一定要记住: 高血压,早治疗; 早达标,多获益; 长效药,保平稳; 勤监测,心有数; 多运动,少食盐;

发布了文章

早期达标,远离危害

最近录了一段音频,大家扫码即可收听。

发布了文章

立秋了高温依旧,高血压应该怎么做?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立秋并不意味着秋天的到来。从时间上看,今年的立秋刚好在中伏和末伏内,虽然高温依旧,但总趋势是天气将逐渐趋于凉爽。立秋习俗不宜过我国民间仍有“贴秋膘”和“咬秋”等趣味习俗:就是常言道秋风一起,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伏天的亏虚,提高免疫力。而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就称“咬秋”或“啃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然而,很大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肥胖,盲目“贴膘”,会摄入过多能量,多余的能量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堆积,加重肥胖。肥胖本是就是一种疾病,同时还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秋季饮食一定要适度,不宜放纵食欲,大吃大喝,要保持健康体重。 从中医的角度是不推荐吃秋瓜的,因为像西瓜这类瓜果偏寒凉,而夏秋之交,脾胃虚寒的人士很容易拉肚子的,所以就有“秋瓜坏肚”之说。立秋后,这些事要多做一、顿顿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立秋时节,空气湿度小,皮肤易干燥,因此,应重视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秋季是各种水果蔬菜最丰富的季节,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而且含的水分多、能量低。   经常吃蔬菜水果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而且能降低患肥胖、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所以,我们提倡顿顿有蔬菜,天天有水果。二、清淡饮食,少辛辣油腻   经常吃油腻过咸的食物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摄盐过量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建议每人每天摄盐量不超过5克;摄入烹调油不超过25-30克。不要常吃辛辣、煎炸、烟熏和腌制的食物。三、足量喝水,补充水分   秋干气躁,而且秋季未真正到来,天气仍然炎热,人体的水分容易丢失,需要注意及时补充。体内水不够,会感到口渴、头痛,并且影响认知能力。   健康成人每天需要水2500毫升左右,除了从食物中获得一定量的水,需要注意及时喝水,每天至少喝水1500毫升。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水。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或清淡饮料,不选或少选含糖饮料。四、心情舒畅、心境平稳   不管是夏季的炎热烦躁还是秋季的伤感悲凉,高血压患者都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   一些不良的情绪会通过增加有关激素的分泌,促使小动脉痉挛收缩而使血压产生波动、升高,甚至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而愉悦、轻松的心境有益于稳定血压。因此,高血压病人应尽量避免各种强烈的或长期的精神打击或刺激,一旦遇到这些负性刺激,应学会“冷处理”。最后,高血压患者切忌自行停药、减药、换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立秋后气温多变,更应时时监测血压,预防在换季时节的血压波动。如果天气开始凉爽,高血压患者还应逐渐恢复运动,平稳过度到秋冬季节,控制好您的血压!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