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8083

王一心

乌镇互联网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十佳医生”。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长期在三甲医院眼科从事医教研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治各类眼睛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是白内障、青光眼、屈光不正、泪道疾病、干眼症的诊治。特需门诊时间:每周四下午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近视
远视
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眼
高度近视
高血压
结膜炎
感染
老年性白内障

发布了文章

置顶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糖网病”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糖网病”,悄无声息夺走视力原创王一心澎湃身体2017-08-3121:59王一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医师63岁的李大妈是北方人,快人快语,为人耿直,性格豪爽。虽说患糖尿病十多年了,但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饮食基本上不控制,平时又缺乏锻炼,老伴说她,她还嫌老伴啰嗦,所以李大妈血糖控制得不太理想,经常忽高忽低。一段时间以来,李大妈觉得眼睛看东西有些模糊,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有轻度白内障,因此她也没太在意。这天起床,李大妈突然发现右眼视力下降很明显,好像有片红色的云雾在眼前飘动。老伴吓坏了,赶紧陪她到医院眼科就诊,医生仔细询问李大妈的病史和检查眼底后,说李大妈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而且右眼玻璃体还有积血。那什么是糖网病?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还得从罪魁祸首糖尿病说起。图片糖尿病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它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一般分为4型: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的糖尿病。Ⅰ型糖尿病属于胰岛功能完全丧失,临床也称之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属于胰岛功能相对丧失,临床称之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者主要以Ⅱ型糖尿病为主,大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左右,而Ⅰ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只占总人数的10%左右。糖尿病是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出现眼底变化并不决定于血糖的水平,而主要取决于糖尿病病程的长短。据统计40岁以后,有5年糖尿病史的病人,29%有眼底改变;病程15年以上的病人,78%出现眼底改变。糖尿病并发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为5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控制越差,发生糖网病的可能性越大。早期糖网病可无自觉症状,病变发展到黄斑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如果继续发展,眼底病变从非增殖性到增殖性转变,可导致广泛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引起视网膜出血;如果出血量多的话可发生玻璃体积血,就像文中的李大妈一样,视力会急剧下降。另外可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我们必须意识到,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合理控制和早期治疗糖尿病对于控制糖网病是有效的。改变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的锻炼,进行恰当的药物干预可能会改变糖网病的预后。有糖尿病史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去医院眼科检查眼底,努力做到管住嘴、迈开腿,可不能大意哟。李大妈的右眼经过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了玻璃体的积血;又用激光封闭了眼内视网膜的新生血管,从此她再也不敢任性,注意适当的锻炼和控制血糖,终于挽救了有用的视力。图片

发布了文章

何为“屈光参差”

小郭总感到看东西不太清楚,眼睛很累。曾到医院眼科检查过,说是有“屈光参差”,通过矫正才解决。可能我们都知道眼睛有“近视”、“远视”、“散光”等,对于“屈光参差”是什么就不那么清楚了。那么何为“屈光参差呢”?   屈光参差是指双眼的屈光度数不相等,比如一只眼有100度近视,另一只眼有400度近视,这就属于屈光参差了,有点参差不齐的意思。严格来说,一般人两眼都有一些屈光参差,只不过相差不大的话,就没有受到影响。双眼屈光差异不超过1.00D(即我们通常说的100度),我们称为生理性屈光参差;当双眼屈光差异超过1.00D时,就有可能出现各种视觉问题。如果相差≥2.5D-3.0D 时,双眼接受到的亮度、大小、对比度、清晰度、色彩等,就会存在较大差异。由于人眼的调节活动是双眼同时进行的(称为双眼融合、双眼单视),大脑视皮质就会抑制比正常屈光度差异较大的那只眼的信号输入。如果发生在幼儿,视力较差的那只眼长期被抑制,视觉得不到发育,就容易成为弱视,也称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弱视还可伴发斜视,在幼儿多为内斜、在成人多为外斜。 图片   屈光参差大于2.5D-3.0D时,多半无法配戴框架眼镜,勉强配戴,眼睛会感到很累或者出现重影。通过配戴角膜接触镜或者做激光角膜屈光矫正手术,可使屈光参差得到缩小或消失,从而改善双眼融合的能力。   总之,出现屈光参差,尤其是幼儿,一定要去眼科矫治,以免发生弱视。

发布了文章

辨“眼屎”,识眼病

辨“眼屎”、识眼病原创王一心为您擦亮心灵之窗2023-05-0808:46发表于上海  眼科门诊经常有一些患者诉最近“眼屎”多。我们眼睛发炎时,经常会产生一些分泌物,俗称“眼屎”。其实眼屎也是有差别的,不同的结膜炎,眼屎性状也各有不同。我们大致了解一下这些差别,可能对自己得了什么结膜炎,心里会有数一点。结膜炎是我们一生中都会遇到的一种常见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各种急性结膜炎,除了眼睛充血,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分泌物即“眼屎”。图片如果眼屎很多,早上起床时,甚至把眼皮都粘在一起了,眼屎呈黄白色,较粘稠,提示可能为细菌性感染或衣原体感染。如果眼屎呈粘稠丝状,伴眼睛红痒,有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如果眼屎呈水样或浆液性(较稀薄),则可能是病毒性结膜炎。针对结膜炎的不同病因,我们可使用不同的眼药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视力受到影响或者疗效不佳,还是要到医院眼科诊治。

发布了文章

兔眼是怎么回事?

徐大爷自从患了右侧面神经炎以后,右眼老是干燥不适和充血,这天老伴陪着他来到眼科就诊,医生询问病史和检查后,给徐大爷右眼作出的诊断是眼睑闭合不全,又称兔眼,其特征是上、下眼睑不能完全闭合,导致部分眼球暴露。为什么称为兔眼呢?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大家可能观察过,兔子睡觉时眼睛经常半眯半合,这可能与兔子非常警觉有关,就连睡觉时也保持着高度警惕。  发生兔眼的病因有以下几种:1.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徐大爷这种情况,即由于面神经炎(亦称面神经麻痹、面瘫)导致的眼睑轮匝肌麻痹,使得下睑松弛下垂;2.由于下睑受损,导致瘢痕性睑外翻;3.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先天性青光眼、角膜和巩膜葡萄肿和眼眶肿瘤引起的眼球突出;4.全身麻醉或重度昏迷时可发生暂时性功能性眼睑闭合不全。也有少数正常人在睡觉时眼皮也不会完全合拢,称之为生理性眼睑闭合不全,对眼睛没有什么影响。图片  兔眼都有什么临床表现呢?轻度的兔眼,睡觉时只有下方的眼球暴露,可引起结膜充血、干燥、肥厚和过度角化;重度的兔眼,角膜也会部分暴露,其表面失去泪液的湿润而易干燥,导致暴露性角膜炎,严重时可发生角膜溃疡。另外大多数兔眼的患者,由于下眼皮不能很好的与眼球贴合,下方的泪小点也不能与泪湖密切接触,常诉流泪,总是显得眼泪汪汪。  至于兔眼的治疗,首先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1.对于面神经麻痹,早期以促进局部炎症、水肿消退,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为主。对于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如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辅助治疗包括:按摩,患者自己对镜子用手按摩面瘫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物理疗法,常用的有超短波、低中频电疗、激光、药物导入等;针灸治疗。还要注意有关护理,如:急性期少出户外活动,保持眼部清洁;可用眼罩盖住患眼或涂抹眼药膏,预防结膜及角膜感染;尽量减少用眼。2.瘢痕性睑外翻可手术矫正。3.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球突出明显时,可考虑对腺体及眼眶组织行放射治疗,减轻组织水肿,阻止眼球突出;也可考虑眼眶减压术。  任何原因导致的兔眼,在病因去除之前,都应注意及早有效的保护角膜,方法包括:1.可佩戴变色眼镜,防止强光、粉尘、风沙对眼睛的刺激;2.对轻度患者每天滴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每晚睡觉前眼内涂抗生素眼膏;3.对较为明显的兔眼,用透明胶片做成一个密闭的眼罩,覆盖在眼上,相当于一个“潮湿的房子”,利用泪液的蒸发保持眼球表面湿

发布了文章

什么是“电光性眼炎”

什么是“电光性眼炎”原创王一心为您擦亮心灵之窗2023-02-2708:47发表于上海    记得有一天值夜班,凌晨时分,急诊室来电话说有一个眼科急诊病人就诊。我睡眼朦胧接过电话,嘱咐病人在检查室等我。当我起床来到检查室,只见门口坐着一个中年男子,一脸痛苦的表情,紧闭双眼,呻吟不止。我忙问道:“你眼睛怎么回事?”他回答道:“白天还好好的,晚上眼睛突然痛了起来”,由于是双眼发病,看看他的年龄和穿着打扮,根据多年的经验,就问道:“你是干什么工作的?眼睛受过伤吗?”他说他是一名电焊工,下午烧电焊时,觉得活不多,就没有戴防护镜,之后也没有觉得眼睛不舒服。我心里立即明白了,这位男子的眼病是“电光性眼炎”,随后的检查也证实了我的判断。    电光性眼炎是由紫外线照射引起的一种工业上较常见的职业病。其实不光是工业上的电焊操作中,在高原、雪地及有强烈水面反光的地方,阳光中的紫外线反射入眼也是电光性眼炎常见的原因,甚至呆在医院有紫外线消毒或其他存在紫外线的空间稍久,也会发生电光性眼炎。图片    紫外线对组织有光化学作用,可使蛋白质凝固变性,如对光线敏感的角膜上皮发生坏死脱落。电光性眼炎一般在紫外线照射后经3-12小时的潜伏期始发作。发病突然,眼睛有强烈异物感,疼痛、畏光、流泪及眼睑痉挛。检查时可见患者病情痛苦、紧闭双眼;眼睛结膜显著充血,甚至水肿;角膜上皮点状脱落,荧光素染色呈点状着色。角膜上皮一般在24小时内修复痊愈。    详细追问电焊光或紫外线接触史是诊断本病的关键,发病几乎都是双眼同时发生,滴眼表麻醉剂后剧痛即止,正如当天我明确诊断以后,立即给病人双眼点了表面麻醉剂,1-2分钟后疼痛立即明显缓解,不明就里的病人激动地对我说:“医生,你真是神医啊!”    一旦确诊为电光性眼炎,只需对症处理,减轻疼痛,可涂抗生素眼膏,滴用促进角膜上皮愈合的眼药水或眼用凝胶,防止并发感染。    防止电光性眼炎的关键是预防,凡是接触紫外线的环境和工作,都应该佩戴防护面罩或眼镜加以预防。

发布了文章

近视眼不会老花吗

近视眼不会老花吗?原创王一心为您擦亮心灵之窗2023-01-2109:00发表于上海  老刘年近60,年轻时有近视眼,现在看报纸、玩短信不用戴老花镜,而许多同龄的老朋友读书看报、玩手机都离不开老花镜了,老刘经常自豪地说:“老天爷还是眷顾我的,让我年纪大了不得老花眼”。可能许多读者都想知道:“近视眼真的不会老花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从什么是老花眼说起。  人从中年转入老年时,远视力虽不减当年,但会感觉看近距离的东西会越来越吃力,常常要拿远一点看,这种现象称为老视,俗称老花眼。老花眼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由于年龄增长,眼球内的晶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发生了改变,调节力渐渐减退,不能聚焦于近距离的目标,或者持续时间稍长就感到眼睛疲劳酸胀。老花眼是逐渐发生和发展的,开始时看不清小字或物体细节,常常仰起脸来并把目标拿远一点看;喜欢在明亮的光线下看;视近物不能持久,阅读几分钟后就感到模糊串行、有重影,最后就无法读下去了。图片  老视的程度与年龄有一定的规律:从40岁开始,大约有50度的老花;年龄每增加5岁,老花增加50度,即到了55岁时,可能有200度的老花。之后老花增加就没那么快了,60岁时约为225度老花,65岁时约为275至300度老花,当然这不是一个死板的规律,仅供参考。这就揭示了老刘为什么年近60还不用佩戴老花镜的秘密,并不是老天爷对老刘宠爱有加,老刘也有老花眼,只是他年轻时有200多度的近视,本来这个年龄应有的老视,恰好被老刘的近视“抵消”了。如果他还带着200度的近视眼镜看书,老花眼就原形毕露了。正如许多有中高度近视的老年人,现在看书读报时,会摘下眼镜来看,有的老花不足以抵消近视的,还要把目标拿近一点才看得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年龄并不是很大就出现老花,或者出现比该年龄段程度更明显的老花,就要考虑到原来是否有远视眼,需要到正规医院眼科检查一下,一探究竟。

发布了文章

雾霾对眼睛的影响

近来全国各地雾霾又严重起来,今天到阳台上测的PM2.5值是292。如今大家对空气质量都非常敏感,说起雾霾对健康的影响,都会不约而同想到的是呼吸系统。的确,作为直接对外开放的呼吸系统,首当其冲会受到雾霾中各种有毒成分的影响和伤害,放开后的新冠疫情更是推波助澜。但同样暴露在外的双眼,在雾霾中也无时不刻受其影响,主要包括: 1. 非感染性结膜炎。雾霾的主要成份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物理颗粒和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极易对眼表(包括结膜和角膜)造成刺激,因而导致非感染性结膜炎(化学刺激性结膜炎)。 图片 2.在眼表受损的情况下,在雾霾中眼睛容易合并感染性结膜炎或角膜炎。 3.在长期的雾霾中,一些微细颗粒和粉尘如果进入泪道,可阻塞泪小管和鼻泪管,导致泪溢。 4.长期暴露在雾霾中,双眼容易干涩、有异物感、刺痒疼痛、双眼流泪等角结膜干燥症的症状。     对于雾霾,“任性”的人可以逃避,到空气质量好一些的地方生活和工作,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会如何在雾霾中生存,减少雾霾对机体的伤害才是当务之急。如何使我们的双眼少受雾霾的侵害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减少严重雾霾天气情况下的外出。 2.雾霾严重情况下经常外出时,除了戴过滤口罩外,最好佩戴周边密封的眼镜。 3.不要佩戴角膜接触镜即隐形眼镜,因为雾霾中的有害物质会对隐形眼镜造成污染,加上雾霾中的眼表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结膜炎或角膜炎。 4.女性最好素妆,不要带假睫毛,减小雾霾有害成分的吸附。 5.雾霾天气外出后洗脸、洗眼。 6.用眼较多,经常感到眼睛干涩的人,可滴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滋润眼表。 7.适当多饮水,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发布了文章

青光眼手术后不可高枕无忧

青光眼手术后不可高枕无忧原创王一心为您擦亮心灵之窗2022-12-3108:46发表于上海    李老太今年75岁,子女们都很孝顺,虽说不住在一起,但隔三差五会去看望她。前两年李老太眼睛因为青光眼在医院做了手术,眼压得到了控制,恢复了部分视力,子女们也就放了心。最近几个月,李老太说眼睛又有点看不清了,子女们连忙陪老太太到医院检查,发现眼压又有点高。子女们有点疑惑,术前谈话时,医生说青光眼手术的目的就是要降低眼压,怎么手术后眼压还会高呢?其中的缘由,让我一一道来。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致盲性眼病,即一旦视神经发生了萎缩、视野受到损害,一般是不可逆转的。目前青光眼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二位致盲性眼病。在我国各类青光眼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最高,5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66%,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患病比例大约为3:1。临床上多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需要手术干预,手术的目的是降低眼压,保护视神经和视野不再受到进一步损害。但青光眼手术后也不可高枕无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些因素可能影响手术后的眼压。图片1.手术方法是否选择恰当。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抗青光眼手术方法层出不穷,至今至少多达数十种,都是根据不同的原理降低眼压。如何针对每一个青光眼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家族史、青光眼类型、发病史、现状和损害程度等,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至关重要。否则虽然手术了,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手术效果。2.术后滤过通道瘢痕化。许多青光眼患者手术后,开始一段时间眼压控制得较为满意,此时患者容易产生麻痹思想,不到医院定期随访。殊不知有些青光眼术后,眼压又悄悄升了上来,其中滤过手术后滤过通道的瘢痕化是手术逐渐失效的常见原因之一。年龄越小,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能力越强,瘢痕化就越明显,如果不及时治疗,在高眼压下,视神经会继续慢慢萎缩,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3.除了上述青光眼的手术方式是否选择恰当外,降眼压的效果还与患者的年龄、青光眼的类型、病情的复杂性、有无手术并发症等有关。因此,青光眼患者即使进行了抗青光眼的手术,还应该到医院定期检查眼压、眼底,必要时检查视野,以防贻误病情。4.关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情况。许多青光眼患者手术后,虽然眼压得到了控制,但视力却逐渐下降,有些甚至下降得还比较快。到医院一检查,发现眼压虽然正常,但发生了白内障或者原有的白内障加重了。这是因为青光眼疾病本身及手术对眼内环境的干扰,造成了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发生混浊即白内障。如果晶状体混浊明显,就会对视力产生严重影响。如果由于白内障的原因对患者的学习和生活影响较大,就应该适时实施白内障手术。    总之,青光眼手术后一劳永逸的想法要不得,还是要定期随访,不可高枕无忧。

发布了文章

体检时为何检查眼底

体检时为何常规检查眼底原创王一心为您擦亮心灵之窗2022-12-2414:55发表于上海    老梁的单位每年组织员工体检,每次体检时都毫不例外要检查眼底。老梁心里一直纳闷,我的视力一向挺好,为什么每次体检要检查眼底呢?这也可能是许多人的疑问。    何为眼底?顾名思义,眼底就是眼球的底部,也就是眼球的最内层。我们的眼球壁有三层,外层是角膜和巩膜、中间层是葡萄膜、最里面的一层是视网膜。外界的影像通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抵达眼底。眼底是人体唯一可以直接清晰观察到血管的部位,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底就是观察许多疾病的窗户。人体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检查眼底来协助诊断和评估病情,我们还是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吧。图片1.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眼底所见的视网膜动脉硬化为老年性动脉硬化和小动脉硬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血管和全身其他血管系统的情况,又称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又可分为缓进型(良性)和急进型(恶性),约70%的高血压病人有眼底改变。眼底改变与年龄、血压升高的程度、病程的长短有关。年龄愈大、病程愈长,眼底改变的发生率愈高。2.糖尿病: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常见全身病。我国20-75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约3.21%。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很多,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与糖尿病的病程、发病年龄、遗传因素和控制情况有关。病程越长,血糖控制不良,发病率越高。30岁以前诊断糖尿病的病人,10年后DR约占50%,而30年后约占90%。10%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5-9年出现眼底改变,血糖控制好的比控制不好的发生DR要晚。肥胖、吸烟、高血脂、妊娠、高血压、肾病等可加重DR。3.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分为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前者多发生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后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青年多见,男性居多。两者均可引起眼底变化,尤其尿毒症几乎全部有眼底改变。4.颅脑疾患: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的肿瘤、炎症、外伤及先天畸形等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颅内压增高,可见视乳头水肿及视盘水肿。    另外还有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液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等,都有眼底的特征性改变。既然我们知晓了眼底是了解和观察我们身体许多疾病窗户,那您说体检时,有没有必要检查一下眼底呢?

发布了文章

婴幼儿异常的大眼睛要警惕

晶晶八个月大了,出生时就有一对大大的黑眼睛,人见人爱,晶晶的父母开心得不得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晶晶更是疼爱有加。晶晶的爸爸妈妈因为要上班,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带孙子,因此对晶晶照顾和观察多一些。一段时间以来,晶晶的奶奶发现孙子的眼睛有些怕光,带到外面离家不远的公园去玩时,光线稍微强一点,晶晶就流眼泪,听其他人说有可能是小孩流眼泪水的管道堵塞了,于是就让晶晶的妈妈带孩子去医院眼科看看。    这天晶晶的爸爸妈妈还有奶奶带着他来到我工作的医院眼科,跟我说了晶晶眼睛的情况。其实自晶晶一进门,我就觉得晶晶的角膜比同龄小孩大很多,心里不免咯噔一下,“会不会是先天性青光眼?”我仔细检查了晶晶的眼睛,并用量了量晶晶眼睛的角膜直径,心里大概有数了。我向晶晶的爸爸妈妈重点介绍了一下晶晶眼睛的情况和自己的怀疑,建议在全身麻醉下检查一下晶晶的眼底和眼压。晶晶的爸爸妈妈经过反复考虑和商量以后,约了个时间带着晶晶来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至此晶晶的大眼睛爱流眼泪的真相也“水落石出”,可以明确诊断为“先天性青光眼”。这个诊断对晶晶的爸爸妈妈来说,如同“晴天霹雳”!一向为晶晶有一双大眼睛而高兴的他们,不明白先天性青光眼是什么回事?现在又该怎么办?图片    先天性青光眼是在胚胎时眼睛前房角发育异常,导致房水排出障碍而发生的一类青光眼。统计资料表明,50%的患儿在出生时就有所表现,80%在1岁内得到确诊。65%的患儿为男性,70%为双眼。从哪些情况可以怀疑婴幼儿是否有先天性青光眼呢?1.大眼睛。谁都喜欢婴幼儿有一双又黑又大的眼睛,但如果太超乎异常,角膜的横径超过12mm(正常婴幼儿角膜横径一般不超过10.5mm),又称“牛眼”,就要警惕了。2.经常畏光流泪。婴幼儿总喜欢把脸埋在大人胸前,脸总背着明亮光线。3.有的角膜(黑眼珠)虽然很大,但不是晶莹透亮,甚至有点混浊。出现上述几种情况,须带婴幼儿到正规的医院眼科进一步检查,准确测量角膜横径的大小,角膜的透明度;对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在哺乳或熟睡后,在表面麻醉下检查眼底和测量眼压;如果婴幼儿哭闹和反抗时,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这时必须在全身麻醉下(如氯胺酮或口服水合氯醛)进行检查。    对于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而言,早期诊断极为重要。一经确诊,不宜长期点药,眼压控制不好,会导致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手术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主要方法。大约80%的病例可以通过房角切开术或小梁切开术控制眼压;如果眼压控制不理想,还可选用滤过性手术。眼压控制以后还应尽早采取适当的方法防治弱视。

发布了文章

近视眼激光矫正手术安全吗?

最近一段时间,我参加了好几起眼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都是关于近视眼激光矫正手术以后,眼睛发生了一些并发症。众所周知,我国近视眼的发病率很高,现在中小学校戴眼镜的学生已屡见不鲜。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戴框架眼镜来矫正近视的也大有人在。比如,有的是出于美观、有的是觉得戴镜不方便、有的是职业要求(如运动员、演员);还有的是因为考学、参军、就业对裸眼视力有要求。这一切都催生了近视激光矫正手术的巨大市场。     什么是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呢?它是应用准分子激光等手段,通过切削角膜组织或在角膜上做不同形状的切口,使角膜的曲率半径发生改变,从而矫正屈光不正,包括近视、散光、远视等。其中对矫正近视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研究得最多、开展得最为广泛。其手术方式有好多种,如:P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K(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SBK(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MILE(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切除术,号称全飞秒)。这些拗口的手术名称,别说普通老百姓,就是眼科非激光矫正专业的医生都可能搞不清楚,我们最关心的还是手术的安全性。 图片     激光矫正近视的手术已开展多年,随着眼科光学理论研究的进展,手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激光技术的进步,激光矫正近视已成为相对成熟的手术,取得了满意的矫正效果。那么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近视安全吗?有哪些适应症和禁忌症?有哪些手术后的并发症?手术后应该注意什么?这都是许多近视眼患者想知道的,也是应该了解的。     大多数近视患者通过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俗称隐形眼镜)已经得到了良好的矫正效果,因此他们对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期望值非常高。开展激光角膜屈光手术,首先必须有先进的设备、精良的手术器械,拥有接受过系统培训且考试合格的专科医师。患者主要的禁忌症大致有:1.眼压和泪膜异常;眼部有活动性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泪道疾病、青光眼和眼底疾病;2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全身结缔组织疾病、免疫功能异常等,要慎行手术。3.对手术效果期望值过高者应谨慎手术。4.年龄不宜过小,一般要求年龄在18周岁以上。5.一般认为激光手术矫治范围是近视—1.00至—12.00D,远视+1.00至+6.00D,散光6.00D以下;近两年屈光状态稳定(每年变化在0.5D以内)。6.角膜曲率在39.00D至48.00D,角膜厚度一般大于460µm。对于LASIK术式,角膜瓣下残余基质床厚度要求达到280µm以上;对于其他术式,术后角膜总厚度保留360µm以上,即角膜上皮下基质层厚度约为300µm。7.测量暗室及一般照明下的瞳孔直径,瞳孔直径过大的患者(暗室下7mm以上)应慎行或不行手术。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并发症常见的有:1.过矫、欠矫。即激光矫治结果与预期相比偏高或偏低超过100度。2.屈光回退。术后随着时间推移(一般6个月以上)再次出现视力减退。3.干眼。手术后感到眼睛干燥。4.术后有眩光、光晕、单眼复视等症状,夜间比较明显,开夜车更要当心。5.角膜并发症。如角膜炎、角膜扩张等。最令人担心的并发症就是发生圆锥角膜和继发性青光眼。前者与手术适应症的掌握有关;后者与手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不当有关。因此,除了手术医生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外,患者在手术后一定要加强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回到文章开头说到的几起由于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引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案例,都是手术后发生了不同的并发症,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也给医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作为患者,手术前最好做做功课,了解一些常识。需要指出的是,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治标不治本,手术后还要注意科学用眼,不然近视还会反弹。另外术后要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发布了文章

白内障手术后还会长出来吗?

王大爷患老年性白内障多年了,虽然视力是一年不如一年,但对白内障手术还是顾虑重重,这是因为有一次在公园散步时,遇到了一位老熟人,和老熟人寒暄时,对方说半年前一只眼做了白内障手术,可几个月以后视力又有所下降。老熟人到医院眼科一检查,医生诊断为“后发性白内障”,需要激光治疗。王大爷想:“难道白内障手术以后还会长出来吗?”。其实不光是王大爷,许多老年人对此都有疑虑。那么,白内障手术以后,果真还会长出来吗?后发性白内障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眼球里面原本透明的晶状体变混浊了,我们称之为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又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常见眼病,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的致盲眼病。白内障严重时,视力会明显下降,如果白内障明显影响了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就可以手术治疗。手术一般是在显微镜下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上述的手术方式都要保留原来晶状体完整的后囊膜和周边前囊膜,这是因为要借助这部分囊膜固定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用人工晶状体来替代混浊的晶状体。手术时一般要求尽量去除原来晶状体的皮质和吸附于囊膜的上皮细胞,因为这些残留的上皮细胞可以增生和纤维细胞样分化,造成后囊膜的混浊和皱褶,我们称之为“后发性白内障”,严重时会明显影响视力,就好像透过毛玻璃看东西一样。图片    曾几何时,白内障手术以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还是较高的,可以达到30%~50%,对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带来明显影响。由于眼科病理生理研究的进展,手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人工晶状体的改良和手术方法的进步,现在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在临床上已比较少见,这当然还和每个手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有密切关系。需要指出的是,患者越年轻,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几率越高,如儿童的白内障手术,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几乎百分之百。这是因为幼儿晶状体囊膜上皮细胞的再生能力太强了,有点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此对于儿童的白内障手术,技术要求更高;手术之后更要加强随访和及时治疗后发性白内障。    白内障手术后又发生视力下降,要去正规医院眼科检查,寻找原因。如果是由于后发性白内障影响视力时,可以用Nd:YAG激光将瞳孔区混浊的后囊膜切除,该方法简单易行,无需住院。无条件施行激光治疗或后囊膜混浊较厚而无法激光时,也可以手术治疗。

发布了文章

谁偷走了我的视野

谁偷走了我的视野原创王一心为您擦亮心灵之窗2022-11-2615:56发表于上海    赵女士是上海某高校的教师,最近眼睛被确诊患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野已经受到了损害,这对她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赵女士的眼睛除了近视以外,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舒服,戴上眼镜后视力也有1.0以上,怎么会得青光眼呢?又是谁偷走了赵女士的视野呢?    青光眼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眼病。原发性青光眼是青光眼的主要类型,可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两大类。一般认为,欧美国家白种人以开角型青光眼多见,而我国以闭角型青光眼居多。其实不然,近年来我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已明显增多,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以前的诊断标准过高,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未引起重视;二是经常性的眼部检查不普及;三是70岁以上的人群门诊就诊率低。图片    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匿,不像闭角型青光眼那样,后者经常出现眼痛和视力明显下降、有时还伴头痛甚至呕吐等现象。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除少数在眼压升高时感到有点眼胀以外,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双眼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发展到出现视功能障碍,常常到了晚期,视功能遭受严重损害时才引起警觉。由于先是视野(眼所看到的范围)缺损,中心视力(直视前方的视力)不受影响,故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只是在普查和常规检查眼压及眼底时才得以发现开角型青光眼的存在。    我们如何早期发现开角型青光眼呢?难道就没有一点蛛丝马迹会引起我们的警惕吗?还是有一些重要危险因子的,其中有:1.高眼压2.视盘凹陷3.高度近视4.角膜中央厚度较薄5.老年6.家族史。这些危险因子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健康普查,包括检查眼睛的眼压、眼底和视野,否则眼睛不红不痛不痒、中心视力还好时,不会专门去眼科检查。开角型青光眼一般为双眼性,但通常两眼的发病时间不一致,眼部的改变也不尽相同。在眼压升高、视盘损害、视野缺损三大诊断指标中,其中有两项为阳性,房角检查属于开角,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即可成立。目前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主要集中在对青光眼患者直系亲属和高眼压人群的密切随访。一旦确诊为开角型青光眼,就要立即进行治疗,采用药物或手术降低眼压、保护视神经不受到损害。    如果你有中高度近视,眼睛经常容易疲劳和轻微胀痛,视物易模糊并伴有眼压偏高,直系亲属中有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你一定要提高警惕哟!

发布了文章

为何眼前有飞虫

眼前出现“飞虫”,患上“飞蚊症”还能蹦蹦跳跳吗?原创王一心澎湃身体2017-08-0822:00王一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张阿姨喜欢跳舞和运动,虽然退休了好几年,但仍然活力四射,经常和老姐妹们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最近张阿姨老是觉得眼前有虫子飞,在白色的背景下更加明显,每次用手去抓,可怎么也抓不到,挥之不去。张阿姨十分困惑,于是到医院眼科就诊,看看是不是眼睛出了什么毛病。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张阿姨的眼睛,给出的诊断是“玻璃体混浊”(俗称飞蚊症)和“玻璃体后脱离”,那么飞蚊症是怎么回事呢?玻璃体又为什么发生后脱离呢?图片我们的眼球里面充填着的很大部分物质是玻璃体,约占眼球内容积的4/5。正常状况下玻璃体紧贴着视网膜,无色透明,呈凝胶状态,犹如小孩吃的透明果冻。玻璃体对眼内组织有支持、减震和代谢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的胶原纤维支架结构会发生塌陷或收缩,导致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离开视网膜),此现象在50岁以上的发生率约58%,65岁以上为65%~75%,所以飞蚊症和玻璃体后脱离多见于老年人。另外,多年中、高度近视的患者,玻璃体的上述改变会提前,因此发生飞蚊症的年龄也相对较早。当发生玻璃体后脱离时,患者会注意到眼前有漂浮物,如点状物、飞蝇、环状物等,这是浓缩的凝胶体漂浮到我们的视野内所造成的。一般而言,飞蚊症不会对视力造成大的影响,但是很让人讨厌。随着时间的推移,玻璃体内浓缩的凝胶体有的会解体、消散或吸收,飞蚊症得以减轻或消失。中医认为飞蚊症属于“云雾移睛”(《证治准绳》)范畴。对于飞蚊症,目前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网上的民间验方和叶黄素治疗飞蚊症,都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但补益肝肾、益气健脾等中药,可能对改善飞蚊症患者的体质有所帮助。值得注意的是,发生飞蚊症时,尤其是有高度近视患者,一定要到医院检查一下,排除飞蚊症的其他原因,如是否存在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积血、玻璃体炎等。如果脱离的玻璃体对视网膜构成牵引,患者视觉还会出现“闪光”感。牵引可能导致视网膜血管的破裂,产生玻璃体积血,患者眼前会出现“红色的烟雾”。如果过强的牵引导致视网膜裂孔形成和视网膜脱离时,视物有被遮挡的感觉。总之,对“飞蚊症”要有正确认识,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发生飞蚊症不可怕。飞蚊症一般不会对视力有较大影响,要注意情志调畅,避免急躁、沮丧,并到医院查明原因。二是不要迷信特效药物治疗。饮食适当清淡,少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老年人和高度近视患者平时应避免过度用眼、屏气用力和头部震动,如长时间看电脑,搬提重物和激烈运动。三是飞蚊症不断加重,明显影响到视力、特别是有高度近视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张阿姨明白了自己眼睛产生飞蚊症的原因,平时尽量参加一些平缓的活动,不再剧烈地蹦蹦跳跳,飞蚊症的感觉也好了许多。

发布了文章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糖网病”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糖网病”,悄无声息夺走视力原创王一心澎湃身体2017-08-3121:59王一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医师63岁的李大妈是北方人,快人快语,为人耿直,性格豪爽。虽说患糖尿病十多年了,但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饮食基本上不控制,平时又缺乏锻炼,老伴说她,她还嫌老伴啰嗦,所以李大妈血糖控制得不太理想,经常忽高忽低。一段时间以来,李大妈觉得眼睛看东西有些模糊,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有轻度白内障,因此她也没太在意。这天起床,李大妈突然发现右眼视力下降很明显,好像有片红色的云雾在眼前飘动。老伴吓坏了,赶紧陪她到医院眼科就诊,医生仔细询问李大妈的病史和检查眼底后,说李大妈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而且右眼玻璃体还有积血。那什么是糖网病?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还得从罪魁祸首糖尿病说起。图片糖尿病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它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一般分为4型: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的糖尿病。Ⅰ型糖尿病属于胰岛功能完全丧失,临床也称之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属于胰岛功能相对丧失,临床称之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者主要以Ⅱ型糖尿病为主,大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左右,而Ⅰ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只占总人数的10%左右。糖尿病是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出现眼底变化并不决定于血糖的水平,而主要取决于糖尿病病程的长短。据统计40岁以后,有5年糖尿病史的病人,29%有眼底改变;病程15年以上的病人,78%出现眼底改变。糖尿病并发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为5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控制越差,发生糖网病的可能性越大。早期糖网病可无自觉症状,病变发展到黄斑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如果继续发展,眼底病变从非增殖性到增殖性转变,可导致广泛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引起视网膜出血;如果出血量多的话可发生玻璃体积血,就像文中的李大妈一样,视力会急剧下降。另外可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我们必须意识到,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合理控制和早期治疗糖尿病对于控制糖网病是有效的。改变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的锻炼,进行恰当的药物干预可能会改变糖网病的预后。有糖尿病史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去医院眼科检查眼底,努力做到管住嘴、迈开腿,可不能大意哟。李大妈的右眼经过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了玻璃体的积血;又用激光封闭了眼内视网膜的新生血管,从此她再也不敢任性,注意适当的锻炼和控制血糖,终于挽救了有用的视力。图片

发布了文章

可怕的视网膜脱离

小区的小潘今年36岁,有高度近视,平时喜欢运动,经常隔三差五去打篮球、踢足球。这几天小潘老是觉得左眼的下方好像被一片黑影遮住,挥之不去,有次下楼还差点摔了一跤。他知道我在医院眼科工作,在楼道里见到我就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询问情况后,估计十有八九是“视网膜脱离”,建议他来我们医院眼科检查一下,果不其然,结果证实了我的判断,小潘马上入院手术,由于治疗及时,小潘的视力得以恢复。    说起视网膜脱离,那可是眼科的急症和重症。因为视网膜位于眼球的最内层,是眼睛感受光线的“底片或胶卷”,一旦视网膜脱离尤其是影响到黄斑部,就很可能失明。那么,视网膜怎么会发生脱离的呢?    视网膜由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神经上皮)组成,两者之间有一潜在间隙,我们所说的视网膜脱离就是指这两层之间的分离。临床上根据发病原因,将视网膜脱离分为孔源性、牵引性和渗出性三大类。其中孔源性最多见,我们就主要介绍一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顾名思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首先是在视网膜出现了裂孔,在此基础上,液化的玻璃体经过裂孔进入视网膜的神经上皮下方,使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发生分离。嗨!不是眼科医生,理解起来可能有点困难,你只要知道是视网膜从原来正常的位置上脱离了就行了。图片    那么,原来好好的视网膜怎么会发生脱离呢?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视网膜之所以发生脱离,是因为视网膜出现了变性,加上眼球内玻璃体的液化与玻璃体后脱离对变性部位视网膜的反复牵拉造成视网膜裂孔。打个比方,就像一件旧衣服,本来就不结实,被人一拽就容易破。老年人、高度近视、无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眼(白内障术后)、眼睛受过外伤等等,都是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脱离的高危人群。小潘有多年的高度近视,高度近视眼睛的玻璃体容易发生液化,加上剧烈的运动,视网膜经常受到牵拉和冲击时,就发生了视网膜的裂孔和脱离。    发生视网膜脱离时,眼睛既不红肿也不疼痛。脱离之前有些人会感觉眼前有小虫子飞,或者眼前有闪光感。一旦视网膜出现脱离,眼前会有漂浮物,闪光感频繁及幕样黑影遮挡,并逐渐变大或加重。如果视网膜脱离累及到了黄斑,视力还会明显减退。因此,老年人、高度近视者或眼睛做过手术的人,眼睛出现飞蚊症和闪光感要引起警觉,突然明显加剧时,当日或次日就应当去医院眼科就诊,如果在视网膜脱离之前用激光封闭裂孔,视力就可能不会受很大影响。    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原则是尽快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封闭视网膜裂孔,解除玻璃体的牵引和使视网膜复位。但要记住,视力预后取决于裂孔大小和黄斑是否脱离及脱离时间的长短,黄斑未脱离及脱离时间短(约1周以内者),治疗后视力预后良好,否则视力难以恢复。总之,像许多疾病一样,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明智的选择。

发布了文章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捷径”

“捷径”两字充满了诱惑力,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有捷径可寻,但凡是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会做出不二选择。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方面,有无捷径可走呢?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小小年龄戴上眼镜的儿童已屡见不鲜。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早发、高发,尤其是近视的可防不可治,成为许多家长一件揪心的事,更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说:“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在陕西省安康市一所学校调研时,另外又说说:“现在孩子们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忧虑。”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早发高发现状,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学校、医疗和疾控,都出台了很多措施和办法,效果褒贬不一。那么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方面,有没有捷径可走呢?图片    解铃还须系铃人,其实“捷径”还是有的,就是六个字:改变用眼方式。不从根本上改变用眼方式,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好比肥胖和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不控制饮食和改变生活方式,任凭服用各种药物,效果可想而知。目前的许多近视防控措施,如增加教室照明、调整桌椅板凳高低、强调写字看书姿势、配戴角膜OK镜、周边离焦眼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等,虽然都起到了一定的防控效果,但从本质上看,多少有些治标不治本。改变用眼方式才是最最重要的。我在宣讲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时,经常会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苗条的举重运动员吗?你们见过肥胖的芭蕾舞演员吗?”道理很简单,就是人们的生活、锻炼方式,决定了他的体型。眼睛也是这样,你的用眼方式,决定了你的屈光状态。长期盯着近距离目标,眼睛只会朝着适合于看近发育,眼轴变长;而且近视度数越高、眼轴越长。一旦眼轴变长,远处目标的焦点,就落在视网膜前,形成近视。想想一个孩子的个子长高了,他还会变矮吗?这也是近视可防不可治的基本原理。    改变用眼方式,有两个最重要的环节,一个是学校,再一个就是家庭。从学校来说,课业要减负;考核方法要改进;尽量减少网课;课间要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经常远眺、多参加体育活动和沐浴阳光(现在中小学普遍不让学生课间出教室,但做眼保健操代替不了室外活动)。从家庭来说,家长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第一责任人。为了小孩学习不落在起跑线上,做各种练习,参加各种补习班;怕外出危险,经常呆在家里,靠看手机电视打发时间,沉迷于打游戏。放寒暑假时,祖辈用电视和手机带娃或任其使用电子产品,这些都是导致近视早发高发的“祸根”。    不可否认,现在各级各类学校录取学生时,分数是决定因素,而视力的好坏是忽略不计的。您的孩子为了保护视力,经常户外活动;别的孩子在复习功课、参加补习班,考试分数肯定是不一样的。保护视力与班级成绩、名校录取率对教师和学校的考核;保护视力和录取到好的学校(可能决定今后的前途),成为学校和家长两难的选择。为此,我提出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五化”,借此复述一下,希望对学校和家长有所帮助。一、化长为短:将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化为间断近距离用眼(如半小时内),减轻眼睛负担,防止量变到质变。好比爬高楼,每层楼停下来歇一下,腿就不容易累;二、化近为远:不要老是近距离用眼,多看远处,尽量多远眺;网课有条件的话,用电视而不用手机和平板,三、化内为外:鼓励学生课间休息时走出教室,放学后也多到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沐浴;四、化静为动:不要老是静止不动,多参加各类体育和文娱活动;五、化看为听:有些知识,不是仅仅靠阅读来获取,也可以通过听读来学习,如英语和语言文字类的内容。把一些阅读改为听读,减轻眼睛的负担,同样可以帮助学习。    捷径就在脚下,你能坚持吗?

发布了文章

可怕的视网膜脱离

小区的小潘今年36岁,有高度近视,平时喜欢运动,经常隔三差五去打篮球、踢足球。这几天小潘老是觉得左眼的下方好像被一片黑影遮住,挥之不去,有次下楼还差点摔了一跤。他知道我在医院眼科工作,在楼道里见到我就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询问情况后,估计十有八九是“视网膜脱离”,建议他来我们医院眼科检查一下,果不其然,结果证实了我的判断,小潘马上入院手术,由于治疗及时,小潘的视力得以恢复。    说起视网膜脱离,那可是眼科的急症和重症。因为视网膜位于眼球的最内层,是眼睛感受光线的“底片或胶卷”,一旦视网膜脱离尤其是影响到黄斑部,就很可能失明。那么,视网膜怎么会发生脱离的呢?    视网膜由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神经上皮)组成,两者之间有一潜在间隙,我们所说的视网膜脱离就是指这两层之间的分离。临床上根据发病原因,将视网膜脱离分为孔源性、牵引性和渗出性三大类。其中孔源性最多见,我们就主要介绍一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顾名思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首先是在视网膜出现了裂孔,在此基础上,液化的玻璃体经过裂孔进入视网膜的神经上皮下方,使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发生分离。嗨!不是眼科医生,理解起来可能有点困难,你只要知道是视网膜从原来正常的位置上脱离了就行了。图片    那么,原来好好的视网膜怎么会发生脱离呢?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视网膜之所以发生脱离,是因为视网膜出现了变性,加上眼球内玻璃体的液化与玻璃体后脱离对变性部位视网膜的反复牵拉造成视网膜裂孔。打个比方,就像一件旧衣服,本来就不结实,被人一拽就容易破。老年人、高度近视、无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眼(白内障术后)、眼睛受过外伤等等,都是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脱离的高危人群。小潘有多年的高度近视,高度近视眼睛的玻璃体容易发生液化,加上剧烈的运动,视网膜经常受到牵拉和冲击时,就发生了视网膜的裂孔和脱离。    发生视网膜脱离时,眼睛既不红肿也不疼痛。脱离之前有些人会感觉眼前有小虫子飞,或者眼前有闪光感。一旦视网膜出现脱离,眼前会有漂浮物,闪光感频繁及幕样黑影遮挡,并逐渐变大或加重。如果视网膜脱离累及到了黄斑,视力还会明显减退。因此,老年人、高度近视者或眼睛做过手术的人,眼睛出现飞蚊症和闪光感要引起警觉,突然明显加剧时,当日或次日就应当去医院眼科就诊,如果在视网膜脱离之前用激光封闭裂孔,视力就可能不会受很大影响。    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原则是尽快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封闭视网膜裂孔,解除玻璃体的牵引和使视网膜复位。但要记住,视力预后取决于裂孔大小和黄斑是否脱离及脱离时间的长短,黄斑未脱离及脱离时间短(约1周以内者),治疗后视力预后良好,否则视力难以恢复。总之,像许多疾病一样,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明智的选择。

发布了文章

白内障手术方法的变迁

我们的眼球内有一个像凸透镜一样的结构,称为晶状体,晶状体帮助我们把看到的一切准确聚集在视网膜的黄斑部。如果原本透明的晶状体因为各种原因变混浊了,就称之为白内障。白内障目前是世界上、也是我国首位致盲眼病,其中以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常见。老年性白内障又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即这种类型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可以设想,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寿命足够长的话,终有一天会因白内障而严重影响视力,就连毛主席晚年也未能幸免。当年因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一直困扰着嗜书如命的毛主席,为此,当时的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总理为组长的治疗小组。大家知道,白内障到了一定程度后,只能采取手术治疗才能复明。那么采用什么手术方法给毛主席做手术呢?要知道,给他老人家眼睛做手术,无异于太岁头上动土,可不敢有丝毫闪失!经过治疗小组的反复研究,决定由当时北京广安门医院的眼科专家唐由之担当手术者,手术方法采用中国传统的白内障针拨术。什么是白内障针拨术?这种手术方法在一千多年以前我国及印度等国家的史书上就有记载。它是利用细细的针把挡住光线的白内障拨离原来的位置,使其脱入眼球玻璃体内,这样光线就可通过瞳孔中央,手术以后再配上一副眼镜即可看清物体了。就当时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来说,这个方法确实是简单快速、安全有效,不失为最佳选择。

发布了文章

我的小孩能戴OK镜吗

一段时间以来,OK镜被炒得沸沸扬扬,其“神奇功效”让许多家长看到了治疗小孩近视的希望。许多家长来门诊咨询:“OK镜能预防和治疗近视吗?”随着许多并发症的发生,OK镜也引起了家长们的担心。那么,什么是OK镜?什么人适合配戴OK镜呢?      OK镜是角膜塑形镜的俗称,它相当于特殊设计的一种硬性隐形眼镜(高透氧硬镜),和配戴一般的隐形眼镜不同,OK镜是晚上戴镜,白天取镜。配戴一段时间后,通过机械压迫、镜片移动和眼睑的按摩作用及泪液的液压作用,将角膜中央压平,改变角膜形态,来达到暂时减低近视度数的作用。    角膜塑形镜的优点是能有效地提高少年儿童近视眼的裸眼视力(不戴眼镜的视力)。方法是晚上配戴,白天取下镜片,一般可以保持一天较为清晰的裸眼视力(依近视程度而异)。由于角膜形态的改变存在一定的限度,角膜塑型镜一般只适合于中低度近视。需要提醒家长的是:角膜具有记忆性和可恢复性,如果想维持效果,必须一直坚持每天晚上配戴镜片,第二天才会有较清晰的裸眼视力。一旦停止配戴OK镜,近视度数将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图片    因为儿童和少年角膜的可塑性强,所以临床上多是为小孩来选配角膜塑形镜。注意几个关键词:特殊设计、暂时性。不是随便一家公司或医院就可验配角膜塑形镜的。经营单位需要对所选验配机构的验配人员进行培训,并具有全面的售前和售后服务能力;要求塑形镜的验配机构必须配备相应的设备,至少应包括角膜曲度计、角膜地形图仪、裂隙灯显微镜、镜片弧度测定仪等设备。而且,验配机构应向消费者客观如实地介绍角膜塑型镜的矫治原理,说明其特点是个性化制作,作用是暂时的、有限的,疗效是可逆的,并告知配戴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那种认为可以把角膜塑形镜当成一般角膜接触镜随意使用,以为配戴后就都能治疗近视的认识是极为有害的。OK镜验配和使用不当可引起并发症,很容易损害眼睛,甚至导致失明。对这一点,无论是制造商、经销商、医生或家长都应有清醒的认识,绝不可草率行事。由于角膜塑形镜是直接接触人体角膜的产品,所以对其经营、验配必须实行特殊管理。为此,国家药监局出台了《角膜塑形镜经营验配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塑形镜及其护理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并经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方可使用。    近来角膜塑型镜广告非常多,有些虽然没有明确标明是角膜塑型镜,但其实质相同的。令人担忧的是,角膜的塑型是一种严格的医疗行为,因其直接与角膜接触,易发生角膜感染,必须在规范的眼科医疗机构实施,而目前做广告的很多机构并不具备资质,并夸大宣传效果,声称“永不戴镜”。可实际情况是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物理疗法,只是暂时性地改变角膜几何状况,降低或消除近视度数。一旦停戴角膜塑型镜,角膜就会回至以前的状态。因此,必须长期使用才能保持裸眼视力清晰的效果。    角膜塑形镜无论就其应用历史,还是验配科研及临床验证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对于数以亿计的近视患者来说,不失为一种值得探索的新技术。但它需要正确的镜片设计知识、精密的分析设备,特别是需要科学的培训规划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作保证。提醒每一位家长,若验配单位没有合格的专科医师、不具备上述各项检查手段,镜片的价格又很低廉,则绝对不要冒然配镜。    总之,角膜塑形镜是把双刃剑,对近视的治疗是治标不治本。从小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正确矫正屈光不正,防控近视加快加深,才是正确的选择。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