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20254

李康安

乌镇互联网医院

抽丝剥茧细断良恶 明察秋毫针除结魔(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您好,我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李医生,欢迎大家有关肺结节、肺癌、乳腺肿瘤、甲状腺瘤的问题留言交流。希望能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确定结节的部位和性质,在肿瘤作恶之前,无痛、微创、不留疤痕的方法,解决您的困惑和焦虑,还您一个健康美丽的乳房,甲状腺和肺。


发布了文章

置顶

如何更有效的看影像(放射)科门诊:准备合格的影像资料至关重要!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一下自己去医院做CT、钼靶、超声、磁共振(MRI)后,影像资料是怎么来的。下面以CT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做CT虽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拍照,但是得到的图片却和用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不一样,那么CT图片是怎么得来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发挥一下想象力了,人体CT图像其实就是像切西瓜一样把人体模拟切成一片一片的图像,并且每一片越薄,就能发现越细微的病灶,这就是为什么医生会尽量让做薄层CT的原因了。了解了图像是怎么来的之后,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什么样的影像资料才能更有利于医生全面的评估病变的性质,从而做出最准确的诊断。建议大家在就诊前充分准备好必要的资料,会大大提高就诊效率:特别提醒一下,只有需要把影像资料拿到外地或其他医院、或者需要网上咨询找专家的患者,才需要好好准备自己的影像资料,如果大家做CT和就诊是在同一个医院的话,就不用这么费力啦,因为目前每家医院都会保存病人5年以上的资料供医生随时调阅。所以下文仅仅针对看病就诊不在同一个医院的患者。1、最优质资料—原始格式(DICOM)图像的光盘或者可以看到影像图像的电子胶片。这个图像格式是影像科医生分析影像资料时用的专业图像格式,可以进行自由放大、测量大小、测CT值、三维重建、随意调整窗宽窗位等等后续操作。对于这种影像资料,各个医院规定都不一样,有的医院会直接提供光盘影像、有的医院带着空白光盘可以请放射科工作人员帮助拷贝到自己的影像资料,有的医院则可能直接拒绝。所以大家只能尽力而为,必要的时候,可以提前打听清楚要去检查的医院是否可以拿到电子档图像。另外对于有些地方的医院,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扫描影像报告上的电子胶片码来获得自己的原始影像资料,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方便了患者也方便了医生,尤其是对于网上咨询的病人更方便,原始格式(DICOM)图像都不用上传了。2、一般质量的资料—JPG格式的光盘这种影像资料和上一种其实就只是图片格式不同,但是却大大影响了医生的诊断结果,因为这些图片对于影像科医生来说,不能进行一系列后续操作(测量大小、测CT值、三维重建等)。所以患者要想看肺结节等需要大量图片等资料,一定要反复跟医生强调要原始格式(DICOM)的图像,而不要JPG的图片。当然如果是看超声或者钼靶图像,JPG格式的图片也就够了。即使是JPG图像,也建议大家拷光盘,不建议用优盘,因为医院的电脑最害怕传播病毒,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转!3、较差的资料—医院打印出来的胶片患者拿在手里的胶片常常上面也就几十张小图片,而现在一个患者的薄层CT图像常常有300—500张图片。这就像上图所示的,把一个西瓜切成了好几百片,最终只检查其中的几片,那剩下部分的西瓜怎么样就不知道了。当然如果患者手里只有胶片资料,那也要把这些胶片好好保存下来,看门诊的时候带着,毕竟比两手空空还要好一点。4、 不合格的资料—单单只有影像报告甚至两手空空对于这些患者,只能说你们太难为医生了,因为对于结节患者来说,影像资料可能是唯一的诊断依据,没有合格的影像资料,再厉害的专家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然,这种情况可以选择现场再做一个CT,但是大家都知道,医院是非常繁忙的,干啥都要排队。排队半天等到你看门诊时,可能都一早上都过去几个小时了,然后等医生给你开CT检查单,再去做CT,又得排队半天,等你做完CT再回来,时间就不早了,这种情况最好提前挂一个早一点的门诊号,才有可能请医生当天帮你看到图像资料。5、影像资料的数量问题很多患者都不止做一次影像检查,从发现结节开始,有的都随访过很多年了,每一次的资料都是十分宝贵的。结节的诊断,与之前的资料对比非常关键,单单根据一次的影像资料,有时很难给你一个确定的结论,这次门诊可能就要建议你再随访,下次再来。但如果你已经有了前几次的影像资料,有可能影像专家当场就能给出确定意见或建议。因为很多时候肺结节是炎症还是肿瘤,是很难根据单一次影像资料就确定的,需要长期随访对比,观察他们的生长规律,炎症的变化较快,而肿瘤是变化相对缓慢的过程,所以医生需要通过比较患者多次的影像资料,观察结节的生长规律,从而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希望上述建议可以帮助到大家,也祝愿大家能够早日解除结节烦恼! 专家简介:  李康安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美国西北大学纪念医院(2012.7-2013.7),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纪念医院(2014.9-2014.9)、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2015.10-2015.12)及德国夏洛蒂医院(2017.6-2017.6)高级访问学者。擅长高危肺磨玻璃结节、超早期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定性及影像导引下的定位、活检及消融治疗。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7项国际及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曾受邀国际知名专业大会发言20余次。 门诊时间: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上海市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门诊放射科,医生办公室(四),门诊F区放射科 注射室(一)穿进来右转即到 

发布了文章

CT测量肺结节大小变化的重要性

要想在肺结节中确定潜在的恶性结节,很多时候要通过其大小与生长速度进行,比如肺结节越大,恶性可能性就越大,随访过程中有生长,就有可能是恶性。为什么准确地测量出肺结节大小将至关重要,有下面三个原因:(1)在首次基线扫描中,就是病人第一次做CT,我们需要结合结节大小评判恶性风险,比如5mm肺结节恶性可能性很小,比较放心;超过10mm恶性可能性就大得多;(2)在首次评判结束后,我们需要基于结节大小及其相关风险将结节分别给与不同的管理办法,比如小于6mm的如何随访,6-8mm,要如何随访;大于8mm的要如何处理。(3)在后续的CT随访中,我们需要根据结节的大小变化,决定最终的处理决策。一般情况下,长期不变说明结节比较惰性,比较安全,若不断增大,则要引起高度重视。

发布了文章

胸片诊断肺结节靠谱吗?

经常听最近做了CT发现肺结节的病友讲,我以前每年拍片子啊,都是正常的,没说我有结节啊,怎么突然就有结节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拍胸片就跟照像一样,大家看一下下面这张胸片图像可能就明白了。胸片就是把本身是三维的我们的身体压缩在一张二维图像上,我们整个胸部的皮肤、肌肉、肋骨、包括心脏、乳房都重叠在一起,有些密度低的小的结节,就像树林里有一支小松鼠,我们从树林外面是看不到的。那么主要有哪些病变看不到呢:1、纯磨玻璃结节一般看不到,不管大小2、小的实性结节也看不到。3、混合磨玻璃结节多数是看不到的,除非实性部分很大,且密度很高。当然胸片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一些晚期的大的肺肿块、结核、肺炎、胸腔积液、外伤骨折、发育异常等其他一些病变还是可以可以看到的。如果看肺结节,尤其是磨玻璃结节,胸片是不靠谱的,如果是查体,可考虑低剂量CT,如果要准确判断肺结节性质,需要做薄层高分辨率CT,甚至需要靶扫描,当然具体要求还是咨询专业医生。欢迎关注交流。谢谢。

发布了文章

什么是低剂量CT,低剂量CT看肺结节靠谱吗?

所谓低剂量CT就是比传统CT用的射线量比较少,主要是降低毫安秒(mAs),比如正常用80-200毫安秒(mAs),低剂量用5-50毫安秒(mAs),只有正常剂量的1/5-10左右,当然也牺牲了部分分辨率,就是清晰度有所降低。低剂量CT的特点:1、辐射剂量大大降低,只做体检筛查可以考虑。2、对发现结节比胸片具有巨大的优势,能发现大部分早期肺癌。3、大范围筛查,从卫生经济学上讲是合算的。4、可以发现绝大部分高危结节5、容易漏诊一部分密度较低的磨玻璃结节6、如果低剂量CT发现了可疑结节,尤其是混合磨玻璃结节,需要做薄层高分辨CT、甚至是靶扫描。

发布了文章

下周开始,专家门诊恢复了!

各位朋友,因疫情原因门诊关闭了两个多月,给大家带来了诸多不便,非常抱歉!下周开始专家门诊正式恢复,时间为周二和周四上午,地址为新松江路650号门诊D区二楼18号诊室,初次来的朋友可以申请加号,望诸位朋友互相转告,有需要复诊的朋友可以预约了,谢谢!

发布了文章

肺结节做CT为什么要深吸气后屏住气?

经常听病人问,为什么做胸部CT时,做CT的操作人员要让我吸气,吸好气还要屏住,并且连续两次。“憋得难受死了,有必要吗?”我要告诉大家,这是很有必要的,甚至对医生诊断肺结节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不但要吸好气,还有屏牢。为什么要这样呢,有几个原因:1、我们大家都知道,CT为什么能不打造影剂就能看清肺结节,而不需要像腹部脏器占位(比如肝脏等)必须打造影剂,这就是因为肺里面充满气体,和肺结节之间有天然对比。2、我们规定气体的CT值是-1000,在人体内密度最低,而骨皮质密度最高,就规定为+1000。吸气的时候肺里面的气体多了密度就低,呼气的时候气体少了密度就高。结节为什么高密度,就是因为局部有肿瘤或其他细胞增值,气体少了,密度就高了。3、有时病人扫描会出现坠积效应,就是偏后面的肺内血流量增加,气体变少,密度增高,会影响肺结节,尤其是磨玻璃结节的观察,这时需要更换病人的位置,换一个姿势扫描。4、为什么要屏气两次呢,因为第一次叫定位扫描,就是先粗略看一下,就像拍了一张普通胸片,根据这张片子,扫描技师确定扫描的范围。然后进行正式扫描吗,两次吸气屏气程度尽量一致,便于病变位置观察。5、扫描前有的技师会训练一下病人的呼吸,尤其老年病人屏气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但是因为工作比较繁忙,每个病人都训练确实来不及,大家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希望每次做CT之前自己先练习一下,确保吸好屏住。相信看了这篇短文以后大家对做CT时呼吸的控制有了较好的理解,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给留言,我们再一起讨论。

发布了文章

你属于乳腺癌的高发人群吗?

1.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特别是母亲或姐妹曾患过乳腺癌;2.月经初潮在12岁以下,绝经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3.患有某些乳腺良性疾病的人;4.经常接受X线或拍胸片的人;5.从未哺乳、从未生育或生育过晚或流产次数多的人;6.乳腺密度高,质地较坚实的女性;7.腰部以上特别肥胖,腰围与臀围相近的女性。

发布了文章

《柳叶刀》:肺段切除术较传统手术能改善小于2cm肺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

近日,由日本川崎圣玛丽安娜医科大学胸外科佐治久(Hisashi Saji)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早期肺腺癌的手术治疗指南有望被改写。研究人员在日本的70家中心开展了多中心、组间随机、开放标签的3期随机对照试验,对比了临床分期为IA期、直径≤2cm、实变肿瘤比>0.5的早期肺腺癌而言,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的疗效,发现肺段切除术的5年生存率为94.3%,显著优于肺叶切除术的5年生存率(91.1%),且两种术式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未见显著差异。这意味着,接受肺段切除术的患者,5年死亡风险下降了33.7%。该研究首次证实肺段切除术相较肺叶切除术更能改善肺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早期发现的部分肺癌患者提供了损伤更小、结局更优的治疗标准,在未来应用中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总的来说,此研究通过对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腺癌的生存、复发、呼吸功能等数据展开大样本随机对照分析,证实肺段切除术在特定肺癌患者群体中的优越性得到了证明,指南中治疗“金标准”的改变未来也有望提上议事日程。相对于肺叶切除术而言,肺段切除术切除肺组织的比例较低,清扫淋巴结等区域的范围较小,局部复发的可能性更高。但有趣的是,此研究中肺段切除术组患者相对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并未对无复发生存期产生显著影响,且复发后肺段切除术组有着更高的治疗比例。研究者们推测这可能是肺段切除术保留了更多肺实质,为其他疾病或复发的肺癌提供了治疗的储备和潜力,进而导致了两组间总体生存率的差异。由此看来,如何根据影像学特征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手术切除、微波消融及放射治疗),比如早期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结节(AAH)、原位癌(AIS)及微浸润腺癌(MIA)等,这类非常早期的病变本身没有淋巴结转移,是否还需要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如何改进治疗的流程或治疗细节以降低远期局部复发率;以及如何平衡治疗的次生创伤和治疗效果的天平,依然是值得广大肺结节治疗领域专家探索的话题。参考文献:Saji H, Okada M, Tsuboi M, et al. Segmentectomy versus lobectomy in small-sized peripheral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COG0802/WJOG4607L):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phase 3, randomised, controlled, non-inferiority trial. Lancet. 2022;399(10335):1607-1617. doi:10.1016/S0140-6736(21)02333-3

发布了文章

战“磨”日志之七(续集:一年后复查):舅舅的一通电话,保住了表嫂妹妹的一叶肺

术后一年复查胸部CT: 右肺上叶消融区较半年前复查CT图像明显吸收缩小,效果明显,双肺其他部位未见可疑病变,继续半年后复查。 原文: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10点左右,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我想,这么晚了打电话,恐怕是医院有紧急任务。拿起手机一看,竟然是舅舅的电话,一定是有急事。我急忙接了,舅舅告诉我,原来我表嫂的妹妹体检发现了高危肺结节,去当地最好的几个三甲医院看了多位专家,都建议她手术切掉右侧一叶肺。 这可把她吓坏了,就跟她姐姐哭诉(也就是我的表搜),已经准备去住院手术,但又纠结万分,这么年轻就要切掉一叶,那以后再长了结节怎么办呢?我舅舅因为以前听我说起过,有些肺结节是可以不开刀治疗的,所以就说你们不要慌,我先找我外甥问问看。听了舅舅的介绍,我说您跟她讲先不要着急,首先让她把最早发现和3个月复查的胸部CT的电子图像通过邮箱传过来我看一下再确定下一步怎么做。拿到图像后我仔细研究发现,病人右肺上叶后段有一个直径约10.5mm的混合磨玻璃结节,形态不规则,其内有肿瘤血管及部分实变区,已经属于微浸润腺癌阶段。同时其右肺上叶前段也有一个直径约6.3mm的混合磨玻璃结节,3个月复查也没有什么变化。这样我就明白为什么当地三甲医院的医生为什么要说让她切掉右肺上叶整叶肺了,因为这是两个高危肺结节,并且相距一段距离,况且那个比较小的结节位于肺叶的中央,确实胸腔镜下肺段楔形切除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说当地三甲医院的建议也是合理的(可惜当地做不了消融手术)。看了具体的病变图像,我心里就有数了。然后就跟这位表姐交流,我跟她讲了磨玻璃结节的一些特点(大家可以参考我们前面写的“磨玻璃结节是淘气鬼”系列和“发现磨玻璃结节怎么办”系列)。通过我的介绍,表姐也就不是很慌了,也明白了她这种情况是可以选择消融治疗,从而可以保留完整的肺功能。一周以后,表姐由丈夫陪同来到上海,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我们团队为她做了CT引导下两个肺结节的微波消融治疗。手术顺利,历时1个多小时就结束了。消融术后即刻可见消融范围完全覆盖了两个结节,没有明显的气胸和出血,效果很理想。观察了一晚,第二天表姐也没明显不适,两个人买了高铁票就回家了,前后3天,两个压在心头的巨石(高危磨玻璃结节)被搬走了,一叶肺也保住了。术后三个月复查,消融区吸收变小,表现为纤维条索和小空洞。术后半年复查,消融区就已经吸收得只剩下少量的纤维条索,肺结节不见了,整叶肺也保住了。   术前沟通 右肺上叶两枚结节,分别为10mm和6mm 消融针直击结节 术后三个月复查,消融区吸收 术后半年复查,消融区明显变小 专家简介: 李康安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美国西北大学纪念医院(2012.7-2013.7),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纪念医院(2014.9-2014.9)、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2015.10-2015.12)及德国夏洛蒂医院(2017.6-2017.6)高级访问学者。擅长高危肺磨玻璃结节、超早期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定性及影像导引下的定位、活检及消融治疗。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7项国际及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曾受邀国际知名专业大会发言20余次。 门诊时间:特需门诊:周二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上海市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门诊二楼D区18号诊室 

发布了文章

什么是肺癌七项抗体检查?有用吗

什么是肺癌七项自身抗体检测人体的免疫系统非常强大,当机体出现肿瘤细胞“敌情”时,免疫系统就会对肿瘤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在这个过程中,针对肿瘤细胞表达的少量抗原,机体会产生大量的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即“肿瘤自身抗体”。这项检查包括7个肺癌相关指标: MAGE A1、SOX2、p53、GAGE 7、PGP9.5、CAGE、GBU4-5。这些指标在Ⅰ期和Ⅱ期肺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62%和59%),是我国首个批准的肺小结节血液辅助检测指标,肿瘤免疫应答信号反映的肿瘤生物活性侵袭或惰性趋势,对于临床联合影像学评估肺小结节与发现早期肺癌具有一定价值。哪些人群需要做这项检测?(1)、CT发现肺结节人群(2)、年龄>40周岁(3)、具有长期抽烟史的人(4)、高危职业接触暴露史(5)、有肿瘤家族史的人(6)、既往有慢阻肺、肺结核病史的人(7)、长期处于大气污染环境中的人做这项检测,需要哪些准备呢?一般三甲医院门诊都可以开展这项检查。门诊患者,挂号后由门诊医生开具即可。这项检查不需要空腹,只需抽取一管血就行,一次可以得出7个指标,十分方便。肺癌七项自身抗体阳性是否就是“高危”肺结节或肺癌?如果出现肺癌七项自身抗体结果阳性,是否就是“高危”肺结节?这个并不一定。拿到肺癌七项自身抗体结果后,先不要慌张,这个阳性结果需要由专业的医生仔细判读您的CT图像,其它肿瘤标志物及身体状况后进行解读,以及采取后续的相应措施。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发现肺结节后,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坚决戒烟和远离二手烟,提高自身免疫力外,我们还要保持正确的处理态度,那就是:“不忽视,不紧张,早检查,早干预”。


发布了文章

战“磨”日志之九:肺多发癌两次术后又有高危肺结节怎么办,德国的女儿建议我做消融

我已是72岁的老年人,2019年8月份CT复查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其中最大的12mm,9月份右肺胸腔镜微创手术,有两个微浸润腺癌结节,12月份左肺胸腔镜手术,有一个微浸润结节。因之前经历了两次胸腔镜手术,身体非常虚弱,精心调养了两年,基本恢复健康,但体内还有两个7毫米左右的混合磨玻璃结节。由于两次手术,肺功能较差,不能再承受胸腔镜手术了。远在德国的女儿咨询当地的专家,听说消融手术可以治疗,但我们对消融手术一点也不了解,于是我慕名找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影像科李康安主任医生,他是做微波消融手术的专家。2022年1月3日,我到李医生专家门诊就诊,一进门就感到李医生对患者的态度非常好,很容易接近交流,他听完我的病情叙述,在电脑上仔细翻看了每一张CT影像片,给我分析了病情并讲解了CT引导下的消融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较安全,并给我看了几个实际案例,使我对微波消融手术有了深刻的了解,消除了心中的疑虑。从CT片中看到我左肺混合磨玻璃结节已有血管牵连,属于高危,必须干预。我非常感谢李医生,对我一个多发高危肺结节的病人,终于有一个救治的方法了。经手术前各项检查后,1月13日晚5点左右,李医生晚饭都沒顾上吃,就来到手术室亲自为我进行微波消融手术,在CT引导下的消融手术非常顺利,非常成功。我的感受是:当左胸局部麻醉打针时稍有刺痛感,之后就不感觉到痛了,长针扎进结节深处微波消融时,也没有感觉不适和疼痛,拔针时有一股微凉的液体注入左胸内,没有感觉不适。李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非常认真细心,精准操作,时常会温馨地问我有没有不适的地方,跟我不断交流,时刻掌握我的身体状况,我也很配合李医生。大约一小时,手术结束了,李医生微笑地告诉我,手术很好,很成功。我非常开心,对李医生说:“非常感谢李医生,终于挖掉了我身体内的一个地雷,除去了病灶。”手术台上休息片刻后,我能自己从手术台上走下来,在走廊的座位上又休息了半小时,打车回家了。遵照李医生的嘱咐,在家休息,按时服药,感觉饮食、睡觉、走动等生活一切正常,也没有发烧。三天后,1月17日来到李医诊室复查,拍了CT,左肺叶没有气胸,没有积液。看到我的身体恢复得不错,李医生也很高兴。我是又高兴又感功,再次衷心地感谢李医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和蔼可亲,是患者健康的守护神,不愧为是人民的好医生。  左肺上叶混合磨玻璃结节  微波消融术中 术后1月复查,消融区完全覆盖病灶,手术成功,以后我安心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专家简介: 李康安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美国西北大学纪念医院(2012.7-2013.7),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纪念医院(2014.9-2014.9)、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2015.10-2015.12)及德国夏洛蒂医院(2017.6-2017.6)高级访问学者。擅长高危肺磨玻璃结节、超早期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定性及影像导引下的定位、活检及消融治疗。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7项国际及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曾受邀国际知名专业大会发言20余次。 门诊时间:特需门诊:周二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上海市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门诊D区二楼18诊室  

发布了文章

战“磨”日志之八:腮腺癌患者术前发现肺结节-从发现到治愈

这位67岁的患友在腮腺癌术前检查的时候发现10mm的磨玻璃肺结节,排除了腮腺癌肺转移后,建议腮腺癌手术后进行随访。三个月后复查,结节稍有增大,但是由于患者年龄较大且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还是选择继续随访。一年后复查,结节密度明显增高,体积增大,并出现肿瘤血管影,考虑微浸润腺癌,且需要尽快手术处理。但是患者刚刚开了腮腺癌手术,年龄也比较大,身体条件恐怕不能耐受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儿子也很着急,四处求医,辗转多地打听,后来得知我们团队可以做消融术,手术创伤比较小,恢复也快。由于工作繁忙脱不开身,于是孝顺的儿子就查好我的门诊时间和地址,请他父亲帮忙带老妈来我门诊咨询,中间不停通过电话跟老爸沟通,最后决定请我们团队帮老妈进行微波消融同步活检手术。完善相关术前检查之后,我尽快帮她安排了手术。消融过程中完成了同步的活检,术后即刻消融区覆盖病灶,没有明显的出血和气胸,手术过程很顺利。病理结果证实是一个肺腺癌。术后一周复查,消融区完全覆盖结节。之后一个月、三个月、一年的随访,消融区逐渐吸收变小。虽然目前对于高危肺结节,肺叶或亚肺叶切除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对于高龄、心肺功能差、术后新发病灶、不能耐受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微创高效的消融治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随着肺结节消融治疗的普及和消融技术的发展,希望以后会造福更多的患者。  专家简介: 李康安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美国西北大学纪念医院(2012.7-2013.7),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纪念医院(2014.9-2014.9)、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2015.10-2015.12)及德国夏洛蒂医院(2017.6-2017.6)高级访问学者。擅长高危肺磨玻璃结节、超早期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定性及影像导引下的定位、活检及消融治疗。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7项国际及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曾受邀国际知名专业大会发言20余次。 门诊时间: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上海市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门诊放射科,医生办公室(四)

发布了文章

战“磨”日志之七:舅舅的一通电话,保住了表嫂妹妹的一叶肺

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10点左右,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我想,这么晚了打电话,恐怕是医院有紧急任务。拿起手机一看,竟然是舅舅的电话,一定是有急事。我急忙接了,舅舅告诉我,原来我表嫂的妹妹体检发现了高危肺结节,去当地最好的几个三甲医院看了多位专家,都建议她手术切掉右侧一叶肺。 这可把她吓坏了,就跟她姐姐哭诉(也就是我的表嫂),已经准备去住院手术,但又纠结万分,这么年轻就要切掉一叶,那以后再长了结节怎么办呢?我舅舅因为以前听我说起过,有些肺结节是可以不开刀治疗的,所以就说你们不要慌,我先找我外甥问问看。听了舅舅的介绍,我说您跟她讲先不要着急,首先让她把最早发现和3个月复查的胸部CT的电子图像通过邮箱传过来我看一下再确定下一步怎么做。拿到图像后我仔细研究发现,病人右肺上叶后段有一个直径约10.5mm的混合磨玻璃结节,形态不规则,其内有肿瘤血管及部分实变区,已经属于微浸润腺癌阶段。同时其右肺上叶前段也有一个直径约6.3mm的混合磨玻璃结节,3个月复查也没有什么变化。这样我就明白为什么当地三甲医院的医生为什么要说让她切掉右肺上叶整叶肺了,因为这是两个高危肺结节,并且相距一段距离,况且那个比较小的结节位于肺叶的中央,确实胸腔镜下肺段楔形切除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说当地三甲医院的建议也是合理的(可惜当地做不了消融手术)。右肺上叶后段结节右肺上叶前段结节,更加靠近肺门看了具体的病变图像,我心里就有数了。然后就跟这位表姐交流,我跟她讲了磨玻璃结节的一些特点(大家可以参考我们前面写的“磨玻璃结节是淘气鬼”系列和“发现磨玻璃结节怎么办”系列)。通过我的介绍,表姐也就不是很慌了,也明白了她这种情况是可以选择消融治疗,从而可以保留完整的肺功能。一周以后,表姐由丈夫陪同来到上海,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我们团队为她做了CT引导下两个肺结节的微波消融治疗。手术顺利,历时1个多小时就结束了。消融术后即刻可见消融范围完全覆盖了两个结节,没有明显的气胸和出血,效果很理想。右肺上叶后段结节消融右肺上叶前段结节消融观察了一晚,第二天表姐也没明显不适,两个人买了高铁票就回家了,前后3天,两个压在心头的巨石(高危磨玻璃结节)被搬走了,一叶肺也保住了。术后三个月复查,消融区吸收变小,表现为纤维条索和小空洞。术后半年复查,消融区就已经吸收得只剩下少量的纤维条索,肺结节被消灭了,整叶肺也保住了。专家简介: 李康安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美国西北大学纪念医院(2012.7-2013.7),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纪念医院(2014.9-2014.9)、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2015.10-2015.12)及德国夏洛蒂医院(2017.6-2017.6)高级访问学者。擅长高危肺磨玻璃结节、超早期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定性及影像导引下的定位、活检及消融治疗。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7项国际及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曾受邀国际知名专业大会发言20余次。 门诊时间: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上海市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门诊放射科,医生办公室(四)

发布了文章

战“磨”日志之六:树枝上的小苹果

这位患者是一位30岁的年轻女性,今年一月体检发现双肺有多发的磨玻璃结节,最大的位于左肺上叶舌段,虽然是个实性成分很少的混合磨玻璃结节,但是大小有10mm,并且有多支肿瘤供血血管,和胸膜牵拉的恶性征象,已经符合早期肺癌的表现。这样的情况就要告知病人要择期处理,再等下去风险可能会越来越大。为了缓解病人的担心,我也明确告知病人:“很多肺结节的变化都是非常缓慢的,有的甚至几年十几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你这个结节确实已经有恶变的倾向,但是很早期,处理掉之后对你的寿命不会有影响。”                              左肺上叶结节,有肿瘤供血血管,象挂在树上的小苹果恰巧我发现这个结节长得很有意思,上方正好是粗大的肺血管,并且分出供血血管进入结节,“你看,这个结节像不像一个挂在树枝上的小苹果。”显然这个可爱的比喻让患者心情好了一些。接着,我又安慰她:“你发现的时机很好,发现没多久就可以立马处理掉,以绝后患。而且消融之后对你的生活没有影响,只要定期复查就行了。”术后即刻,消融区覆盖结节手术在CT引导下进行,避开肋骨及血管进针,准确穿刺病灶,然后用小功率缓慢消融结节。消融术后即刻可见消融范围完全覆盖了结节,没有明显的气胸和出血,手术很顺利,效果也很理想。术后半年复查,消融区基本吸收,“小苹果”也不见了!术后患者来复查,我问她有没有什么不舒服,她说一点感觉也没有,我笑着说:“年轻就是好啊,耐受力强,恢复得也快!“确实这位患者的恢复速度有点超出我的预测了,术后三个月复查,消融区就已经吸收得只剩下少量的纤维条索了。术后半年复查,消融区基本吸收完全,“小苹果”也不见了!专家简介: 李康安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美国西北大学纪念医院(2012.7-2013.7),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纪念医院(2014.9-2014.9)、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2015.10-2015.12)及德国夏洛蒂医院(2017.6-2017.6)高级访问学者。擅长高危肺磨玻璃结节、超早期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定性及影像导引下的定位、活检及消融治疗。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7项国际及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曾受邀国际知名专业大会发言20余次。 门诊时间: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上海市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门诊放射科,医生办公室(四)

发布了文章

战“磨”日志之五:耄耋老人患高危肺结节几经辗转求医,消融治疗解决“心头大患

这位80岁的耄耋老人是在2015年的时候首次发现了肺结节,并没有在意。两年后,结节的实性部分增大,依然没有引起重视。然而就在去年,CT显示结节明显增大并且有恶性征象,需要手术切除。患者辗转多地,看了很多医院,打听了很多地方,都因为年龄太大,没有敢给他做手术。找到我的时候,患者家属对我说:“我老伴儿都80多了,可经不起大手术了,听说有办法可以让他不那么受罪是么?”我仔细地看了他的CT后,如实告诉他确实是有一些恶性的征象,而且结节也比较大,介于老先生年纪很大了,也不建议做手术切除,消融治疗的话创伤小很多,老先生也能耐受。这位老人给我印象很深刻,名牌大学毕业,在那个年代是真正的高级知识分子。老先生话不多,常常是他老伴儿在和我交流他的病情。通过谈话我得知,老先生的肺结节很多年前就查出来了,那时候结节还小就没在意,也忘记了随访。两年后,结节实性部分增大,本该引起重视的,但还是放任它肆意生长。 结果就在去年一次检查发现结节已经明显增大了,并且有恶性征象,不能再拖了。一家人找了很多医院看都说要做手术,可一听手术的种种风险,就犹豫了。恰巧患者的儿媳妇在我这里做过乳腺结节的消融术,才想起来这看能不能做肺结节的消融术。怀着忐忑的心找到我,从他们脸上我看到了担心和疲惫,生病真是对身心的双重折磨。这一刻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每个来看结节的病人都要执意追问我:“医生,我这个结节好不好?”若是得到一个好的答案,便安心地回去了;若是得到一个相对隐晦的描述都会让他们高度紧张,医生的一句话真的会影响患者的心境。病人们需要了解疾病的真相,渴望一个直截了当的结论。所以每次门诊我都会和病人尽量谈的久一点,其实看病只是几分钟的事,但多数时间都是在安抚病人的情绪。“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可能这就是医生日常诊疗工作的真实写照。做完术前检查,我给老先生尽快安排了手术,老先生也很配合。手术过程中有一点气胸,好在手术还是顺利地进行了。谨慎考虑,还是嘱咐家属晚上要密切关注病人的情况,一有不舒服立刻来医院。好在老先生状况很好,度过了平安的一夜。术后几次复查,消融区逐渐吸收缩小,看着老先生状态也越来越好,连神态都和以前不一样了,我很是为他高兴。   以下为患者家属自述:  我老伴是去年11月7日做的手术,那一天我们很担心,因为我老伴年纪大了,八十出头了。做手术之前,李主任还倒了水给他喝,我觉得很暖心。做完手术李主任还嘱咐我们,万一晚上老先生不舒服,马上到医院里来。因为在手术过程中,有一点气胸,他说来了我会关照医生怎么处理的,你放心好了。手术结束的那天我一晚上没睡觉,生怕老伴有什么事,结果一晚上都很平安地过去了。第二天,我老伴儿心里很开心,因为没受多少苦,嘴巴馋要吃生煎馒头。可能吃的快了一点呛到了,咳出了一点血,我一下子又紧张了,马上联系了李主任,李主任说再观察观察,不行就来医院。后来也就没事了,算是虚惊一场。真的很庆幸遇到了李主任,否则不知道后果怎么样,在别的医院看都说要手术,我们都很紧张。李主任仔细看了CT后,先给我们吃了一剂定心丸,说问题是存在的,但不会很严重,是早期或者早早期。后来病理结果出来果真是这个结果。他肺上的结节有十几个,最大的一个已经搞掉了。还有的李主任一直在观察,说没什么动静,到12月再来复查。我现在经历过一次不怕了,就算第二个再发现问题,我们就再消融一次。我对这个手术还是很有信心的,关键创伤比较小,也没什么痛苦。术后的这几个月,我老伴身体越来越好,心情也好,人也长胖一点了。复查下来结果也比较好,而且术后一点也没有不良反应什么的。结节消融掉了,思想负担也没有了,心情也愉快了,我们的子女非常很开心。真的很感谢李主任对我们的关照。    现在我老伴每天在外面锻炼锻炼身体,家务事也帮我做一点,有时候还帮我洗洗碗什么的。这半年多,李主任经常跟我们联络,像朋友一样。在看诊平台上经常问我们老先生身体怎么样,就像亲人一样。我周围的朋友知道了李主任之后也去看病,她肺结节也很多,看完以后李主任说问题不大,随访观察就行了。我的这个朋友开心的咧,说我这辈子没碰到过这么好的医生,不光帮我看病还在心理上安慰我,我感觉身体一半的毛病都好了。有李主任在也是我们上海人的福气!  专家简介: 李康安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美国西北大学纪念医院(2012.7-2013.7),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纪念医院(2014.9-2014.9)、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2015.10-2015.12)及德国夏洛蒂医院(2017.6-2017.6)高级访问学者。擅长高危肺磨玻璃结节、超早期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定性及影像导引下的定位、活检及消融治疗。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7项国际及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曾受邀国际知名专业大会发言20余次。 门诊时间: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上海市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门诊放射科,医生办公室(四)  

发布了文章

战“磨”日志之四:十七岁的我竟然得了高危肺结节

2020年的12月份,我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病时,由于疫情管理,我被要求做一个CT平扫排除新冠,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检查出了肺结节,当我在报告上看到高危两个字时,心里咯噔一下,大脑一片空白。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立刻百度搜索了关于肺部磨玻璃结节9mm的关键词,大多数医生都表示不乐观,有可能是早期的肺癌,如果有恶性倾向的话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虽然我也知道生病不能去网上查了自己吓自己,要去医院找医生,但是还是忍不住地越想越害怕,不明白这样的事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我才17岁,都还没成年啊!以前一直觉得生病手术什么的离我很遥远,现在仔细想想是不是因为我平时的生活作息不规律,不爱运动,饮食也不健康,病魔才会找上我。抱着忐忑的心情,我立刻预约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的李康安医生的专家门诊,隔天便去了医院。李康安医生给我和陪同的父母详细描述了关于我肺部结节的病情,说我右肺下叶的结节有9mm,算比较大的了,而且还是混合磨玻璃结节,里面还有肿瘤血管影和小空泡,这些都是结节不好的征象。李医生让我先吃药抗炎治疗1个月以后来医院复查,如果常规抗炎治疗后结节消失了那就不用手术了,如果结节没有明显变化的话,就说明这个结节不是炎症,那就需要进行治疗了,毕竟有癌症风险了。我向来是个乐观的人,听到这还是有点紧张,手心微微发汗,身上被汗水打湿的衣衫有点发凉,希望吃药的话结节能消掉,就不用手术了。一个月后复诊,我做了胸部双源平扫,右肺下叶的混合磨玻璃结节还是高危,基本没有变化。不过上次检查出的其他几个小的实性结节都消失了,也算是值得高兴的事,我在心中安慰自己,但终究是逃不过要手术了。李医生先给我开了检查的单子,贴心的告诉我是做微创手术,会打麻药不疼的,也不会留疤,让我不要太担心。我心想现在医学真的好先进,能把病人的痛苦降到最低,听完医生的话我的心情总算放松了一些。2020年的1月21号,李医生给我做了肺结节微波消融术,一进手术室发现设备都很高科技,机器都是白色系的极简风。手术很快20分钟左右就结束了,虽然手术过程中不能动,但是一点都不疼,只是感觉到拔针的时候微凉的液体在皮肤上流动。手术过程中李医生经常会问我有没有什么不适,有的话要说出来,方便医生了解我的身体状况。整个手术我都感受不到什么疼痛,加上李医生会一直和我交流,我对手术的恐惧也逐渐消失。这次手术经历比我想象中的好上太多了,丝毫没有痛苦,术后可以立刻下床走动,我自己也觉得好神奇,我完全不像一个刚下手术台的病人。手术结束后,李医生耐心地和我进行了术后交流,告诉我手术很成功,还嘱咐我针眼贴了防水贴可以洗澡,三天后可以把防水贴撕掉,不要剧烈运动,多加休养就行了。真的很庆幸医学方面的进步发展,手术创伤越来越小,术后护理也越来越简单,把病人的痛苦降到最低,对以后的生活也没有影响。此刻,我感到无比地轻松,前几天的担心焦虑一下子烟消云散。一个月后我来医院复查,消融效果很好,结节被完全覆盖了,周围的肺组织是完好无损的。半年后复查,手术消融的区域明显吸收变小,看来恢复得非常好,结节彻底消失不见了,这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无病一身轻,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真的非常感谢李医生,感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专家简介:  李康安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美国西北大学纪念医院(2012.7-2013.7),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纪念医院(2014.9-2014.9)、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2015.10-2015.12)及德国夏洛蒂医院(2017.6-2017.6)高级访问学者。擅长高危肺磨玻璃结节、超早期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定性及影像导引下的定位、活检及消融治疗。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7项国际及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曾受邀国际知名专业大会发言20余次。 门诊时间: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上海市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门诊放射科,医生办公室(四) 

发布了文章

战“磨”日志之三:最可爱的人

我于2021年2月在一次单位例行体检中发现肺部结节,抱着谨慎的态度,我于3月27日在市一松江南院做了肺部双源CT平扫,结果诊断为“右肺中叶混合磨玻璃结节,建议随访”。在网上查了关于混合磨玻璃结节的信息,得知这种结节有70%的概率为恶变,我开始高度重视“磨玻璃结节”,也开始了我的求医之路。整个4月份我都奔走在呼吸科、胸外科之间,各科医生看了我的CT影像,都认为我的肺结节不像是个 “好东西”,建议进行手术。这让我变得十分紧张和敏感,同时希望有一个医师能够给我明确肯定的回答,也希望除了胸腔镜手术之外,有别的更好的治疗方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于5月初挂了市一南院影像学科李康安主任的号。第一次与李主任见面,就给我一种慈眉善目、平易近人的感觉,在他的办公室没有压抑的感觉。李主任仔细看了我的CT影像,非常耐心的分析病情,对我的问询也是不厌其烦、有问必答,然后有理有据的得出结论。李主任告诉我,我的肺结节属于肺癌早期,可以用“CT引导下的消融手术”为我提供治疗,同时告诉我,我目前的情况属于手术窗口期。就这样,李主任以一种轻松、严禁的方式与我交流,让我原本紧张的心情趋于缓和,同时李主任让我关注了“好医生在线”,从他的文章中我了解到肺结节的详细情况和诊疗方案,也让我慢慢建立起了治疗的信心。通过几次问诊,李主任了解到我对肺结节焦虑的心情,他急我所急,当即安排我做术前检查,并于5月19日晚为我进行了肺部CT引导下的消融手术。那天一直下着雨,李主任没有吃饭,一个晚上都为了我提供治疗。只是有点感慨人生起伏吧,由于我在术中发生气胸情况,李主任在考虑到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中止了手术。当晚在他的办公室,他一直照顾我的情绪,给我安慰,同时又为我制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案,说实话,那天我的心情非常的沮丧失落,身心俱疲。但是看到李主任也是满脸的疲惫,态度始终平易近人,这让我非常感动,发自内心对他的医德暗暗敬佩。肺胸腔镜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还要住院,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本身对手术也是有恐惧感,但还有一个大的因素是我不想病情让家人知道,不想他们为我担心。在这样的复杂心情下,综合考虑,无疑肺部结节消融术是对我损伤最小,最为快捷、又能把损失减到最小的方案了。根据李主任的医嘱,我与6月24日进行了肺部双源CT平扫检查,结果显示我的气胸完全恢复,但肺部结节依然存在,手术中还是可能发生同样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主任还是选择为我做手术,除了感谢之情,我更对李主任的为人颇为敬佩,感觉在和他的接触交流中,他更像是我的良师益友。我预约了本周四进行肺部的消融术,我对此保持信心,不仅是对李主任的医术,更是对他的医德肃然起敬。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个特别的日子。身为党员的李主任为我进行了肺部消融手术。在术中,李主任的整个团队都表现出了敬业、专业的状态,李主任也一直与我保持交流,了解我的身体感受,就这样,手术进行的很顺利。术后,我就可以直接起身走动,李主任一如既往的以一种轻松、和蔼的态度与我交流了下手术的情况,让我可以安心的回去休息,并对我医嘱。他--李康安主任,依旧没有吃晚饭,整个团队也为了我得到好的治疗效果给我提供帮助与服务,这就是新时代下的中共党员!此时的我,感谢已经不能表达我的心情,对李康安教授团队充满着感激之情。7月15日,我根据医嘱进行了复诊,结果显示一切正常,李主任以一个医师、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和责任,为我拆除了这个“定时炸弹”,让我重获新生!同时,李主任为我制定了关于消融术后康复与随访的计划,很贴心的服务。因为有了消融术,有了李主任的治疗,我几乎可以无缝对接、投入到我的工作与家庭生活中,避免了诸多不便与不安。致李康安教授团队的锦旗,也只能表达我微不足道的感恩之情。回首这将近半年的时间,本来感觉挺糟糕的一段经历,现在看来反而成为了我人生的一段宝贵回忆,它坚定了我的意志,让我对生活充满信心。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歌颂抗战中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我觉得在我和肺结节的“战斗中”,李康安主任是在我的这场战役里那个最可爱的人。                                                             上海市民:徐---                                                            2021年7月16日 专家简介:  李康安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美国西北大学纪念医院(2012.7-2013.7),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纪念医院(2014.9-2014.9)、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2015.10-2015.12)及德国夏洛蒂医院(2017.6-2017.6)高级访问学者。擅长高危肺磨玻璃结节、超早期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定性及影像导引下的定位、活检及消融治疗。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7项国际及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曾受邀国际知名专业大会发言20余次。 门诊时间: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上海市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门诊放射科,医生办公室(四) 

发布了文章

战“磨”日志之二:妻子得了肺结节,丈夫瞒着她求医

最近有一位病人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朋友的妻子在几年前检查出了肺结节,朋友和我一样是一名影像科医生,平时看了那么多肺结节的片子,内心早就翻不起什么波澜了,医生的职业素养就是需要理性大于情感的,但到了自己妻子这里便犯了愁。虽说病人有病情知情权,但是看了那么多患者,因为一个小小的肺结节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日惴惴不安,即使医生说了不需要立刻处理,随访观察,但随访就意味着一个不确定因素一直存在,肺结节在患者的眼里像一个定时炸弹,始终挥之不去。为了不让自己的妻子种下心结,这位丈夫决定暂时不告诉妻子她得了肺结节的事实。但是这份焦虑只能他独自承担,渐渐地他也变成了众多因肺结节万分焦虑的患者中的一员,虽然平时总是安慰病人不要过分担心,照常生活,该干嘛干嘛,到了自己这里却过不了那个坎儿了。几经波折,朋友找到我,想给他妻子做肺结节消融手术。自从他得知妻子得了肺结节之后,他便四处求医,随访了很多年,也咨询过很多医生,自己也常常焦虑得睡不着觉。就这样瞒了老婆好几年,终于坐不住了。临手术前,他才告诉妻子她得了肺结节,需要尽快手术,但是要请她选择在本省找知名专家做还是到上海找我们团队做,妻子立即决定到上海手术。术前计划消融三个结节,左肺下叶两个结节考虑原位癌,右肺结节考虑微浸润腺癌。先做了左肺的两个结节,手术很成功,看病人状态也很好,争得了病人和家属的同意后,把右肺的结节也消融掉了。       第一枚结节精准消融        第二枚结节精准消融          第三枚结节精准消融手术过程很顺利,丈夫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我打趣他说:“你和你老婆的感情真好,自己哪怕焦虑得睡不着觉,也不舍得让老婆知道。”术后从朋友那得知,病人恢复得很快,做完手术三天后就上班了,我心里由衷的为他们高兴!术前术后医生团队与丈夫密切沟通交流四个月后随访复查消融四个月后同学帮爱人做了薄层CT随访,消融范围完全覆盖病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同学爱人很开心,同学很开心,我们团队更开心。 医生团队与患者家属密切交流 左肺下叶背段结节消融前与消融四月后对比左肺下叶前基底段消融前与消融4月后对比右肺下叶背段结节消融前与消融4月后对比(未完待续) 专家简介:  李康安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美国西北大学纪念医院(2012.7-2013.7),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纪念医院(2014.9-2014.9)、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2015.10-2015.12)及德国夏洛蒂医院(2017.6-2017.6)高级访问学者。擅长高危肺磨玻璃结节、超早期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定性及影像导引下的定位、活检及消融治疗。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7项国际及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曾受邀国际知名专业大会发言20余次。 门诊时间: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上海市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门诊放射科,医生办公室(四) 

发布了文章

战“磨”日志之一:磨玻璃结节消融后癌细胞能够全部被杀死吗?

病人,男,60岁,体检发现右肺下叶背段磨玻璃结节,直径约8mm。常规抗炎1月复查,病灶未见明显变化。高分辨率CT观察,磨玻璃病灶内见实性成分及肿瘤血管影,考虑原位癌微浸润可能。 该病人儿子很孝顺,果断拍板帮他老爸做微创消融手术。手术顺利,共用时约20分钟,病人未感觉任何不适。 活检病理证实:肺腺癌嘱两周2周后病人回来CT复查,手术效果良好,可见磨玻璃结节完全被消融区覆盖。 嘱病人回家修养,3个月回来复查。1个月后病人听朋友讲肺癌要切掉,遂去上海某医院手术,手术切掉右下肺叶,未找到癌细胞。 3个月后,病人找我复查,可高兴了,对我讲:李医生,你做的可干净了,病理科的医生说一个癌细胞都没有了!相信通过这个病例我们可以明白,磨玻璃结节消融是可以完全杀死癌细胞的,不需要再做肺切除,消融后定期观察就可以啦。肿瘤消融术此前已经在肝癌、肾癌等应用多年,如今已入选早期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如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和国内的多项治疗指南都支持微波消融术可作为IA期肺癌的治疗选择,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于高危肺结节治疗,其精准、微创的优势有望为更多患者减小创伤、降低手术风险。专家简介:  李康安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美国西北大学纪念医院(2012.7-2013.7),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纪念医院(2014.9-2014.9)、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2015.10-2015.12)及德国夏洛蒂医院(2017.6-2017.6)高级访问学者。擅长高危肺磨玻璃结节、超早期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定性及影像导引下的定位、活检及消融治疗。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7项国际及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曾受邀国际知名专业大会发言20余次。 门诊时间: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上海市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门诊放射科,医生办公室(四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