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722282

刘展会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脑肿瘤、脑外伤、高血压性脑出血、癫痫、特发性震颤、脑血管病、脊髓损伤和脊髓肿瘤的手术治疗和脑胶质瘤、脑外伤、神经内窥镜和显微镜技术切除脑肿瘤。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出血
脑出血
高血压
肿瘤
脑梗
头痛
动脉狭窄
脑梗塞
卒中
颈动脉狭窄

发布了文章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大脑位于颅腔中,在颅腔于大脑之间有一层脑膜叫蛛网膜,蛛网膜与大脑之间的空隙叫蛛网膜下腔,其中充满脑脊液,而大脑就被浸泡在脑脊液内。供应大脑血液的大血管就在蛛网膜下腔中穿行,并且所有的脑神经也从蛛网膜下腔中穿出。  当脑血管破裂出血时,血液首先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严重时会出现昏迷。  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有哪些:  1.脑动脉瘤:好发于40-60岁,起病急骤,头痛剧烈,颈强及克氏征可为阳性,部分病人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头部CT显示脑沟、脑池高密度影,还可见脑(室)内血肿、脑积水、脑梗死、脑水肿情况,脑血管造影或CTA可确诊。  2.脑动静脉畸形:好发于35岁以上病人,出血多发生在脑内,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9%,常有癫痫发作及头痛病史。头CT增强检查或MRI检查可见血管畸形影,脑血管造影可以明确诊断。并了解血管畸形团大小、范围、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以及血流速度。  3.烟雾病: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可表现为先天或缺血性脑卒中,缺血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反复发作,逐渐出现肢体瘫痪、失语、智力减退等症状,发病急,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局灶性神经体征,头部MRA提示血管异常,可见烟雾状异常颅底血管影。  4.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约有7%-30%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无异常表现,原因可能为:(1)未被发现的动脉瘤,产生原因有脑血管痉挛出血后动脉瘤破坏或自发血栓形成,瘤颈狭窄或造影技术不当、读片有误等;(2)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包括隐匿性AVM、海绵状血管瘤、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淀粉样变性、血液病、免疫病等。(3)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上病人中部分病人需要进一步检查。  5.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有较为明确的头部外伤史,部分病人脑CT可以合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等,当病史不详较难鉴别外伤性或自发性时,可行脑血管CTA检查除外脑血管动脉瘤。

发布了文章

【疑问解答】脑梗到底有多可怕?

脑梗塞属于一种脑血管病,是指因脑血管堵塞,出现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梗塞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常会在患者休息和深睡眠的时候发病,因为这个时候人身体供血会减少,如果脑血管再堵塞就极容易发生脑梗。有的人一觉醒来,就发现口眼歪斜了,半身不遂,举不动筷子了,这就是发生了脑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所以,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不给脑梗可乘之机。  作为老年人,特别是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脑血管疾病的筛查,明确自己患有脑梗塞或者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针对其发生机制尽早应用高效和安全的药物,减少疾病的复发。  针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机制造成的脑梗塞,应该考虑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和合理控制,管理血压、血糖,忌烟限酒,适当运动,合理的科学的饮食起居,来综合预防。  针对由于房颤等心源性脑梗死或者脑栓塞,应该在积极应用抗凝药物得前提下,尽早进行针对性的心脏疾病治疗。  老年患者要注意定期检查身体,对自身患有的慢性疾病加强管理,积极主动的进行药物治疗。  常做三个测试  1、语言测试,请患者复述一句短语,如说话不清楚或者无法说话;  2、微笑测试,请患者“露齿”或微笑,一侧面部表情不正常;  3、举手测试,请患者闭眼,如双臂平举10秒钟,一个手臂无法维持。  患者只要出现这三个症状的其中任意一个,就要毫不迟疑地就医。  紧急处理:让患者歪头平躺  脑梗、脑出血并没有黄金急救时间,抢救越快越好。  ①一定要马上打120,在急救医生的帮助下救送患者,而不是家属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自行处理。可以让病人就地平躺,将头侧向一边。  ②到医院后立刻做脑CT,当CT检查没有脑出血,脑组织“尚未见异常”,这时要迅速做脑血管造影……这些程序环环相扣,非常紧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家属害怕患者由于检查挪动时再出意外、手术中出意外等情况,不能做出决定,迟迟不签字,无形中拖延了时间。  ③一定要看急诊,别挂门诊。在急诊,梗塞患者通过绿色通道做CT,迅速查明情况,可以快速手术溶栓。  ④所去的医院,应是具有动脉溶栓医疗条件的急诊医疗机构,还要24小时有出诊医生做动脉溶栓治疗,以保证患者在充裕的时间内得到救治。  急救一定要快  脑卒中患者中,有60-80%是脑梗死患者,以脑梗为例,当脑梗发生时,神经细胞在缺血几分钟内就可能发生不可逆性坏死。因此,在发病3小时内越早接受溶栓治疗,发生坏死的神经细胞越少,患者的残疾风险也会越低。  对这类患者国内外治疗指南均推荐对发病后4.5小时内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尽快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研究显示:静脉溶栓治疗不仅在24小时内就可以看到症状缓解,而且可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残疾的比例,并挽救患者生命。  然而现实中,大多数患者家属在脑梗发生后只记得“尽快”把病人往医院送,但应该送往什么医院,老百姓完全不了解。国际标准规定,脑梗患者从进入医院的大门到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应尽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

发布了文章

古稀老人突发脑出血,开颅手术挽救生命—西安市九院神经外科

家住西安周至74岁的何大爷,是一位铁路退休职工。身体体质一般,4年前在西安某医院行心脏介入手术,且既往高血压病史15年,最高达180\100mmhg,平时口服降压药,控制欠佳。在家突发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及伴有左侧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救治,入院2小时后病情加重,发现患者出血量不断增多。于是转入西安市第九医院,由我院神经外科刘展会主任、袁山旗主治医生等专家团队进行联合会诊,并开通绿色通道,尽最大的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术前头颅CT  行头颅CT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由最开始的9ml增加到60ml。刘展会主任介绍:右侧基底节区主要是壳核和丘脑,这两个部位都是发生脑出血最常见的位置,典型可见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及偏盲等三偏体征,大脑脑出血可出现意识障碍,也可穿破脑组织进入脑室,出现血性CSF,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患者易出现生命危险。  根据患者的情况,刘展会主任、袁山旗医生组成的专家在全麻状态下为患者行脑出血开颅手术,手中尽量避免损伤功能区及神经血管,清除血肿、解除脑压迫、缓解严重颅内高压及脑疝等现象,术后患者未出现长期昏迷、肺部感染、失语等并发症。  术后CT结果    患者术后左侧肢体活动受限的症状有所改善,其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Ⅰ级。需继续服药,控制血压,并加强左侧肢体功能训练。  延伸阅读: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康复训练方法  1、被动运动:  全部依靠外力来帮助完成的运动,包括借助医生、家人、康复器具、健侧肢等来实现,目的是维持正常或现存关节活动范围和防止挛缩、变形。  适合于0到Ⅰ级的肌力训练。  被动运动针对关节部位的活动和肌肉按摩,患者一般采取仰卧位,在医务人员和家属的帮助下进行足踝、足趾、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被动屈伸和旋转运动或者肌肉按摩和牵拉,静态下放松肌肉和肢体的紧张感,矫正姿势。  注意做被动运动时不要引起明显的疼痛感,碰到关节粘连感时,避免暴力强行运动。  2、助力运动:  患者不能自主关节活动或活动范围达不到正常值,无足够力量完成主动运动时,由医务人员、患者本人的健侧肢体或利用器械提供力量来协助患肢进行的运动。  遵循主动运动为主,助力运动为辅的原则。助力运动适合Ⅱ级以上Ⅲ级以下的肌力训练。  3、主动运动:  可以依靠自身能力完成的运动。肌力达到Ⅲ级或以上时,患者可进行主动运动。主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温和的牵拉作用,能松解粘连组织,牵拉挛缩组织,有助于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例如一般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较上肢早,发病后的2到3周可以开始站立行走训练,防止下肢萎缩。  4、抗阻运动:  肌肉在克服外来阻力时进行的主动运动,阻力的大小根据患肢肌力而定,以经过用力后能克服阻力完成运动为度。  目的是为了增强肌肉力量,均衡肌肉差异,适用于肌力大于Ⅲ级的肌力训练。抗阻运动按照肌肉收缩类型可分为:抗等长阻力运动、抗等张阻力运动、等速运动。

发布了文章

脑出血常见后遗症及康复锻炼方法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和脑血管畸形等。该病发病十分迅速,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其常见的后遗症主要有:  1、脑出血最常见的后遗症是偏瘫,具体表现为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常伴感觉障碍如冷热、疼痛等感觉减退或完全不知。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面瘫和视野缺损。  2、精神和智力障碍: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的脑出血意外,可留有精神和智力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  3、失语:脑出血后遗症型失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运动性失语表现为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2、感觉性失语则无语言表达障碍,但听不懂别人的话,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表现为答非所问,自说自话;3、命名性失语则表现为看到一件物品,能说出它的用途,但却叫不出名称。  4、其它症状:脑出血后遗症的其它症状还有: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  脑出血后遗症的康复锻炼方法主要有:  一)面瘫的功能锻炼:用拇指自两眉之间经眉弓,经太阳穴到目内眦,再下经鼻翼旁、鼻唇沟、嘴角至下颌角,缓缓按揉,直到发热发酸为止。  二)语言功能训练:要耐心细致地一字一句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力要集中,情绪要稳定,说话节奏宜慢,先从简单的单字、单词练习。鼓励病人大胆与人交谈,也是一种语言锻炼的方法。  三)偏瘫的功能锻炼:  1、按摩与被动运动: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  2、力量锻炼:病人在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  3、灵活性和协调性: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下肢锻炼可以可让病人坐在凳子上,肢踩竹筒来回滚动。  4、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如自主饮食能力,自己如何穿脱衣物,如何进行个人卫生清洁,排泄大、小便动作的自立,洗澡、做家务等。除运动康复外,尚应注意计算、综合、推理、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康复治疗等。  进行功能性康复训练的同时应坚持可靠的药物预防治疗,特别是控制血压,有条件的还可配合高压氧、针灸、推拿等。注意除应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恢心,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康复训练,大多数中风后瘫痪病人是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的。

发布了文章

【疾病科普】脑出血的先兆症状表现有哪些?

脑出血发病凶险,病情变化快,致死致残率高。在我国可占到20%~30%。急性期病死率约为30%~40%,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高的。那么如何提早预知脑出血呢?下面来看看有哪些危险信号,请您一定要牢记!  1,突然发生较为剧烈的头痛或长期的头痛突然加重,特别是伴有严重的恶心、呕吐时,尤其要提高警惕。  2,突然出现肢体麻木或乏力,活动不灵活,持物掉落,走路不平稳,一瘸一拐,或者向另一侧摔倒或肢体完全偏瘫。  3,与其他人交流时突然说不出话来,或者说话含糊不清,或者完全听不懂别人说的话,甚至有可能会口不对心,也就是说出的话与自己想表达的不一致,或者出现嘴歪、流口水等症状。  4,眼睛有重影,或者出现眼部胀痛、视力模糊、结膜下出血等症状。  5,经常出现发福鼻出血;  6,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神志不清醒,特别是伴有大小便失禁者,尤其要引起重视。  7,突然头晕,感到周围环境不停旋转无法稳定站立,或者突然晕倒在地。  8,剧烈头痛伴有颈项背部酸痛以及僵硬。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使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当出现上述先兆症状时,既要引起重视,也不要惊慌失措,避免因血压波动而加重病情。并尽快到医院就诊,详细告诉医生已出现的预兆表现,以便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发布了文章

突发脑出血该如何急救?

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  脑出血患者的最初5分钟,对于生命至关重要,被称为“黄金5分钟”,准确快速的家庭急救可以阻止疾病的发展,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1、一般情况下,脑出血患者从发作到昏迷有一段时间,要利用这段时间迅速拨打120,然后让自己到较平坦的地方,解开衣领,就地侧身平躺,尽量减少肢体活动,减少血压波动,保持心情平稳,等待救援。  2、如果家属在身边,赶紧打120,千万不要盲目搬动患者。可以给患者松解衣领,如果患者戴有活动性假牙,要及时取下。将患者侧卧,头部偏向一方,保证呼吸道畅通,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3、要尽量避免剧烈晃动患者头部,天热时可将头部放置冷毛巾、冰水、冰袋,可用雪糕、冰棒替代,使头部血管收缩,减少脑部出血,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保持通风。  4、等待急救车时,家属可拿出血压计给病人量血压。如果脑出血患者的血压不超过180mmHg,那么家人就耐心等急救车;如果超过180mmHg,那么家属要考虑给病人吃降压药。  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外科专家还说道,生活中脑出血一般来的比较迅速,因此家属应当具备一些简单的急救常识,同时要保持头脑清醒,以免在疾病来临的时候手忙脚乱,最后一定要记得及时送医,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发布了文章

血栓弹力图—揭开阿司匹林应用之谜

阿司匹林从19世纪末诞生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间,药物学,特别是西药合成学和机理学飞速发展,各种新型药物百花齐放、各显神通,但阿司匹林这个老牌经典药物在更新换代的大潮中依然能够屹立不倒,与奎宁并称草药届的绝代双骄。  追溯阿司匹林,其历史很古老。人类很早就发现柳树类植物提取物(天然水杨酸)的药用功能。古苏美尔人在泥板上记载用柳树叶子治疗关节炎。公元前1534年,古埃及最古老的医学文献《埃伯斯纸草文稿》记载古埃及人将柳树用于消炎镇痛。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给妇女服用柳叶煎茶来减轻分娩的痛苦。1758年英国Edward Stone教士发现晒干的柳树皮对疟疾的发热、肌痛、头痛症状有效。中国古人也很早就发现了柳树的药用价值。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柳之根、皮、枝、叶均可入药,有祛痰明目,清热解毒,利尿防风之效,外敷可治牙痛。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柳叶煎之,可疗心腹内血、止痛,治疥疮;柳枝和根皮,煮酒,漱齿痛,煎服制黄疸白浊;柳絮止血、治湿痺,四肢挛急”。  阿司匹林是“文明带给人类的恩惠”。从最初的消炎镇痛,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再到其在肿瘤及其他领域中最新的研究进展,阿司匹林展现出多种用途,另外,关于阿司匹林在其他肿瘤方面的应用也正在研究中。另有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能够预防认知功能下降及阿尔茨海默病、改善抑郁和精神分裂症,阿司匹林还能显著减缓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进程。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关于阿司匹林研究结果的展现,其潜在作用也将日益被挖掘,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益处。  阿司匹林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这与TXA2生成的减少有关。临床上广泛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阿司匹林能大大减低男性、65岁以上的女性的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双重效果。但是阿司匹林有副作用:血药浓度愈高,副作用愈明显。主要是皮肤黏膜、胃肠道的出血,最严重是颅内出血,神经外科处理很困难。  血栓弹力图的主要功能就是监测血小板功能,判断各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疗效,术前评估凝血全貌,判断出血风险。尤其对于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可以动态检查血小板功能,提示患者自身凝血功能,术前必须通过输注血小板,纠正血小板功能到正常,才能手术。

发布了文章

脑血管疾病如何选择各项检查?

脑血管疾病病的检查分为三类:定性检查,血管病因检查,危险因素检查。血管病的定性检查常规包括CT和MRI。其中CT检查速度快,价格低,对出血的诊断敏感性高于MRI,但是它有轻微X线辐射,一般仅仅可以做横切位,对脑梗死的诊断需要在发病24小时才能确定。MRI检查分辨率高,能够完成矢状位,冠状位等多种方式扫描,对脑梗死的诊断敏感性高,尤其是DWI等特殊序列能够在发表数小时内确诊脑梗死,但是它价格较高,同时检查时间较长,一般需要预约,而且如果体内有金属植入物一般也不能行该项检查。综合看,一般急性脑血管病的检测流程是先选择急诊行头颅CT明确是否有出血,如果没有出血再选择做一个头颅MRI检测明确梗塞部位和范围。  第二类血管病因检查。这一类检查是用来评估血管情况的,是脑血管病的最重要检查之一。目前头颈部血管检测最清楚的是脑血管造影,也就是DSA,它是通过动脉内造影剂的注射显影血管,但该检查费用高,有一定的检查风险。紧随其后的是CTA和MRA,这两个检测是通过静脉给予造影剂显影头颈部动脉,价格和清晰度较DSA稍差。最基本的是超声检测,包括颈部血管超声和TCD检查。这两个检测最大的好处是无创伤检查,价格低廉,最适合血管的常规筛查。那我们怎么选择呢。临床一般先通过颈动脉超声和TCD筛查血管,如果血管狭窄程度超过50%,建议直接DSA,如果有禁忌症的人建议选择MRA或CTA。  第三类检查就是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检查。一般包括血糖,血脂,高血压,心脏相关检查,一般只要有脑血管病都应该完善检查。

发布了文章

【疾病科普】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是一回事吗?

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都属于缺血性脑卒中,两者是从发病机制上存在差异的两个疾病,更不是一般认为的脑栓塞是脑血栓形成的后期发展。脑血栓形成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炎,脑栓塞的主要病因是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栓子脱落。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脑梗死的60%,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基础上,脑动脉主干或分支动脉管腔狭窄的基础上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约占脑梗死的20%。  此两类脑梗死的临床症状相似,有时难以区分。脑血栓形成病程长,常常在数小时甚至数日达到病程高峰,且有先兆症状,而脑栓塞起病急,多在数分钟内就达到病程高峰,少见有先兆症状;脑血栓形成多在安静及睡眠时发作,脑栓塞发病多在运动或情绪波动剧烈时;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多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病史,脑栓塞的患者多有心脏病病史及外伤、手术史等。  治疗上二者也存在差异。急性期脑血栓形成给予溶栓治可能效果更好,而脑栓塞选择血管内取栓治疗血管再通率更高。在恢复期的预防治疗上上脑血栓形成首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而脑栓塞主要可能需要给予华法林等抗凝治疗。当然,二者的病因学治疗也是明显不同的,比如脑血栓形成主要是治疗动脉硬化,而脑栓塞可能得治疗房颤等原发病。

发布了文章

脑血管造影检查须知—西安市九院神经外科

脑血管造影是了解脑血管病变的最主要的检查方法。医生首先会在患者大腿根部穿刺股动脉,然后置入一根很细的导管,通过导管注射造影剂到颈部大血管,从而显示脑血管。  1.术中为局部麻醉,病人处于清醒状态,应消除紧张心理,以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2.注射造影剂时局部会有短暂的灼热感,为正常反应。  3.认真回答医生提问,以便观察有无感觉、运动障碍,及时进行处理。  4.术后需加压包扎穿刺部位6小时,压沙袋,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皮下血肿。  5.观察病人肢体温度,注意术侧肢体有无麻木的感觉,天气凉时注意下肢保暖。  6.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以减少不良反应,防止术侧肢体弯曲。  7.术后如无呕吐、恶心等不适即可进食水。

发布了文章

突发脑中风该如何自救?

中风突然发生,若仔细观察,在发病前往往会出现一些预兆。  1.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这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使大脑支配躯干的神经通路受损。  2.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这是由于大脑皮层供血不足,影响了语言中枢。  3.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稳。这是由于小脑供血不足,影响其平衡功能。上述预兆可以是暂时性的,过些时候就消失,也可能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  4.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  5.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这常是由于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管壁痛觉感受器受刺激所致。这可能是脑出血的讯号,应特别注意。  对病人家属来说,万一病人发生脑出血,除紧急送其就医外,应当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1.让病人保持安静,完全卧床。在急性期内尽量不要搬动病人,不要进行非急需的检查。因为此时病人体位的改变可能促使脑内继续出血。在发病48小时以后,可逐渐给病人翻身,以防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的发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要松开上衣纽扣和腰带,有假牙者也应摘出,并将患者头侧向一边,这样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物不易吸入到气管里,头位可稍低,不宜给病人灌药,要勤给病人吸痰。最好让病人持续或间断地吸氧。  3.保持营养的供给。在起病头1~2天,应给昏迷的病人禁食,待病人意识清醒、没有吞咽困难后,可试着给予一些流质饮食,如牛奶、蛋汤等。每次量要少一些,可多喂几次。脑出血病人一旦发生并发症,往往成为致死的直接原因。因此,做好以上工作十分必要。  对人的健康而言,脑中风给人带来的影响相当于人体发生了“强烈地震”,而小中风就像是震前的白光,成为脑溢血的预警信号。如果发生小中风后,能早期、及时、有效地诊断与治疗,是防患于未然、预防中风偏瘫的关键。  对人的健康而言,脑中风给人带来的影响相当于人体发生了“强烈地震”,而小中风就像是震前的白光,成为脑溢血的预警信号。我国现有约500-600万中风患者,75%的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左右重度致残。  因此,如果发生小中风后,能早期、及时、有效地诊断与治疗,是防患于未然、预防中风偏瘫的关键。

发布了文章

脑卒中偏瘫患者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有着不同程度的偏瘫、智能减退、眩晕、失语等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脑卒中患者要尽早采取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在减轻脑卒中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脑卒中患者卧床期间,定时翻身,进行关节活动训练,患侧肢体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卧床期间在床上完成进食、穿衣等日常生活运动训练。  2.循序渐进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坐位耐力持久、起立、站立平衡、步行、慢跑、日常生活作业,逐步加大强度,为重新恢复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康复组进行6-7周训练,训练强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具体如  (1)由康复医生指导患者家属按摩腿部肌肉,做床上肢体伸展运动,一日2-3次,每次10分钟。  (2)利用下肢功率车及骑马训练器进行患侧下肢肌力训练,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  (3)利用平衡板与肋木或平行杠配合使用,用于训练患者的平衡功能,时间视患者的忍耐力而定。  (4)利用复式墙拉力器或肩关节回旋训练器或滑轮吊环训练器进行患侧上肢肌力训练,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  (5)利用阶梯完成上下楼梯训练,或进行户外行走,每日2次,每次40分钟左右。  脑卒中康复训练时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还可做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脑梗塞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

发布了文章

【疾病科普】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有什么区别?

脑出血发病凶险,死亡率高,但只要闯过难关,后遗症轻;脑梗塞发病缓慢,死亡率低,但多会留下后遗症。第一,发病机制不一样。  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入周围脑组织,一方面使颅内压力升高;另一方面,由破裂血管供血的脑细胞会因为得不到血液供应而缺血缺氧死亡。病人一般都有高血压病史,常在激动的时候发病。比如有的病人正在发表演说,讲得吐沫星子横飞,突然倒地死了。还有的病人在吃年夜饭时,嘻嘻哈哈一喝酒,就倒了。这些都是由于情绪激动,引起血压猛升,导致血管破裂。所以,高血压病人,一定不要大喜大悲,不要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  脑血栓是在脑血管内形成血栓,堵住了脑血管,造成由它供血的脑细胞缺血缺氧死亡。由于动脉硬化可使血管壁凸凹不平,不光滑,血液成分容易沉积下来,形成血栓;血液黏稠度高的人,血流速度慢,血里面的东西也容易沉积下来,形成血栓。所以,动脉硬化、血液黏稠度高,都是脑血栓的高危因素。脑栓塞虽然也是脑血管被栓子堵住了,但栓子是从别的地方来的。比如房颤病人心脏内常有血栓,血栓脱落,就有可能顺着血流流到脑子里,堵住脑血管。可见,脑血栓是“本地货”,脑栓塞是“舶来品”。  第二,表现不一样。  偏瘫是它们的共同症状。因为不管什么原因,最终都会导致脑细胞因供血障碍而死亡。但脑出血病人,发病急,多伴有剧烈头痛、呕吐。脑栓塞病人,由于栓子也是突然脱落,所以发病也比较急,但一般没有头痛、呕吐症状。脑血栓则发病相对较缓,多是睡了一夜觉,第二天醒来,发现半身不遂,多无头痛、呕吐症状。  第三,预后不一样。  脑出血发生凶险,病人容易形成脑疝死亡。但只要救治及时,平安度过危险期,后遗症多比较轻微,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脑血栓和脑栓塞则不同,尽管死亡率低,但发生后遗症的可能性大,致残率高。  第四,治疗不一样。  脑出血以止血、脱水(防止形成脑疝)、降血压为主。脑血栓、脑栓塞则以溶栓、降纤维蛋白、抗凝、抗血小板凝聚为主。治疗的关键是要早,越早越好,尤其不要超过6小时。

发布了文章

【疾病科普】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脑血管疾病包括的范围广泛,除脑卒中外,还有脑血管性痴呆、高血压性脑病、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炎、脑动脉硬化、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临床事件。通常指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疾病。  由于脑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使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对脑血管病的预防研究,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脑卒中危险因素知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提高整个人类健康水平有着巨大作用。  (1)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是对未发生过卒中者,对可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普查和积极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发病率。专家建议,每个年龄超过35岁的未患脑血管病的人,都应进行预防教育。不同人群一级预防措施不同:①对健康者可劝其停止吸烟及过量饮酒,做好个人保健,改善饮食结构;②积极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症等危险因素,予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消除危险因素;③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抗高血压治疗,可以降低卒中的危险性。资料表明,舒张压平均降低5~10mmHg,持续5年,则脑卒中的危险性下降42%;④对高危因素者,尤其房颤、心脏病患者,可口服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预防卒中,如华发林、阿司匹林等,其中华发林对房颤患者进行卒中一级预防,可使危险因素下降60%~70%。  (2)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主要是针对已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视网膜缺血再发的患者,可用药物进行预防,如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 mg,每日一次,阿司匹林可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卒中发病率减少25%~30%;患者也可服用双嘧达莫(潘生丁)25mg,一天3次,口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噻氯匹啶的作用优于阿司匹林,常用剂量为250mg,一天一次,口服;另外,还有氯吡格雷等药物。患者降血压治疗、戒烟、戒酒、控制血糖与一级预防措施是同等重要的。对有严重动脉硬化、动脉狭窄的患者,可应用动脉内膜剥脱术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远期效果较好。  除此之外,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主要查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血管超声,必要时可行脑血管造影。如若发现致病危险因素,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以防脑血管病发生。

发布了文章

【健康讲堂】夏季如何防控风险,远离脑血管疾病

夏季不仅天气炎热,也使多种脑血管疾病高发。据统计,气温每升高一度,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就会增加将近20%。因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  令人担忧的是,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已超过3亿人,约占每年死亡率病因的51%,而75%幸存下来的患者丧失劳动力,且随着社会压力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增加,脑血管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一旦遭遇这类疾病,自身很难独立生活,家庭也会因此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因此,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从健康角度来讲,脑血管疾病都应该防患于未然。  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外科于7月27日(周五)下午15:00开展脑血管疾病健康讲堂,学习脑血管疾病预防、急性期处理及诊疗,掌握科学预测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方法,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远离脑血管疾病!  会议内容:  一:15:00—15:20《夏季.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诊疗》—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外科王振华主治医师  二:15:20—15:40《脑血管疾病围手术期护理—鼻饲》—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外科王艳萍护士长  三: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疑问解答  会议时间:7月27日(周五)下午15:00  会议地点: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外科

发布了文章

【疑问解答】怎样防治脑梗效果更好?

对于经历过中风的患者来说,脑梗是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名词。脑卒中、中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脑梗死、脑梗塞……如何防治这些疾病的复发?而脑梗作为一种常见症,我们在平时也应注意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一般来讲,脑梗在出现后,就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昏迷和无意识的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引发死亡,因此,要想预防脑梗塞的话,就要采取如下的措施。  怎样预防脑梗塞  1、对于老年人来说应进行适当地活动 改善脑循环,若有神志不清的应卧床休息,加强护理。  2、可选用相应的药物,改善脑部血循环 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以图缩小梗塞面积。  3、溶血栓疗法,常用尿激酶、链激酶溶解血栓。由于血栓形成的第1天内,富含水分,易溶解,这样见效快,疗程短,但要密切观察病情,以免引起脑出血的严重后果。  4、高压氧治疗,经实践证明对治疗脑梗塞效果很好,可以大大降低脑梗塞的病残率。宜于早期应用,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每次吸氧时间90~110分钟,必须在密闭加压舱进行,受条件限制。  5、调节血压,控制高血脂,高血糖  目的是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但血压过高的不要降压太快,血压过低时适当给予提高。脑梗塞病人往往血糖高,对治疗不利,必须积极控制。  6、对于昏迷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痰,翻身拍背,活动肢体,预防肺炎和褥疮发生。  脑梗塞的症状  1、头晕、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这些脑梗塞的症状比较常见。  2、脑梗塞的症状是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脑梗塞的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  3、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是脑梗塞的症状,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脑梗塞患者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4、躯体感觉有所改变,如发作性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手握物体失落,原因不明的晕倒或跌倒,单侧面瘫,持续时间花24小时以内。这就是脑梗塞的症状表现。  脑梗塞的病因  临床上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前者是由于动脉狭窄,管腔内逐渐形成血栓而最终阻塞动脉所致。后者则是因血流中被称为栓子的异常物质阻塞动脉引起,例如某些心脏病心腔内血栓脱落的栓子。

发布了文章

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西安市九院神外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较高,我国每年的脑血管病新发病例约200万人。其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表现有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性痴呆等。那么脑血管病的原因有哪些?  脑血管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是最常见的中风病因,以年龄大的病人为多。  (2)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常见于较年轻的病人。  (3)各种血管炎:包括结核性、风湿性动脉炎,结节性、红斑狼疮性动脉炎,寄生虫性动脉炎和钩端螺旋体病等。  (4)各种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心房颤动等。  (5)血液疾病:如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血友病、血粘度异常等。  (6)代谢障碍: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尿毒症等。  (7)其他:如颅内感染、脑外伤、肿瘤等。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血压越高,发生中风的机会越大。高血压病人发生中风的机率是血压正常人的6倍,大约80%的脑出血病人都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  (2)高脂血症:血脂增高一方面使得血液粘稠,血流缓慢,供应脑的血液量减少;另一方面可加重动脉硬化的程度。目前认为胆固醇增高、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  (3)糖尿病:糖尿病常伴动脉硬化,而且血内葡萄糖含量增多也会使血粘度和凝固性增高,有利于脑血栓形成。有资料表明,糖尿病病人患中风的年龄要提早10年,发病人数比血糖正常的人高2~4倍。  (4)心脏病:脑的血液来源于心脏。当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时,脑的供血量不足,会引起脑梗塞;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有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发作时,心房内的栓子脱落进入脑血管,可引起脑栓塞。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危险因素,如年龄、脑血管病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等。年龄越大中风风险越高,55岁以后发病率大大增加;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增加中风的危险。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做好预防脑血管病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1)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粘度血症、动脉硬化等病的老年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科学的治疗。  (2)对有脑血管病家族史者、患肥胖症者以及有上述症状的高危人群应定期(一般为3~6个月)进行健康检查,重点观察其血压、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以及脑血流的动态变化,并及时予以正确处理。  (3)科学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如生气、激动、焦虑、悲伤、恐惧、惊吓等。  (4)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如爬楼梯、散步等,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调整饮食结构,做到不吸烟,不饮酒(可饮少量葡萄酒),减少高脂高糖饮食,多吃纤维素含量高的蔬菜、豆制品,吃植物油,饮食应做到清、淡、熟、软。  (5)一旦发生言语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突然发生视力下降、剧烈头痛、眩晕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治疗。

发布了文章

【疾病科普】什么是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又称缺血性中风。腔隙性梗死主要是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和/或脑干的微小动脉透明变性、深穿支动脉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和液化而形成。  腔隙性脑梗塞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或尸检诊断,单靠临床来确诊是困难的。腔隙性脑梗死的梗死面积很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5厘米。  什么原因引起腔隙性脑梗塞:  脑深部穿通动脉闭塞引起,本病的脑动脉可有下列改变:  1、类纤维素性改变:见于严重高血压,血管壁增厚,小动脉过度扩张,呈节段性,血脑屏障破坏,血浆性渗出。  2、脂肪玻璃样变样:多见于慢性非恶性高血压患者,直径小于200μm的穿通动脉,腔隙病灶中可发现动脉脂肪变性。  3、小动脉粥样硬化: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直径为100~400μm的血管,有典型的粥样斑动脉狭窄及闭塞。  4、微动脉瘤:常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  腔隙性脑梗塞需要的检查:  1、因病灶小,脑电图和脑血管造影均正常。  2、累及听觉或体感通路时,脑干听觉和体感诱发电位可有异常。  3、头颅CT在病后8~11天检查较适宜。  4、MRI对脑干腔隙梗塞亦清晰可见。  腔隙性脑梗塞的早期症状:  临床症状一般较轻,除少数外,大多发病缓慢,12~72小时达到高峰,部分病人有短暂缺血发作史。临床症状与腔梗灶的大小和部位有关,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  1、纯运动性卒中:表现为面、舌、肢体不同程度瘫痪,而无感觉障碍、视野缺失、失语等。病灶位于放射冠、内囊、基底节、脑桥、延髓等。  2、纯感觉性卒中:表现为半身麻木,受到牵拉、发冷、发热、针刺、疼痛、肿胀、变大、变小或沉重感。检查可见一侧肢体、身躯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障碍偶可见越过中线影响双侧鼻、舌、阴茎、肛门等,说明为丘脑性病灶。  3、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表现为病变对侧的纯运动性轻偏瘫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以下肢为重,也可有构音不全和眼震。系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闭塞而使桥脑基底部上1/3与下1/3交界处病变所致。  4、感觉运动性卒中:多以偏身感觉障碍,继而出现轻偏瘫。为丘脑后腹核并累及内囊后肢的腔隙性梗塞所致。  5、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患者严重构音不全,吞咽困难,一侧中枢性面舌瘫,该侧手轻度无力伴有动作缓慢,笨拙(尤以精细动作如书写更为困难),指鼻试验不准,步态不稳,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病灶位于桥脑基底部上1/3和下2/3交界处,也可能有同侧共济失调。  怎样诊断腔隙性脑梗塞?  1、多在50岁以上发病,常有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史。  2、起病较缓慢,症状在数小时或数天达高峰。  3、临床症状较轻,多无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  4、神经系统体征较局限单纯,如纯运动性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瘫,呐吃手笨拙综合征等。  5、脑电图、脑脊液、脑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无异常。  6、CT可确诊。常有3~10毫米的低密度区,小于2毫米的病灶CT不能显示。  避免进入两个误区  1、对腔隙性脑梗死极端恐惧,觉得自己患上了非常严重的疾病,不知所措。  实际上与脑出血和较大面积脑梗死比较,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性要小很多。一般腔隙性脑梗死的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可在一至数周经治疗好转或痊愈,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因为疾病症状轻甚至无症状,而轻视腔隙性脑梗死。  患了腔隙性脑梗死,预示以后有可能发生严重的脑血管病,并且如果多次发生腔隙性脑梗死,成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同样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因为多个病灶累加,病情逐渐加重,会引起智力衰退,甚至血管性痴呆等严重情况。所以,一旦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治疗原则同其他脑梗死,如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

发布了文章

【日常须知】脑梗患者运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脑梗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而且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脑梗一旦发生,治疗不及时会遗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对于残障程度比较重的脑梗患者,提倡进行早期康复,对于残障程度较轻的患者,提倡进行早期的运动锻炼,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患者病情稳定,身体状况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尽早运动,有利于肢体功能、心肺功能、胃肠功能等多系统功能的恢复。  2.患者早期运动时需重点做好防护工作,避免意外伤害,最好在有家属陪伴或者辅具支撑的情况下进行运动锻炼,严防摔跤和跌伤。  3.适宜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运动时既不能气喘吁吁、过度劳累,也不能蜻蜓点水,过于轻松。  4.建议进行一些相对舒缓和安全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不建议进行一些剧烈和对抗性的运动项目。  5.运动贵在坚持,脑梗患者康复锻炼前六个月功能改善较为明显,但是有不少患者在康复锻炼一年以后仍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长期坚持适度锻炼能够有效的降低脑梗的复发风险。  6.还要注意运动的时间和外部环境,例如起床不宜过早(增加心肺的负荷),运动也不宜过晚(可能会影响夜间睡眠),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在饥饿和饱食的情况下也不适合运动。在户外运动时,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有雾霾的情况下,也不适合外出运动。

发布了文章

西安市九院神外:颈动脉狭窄诊疗指南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中风的“隐形杀手”,但颈动脉狭窄是可查可治的,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及早治疗,便可避免危险的发生。那么发现颈动脉狭窄应当如何治疗呢?  目前,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一般来说,颈动脉狭窄率在50%以下轻度狭窄的患者,一般建议行内科保守治疗,并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并定期复查;当狭窄程度大于50%并伴有诸如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缺血症状的患者,或者虽无症状,但狭窄程度大于70%时,就应该积极地进行手术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择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而如果是颈动脉闭塞就只能做血管搭桥手术了。  颈动脉疾病的早期通常不伴有任何症状及体征。当狭窄严重导致脑供血减少,此时可能会出现以下的症状及体征:典型的是突发的一侧肢体无力、麻木或是麻痹;吐字急促或吐字不清,或是难以理解别人的说话;突发的单侧眼盲;即使这些症状和体征仅持续很短的时间并很快恢复正常,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为了早期发现颈动脉狭窄及积极的早期治疗,使更多的老年人免受脑梗塞的威胁,健康幸福的安度晚年,建议在有以下因素存在时:  (1)发现颈部有血管杂音。  (2)伴有症状性外周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粥样硬化性主动脉瘤。  (3)具有≥2个如下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病人在60岁前有动脉粥样硬化史、有缺血性脑卒中家族史,都应该进行一次颈部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如果有条件的病人还可以做颈部血管的核磁共振检查或是CT造影检查。如果发现有缺血症状及颈动脉狭窄超过60%的患者都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