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7920113

金涛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并长于中医养生调摄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失眠
抑郁
过敏反应
腹泻
哮喘
感冒
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
肥胖
肿瘤




发布了文章

白发与身体的关系,你知道多少!

现在白发现象已经不仅仅是年龄的象征了,而是越来越普遍,无论男女老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白发现象。面对白发,我们该怎么办?现代医学认为,头发是黑是白,颜色是深是淡,跟其中的黑素颗粒有关。黑素颗粒是由毛囊里的黑素细胞合成的。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这个合成过程出现了障碍,新长出的头发不含黑素,那就会是白头发。随着人体的衰老,黑素细胞合成的黑素颗粒越来越少,头发也就慢慢变白了。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中老年以后,即50岁之后头发逐渐变白。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白发的发生与肝、肾、脾三脏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所谓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充盛则精血相互滋生。白发产生的原因    精虚血弱  按照中医理论,头发与肝肾有密切关系,肾藏精肝主血,其华在发,肝肾虚则精血不足,“发为血之余”,从而造成白发或脱发。反之,肝肾强健,上荣于头,则毛发浓密乌黑。  血热偏盛  一般兼有烦躁易怒,头部烘热感等症状。致使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热偏盛,毛根失养,故发早白。舌质红,苔少,脉数。治疗宜凉血乌发。  情志烦劳  一般兼有精神抑郁,忧愁烦恼,脘腹胀满,纳食乏味,不思饮食,夜眠欠安等。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弦数。此类病人常有情志不遂、烦劳太过、焦虑张等诱发因素。治疗宜舒肝解郁,健脾养心。    国内有人调查发现在平均年龄为32岁的49名科技企业员工中,早生白发者竟有37名,占员工的75.5%。从事脑力劳动的青年知识分子,精神压力大,缺少体育锻炼,经常熬夜伤肝,气血不足,加之营养摄入不平衡,因而易于过早出现“少白头”。局部白发暗含身体疾病1两鬓斑白—肝胆火偏旺在头部两鬓对应的脏腑反射区是肝胆,肝胆火偏盛的人或者脾气暴躁或者爱生闷气,常伴有口干、口苦、眼睛酸涩等,是由肝胆火引起的,俗称“火气大”,进而脾胃受伤。2后脑勺白发—肾气虚后脑勺是对应膀胱经的脏腑反射区。膀胱经气虚常伴有小便次数多、频繁、遗尿、尿闭或小便不畅等症状。因为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这样的人不容易憋尿。  膀胱的排尿功能和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肾气充足,尿液可以及时分泌于膀胱并排出体外,若肾气虚而不能固镊,就会出现肾虚气化不及而引起上述症状。3前额白发—脾胃不好  前额是对应脾胃的反射区,脾胃不好的人常常腹胀、腹痛、胃酸、口淡不渴、大便稀溏,还有的人经常伴有口臭、食欲旺盛,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由此可见,白发与脏腑和经络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说头发是身体状况的晴雨表。意思是说头发是人健康状况的标志和外在表现。因而要重视白发,不要不当回事。如何预防白发出现?1食疗多吃黑色食物。黑色食物多入肾,可补益肾精。建议日常饮食加入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木耳、黑豆、黑糯米等等。例如早上可冲泡黑芝麻粉、黑豆粉。此外,龙眼、红枣(或黑枣)、深色葡萄可以防止掉发。海里的黑色食物海藻类,如海带、紫菜等等,含碘丰富,可使头发有光泽。2作息习惯11点以前就寝。许多中医师都同意,与其拼命吃补品养肝补肾,来防止头发提早变白、掉落,不如让自己好好睡一觉。以中医观点来看,晚上11点到凌晨3点,血液流经胆、肝,所以此时应让身体得到完全休息,否则肝的修复功能受到影响,无法养足肝血,连带影响头发无法正常生长。3规律运动规律运动,放松身心。要让全身气血运行顺畅,尤其能到达顶端的头皮,规律运动是最好的方法,且特别要注重下肢及肩颈部的活动。现代人生活多半久坐不动,因此下肢循环差。4按摩头皮梳子建议选择天然木头或牛角材质,比较不容易产生静电,或拉扯损伤发丝。不用梳具时,可以双手手指代劳,一样由前往后梳,并用指腹在头皮上画圈按揉,或轻敲整头头皮,都可促进头部的气血流动。如果头皮某一区域头发变白、掉落特别明显,可在这个地方加强按摩。  以上方法对预防白发,轻微白发有一定的效果,关键是看自己是否可以持之以恒。但白发时间长,面积比较大的,该如何拯救自己的秀发呢?答案自然是通过中草药汤剂,以对症下药!中医认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血热偏盛和情志烦劳这四个方面是白发的主要病因病机。治疗主要是以“通、补、解”疗法为基础,通过“通、补、解”疗法可以使头皮毛细血管扩张畅通、毛发能得到更多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以及头皮毛细血管紧挛缓解毛发得到更多的营养供应,从而达到治疗白发的目的。大概是上个月的一次周四下午的门诊,两位患者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他们都是来反映头发的问题,但是却是从白发变黑变灰了!  孙某,年过六旬,当时就诊是因为夜间睡眠欠佳,白天乏力神疲,倍显老态。在我这儿吃了中药,又加以膏方巩固疗效,几个月过后,来复诊的那天,他说,不知道为什么,人有精神多了,抱着小孙子上个5楼都没有问题了,甚至连两鬓的白发都开始变灰了,有些竟然都黑了起来!  而那天下午门诊,又来了一位患者,也是因为腰酸乏力,吃了中药膏方一段时间复诊,竟也高兴的跟我们说自己斑白的头发,开始有变黑的迹象了!患者本人说自己平时根本不关注头发白的问题,毕竟年纪大了,无所谓美观与否,只是并非来看白头发,也意外的收获了疗效。金涛主任简介: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资深膏方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常务理事,主持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金涛教授中医循证膏方工作室,杭州日报首届十大人气养生大咖,浙江省、杭州市多家电视台养生类栏目邀请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尤为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并长于中医养生调摄。在继承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循证医学最新成果进行了诸多研究,创立了一整套独特有效的中医循证治疗方法,并独创了系列组方如衡宜系列方,解郁汤,抑忧养心汤,荷叶降脂汤及代谢综合征系列方。用以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如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自免性肝炎、自免性胰腺炎、慢性肾炎、溃疡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白细胞减少症)及过敏性疾病(变应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失眠,焦虑症,抑郁症;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考前综合征;周围神经性病变;中医肿瘤康复等。

发布了文章

入秋后,头发又开始狂掉?这可如何是好!

关于“头”等大事,在我们的往日文章中也是一再提起,不少人还是会觉得非常迷惑!“我连单都没脱,怎么就开始脱发了”尤其是一到秋天,那掉发的速度让你不得不担心自己是不是快秃了!为什么脱发01蛋白质缺乏头发的本质是角蛋白,它本身就是一种蛋白质,头发黑色素的形成,还需要酪氨酸作原料。头发的制造,需要多种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所以掉头发,第一个原因就是蛋白质不够,营养不良。为什么我们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还会出现营养不良呢?营养不良也分情况,首先营养摄入不足。很多人要减肥,吃得很少。又或者挑食,营养摄入不均衡,缺乏身体制造头发所需要的营养元素。02激素水平不稳定一般产妇掉头发,或者月经量少,迈入更年期的人掉头发,还有一些男性掉头发,都是因为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原因。雌激素水平低,头发量会比较少的。如果平时有激素问题的人,比如甲状腺激素,或者胰岛素有问题,这种激素的不正常,也会影响雌激素水平。这都是相互关联的,各个激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因为同样存在于一个躯体当中。03恐伤肾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恐伤肾。恐惧这种感情,会伤肾。肾的状态好不好,会表现在头发上面。如果你有很多害怕的事情,很容易会肾虚掉发。害怕的事,也不一定是指那种害怕死亡,害怕战争这种庞大的叙事。害怕,是很小很小,很多很多的事情,恐惧无孔不入。此时,若你不能进行自我的良好调控,那么你极有可能患上了情绪疾病,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04睡眠质量差现如今人们的夜生活丰富多彩,不少人通宵达旦地熬夜工作、上网或是泡吧娱乐,使他们的大脑皮层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而大脑皮层的兴奋是需要大量新鲜血液输送营养来支持的。据国外资料显示,大脑皮层活动时所消耗的养分占人体全部新陈代谢及日常活动所需养分的四人之一。而头皮组织只是靠颈动脉的侧支供血。大脑越兴奋,从颈动脉输送来的血液就越向脑部集中,相反输送到侧支的血液不断减少,日积月累,头发组织由于供血不足会变得少而缺乏弹性,处于对营养的饥渴状态。头发没营养,头发自然会日见稀少。05自身免疫性原因免疫性脱发: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缺陷性疾病会出现脱发,还有一些是发生于毛发的局部性免疫性疾病,不累及其他组织。有研究表明,只有在存在调节性T细胞的情况下,干细胞才能让毛发在掉落后重新生长。加强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会有助于改善脱发状况。如何护发01勤梳头「梳头」是一种道教的按摩导引术,古代称「引鬓发」。头为诸阳之会,梳头能升举清阳,使百脉调和。头部的经络有督脉、膀胱经和胆经。每天坚持,抽出时间来梳头,可振奋督脉的阳气,帮助膀胱经排除体内的垃圾,疏通胆气,使人心情舒畅,消化好。还能祛风明目,健脑怡神,疏通血脉。更重要的是,皮肤和头发会慢慢散发出健康的光泽,你会更好看的。02科学洗发洗头有洗头的方法,我实践了一阵子了,掉的会少。头发就是要耐心,细心才能养出来啊。洗完头发以后记得要护发哦~顺序是:①干涂护发素→②洗头皮→③洗头发→④上护发素并配合按摩过程中要点是:不要用指甲挠!不要来回搓!03对症治疗在上文中,我们介绍了关于脱发的原因及护理手法,那么,情况严重的患者该如何拯救自己的秀发呢?答案自然是通过中草药汤剂,以对症下药!对于营养状态不佳的患者,金涛教授认为大多属气血不足。而激素水平不稳的患者,如更年期患者,大多属肝肾阴虚。久不成眠的患者,劳心耗神,心肾亏虚。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大多气阴亏虚。与此同时,头发是肾开的花,所以补肾气也是护发生发的内在根本。综上所述,对于护法生发,有一个字尤为关键!那就是“补”因此,金涛教授认为,脱发患者可以在服用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加服循证膏方协助治疗,借助膏方强大的滋补治疗作用,固本清源,平衡阴阳,益精生发。借助中药汤剂配合膏方的治疗方案,大量的脱发患者反馈,在服用的第一个疗程,就会明显感受到掉发数量的减少,像是门诊的徐女士,颇为细心,曾反馈说自己从一次洗澡掉50根减到只掉了30根!还有不少中老年患者反馈重生黑发,欣喜不已!金涛主任简介: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资深膏方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常务理事,主持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金涛教授中医循证膏方工作室,杭州日报首届十大人气养生大咖,浙江省、杭州市多家电视台养生类栏目邀请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尤为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并长于中医养生调摄。在继承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循证医学最新成果进行了诸多研究,创立了一整套独特有效的中医循证治疗方法,并独创了系列组方如衡宜系列方,解郁汤,抑忧养心汤,荷叶降脂汤及代谢综合征系列方。用以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如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自免性肝炎、自免性胰腺炎、慢性肾炎、溃疡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白细胞减少症)及过敏性疾病(变应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失眠,焦虑症,抑郁症;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考前综合征;周围神经性病变;中医肿瘤康复等。

发布了文章

【转载】每日商报——秋季是养肺的黄金期尤其要避免凉、燥、忧

秋分一过,杭州城里秋意已浓,蝉噤荷残。中医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的燥邪和寒邪最易伤肺,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天气较冷时复发,那么,秋季该如何养生保健呢?每日商报记者为此特来采访金涛教授。中医认为,秋季保健要以养肺为主。而秋季养肺,最关键的则是要避开伤肺的三大因素——凉、燥、忧。防凉:早晚勤添衣尤其注重足部腹部保暖秋分过后,北半球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阳气随之内敛,养生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早晚清凉、风高物燥是这个节气气候的显著特点,而凉、燥之气尤易伤肺,因此秋季要注意对凉、燥之气避之有时。”特别是受凉之后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和毛细血管收缩,抵抗力下降,病邪乘虚而入,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诱发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因此,晨起和傍晚都需要注意保暖,寒从足起,凉席可以收起来了,每晚睡前则可以用热水泡泡脚。都说春捂秋冻,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金涛教授强调,健康人群可以适当秋冻来提高机体免疫力,但是体质虚弱者、过敏性鼻炎、哮喘、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议早晚适当添加衣服,避免感冒,因为寒冷也是上述疾病的诱发因素。与此同时,上述人群也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汤剂或是循证膏方来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若是已经发有疾病的,则可以对症治疗、去除病根。另外腹部也是需要重点保暖的部位。“寨邪直中中焦脾胃,容易引发秋季腹泻,因此做好腹部的保暖对预防腹泻至关重要。老人、小孩及体质虚弱之人则更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积极预防受凉感冒。”防燥:多吃清热生津的润燥食物“肺为娇脏”,秋季燥邪当令,这时人体各组织器官处于津液耗损的状态,很容易被秋燥所伤。“燥邪又最易伤肺胃,人体往往表现出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毛发脱落,大便秘结等津伤的症状,因此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防秋燥,饮食上可适当多吃甘淡滋润的食物,水果有雪梨、哈密瓜、苹果、提子等,蔬菜有萝卜、冬瓜、莲藕、银耳等。还可以选用百合、玉竹、麦冬等煲粥喝,能起到滋阴润燥、益胃生津的效果。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类食品,避免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及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的行为,同时居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洗浴后及时加用护肤乳霜等保护皮肤,防止干裂。不过,养阴润燥食物因性多寒凉,有碍脾胃,对于脾胃消化功能虚弱的人可能会出现腹泻或大便溏薄。金涛教授建议,此类人群可食用陈皮、佛手、山药等健脾胃的食材,或者吃一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总之,秋季食物和水果要辨温热寒凉,结合自己的体质和慢病科学选择。复合体质的人或是秋燥症状严重或是既往就有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建议找专业中医师进行专方专业调理。”防忧:慎防悲秋抑郁多走出来参加活动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相应,在志为忧。秋天气候渐冷,日照减少,人的情绪不太稳定,容易出现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花木凋零、秋风萧瑟之景,常在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部分妇女)心中引起凄凉忧郁之感,肺气虚者和老年人容易出现情绪低落,临床也发现秋季抑郁状态的患者明显增多。“悲伤的情绪会损伤肺气,而愉悦积极的情绪,对于肺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医还有‘常笑宣肺’一说。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而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不仅有利于肺部健康,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利于健康长寿。因此,入秋后情绪低落烦躁,不能自控者,应尽快采用一些医学手段,防止情绪问题进一步加重,影响身体健康与日常的正常生活。不过,金涛教授也提醒,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者及手术后的病人都不宜放声大笑、狂笑。另外,外出秋游、登高远眺、参加运动等,都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纾解情绪作用。金涛教授建议,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特别是患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不适合慢跑等室外运动,最佳选择就是游泳。名医推荐的养生药膳在家也可以做药食同源,很多食物即药物,日常的饮食也可以养生。杨敏春也给大家列了几道适合在家自制的养生药膳,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不妨一试。梨子粥:梨子2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用于煮粥,可作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栗子粥:栗子50克、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关节痛等。胡萝卜粥:将胡萝卜用素油煸炒,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山药百合粥:山药100克,百合50克,粳米100克,把山药洗净去皮切块,百合洗净分瓣,粳米淘洗后把山药、百合一同放入同煮至烂即可食用。山药健脾和胃,百合润肺止咳,适用于脾虚、体弱,经常腹泻、咽干、咳嗽、有痰等。最后金涛教授于此提醒各位国庆假期即将结束望各位能尽快收拾心情更好地迎接即将到来的工作金涛教授的专家门诊也将于10月8日起恢复正常望各位患者及时复诊勿要断药金涛主任简介: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资深膏方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常务理事,主持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金涛教授中医循证膏方工作室,杭州日报首届十大人气养生大咖,浙江省、杭州市多家电视台养生类栏目邀请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尤为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并长于中医养生调摄。在继承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循证医学最新成果进行了诸多研究,创立了一整套独特有效的中医循证治疗方法,并独创了系列组方如衡宜系列方,解郁汤,抑忧养心汤,荷叶降脂汤及代谢综合征系列方。用以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如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自免性肝炎、自免性胰腺炎、慢性肾炎、溃疡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白细胞减少症)及过敏性疾病(变应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失眠,焦虑症,抑郁症;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考前综合征;周围神经性病变;中医肿瘤康复等。

发布了文章

[案例]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变

 在门诊中,总会遇到手脚感觉异常的患者,金涛教授一番望闻问切,必要结合现代检查后,初步诊断为周围神经病变.经过浙一,邵逸夫等大医院全面检查后,诊断依然是周围神经病!        目前为止,现代医学对此病没有较好的根治方法,  而传统医学对此类疾病却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运用中医循证医学!    案例分享:    近日门诊上来了这么一位方姓女性患者,诉说4年前突然出现了手脚发麻的症状,严重时连走路都走不了,要休息一会儿才能缓和,当时去浙一,邵逸夫等医院检查,医生说是颈椎的问题,做了核磁共振,结果显示颈椎没事儿,后来又反复检查,确诊为周围神经病变,医生开了几天药有所缓解,但停药又反复发作,由于长期吃西药,肝功能有点损害!      经多方打听,知晓金涛教授对这类疾病有特色疗法,于是前来就诊,金教授运用中医循证医学的思路,结合患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检查ana阳性,给患者用了两至四周周中药,疗效显著!  抗核抗体普也转为阴性!  何谓周围神经病呢?  金涛教授说:周围神经是指嗅、视神经以外的脑神经和脊神经、自主神经及其神经结。顾名思义,周围神经病即发源于周围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损害的疾病。      周围神经病,最常累及的有股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等。有什么症状或体征以便早期发现呢?      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但电生理检查往往呈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均有累及。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感觉障碍严重的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时剧疼如截肢痛呈昼轻夜重。有时有触觉过敏,甚则不忍棉被之压,须把被子支撑起来。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周围神经病变可双侧,可单侧,可对称,可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性者多见。      周围神经病变在体征方面有:①跟腱反射、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②震动觉减弱或消失;③位置觉减弱或消失,尤以深感觉减退为明显。      对于周围神经病变,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通常是尽量找到病因并对证治疗,但事与愿违,大部分是营养神经,甚者使用激素防止神经脱髓鞘。短期使用尚可,长期使用的副作用,特别是使用了激素的副作用让患者难以承受,转而求助于中医治疗。      说了这么多,周围神经病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手脚麻疼,拿东西不方便,行走不便,随着病情加重,脚疼严重后,还会引起患者失眠,会让患者觉得困倦和乏力,继而精神恍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周围神经病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方面会影响血糖控制,一方面行走能力下降,患者疏于行动,增加了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在临床上,金涛主任不仅仅使用传统中药治疗周围神经病,结合中医循证医学,在服用中草药的同时配合膏方,其临床疗效大大提升而且远期疗效确切!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对于慢性病的治疗,免不了要长期服药,相对于西药,中草药配合膏方这种治疗方案,避免了长期服用西药的副作用,值得信赖!      到目前为止,已有数例患者接受这种治疗方案,并且从其反馈来看,疗效满意。国庆黄金周即将开启,祝祖国繁荣富强!  祝愿各位患者早日康复!    金涛主任简介: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资深膏方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常务理事,主持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金涛教授中医循证膏方工作室,杭州日报首届十大人气养生大咖,浙江省、杭州市多家电视台养生类栏目邀请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尤为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并长于中医养生调摄。在继承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循证医学最新成果进行了诸多研究,创立了一整套独特有效的中医循证治疗方法,并独创了系列组方如衡宜系列方,解郁汤,抑忧养心汤,荷叶降脂汤及代谢综合征系列方。用以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如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自免性肝炎、自免性胰腺炎、慢性肾炎、溃疡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白细胞减少症)及过敏性疾病(变应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失眠,焦虑症,抑郁症;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考前综合征;周围神经性病变;中医肿瘤康复等。

发布了文章

【病例分享】一个总被“误诊”的怪病!

近来,门诊处来了一位方姓女士,诉其反复全身疼痛2年,伴乏力,无明显关节肿痛,无皮疹,无口干眼干。在邵逸夫及多家医院诊疗,皆按结缔组织疾病治疗,并均未给出明确诊断,疗效不佳。2018-7-19于邵逸夫查:SSA阳性,生化示:ALT  32U/L,AST  51U/L,CK  2448U/L,CK-MB  44U/L,乳酸脱氢酶  383U/L,抗核抗体ANA  阳性1:80。金涛教授经过仔细的了解病情后,根据临床经验,发现患者全身按压痛明显,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后,确诊其为多发性肌炎。金主任认为,多发性肌炎属于中医学的“肌痹”和“痿证”范畴。主要病理机制是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使机体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化失其正”,出现痰、湿、湿热、瘀血等病理产物,病理产物郁久生毒,毒邪阻络。根据以上认识确立温阳治其本,解毒祛邪通络治其标的治疗原则,选择一众平衡免疫紊乱的中药,从根本上调节免疫紊乱现象,从源头拔出疾病演变的根源!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患者诉其全身疼痛症状大大减轻,现在只偶感疼痛,再次复查生化(2018-9-10)示:ALT  19U/L,AST  24U/L,CK378U/L,CK-MB  12U/L,乳酸脱氢酶  253U/L,抗核抗体ANA  阴性。也许许多人都很好奇这是个什么病包括许多医生碰到它都不认识甚至误诊多发性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多发性肌炎的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可见于各个年龄,但以40~60岁居多。这种疾病起病比较隐匿,早期主要侵犯骨骼肌系统,以四肢的近端肌肉受累较明显,特别是骨盆带肌、肩胛带肌的损害更加突出。因此,病人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的四肢的近端肌肉无力,部分可出现肩周或臀部酸痛。早期轻症者可仅表现为梳头、穿衣时抬高手吃力,下蹲站起和上楼梯困难;逐渐发展,病人不能自己由卧位转为坐位(不能做“仰卧起坐”的动作),行走困难;最后卧床不起。由于多发性肌炎主要是引起肌肉的炎症、坏死,肌细胞溶解,因此病人除表现无力之外,还表现为肌酶谱的增高,肌电图检查也显示肌源性损害。约有1/4的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上患者,可发生恶性肿瘤。肌炎可先于恶性肿瘤2年左右,或同时或后于肿瘤出现。所患肿瘤多为实体瘤如:肺癌、胃癌、乳腺癌、鼻咽癌等,也可出现血液系统肿瘤,如淋巴瘤等。多发性肌炎为何常被误诊多发性肌炎不算是一个罕见病,也不算是疑难杂症。但是,由于国内从事风湿免疫病学的专科医生不多,其它专科的医生也普遍对多发性肌炎比较陌生。因此,不少多发性肌炎病人经历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误诊误治。其中几种典型的“误诊”如下:1、肝功能异常而误诊肝炎2、肌酶增高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3、误诊重症肌无力金涛教授特别提醒,全身肌肉酸痛无力大多只是一个症状,引起的原因有很多。但多发性肌炎则略微罕见,许多患者都表现出肌肉乏力,身体疼痛,不易鉴别。它可发生在人们成长的各个阶段,感染、日晒、药物等因素都可使其诱发。倘若耽误治疗,半数以上的患者可出现心肌受损,重则可能危及生命。所以,一旦出现全身肌肉疼痛无力,特别是双下肢疼痛,下蹲、起立、上楼梯困难时,便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排除危险病因。金涛主任简介: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资深膏方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常务理事,主持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金涛教授中医循证膏方工作室,杭州日报首届十大人气养生大咖,浙江省、杭州市多家电视台养生类栏目邀请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尤为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并长于中医养生调摄。在继承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循证医学最新成果进行了诸多研究,创立了一整套独特有效的中医循证治疗方法,并独创了系列组方如衡宜系列方,解郁汤,抑忧养心汤,荷叶降脂汤及代谢综合征系列方。用以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如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自免性肝炎、自免性胰腺炎、慢性肾炎、溃疡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白细胞减少症)及过敏性疾病(变应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失眠,焦虑症,抑郁症;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考前综合征;周围神经性病变;中医肿瘤康复等。

发布了文章

反复发作的荨麻疹,原来还可以这样治!

在天气转凉或外界潮湿的环境中,有些人的皮肤容易无缘无故冒出一团一团的疙瘩,并且瘙痒难耐,越抓越严重,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荨麻疹”,俗称“风团”。荨麻疹常常来无影、去无踪,根本找不到原因,也给治疗带来了很大麻烦。那么,有没有对付荨麻疹的妙策良方呢?首先,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由自身免疫机制参与的过敏性皮肤病。其病因复杂,大多数难以明确。病程长短不一,反复发作,迁延数月,甚至数年。它主要表现为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剧烈瘙痒,一般4小时内自行消退,最长24小时内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但可一天发作多次。荨麻疹持续一周以内或反复发作6周以内,称为急性荨麻疹;如果反复发作1个半月(6周)以上仍未痊愈,即为慢性荨麻疹。大约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过一次荨麻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人群,主要累及成年人,高发年龄为20~40岁,较影响工作年龄段。患者常因剧烈瘙痒而搔抓不止,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及睡眠。也许有人好奇荨麻疹为何在秋季易复发或加重?这是因为天凉后,在表阳气不足,推动力下降,不能顺利的将体内的湿邪推出,郁在体表出现痒;加上秋季的虫蚁、花粉比较多,季节转变皮肤又对外界的变化适应能力差,所以容易发病。“吃”出来的荨麻疹食物是荨麻症最常见的诱发原因,包括动物性蛋白,如鱼虾蟹、牛羊肉、牛奶和蛋类等,以及植物性成分,如草莓、葱姜蒜和番茄等;一些食物添加剂也可引发荨麻疹。其次,药物也会导致荨麻疹,比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破伤风等血清制剂和解热镇痛药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性因素也容易引发风疹块。另外,各种物理性因素如日光、冷、热、摩擦和压力等,各种吸入物如动物皮毛、花粉等都有可能引发荨麻疹。部分荨麻疹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疼、腹痛、腹泻,有的还有胸闷、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如果荨麻疹合并血管性水肿,出现眼睑、口唇、耳廓等部位水肿。累及喉头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得了荨麻疹,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医生常常会让患者吃抗“过敏”的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这些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多数是抗组胺药。这些药物疗效局限且副作用较大。同时,其长期的应用会带来代谢紊乱、免疫力低下、诱发或加重感染、钙质流失、精神情绪异常等副作用。荨麻疹怎么治,且听中医论荨麻疹属于中医学"瘾疹"范畴,本病易感复发,究其病因,责之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与五脏功能失调均有关系。外感风、寒、湿、热、燥之邪,搏结于皮肤肌肉之中,或与血气相搏,而发为瘾疹;情志内郁可以化火、化热、化燥伤阴,引起肝失疏泄,心肝火盛,或致肾水不调,或克乘脾肺,致脾肺气虚,腠理不密,进而引发本病;一般急性荨麻疹多为实证,慢性荨麻疹多为虚证。金涛教授认为,目前对本病要想取得长期稳定可靠的疗效,只有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方能充分调动起患者自身的免疫调节能力,才能真正治愈。我们在继承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最新成果,依据循证中医学理念对荨麻疹进行了诸多研究,创立了一套独特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故有许多被荨麻疹困扰10年、20年的顽固性荨麻疹患者,来我们门诊处就诊,都得到了根治!金涛教授在中医循证医学的指导下,结合有效的中药现代药理学分析,在中医辩证基础上加以治疗。因荨麻疹的患者,多属肝肾阴虚,风毒内盛之证。而大多数患者在长期服用抗组胺药后,又极易出现气阴两虚之征,故在治疗总纲上应当顾及肝肾之阴,以滋阴养液为要。而从循证药理来说,也要选择一众平衡免疫紊乱的中药,从根本上调节免疫紊乱现象,看似不同的病证,其实能从一个点出发,抓住本质。故此,我们从中医辩证出发,通过中医循证医学的方法,从源头拔除疾病演化的根源!

发布了文章

传说中“治不好的病”,看我们如何攻克它!

桥本甲状腺炎,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和日本人有关系,是的,它是以一位日本的桥本医生首先提出的。在医学上,它的真正名字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点是:慢性!自身免疫疾病!意思就是说,这种病是一种慢性进展,一旦爱上你就不会离开的疾病,并且偏爱女性,男女发病比例大约1:10。嗯,就是那传说中的“治不好的病”如果我们有一双透视眼,就能看到,原本甲状腺免疫力,是这样的↓↓但是,得了桥本甲状腺炎的人,甲状腺免疫力是酱紫的↓↓然而,桥本甲状腺炎的”炎“,不是因为外界伤害才导致的炎症,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免疫力、抵抗力,它就像人体的公安机关,负责保护人体安全。但是,总有刁民想害朕。比如:细菌、病毒、过敏原等,他们被称为抗原。抗原一进入身体,就会被警察免疫细胞发现,并成立专门对付这种抗原的专项,也就是"抗体"。发现入侵者后,正常情况下,免疫细胞能区分自己人和敌人,就像打”抗战“,打败他,我们就赢了。如果免疫细胞抽风了,就悲催了,他们会把自己人当成敌人来揍。自己人打自己人就叫”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对甲状腺的狂轰乱炸的结果,就是桥本甲状腺炎。得了桥本,其实大部分人木有啥感觉很多朋友会关注,得了桥本,会有什么症状?其实,大部分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做检查才发现的。少部分人会有脖子处不适,也有少部分人会出现甲状腺变硬、变肿,因此会出现脖子肿大的情况。桥本病的危害,都有哪些?桥本对人体最主要的影响还是在于容易导致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如果甲状腺持续肿大,它就可能压迫到颈部的其他部位,如气管、食管等。此时可能引起咽部不适,如吞咽有哽咽感或者呼吸不畅等,有时会有颈部压迫感。还可能出现甲亢or甲减症状。甲减症状包含怕冷、便秘、乏力、嗜睡等;甲亢症状包含心慌、怕热、容易出汗、手抖等。桥本甲状腺炎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有限,主要通过选用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改善症状,疗效局限且副作用较大。同时,其长期的应用会带来代谢紊乱、免疫力低下、诱发或加重感染、钙质流失、精神情绪异常等副作用。金涛教授认为,目前对本病要想取得长期稳定可靠的疗效,只有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方能充分调动起患者自身的免疫调节能力,使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逐渐恢复正常,真正治愈。我们在继承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最新成果,依据循证中医学理念对桥本甲状腺炎进行了诸多研究,创立了一套独特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而中医循证医学治疗则是根据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理病理,结合有效的中药现代药理学分析,在中医辩证基础上加以治疗。因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多属肝肾阴虚,风毒内盛之证。而大多数患者在长期服用激素后又极易出现气阴两虚之征,故在治疗总纲上应当顾及肝肾之阴,以滋阴养液为要。而从循证药理来说,也要选择一众平衡免疫紊乱的中药,从根本上调节免疫紊乱现象,看似不同的病证,其实能从一个点出发,抓住本质。故此,我们从中医辩证出发,通过中医循证医学的方法,从源头拔除疾病演化的根源!案例分析:52岁的张大姐,体检时发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增高,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增高(具体数值不祥),当时病人无发热,无突眼,无心动过速等不适,B超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在我处就诊,遵医嘱服药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数值增高下降,具体如下:2018-1-27过氧化物酶抗体100.2↑,甲状腺球蛋白抗体20.95↑;2018-3-23过氧化物酶抗体84.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21.5↑;2018-6-30过氧化物酶抗体64.0↑,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7.2↑,已经接近正常,意味着离痊癒不远,就象其他在这里被治愈的患者一样。

发布了文章

【报纸采访】朝盐水、晚蜜汤,养肺润燥正当时!

  ■记者程雪  秋天气候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同样人体也缺少水分,因缺水引起的秋燥症状便会逐渐找上门来。  浙江省中医院中内科主任中医师金涛从事中医治疗多年,对秋季润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金医师说,人体经过夏天炎热生发的时节,体内细胞异常活跃,达到最高值,到了秋天,天气变得凉爽,皮肤功能性收缩,以对抗外界凉气,但这时体内细胞活跃,散发的热量多,又不能像夏天一样自如地散发到体外,就容易形成口干舌燥、声音嘶哑等燥像。  食药结合  秋季润燥因人而异  这个时期,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别容易于夜晚发作,进而无法安心入睡;还有些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是诱发哮喘等严重症状。此外,因气候干燥引起的过敏性鼻炎、皮肤干裂、大便干结等状况也会加剧。  金医师表示,秋燥因人的体质不同,出现的症状也有所不同,根据体质润燥才能事半功倍。  长期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的患者大多阴虚,而阴虚的人群除了容易有“秋燥”的普遍症状外,还会伴有手足心热、易心烦、傍晚脸红等症状,在食补方面,应多吃霸王花、雪梨、橙子、百合、玉竹等。  长期哮喘的患者,除了换季时期容易诱发疾病,且大多久病气虚,气虚人群“秋燥”之外,还伴有气弱、脉弱的现象,可以偏重西洋参、党参、五指毛桃、玉竹等食材调理。  肺胃燥热容易引起口、鼻干燥,大便干结,可以多吃淮山和银耳等食物。  养肺润肺  首选凉性蜂蜜生津润燥  对于普通人来说,做好防燥措施才最重要。中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那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金医师解释,平时我们喝白开水,水分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因此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举三得。  蜂蜜是金医师较为推崇的养生好物。他说,蜂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及蛋白质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秋天经常服用蜂蜜,可以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金医师还给读者介绍了一款“蜂蜜梨水”的制作方法,选鸭梨一个,取出梨核,放入枸杞子5粒,冰糖3颗,加入清水用文火蒸45分钟(出锅的时候小心烫手,不用急着喝,出锅以后可以保温很久),放温后加入蜂蜜1~2小勺,可以选择洋槐花蜂蜜,即可食用。  “梨生吃去火,熟吃润五脏,蒸雪梨加蜂蜜味道可口,还可养阴生津、润燥止渴、滋润五脏,口舌干燥自然很快就会消失。”不过,金医师说,蜂蜜有凉性和热性之分,在做蜂蜜梨水的时候,尽量选择凉性蜂蜜,即黄连蜜、荆花蜜、槐花蜜等。金涛主任简介: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资深膏方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常务理事,主持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金涛教授中医循证膏方工作室,杭州日报首届十大人气养生大咖,浙江省、杭州市多家电视台养生类栏目邀请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尤为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并长于中医养生调摄。在继承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循证医学最新成果进行了诸多研究,创立了一整套独特有效的中医循证治疗方法,并独创了系列组方如衡宜系列方,解郁汤,抑忧养心汤,荷叶降脂汤及代谢综合征系列方。用以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如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自免性肝炎、自免性胰腺炎、慢性肾炎、溃疡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白细胞减少症)及过敏性疾病(变应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失眠,焦虑症,抑郁症;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考前综合征;周围神经性病变;中医肿瘤康复等。

发布了文章

致命的心包积液如果是自身免疫性的原因——除了用心包引流,我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案例分享八月份,门诊来了一位姓邹的大叔,60多岁了,自诉其B超检查发现有中等量的心包积液,并伴有胸闷乏力,多汗,胃纳差等症状,并在浙一、浙二均住过院,未有明显缓解。金主任听其描述后,排除了肿瘤性、结核性、病毒性心肌炎等所引起的心包积液,让其查了ANA,果不其然,为阳性,根据中医循证医学观点,结合金教授临床治疗自免性心包积液的经验,考虑其为自身免疫性炎症所引起的心包积液,故治宜滋养心肾,利水化瘀。并加以调节免疫,平衡内环境的中药一同治疗,人吃着药便感觉精神多了,再配以针对免疫紊乱情况的膏方一同服用,前几日的B超检查报告显示:心包积液完全消失了。那么,ANA是什么?其实——ANA是抗核抗体的英文简称。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ANA基本为阳性。那么,自身免性疫病又是什么?      许多人都以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力低下所引起的,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它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特别是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更是影响到全身,是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广泛沉积于血管壁等原因导致全身多器官损害,称为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习惯上又称之为胶原病或结缔组织病,这是由于免疫损伤导致血管壁及间质的纤维素样坏死性炎及随后产生多器官的胶原纤维增生所致。金涛教授总是这么和病人说,ANA为阳性,则考虑为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就像一棵大树的树干出了问题,会影响到全身,枝枝叶叶,有的会出现口干、眼干等干燥综合征的表现,有的会出现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消化道疾病,有的会出现变异性结膜炎,有的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即“白塞氏病”),有的表现在关节部位,出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的表现在血液系统,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等。而像我们案例分享中的患者则是表现在心脏上就出现了心包积液“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对自身机体的成份发生免疫反应,造成损害而引发疾病。本来,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只对侵入机体的外来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移植物等产生反应,消灭或排斥这些异物。在某些因素影响下,机体的组织成份或免疫系统本身出现了某些异常,致使免疫系统误将自身成份当成外来物来攻击。这时候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机体自身一些成份的抗体及活性淋巴细胞,损害破坏自身组织脏器,导致疾病。这好比一支军队误将它本该保护的主人当成了敌人,自己人打自己人。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通常可经体格检查与心脏B超确定,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心包积液最突出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可能与支气管、肺受压及肺淤血有关。呼吸困难严重时,患者呈端坐呼吸,面色发白,可有发绀。心包积液也可压迫气管、食管而产生干咳、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此外,尚可有发冷、发热、心前区或上腹部闷胀、乏力、烦躁等症状。有些人可能会好奇,心包积液会带来什么危害?心包积液时心包脏层和壁层之间的渗出液液量增多,导致心包腔内压力迅速上升,限制心脏舒张期的血液充盈和收缩期的心排血量,超出心代偿能力时可出现心包压塞、休克、循环衰竭等。心包积液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大量心包积液易引起心包压塞,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心包积液常常伴发严重的并发症:1、脑出血      心包积液并发脑出血较少报导,其发生可能与大量心包积液后,回心血流受阻,颅内血管内压力增高致血管破裂有关。因此在治疗时应严格注意其它伴发的症状,如出现一些难以用本病解释的症状时,应该积极查找其他疾病,以免漏诊而得不到及时治疗。2、感染性心内膜炎      并发本病的前提是由于心包积液内含有脓性细胞,当发生感染型心内膜炎(由细菌、霉菌、立克次氏体及病毒致病)。临床主要可见三大类症状,即全身感染症状、心脏症状、栓塞及血管症状。西医对于心包积液的治疗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急性非特异性的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结核性的予以抗结核治疗,化脓性的予以抗生素及心包切开,肿瘤性的出治疗原发疾病之外可进行心包穿刺治疗,心脏损伤后综合征可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是心包积液患者在其初次发作后可反复发作且复发后西药疗效很有限,减药时症状往往会再现,效果不是很理想。金涛教授认为,心包积液可归属于“饮证”、“胸痹”等病症范畴,多与脾胃受损,通调转输蒸化失职,三焦气化失宣,而致水饮内停,阻滞于心包络,水饮停聚于心包,内迫于心,外逼于肺,致使患者胸闷气急、干咳音哑。故治疗以温阳化饮为基本原则,兼佐以健脾温肾。而从循证药理来说,也要选择一众平衡免疫紊乱的中药,从根本上调节免疫紊乱现象,看似不同的病证,其实能从一个点出发,抓住本质。故此,我们从中医辩证出发,通过中医循证医学的方法,从源头拔除疾病演化的根源!最后,提醒大家,在金涛教授门诊处,类似于上述患者的案例不在少数,许多在别的大医院查不出是何原因导致的心包积液,大部分均找出了原因,并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金涛主任简介: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资深膏方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常务理事,主持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金涛教授中医循证膏方工作室,杭州日报首届十大人气养生大咖,浙江省、杭州市多家电视台养生类栏目邀请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尤为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并长于中医养生调摄。在继承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循证医学最新成果进行了诸多研究,创立了一整套独特有效的中医循证治疗方法,并独创了系列组方如衡宜系列方,解郁汤,抑忧养心汤,荷叶降脂汤及代谢综合征系列方。用以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如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自免性肝炎、自免性胰腺炎、慢性肾炎、溃疡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白细胞减少症)及过敏性疾病(变应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失眠,焦虑症,抑郁症;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考前综合征;周围神经性病变;中医肿瘤康复等。



发布了文章

【报纸采访】秋季养生攻略,这个季节滋润过才是王道!

商报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于伟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棉袄。”处暑一过,杭州显而易见地凉快起来,雨也没少下,不过眼下的雨并非秋雨,而是热带低压带来的,除此之外,白天的杭州还是有些热的。不管怎么说,秋天正向杭州款款走来。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金涛主任中医师提醒,现在是由热转寒的过程,因而养生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秋季更应注意早睡早起医学典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及:“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金涛解释,这就是说,在秋季三个月,秋风清肃,万物收藏,人起居调摄应与气候相适应,才能避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侵害。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也是养生的一种方法。所谓天人相应也就是人与天地相顺应,最有效的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就是随四季的变化而调整作息规律了。到了秋季,困乏是很多人的对这个季节的第一感受。其实,秋季清晨却多是天高气爽,空气清新,一日当中为舒适的时候。早睡早起是好习惯,利于收敛神气,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保持充沛的活力。金涛说,想要睡个好觉,不妨这么做:床不宜过硬,也不宜过软,健康体质的老人、小孩在秋季最好睡木板床;被子软硬适中,床上的垫毯、被套要清洁。同时注意睡前六忌:一忌情绪不安定;二忌饮酒、饮茶或咖啡;三忌晚餐吃得过饱;四 忌过于疲劳;五忌私欲;六忌噪声干扰。>>饮食要润燥,多吃蜜少吃姜秋天气候干燥,人体皮肤与口角干燥、口舌生疮、咳嗽、毛发脱落等现象,这些现象常被称为“秋燥”现象。金涛说,当出现此种状况时,可适当选服些滋阴润肺的补品或药粥。如沙参、百合、银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适量煮粥,早晚服食,润肺生津,养阴清燥。时刻多补充水分及水溶性维生素B和C,多吃水果与绿叶蔬菜;不要过量吃瓜果,因为容易坏肚又损伤脾胃;少用葱、姜、蒜、韭菜、辣椒等的温燥热食物,以防温病热症。需要强调的是,夏天一过,人体往往食欲大开,这个时候尤其要关注嘴,以防暴饮暴食反而伤了脾胃。“冬吃萝卜夏吃姜,姜是好东西,但是到了秋季还是少吃姜为好。”金涛说,过去有句老话“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大概意思是秋天不吃姜,夜晚不吃姜。当然,这并不是说秋季就绝对一点也不吃,关键是不能“多食”和“夜间勿食”。秋季应多喝开水、淡茶等,以养阴润燥,弥补身体损失的津液,尤其应定时、主动多喝白开水,即使不渴也要喝。喝水时,要少量频饮,而不要一口气喝得太多。另外,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金涛说,蜂蜜具有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不过糖尿病人就不适宜了,要严格控制糖分摄入。>>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一年中最好的最适合我们晨练的季节就是秋天,因为早上的空气很新鲜,而且温度不高也不低,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动起来。”金涛说,秋季,为肺所主。秋季正是肺气旺盛之时,起来练气功,或是锻炼,都将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季节也是晨练的最佳季节:不冷不热,气温宜人,天高气爽,使人精神爽快。“可以参加一些轻松平缓、活动量小的运动。这样既不会因出汗多损耗元气,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体素质。”金涛建议,像慢跑、游泳、做操、打太极拳、散步、登山、打乒乓球、羽毛球等都是适合秋季的运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但无论多大年纪,在锻炼之前准备活动都要做,时间长短和内容可以因人而异,但一般应该做到身体微微有些发热比较好。做完准备活动后,无论进行舒缓或较急促剧烈的活动,身体都能适应,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秋天太阳光不像夏天强烈,适当晒晒太阳,多些户外活动,能让人心情变得开阔,显得更精神。”>>进补要综合自己的体质来考虑秋冬主收藏,这个季节进补也是不少人关心的重点。金涛提醒,秋季进补要因人而异,不要过多地食用温热食物或者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但阳虚体质者如果一味清热,反而会适得其反。而身体虚弱、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专业正规的中药或膏方,辨证进补,以达事半功倍之效。”金涛说,秋天是需要进补的季节,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进补导致肥胖,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另外,这个季节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这类患者除了及时就医、规律服药外,生活中应早睡早起、多饮水多吃润燥食物以及加强运动,还要做好防护工作。比如雾霾天不出门锻炼,因为雾霾天空气中有害物质比较多,容易刺激呼吸系统,使一些疾病复发。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诊断与治疗。同时,若是向来就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就更要注意,出门要佩戴口罩。金涛主任简介: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资深膏方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常务理事,主持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金涛教授中医循证膏方工作室,杭州日报首届十大人气养生大咖,浙江省、杭州市多家电视台养生类栏目邀请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尤为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并长于中医养生调摄。在继承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循证医学最新成果进行了诸多研究,创立了一整套独特有效的中医循证治疗方法,并独创了系列组方如衡宜系列方,解郁汤,抑忧养心汤,荷叶降脂汤及代谢综合征系列方。用以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如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自免性肝炎、自免性胰腺炎、慢性肾炎、溃疡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白细胞减少症)及过敏性疾病(变应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失眠,焦虑症,抑郁症;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考前综合征;中医肿瘤康复等。



发布了文章

【热点新闻采访】一朝入住重症监护室,多器官功能衰竭!只因吃了一盘黑木耳!!

众所周知,黑木耳味道鲜美,可荤可素,营养价值十分高。炎炎夏日,来一盘凉拌木耳,是许多人的首选。但就是这一盘简简单单的黑木耳,让雯雯一家全送进了医院。7岁的雯雯就因为吃了一盘黑木耳,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损伤,在浙大儿院ICU抢救了一个多星期,全身血液置换了四次,同时实施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尽可能清除毒素。尽管如此,雯雯的病情依然危重。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有4个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就接近100%了。雯雯同时伴有5个脏器衰竭,抢救回来的机会非常渺茫。同时她的母亲和弟弟也出现了不用程度的肝功能损伤。明珠电视台就这件事采访了浙江省中医院的金涛教授,视频网址如下:https://www.wasu.cn/Play/show/id/9577028?refer=sll有很多人不禁发起疑问黑木耳不是营养价值很高鼓励人们食用的吗那雯雯一家是怎么回事呢根据询问,才知道雯雯一家食用的这个黑木耳,是泡过2天2夜的。木耳本身无毒,但它里面有细菌存在,经过干燥处理之后,干木耳里面的水分很少,细菌基本上不繁殖,或繁殖的速度很慢,但经过泡发,再加上温度适宜,细菌就马上繁衍起来了。根据省疾控中心给出的检测结果显示,雯雯血液里发现了米酵菌酸毒素,这种毒素是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金涛教授提醒大家,椰毒假单胞菌易在食品表面生长。生长温度约为25℃到37℃,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产毒温度为26℃。这个细菌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是它产生的外毒素(主要是米酵菌酸)所致。夏季高温天气,又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这两个因素叠加,为细菌滋生和产生毒素提供了有利条件。椰毒假单胞菌不耐高温,很容易被高温杀死。像日常生活中的干制黑木耳都可以放心吃,关键是黑木耳泡发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建议不超过2-3小时)。如果黑木耳在水里泡发时间过长,就容易变质,椰毒假单胞菌会大量繁殖,这种特殊的细菌会产生一种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摄入这种毒素后,就会有致命风险。”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尽管“椰毒假单胞菌”容易被高温破坏杀死,但是它所产生的“米酵菌酸”毒素却是耐高温的。也就是说,一旦形成了“米酵菌酸”毒素,烧不死,煮不灭,人体摄入后,会随着血液流动,到达人体各个脏器,对各脏器造成损害。更棘手的是,对于米酵菌酸,目前医学上没有特效药,只能见招拆招,对症治疗。如果中毒不严重,还有机会抢救,如果毒素已经到达各脏器,已经造成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米酵菌酸”毒素的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3天,多数为半天到一天。患者初期仅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黄疸、肝功能衰竭、意识不清、休克昏迷等严重症状,轻者1-3天自行康复,重者可能在2-4天内死亡。金涛教授提醒大家,如果误食有毒木耳后感觉到身体不适,应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专家提醒:    1、建议每次只短时间浸泡当餐食用量的木耳,不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    2、黑木耳浸泡后如发现有异味或手摸感觉有粘液产生,请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3、保持良好的厨房卫生环境,不留剩饭剩菜,及时洗净餐具,不留食物残渣。最后金涛教授再次重申米酵菌酸中毒无特效药毒素致死率超过50%请务必谨慎处理金涛主任简介: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资深膏方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常务理事,主持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金涛教授中医循证膏方工作室,杭州日报首届十大人气养生大咖,浙江省、杭州市多家电视台养生类栏目邀请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尤为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并长于中医养生调摄。在继承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循证医学最新成果进行了诸多研究,创立了一整套独特有效的中医循证治疗方法,并独创了系列组方如衡宜系列方,解郁汤,抑忧养心汤,荷叶降脂汤及代谢综合征系列方。用以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如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自免性肝炎、自免性胰腺炎、慢性肾炎、溃疡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白细胞减少症)及过敏性疾病(变应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失眠,焦虑症,抑郁症;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考前综合征;中医肿瘤康复等。 

发布了文章

【热点新闻采访】立秋后防暑热之外专家告诉你如何防病养生

转载自新蓝网8月7日讯(记者余丽燕)今天(7日)立秋。一个“秋”字,仿佛让人看到了秋高气爽的美好季节。可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今天上午,浙江省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报告:11日前全省晴热高温持续,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依然在35-38℃。根据省气象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杭州立秋气温一直处于高位,平均气温在28℃以上,仅次于大暑和小暑。所以说,立秋并不意味着入秋了,还是要注意防暑降温。六种常见病三种“秋季病”你不得不防除了防暑,还有一个重点是防病。每当节交替之时,也是疾病的高发期。那么立秋之后有哪些常见病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呢?浙江省中医院中内科主任医师金涛认为“腹泻、胃肠疾病、感冒、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手足口病,这六种疾病是立秋之后最常见的。”浙江省中医院中内科主任医师金涛告诉记者,立秋之后温差大,容易着凉,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食物容易腐败,对于老人、小孩和肠胃不适的人群来说,尤其要注意。除了常见病,还有“秋季病”也不得不防。金涛告诉记者,立秋之后,天气会逐渐转凉,很多中年人会觉得自己骨头痛,这其实就是“秋季病”的一种。“因为夏季人体出汗多,肌肉毛孔疏松,吹空调时间过长,寒气都集中在腿上,秋天一到,不通则痛,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严重者连走路都会觉得不舒服。”除此之外,咽喉炎以及儿童的感冒发烧也是需要预防的“秋季病”。金涛建议,立秋以后尽量少用空调和电扇,注意冷暖变化。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黄瓜、葡萄等,性味寒凉,多吃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可适当吃肉食,如鸭肉、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能清暑热,又可补益,可放心食用。贴秋膘两个坑不要踩立秋素有贴秋膘的说法,很多人会选择这一天吃各种大鱼大肉,以“贴秋膘”来给予自己更多能量来抵御即将到来的秋冬严寒。“其实现在‘贴秋膘’,真正要补的其实是‘菜、酵、薯、拌’。”金涛解释,菜以绿菜为主,补维生素,酵即发酵食物,帮助消化,以薯类为先,预防肥胖,蒸拌菜做主打,降低热量。金涛教授提醒,“贴秋膘”有两大禁忌:无病乱补和虚实不分。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种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金涛教授建议,初秋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以助肝气。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适当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诸如乌梅、山楂、杨桃、苹果、柚子、西红柿等。最后金涛教授在此祝各位在立秋之后这一丰收的季节收获健康金涛主任简介: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资深膏方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常务理事,主持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金涛教授中医循证膏方工作室,杭州日报首届十大人气养生大咖,浙江省、杭州市多家电视台养生类栏目邀请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尤为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并长于中医养生调摄。在继承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循证医学最新成果进行了诸多研究,创立了一整套独特有效的中医循证治疗方法,并独创了系列组方如衡宜系列方,解郁汤,抑忧养心汤,荷叶降脂汤及代谢综合征系列方。用以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如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自免性肝炎、自免性胰腺炎、慢性肾炎、溃疡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白细胞减少症)及过敏性疾病(变应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失眠,焦虑症,抑郁症;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考前综合征;中医肿瘤康复等。

发布了文章

【热点新闻报道】三伏天,躺在滚烫的石板上暴晒能治疗体寒症,是真的吗?

三伏天的太阳底下气温爆表,很多人都觉得太热了,会尽量想办法避开它。而有些大妈呢,却偏偏躺在滚烫的石头地上,认为自己是在做“石疗”,这样可以治病。这是真的吗?靠谱吗?为此,杭州西湖明珠频道明珠新闻栏目记者特地前来采访。完整视频地址如下:大妈们认为,太阳晒了之后石头变热了,这时石头就是至阳之物,通过太阳晒了之后,石头上就有了能量,阳虚、体寒的人与它接触之后,就能从石头之中吸收能量,这比按摩拔罐的效果还要好。这种说的神乎其神的“石疗”靠谱吗?但是,想一想,三伏天让你在大太阳底下晒一会,你能受的了吗?明珠新闻的实习记者就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看自己在太阳底下坐在石凳子上能承受多久,结果,不到一分钟,记者就觉得烫的不行了。 金涛教授认为, 老年人适当晒太阳, 能够促进钙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 也可以疏通经络,增强阳气, 但是像这种大夏天的“石疗”, 不仅不能治病养生,反而可能会引病上身。 所谓的“石疗”其实就是医学中的热石疗法,用于热石疗法的按摩热石,经过特殊加热后,放置在人体的皮肤或经络上,因为热石具有大地的能量,作用于身体局部和整体系统,通过深层的热传导方式把热力源源不断地输入体内,再经由反射穴点的传导,对肌肉组织及关节具有激发调节功能。在进行身体按摩的同时,将按摩精油的主要成分扩散到皮下组织细胞,被身体充分吸收;将精油对身体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金涛教授提醒大家 “热石疗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来进行 包括放置的位置都是有选择的 现在为大暑时节 温度很高 想通过这种“石疗”的方法来养生 可能会导致中暑 养生一定要讲究科学 不要盲目养生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节气。金涛教授提醒市民,时下这种天气,不宜吃太凉的食物,否则寒热相激,容易引起肠胃不适。   大暑前后10天左右,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炎热。在这种天气下,人容易受各种疾病的困扰,如头晕、头痛、无力、腹泻、关节痛;小孩多见厌食症;一些人还容易突发心脏病、高血压等。     金涛教授提醒市民,大暑养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注意避暑,尽量避免在中午从事室外活动。从事室外活动最好选择早晚较凉时分。如果不得不在中午从事室外活动,则要多喝凉水,但不宜多喝冰水;还应多喝解暑降温的凉茶、绿豆汤等。 二是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宜吃太热气的东西,如煎炸、油腻的食品不宜吃;冰冷的东西也应尽量少吃,尤其是冷饮。时下这种天气,人体内较热,一旦吃入过凉的食物,寒热相激,肠胃本身比较薄弱的人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是要注意休息。时下暑性炎热,容易耗气,正常人都会觉得乏力,所以最好能够早休息,尽量不要熬夜。    在饮食上,最好以清淡营养为主,要保持蛋白量充足,多吃鸡肉、鸭肉、豆腐、鸽子肉等,这类食物益气健脾、开胃、利于消化;多吃冬瓜、芥菜、西瓜皮、叶子菜等;适当吃些消暑水果,如雪梨、山竹、西瓜等,但不能过量。   同时适宜多喝补气、消暑、开胃的汤,如马蹄、薏米、花旗参炖瘦肉或鸽子汤,加少量陈皮或生姜;多喝绿豆、红豆糖水,糖水中绿豆、红豆各半,加陈皮、生姜少许,冰糖适量。温补的东西则不宜多吃,如狗肉、羊肉、红参、鹿茸等,这些东西等到秋冬以后再吃更适宜,以免引发一些病症。    夏天时人们会因为天气炎热没有食欲,所以进食较少,但身体的消耗却不减少。所以,进入处暑,人们可以适当进补,但不宜“贴秋膘”,不宜盲目服用人参、鹿茸、阿胶等“大补”的补品。金涛教授认为:“中医养生提倡淡补,也就是饮食清淡,用‘淡’来养生。”因此,在大暑季节,人们的饮食存在一些误区,喜欢吃太凉的食物。其实,天气虽然炎热,但人的阳气普遍偏弱,因为消耗比较严重,所以最好吃甘凉清暑的食物,而不宜吃苦寒、大寒的食物。  金涛主任简介: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资深膏方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常务理事,主持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金涛教授中医循证膏方工作室,杭州日报首届十大人气养生大咖,浙江省、杭州市多家电视台养生类栏目邀请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尤为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并长于中医养生调摄。在继承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循证医学最新成果进行了诸多研究,创立了一整套独特有效的中医循证治疗方法,并独创了系列组方如衡宜系列方,解郁汤,抑忧养心汤,荷叶降脂汤及代谢综合征系列方。用以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如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自免性肝炎、自免性胰腺炎、慢性肾炎、溃疡性结肠炎、桥本甲状腺炎、白细胞减少症)及过敏性疾病(变应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失眠,焦虑症,抑郁症;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考前综合征;中医肿瘤康复等。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