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23127

杜俊

乌镇互联网医院


发布了文章

孩子到底要不要学医?

2月6日(周四)晚上七点整

发布了文章

甲亢治疗过程中需要常规服用利可君片吗?

甲亢的病友们,可能常常用甲巯咪唑片(赛治)。众所周知,这个药物有导致白细胞减少的可能性。有经验的内分泌科医生,有时候会常规搭配一些升白细胞的药物,比如“利可君片”。但是,本人并不推荐在甲亢的治疗过程中,常规搭配使用升白细胞药物。确实,甲亢本身也常常伴随白细胞减少,抗甲状腺药物也有白细胞减少的毒副作用。但是,白细胞稍低一点,其实并没有太明显的生活不适感。如果白细胞计数在两千以上,感染的可能性其实是很小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小概率的感染事件,让病人长期服用升白细胞药物。当然,以上并没有权威结论,仅为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

发布了文章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原则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原则

发布了文章

ph+ALL服用TKI药物注意监测ABL激酶区突变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既往疗效极差,但是一部分患者,存在ph染色体,而TKI药物的使用,带来了新的希望。许多患者,因此明显提升了生存期。但是,在TKI药物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监测ABL激酶区的突变。因为出现ABL激酶区突变,尤其是T315I突变的情况,可能需要更换TKI药物。目前,“奥雷巴替尼”或“普纳替尼”🉑作为有效的升级靶向药物选择。同时,也可以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发布了文章

甲流后血小板会减少吗?

【全民学医】并不是所有的血小板减少都必须立即进行高成本的大量检测。这一例患者,甲流感染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52x10^9/L,没有任何出血倾向,否认既往相关病史。因此,我建议他密切观察,一周后先复查血常规看看;若血小板仍呈下降趋势,再进一步检查,减缓焦虑。甲流感染后血小板减少的原因:①病毒感染可能直接损害骨髓中的巨核细胞,而巨核细胞是生产血小板的工厂。病毒的破坏作用会影响血小板的生成,从而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②感染甲流后,免疫系统会被激活,从而对抗病毒感染。但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免疫反应和炎症介质,可能会破坏血小板,或者感染血小板的正常功能和代谢。③甲流感染后,大量的炎症因子会损伤免疫系统,抑制造血功能。④治疗甲流过程中使用的药物亦可能影响血小板的数量,比如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总之,甲流感染后血小板减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病毒直接作用、免疫反应、炎症因子等多种因素。必要时需要行骨髓穿刺检查,明确真实的骨髓造血情况。

发布了文章

月经量大的缺铁性贫血,要考虑妇科内分泌检查

对于妇女同志们来说,正常的月经是健康的标志。但如果月经量大,则可能因为丢失造血元素-铁,从而造成缺铁性贫血。而体积较大的子宫肌瘤,通常是引起月经大量出血的病因。然而,对于B超检查明确排除子宫肌瘤的妇女,则有必要行妇科内分泌检查。目的是进一步筛查大量月经出血的原因。咱们看病,不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真正的做到“治标也治本,标本兼治”。才能解决一些临床实际的问题。    

发布了文章

12月26日(周四)淋巴瘤的谣言?

12月26日(周四)淋巴瘤的谣言?

发布了文章

移植前为什么要查这么多感染指标?

移植前的感染筛查,是重要的评估环节。应评价过去是否有感染,以及现在是否有潜在的感染。通常,至少应当筛查巨细胞病毒、EB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结核等。如果存在现症的感染,应当抗感染好转之后,再采集造血干细胞。否则,移植过程中可能因为潜在的病原体激活,造成严重的感染。移植期间,由于大剂量化疗药物的使用,患者的肌体是十分脆弱的,免疫力接近于零。这时候,微弱的病原体就可能造成不可控制的感染并发症,不容小觑。

发布了文章

线下就诊,线上问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科

发布了文章

达雷妥尤单抗影响免疫固定电泳吗?

患者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为IgA-κ型。使用DRd方案化疗,具体为达雷妥尤单抗+来那度胺+地塞米松。由于CD38单抗本身为IgG-κ型免疫球蛋白,多次使用该类抗体则可能检测出单克隆IgG-κ条带,从而影响疗效判断。本例患者,同样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治疗之后,患者IgA及IgG均有单克隆条带,且均为κ条带。经过综合的判断,我们认为是接近完全缓解(nCR),疾病控制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 对于这样的情况,更妥帖的办法是进行蛋白质谱检测,能直观区分IgG-κ型免疫球蛋白是骨髓瘤产生的还是达雷妥尤单抗药物。 综合应用PET-CT、MRI、二代测序、蛋白质谱,能更为精准地监测骨髓瘤MRD,优化诊治过程。 您怎么看?

发布了文章

地中海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补铁需慎重

地中海贫血,其实并不罕见,在四川、两广地区经常有。在漫长的随访和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可能合并缺铁性贫血。在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都有误区,觉得要把铁剂补充到很充足才够,这是不合理的。对于这样的情况,保持“适度缺铁”,其实是更为有利的。如果肌体铁剂含量过高,可能引起相关的脏器损伤。不过,对于地中海贫血的患者而言,做好家族遗传检测,做好生育基因检测,优生优育,更为重要!最后,地中海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要掌握合理的治疗目标。寻求专业的红细胞疾病治疗专家,做好长期随访。

发布了文章

女性易发青斑综合症

女性易发青斑综合症,也称为单纯性紫癜,是一种主要影响女性的疾病,尤其是青年女性。该病症与月经周期有关,表现为皮肤细小的瘀点及大小不等的瘀斑,常见于下肢及臂部,且易在月经期发作。女性易发青斑综合症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可能与毛细血管壁异常和血小板功能障碍有关。此外,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也参与其发病机制,特别是与月经周期相关。该病症的典型症状是皮肤表面出现瘀点或瘀斑,尤其是在下肢和臂部。这些瘀点和瘀斑可能在轻微创伤后出现,也可能自发出现。在月经期,这些症状可能会加重。治疗对于女性易发青斑综合症,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因为它对健康无明显影响。然而,可以使用维生素C和芦丁等药物来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该病症的预后通常是良好的,大多数情况下,皮疹可以自行消退,且不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预防虽然女性易发青斑综合症的确切预防措施尚未明确,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能有助于减少症状的发生。此外,避免服用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也很重要。女性易发青斑综合症是一种相对良性的疾病,通常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长期影响。了解其症状和可能的触发因素,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这一状况,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

发布了文章

仁济医院互联网门诊

蛮方便的,可以不用面诊,开具检查、检验,复方配药。省去了很多时间、很多麻烦。还能挂上专家号,也有利于规律复诊,登记入院。总之,利国利民。

发布了文章

骨髓瘤: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学习笔记】1⃣️在传统化疗年代,双次ASCT可以提高骨髓瘤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对于单次ASCT后不能获得VGPR以上疗效的患者,在第一次移植后的六个月内可考虑推进第二次移植。2⃣️在新药时代,双次ASCT的意义在于改善高危患者预后,对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OS和PFS均有提升。3⃣️移植后可考虑使用干扰素进行维持治疗。4⃣️目前ASCT的移植相关死亡率已低于1%。5⃣️双次ASCT目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发布了文章

【Blood】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流程图

【Blood】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流程图

发布了文章

干燥综合征也可能出现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干燥综合征,我更倾向于理解为一种过渡性病种。常常有朝着其他疾病演进的可能,比如淋巴瘤、浆细胞疾病等。许多干燥综合征的患者,表现为口干、眼干,免疫抗体SSA和SSB阳性,唇腺活检可见灶性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患者在病程中,可能出现免疫球蛋白升高,部分表现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但这些异常升高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不一定具有需要立即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必要。比如,如果患者没有显著贫血、骨痛、肌肉疼痛、肾功能受损等症状,血液中没有显著可见的M蛋白;通过来说可以随访观察,定期复诊。当然,对于确切合并存在的M蛋白,同时伴有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通过我们会建议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以筛查是否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总之,干燥综合征合并的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是异常,但这种异常是否需要立即干预,则不一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视敌人,是必要的。过于担心,则没必要。

发布了文章

EBV-HLH☞HLH-1994➕HSCT

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治疗难度高,预后极差。EB病毒感染B细胞的患者可能获益于利妥昔单抗,而EB病毒感染T细胞、NK细胞或多系的患者预后较差。北京安贞医院王旖旎教授牵头一项回顾性研究,近日发表于《Blood》,旨在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价值。研究共纳入北京友谊医院356例成年EBV-HLH患者,其中88例在医生建议下接受了HSCT,另有4例接受挽救性HSCT,共92例患者接受HSCT。中位随访967天,整体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OS)为25.0%;HSCT组为48.7%,而非移植组为16.2%(p<0.001)。该研究是成年EBV-HLH患者的最大队列研究,表明HSCT可显著提高成人EBV-HLH的生存率。对于初始治疗后达到PR的患者,强烈推荐HSCT;对于初始治疗后达到CR的患者,可以采取观察等待策略,但存在无法达到第二次CR的风险。对于EBV阳性T/NK细胞患者,建议在初始治疗后8周进行HSCT。

发布了文章

高血红蛋白,别等脑梗、心梗再来看!

许多同志在体检发现血红蛋白明显增多,不当回事,不去就诊。许多医师亦没有充分重视到高血红蛋白的危害。血红蛋白明显增高,会阻塞血管,血管栓塞可能引起严重的问题,比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因此,如果出现明显的血红蛋白增高,一定要及时到血液科就诊,明确病因。防患于未然,千万别等到脑梗、心梗发生了再来看病!

发布了文章

IgE明显增高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需要使用奥马珠单抗吗?

该例患者,长期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但未见活检病理结果。因此,补充TCR、Ig,髓系肿瘤基因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骨穿对很多患者仍然是较大的精神负担。患者综合考虑,对骨穿检查不太情愿。因此,考虑到患者IgE明显增高。抗IgE靶向生物制剂-奥马珠单抗被当地医生推荐,本人也赞成这样的临床尝试。属于临床证据支持下的探索性用药。 当然,我最想表达的是,真正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明确诊断,需要做大量的筛查。费用也是很高的,如何平衡高昂的检查费用,与精准的诊治,考验的不仅仅是医生的智慧。

发布了文章

反反复复的缺铁贫,要考虑静脉补铁

一位中年女性,月经量大,子宫肌瘤术后。明确诊断缺铁性贫血,口服大半年铁剂,说没什么效果、反反复复的。 为什么不直接考虑静脉补铁呢?一次补足,半年或者一年,可以再补充。既便捷,亦安全。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