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1822

韩毓晖

乌镇互联网医院

韩毓晖,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2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衰、心律失常、心肺复苏等疾病治疗方面造诣颇深。历任急诊科主任、内科主任期间,在科室的质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冠心病
心脏病
心脑血管病

发布了文章

高血压患者:有这7个坏习惯,你的降压药都白吃了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之一,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原发性高血压则无法查出确切的病因,但通常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  其实不论是继发性还是原发性,高血压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病,如果你有下面提到的这7个坏习惯,虽即使天天吃降压药,血压依然不容易降下来,那么你的降压药可就白吃了!  1、不知道调药  就像吃饭一样,长期吃一种菜会感觉索然无味。降压药服用时间长了,药效作用也会减弱丧失,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一些其他慢性病的出现,以前的降压药有可能就不适合了。在这种情况下,专科医生会根据患者三到七天的监测情况,及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和服药时间。  很多人从一开始得了高血压就按说明书吃药,吃了几十年也不知道药量是否适合自己,这样的降压药吃了也白吃。  医生提醒:如果正确的选择了降压药,血压控制的很好,而且没有出现副作用,应该继续用下去,不建议定期换药。  2、爱擅自减药  有些高血压病人吃一吃,停一停,擅自改变用药,自己觉得最近血压平稳了,就自行减少药量,甚至不吃了,这样做都是百害无一利的。用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药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药后平衡被打破,血压会重新升高。  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  3、不知道测压  每天进行血压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病情。由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共同指导编写的2017新版高血压指南建议,早上服药前和晚餐前各测量2次血压,间隔1分钟取平均数值。  对于普通人来说,建议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需平静休息5分钟。测量的时候,需全身及手臂放松,放在与心脏齐高的桌面上。测量结束后,记录测量时间、测量值及测量的哪只手臂,以便给医生提供参考。  4、不知改脾气  情绪波动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很多人吵架时血压都是超标。遇到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时,应使自己的情绪尽快平复下来。情绪恢复后血压同样也会恢复正常,再好好休息。  5、不改重口味  盐吃得过多会导致高血压。虽然吃了降压药,但血压依然很难控制,这时你需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平时重口味、腌制食品吃多了。  6、不知减体重  肥胖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超过正常体重25公斤的肥胖者,其收缩压可高于正常人1.33千帕(1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0.93千帕(7毫米汞柱)。因此,降血压还要控制减少体重。  7、心理压力大  内心压力过大也会让人血压升高,所以想要高效降压平时要学会自己给自己释放压力。  了解了影响降压药效果的坏习惯,我们该如何控制好血压呢?除了遵医嘱按时服药、正确服药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健康生活习惯也能起到降压的效果,下面再和大家分享日常降压的6个方法,希望能对你的生活有所启发。  日常降压的6个方法  01 减压  当今社会的生存压力非常大,因此一定要学会减压的方法,平时可以通过冥想以及心理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放松,也可以通过相应的运动方式来放松肌肉,都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降低血压。而且有研究表明,每天听轻音乐三十分钟也可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02 少喝酒  有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喝酒的人群,如果限制其酒精的摄入量,那么血压的水平将会明显降低。  03 少吃盐  现在多数人都已经知道,高钠饮食会导致高血压的出现,因此想要控制血压升高就需要限制钠元素的摄入,除了可以控制血压之外还可以减少脑卒中、心脏病以及慢性肾病的出现。  04 补钾  多吃富含钾元素的食物可以有效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成年人每天摄入的钾元素最好不要低于4700毫克,而获取钾元素需要通过日常饮食来进行,比如黄豆、番茄酱以及菠菜等都含有丰富的钾元素。  05 补镁  食物中的镁元素跟血压水平呈现负相关,也就是摄入的镁元素越多,那么血压降的也就越快越低。日常生活中麦片、杏仁等都可以帮助补充镁元素,对于控制血压有很好的效果。  06 多吃芹菜  芹菜可以达到扩张血管放松血管平滑肌的效果,还可以帮助调节血压,因此每天吃芹菜可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以上就是今天要和你分享的内容,影响降压药效果的7个生活习惯,以及日常生活的6个降压小方法,你都学会了吗?

发布了文章

冠心病的典型表现和隐藏信号是什么?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了解冠心病并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变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大家认识到冠心病,下面我们来救来介绍一下冠心病的典型表现和隐藏信号知识。那么冠心病的典型表现和隐藏信号是什么呢?  冠心病的典型表现  冠心病心绞痛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表现。典型的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疼痛的部位主要在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界限不很清楚。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等亦可诱发。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早晨多发。疼痛一般持续3~5分钟后会逐渐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1次,亦可1日内发作多次。  冠心病的隐藏信号  除了传统的胸闷、心脏不舒服以外,冠心病的信号多种多样,胳膊痛就是其中之一。有些胳膊痛病根并非在骨骼或关节上,特别是向左肩、臂以至第四、五指放射性的疼痛和不适,极有可能是心脏病的前兆之一。  满头大汗。患者在家里待着,什么都没有做,却莫名其妙的满头大汗,身上的衣服都被浸透,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呈现苍白或灰白色。这时就要考虑是否患有冠心病的可能。  睡眠质量下降。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  冠心病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心脏病,在发作时如果不及时就医的话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大家一定要警惕起来。发现有以上的这些症状时,一定要到医院及时检查治疗,以免病情发展严重。

发布了文章

【医学】心电图能查出心力衰竭?

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常见诱因为:  (1)感染,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  (2)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心脏负荷加大,妊娠、分娩、过多过快的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4)药物作用,如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  (5)不当活动及情绪,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6)其他疾病,如肺栓塞、贫血、乳头肌功能不全等。

发布了文章

糖尿病肾病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需要同时处理很多问题,因为有了糖尿病其他疾病的患病风险会增加,比如心脏病、卒中、视力受损、神经病变及肾脏病变。所有这些疾病听起来都很吓人,好消息是很多预防措施不仅对其中一种并发症有用,实际上可以预防所有的并发症。  肾脏在机体中起着重要作用:过滤血液、清除废物及多余的盐和水。如果肾脏坏了,它的功能就会瘫痪,血液就会被污染。  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提示你的肾脏处在了危险中。在肾脏疾病进一步恶化之前,必须采取措施保护你的肾脏。  部分情况下,糖尿病肾病可能最终导致肾脏彻底停止工作。如果那样的话,你需要肾脏移植或者透析。  糖尿病肾病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肾病一般没有症状,一般需要检测尿蛋白水平及抽血查肾功能来评估有无糖尿病肾病。  如果肾脏功能正常的话,可以防止蛋白漏到尿里,所以发现蛋白尿是肾脏出现问题的一个标志。通常,糖尿病肾病的人也会有高血压。  糖尿病肾病有哪些危险因素?  肾脏病家族史及种族因素比如(非裔美国人、墨西哥及Pima印第安人),糖尿病肾病的患病风险高。另外,以下因素也会增加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  1、 血糖长期比较高  2、 超重或者肥胖  3、 吸烟  4、 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神经病变  糖尿病肾病诊断?  每年查一次蛋白尿,1型糖尿病诊断后5年开始筛查,2型糖尿病诊断后立即开始筛查。  尿液主要检查一种蛋白叫做白蛋白,如果尿液中有大量白蛋白的话,意味着你得了糖尿病肾病。尿蛋白也可以用来监测糖尿病肾病病情变化。  糖尿病肾病的并发症是什么?  最重要的并发症就是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可以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肾衰竭,需要透析或者肾移植。  糖尿病肾病如何治疗?  主要是控制好血糖和血压,因为高血糖和高血压都会损坏血管及器官。  因为这些原因,那你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有:  1、 健康生活方式  2、 尽量保持血糖正常  3、 尽量保持血压在140/90mmHg  哪些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1、 限制盐的摄入(≤2.3g钠)  2、 如果你吸烟的话,请戒烟  3、 如果你超重的话,请减重  控制好血糖  对大部分人来说,目标值是空腹在4.4-6.6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过去3个月的血糖,推荐控制7%以内,相当于平均血糖为8.3mmol/L。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一点点,就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控制好血压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合并高血压,尽管高血压没有太多的症状,但是它有两方面不良影响:一是心血管系统的压力较大,二是加快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进程。  关于血压的治疗每人不一样。如果血压轻度升高的话,你可能仅需要减重、锻炼,限制盐的摄入,戒烟及戒酒就可以控制好血压。  如果上述措施无效的话,你需要就医服用降压药。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

发布了文章

高脂血症,你真的了解了吗?

高脂血症作为生活中常见的病症,是危害心脑血管疾病的“三高危险因素之一”,身患高脂血症的患者很多,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  什么是高脂血症?  高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导致血浆的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水平,所以脂血症也被称为高脂蛋白血症。简单说就是血清中的甘油三酯或是胆固醇水平增高了。根据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不同的检验结果,常见的有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者两者混合型的高血脂症。  高脂血症是全身性的疾病,全身的脏器都要靠血,氧等来维持正常的工作,高脂血症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如果堵塞不畅通,就会影响全身脏器的正常功能。  高脂血症有哪些危害?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险因素。高血脂还会导致其他一些疾病,因此,我们要重视高血脂的危害,下面一起来看看高血脂的四大危害。  高血脂是引起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像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冠心病(包括心肌梗塞、心绞痛及猝死)、脑梗塞以及周围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这些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高,危害大,病情进展凶险,其死亡率约占人类总死亡率的半数左右。  一、高血脂会导致肝部功能损伤,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脂肪肝,而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肝小叶损伤后,结构发生变化,而后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  二、高血脂会导致冠心病,当人体由于长期高脂血症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后,使冠状动脉内血流量变小、血管腔内变窄,心肌注血量减少,造成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形成冠心病。  三、高血脂会危害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大量脂类物质蛋白,在血浆中沉积移动,降低血液流速,并通过氧化作用酸败后沉积在动脉血管内皮上,并长期黏附在血管壁上,损害动脉血管内皮,形成血管硬化。   四、高血脂会导致高血压,在人体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以后,会导致心肌功能紊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会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动脉痉挛,诱致肾上腺分泌升压素, 导致血压升高。人体一旦形成高血压,会使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而脑血管在硬化后内皮受损,导致破裂,形成出血性脑中风,而脑血管在栓子式血栓形成状态下 淤滞,导致脑血栓和脑栓塞。  高脂血症的治疗及预后  由于高脂血症的最大危害因素在于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所以当高脂血症治疗时,一般参考对冠心病的影响程度。若患者是临床上未发现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一级预防。对象为已发生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的药物治疗措施,适用于不能进行饮食及非调脂药治疗或治疗后疗效不满意的对象,以LDL-C为判断基础。  据报道,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低脂饮食、运动锻炼、戒烟、行为矫正等),可使血清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水平分别降低24.3%和37.4%。  1、控制理想体重   许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肥胖人群的平均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同龄的非肥胖者。除了体重指数(BMI)与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外,身体脂肪的 分布也与血浆脂蛋白水平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中心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高脂血症。肥胖者的体重减轻后,血脂紊乱亦可恢复正常。  2、运动锻炼  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而且还可减轻体重、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升高HDL胆固醇水平。  为了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进行运动锻炼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运动强度:运动量如果不适当,则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容易发生意外情况。通常以运动后的心率水平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适宜的运动强度一般是运 动后的心率控制在个人最大心率的80%左右。运动形式以中速步行、慢跑、游泳、跳绳、做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为宜。  (2)运动持续时间:每次运动开始之前,应先进行5~10min的预备活动,使心率逐渐达到上述水平,然后维持20~30min。运动完后最好再进行5~10min的放松活动。每周至少活动3~4次。  (3)运动时应注意安全保护,避免发生各种意外情况。  3、戒烟  吸烟可升高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降低HDL-胆固醇水平。停止吸烟1年,血浆HDL-胆固醇可上升至不吸烟者的水平,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可降低50%,甚至接近于不吸烟者。  4、饮食治疗  血浆脂质主要来源于食物,通过控制饮食,可使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5%~10%,同时有助于减肥。并使降脂药物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多数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通过饮食治疗,同时纠正其他共存的代谢紊乱,常可使血脂水平降至正常。  饮食治疗时机,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冠心病危险程度和血浆LDL-胆固醇水平。一般来讲,冠心病的危险程度越高,则开始进行饮食治疗的血浆LDL-胆固醇水平就越低。  高脂血症的饮食治疗是通过控制饮食的方法,在保持理想体重的同时,降低血浆中的LDL-胆固醇水平。  5、药物治疗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药理机制清楚、疗效明确的调脂药物有4类。其中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为主的有他汀类和树脂类。以降低血清三酰甘油为主的药物有贝特类和烟酸类。合理的选择治疗药物应以临床血脂异常分型为依据进行选择.  6、重度血脂异常的非药物治疗   部分血脂异常的患者通过调整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均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血脂调节效果,然而有极少数患者血脂水平非常高,多见于有基因遗传异常的患者。这些 患者可以通过血浆净化治疗、外科治疗(如回肠末端部分切除术,门腔静脉分流术)等方法治疗。基因治疗在未来有可能攻克顽固性遗传性的血脂异常。

发布了文章

有多年高血压病史不按时服药六旬老人突发心梗险丧命

急性心肌梗死通常发病突然,顷刻间就可致命!  今年62岁的周玲(化名),身体还算健朗,就是本身有着多年高血压和糖尿病基础,但一直未引起重视,平日里不太控制,也不怎么用药。即便是偶尔头痛、感冒发烧,也不去医院,“扛一扛”就过去了。   近日,周玲连续两天出现夜里不能平卧睡觉,呼吸困难,就诊的当天凌晨呼吸困难更加严重,伴有胸闷、冷汗,这才由家人陪同来到德济医院急诊科。通过初步问 诊医生高度怀疑周玲是急性心梗,为免病情加重,接诊医生一边与家属沟通详细了解病人更多情况,一边为周玲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确诊为急性心梗合并急性左心 衰。  由于就诊时已是心梗后合并心衰,不仅错过了急性心梗救治的最佳时间,而且出现心梗最严重的并发症-急性左心衰,随时可能因心衰加 重、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恶性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心内科主任贾忠伟教授对病情进行紧急评估后,判断此例患者是极高危患者,应该在2小时内进行再灌注治疗。凭 借多年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和默契的配合,心内科团队即刻联合急诊科、放射科为其行急诊PCI,冠脉造影显示周玲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右冠和旋支有病变,局 限性狭窄程度90%以上。  经医护团队联手协作,手术历经1个半小时顺利完成,在周玲体内准确植入2个支架,闭塞的心脏冠状动脉血管开通,血流恢复正常。术后周玲无手术并发症,呼吸困难缓解,夜间能平卧入睡,目前已转入心内科普通病房。  (术前造影检查)  (术后造影检查)  “急性心肌梗死后,抢救时间其实很短。心梗后,心肌的血液供应被中断,若不及时恢复,心肌坏死面积就会一点一点变大,这也是心梗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贾忠伟教授这样说道。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救治越早,生存机会就越大。尽快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是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的最重要措施,现代医学已证明急诊介入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手段。”  我院心内科主任贾忠伟教授已完成冠脉介入手术超过3000例,他提醒市民朋友注意,如果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及父母有冠心病史等危险因素,在日常生活中突然有胸口疼痛、胸闷、呼吸困难伴出冷汗、黑矇、晕厥等症状时,一定要警惕心肌梗死。

发布了文章

九旬老人头晕乏力,以为脑梗,竟是“心病”作怪!

已90岁高龄的宋兰(化名)身子骨一向硬朗,甚至还能自己做点家务。谁知近几日,宋兰突然出现头晕、乏力、胃口差等症状,家人担心老人脑梗,赶紧带着她到就近的德济医院就诊,想拍个CT,吊点水。  在就诊过程中医生常规查体发现宋兰脉搏很慢,大概只有30-40次/分,听心音时心尖区杂音明显,医生建议宋兰做心电图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宋兰为“心律失常——窦性停搏”,高钾血症,最慢时心率每分钟只有24次。明确病情后接诊医生立即将宋兰转进抢救室,心电监护,抽血化验。24小时值班的心内科主任贾忠伟教授与急诊抢救团队迅速做好接诊和手术准备。  考虑到宋兰年事已高,患的又是窦性停搏,逸搏心律非常不稳定,而且肾功不全,纠正高钾血症需要时间,随时可能因心脏停搏而危及生命,心内科主任贾忠伟教授及其团队即刻联手协作,DSA下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不到30分钟,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宋兰心率很快恢复正常,头晕乏力症状也明显好转,与她住同一病房的病人们也都啧啧称奇,“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做手术,恢复得还那么好!”   事后宋兰家属回忆道,“当时让我们做心电图可不乐意了,因为老人一直心脏有杂音我们是知道的,但心脏没问题。我们就只想拍个CT看看有没有脑梗,还以为 医院是想多做检查多收费咧。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非常感谢坚持一定要给老人做心电图的医生,再晚点,也许老人就没了!看来医生的话还是要听的!”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群寿命延长,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老年人由于高龄,各脏器功能减退,手术等医疗风险也相应增加,这也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记者了解,上海德济医院心内科成立至今已成功完成多例临时与永久起搏器手术,挽救了患者的性命,同时该例手术患者也是该院心内科目前接 受心脏起搏器安装年龄最长的患者。

发布了文章

暴躁“铁心人”,8年3次心脏手术7个支架,介入手术成功打通“生命线”!

近日,一名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在上海德济医院成功得到救治。据了解,CTO是冠脉病变中最复杂的类型,甚至被称为冠心病介入治疗“最后的堡垒”,极其考验医者的技术和耐心。  暴躁“铁心人”,8年3次心脏手术7个支架  1米8的个头,身体壮得跟头牛似的,却走平地都觉得喘不过气来,说出来谁信?今年刚50出头的王林(化名)就是这么一位有多年心脏病史的老病号,病情的反复发作让他曾在8年内做过3次心脏手术,体内植入7个支架。   身边的人都管他叫“铁心人”,还是个不能轻易招惹的“铁心人”。按理说心脏不好,应该平心静气,好生休养,可王林却是个火爆脾气,一个不如意就大发雷霆,轻则破口大骂,重则甚至大打出手。家里人知道他的情况,也不敢大声呵斥,每每只能小声劝阻,效果甚微,反而助长了王林的暴脾气。  装了支架的心血管又堵了 辗转多家医院均遭拒   最近半年,王林被严重的心绞痛所折磨,稍微运动一下就犯病,期间还发生过一次急性心肌梗死。跑了好几家医院诊治,可就是没人敢给他开刀,不仅因为是慢性 完全闭塞病变,手术难度本身就极大,且王林又是个不好相处的,住院期间隔三差五的闹,轻者大骂医生和护士,重者跑到医务处投诉、大闹一场,大家私下里都叫 他“痞子病人”。  后多方打听,经朋友介绍后王林来到上海德济医院心内科,冠脉造影发现前降支中段慢性完全闭塞,旋支中段慢性完全闭塞,心脏血管堵塞的情况非常严重,医生建议越早动手术越好。  八十一难和七十二变,介入手术打通“生命线”   像王林这样一个已经历过3次手术、体内有7个支架的“铁心人”,即便是对于已经完成冠脉介入3000余例的心内科主任贾忠伟教授来说仍是不小的挑战:做 好一台漂亮的介入手术,需要的东西很多,各种技术的熟练掌握仅仅是基础,还要有乐观的性格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敢于和医学的不确定性做对抗。  “你给我做手术成功率有多高?100%?我要是从手术台上下不来,你们也别想好过!”因病痛的折磨,王林面露痛苦,可说话的态度依旧蛮横。“没有任何医生能保证任何一台手术100%的完美,你的情况很严重,风险很大,但我有70%的把握。”   “谈判”的过程很不顺利,王林的情绪很不稳定,一会坚持,一会儿反对。但做了这么多年的心内科医生,形形色色的病人多的是,贾忠伟教授最不缺乏的就是耐 心,“我相信我们的能力,相信我们的团队,可以拼一拼救的人,为什么不救?医学本身就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如果谁都不愿承担风险,以后谁敢来找医生看病?”  最终贾忠伟教授还是上了手术台,为王林做了手术,他激励团队说,“我们就是要挑战别人不敢挑战的手术”。  术前造影,箭头所指为近段分叉病变和中段完全闭塞处   但是手术的难度依然超出想象,“桥血管造影成功,右冠虽有病变,但相对安全;前降支对角支处分叉病变明显加重,狭窄达95%,这为治疗前降支CTO病变 带来极大困难和风险,不仅操作难度成倍增加,而且操作过程中随时可能因血流缓慢而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循环崩溃等严重事件。”  心内科主任贾忠伟教授和其团队“步步为营”,应用CRUSH技术植入支架后成功对吻扩张,奠定了进一步治疗CTO病变的基础,随后在一次次复杂而又精细的操作中,克服重重困难,历时4小时终于圆满的完成手术,消失数年的前降支完美再现,打通了王林的“生命线”。  图示:手术最终效果   贾忠伟教授表示,近年来心内科致力于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展,心脏病介入治疗是该科的专业优势特色。像王林的这种情况很特殊,冠状动脉闭塞时间长,病变复 杂,支架放得也多,再介入治疗的技术难度大、手术成功率低,并发症、再狭窄和再闭塞率都很高,可以说是PCI治疗中的“瓶颈”和“最后堡垒”。但病变一旦 成功开通恢复冠脉血流,不仅能为存活的冬眠心肌供血,还能改善心功能,防止心力衰竭,效果十分显著。

发布了文章

心电危急值标准(2017版)

临床危急值(也称警告值)是卫计委和总后卫生局要求医院严格执行的重点患者安全管理内容之一。心电危急值是指当心电检查出现时,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立刻报告临床医师,以便其能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处理或治疗,否则将会因为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当心电医师发现危急值时,应当在进行复核确认后,立即通过电话或口头向相关科室按照“谁报告,谁记录,谁通知”的原则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并将全部信息向报告方复读确认。内容包括:患者姓名、门诊号、科室,检查项目名称、结果、日期、复核结果,临床接收联系人姓名、人员类别、联系电话、复述情况、报告实践,报告人姓名等。   为加强临床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的准确报告和及时处置,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定。2017版是2012版经过5年临床论证,于2017年5月组织了全院十七名专家,周期性地评估危急值界限,根据危急值发生数及临床救治效果进行的修订版。2017年心电危急值修订版标准制定如下:   1 心电图   1.1 缺血性ST-T改变(常伴有心前区闷痛等症状)   1.1.1 ST段抬高:J点后60-80ms处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mV,右胸导联≥0.25mV,左胸导联≥0.10mV。   1.1.2 ST段压低:J点后60-80ms处ST段下斜型或水平型压低≥0.15mV。   1.2 恶性心律失常(常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表现)   1.2.1 快速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140-200次/分,可见继发性ST-T改变,QRS波群形态不一。   1.2.2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140-200次/分,QRS波群围绕基线不断扭转主波的正负方向,每约连续出现3-10个同类的波之后就会发生扭转,翻向对侧。   1.2.3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1.2.4 R on T室性早搏   QRS波群提前出现,宽大畸形,时限>0.12s,T波与QRS波群相反,其前无P波,提前出现的QRS波群落在前一波群的T波上。   1.2.5 心房颤动伴心室预激波:R-R间距多变,仔细辨认有时可找到f波和心室预激波,常合并快心室率,可达200-230次/分以上,QRS波群宽大畸形,常具有易变性、多形性、复杂性的特点。   1.3 心室长间歇   RR间期大于2.5s并伴有一过性黑朦、晕厥者。   1.4 高度怀疑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   与前份心电图对比,胸前导联T波倒置,出现SIQIIITIII现象,新发右束支阻滞;电轴右偏,心率加快,aVR导联R波增高等。   1.5 电解质紊乱   1.5.1 高血钾:P波消失,出现QRS波群前无P波的窦室传导,QRS波群明显宽顿,QT间期进一步延长。   1.5.2 低血钾:T波低平、浅倒置,出现巨大U波或TU融合。   2 动态血压监测   2.1 动态血压持续增高:收缩压持续性增高>200mmHg。   2.2 动态血压持续降低:收缩压持续性降低<80mmHg常伴晕厥或体位性低血压改变。   3 平板运动试验   3.1 缺血性ST段抬高:J点后60-80ms处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mV,右胸导联≥0.25mV,左胸导联≥0.10mV。   3.2 缺血性ST段压低:J点后60-80ms处ST段下斜型或水平型下降≥0.20mV,持续>2min。   3.3 R on T室性早搏:QRS波群提前出现,宽大畸形,时限>0.12s,T波与QRS波群相反,其前无P波,提前出现的QRS波群落在前一波群的T波上。   3.4 快速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140-200次/分,可见继发性ST-T改变,QRS波群形态不一。   3.5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140-200次/分,QRS波群围绕基线不断扭转主波的正负方向,每约连续出现3-10个同类的波之后就会发生扭转,翻向对侧。   3.6 心室颤动: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不规则,形态振幅不等的低小波(<0.2mV),频率达200-500次/分。   3.7 心室长间歇:R-R间歇>3.0s并伴有一过性黑曚、晕厥者。   3.8 心率急骤下降:运动中心率不升反而下降,运动后心率快速下降,患者常伴有晕厥、面色苍白、大汗、皮肤湿冷、乏力等症状。   3.9 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过程中出现收缩压下降>10mmHg:运动中血压不升反而下降,收缩压下降>10mmHg,患者常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

发布了文章

哪些人群应该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什么是一级预防?就是未患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的人群,采用各种措施预防首次血栓事件的发生。一级预防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中具有重要地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如下:吸烟;高血压(包括单纯收缩压升高);糖尿病;血脂异常(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肥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发病时男《55岁,女《65岁)》50岁男性,绝经后女性   然后,评估一下出血风险,尤其是胃肠道出血风险,如果具备上述3个以上危险因素,且心血管事件获益大于出血风险,推荐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

发布了文章

什么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太监现象”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不断进展且累及全身动脉血管的疾病,随着年龄增大其风险明显增加。血栓形成是造成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最后关键环节,且不可预测。因此,高危人群应该坚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动脉血栓病史的人需终生服用。50~100mg/日是有效且安全剂量。血小板通过其表面受体环氧化酶的作用生成血栓烷A2(TXA2),后者进一步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而也起到止血作用。 阿司匹林通过仰制环氧化酶,从而仰制TXA2的生成,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阻止血栓形成。但当出血发生时,阿司匹林对环氧化酶的抑制是不可逆的,故被抑制的血小板无止血功能,即此部分血小板成为“太监”,“永世不得翻身”。 血小板寿命约7~14天,每天约更新总量的10%。尽管阿司匹林清除很快,但由于其抑制环氧化酶的作用不可逆转,抗血小板作用持续于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直至新的血小板产生。因此,抗栓治疗每天口服一次即可。 由上所述,新生成血小板需要7天才能够止血,因此若需手术及创伤治疗,需停用阿司匹林7天后方可进行。

发布了文章

心跳快3次,寿命减10年

人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25亿至30亿次。心跳的快慢与寿命的长短有密切的关系。减慢心跳并控制心跳正常,不仅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还有助于延长寿命。 这样的结果在动物身上也得到了验证: 乌龟的心跳是6次/分,其寿命是277岁;一种小老鼠心跳500次/分,却只活2年多。海龟、鲸也都是心跳很慢而又很长寿的动物。 心脏不是永动机,它跳动的次数有总数限制。一般来说,正常成人95%以上心率为60~100次/分,但其中绝大多数为70~80次/分,因此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25~30亿次。心率过快,等于迅速消耗心跳总额,寿命自然縮短。有研究显示: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分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左右!反之,如果心跳太快,很可能是你身体的“隐形杀手”。所以,健康人最适合的静息心率是55~65次/分。 如何测静息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就是心率。早上起床前,在安静状态下测出的就是静息心率。如果是窦性心律,脉搏数就是心率数。具体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按压在脉搏上,测算一下一分钟内脉搏跳动多少次,也可以简单测算一下10秒钟内跳动次数,再乘以6就是心率。 如何控制好心率?以下措施可以帮助你:1.加强运动;2.吃饭细嚼慢咽;3.早睡早起,不熬夜;4.戒烟限酒;5.制怒,保持良好心态;6.如果是身体疾病所致心率快,一定要通过就医服药来控制心率。 当然,心率也不是越慢越好。如果小于50次/分,就属于病理性心动过缓,同样要到医院就医检查。

发布了文章

心电图正常不等于没病

经常有患者问我:心电图正常,是否意味着没有心脏病?我会直接回答“不是”。患者不明白:心脏都有病了,心电图还能正常吗?我也会直接回答“能”。为什么呢? 这要从心电图谈起。所谓心电图顾名思义就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心脏要把经过胃肠道充分吸收营养和经过肺脏充分吸收氧气的血液泵向全身,保证全身组织的营养和氧气供应。这个不知疲倦的泵其实是个电泵,电源来自心脏自身发出的生物电。依靠体表胸前和四肢上的电极可以描记心脏的电活动,记录出来的图形就叫心电图。心电图应用与临床已经111年了。爱因托温因把心电图应用于临床在1924年获得了第一个临床相关的诺贝尔医学奖。 心电图主要反映心脏的发电情况、电脉冲的发放次数(正常情况下是每分钟60~100次)、电的传导情况,诊断心律失常最方便;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心电波形的变化反映心腔的大小、有无缺血坏死、有无电解质紊乱等,当然主要是靠推测。正像“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一样,当你心脏病正在发作时,心电图可以记录到不正常,但有时病情持续时间很短,医生很难那么及时、那么碰巧地抓住发病时的心电图,等到记录时很可能心脏已经恢复正常了。所以,心电图就会呈现假阴性,也就是说会描记出正常心电图。 医生常常会把你发病时的心电图与你正常时的心电图作比较,这样更容易发现异常,或者把有症状时的心电图与用药后或休息后症状消失的心电图作对比,这种动态的心电图演变才最有临床诊断价值。 既然普通的心电图检查不能完全说明心脏的健康状况,那我们如何得知心脏是否健康呢?对于心电图正常、但自觉胸痛、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的患者,医生会建议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带上一个心电图记录的盒子,昼夜自动记录心电图,相当于警察“蹲点”24小时来抓捕罪犯(即心脏病发作时抓个现行)。这期间只要你有发作,动态心电图就会记录下来。当然你也要认真作笔记,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你有什么不适,当时你在做什么,医生会结合此时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有时候医生还会建议你做“运动心电图”,也就是平板运动实验,通过运动把心脏潜在的问题诱发出来(包括缺血和心律失常)。当然,心脏病的检查还远远不止这些,有时候还会用到能直接观察血管形态的冠脉CTA或冠脉造影,以及反映心脏结构及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等。 因此,需要强调:常规心电图正常不等于没有心脏病,特别对于有胸闷、胸痛、心悸症状的患者,更需尽早到心内科门诊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便全面了解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发布了文章

一半心脏病都是吃出来的!

权威发布“伤心排行榜”,一半心脏病都是吃出来的!以后吃饭记住“三多三少”!近期,《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的一篇“伤心排行榜”,文章显示,在2012年,美国因心脏病等导致的死亡中,有近一半与不健康的饮食方式相关。所以说,一半心脏病都是吃出来的!心血管内科专家提醒,要想心脏健康,饮食上最好做到三多三少!护心脏要“三少”1少吃盐吃盐过多的话,对心脏没有一点好处。因为,吃盐过多后容易出现水钠储溜,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另外,大量临床数据反映,高盐摄入与人体血压呈正比,高盐饮食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吃盐多还能使血浆胆固醇升高,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血压高、动脉硬化这些都会损伤心脏。2少喝甜日前,发表在《营养学杂志》的研究发现,如果儿童每周少喝1瓶含糖饮料,就能改善心脏健康状况,降低今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研究人员选取了613名年龄在8~15岁之间的儿童,对他们的胆固醇水平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所喝的含糖饮料份数越多,他们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对心脏危害越大。3少腌肉在此次研究中,加工肉类摄入过多在“伤心排行榜”中。专家提醒,香肠、培根、热狗、火腿等加工肉食,多数经过了烟熏、腌渍、盐渍等处理。加工红肉制品含有较多钠、硝酸盐、磷酸盐等,这些成分对心脏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大家应避免食用过多加工肉制品。护心脏有“三多”1多谷物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吃全麦早餐谷物与降低心衰风险相关。在这项研究中,全麦早餐谷物至少含有25%的燕麦或者麦麸。所有的谷物都富含有高纤维和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因此,我们日常应多吃谷物,包括全麦粉、燕麦、糙米、大麦、玉米、荞麦和小米等。全谷物不但可以防止身体吸收胆固醇,还可以降低甘油三酯,这两者升得过高都对心脏不利。2多蔬果我们生活中很多人果蔬摄入不足,这次《美国医学会杂志》研究也显示,蔬菜与水果的摄入不足占据了“伤心排行榜”的第三位。专家介绍,菠菜、韭菜、芹菜等蔬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尤其芹菜,对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胡萝卜、西红柿等富含胡萝卜素,有助于缓解动脉硬化。苹果中的纤维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每天吃1个,可促进胆汁酸的排泄。3多菌类研究发现,多吃菌类食物同样有助于心脏健康。因为香菇中含有腺嘌呤,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有利于心脏健康。此外,建议大家每提案可食用5~10克黑木耳,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对降低血黏度、血胆固醇有良好效果。

发布了文章

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 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中绝大 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别称: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心脏衰弱,心收缩不全 英文名称:heart failure 就诊科室:心内科 常见症状:呼吸困难,乏力,液体潴留 病因 1.基本病因 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均可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 2.诱发因素 在基础性心脏病的基础上,一些因素可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常见的心力衰竭诱因如下: (1)感染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 (2)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心脏负荷加大妊娠、分娩、过多过快的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4)药物作用如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 (5)不当活动及情绪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6)其他疾病如肺栓塞、贫血、乳头肌功能不全等。 分类 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缓急,临床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还有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之分。 1.急性心力衰竭 是 指因急性的心肌损害或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有伴组织、器 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急性心衰可以在原有慢性心衰基础上急性加重,也可以在心功能正常或处于代偿期的心脏上突然 起病。发病前患者多数合并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常见于急性心肌炎、广泛性心肌梗死、心室流出道梗阻、肺动脉主干或大分支梗塞等。可表现为收缩性心衰,也可 以表现为舒张性心衰。急性心衰常危及生命,必须紧急抢救。 2.慢性心力衰竭 是 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特点是呼吸困难、水 肿、乏力,但上述表现并非同时出现。一般均有代偿性心脏扩大或肥厚及其他代偿机制参与,常伴有静脉压增高导致的器官充血性病理改变,可有心房、心室附壁血 栓和静脉血栓形成。成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主要是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和扩张型心肌病。 临床表现 1.急性心力衰竭 (1)早期表现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征兆为心功能正常者出现疲乏、运动耐力明显减低、心率增加15~20次/分,继而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睡眠等;检查可见左心室增大、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两肺底部有湿啰音、干啰音和哮鸣音。 (2)急性肺水肿起病急,病情可迅速发展至危重状态。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3)心源性休克1)低血压持续30分钟以上,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的 患者收缩压降低≥60mmHg。2)组织低灌注状态①皮肤湿冷、苍白和发绀伴紫色条纹;②心动过速>110次/分;③尿量明显减少 (<20ml/h),甚至无尿;④意识障碍,常有烦躁不安、激动焦虑、恐惧和濒死感;收缩压低于70mmHg,可出现抑制症状,逐渐发展至意识模糊 甚至昏迷。3)血流动力学障碍PCWP≥18mmHg,心脏排血指数(CI)≤36.7ml/s·m(≤2.2L/min·m)。4)代谢性酸中毒和低氧 血症。 2.慢性心力衰竭 (1)左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大多数左心衰患者是由于运动耐力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或乏力而就医,这些症状可在休息或运动时出现。同一患者可能存在多种疾病。 呼吸困难是左心衰最主要的症状,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等多种形式。运动耐力下降、乏力为骨骼肌血供不足的表现。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陈-施呼吸,提示预后不良。查体除原有的心脏病体征外,还可发现左心室增大、脉搏强弱交替,听诊可闻及肺部啰音。 (2)右心衰的症状和体征主 要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淤血引起的各脏器功能改变,患者可出现腹部或腿部水肿,并以此为首要或惟一症状而就医,运动耐量损害是逐渐发生的,可能未引起患者注 意,除非仔细寻问日常生活能力发生的变化。查体除原有的心脏病体征外,还可发现心脏增大、颈静脉充盈、肝大和压痛、发绀、下垂性水肿和胸腹水等。 (3)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舒张性心力衰竭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LVEF>40%~50%),心室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和充盈压升高,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运动耐力下降、气促、肺水肿。 检查 1.心电图 常可提示原发疾病。 2.X线检查 可显示肺淤血和肺水肿。 3.超声心动图 可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瓣膜状况、是否存在心包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室壁运动失调、左室射血分数。 4.动脉血气分析 监测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5.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如电解质、肾功能、血糖、白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 6.心衰标示物 诊断心衰的公认的客观指标为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浓度增高。 7.心肌坏死标示物 检测心肌受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标示物是心肌肌钙蛋白T或I(CTnT或CTnI)。 诊断 根据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心血管病的病史,有休息或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的临床症状,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肺部啰音、胸腔积液、颈静脉压力增高、外周水肿、肝脏肿大的体征,有心腔扩大、第三心音、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异常、利钠肽(BNP/NT-proBNP)水平升高等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有收缩性心力衰竭或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特征,可作出诊断。 治疗 1.急性心力衰竭 一旦确诊,应按规范治疗。 (1)初始治疗为经面罩或鼻导管吸氧;吗啡、袢利尿剂、强心剂等经静脉给予。使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 (2)病情仍不缓解者应根据收缩压和肺淤血状况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和血管收缩药等。 (3)病情严重、血压持续降低(<90mmHg)甚至心源性休克者,应监测血流动力学,并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械通气支持、血液净化、心室机械辅助装置以及外科手术等各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4)动态测定BNP/NT-proBNP有助于指导急性心衰的治疗,治疗后其水平仍高居不下者,提示预后差,应加强治疗;治疗后其水平降低且降幅>30%,提示治疗有效,预后好。 (5)控制和消除各种诱因,及时矫正基础心血管疾病。 2.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衰的治疗已从利尿、强心、扩血管等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主的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1)病因治疗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消除心力衰竭诱因,控制感染,治疗心律失常,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 (2)改善症状根据病情调整利尿剂、硝酸酯和强心剂的用法用量。 (3)正确使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从小剂量增至目标剂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4)监测药物反应① 水钠潴留减退者,可逐渐减少利尿剂剂量或小剂量维持治疗,早期很难完全停药。每日体重变化情况是检测利尿剂效果和调整剂量的可靠指标,可早期发现体液潴 留。在利尿剂治疗时,应限制钠盐摄入量(<3g>265.2μmol/L(3mg/dl)]、高钾血症(>5.5mmol/L)或有症 状性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时应停用ACEI(或ARB)。④病情稳定、无体液潴留且心率≥60次/分钟的患者,可以逐渐增加β受体阻滞剂 的剂量,若心率<55次/分或伴有眩晕等症状时,应减量。 (5)监测频率患者应每天自测体重、血压、心率并登记。出院后每两周复诊一次,观察症状、体征并复查血液生化,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病情稳定3个月且药物达到最佳剂量后,每月复诊一次。 日常护理 1.一般患者应采取高枕位睡眠;较重者采取半卧位或坐位。 2.限制体力活动,心力衰竭较重的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心功能改善后,应适当下床活动,以免下肢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 3.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4.少量多餐,低盐饮食,每日食盐不宜超过5克。 5.按医嘱服药;预防呼吸道感染;育龄妇女要做好避孕。

发布了文章

如何远离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病。我们常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者心脏支架、心脏搭桥等等,都是指的这类疾病。冠心病轻者胸痛胸闷,重者心衰、休克甚至猝死,严重危害人的健康。那么冠心病能否预防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因素会导致冠心病。纠正或避免了这些因素,可能就会避免冠心病发生或者延缓冠心病的进展和恶化。下面这些因素就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我们常见的有7大因素: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吸烟这7大因素中,前3个是不能改变的。中老年男性、绝经后女性、有家族遗传史者易患冠心病,这3个因素不可改变。再说后4个因素:糖尿病俗称冠心病的“甜蜜杀手”、高血脂是“沉默杀手”、高血压是“隐蔽杀手”、吸烟是“快乐杀手”。这4大杀手是可以改变的。怎么改变呢?以下措施可以帮助你:加强运动,减肥,合理饮食,多素少荤,低盐低脂,戒烟限酒,心情愉快;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规律服药;加强血脂管理,尤其是胆固醇系列,坚持服药,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规律服药,尽量使血压达标。上述4条措施除第1条外,其余3条都要在医生的帮助下完成。要勤看医生,多咨询。如果能坚持第1条,并且其余3条长期达标,那么冠心病就会离你越来越远。

发布了文章

注意这几件小事,轻松帮助心脑“降温”

近日大申城(上海)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夏日烘烤”模式正式开启,各种“烤验”接踵而来。走在路上,热浪滚滚而来,全是“熟人”。专家提醒:夏季35℃以上的高温天气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增加!气温变化是心脑血管的“劲敌”面对如此盛夏“热情”,广大市民朋友是想尽各种方法制造“清凉”。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来说,也要注意防范这几件小事,可以帮助心脑“降温”哦!1、晨练不要太早相关研究证实,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死发生在上午4~10点,这段时间被称为“魔鬼时间”,夏季天亮早,不少中老年人有早起晨练习惯,容易增加风险。为此有心脑血管史病人应尽量避开早间时段锻炼,并减少炎热天气下外出时间。2、温差别太大炎炎夏季,空调房温度会打的很低,室内外温差过大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为此空调房温度不宜过低,以26℃最合适,且隔几个小时记得开窗通风换气。3、饮食别油腻夏天天气热,胃口本来就差,吃得太油和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为此夏季饮食宜清淡,以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为主,注意补充蛋白质。4、喝水别太少因天气的炎热身体水分大量丢失,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变得黏稠,极易突发心脑血管事件。为此每天保证2000~2500毫升的充足饮水是非常有必要的。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5、血糖别太低夏天更易发生低血糖,而低血糖是糖尿病心血管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会增加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为此糖尿病人在夏季千万不要把血糖降得过低,血糖最好控制在空腹6~8毫摩尔/升,饭后8~10毫摩尔/升之间。6、不要猛回头临床数据显示颈动脉狭窄、斑块对心脑血管危害极大,一旦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受刺激”脱落,引发心梗、脑梗。夏季更易出现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度高的情况。为此有心血管病人生活中不要“猛回头”,避免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比如打羽毛球、打篮球、突然起床等。温馨提醒:炎热的夏季大家更需要注意生活、饮食、运动等方面的问题,注意多加休息不要过度劳累。在生活中注意上述这几件小事,可以有效帮助心脑血管病人轻松平安度夏。

发布了文章

长期高强度不适量运动或增加心脏风险

锻炼身体保持健康是很多人设定的一个“小目标”,但运动锻炼也是很有讲究的,尤其对于心脏健康的来说,长期高强度不适量的运动可能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健康运动的质和量怎么量化运动量?就是代谢当量(MET),1MET相当于一个人在安静座位下1分钟的能量消耗(对于体重72 kg 的人来说约1.2 kcal/min)。《2008 年美国体育锻炼指南》依据人群每周的活动量将运动量分为五个等级:不活动(<3.75),低活动量(3.75~7.49),中活动量(7.50~16.49),高活动量(16.50~25.49)和极高活动量(>25.50)。在推荐的每周500~1000 MET-min 的运动量范围内健康获益和运动量增加呈正比。长期高强度不适量运动导致的心脏适应性改变或非良性运动员常常保持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鉴于这对心脏的影响,有学者提出了“运动员心脏”或“运动员心脏综合征”的概念。以前认为这种运动员的心脏在长期规律高强度训练下出现形态、功能以及电生理的适应性改变是良性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部分改变实际上是运动对心脏功能损害的表现。长期不适量运动易导致心电图异常在长期进行高强度锻炼的运动员中,其心电图有心动过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Ⅰ度房室阻滞、Ⅱ度Ⅰ型房室阻滞等几种异常。这些异常常见于参加项目多为耐力性运动,诸如自行车赛、越野滑雪、赛艇、铁人三项等,或者运动强度更高的足球、篮球等年轻运动员中,且男性更多见。有学者认为,房室阻滞的原因不单单是长期运动导致迷走神经张力增强的生理改变有关,还有某些病理表型改变有关。还有学者认为,房室阻滞可能与传导系统缺血或相关的右冠状动脉损伤有关。长期不适量运动导致会扰乱“你的心”长期高强度耐力性运动会造成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阻滞、房颤等一系列心律失常高发。值得一提的是,适量运动可以减轻老年人发生房颤的风险。但是,过量运动是年龄大于65 岁患者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不适量运动损伤心脏有窗口期研究显示,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的时间跨度与心脏损伤的关系最为密切。但这种损伤具有明显不同的年龄易损窗口。对房室阻滞而言,可能其易损窗口在青少年时期,有学者猜想在6~18 岁这个年龄阶段。而诱发房颤高发,可能在50 岁之前。最后,温馨提醒各位,论哪个年龄段,不适度的过量运动都可引起心脏的损伤,健身有度还是很重要的。

发布了文章

急性胸痛早识别,挽救生命大提速!

胸痛不仅常见,而且常常突然发作,如不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导致严重后果。表现为急性胸痛的最常见且危险的疾病就是冠心病,关于冠心病,有 一个常见而严重的误区: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老年人甚至中年人自称“冠心病”“或“心肌缺血”,而貌似也没什么严重后果,实则不然! “冠心病”、“心肌缺血”这两个医学名词现已被滥用,实际上冠心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这一误解不仅仅导致大量的健康人不必要地服用各种保健药物,浪费 大量医学资源,更加糟糕的是这会导致一些真正的冠心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贻误宝贵的治疗时机!那么,冠心病的真相如何?怎样及时识别可能的冠心病症状,并且正确对待、改善预后、避免猝死的恶性事件呢?通俗的讲,可以将冠心病大致分为二大类,即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前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而心肌梗死可分为陈旧性和急性两种,其中,病情最 为急迫、对生命威胁最大的是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这二者又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顾名思义,急性冠脉综合征这一概念的重点是发病突然、病情变化 快、进展迅速,易导致猝死。一旦出现可疑的胸痛症状,如何及时识别是否冠心病的症状呢?所谓胸痛,并非简单的字面意义上的“胸部疼 痛”。鉴别胸痛是否可能是冠心病的表现,应从三方面考虑:首先是部位,典型的是胸骨后,但并非明确的某一点,而常常是模糊的一片,部分患者疼痛部位可能是 咽喉部或上腹部,甚至表现为“牙痛”;其次是疼痛的性质,一般不会表现为剧烈的类似外伤,如刀割样等疼痛,而常表现为闷痛,或压迫感,但无论哪一种,其共 同的特点是患者的感受非常痛苦,常常伴有出冷汗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胸痛发作时,患者如在活动或工作,常被迫停止当时的活动或工作,夜间发作则会在睡眠中 疼醒,甚至患者会有濒死感;最后,冠心病患者的胸痛必定是发作性的,不可能持续数天或更久,一般是几分钟到半小时,持续超过半小时的就很可能发展为心肌梗 死了。一旦出现可能是心绞痛发作的类似胸痛症状该怎样办呢?首先,停止活动就是机体自我保护的自然反应,有可能使心绞痛在更短时间内自 然缓解,如有条件,立即舌下含服一片(0.5mg)硝酸甘油是安全有效的自救措施,必要时可重复;其次,如胸痛持续20分钟以上仍不缓解,就高度提示可能 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这时必须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求得专业急救人员的帮助,并且尽力配合急救人员的救治工作,以期在第一时间进入心导管室接 受再灌注治疗,即急性心肌梗死的直接PCI治疗,这是目前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最佳手段.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中,120医生与有条件 行直接PCI的医院通力协作,可使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高达99%以上,最大程度地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死亡。当然,即使有幸心绞痛在10余分钟就自 然缓解,不必耗费紧张的120资源,也应该尽早(24小时内)在去就近的有PCI条件的医院就诊,及时接受心电图检查以确诊,必要时接受冠脉介入治疗,避 免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发布了文章

注意这几件小事,轻松帮助心脑“降温”

近日大申城(上海)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夏日烘烤”模式正式开启,各种“烤验”接踵而来。走在路上,热浪滚滚而来,全是“熟人”。专家提醒:夏季35℃以上的高温天气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增加!气温变化是心脑血管的“劲敌”面对如此盛夏“热情”,广大市民朋友是想尽各种方法制造“清凉”。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来说,也要注意防范这几件小事,可以帮助心脑“降温”哦!1、晨练不要太早相关研究证实,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死发生在上午4~10点,这段时间被称为“魔鬼时间”,夏季天亮早,不少中老年人有早起晨练习惯,容易增加风险。为此有心脑血管史病人应尽量避开早间时段锻炼,并减少炎热天气下外出时间。2、温差别太大炎炎夏季,空调房温度会打的很低,室内外温差过大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为此空调房温度不宜过低,以26℃最合适,且隔几个小时记得开窗通风换气。3、饮食别油腻夏天天气热,胃口本来就差,吃得太油和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为此夏季饮食宜清淡,以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为主,注意补充蛋白质。4、喝水别太少因天气的炎热身体水分大量丢失,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变得黏稠,极易突发心脑血管事件。为此每天保证2000~2500毫升的充足饮水是非常有必要的。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5、血糖别太低夏天更易发生低血糖,而低血糖是糖尿病心血管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会增加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为此糖尿病人在夏季千万不要把血糖降得过低,血糖最好控制在空腹6~8毫摩尔/升,饭后8~10毫摩尔/升之间。6、不要猛回头临床数据显示颈动脉狭窄、斑块对心脑血管危害极大,一旦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受刺激”脱落,引发心梗、脑梗。夏季更易出现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度高的情况。为此有心血管病人生活中不要“猛回头”,避免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比如打羽毛球、打篮球、突然起床等。 温馨提醒:炎热的夏季大家更需要注意生活、饮食、运动等方面的问题,注意多加休息不要过度劳累。在生活中注意上述这几件小事,可以有效帮助心脑血管病人轻松平安度夏。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