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3621

徐海军

乌镇互联网医院

主治医师 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门诊(武胜路院区)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关节炎
膝关节置换
骨关节炎
髋关节置换术

发布了文章

强直性脊柱炎的新标准及新治疗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是因为上周刚去开了一个会,听了听风湿科同道的一些新观点,受益匪浅。同时,强直性脊柱炎初起阶段,多数由于腰痛,髋关节痛,甚至膝关节痛到骨科就诊,国内统计,至少有80%的强直性脊柱炎(以下简称:强脊),的患者,首次就诊到骨科,因此给骨科医务人员及强脊患者看看这篇文章,都会有帮助的。武汉市第四医院骨关节科徐海军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风湿性疾病,可以侵犯脊柱、髋、膝等全身多个关节,导致疼痛和关节强直,最终致畸形、致残,危害很大。我们周边的许多人都患有此病。如歌手周※※,和影星葛※,以前认为只是一种孤立疾病,且没有治愈的可能,最终可能都需要手术治疗。现在诊断上已经有了早期的标准,治疗药物及病理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一种统一的说法叫脊柱关节炎(SpA),其中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关节炎(脊柱炎)和反应性关节炎。中轴型SpA诊断按标准主要的是腰背痛≧3个月且发病年龄小于45岁的患者,次要标准是影像学显示骶髂关节炎且具有1个SpA特征,或者HLA—B27阳性且具有≧2个SpA特征。SPA特征包括:1.炎性腰背痛 2.关节炎 3.肌腱附着点炎(足跟) 4.葡萄膜炎(眼) 5.指(趾)炎 6.银屑病 7.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8.NSAID治疗有效 9.具有SpA家族史 10. HLA—B27(+) 11.CRP升高。外周型SpA诊断标准。主要的是关节炎或附着点炎或者指/趾炎,次要标准第一是以下一条以上:银屑病、炎症性肠病、前驱感染、HLA—B27(+)葡萄膜炎、影像学显示骶髂关节炎。或者次要标准第二条是以下符合2条以上:关节炎、附着点炎、指/趾炎炎性腰背痛病史、具有SpA家族史。上面是最新标准是2010年APAS(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估协会)制定的,可以看出如果按照我们上学时的罗马标准或者纽约标准,很多早期的强直性脊柱炎不能诊断,不确诊的都是中期以上的病人,丧失了早期诊断、诊治的机会。中医也讲”治未病”,诊断治疗也应早知道,所以对于中医来讲,这种新标准也是有意义的。中医应该学习新东西,才能研究中药的早期干预。治疗上强直性脊柱炎没有特效药,主要是NSAIDs,我们平时应用大量的消炎止痛药,慢作用免疫抑制剂对中枢型强脊几乎没用,外周型的应用柳氮磺吡啶有一定效果,以前的治疗是悲观的,主要是消除疼痛。而现在生物制剂的出现,TNF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包括国产进口的,国内有几种剂型。似乎可以对因治疗,消除强脊引起的各关节的炎症反应,临床上确实有效,但没有能成功治愈的病例,在大会上听了很多同行的报道,总结出生物制剂的一些特点,以及强脊治疗的综合性、长期性的特点。TNF抑制剂类生物制剂的特点是:一、毕竟是一种暂新的可能治愈强脊的方法;二、可以快速起效,消除炎症。三、越早使用越好。四、目前还不能治愈强脊。缺点是:价格昂贵。二、可能诱发结核,感染、肿瘤等疾病。因此目前强脊的早期的治疗,还是强调生物制剂作为新的切入点,综合考虑相关知识教育,锻炼,物理治疗,康复,自助群体,患者协会,是一个长期的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不仅仅是生理问题,也是严重的社会和心理问题。

发布了文章

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的阶梯性方案

                胫骨高位截骨术可有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武汉市第四医院骨关节科徐海军我们人类膝关节的解剖特点,决定了膝关节平时的内侧 受力大于外侧。因此膝关节骨关节炎好发于内侧。当膝关节 出现内翻的时候,膝关节内侧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加,磨损明 显增大。据统计,内翻膝关节的骨关节炎的发生率是正常膝 关节的四倍,而一旦发生骨关节炎,进展速度是无内翻膝关 节的20倍。膝关节越内翻,关节内侧应力越大,软骨磨损就 越大,关节间隙就越窄,膝关节就会变得越内翻,这就形成 了一个恶性循环,等发展到软骨磨没了,膝关节骨头磨骨头, 患者就难以行走了。而像陈阿姨这种患者,虽然内侧软骨磨 损很严重,但膝关节外侧间室一直受力相对较小,软骨几乎 是完好的。所以医生通过胫骨高位截骨术纠正膝内翻,并让外侧关节多受力,而内侧少受力。这样就打破了内侧骨关节 炎发展的恶性循环,让关节炎停止发展并逐渐恢复。  关节置换术不能完全满足患者功能需求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里面的交叉韧带会被切除 掉,用简单的机械装置来代替。而这种机械装置只有在膝关 节屈曲到70度以上后才会发生作用。因此在达到这个活动度 之前,膝关节基本处于交叉韧带缺失的状态,感觉不稳定, 本体感觉消失,关节感觉不自然。而且多数患者都存在膝关 节屈曲受限的问题。因此,尽管行走是可以的,但很多运动 医生并不推荐。如果活动多了,患者的关节容易出现肿胀疼 痛和关节磨损增加。现在老年人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活跃。 这导致了年龄相对较轻的老年患者在接受人工关节置换后, 满意率低,未来翻修率高。因此在一些国家,比如韩国和南 非,都已经出台了新的医保政策,65岁以下的膝关节骨关节 炎患者进行关节置换,医保不予报销。从政策上遏制人工关节置换适应症扩大化的趋势,客观上促进了膝关节截骨术的 发展。  在中国,截骨术目前的发展是怎样的呢?      这要从截骨术在世界上的发展说起。欧洲,日本,韩国 截骨术的发展非常好,而在美国比较差。分析原因,美国拥 有世界上几乎所有最大的人工关节公司。人工关节是美国一 个巨大的医疗产业。人工关节的推广力度和速度,可以用排 山倒海来形容。这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医疗环境,人工关节 近些年来迅猛发展,很多医院相继成立了“关节外科“,实 际上就是“换关节外科。在人工关节的浪潮下,截骨术的声 音被掩盖掉,沦为非主流。而与我们同属于一个文化圈的日 本和韩国,则始终秉承着尽可能保留患者自己关节的理念, 成为截骨术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在中国也有一批骨科医生, 始终坚持着截骨术,努力防止关节置换的扩大化。还有另外 一些医生,随着关节置换的大量采用,发现关节置换并不能 满足他们患者的功能需求,而且并发症越来越多,促使他们又把注意力重新聚焦到截骨术上来。比如在北京积水潭医院, 截骨术的病例近年来就有了明显的增长。  目前截骨术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截骨术一直在不停地发展。就拿治疗膝关节骨关 节炎的胫骨高位截骨术来讲,基本可以总结为两个层面上的 发展。一是在技术层面,目前提倡‘不全截骨’技术加锁定 钢板固定。这种方法使高位截骨术准确,安全而且患者恢复 迅速。新的截骨工具即将投放市场,使截骨术变得更准确, 更安全和更简单。新技术的推广和新工具的研发是JPEG的重 要任务之一。   第二个层面是在理念上,我们提倡采用阶梯性手术方案 治疗骨关节炎。对于一位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我们不能眼 中只有关节置换。而是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优先选择截骨 术、或单髁置换术,实在不行了,再选择全膝置换。因为截 骨术可以保留患者的关节,术后功能最好;单髁置换术可以 保留患者所有的韧带,功能次之;而全膝置换术既牺牲关节,又牺牲韧带,功能评分最低。术后功能的阶梯,决定了我们 术式选择也要具有阶梯性。我们应当优先选择能够保留患者 膝关节最大功能的手术方案。      换句话说,我们应当‘根据患者选术式’,根据患者具 体情况阶梯性地选择最有利的手术方案;而不是‘根据术式 选患者’,眼里只有关节置换,只要腿疼的,要么换,要么 等着换。显然后者是我们所反对的,我们应当提倡前者!事 实上,不仅中国有关节置换适应症扩大化的问题,根据英国 牛津大学医学院的调查,目前英美大约有近一半的全膝关节 置换术,可以通过截骨术或单髁置换术来解决。因此推广阶 梯式治疗的理念,是一个重要任务。”

发布了文章

单髁置换是什么?中老年治疗关节炎的最佳选择之一

单髁,仅仅是个修补手术,修复坏掉的软骨。几乎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生活。1 什么是膝单髁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 膝单髁置换是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置换范围局限在单髁的置换。  膝单髁关节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几乎同时起步于70年代初期,单髁关节置换的目的是尽可能的保留正常的关节结构,以期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膝单髁人工关节置换可分内侧室和外侧室两种情况,但仍以内侧为主,无论是内侧还是外侧,在手术方法上基本相同。  2为什么要选单髁呢? 根据膝关节的形状和功能,我们把膝关节分成内外两部分。内侧的由股骨内髁,内侧半月板和外侧胫骨平台构成。同样,外侧部分由股骨外侧髁和外侧半月板以及外侧胫骨平台组成。人的膝关节内外髁形状不同,功能也不完全相同。一般内侧髁承受压力大,外侧髁旋转功能多一些。所以人老了以后,几十年的磨损常常先把膝关节内侧髁的软骨损坏消失,骨质外露,最后造成典型的骨关节炎,也就是骨头之间互相磨擦,导致关节疼痛肿胀,行走困难。 因为只是膝关节内侧髁磨损,外侧髁依然完好,所以只需要治疗内侧髁的老化磨损,就有了单髁置换的手术。国外有很多单髁人工关节。这种关节保留了外侧髁、髌骨、交叉韧带等结构,所以患者膝关节的功能基本正常,没有全膝置换造成的不适应。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在国外应用的比较多,大约占全部膝关节置换的10%(不同国家,不同阶段,从3%~30%不等)。国内应用比较少,尤其在北京以外的地区。目前广东地区的单髁置换几乎都是在我们关节中心这里完成的,目前效果很好,患者第二天就下地走路。 3 哪些病人需要做单髁关节置换术? 1、膝关节单侧间室间隙变窄,无对侧间室病变,无严重髌骨关节病变 2、 膝内翻小于10°,屈曲畸形小于10° 3、膝关节诸韧带结构完整 4、 非炎症性关节炎,如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女性,65岁,双膝疼痛1年余,行走困难4 术后多久可以下床走路?     术后第一天开始股四头肌主动收缩训练(等张收缩)。第二天增加膝关节的被动活动,使膝关节伸屈0-45°,术后3-4天,膝关节被动活动应达0-90°,术后一周应达0-100°(或110°)。正常情况下术后第二天可下床做部分负重,训练行走。术后一周可做全负重行走练习。由于膝关节被动练习较多,拆线时间一般在术后2周左右。 5 单髁关节置换术安全吗? 膝单髁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用而且成熟的手术,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细致的术中监测,一般来说手术是安全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随着假体设计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严格限制病历选择的指征,膝单髁关节置换手术对内侧室患有骨关节炎的病人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 6 单髁关节置换术有哪些好处? 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单髁关节置换术的优点在于: 1、   手术只切除病变的关节面,因此切除的骨质较全膝关节置换术少很多,杜绝过度治疗 2、   保留前后交叉韧带,完好地保留髌骨关节的吻合,保持正常的解剖,改善功能及改善生物力学,增加活动度 3、   植入人体的异物少(包括金属、聚乙烯、骨水泥) 4、   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5、   减少费用,减少住院日 6、   手术后恢复非常快,术后可以在无拄步器保护下负重行走,且可恢复最大的膝关节患者行双侧单髁置换。术后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几乎跟没得病一样

发布了文章

保护关节,医生没时间告诉你的一些重要事情

如何布置家庭更适于关节炎患者生活 我们的家应该是一个让我们感到安全和舒适的地方,但对于关节炎患者,它可能充满障碍,如门很难打开,灯很难打开。关节炎患者的家庭应减少障碍,使日常生活更容易完成。 厨房 对许多人来说,厨房是家庭的中心。利用方便的厨房工具,可以帮助关节炎患者轻松完成烹饪任务。 电动开罐器:手摇版本的升级版,可以解决开罐问题。 食品加工机:按下按钮,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处理食材。 长柄簸箕和扫帚:无需弯腰。 奶瓶刷:轻松清洁玻璃杯内壁。 厨房高凳: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柜台高度准备食物,避免久站。卧室  长柄鞋拔子:穿鞋无需弯腰卫生间电动牙刷和电动剃须刀:更容易把持和使用。 高位马桶:更容易蹲起。 扶手:可以帮助进出浴缸或淋浴安全。饮食和骨关节炎健康均衡的饮食对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对于骨关节炎患者,虽然并无推荐的具体饮食方案,但均衡的饮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措施包括保持体重下降、建立强有力的软骨、减少炎症,这对关节炎非常重要。戒掉多余的热量 超重是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避免含糖的食物和饮料,吃植物性食物,减少热量。 多吃水果和蔬菜 水果和蔬菜始终是健康食品的选择,富含抗氧化剂。这些物质,可以帮助保护您的细胞免受损伤。众多的水果和蔬菜都有一些抗氧化剂,如苹果、洋葱、青葱、草莓,也可能有助于减少关节的炎症和疼痛。关于食用油 一项研究发现,橄榄油,有助减轻炎症,它的作用基理和非甾体抗炎药类似。 获取足够的维生素C 维生素C有助于合成胶原蛋白和结缔组织。 关注烹饪温度 研究人员发现,炒、烧或高温处理牛肉、猪肉、鱼、蛋等,可产生一种化合物,称为晚期糖化终产物(AGEs)。当血液和组织中AGEs呈高水平时,可触发炎性反应,而炎症是许多关节炎的原因。可以通过削减烤、炸、烤、微波和肉类减少你的AGEs水平。

发布了文章

柳叶刀杂志2017:年轻患者应慎行全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

The Lancet(中文译名《柳叶刀》)杂志是目前世界医学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之一,也是影响因子最高的SCI刊物之一,其在医学界的影响甚至超过了《Nature》和《Science》。60岁以下年轻患者应慎行全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功能,达到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随着更多的新型耐磨材料在人工关节中广泛应用,手术技术特别是翻修技术的大幅度提高,各种翻修假体设计日趋完善,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龄人群和年轻人因为严重的关节疾病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 既往的研究已经证实全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髋关节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成本效益,并表现出显著的临床改善。尽管人工关节置换术已经获得很大的成功,但仍然难以满足年轻患者大活动量,长期使用的要求。最近发表在Lancet上的一项研究就年轻患者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最佳时机进行了探讨。 研究人员对临床实践研究数据库(the Clinical Practice Research Datalink,CPRD)中的所有患者进行了植入生存分析,这些患者都曾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全膝关节置换术。通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调整这些数据的全因死亡率,并通过这些数据探讨在初次手术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产生翻修手术的终生风险。 研究人员对在1991年1月1日至2011年8月10日间共63 15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和54 27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了随访,最长随访时间为20年。研究人员发现: 全髋关节置换术:10年假体生存率为95.6%(95% CI,95.3-95.9),20年假体生存率为85.0%(95% CI,83.2-86.6); 全膝关节置换术:10年假体生存率为96.1%(95% CI,95.8-96.4),20年假体生存率为89.7%(95% CI,87.5-91.5)。 70岁以上的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需要翻修手术的终生风险约为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对于那些年龄小于70岁即进行手术的患者,翻修手术的终生风险增加,甚至在50岁时接受手术的男性中高达35%(95% CI,30.9-39.1),同时男性和女性患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在同一年龄组中女性的风险比男性低15%)。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接受翻修手术的中位时间为4.4岁。 研究人员认为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年龄对全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手术的风险的重要性,该研究的结果也挑战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选择进行全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的趋势。研究人员希望该研究结果能给临床医生的治疗策略提供帮助,尤其是年轻的患者。

发布了文章

谨防高尿酸!1.2亿国人已患上的“第四高”

高尿酸血症 提起“三高”,大家可能都不陌生,而在忙于和“三高”作斗争时,第“四高”已悄然出现,并成为强大的疾病新因素,它就是高尿酸。 在我国,患高尿酸的人比患糖尿病的人还多,已经成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而且,高尿酸早就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不少年轻人也有。 那么,高尿酸究竟什么,我们要怎样应对和预防?治疗 [治疗方针] 所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均需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尽可能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时,血尿酸值>476μmol/L给予药物治疗;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的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值>535.5μmol/L给予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1.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 ①苯溴马隆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肌酐清除率45~60ml/min的成人每日50mg;肌酐清除率>60ml/min的成人每日50~100mg。副作用:尿酸结石、肝肾结石。②丙磺舒、磺吡酮只能用于肾功能正常者,肝损较多见。 2.辅助降尿酸药可见氯沙坦、非诺贝特。警惕“第四高” 高尿酸作为来势汹汹的「第四高」,发生率高,危害也不小。小编只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注意体检,发现问题尽早处理,引起注意,以免把小毛病拖成大问题。

发布了文章

除了关节置换,膝关节炎还有哪些有效治疗方法?

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在超过60岁的人群中,其发病率约为30%,其中超过一半的患者有不适症状,常见为疼痛、僵硬、肿胀和活动受限等。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KOA 患者人数将逐年增长,据文献估计,KOA 将在十年内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残病因。KOA 的病因包括退变、生物力学、创伤、基因等多个方面,其症状从轻度活动后疼痛到活动受限不断进展。 由于其病因、症状的复杂性,KOA的治疗具有阶段性和多样性。国际骨性关节炎研究协会(osteoarthritis research society international,OARSI)、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 surgeons,AAOS)和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等多个组织均发布了治疗指南,包括非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护具/ 支具、患者教育、减重等)、药物治疗(玻璃酸钠、糖皮质激素、抗炎药等)和手术治疗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虽然是治疗KOA 最有效的方法,但存在花费高、手术创伤大、假体磨损等问题。对于年轻KOA 早期关节软骨磨损较轻的患者,TKA 并不是最佳选择。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TKA治疗过早的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富有争议的课题。本文就近年来早期KOA 非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证据进行综述,比较不同手术方法的进展、适应证以及随访结果。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以下简称UKA)是应用髌腱内侧的小切口(仅有8至10厘米)和髌骨半脱位技术,对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室进行表面置换,用以替代膝关节股、胫关节损坏的软骨表面。UKA仅对严重毁损的部分关节表面进行置换修复,因此也被称为膝关节置换中的“补牙”技术。该技术不需要去除前后交叉韧带,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患者的本体感觉和关节功能,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最大限度保留骨量、并发症少、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通常患者在术后1到2天就可以下地正常行走。膝关节周围截骨术膝关节周围截骨始于19世纪,最初用于治疗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1950年之后大量用于单间室KOA。应用最广泛的为经典Coventry 截骨法,在胫骨结节上方行闭合外翻截骨,术中需同时截断腓骨。由于其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疗效差异大、腓总神经损伤风险高等不足,1980年起,随着关节置换技术的兴起,Coventry截骨方法逐渐被替代。2000年左右,随着新的钢板技术的发展,撑开外翻截骨逐渐兴起,该方法在胫骨近端截骨,撑开后钢板固定,间隙可不植骨,由于其稳定性好、不损伤腓总神经,因而被广泛应用。 膝关节周围截骨的目的在于改变下肢力线,将膝关节负重从病变侧移到相对较好的对侧,从而减轻病变侧关节面负重,减轻关节面磨损,推迟行TKA手术时间。目前多种手术方式被用于改善下肢力线,包括股骨髁上截骨、胫骨近端截骨、腓骨近端截骨等。经典的手术适应证为单间室KOA合并轻度膝内翻或膝外翻,同时髌股关节面未受关节炎累及。

发布了文章

为什么中老年人易患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也是最复杂的关节,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诸骨由于长年磨损,周围韧带松弛,致使关节不稳定,关节内外组织也容易发生纤维性粘连,尤其是不爱运动者,同时人过40,肌力下降,与膝关节有关的肌肉力量、韧带弹性都渐渐减弱,由于重力作用,膝关节上下关节面的软骨也遭破坏,骨与软骨组织发生增生性改变,形成骨刺,关节腔间隙变窄,骨刺刺激周围组织,压迫神经、血管,就会感觉疼痛不适。此种增生是人体衰老的现象,40岁以上的人多数会有骨质增生,只是发生部位和增生程度不同,有的有症状,有的无症状而已。 2为什么骨关节炎病人可收到“天气预报”? 正常人体对外界气候的变化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骨关节炎病人中,大约80%-90%的患者对气候敏感。科学实验表明,湿度增加和气压降低时,对该类患者确实会产生有害的影响,病人的反应与气压和湿度波动的幅度、变化的频率、速率成正比。当外界湿度增高、气压下降时,细胞内的液体渗出,人的排尿增加;当湿度降低,气压升高时细胞内的液体就滞留在组织间隙内,这种液体的转移是机体细胞对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的一种适应手段。而关节炎患者,由于其关节组织的病理改变,使得其调节功能失常,以致病变组织不能随着外界气候的变化而将细胞内的液体排除,导致局部压力高于周围正常组织,从而出现局部不适,因此该类患者可以预知天气变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3为什么爬山爬楼会引起膝骨关节痛? 人在双脚站立时,每条腿负担的重量是身体的一半,而一条腿站立时就要承受整个身体的重量。爬山爬楼时膝盖是弯曲的,用一个80到90度的角度承担身体重量且弯曲时膝盖的承重是站立时的4-6倍;其次爬山爬楼是一个多次重复的过程,膝关节运动次数人为增加,关节负重大,磨损几率也增加,不仅可能造成软骨的损伤,也使软骨不能获得充足的养分,长时间下来软骨发生病变,膝关节痛也就可想而知了。 4骨质增生会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吗? 退行性改变导致的骨质增生是一种生理变化,而任何生理变化都有一定的范围和程度,骨质增生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增生会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同时关节内的骨质增生因受到关节内压力大小的限制和关节活动的影响,也不会没有限制的发展下去。 5骨刺能被按摩下去或醋能软化骨刺吗? 患骨质增生的病人都希望能通过药物和治疗把骨刺去掉,而有些报刊、电视广告也自称能用药物去除或软化骨刺,或用手法把骨刺按摩下去。果真这样吗?骨刺的生长是由于骨关节的失稳以致人体应力的改变而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它的形成可以使失去稳定性的骨关节得以加强,而增生的骨质和人体原有的骨骼结构相似,成分相同,因此药物或按摩是不可能消除或软化骨刺的。那为什么经过治疗症状得以缓解呢?这是因为按摩可以调整骨刺与周围组织及神经的压迫关系,药物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使局部的充血、水肿、无菌性炎症反应消失,从而达到止痛 的作用,但拍片复查,骨刺仍存在。 6膝关节屈伸活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很多患有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人在做膝关节屈伸活动可以听见关节发出响声,正常关节可有生理性响声,无症状,若关节内和邻近组织产生不正常响声并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为异常响声。一般来讲,半月板盘状软骨破裂时,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多见于年轻人,有外伤史或剧烈运动史,关节出现疼痛,无力等;髌骨软化症会发出碾米样响声,多见于中老年人,症状时轻时重,各种治疗效果不明显;而膝关节慢性滑膜炎会发出捻发样响声。  7骨关节炎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鸡蛋、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牛蹄筋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骨及关节的润滑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对于肥胖者,要适当控制饮食,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热量的摄入,将体重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减轻关节的压力和磨损程度。 8得了膝骨关节炎有那些预防措施呢? 避免风、湿、寒三种邪气对膝关节的侵袭,寒冷可使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 膝关节不过于劳累或负荷过重,尽量少上下楼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尽量避免身体肥胖,防止加重膝关节的负担,对身体超重者,要积极减肥,控制体重。同时避免长时间坐着和站着,要经常变换姿势,防止膝关节固定一种姿势而用力过大。 关节肿胀、疼痛较重者应休息。避免深蹲、负重,上下楼梯等活动,同时最好配合理疗和药物治疗。 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避免膝关节发生磨损。 适当的功能锻炼,不仅能缓解关节疼痛,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腿部的肌肉萎缩,还能防止病情进展,据研究,有膝关节炎的人,游泳和散步是最好的运动,其次,仰卧起坐、俯卧撑、桥形拱身以及仰卧床上把两退抬起放下的反复练习、模仿蹬自行车,都是病人最好的运动,另外坚持做双侧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训练,即取卧或坐姿,双下肢伸直,用力绷紧大腿前方肌肉群,持续10~20秒,放松5~10秒;重复20~30遍;每日4~5次,也是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关节稳定性的最好的锻炼之一

发布了文章

膝关节置换新篇章:除了全膝,还有别的选择吗

单髁置换长期疗效佳部分膝关节置换术(PKA)是局限性膝关节炎的一种可靠治疗方式,PKA 具体可分为单髁置换术(UKA)和髌股关节置换术(PFA),前者又可分为内侧 UKA 和外侧 UKA。 相比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PKA 优点为:手术创伤较小,保留了关节韧带及骨量,保持了膝关节的正常运动功能。随着假体设计、材料选择、手术方式及手术指征等方面的进步,PKA 的效果越来越理想。 为了探讨 PKA 在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长期临床预后和假体的长期生存率,并进一步探讨联合间室置换术的效果,来自法国艾克斯 - 马赛大学的 Parratte 教授等收集相关文献,进行了一项综述,提示 UKA 长期疗效佳,PFA 和联合间室置换的长期疗效有待研究,文章发表于近期出版的 BJJ 杂志上。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可采用内侧 UKA,长期随访临床预后满意。Argenson 等进行的一项研究对行内侧 UKA 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发现 20 年后患者 KSS 评分平均仍达 91,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 88;膝关节屈曲度由术前 119°改善至 127°。另一项研究术后平均随访 14.7 年,患者膝关节功能也较术前有明显改善。 UKA 假体的 10 年生存率可达到 95%。长期随访发现,UKA 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是:相邻间室骨关节炎的不断发展以及假体聚乙烯的不断磨损。因此,假体材料的不同将导致假体生存时间的差异。研究表明,全聚乙烯胫骨假体的 10 年生存率为 56.5%,而金属底座假体 10 年生存率高达 93.8%,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活动平台假体和固定平台假体各有优劣。相对而言,活动平台假体发生早期平台脱位的风险更高,而固定平台假体长期的聚乙烯磨损现象更为突出。但多数研究结果显示,二者的长期临床预后及假体翻修率并无明显差异。 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也可选择 TKA,但其与 UKA 孰优孰劣尚有争议。相对而言,TKA 假体生存时间更长,但 UKA 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更好。 一项来自芬兰关节注册中心的大样本对照研究表明,UKA 假体 5 年、10 年、15 年生存率分别为 89%、81%、70%;而 TKA 假体则分别为 96%、93%、88%。而另一项来自英格兰与威尔士关节注册中心的研究则发现,虽然 UKA 术后翻修率较高,但其并发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却较 TKA 低。外侧间室骨关节炎外侧 UKA 较为少见,只占膝关节置换总数的 1%,但大多临床预后良好。Smith 等的一项随访至少 5 年的研究表明,患者行外侧 UKA 后,其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膝关节学会评分 KKS、牛津膝关节学会评分 OKS、西 - 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 WOMAC 等指标,均有明显提高。Argenson 等、Sah 等、Lustig 等分别进行的另外三项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结果。 由于在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外侧间室股骨前后移动度较大,使用活动平台假体时,容易发生平台脱位,因而外侧 UKA 更多是采用固定平台假体。外侧 UKA 翻修的主要原因是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不断加重。 Argenson 等研究发现,外侧 UKA 假体的 5 年、16 年生存率与内侧 UKA 类似;Sah 等的一项研究对手术患者随访 5 年,未发现翻修病例;而 Lustig 等的研究则发现,外侧 UKA 假体的 10 年生存率为 94%,15 年生存率为 91%。缺血性骨坏死膝关节缺血性骨坏死(AVN)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 AVN 常发生于单侧肢体,55 岁以上人群多见。继发性 AVN 常发生于长期使用激素者、患有肾脏疾病或系统性疾病者,好发人群相对年轻,常发生于双侧肢体。 原发性或继发性膝关节 AVN 若未经及时适当治疗,将会发展成为膝关节骨关节炎,但由于二者病灶均只累及单个间室,我们可以选择内侧或外侧 UKA 作为治疗方案。 事实上,采用 UKA 治疗膝关节 AVN 大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Bruni 等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内侧 UKA 治疗的膝关节 AVN 患者,随访 10 年,其 KKS 及 WOMAC 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Heyse 等的一项同样历时 10 年的研究得到了相同结论。而另一项 Parratte 等的研究则表明,采用 UKA 治疗的 AVN 患者,术后 7 年平均 KSS 评分和功能评分分别为 95 和 88;此外,假体的 12 年生存率高达 96%。总体而言,UKA 长期疗效满意

发布了文章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问题解答-汇总

1.人工髋关节置换(THA)术后,腰腿活动能恢复正常吗?武汉市第四医院骨关节科徐海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基本上都可以恢复到正常人的活动水平,即生活中各种活动都可以做。但取得这样的效果需要有一定的前提:第一,导致患者置换髋关节的疾病不是一些特殊的病。如果患者是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而需要换髋关节,那么,该患者即便在换完关节后,也可能因为这些疾病术前即存在或继续发展而出现多处关节畸形,部分患者甚至会伴有脊柱畸形,如脊柱前弓、后凸、侧弯等。而这些脊柱和关节畸形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人工髋关节的使用,进而让患者不能恢复到正常人的活动水平;第二,如果是因为普通的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导致的髋关节病变,这些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要保证六周内不发生髋关节脱位。一旦发生髋关节脱位,需要进行及时复位、限制活动,如果反复脱位还需考虑二次翻修等问题,即便之后经过康复训练,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才能达到正常人的活动水平。对于以上两个前提条件,第一点因为疾病的性质,患者术后无法改变,所以无能为力。但对于第二点,患者是有能力做到的。为预防人工髋关节脱位,患者在术后六周之内,虽然坐、站等动作都可以做,但尽量不要坐矮凳子或较矮的沙发,六周之后才可以坐。此外,6周之内不要做跷二郎腿或者盘腿的动作,每次翻身如果患侧在上面时,两腿之间需要夹枕头。对于下蹲这个动作,一般建议在术后三个月或半年以后再做,术后六周内尤其不能做。除此之外,患者术后行走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要求:术后六周之内,患者可以每天早、中、晚三次扶习步器散步慢走,但每次只需走15~20分钟左右就需要坐下休息;等到术后六周之后,这个时间可延长至每次半小时左右。如果患者每次散步的时间过长,短时间内会增加人工髋关节的压力。同时容易出现患肢水肿的情况,也会因为活动时间长导致肌肉酸痛,影响术后的恢复的过程。2.人工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康复训练:六周是分界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要急于进行康复训练。因为髋关节是一个球窝关节,当装上人工髋关节后,它有一个稳定的过程。为了预防人工髋关节脱位,原则上,在术后六周之内不要做太多活动,真正的康复锻炼应该在术后六周以后开始。髋关节人工髋关节那么术后六周之内就躺着不动了吗?当然不是。患者在术后六周之内需要进行的康复内容包括:术后六周内,如何防血栓?①使用足底静脉泵(一般在医院进行):一般在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开始使用足底静脉泵,坚持一周,即可有效预防血栓。因为术后患者虽然可以很快下地,但仍然需要限制活动,而在患者没有下地活动时,足底静脉泵可以帮助患者做收缩活动,挤压静脉,增加血液回流,进而预防血栓,可以说这是一种被动的收缩训练。②小腿肌肉收缩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具体的训练方法为:患肢放在床上尽量伸直,脚趾均往头侧背伸到最大限度,将腿上的肌肉尽量绷紧,坚持5~10秒种,然后放松,再继续练习,每次进行20组,每天进行2~3组。这是预防血栓的一种主动收缩训练。③轴线的屈伸活动训练,主要包括主动的坐床边重力自然下垂以及被动的CPM机器辅助训练等。手术六周后,如何康复训练等到手术六周后,真正的康复训练开始了。患者需要做外展肌训练,这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最重要的训练。所谓髋关节的外展肌,主要包括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小肌等。这些肌肉不仅可外展髋关节,也能在负重运动中起到稳定的作用,尤其在步行时对稳定骨盆与保持身体平衡发挥重要作用。锻练外展肌,主要靠侧抬腿练习,侧卧在床上或者站立位均可以。具体方法为:患者侧卧,患肢在上,首先患肢外展,即抬腿,脚踝和脚尖向上勾起,与另一条腿呈45度,在此基础上,再将患肢向后侧伸展,坚持10秒钟,然后放松10秒钟,再继续训练。每日上午10~20次,下午10~20次。一般训练6周后,疼痛会有明显的缓解,行走跛行也可以改善。开始训练时,如果外展肌力量很差的话,只能先站立训练,向侧方抬腿;待训练一段时间,肌力增强后,再逐渐转为进行侧卧位的练习。值得注意的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常常要求患者做伸直抬腿的股四头肌锻炼,但这种训练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不建议做,因为容易对髋关节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伸直抬腿时需要大腿使劲,这样抬起的腿就相当于一个撬动的杠杆,用整条腿的重量撬动刚换完的髋关节,这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建议做伸直抬腿,在床上平躺也只是做勾脚不抬腿的练习。3.THA康复训练出现疼痛 两种情况属正常现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活动水平,然而康复训练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疼痛,那么出现疼痛就需要终止训练吗?事实上,术后患者在家里无论进行什么样的训练,训练强度稍大时基本都会导致腿部酸疼或者伤口疼痛。这时患者一定要果断停止锻炼,进行2~3天的观察,如果停止训练后疼痛消失了,这时可以恢复训练。训练强度跟之前保持一致即可,不要因为出现疼痛而减轻训练强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停止训练后疼痛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持续,这时就需要及时就医。此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很多患者都有类似的经历:走一下骨头就顶着疼。事实上,在术后三个月之内,出现这种现象是十分正常的。因为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都是在手术六周以后才开始训练肌肉,这往往导致患者的肌肉力量并不强壮。失去了肌肉保护的关节,就如同失去了润滑剂,两个坚硬的物体会顶在一起,进而引起碰撞的感觉,有时也会产生疼痛。所以,在刚换完人工髋关节后,患者往往都会有“走一下骨头就顶着疼”的感觉。但如果超过三个月,这种痛感仍未缓解,就需要到医院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项目,考虑有没有出现其它问题。4.髋关节置换术后 什么样的动作算适度?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有的患者不注意新关节的保护,认为换了关节就高枕无忧了;有的患者则对新关节过度关注,做什么都小心翼翼。那么,人工髋关节术后,到底什么样的的运动、饮食才“适度”,我们来聊聊。1.术后六周之内不建议做下蹲以及穿鞋、穿袜等动作;手术六周后,穿鞋、穿袜、散步和慢跑步、游泳等行为都可以进行。如果有些患者不放心,认为术后六周太早,也可以推迟到三个月后;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不是完全不能“跷二郎腿”、盘腿。只是这些行为需要等到术后三个月,患者恢复得不错以后才能做。如果在术后六周内做“跷二郎腿”、盘腿等动作,很有可能会导致髋关节脱位,十分危险;3.术后患者不宜长时间坐着,因为久坐对于髋关节、腰椎等都是一个考验。一般来说,这个“长时间”是指超过30~40分钟。也就是说,建议患者坐30~40分钟,就站立行走一段时间;4.术后患者上下楼梯时需要注意“好上坏下”,即上楼时健侧的腿先上,下楼时手术一侧的腿先下。此外,在术后三个月之内,患者上下楼梯要尽量扶着扶手。因为一方面刚做完髋关节置换,关节不一定十分稳固;另一方面,患者术后可能因为肌肉无力而发生摔倒。但手术三个月以后,如果通过侧抬腿锻炼,患者已经恢复得比较好了,就不需要再如此小心;5.如果因为饮酒造成股骨头坏死,进而需要髋关节置换,这类患者即使换了新关节,仍然建议戒酒或者减少饮酒。因为术后继续饮酒有可能导致对侧(好的一侧)股骨头坏死,同时也有可能对肝肾造成损害;6.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在饮食上并没有太多注意事项,没有必要因为手术而忌口。5.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教你怎么睡觉对于只做一侧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来说,常常感到疑惑的是,换完关节后能够侧身睡觉吗?侧身睡觉会不会将新的髋关节“压坏”?事实上,患者在术后1~2天就可以毫无顾忌的睡觉,不是一定要等到术后六周或者三个月以后才敢放心睡。因为人体有天然的“保护措施”,如关节周围的肌肉、滑液等,它们时刻保护着关节的安全。此外,髋关节置换手术术中应该固定得非常结实才行。如果髋关节没固定好,即使你不压关节,它也会出问题。反言之,对于固定牢固的髋关节,随便压也极少因此出问题。要知道,髋关节置换后,人工的关节要使用20~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医生不可能让这个关节睡一觉就松动了。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六周内,患者侧身睡觉时如果患侧在上面,必须在两腿之间加一个枕头,不要让两条腿并到一起;而患侧在下面,反而不用加枕头,可以毫无顾忌地睡觉。那么,加个枕头有什么用呢?先说个题外话,在做髋关节脱位矫正手术时,医生会让患者处于侧睡的姿势,患侧在上,内收患侧将两腿并在一起,然后把髋关节脱出来。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这个姿势是有髋关节脱位的风险的,虽然几率很小,绝大多数患者这样睡了之后也没出现什么问题,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建议术后六周之内、患侧在上面睡时,在两腿之间加一个枕头,让腿不要并在一起,髋关节会更稳固一些。等到六周后,关节囊已经长结实了,就不需要这些辅助保护了。6.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教你怎么垫鞋垫与膝关节置换不同的是,髋关节置换涉及两条腿的长短问题,有可能做完手术后患者一条腿长一点或者短一点。如果做完手术后,患侧腿长一点,应该在健康侧垫鞋垫,反之亦然。一般90%以上的患者,手术之后不需要垫鞋垫。术后双侧肢体的长短差别在1cm之内的情况,患者很少有不适的感觉,也不需要进行垫鞋垫的处理。只有一些特殊的病例,手术导致的长短差别大于1cm以上才需要垫鞋垫。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因为肢体不等长而影响腰椎,进而导致脊柱侧弯、腰椎退变,出现骨关节疼、腰疼、腿麻等症状。要知道,一旦因为肢体不等长而导致腰椎疾病,往往是很难修复的。至于鞋垫到底需要垫多高,总的原则是,差多少垫多少。测量方法为:当患者两腿不等长时,脱了鞋站在地板上,把感觉短的一侧脚底下放纸,然后不停地增加纸的厚度,直到患者自己觉得两只脚踩地的感觉是一样时,纸的厚度基本就是鞋垫的厚度。一般而言,患者需要垫鞋垫的高度为1~3公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两腿相差3公分以上,垫鞋垫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子垫3公分。因为这类患者长期处于两腿长度相差很大的状态,腰椎往往已经受到影响,如果一下子垫高,患者会觉得短的一侧腿变长了,腰受不了。这时候患者需要先从垫1公分的鞋垫开始,适应4~6周后,再增加到2公分,最后逐渐过渡到需要垫的高度。至于鞋垫到底需要垫多久,一般而言,两条腿长短差距越大,垫鞋垫的时间越长。也就是说,如果两条腿长短相差1~2公分以内,一般垫1年鞋垫,就可以让人体接受并适应这样的差距;两条腿长短相差2~4公分,鞋垫就可能要垫很长时间,5年甚至更久都是有可能的,因为在短时间内,人体很难适应这样的差距,只有等到腰部慢慢代偿,才能逐渐适应;如果两条腿长短相差5公分以上,则有可能需要垫更长时间的鞋垫。7.THA术后伤口疼痛 先找原因再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很多患者都反映,虽然医生说手术成功了,但伤口一直疼。那么,这种疼痛是手术导致的吗?该怎么办呢?实际上,做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需要开一个比较大的切口,先将“坏的骨头”锯掉,然后装上新的关节。这么大的一个手术,术后伤口完全不疼是不可能的,但这种疼痛也要分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如果术后六周之内伤口出现疼痛,患者不需要过度紧张。因为这种疼痛是手术导致的组织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只需使用一些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即可,如芬必得、扶他林等。对于有胃部疾病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对胃刺激较小的西乐葆、美洛昔康,以及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的吲哚美辛栓剂等药物。此外,也可以适当用一些活血化淤的药物。总而言之,六周之内的疼痛多数是无菌性炎症性疼痛,吃药就能解决问题。但如果患者认为这只是一个小问题,自己扛扛就能行,不需要吃药,那么,这种未处理的炎症有可能进一步损伤患者的关节,后果不堪设想。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六周以后,伤口和关节囊都应该基本愈合,功能基本恢复良好。如果这时患者仍然感到伤口疼痛,则需要积极寻找原因。一般,术后超过六周仍然疼痛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感染造成的疼痛。如果患者术后超过六周或者3个月后,仍然反复出现疼痛,尤其是出现明显的间歇疼痛、夜间疼痛等,需要首先除外感染。这时要积极就医,复查血沉和C反应蛋白这两项指标,请主刀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2.肌肉训练造成的疼痛。手术六周以后,患者需要进行肌肉力量的训练,如果训练情况不佳,患者走路时间稍长,就会感到髋关节酸疼或者髋关节外侧臀部附近酸疼。这时通过外展肌锻炼就能够缓解疼痛;3.其他原因造成的疼痛。术后超过六周出现突然疼痛,或者出现关节绞锁现象(即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突然被卡住,不能伸屈,这时通常有突然的疼痛),需要考虑是否出现髋关节脱位,或者因为外伤导致的骨折,这时需要积极就医治疗。8.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肿胀怎么办?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很多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有下肢的肿胀。之所以出现肿胀,是因为在做髋关节置换的过程中,医生要对髋关节周围的组织、肌肉进行松解,让肌肉松弛便于手术,这不可避免地会伤害到一些并不十分重要的小血管。当血管受到影响后,血液循环变差,静脉回流不畅,就会导致下肢肿胀。尤其髋关节处于一个较重要的位置,下肢血液回流都要经过髋关节,所以手术后更容易出现下肢肿胀。一般,患者在康复训练后,下午和晚上这两个时间段会出现明显的下肢肿胀,而经过一晚上的平卧休息后肢体肿胀会消失。术后六周或三个月以后,如果仍然出现下肢肿胀,尤其跟另一条腿相比,患侧腿肿胀比较明显,建议患者到医院做一个双下肢静脉彩超,排除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要知道,下肢静脉血栓的典型症状就是肢体肿胀,此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由于血栓脱落而导致肺栓塞。因此,这时如果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这时要以治疗血栓为主。如果做了彩超,确定不是下肢静脉血栓以后,为了消除肿胀,患者可以使用一些对血管有消肿作用的药物,如迈之灵、吲哚美辛栓等。同时,需要适度减少行走等康复训练的强度,并且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让静脉回流更加畅通。9.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感染是灾难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要特别小心关节感染,因为一旦出现感染,患者就要面临再次甚至多次手术,可谓是一种灾难性的后果。现在,全世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低的感染率基本控制在1‰~2‰;在中国,术后感染率基本在2‰~5‰之间。一般来说,以下三种人群容易发生感染:1.抵抗力较差的病人;2.术前伴有糖尿病、贫血等疾病,导致其它器官功能比较差的病人;3.皮肤条件差,人工髋关节置换前有过外伤史的病人;4.长期服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的药物。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病因导致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各不相同。其中,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或者强直性脊柱炎等炎症性关节病,需要置换人工髋关节的患者,其术后感染率是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病因的2.7倍。因此,建议这类患者在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2天;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也要稍微长一点;术后两年以上,如果身体其它部位出现感染灶,如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肺炎等,也一定要使用抗生素保驾护航。一般而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关节感染,可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急性感染主要表现为伤口红、肿、热、痛以及流脓。而慢性感染时,患者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疼,如静息疼(即患者呆着什么也不做,仍然感到关节疼痛)、负重疼(即患者踩地时感到疼痛)、夜间疼等。现在大多数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感染都是慢性感染,即细菌不是很厉害,不会让患者伤口出现红、肿、热,而只有疼痛表现。当怀疑出现感染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到医院做X线、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项目来明确诊断。10.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人工关节可以用多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新的关节能够使用多久,是患者及家属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事实上,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使用,人工髋关节的使用寿命也大大提升。如陶瓷技术已经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塑料聚乙烯内衬也从普通的聚乙烯发展到交联聚乙烯,到现在高交联聚乙烯的使用,耐磨程度越来越好。研究发现,每十年磨损情况不到0.1毫米。可以说,随着新材料的使用,因摩擦导致的假体失败率已经越来越低。另外,人工髋关节的设计越来越符合人体的解剖生理学,比如现在的技术可以让患者自己的骨头长到人工髋关节里面,这样髋关节与骨头之间的固定就更加牢靠,保证了新关节的使用寿命。从最新的文献,以及很多登记系统,如瑞典登记系统、美国登记系统、英国登记系统中发现,除感染、外伤等因素之外,人工髋关节使用15年~20年后的优良率为90%—95%,20年~30年的优良率为85%—90%。也就是说,装了人工髋关节20~30年以后,100个患者中仍然有85~90个患者可以继续使用。11.髋关节置换术后 三种情况立即就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要住院的时间大大缩短,很多术后康复训练及护理,都逐渐转为在家中完成。然而,对于患者来说,由于并非专业人员,面对术后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在是否需要就医的问题上往往犹豫不决,不去就医怕出现大问题,去就医又怕只是虚惊一场。事实上,如果患者出现以下几种症状,就需要立即就医:1.出现髋关节脱位。要知道,即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已经很多年了,髋关节也有可能因为不恰当的姿势或者外伤导致脱位,一旦出现髋关节脱位就要考虑复位或翻修等问题,需要立即就医;2.术后伤口流脓。如果手术后发现伤口发红,且开始流脓、流水,这时要高度怀疑出现感染,需要立即就医;3.术后持续不断出现疼痛。术后患者一直都能感受到疼痛,甚至疼痛加剧,也需要及时就医。1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就诊指南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而言,换了关节以后并非高枕无忧,定期复查,监测关节情况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而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第一年内,需要到自己的主刀医生那里复查四次,分别是六周、三个月、半年、一年时;手术一年以后,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恢复情况每年复查一次。术后复查,并不是每一次都需要重新做X线等检查。一般,术后六周的复查不需要拍片、抽血等,这个时间要求患者来医院,主要是为了查看伤口的愈合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不适症状,如伤口是否感觉疼痛等。而在术后三个月、半年、一年这三次复查中,患者都需要做X线检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拍摄效果,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而言,每次做X线检查都需要站立拍。至于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建议在怀疑感染时再做。除此之外,建议患者术后扫描自己主刀医生的二维码,进入医生的患友会,并上传病例等相关资料。因为患者扫码上传资料后,医生能够迅速看到资料,了解当前患者所处的疾病状态,及时进行指导。一般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上传X光片是最重要的(不只是X光片的纸质报告,更重要的是X光片),其他如化验单,如果有也可考虑上传。

发布了文章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怎么康复锻炼?听我细说

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很重要。如同轴承不活动会生锈一样,膝关节术后锻炼不到位是会僵硬的,导致膝关节弯不下去,又不能完全伸直,手术效果大打折扣。 整体锻炼原则是:越早锻炼越好,每天锻炼要到位,行走尽量像正常人一样。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术后1~2天: 此期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和防止组织粘连为目的。 患者多保持坐位,上午,下午要至少各坐一个半小时。       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屈伸运动,主要目的是防止关节长时间静止,出现关节内粘连。在拔除引流管后,可以坐在床边,让患肢尽量自然下垂。但没有角度要求。 股四头肌练习:绷紧您的大腿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两分钟内做10次,休息1分钟再作同样的练习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直腿抬高:在床上伸直绷紧膝关节,稍稍抬起并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您也可以在坐位进行此项练习。 屈伸踝关节:有节奏的屈伸您的踝关节,每次来回屈伸15分钟。每天三到四次。 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分钟。 膝关节伸直练习:在您的脚跟下放置一小垫子保持脚跟不与床面接触。努力绷紧大腿肌肉并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术后3-14天: 此期的重点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至少为0°~ 90°;其次是肌力恢复锻炼。 在床上屈伸膝关节:保持脚在床上滑动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保持5-10秒钟,然后伸直膝关节。重复数次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1: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用健侧脚根放在手术侧的脚背处,慢慢地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时保持5-10秒钟。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2: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慢慢地尽量屈曲膝关节,直到脚放在地板上。然后使您的上身前倾以增加膝关节的屈曲角度,保持5-10秒钟。完全伸直膝关节。 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术后尽快下地活动有助于您的康复,具体什么时候应该下地需要听从医生的指导。 站立位屈膝练习:借助助行器或双拐平稳站立,尽量屈髋、屈膝,然后保持5-10秒钟,伸直膝关节。重复练习直到感觉有些疲劳。 行走:正确的行走方式有利于您的康复。您要借助助行器或是双拐行走,您的手术医生或理疗师会告知您何时负重。首先要站稳,将您身体的重量置于助行器或双拐上,先向前移动助行器或双拐,迈出患肢注意伸直膝关节使脚跟首先着地,身体向前弯曲您的膝关节和踝关节使整个脚平稳地落在地板上,然后前足蹬地弯曲您的膝关节和踝关节迈出下一步。 注意:用您的脚跟先着地,然后使整个脚平稳着地,最后用前足蹬地向前迈步。 术后2-6周(即出院后的康复计划): 此期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已获得的膝关节活动度。 1. 时 间 康复训练是需要时间的,您应该把康复训练计划做成您的日程计划表。在训练开始阶段每项运动可进行3-5 次,然后以每次2倍的速度逐渐提高运动频率, 直到每次能练习15次为止。如果您在进行某项运动时感觉比较困难,不要勉强进行,您可以一周后再试着进行这项运动。 2. 呼吸 注意您的呼吸节律!您应当保持均匀呼吸,不要憋气。您可以 试一下这项运动感觉怎么样,当您下蹲时-呼气,站立时-吸气。您当然也可以下蹲时吸气,站立时呼气。总之寻找一个最适合您的方法。每当您完成一项运动并在下一项运动开始之前,按照这样的方式做3次深呼吸。 3. 远离疼痛 在进行所有运动的过程中,您应当感到轻松愉快而不应感到疼痛。您应该放弃自己感觉不好的运动。如果您感觉膝关节疼痛,可用冰块进行局部冷敷。尽可能经常抬高您的双腿。不要感到沮丧,您可以安静地休息,休息的时间甚至可以是好几天。当你重新开始的时候,要从简单的运动开始逐渐提高强度。 4. 卧位练习 练习一、 全身绷紧。双肩关节向您的前下方向用力伸,小腿或脚跟紧压在沙发上,就像您在行走时的动作,交替向前后方向滑动。如果您希望速度快一点,可以慢慢加快运动速度,同时要继续绷紧身体,做深呼吸 练习二、 全身绷紧。脚尖朝上,脚跟向下压于另一侧足背上。现在把下面一侧下肢伸直膝关节并抬起,绷紧整个下肢保持7秒钟。然后慢慢放下。每侧肢体的练习时间至少保证在30秒钟,此间做三次深呼吸。重复动作,练习另一侧肢体。 5.坐位练习 练习一、 全身绷紧。慢慢地同时抬起脚跟,直到脚尖着地,然后放回来直到脚跟着地。感觉到您脚下的地板了吗? 好!您可以逐渐加快速度。 练习二、 全身绷紧。交替练习上面的动作,一只脚脚尖着地,一只脚脚跟着地,交替变换。 您做得棒极了! 练习三、 全身绷紧。将两只脚轮流拉向臀部方向。要让整个脚掌在地面上滑动。您一定要用力压地板并要有绷紧肌肉的感觉。 练习四、 全身绷紧。将一条腿向前伸。勾起脚尖,让腿完全伸直。拉回腿的时候让脚掌完全贴在地面上。做同样的动作,练习另一条腿 练习五、 全身绷紧。如果您对练习四感到轻松的话,那么现在练习将一条腿伸开,离开地面一段距离。保持7秒钟,慢慢放下腿,让脚后跟着地。然后脚掌着地,慢慢拉回腿。做同样的动作,练习另一条腿 练习六、 全身绷紧。现在请您将练习三和练习四组合起来。将一条腿尽量向臀部的方向拉,另一条腿尽可能向前伸。每次在做最后一个动作时保持7秒钟。 练习七、 您做的棒极了!现在用两手握住一只腿,轻轻的,适度的用力从下向上慢慢按摩小腿。放松小腿后方的肌肉。不要忘了另外一条腿!现在您是不是感觉到您的腿舒服一些了?如果您感到舒适,可以每天多做几次这样的练习 6. 站立运动 您可以背靠墙站立。双腿分开,与骨盆同宽。脚跟距离墙七厘米。臀部(尾骨)、肩关节和手背紧贴墙面。如果您不能安全地独自站立,您应该借助手杖。您也可以背靠桌子、写字台或其他物体, 这样在必要时,您可以利用支撑避免摔倒。 全身绷紧 挺胸抬头,双肩关节后伸,保持上肢始终贴在墙上。臀部靠近墙上,腹部放松,两脚底板贴紧地面,双膝稍微弯曲, 脚趾朝外。保持这种绷紧状态七秒钟,然后慢慢放。 练习一、 全身绷紧。交替抬起双侧足跟足尖,并保持膝关节和髋关节伸直。当您对安全有足够把握时,可以把体重从一条腿转移到另一条腿上并逐渐加快频率。 练习二、 全身绷紧。尽量向下蹲,脚跟不要离开地面。保持这种姿势7秒钟,然后慢慢站起来。如果您做的时候觉得膝关节屈曲非常困难,练习的时候就不要蹲得太低。总之一切以您感觉舒适为准。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1. 避免跌倒 2. 避免过多的负重,并且避免在负重的情况下反复屈伸膝关节 3. 避免进行剧烈的竞技体育运动 4. 保持体重,避免骨质疏松 5. 避免剧烈跳跃、急转急停

发布了文章

为什么关节置换术后医生要嘱咐定期复查?

一、髋、膝关节置换的作用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严重髋、膝关节疾病的最佳方案,已得到广泛应用,且日趋成熟。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关节置换术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肢体的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髋、膝关节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对人工关节假体的影响       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是影响人工关节假体临床疗效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髋、膝人工关节置换的术后并发症按时间分为早期和晚期并发症:(1)早期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等;(2)后者包括骨溶解、假体松动以及感染等。随着人工关节假体在设计理念和制造水平上的改善,手术技术不断的提高以及围手术期处理不断规范化,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等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然而,随着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假体使用寿命的延长以及对并发症认识不深等原因,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却不断增加,其中术后骨溶解、假体松动等是影响人工关节假体的长期临床疗效的主要原因。 三、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定期复查对提高患者人工关节假体生存率,预防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其衡量手术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我们认为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定期前往诊疗医院复查,有以下重要性: (1)评估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指导康复锻炼,早日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2)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对于已发生的并发症如骨溶解,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假体的远期生存率; 华西医院建议关节置换术后复查时间为:髋关节术后2周、膝关节术后3周拆线,术后1月、2月、3月、半年,以及术后每1年前往就诊医院定期复查。 四、典型病例  患者男,70岁,因“左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7年,左髋疼痛4年,加重1月”入院。17年前,因“左股骨头缺血坏死”行了左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髋疼痛缓解明显,功能恢复良好,大大提高了日常生活能力。但是,患者术后对复查重视不够,第15-17年没前往医院评估术后关节假体情况,以致于没能及时发现骨溶解,丧失了早期干预治疗的时机,最后不得不进行翻修手术。(图1、2) 五、小结     总之,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定期复查对患者意义重大。医生可以结合临床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更好地评价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相应干预治疗,从而提高人工假体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我们也相信,具有周密的术前计划,精准的手术操作,以及患者对术后复查重视的加强,髋、膝关节置换术将给患者带来更理想、更长久的治疗效果。关节置换术后17年,因近两年没有随访,未及时发现骨溶解,造成骨折

发布了文章

美国AAOS指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

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指南,共 38 条推荐,内容涵盖: 关节炎手术治疗危险因素的鉴定; 术前、术中、术后康复锻炼策略的效果; 术中置换假体型号的选择; 关节置换方案的制定; 减少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措施等。 指南制定基于目前临床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并在每条推荐意见后面附有推荐等级,该指南已经由 AANA(北美关节镜协会)和 SOMOS(军人骨科医师协会)批准认可。 指南原文发表于 2016 年 4 月 20 日的 J Bone Joint Surg Am. 2016;98:688-92 上。 1. BMI 是影响膝关节置换术后效果差的一个危险因素 有强烈证据表明肥胖患者在进行 TKA 术后功能改善程度较差。 2. 关节周围局部浸润麻醉 有强烈证据支持 TKA 术后进行关节周围的局部浸润麻醉可以改善术后疼痛,并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 3. 周围神经阻滞 有强烈证据支持 TKA 术后进行周围神经阻滞可以改善术后膝关节疼痛和阿片类药物使用。 4. 止血带:术后疼痛 有强烈证据支持 TKA 术中使用止血带会增加术后短期疼痛发生风险。 5. 氨甲环酸 有强烈的证据支持,对无氨甲环酸使用禁忌证的患者,TKA 术前或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可以有效的减少术后出血,并降低术后患者的输血率。 6. 前交叉韧带保留型关节置换术 有强烈的证据支持后方稳定性假体和保留后交叉韧带的假体在临床功能预后或并发症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7. 聚乙烯胫骨平台假体 有强烈的证据表明全聚乙烯或组配式胫骨平台假体在 TKA 术后功能上并无差异。 8. 髌骨表面置换:疼痛和功能 有强烈的证据支持在 TKA 术后是否进行髌骨表面置换并不会影响膝关节的疼痛或功能。 9. 骨水泥型胫骨假体和非骨水泥型胫骨假体 有强烈的证据支持使用骨水泥或非骨水泥型胫骨假体并不影响 TKA 术后的功能,并发症率和再手术率。 10. 术中导航 有强烈证据显示在 TKA 术中无需使用导航,因是否使用导航并不影响 TKA 术后并发症和功能预后。 11. 患者定制假体:疼痛和功能 有强烈证据显示,在 TKA 术中无需使用患者专门定制的膝关节假体,因和传统假体相比这类个人定制假体并没有改善膝关节假体的疼痛和功能。 12. 引流 有强力的证据显示,TKA 术后无需放置引流管,因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放置或不放置并没有显著差异。 13. 持续被动活动训练(CPM 机训练) 有强烈的证据显示 TKA 术后使用 CPM 机并不能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 14. 术后活动:住院时间 有强烈的证据支持 TKA 术后早期(术后当天)即开始康复锻炼可以有效降低住院周期。 15. 糖尿病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有中等强度的证据支持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行 TKA 术后发生并发症危险性增高。 16. 慢性膝关节疼痛是膝关节置换术后效果差的一个危险因素 有中等强度的证据支持患有膝关节慢性疼痛的患者 TKA 术后功能改善程度较差。 17. 延迟 TKA 有中等强度证据支持,对具备膝关节置换指征的患者,延迟 5 个月进行 TKA 并不会降低膝关节置换的效果。 18. 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有中等强度的证据支持和全麻相比,在进行 TKA 手术时施行椎管内麻醉可以改善围手术期预后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9. 止血带:减少手术失血 有中等强度的证据支持在 TKA 术中使用止血带可以减少手术中失血量。 20. 髌骨表面置换:再手术率 中等强度的证据支持髌骨表面置换术会降低 TKA 术后 5 年的累计再手术率。 21. 骨水泥型胫骨+股骨假体和非骨水泥型胫骨+股骨假体 中等强度的证据支持使用骨水泥型胫骨+股骨假体和非骨水泥型胫骨+股骨假体并不影响 TKA 术后的并发症率和再手术率。 22. 全骨水泥固定假体和杂交假体(股骨侧非骨水泥型假体) 有中等强度的研究证据支持全骨水泥固定假体和杂交技术固定假体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并发症率和再手术率上无显著差异。 23. 单间室膝关节置换(UKA):翻修 有中等强度的证据支持对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患者,和单间室膝关节置换相比,TKA 可以降低术后翻修率。 24. 单间室膝关节置换(UKA)和截骨术 有中等强度的证据支持 UKA 或胫骨近端外翻截骨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方面效果基本相似。 25. 患者定制假体:输血和并发症 有中等强度的证据显示,在 TKA 术中无需使用患者专门定制的膝关节假体,因和传统假体相比这类个人定制假体并没有改善术后输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26. 冷冻低温设备 有中等强度研究证据显示,TKA 术后使用冷冻低温疗法并不会改善功能预后。 27. 术后活动:疼痛和功能 有中等强度的证据支持 TKA 术后早期(术后当天)即开始康复锻炼较术后第一天开始锻炼可以更有效的降低疼痛,并改善术后功能。 28. 早期康复医师监督指导下的分阶段康复训练项目:功能 有中等强度的证据支持 TKA 术后 2 月内在康复医师监督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可以有效的改善功能预后。 29. 抑郁症或焦虑症是膝关节置换术后效果差的一个危险因素 有限的证据支持患有抑郁症或者/和焦虑症的患者 TKA 术后功能改善程度较差。 30. 肝硬化或丙肝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有限的证据支持有肝硬化或丙肝的患者 TKA 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危险性增高。 31. 术前物理康复训练 有限证据支持在 TKA 术前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术后的疼痛和关节功能。 32. 止血带:术后功能 有限证据支持 TKA 术中使用止血带会降低术后短期内膝关节的功能。 33. 抗生素骨水泥 有限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不支持在初次 TKA 术中使用抗生素骨水泥。 34. 非骨水泥固定假体和杂交假体(股骨侧非骨水泥型假体) 有限的证据表明非骨水泥固定的假体和杂交技术固定的假体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并发症率和再手术率上无显著差异。 35. 双侧 TKA 有限证据支持对年龄小于 70 岁,ASA 评分 1~2 分的患者行同期双侧 TKA 术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36. 单间室膝关节置换(UKA):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麻醉下松解 有限的证据支持单间室置换(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较 TKA 可以降低深静脉发生率和术后需要麻醉下进行关节僵硬松解的风险。 37. 早期康复医师监督指导下的分阶段康复训练项目:疼痛 有限的证据支持 TKA 术后 2 月内在康复医师监督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可以改善术后膝关节疼痛。 38. 晚期康复医师监督指导下的分阶段康复训练项目:功能 有限的证据支持 TKA 置换术后较晚阶段,部分患者进行强化监督指导康复锻炼可以改善功能预后。

发布了文章

怎么有效预防退行性关节炎

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高发型疾病,其诱发因素有很多,但多数是由于后天的不良因素导致的,因此,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身体调节护理,能够减少退行性关节炎的发生。那么,怎么有效预防退行性关节炎? 怎么有效预防退行性关节炎 1、适当锻炼:对于锻炼这种问题,人们应从两方面来看,正确健康的锻炼方法,可以预防、延缓和减慢骨性关节炎的进程。有益的锻炼包括游泳、散步、骑脚踏车、仰卧直腿抬高或抗阻力训练及不负重位关节的屈伸活动。不正确的过度锻炼则包括爬山、爬楼梯或下蹲起立等活动,会造成身体的损伤。 2、注意饮食和体重:合理健康的饮食,可以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是人体更健康,还可以保持体重,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这些问题,容易引发骨性关节炎的到来。因此,应维持合理的饮食,增加钙质摄入,防止体重过重。 3、日常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程度,有些人的特殊生活方式可以在某些关节产生特殊的拉伤,引起或加重骨性关节炎,如喜欢睡软床、枕高枕头,喜欢蹲着吃饭或干活。如果有这样情况的话,那么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4、女性尽量不穿高跟鞋:在日常生活中,人体的重量是由负重关节来支撑,若人们经常穿高跟鞋,会加大对其的压力。为了保护关节不要受到损伤,如避免关节受到反复的冲击力或扭力,尽量减少做频繁登高运动。 退行性关节炎如何进行治疗 1、西药治疗:药物治疗来只能止痛,不能除根。且因每种药物的使用范围和适应症都不一样,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药物止痛,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 2、物理治疗:此类方法在做的时候很有效,但是停了又会发作。而且长期下来,反而可能延误病情。 3、推拿治疗:推拿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一般患者很难把握度。正确的推拿可以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但是,随意、盲目、错误的推拿按摩是有害的。反而可能症状加重,导致活动受限。 4、手术治疗:关节炎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法,外面的广告更是五花八门。然而,软骨是不能再生的,各种治疗方法都只是缓解疼痛,可以改善一段时间的生活质量,关节炎还是在那儿。拍片子可以看到,关节炎还是会继续加重。无止尽的保守治疗,减少活动会付出不小的代价:骨质疏松,肌肉萎缩,慢性病加重,因身体原因错过手术时机。 关节炎症状较重的患者,影响生活质量时,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案。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整体身体状况的恢复

发布了文章

膝关节炎患者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什么

人到中年不乏身体比不上年轻时候,伴随着最多的就是关节疼痛,因此又叫关节炎。关节炎分很多种类,例如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股性关节炎等。膝关节炎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就请关节炎专家为大家介绍。 1、多晒太阳,注意防寒保暖可以减轻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病情。 2、饮食要注意钙质的补充:成年以后,人体就慢慢进入了负钙平衡期,即钙质的吸收减少、排泄加大。老年人大多是因为钙的流失而造成缺钙现象。钙质的缺乏是导致骨骼系统发生病变的重要原因。除了要补钙以外,还要注意胶原蛋白质的补充,胶原蛋白质是结缔组织中的重要成分,决定骨骼、软骨、肌腱、韧带以及皮肤角质、血管等组织柔韧度和弹性强度,胶原蛋白和钙质的补充有利于帮助骨性关节炎患者强健骨骼,远离疾病。 3、坚持功能锻炼:应将锻炼腿部肌肉特别是股四头肌的锻炼作为缓解疼痛的首要治疗,因为依赖镇痛药物可能会使您产生错误的安全感,因而过度使用膝关节,而您的肌肉力量不足以保护关节受到进一步的损害。 4、控制体重:超重的骨性关节炎患者可通过降低体重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有研究表明,下楼时膝关节承受的冲击力是体重的 3─ 5倍,因此,减去 5公斤体重就能消除 15─ 25公斤作用于膝关节的冲击力。可见减肥的好处并不仅限于能改善体形。 5、多乘车,少走路,平时走路时尽可能选择平坦而柔软的路面,穿舒适的平底软鞋,避免连续站立,尽量不爬楼梯,上下楼最好乘坐电梯或电动扶梯。 6、避免做蹲和跪的动作,避免坐矮板凳。 7、平常使用的床、椅子和坐位马桶不要太低,在卫生间内一定要安装扶手。 8、注意走路和劳动的姿势,不要扭着身体走路和干活。避免长时间下蹲,因为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3~6倍,工作时下蹲(如汽车修理工、翻砂工)最好改为低坐位(坐小板凳),长时间坐着和站着,也要经常变换姿势,防止膝关节固定一种姿势而用力过大。 9、走远路时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避免膝关节发生磨损。 10、参加体育锻炼时要做好准备活动,轻缓地舒展膝关节,让膝关节充分活动开以后再参加剧烈运动。练压腿时,不要猛然把腿抬得过高,防止过度牵拉膝关节。练太极拳时,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连续打好几套,以防膝关节负担过重发生损伤。 11、骑自行车时,要调好车座的高度,以坐在车座上两脚蹬在脚蹬上、两腿能伸直或稍微弯曲为宜,车座过高、过低或骑车上坡时用力蹬车,对膝关节都有不良的影响,应加以克服。 12、膝关节遇到寒冷,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防止膝关节受凉。 13、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人,尽量少上下楼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关节的负荷过大而加重病情。 14、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人,既要避免膝关节过度疲劳,又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腿部的肌肉萎缩,这不仅能缓解关节疼痛,还能防止病情进展,不要认为只有休息不活动,才能保护好患病的膝关节。据研究,有膝关节炎的人,游泳和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既不增加膝关节的负重能力,又能让膝关节四周的肌肉和韧带得到锻炼。其次,仰卧起坐、俯卧撑、桥形拱身以及仰卧床上把两退抬起放下的反复练习、模仿蹬自行车,都是病人最好的运动。 15、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鸡蛋、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牛蹄筋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骨及关节的润滑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发布了文章

难道我的椎间盘突出是“职业病”?

----哪些人更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脊柱疾病,据卫生部统计,我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占全国总人数的15.2%。虽说多数患者在就诊的时候症状尚不严重,但是仍有不少的患者由于对疾病的了解有限或者忽视疾病的严重性导致就诊时病情已经极为严重,甚至需要手术治疗。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有着其特征,比如哪些人更容易患上本病,患病后的应对方式等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那么,哪些人更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呢? 1、体重过大的人。相较体重正常的人,体重过大的人腰椎承受的压力较大,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椎间盘就会向椎管内突出,压迫神经、脊髓。2、年轻人。很多年轻人由于其不良习惯,以及工作压力大等原因使得其腰部肌肉和长期受到较大的压力,长此以往容易造成腰部肌肉劳损甚至腰椎间盘突出。 3、男士。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职业以IT从业者、老师、公务员等为主,《2016北京白领健康白皮书》显示男士患有腰肌劳损等容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概率高达27%。4、孕期女性。怀孕时,女性体重增加,且集中在腹部,会增加腰椎的负荷,如果不注意的话可能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5、重体力劳动者。重体力劳动者腰椎长期受到较大的压力和负荷,长此以往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6、长期处于阴冷潮湿环境的人群。矿工等长期处于阴冷潮湿环境的人群腰部长期受凉受潮容易使患者患上腰椎间盘突出。 那么,如果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应该怎么办呢? 去医院!去医院!!去医院!!! 很多人在出现腰部不适以后会选择通过按摩、理疗等来缓解症状,但是,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都能选择某种治疗方式,该选择哪种治疗方式治疗疾病,何时治疗、在哪儿治疗都需要到医院明确病情以后在做决定。因此,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或者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类似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

发布了文章

你的腿直吗?

以前走在大街上,我们看到很多罗圈腿的老太太,现在似乎少了。但真的是消失了吗?其实并不是的。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或者中年人,腿有明显的畸形。在门诊上,常有腿部畸形的患者来求治。其中O型腿和X型腿是最常见的两种情况,这两种病在过去多为小儿佝偻症的后遗症。现在生活医疗的条件都很好,即使是偏僻的农村,儿童的保健和科学喂养都有保证,源于小儿佝偻病的越来越少。但现在年轻人和中年人,中间还是有很多不同程度的内翻和外翻的病人。 要判断腿直不直,或有没有畸形,其实很简单。你可以站在镜子面前,做立正的姿势,也就是昂首挺胸,然后尽量把两条腿并在一起。如果你的脚踝已经并拢了,但两个膝关节之间还有间隙,可以塞进一个或两个手指头,甚至更大的间隙,那么说明你有内翻畸形,也就是o型腿。相反,如果你的两个膝关节已经并拢了,但是两个脚踝之间还有缝隙,那么说明你有外翻畸形,也就是x型腿。 O型腿,医学专业词叫膝内翻;而X腿则叫膝外翻,如果一条腿正常,一条腿外翻,叫做K型腿;如果一条腿正常,一条腿内翻,叫做D型腿。这样描述很形象。其病因多样,一般来造成这种情况的不外乎三种原因,第一首推小儿佝偻病,第二是遗传或肿瘤,如Blout病,第三则是外伤。无论是膝内翻还是膝外翻,也不论是遗传、缺钙还是外伤,反正一个人如果腿部畸形,总是有治疗的愿望。腿部畸形不仅失去了体型美,有时还会影响参军、工作以致影响恋爱,更要紧的是,腿部畸形除了引发骨盆倾斜、脊柱侧弯、跟腱挛缩之外,会导致膝关节的侧福韧带松弛或紧张,一侧关节软骨的过度磨损,在中年之后即过早发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所以,确实,这类疾病有治疗的必要。     如何治疗膝部畸形呢,无论是O型腿、K型腿,还是X型腿,这些畸形的表现不一样,但治疗的方法基本一致。对婴幼儿而言,及时发现畸形,并早看专科医生,改善营养和代谢,随年龄增长,这些畸形有自愈的可能,一般开刀的机会很少。     对成人而言,因为骨骼已经定型,那种妄想通过锻炼、手法、瑜伽等非手术方法来矫正是不现实的,只有手术才能矫正。所有的保守疗法,并非绝对无效,但一定要在骨骺闭合之前,即适合12到18岁的少年。 具体的手术方式,需要根据畸形的位置程度来决定。对轻度的腿部畸形患者,截骨矫形手术并非必须。 本文仅适合青少年和成人患者。

发布了文章

膝关节炎都一样吗?

今天,让我们花5分钟的时间,了解下中老年常见的关节炎。 关节炎即关节的炎症反应。炎症本是机体抵御外界微生物或修复损伤的正常反应,但持久的、过度的炎症反应却可致病。临床常见的关节炎大多是非感染性关节炎。无论何种类型的关节炎,共有的症状包括肿胀、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表浅的关节还可感知到关节局部发热,这均是炎症活动的表现。关节中发生的炎症往往会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或反复发作。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炎,发生原因与骨骼末端覆盖的软骨破裂脱失有关。缺乏了软骨保护,骨骼开始相互摩擦,从而引发疼痛和肿胀。骨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关节,但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膝、脊柱(颈椎和腰椎)、髋、踝、手。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患病时间非常长的关节炎,可发生于除了腰部以外的任何关节,常见于手、腕、膝和足。发生原因是机体的免疫系统紊乱,把自身组织当成了敌人进行攻击,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和破坏,并损伤皮肤、眼、肺等器官。痛风痛风是一种非常疼痛的关节炎,发生原因与机体不能消除自然产生的尿酸有关。过多的尿酸形成针状结晶,沉积于关节引发炎症。痛风常见于大脚趾、膝和腕关节。

发布了文章

关节镜治疗骨关节炎:只有这几种情况有点效果

现关节镜在肩肘髋膝关节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在骨性关节炎(OA)的治疗作用存在争议。虽然一些学者认为关节镜在 OA 治疗中无作用,但某些 OA 患者中关节镜治疗还是有帮助的。这些成功病例可能基于严格选择适应证及特殊的手术技巧。 为此美国 Pitta 博士等人,通过检索 PubMed、Cochrane 图书馆回顾性分析了关节镜在肩肘髋膝 OA 中的作用,文章发表在近期的 JAAOS 上。 膝关节 在膝 OA 治疗中镜下清理的作用争议最大。相关研究文献报道较多,一项多中心的高质量 RCT 研究纳入 180 例男性患者,评估镜下清理、镜下冲洗、安慰剂手术三种介入方式治疗 2 年后效果无差异,这一结论发表在 NEJM 杂志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同时该研究因存在选择和报道偏倚而遭到广泛批评。 Kirkley 等人比较了手术组 108 例与药物组 88 例,药物组采用逐步治疗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和透明质酸注射,平均随访 2 年,在治疗后 3 月手术组 WOMAC 评分更高,其余时间点两组无差异,该研究排除了 IV 期 OA、内外翻畸形>5°、巨大半月板撕裂(Level I)。 一项多中心 RCT,纳入 351 例有半月板撕裂症状的轻中度 OA,随机接受镜下手术后物理治疗或单独物理治疗,治疗后 6 月手术组 WOMAC 评分优于物理组,12 月后两者无差异。该研究认为关节镜半月板部分切除对于物理治疗无效者可能有用(Level I)。 还有一些等级更低研究认为关节镜在延缓置换时间、改善症状方面有一定疗效。 结论:关节镜治疗膝 OA 研究报道较多,既有肯定其作用,也有否定的。关节镜治疗可能对于轻中度 OA、内外翻畸形<5 度、有卡压或弹响等机械症状的患者有帮助,但大多数文献不支持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肩关节(肱盂关节) 肩 OA 相对于膝、髋关节并不常见,但它仍影响了 20% 的大于 65 岁的中老年人。对于肩袖功能完好的肩 OA 患者行全肩置换(TSA)可以得到一个较好的临床结果,但对于年轻(<50 岁)或有症状而影像学表现不严重的 OA 患者进行 TSA 并不合适。此时选择肩关节镜可以达到治疗目的,该方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创伤小。 Weinstein 等报道了 25 例、平均年龄 46 岁、OA 患者行镜下清理,平均随访 34 月,83% 患者取得好或优良的结果,92% 患者疼痛减轻至少持续 7 月,83% 术前僵硬得到缓解,他们认为镜下清理治疗 OA 是有效的,特别是对腋位片中存在同心圆关节间隙狭窄征的 OA 患者(Level IV)。 Millett 等人报道了 29 例、平均年龄 52 岁,OA 患者行关节镜治疗(术式包括软骨成型术、游离体摘除、骨赘切除、关节囊松解、肩峰下成形、腋神经松解、二头肌固定),平均随访 2.6 年,那些无置换的患者肩肘评分得到很大改善,疼痛等级降低,但该研究无法确定具体哪种术式能改善疼痛和功能(Level IV)。 结论:肩关节对治疗年轻患者合并以下情况时能提供较好的短-中期疗效:盂肱关节单侧损伤,同心圆软骨磨损、关节间隙>2 mm、骨软骨缺损<2 cm2 ,提供一个短中期临床改善。 肘关节 肘 OA 发生率很低。对于低要求者,全肘置换是有效的,但对于年轻、活动量大的患者,全肘置换往往容易早期无菌松动。肘关节镜治疗 OA 包括摘除游离体、骨赘切除、关节囊松弛等,可以提供较好临床效果。 Cohen 等人对比研究了 OK(开放后路清理尺肱关节与冠状突)术与镜下清扫+鹰嘴窝开窗,平均随访 35 月,镜下组疼痛缓解优于 OK 组(但无统计学差异),OK 组屈曲改善更佳,与术前相比两组总疗效与 ROM 改善无差异;该研究非随机研究,作者推荐当疼痛为主时建议选择关节镜手术,以活动受限为主时选择开放术(Level II)。 MacLean 等人回顾性研究了 21 例肘 OA,平均 42 岁,行镜下清扫、关节囊切除、部分滑膜切除,平均随访 5.5 年,术后肩肘手评分平均改善 21.3 分,76% 患者结果好或优良,屈曲活动也得到改善但未达统计学差异(Level IV)。 肘关节镜对于专业运动员也是有帮助的。Yan 等人报道了 35 例运动员肘 OA 行镜下清扫,30 例结果好或优良,ROM 改善从 111 度到 127 度,仅 6 例患者对结果不满意。该研究指出鹰嘴窝开窗增加疗效欠佳风险(Level IV)。 结论:肘关节镜清理与关节囊切除适合年轻、活动量大的肘 OA 患者,也包括一些对活动要求较高的患者。镜下可能对疼痛缓解更有效,开放可能对活动改善更有效。 髋关节 髋臼撞击、盂唇撕裂可能缓慢导致早发型髋 OA。Streich 等人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在未发生髋 OA 但存在软骨磨损的患者中镜下部分盂唇清理临床良好,也有部分效果不佳。 Philippon 回顾性分析 96 例≧50 岁患者行髋关节镜,33% 患者在关节镜术后平均 23 月行关节置换,作者指出关节镜术后行 THA 指针是关节间隙<2 mm;若关节间隙<2 mm,80% 患者在关节镜术后 3 年行 THA,该研究病例中非全部是 OA(Level IV)。 McCormick 等人病例对照研究中盂唇撕裂行髋关节镜,平均随访 4.3 年,84% 患者随访结果满意,年纪<40 岁者疗效更佳,IV 期 OA 者效果不佳(Level III)。 结论:髋关节镜对于轻中度髋 OA 者可能有效;对于进展快的髋疾病,髋关节镜效果不佳,更趋向于 THA。 综上,关节镜治疗 OA 还存在争议。高质量的研究文献报道很少。一般而言,对于轻中度、无关节畸形的 OA 者,关节镜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虽然不可代替置换术,适当选择患者、恰当患者与术者期望,关节镜可能在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度上有一定作用。

发布了文章

超实用膝盖使用说明书-为什么我的膝盖会疼?

膝盖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盖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属于铰链关节,它是我们身上少数只能往一个方向运动的关节。 膝关节也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正常人的膝关节平均可承重35公斤,承受重量越多,关节软骨磨损的机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伤,膝关节退化得较快。膝盖负重与体重倍数如下:1.躺下来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几乎是0。 2.站起来和走路的时候,膝盖负重大约是体重的1~2倍。 3.上下坡或上下阶梯的时候,膝盖负重大约是体重的3~4倍。 4.跑步时,大约是体重的4倍。 5.打球时,大约是6倍。 6.蹲和跪时,大约是8倍。 例如:一个体重50kg的人,每上一个台阶,膝盖约要承受200kg的重量。(50*4倍)各年龄段膝关节问题膝关节只有15年的最好状态。 15岁以前 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 15岁~30岁 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30岁~40岁 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觉察不到。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3~5毫米厚的透明软骨,可以为膝关节起到缓冲作用。 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 40岁~50岁 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 人体的60%体重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这就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 50岁以上 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这是因为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磨损,关节炎已经产生。 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膝关节保健训练通过适当的肌肉力量、稳定性训练就能对膝关节起到预防保健作用: 01 侧躺练习 左侧卧,膝盖微弯,脚后跟并拢。头枕在左臂上,眼睛直视前方。右手持约1至2千克的重物,放在腿外侧。然后腹部绷紧,臀部绷紧,尽量抬高右腿的膝部,抬腿时身体不动,坚持几秒钟,放下。重复练习15次,换腿。 02 抬腿练习 站在一个稳固的长凳或台阶后面,右脚踏上(脚后跟不要悬空),并将重量集中于右脚,身体抬高,左脚脚趾接触台阶,坚持1至5秒钟。然后放低左脚,轻叩地面。重复8至10次,换腿。03 架桥练习 平躺于地,膝盖弯屈,双脚分开,与臀部同宽,手臂放在两侧。缓慢抬起髋部,平稳离开地面。然后缓缓放下。重复15次。 04 伸腿运动 平躺,膝盖弯屈,脚平放于地。伸出左腿,套入伸缩,拉带或毛巾,双手抓住拉带两端。用拉带把腿拉向胸前,再用力将小腿伸直,保持10至30秒,以锻炼小腿肌肉和脚筋。重复该动作3至5次,然后换腿。膝盖使用说明书第一条 男女膝盖寿命不一样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的大数据表明:骨性关节炎在女性患病率中占第四位,在男性患病率中占第八位。 男性和女性在生理结构上是不一样的,这个很好理解,那么明明解剖学意义上长得一样的膝盖寿命就不一样呢?因为生理过程不一样,女性要生育、还有更年期。 女 性 首先,女性生育期时,为了生产做准备,全身关节都要放松,膝关节会变得松弛。因此产后会出现膝关节没力、怕冷、酸痛等,这种一般是一过性的,不过如果产后调养不好,膝盖的问题就会积累下去。 其次,女性在30岁后,骨龄通过峰值后,骨量流失,骨密度下降,会出现膝关节前面疼痛,上下楼、下蹲时有疼痛感。这个时期男女都会有。 第三,女性50岁左右停经时,更年期会出现一轮严重的骨丢失。如果这时候骨量保养的好,那么到70岁,是女性的第二轮骨丢失。如果这轮照顾不好,不但膝关节会出现问题,还会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或者膝关节出现明显的退变。 男 性 男性相对来说,就是30岁的时候会出现短时间的退变,其次是到60岁后,出现全身机能衰退的一个阶段,跟女性70岁一样,出现腰椎压缩骨折、膝关节明显退变、髋骨骨折等。 第二条 选对运动,事半功倍,选错伤害加倍 朋友圈流传这一篇文章《她每天2万步,竟得了这个病……》,内容是说走路走太多,伤害到了膝盖,得了滑膜炎,于是就有一些极端的说法出现,说为了保护膝盖最好不用运动。而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关于运动,是有两面性的。 在运动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就没什么问题了 1、膝关节是屈伸关节,只有在屈伸运动时,循环才是良好的。 也就是说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做绕环运动等等都是不适合的。 2、膝盖的最大承载力在20岁左右形成 如果20岁左右时的体重能维持一生,膝关节老化速度就会大大减慢。 但如果20岁体重是100斤,过了几年变成200斤了,那么膝关节也就被过度使用了,也会老化得很快。 3、我们20岁以前可以通过锻炼把膝关节锻炼得很强壮 20岁-50岁之间,即使使劲运动,对膝关节的影响是不大的。 因此,20-30岁之间保持怎样的运动量,之后超过这个运动量,对膝关节就是一种磨损了,就容易导致膝关节过度使用。 4、如果20岁时不怎么运动,到30岁后想保持身材怎么办呢? 如果之前运动量很少,想恢复运动,可以选择游泳、练腹肌、腰背肌等非负重运动开始,慢慢再过渡到负重运动,那样膝关节就不容易受到伤害了。 5、损伤膝关节的运动不要做 包括深蹲、爬山、强迫体位(如长时间蹲、跪等)。 第三条 补钙能帮助保护关节 如今补钙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实,是否需要补钙,要看人体是否缺钙。 年轻人一般不需要特别补钙,通常晒太阳、正常饮食,钙摄入已经可以满足身体需要。强行补钙不仅是种浪费,而且对体内循环也会造成干扰。 50岁以后,随着胃肠功能、人体转化功能下降等因素,导致钙摄入下降,才建议补钙。 通常缺钙时我们会感觉肌肉经常酸痛、抽筋、没力,这个时候查一查血钙和骨密度就很重要了。 注意,一定是两个都要查,因为血钙含量不够的时候,骨质中的钙会分离出来来弥补血钙的补足,所以不是说血钙含量正常,骨质就是没问题的。 第四条 关节软骨也要保护 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关节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关节软骨,这个地方负责减少关节之间的摩擦,如果关节软骨破损,关节在活动的时候摩擦力增加,就会出现疼痛。 这个时候,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选择口服一些比如氨基葡萄糖等来帮助营养破损的关节软骨。 第五条 远离湿寒,做热敷,带护膝 膝关节的部分,本身血液循环就比如肌肉的部分,如果再遇到湿寒,就会严重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衰老。 尤其是对于已经受损的膝盖来说,所以远离湿寒的环境对于保护膝盖来说尤为重要。 远离湿寒,一个就是不要吹冷风,给膝盖加一层防护,比如在秋冬季节带护膝。然后就是要穿干燥的衣服。 如果已经有湿寒入侵了,就要祛湿寒,祛湿寒可以选择盐袋热敷、艾灸等方法,简单方便,在家自己就能做。 第六条 强腿肌,是对关节最好的保护 膝关节部分的骨质很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是支撑骨骼的肌肉,腿部肌肉强壮,可以很好的给关节以支撑,减轻膝关节的压力。 直抬腿就很好的锻炼肌肉的方法。 方法 卧在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抬起15°,保持抬起15°的姿势,时间大约5—10分钟,坚持到颤抖3分钟。 休息2分钟后再次重复。每天完成10—20次即可。刚开始肌肉力量不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节就可以。 除此之外,锻炼闭目单脚站立10分钟以上,可以加强对腿的感知和操控能力,增加膝关节各个肌肉协调性。中老年人膝痛的原因一张图看懂膝关节片:绿色尖头指的位置,是正常的,有个较宽的缝隙,说明软骨还在。红色尖头指的位置,缝隙很窄,说明软骨磨损了,走路骨头磨骨头。人到中年以后,膝关节的肌腱、韧带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腔的滑液分泌减少,关节骨面长期摩擦形成骨质磨损,关节周围组织由于炎症等原因易发生纤维粘连,所以老年人常会感到膝关节发僵。 活动时会发出“咔嗒”的弹响声或摩擦声,在受凉或过度活动时会诱发疼痛、肿胀、关节腔积液,严重的还会使老年人关节畸形,形成残疾。 具体来讲,造成中老年人膝痛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慢性滑膜炎:表现为膝关节出现慢性疼痛和肿胀。查体可见滑膜积液、滑膜肥厚。 2、髌骨偏移:活动后膝关节酸痛无力,休息后好转,半蹲时疼痛。 3、膝关节内游离体:患者腿打软或有关节卡住感,髌下有摩擦音。 4、髌前滑囊炎:曾有外伤史,引起髌前疼痛,查体局部有压痛。 5、骨关节病:久坐或久蹲后起立、上下楼时,关节疼痛明显,休息后缓解。 6、假性痛风:男性患者多,好发于膝关节。发作时肿胀疼痛、皮温高、功能受限。X线片表现半月板、关节软骨面钙化。 7、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病变有膝痛症状。对于疾病来说,预防永远是比治疗更根本的方法,与其痛苦的时候才去想办法来减轻痛苦,不如在没有病痛的时候去保护好它们。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