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6231

闫明

乌镇互联网医院

擅长肺结节、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及微创治疗,肺结节全程管理,尤其擅长将中医思维与分子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等最新治疗方法相结合,通过中药改善病人体质综合提高免疫力,彻底消除癌症复发根源,为病人提供副作用最小的最优化治疗方案。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肿瘤
老年肺癌
肺癌
感染
肺腺癌
骨转移
癌症
肺炎
AS
鳞癌

发布了文章

置顶

肺癌术后反复的转移扩散,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中药……11年曲折艰辛坎坷的抗癌之路

请输入正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不常见的病例,病情的发生发展比较复杂,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并不具有代表性,写出这个病例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个治疗思路,看看这么复杂的病人为什么能够生存这么长时间。简单介绍一下病人的病情:病人女,于2010年发现右肺癌,当时年龄52岁。下图的出院记录写得很清楚。右肺中叶大概3×2厘米的肿瘤,行右肺中叶切除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的病理结果是腺癌,淋巴结没有转移。当时做了4次术后预防性化疗,用的是培美曲塞加顺铂的方案,然后术后定期复查,期间一直没有异常。2010年术后病理结果2010年术后出院病历2016年底时复查时发现右肺门淋巴结肿大,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大越来越明显,考虑是淋巴结局部转移。2017年年中予以培美曲塞加卡铂化疗,同时加上局部放疗。2017年底复查CT可以看到右肺门局部肿大的淋巴结明显缩小,但是没有完全消失。2016年11月发现右肺门肿块2017年6月右肺门肿块增大明显2017年12月右肺门肿块经过放化疗后较前缩小,但是没有完全消失另外在发现肿瘤复发的同时,2017年8月当地医院建议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并看有没有基因突变。病理穿刺结果出人意料,居然是鳞癌,而且经过三家医院病理会诊都是鳞癌。更令人奇怪的是,用穿刺出来的鳞癌细胞做EGFR基因突变居然检查出来了L858突变(一般来说腺癌基因突变率大概60%左右,鳞癌小余10%)。穿刺活检病理居然是鳞癌EGFR基因检测发现21外显子L858R突变后来为了这个残存的肿瘤于是更换为二线化疗方案:多西他赛加顺铂方案化疗,几个周期后发现化疗效果不好。这时候病人身体承受不了化疗了,既然放疗化疗都效果不好而且副作用很大,同时EGFR基因突变阳性,2018年下半年病人开始服用第1代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当时阿斯利康的易瑞沙吉非替尼还没有降价,病人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疗,经济负担很重,所以选择的是印度版的易瑞沙(吉非替尼)。服用吉非替尼一两个月,病情控制稳定。各种常见的副作用也同时出现了,比如说皮疹,轻度腹泻,口腔黏膜炎等等。但是总体来说相对于放疗和化疗副作用还是比较小的。吃了靶向药物以后病情暂时控制稳定,但是没想到半年多后就发现局部肿瘤又长起来了(第1代靶向药物平均耐药时间不超过10个月),2019年底复查时候肿瘤已经很大,并且压迫支气管引起下叶部分肺不张(详见CT图)。2019年2月发现右肺门肿瘤变大并阻塞支气管这时病人已经不想再承受放疗和化疗的痛苦,咨询和犹豫再三,没有继续穿刺病理活检或者抽血检查确认是否存在T790M耐药突变,决定盲吃第3代靶向药物奥希替尼试试看,依然是选择便宜的印度版的白盒奥希替尼(如图)。病人赌对了,吃了印度版奥希替尼以后,肿瘤开始持续缩小。印度版奥希替尼2020年6月,病人家属打听到我对肺腺癌的靶向治疗和中医药抗癌研究比较深,特地带着病人找到我咨询。此时病人虽然已经60多岁了,经历了各种治疗,但是精神状态和体质都比较好,能吃能喝能睡,跟正常人一样,还能帮着女儿带外孙女。面色正常,体质结实,声音洪亮,中气很足,食欲大小便正常,睡眠稍差,多梦。无畏寒怕冷怕风,舌红苔薄白腻,舌侧明显较红。病人最主要症状就是每天时不时咳嗽几下,还感觉口干舌燥和左腰隐痛,此外基本上没有其他不适。脉象:双侧寸关尺弦硬,左侧更明显。心里有数了:肝阳上亢,木火刑金,水不涵木啊!我开玩笑地对她女儿说,你妈脾气可不好啊,你们经常吵架吧?她女儿很奇怪:这都可以摸出来啊?我说:是的,你母亲的脉弦硬很明显。说明肝火极旺,脾气肯定不好,肝火上来了她自己都控制不住。另外肝火旺向上冲就会阻碍肺气下降,甚至把肺气往上“顶”引起咳嗽,这叫“木火刑金”。不过这个咳嗽看起来症状明显,但不是主要问题,最关键是现在肝火这么旺,必然会耗干她的肾水,如果不提前预防,很快就会出现肾水肾精不足所导致的骨转移或者脑转移。现在的这个肝火跟她的体质有一定关系,同时也跟长期吃靶向药有关系,吃靶向药超过半年的人绝大多数都会出现这些症状,时间长了肝火就会耗尽肾水,接着很快就出现了骨转移或者脑转移,从临床症状上来看就像是靶向药物耐药一样,即药物不能控制癌细胞的转移,但其实肺部病灶是稳定的,这种情况的中医本质是肝火和肝风及肾水耗竭等因素诱发产生了转移而已。我建议你吃点中药提前预防一下,先把体内的肝火和肝风压下去,然后再补肾,预防骨转移和脑转移。女儿说:其实这些年以来我妈一直吃着中药,从手术后就一直吃到现在,基本上没怎么间断过。但是近些时间吃了靶向药物以后,感觉以前吃的中药效果越来越弱,听说您这方面经验比较多,所以这一次特地想找你看一下。我说:原来她这么多年一直在吃中药啊,看来效果还不错呀,术后那么多年都没有复发可能就有中药的功劳。另外中药也增强了你母亲的体质,否则经过那么多次的放疗和化疗,身体早就受不了啦。其他人的中药和治疗思路我研究不多,但是你妈现在的这种症状我见得比较多,研究得也比较深,如今状况确实比较紧急,如果相信我就开始吃药控制,否则后果很严重。最终病人和家属都同意让我治疗,于是给病人开了对症之药:清肝润肺滋阴补肾。第一次开药药量比较谨慎保守,病人吃了将近一个月,感觉效果不明显。口干舌燥的感觉稍有缓解,但是腰痛依旧。我又换了一下思路,认为病人体内还有残留的湿寒就加了一点细辛和麻黄,把体内的湿寒通过汗液表出来。结果这次吃了两个星期,病人反馈出汗很多感觉受不了。我就又调回原来的药方。就这样治疗了4、5个月,病人其他症状都还好,就是腰痛一直存在。家属怀疑是否存在腰椎骨转移。我个人感觉不太像,认为是肾阴虚引起的左腰痛,因为如果是骨转移的话,一般腰痛会越来越明显。最终家属还是带病人去做了PETCT和磁共振,结果显示确确实实存在腰椎骨转移。家属害怕了,我也傻了。怪不得治疗效果不好,原来我刚开始初诊的时候就已经骨转移了,我还一直在用预防骨转移和脑转移的方法来治疗呢!这个时候家属也害怕了,咨询了很多医生,最后选择了腰椎局部放疗加双磷酸盐(唑来磷酸)治疗。治疗了一个多月以后效果不好,左腰痛没有明显减轻。不得已又转而咨询我下一步治疗意见。我知道治疗骨转移虽然理论上有很多种方法:化疗,局部放疗,免疫治疗,核素治疗,双磷酸盐治疗等等,但是总体大部分效果其实都不好,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病人因为骨转移疼痛折磨至死。我想起来2020年初遇到的第1例吃中药治愈骨转移的病例,所以建议她继续服用中药,为此专门根据病人的体质重新调整了用药思路。治疗过程如下:1月开始中药治疗骨转移3月反馈中药治疗效果不错现在继续治疗中一晃就是两个月,期间过春节时病人家属给我发来祝贺之词,想来病人情况还还好。3月份家属再次联系我时,没想到这一次治疗效果还不错,疼痛缓解了,病情稳定了。除了偶尔咳嗽,基本上没什么疼痛的症状。为了确定是否是我开的这副中药控制的骨转移,我再三询问病人是否吃了其他的药,病人确定说没有吃什么其他的药。因为病人肝火的症状已经慢慢减轻,所以我又换了药方,主要以补肾水壮骨为主,这个药方一直吃到现在。现在病人一般情况很好,骨转移疼痛基本消失,至今主要靠服用中药和靶向药物奥希替尼治疗。需要注意的一点:病人体质很好,或者用了中药以后将放化疗的副作用降至最低,所以能历经各种治疗仍屹立不倒,维持这么长时间带瘤生存。同时病人是单发骨转移,相对来说容易控制一些。这些都是病人的有利因素。这个病例比较特殊,不具有广泛代表性意义。但是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第1点。病人做手术已经6年多了,依然会复发转移!在这6年当中癌细胞隐藏在哪里呢?为什么当时不转移,6年后才出现的转移呢?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转移呢?有什么诱因呢?这个问题我以后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阐述。第2点。病人刚开始做手术的术后病理是腺癌,但是复发以后再次穿刺确诊却是鳞癌。而且是经过三甲医院会诊都确诊是鳞癌。鳞癌的基因突变发生率很低,而这个病人偏偏又出现了基因突变。又是为什么呢?这牵涉到肿瘤异质性及肿瘤化疗后耐药基因突变的的问题。这个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说。第3点。西医认为骨转移疼痛的根本原因是癌细胞侵蚀骨骼结构,形成病理性的溶骨(最常见)或者成骨,简单来说就是癌细胞破坏了骨结构引起疼痛。但是从我这个病例的整个治疗过程来看,从头到尾我都没有用传统意义上的抗癌细胞的中药(药方中可以看到),一直都是本着中医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来调理病人的体质,调整病人脏腑的阴阳平衡,具体到这个病人就是清肝火补肾水,但是就是这样病人的骨转移疼痛反而缓解了,而西医专门针对癌细胞所做的局部放疗反而效果不好,这又是为什么呢?癌细胞到底怕什么呢?这几年随着中医药治疗肺腺癌经验的积累,我发现肺腺癌的一些特点,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和复发转移及其治疗与中医所谓的肝(厥阴风木)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这个我以后会专门写文章来阐明。第4点。绝大多数的西医是反对中医药治疗癌症的,但是我知道很多晚期癌症带瘤生存的病人,尤其是肺腺癌晚期服用靶向药物治疗的病人,加上中药治疗,疗效远远好于单纯的靶向药物治疗,耐药时间更长,生存期更久,生活质量更高。只不过因为这些病人总体占比很少,位卑言轻无人信,另外中医药没有资本的扶持在主流宣传阵地无法占得一席之地,发出的声音被淹没在各种最新疗法的宣传中了。后记:这个是我第二个用中药治疗肺腺癌骨转移的病人,当时刚刚知道第1个肺癌骨转移的病人中药治疗效果很好,所以心里比较有把握。而且病人第1次就诊时把脉以后,我感觉根据脉相和体质,估计很快可能会发生脑转移或骨转移,当时吃中药是为了调整体质(阴阳平衡)预防出现这些转移,但从后来的病情发展情况来看,应该是在初次就诊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早期骨转移了。治疗过程虽然比较曲折,但是意义却很大。因为病人基本上已经把西医常用的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都尝试了个遍,最后无奈之下选择了中医药治疗。这样的话中医黑就没什么话说了,否则有可能会吹毛求疵,说骨转移西医也可以治疗或者治疗效果更好。肺癌骨转移的病人很多,但是真正能让我出手用心治疗的极少。治疗这个病人是一种缘分吧。首先病人需要相信中医(或许因为病人术后长期吃中药,中间有7年的无疾病生存,对中医还是比较认可的),而且病人不辞劳苦驱车两个小时专门来找我看病,而且那时候刚好我正在研究类似的疾病,所以才给她看的。平时门诊的时候我是闭口不谈中医的,因为门诊大多数都是陌生病人,素质良莠不齐,大部分人不信中医,所以我懒得费口舌浪费时间。作者简介:闫明,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祖传中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肺结节全程管理专家河南省肿瘤医院肺结节会诊组专家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发布了文章

干货:引火归元的本质及应用技巧

干货:引火归元的本质及应用技巧引火归元是个极容易让中医新手搞不明白的中医理论之一,很多人包括很多所谓的中医名家也容易弄错,关键原因还是基本概念不清晰,相同症状不同病因搞不清楚,使用时就容易犯错误。看完下面的内容,最后有我的经验总结,会告诉你引火归元的真谛。以下内容为我刚开始学习中医时收集的网络资料,时间大概是2010年左右。=========================================================================== “引火归元”法是中医治疗热病的几种方法之一。早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就出现了用辛热药物杂入寒冷药物中治疗热病的方剂,如第十八卷《胸中热第五》中的治热气上冲不得息欲死不得眠方、承气汤、半夏汤和《压热第六》中的大酸枣汤、大枣汤等方剂中,均有一味辛热药物“桂心”。这足已说明孙思邈已经娴熟地运用“引火归元”法治疗热病了。明代的《景岳全书》第十五卷《寒热》篇中,把治疗热病之法总结归纳为六种:“凡微热之气,宜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宜寒以制之;郁热在经络者,宜疏之、发之;结热在脏腑者,宜通之、利之;阴虚之热,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宜益火以培之。”书中虽然提出了“无根之热,宜益火以培之”,但并没指出此法即为“引火归元”之法。清代的《医学心悟·火字解》总结归纳出治疗内火四法。即:1、达:所谓木郁则达之;2、滋:所谓壮水之主,以镇阳光;3、温:经曰劳者温之,又曰甘温能除火热;4、引:以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人海,引火归元。凡素体气阴两虚或气血双虚以及身体特别虚弱的患者,又罹患温热病后,西医连续使用抗菌素、中医连续使用白虎汤以及其它诸多寒凉药物而高热仍不退者,应立即采用“引火归元”之法(即寒凉药物中佐以辛热药物),可立见宏效。简述病例2则:1、石××,女,57岁,退休职工。该患者本来就患有气阴两虚型消渴证,又罹患温热病,头身疼痛,周身乏力,恶热,纳呆,口苦咽干,口渴引饮,尺肤热,午后病情加重,入夜热甚,舌淡红苔黄,脉象细数。体温39°5C。经某医院诊治,处以白虎汤三剂。服完两剂后,体温仍为39°4C,上述症状不减,笔者于其第三剂药中加入肉桂3克,一剂而愈。2、李××,男,46岁,教师。该患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多年不愈,素体气血双虚,又患湿温,头痛如裹,咽喉肿痛,颌下出现淋巴结节多个,并疼痛,尺肤热,口不渴,饮食不下,午后脯热,入夜喉部疼痛,彻夜不寐。舌淡苔黄腻,舌面水汪汪。脉象濡数,体温39。3C。经某医院诊治,给予注射青霉素,每次160万单位,日2次,连续注射3天,高热仍不退,症状无减,喉痛依然。经笔者诊治,处以三仁汤合白虎汤加马勃10克、大青叶10克、肉桂3克,每日1剂,3剂热退,诸症悉除。 临床上高热不退多属实证、热证,治疗时一般均投以寒凉之剂。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对于虚火上炎所致发热不退一证的治疗就不能一味寒凉,必须投以热药,才能达到引火归元的目的并最终治愈疾病。  肉桂"引火归元"析作者:老农肉桂的作用中有“引火归元”一说,不知出于何书,但此说一出引起不少人的误解,以为肉桂具有“潜藏”的作用,能够将上焦之火封藏于下焦,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处方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用点附子不太容易上火,而用肉桂稍多患者就会诉说出现咽痛等“上火”症状,肉桂不但没有“引火归元”反而“促火上炎”。张锡纯曾经论述:“附子但味厚,肉桂气味俱厚,补益之中兼有走散之力,非救危扶颠之大药,观仲景《伤寒论》少阴诸方用附子而不用肉桂可知也。”我们再看近现代的火神派用药,附子可用到一二百克,用肉桂鲜有用到这么大剂量的,看来肉桂确实比附子性质“活泼”,用之不当或剂量过大会引起火热上炎。明显与“引火归元”一说相矛盾。那么古人说的引火归元应该怎么理解呢,肉桂确实能引火归元,但它只适用于一种特殊情况:即下焦阴寒过剩,真火无处容身,被迫逃往上焦,口舌咽喉出现上火的症状或面色红赤,这是阳气即将外亡的危重情况,治疗无疑是扶阳抑阴,温补下焦阳气。补足下焦阳气后,下焦的阴寒虽然消失了,可是真阳还在上焦浮着没有归元。这时下焦的阳气对上焦的真阳说:“回来吧,下焦已经是我们阳气的地盘了。”上焦的真阳想回去,可是往下一看,中间的道路仍然是阴云密布,汪洋大海,深知自己如果直接往下走,还到不了家就会被阴寒灭掉,所以真阳不敢归元。这时下焦的阳气又想办法了:派人把真阳接回来,要想冲出重围,接应同伴回家,必须选择一味性质活泼的药物,静而不动的药物是不能胜任的。我们常说干姜守而不走,附子走而不守,而前面又曾引用张锡纯的论述,肉桂比附子还要活泼。这样接应是任务就非肉桂莫属了。有了肉桂的接应,真阳得以安全的返回火宅。因此说肉桂能引火归元。是帮阳气找到回家的路,不是硬把阳气压到下焦。可以说肉桂的这种作用类似于通脉四逆汤中加葱白的作用,通脉四逆汤加减法中有“面色赤者,加葱九茎”,面赤是下焦阴寒逼阳上浮,用通脉四逆汤可以祛下焦阴寒,但上下焦之间的道路不通,而葱白辛能发散,能通上下阳气,所以尽管面部有热还是用辛温的葱白,也是“引火归元”的作用。可以说在经方中,用为引火归元作用的是葱白,不是肉桂。 那么肾气丸中用肉桂不是引火归元吗,在《金匮》关于肾气丸的原文中是找不到用肉桂引火归元的迹象的。后世赵献可等人对肾气丸的作用作了进一步发挥,这就应当另当别论了。可见肉桂能引火归元,不是因为它能封藏,也不是说能象牛膝一样引火下行,恰恰相反,是取其“通”性,“升”性。我们平时利用它这种作用的机会不多,因为那是极其危重的情况(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一般病到这种程度都不找我们中医看了,所以这种情况我们大家可能在病房都见过,但没用过)。如果对“引火归元”没有清醒的认识,把肉桂用于外感温热的咽痛或相火妄动的情况,希望用它把火“引”下来,那只能火上浇油,加重病情。但在用清热药的同时用少量肉桂是允许的,可以防止冰扼热伏,这时是用的其反佐作用,而不能说是引火归元。由此我们想到了有些医家用黄连、肉桂治疗口舌生疮,有人以为这就是肉桂引火归元的证明。如果单用肉桂取得疗效的话,我们承认这是引火归元,可是这里还用了黄连,再用引火归元的理论就没有说服力了。我认为黄连肉桂治疗口疮的机理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从整体层面来说,其方名就表达了作用机理:“交泰”。黄连降心火;肉桂升肾水,心肾交泰,恢复了机体的平衡状态,所以局部的口疮得以痊愈。另一种机理是通过局部来解释,口舌生疮是属于“火”,黄连能清火,用点肉桂是反佐,防止冰扼热伏。这两种解释都比引火归元易懂,而令人信服。或有人问桂能降气,如桂枝加桂汤、苓桂枣甘汤,既然能降难道不能封藏吗?我们要看桂能降气降的是什么气,如果降的是阳气,那么我们承认它有封藏作用,而恰恰相反,它降的是阴寒上冲之气,降阴气正是其升阳气的表现。大家看一眼阴阳鱼就明白了,象翘翘板一样,阳气上升的同时,阴寒就下降了。所以桂能降气可以说成是:升是原因,降是结果。 或又有疑问:桂能平肝,既然能“平”,难道不能封藏吗,我认为这类似于桂能降气的问题。桂能疏肝是原因,平肝是结果。平肝仍是用其通散之力,肝气有郁时就能有肝气旺的表现,能把郁疏通开,肝气自然也就平了。就像鞭炮,把火药裹得紧,封得严,它能震耳欲聋;把它的封泥去掉,再放到时候只能“噗哧”一声就完了。肉桂平肝也是把肝的淤滞疏通开,肝气就没那么旺了,和柴胡、郁金是一个道理,而不是象龙骨、牡蛎、磁石那样能平肝潜阳。    总之肉桂能“引火归元”是因为其能走散,而不是因为能潜藏,所以只能用于阴寒逼阳欲脱的危重证,而不能用于一般的相火妄动或外感温热等情况。    本文并不能就此画一个句号,还有一个疑问不能解决:“木得桂而枯”,能克木的为金,“八月桂花遍地开”,金秋时节开花,也表明桂与金有一定的联系。既然有金性,就应该有肃降之性,这与前面论述的桂性走散不能统一。或许可以“抵抗论”予以解释(参看拙文《论药物的明暗两性》):“桂花能在天气肃杀的季节开放,说明其有抵抗肃杀之气的能力,这就更加证明了肉桂的作用向上向外”,究竟应该看待这个问题,希望朋友们参与探讨,给予指教。不管理论怎样解释,肉桂比附子更容易使人“上火”是实际情况。       看完了以上的两篇文章,应该对引火归元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说一下我这些年临床实践后的经验总结:实际上,临床时我们先不要先入为主的考虑引火归元的治疗方法,首先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详细的辩证清楚病人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分析所谓的上火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虚火,中医名词,火有虚实之分,“虚火”是相对于“实火”而言。凡属于体质衰弱、真阴亏损或真阳衰竭所引起的机能低下,而表现为虚性亢奋的,都属于虚火的范围。故虚火又有阴虚、阳虚之别。 火不归原证候可以概括为:头面五官赤痛衄,上热下寒热上攻,尿多不渴膝独冷,舌红无苔脉大洪。 现代人大多数都是湿寒体质,但是很多病人却自己感觉怕热喜冷,容易上火,这种情况在很多体质壮实或肥胖体质的人群比较常见,再进一步会发现舌苔白厚腻偶有舌尖微红,大便不正常或易腹泻,手脚凉等等。除了病人自己说自己怕热喜冷的主管症状,客观表现完全一派湿寒,这是常见的阳虚表现。也就是上文所说的“下焦阴寒过剩,真火无处容身,被迫逃往上焦”。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也就是标准的阴虚火旺所表现出来的上火症状,这种病人大部分为典型的瘦削体型,舌瘦长苔少或无苔,女性常伴有经血少的情况。 以上两种上火类型粗略分型为阳虚和阴虚,而这种火在古书中常常被称为“龙雷之火”。李可总结为这两种病因的本质为“水寒不藏龙”和“水浅不养龙”。 1、水寒不藏龙   无根之火上扰肾水寒极,阴寒太盛。此为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水寒不藏龙,逼真火浮游于上。上火的现象,这类现象也被作者叫做“元气不纳”、“元气外越”、“真火沸腾”、“肾气不纳”、“气不归源”、“孤阳上浮”或者“虚火上冲”,症状:面肿、目病、鼻病、耳痒、口臭、咽痛、咳嗽、面红等等。为了解释这些现象,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坎卦解》用龙来做比喻:“ 真阳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门火,一名龙雷火,一名无根火,一名阴火,一名虚火。发而为病,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沸腾,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故经云:阴盛者,阳必衰,即此可悟用药之必扶阳抑阴也。”可见这里形容的虚火都是由阳虚阴盛造成的。 2、水浅不养龙 龙火离位上奔肾水亏于下,真阳亢于上。此属阴不制阳,阴虚而阳亢。李可认为,水浅不养龙,阴虚于下,则火失其制而离位上奔。多见种种上热见证,如头痛,头晕,耳痛,齿浮,齿衄,目赤如鸠,面赤如醉,心悸暴喘,耳鸣如潮,口舌生疮,咽痛如灼等。 引火归原方法水亏者,治法为“壮水之主,以治阳光”,导龙归海,傅青主之引火汤(原方组成:熟地90克,巴戟天、麦冬各30克,茯苓15克,五味子6克),主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常添油桂一味,引火归元。为何方中又有温阳的巴戟天和油桂呢?引火汤是阴阳并补之方,只不过滋阴的力量远强于温阳的力量。此乃阴阳互根之理,肾水大亏,肾阳虽然亢于上,但较正常状态仍为偏弱。水寒者,可以用大剂四逆汤,破阴回阳。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说:“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可见实火、虚火不易区分。 李可已经把这两种情况说的很清楚了,下面我再补充一下我的治疗经验:无论是治疗阴虚的引火汤还是治疗阳虚的大剂量四逆汤,都常常会遇到疗效不好的情况,为什么呢?我苦苦思索了很多年,最后用中医的“象思维”解决了。药物到达下焦肾必须经过中焦胃肠道,如果中焦道路不通,会导致药物无法到达病灶,疗效变差。其实无论是阴虚的“水浅不养龙”还是阳虚的“水寒不藏龙”,长期发病后,最后都容易合并其他病症,最常见的是痰湿,尤其是中焦胃肠道的痰湿。而且现代人饮食油腻较大,这种情况很常见。中焦痰湿油腻容易阻碍药效的发挥,比如引火汤中大剂量的熟地,常常在中焦就与痰湿胶结在一起,根本就无法到达下焦,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食欲下降,也就是所谓的熟地“腻胃”,反而加重了痰湿瘀阻,病人很难受,疗效差。阳虚的“水寒不藏龙”也一样, 长期的下焦火衰常常导致中焦湿寒,痰湿与补火壮阳药混杂在一起,也会导致内热上火的表现,常常表现为舌苔厚腻发黄,口干口苦等等。综上所述,如果病人病情迁延长期不愈,尤其是舌苔厚腻之人,使用引火汤或四逆汤引火归元时,需要加适量的风药祛湿,古中医喜欢用独活,我个人喜用丁香,草果仁,砂仁,白芷,其实厚朴,枳壳,藿香,佩兰,豆蔻也可以的。从风药的角度重新审视肉桂的引火归元,是不是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象思维:闭上眼睛想一下,如果寒冷的冬天道路上一片浓雾,单纯靠大火只能抵御寒气,力量不够驱散大雾,这时候加上一阵温暖的大风,岂不是云开雾散?!这个大风就是风药!! 说了这么多,其实关键还是临床看病与看书不一样。书本上是一个证对应一个方,而临床现实是病人长期慢性病最后常常多种病因夹杂为病,阴阳两虚合并寒、痰湿、瘀、风混杂在一起,肾阳不足+心阳不足+脾胃湿寒+肝气郁结+胆经郁热+经络淤堵,这些症状在慢性病常常合并出现,单独一个药方无法应对,必须几个药方合方,这才是真正显现中医真实水平的时候!!这样的病例怎么治疗,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说吧!再引申一下我的绝招,为什么很多人会“虚不受补”,其实道理是一样的,真正的补药无法到达所需的脏腑,都堵在路上了!参照我上面说的仔细想清楚!

发布了文章

中医治疗肺腺癌骨转移之5:我穷尽所能,才延长了病人一年多生命,真的值吗?!

中医治疗肺腺癌骨转移之5: 我穷尽所能,才延长了病人一年多生命,真的值吗?! 河南省肿瘤医院 闫明 已经很久没有写重磅文章了,这些年一直闷头钻研肺癌的治疗,现在终于硕果累累,无论是肺腺癌,鳞癌,甚至是恶性程度极高的小细胞肺癌都有了相应的治疗策略,而且不少中晚期肺癌病人取得奇迹,我会慢慢的总结发表出来。下面先说一下里程碑式的肺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案例。 这个病人比较特殊 , 整个治疗过程 非常 坎坷 : 从 术前化疗, 手术到术后化疗 再 到中药治疗 , 我遇到了很 多 难题 , 在病人的信任下, 我胆大心细放手一搏, 最终突破 了传统思维的束缚,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关键是从 这个病例中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 ,尤其是掌握了这一类湿寒体质的肺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从思维方法到治疗手段都有了跨越性的提高。此后又遇到了几例类似的病例,运用同样的方法治疗起来就愈发的轻车熟路手到病除。 首先我们 回顾 一下病人的整个治疗过程。 患者男,63岁 ,于2020年7月在我院住院检查,一年前因为膀胱癌于当地医院微创手术治疗。这次全身复查时发现了右肺有一个肿块,于是做了全身PET-CT,结合胸部CT的特点,根据经验,我们诊断为 右肺上叶 原发性肺癌 可能性大, 不是膀胱癌肺转移 ,所以于2022年8月入院胸外科进行进一步治疗。病人看起来很壮实,膀大腰圆,体重90余公斤,但是病人却说自己身体很虚,尤其是做了膀胱癌手术以后感觉身体被掏空一般,一天不如一天。患有糖尿病多年,从上次膀胱癌手术以后开始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以上是病人基本情况,下面我们看一下病人入院时的检查结果。 由于术前PET-CT结果显示:右肺上叶癌合并肺门淋巴结转移,同时怀疑上纵隔4R组淋巴结可能有转移,术前临床分期应该是 cT2N2M0,ⅢA期 ,所以根据标准治疗方案应该给予病人 术前新辅助化疗 。 肿瘤位于右肺上叶中间, CT穿刺活检取病理有一定的气胸和血胸的风险,因此 家属拒绝穿刺 。根据经验,患者男性,曾有吸烟史,鳞癌可能性大。于是采用紫杉醇+奈达铂化疗2周期,没想到化疗副作用特别大,患者恶心,呕吐,无法进食,浑身无力,复查CT发现:化疗前后肿瘤及淋巴结变化不大, 肿瘤没有缩小,化疗效果不好。 后于 2020-09-24全麻下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系统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顺利,切口愈合良好,切口Ⅱ/甲。术后病理示:化疗后:癌,形态考虑腺癌。侵及支气管,未累及肺膜。(支气管切缘)未见癌。2、4淋巴结1/2。7组淋巴结0/2。10组淋巴结0/3。11组淋巴结0/2。术后病理分期应该是yp T2N2M0,ⅢA期。 术后病人恢复好,因为纵隔淋巴结有转移,术后病理分期 ⅢA期 。术后应该行辅助治疗。于是2020-10-30、11-30、12-29于我院行“培美曲塞+奈达铂”方案 术后辅助化疗 3周期,化疗过程顺利,化疗不良反应轻。2021.2在当地医院行“培美曲塞+奈达铂”方案化疗1周期。治疗过程基本结束。 在术前新辅助及术后辅助的多次化疗期间,病人恶性、呕吐、食欲减退、乏力等副作用明显,但是勉强坚持。期间我也曾多次给予对症的中药调理,以减少化疗副作用,促进机体恢复,当时病人 舌质淡,苔白厚腻,典型的脾肾阳虚湿寒表现 ,予以健脾补肾壮阳祛湿治疗,疗效甚微,我百思不得其解!!化疗前患者自诉平时体健,除了糖尿病之外身强体壮,还能干农活,膀胱癌术后体质每况日下…… 术后病人正常的随访。很不幸,术后不到1年, 在 2021年6月复查时候发现左髋骨转移 。 这时候病人慌了神,化疗带来的痛苦依然记忆犹新,所以病人坚决拒绝化疗,要求采用中药治疗。 按照标准治疗方案,肺腺癌骨转移,如果存在驱动基因突变阳性,一个首选靶向药物治疗。如果没有基因突变,则首选化疗 。所以我建议病人做基因突变检测,看是否存在基因突变。病人对基因突变检测的将近一万块钱犹豫再三,后因服用中药疗效不好,最终同意做基因检测。结果如下:未见EGFR和ALK等常见驱动基因突变,反而发现 KRAS基因突变,预示着肿瘤恶性程度很高,生长活跃,容易耐药复发转移。 靶向药物治疗的道路走不了,病人又拒绝化疗与放疗,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可选择的只有中药。 此时我给病人中医辩证诊断为: 肺腺癌术后骨转移,痰湿,湿寒,阳气虚,气滞血瘀。 用药:茯苓,党参,炒白术等健脾祛湿,干姜,桂枝等温中驱寒,制附子川乌草乌通络驱寒,骨碎补,补骨脂等补骨止痛,黄芪,当归,川芎等补气血,熟地,菟丝子,核桃仁补肾填精,白芷,藿香祛风湿,乳香没药,土鳖虫等活血化瘀…… 这个中药方案吃了近两个月,中间虽然也不断调整各种用药,但是总体来讲对骨转移疼痛疗效不显著。 骨转移疼痛的部位越来越多,疼痛也越来越重,病情恶化迅速。 这时候病人亲自来见我,已经开始坐轮椅了,无法正常行走,强调说:闫大夫,我这病已经这样了,时间可能也不长了,你尽管放心用药,只要能止痛,什么样的药我都吃! 我反复询问病人服药后的各种反应: 病人说除了精神食欲好一些,别的没有什么感觉 。 吃了这么久的温热药,一点感觉都没有,到底怎么回事呢?!我静下心仔细分析病情:从舌苔和脉象来看,阳虚湿寒应该没有错,温热的治疗方向应该不会错; 如果治疗方向错误,吃了这么久,肯定会有不良反应出现 ,现在病人没有其他任何方面的异常表现,并且体重160斤以上,有没有可能是 病重药轻 呢?……如果是病重药轻,又是哪些药轻了呢? 我反复思索了好多天,又查询了无数资料,参考了很多风湿痹症的治疗,决定尝试逐步增加 乌头类药物(制附子,制草乌,制川乌) 的剂量。 于是从2021年9月1日后,病人开始服用我调整后增量的中药方。十几天后,家属突然反馈,病人肘窝疼痛,随后几天又出现大腿窝、腘窝疼痛,接着左侧腹股沟(腿窝)出现大片皮疹,红色斑丘疹,奇痒难耐。 我个人认为:这是附子类药物的排病(湿寒)反应 。乌头类药物以附子为代表,大热有毒,药性峻烈,为温热通经要药,遇到体内湿寒严重的病人,部分病人会产生明显的排寒反应。形象的比喻就是烈火遇到寒冰,导致寒冰迅速融化为水湿气,然后通过各种孔道排出体外,如肌肉皮肤毛孔和胃肠道,进而以汗液和大小便等形式排出, 最常见的排病反应是腹泻 。对于这个肺腺癌骨转移的病例,, 湿寒深入骨髓 ,并没有直接相连的通道,如果无法通过此处局部的皮肤向外排出(这就是我让他拔罐的原因),则只能被迫走“内部通道”。 而《黄帝内经》有讲:关节为骨头的间隙。由于骨头本身坚硬无痕,寒湿邪气不容易聚集于大型骨骼,因而骨头的邪气常聚集在关节附近。具体到这里,病人上下肢各个大关节部位都出现红色斑丘疹伴有疼痛瘙痒,就是湿毒从骨转移部位被逼入关节的表现。 又过了一段日子,病人出现了典型的排寒反应——腹泻, 此种腹泻无明显诱因而且最大的特点是无明显不适,反而精神食欲等一般情况愈发好转 。 关于附子具体的排病反应以后有机会再详谈!先看看整个治疗过程的聊天记录吧! . 这个中药方服用近一个半月,出现了典型的附子排病反应——腹泻! 我们可以把癌瘤看做冰冻的泥巴,被热火慢烤后逐渐融化,形成带毒的污水四散开来,由于骨头周围没有天然通道交通于胃肠道和膀胱,湿毒无法以大小便的形式而排出,迫不得已只能在癌瘤附近薄弱的肌肤表层或者关节附近以红色斑丘疹的形式发于体表。 出现典型的排病反应后,病人骨转移疼痛症状逐渐缓解,较前明显好转。 建议外用黄道益活络油加强活血化瘀止痛。如果效果不好,还可以另外用温热解表的中药包泡澡或泡脚,以促进 出汗排毒 。 病人反馈泡脚后浑身轻松,症状有轻度缓解。 因为骨转移疼痛一直控制不满意, 虽继续增加乌头类药物剂量,疗效却未相应提高,遂换一种思路,加入“火中之精”硫磺 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春节后,开始少量使用硫磺,但是疗效也不是很满意。 后来又加入抗肿瘤常用中药全蝎和蜈蚣,期望活血化瘀止痛,疗效也是有限。 后来又加入抗肿瘤常用中药全蝎和蜈蚣,期望活血化瘀止痛,疗效也是有限。 2022年3月病人曾再次出现排病反应,但是这次疗效维持时间较短。至4月初,病人疼痛发展至难以忍受,我认为是局部癌细胞生长活跃,无法单纯用中药来控制,必须抗癌治疗才行,所以建议病人化疗或者放疗。病人曾做过化疗,对其严重的副作用深感恐惧,只得选择局部放疗止痛。 一般来说,肺腺癌对放疗不太敏感,也就是说放射治疗肺腺癌骨转移效果一般般。我也没奢求控制住癌症的发展,只要能减轻疼痛就可以了。 万万没想到,放疗不仅没有控制住疼痛,反而带来了很多副反应。恶心,食欲下降,血糖升高,后期甚至出现低热。说明放疗严重的损害了正气。 我用了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用中药逐步消除了放疗造成的副作用,病人的饮食,体力和睡眠逐渐恢复了正常。但是骨转移疼痛却依然缓慢的恶化中。 2022年7月我又建议病人趁着夏天的热量,用中药包热敷背部及骨转移疼痛部位,促进局部“癌肿”的融化排出,仅有一点点疗效。后来又服用了其他有经验的老中医的抗癌秘方,疗效也不好。 2022年10月,我感觉病情恶化,中药无力回天,遂向家属讲明整个病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困难,后续发展的过程及最终结局,家属表示理解,放弃进一步的积极治疗,开始中医调理为主,对症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案:中药继续吃,止痛按照西医的规范治疗,曲马多片,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杜冷丁针剂,芬太尼透皮贴等逐步升级…… 2022年11月底疫情放开后未有联系……2023年随访,家属确认病人于2023年1月去世。 从2021年6月开始中药治疗至2022年10月中药耐药,我用中药控制骨转移疼痛差不多1年4个月,相当于延长了这么长的生命。在此期间,虽然病人一直没有达到完全无痛的状态,但至少还是能够正常的生活。病人接受了差不多所有的治疗方法,抗骨转移针(唑来膦酸注射液),各种止痛药和止痛针,除了放血疗法以外几乎所有的中医药方法,包括汤药,丸药,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艾灸,中药包泡脚和热疗…… 此病例也存在一些 不足之处: 1. 术前新辅助化疗未明确肺癌病理分型 ,导致化疗方案不合适。因病人拒绝穿刺,我们只能根据经验按照吸烟男性的特点推断病人鳞癌可能性大,所以用了紫杉醇+铂类化疗,化疗效果不好。 2. 资料不详细。 由于病人经济、便利性及疫情的多重影响,病人很多检查是在当地完成,我这里的资料不够详细全面。而且很多症状转述于家属,有一定误差。尤其是疼痛是否缓解语述不清。有没有疼痛和疼痛是否减轻完全不一样,而家属总是强调有疼痛,让我一度怀疑吃我的中药没有效果,如果不是再三确认,容易忽略疼痛减轻的事实,但经验又告诉我们:疼痛如果不减轻,这样的多发骨转移疼痛是不可能存活超过1年多的! 治疗感悟和深入思考: 1. 皮疹的特殊性 。中医有一个很独特的理论:给邪以出路!最常见的是“汗,吐,下”法,也就是通过汗液,呕吐出胃内容物及腹泻的方法,使体内的邪气随着汗液,胃液或食物,大小便等方式排出体外,这样治疗见效快,病人症状会很快缓解。当没有天然的排出途径时,也可以通过刺破局部组织来应急排邪,比如说刺血疗法。常见的是风寒随汗液外排治疗感冒发烧,呕吐治疗食物中毒,少见的是泻下排便治疗淤血类疾病比如说消化道恶性肿瘤,还有妇科肿瘤随月经排出体外。更加少见的是中风后几个小时内穴位刺血减低颅内压,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中风后遗症发生率。 此病人尝试加量的乌头类中药治疗后,逐渐出现多处关节部位疼痛、瘙痒和皮疹,我当时认为是一种湿寒邪气被温热药“融化”后产生的表现,是一种治疗有效的征兆。写这篇文章时,看到 《黄帝内经》中歧伯曰: 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 ;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 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 ((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 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 邪气恶血 ,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病挛也。 从病人皮疹反应出来的部位来看,应该脾、肾、肺等脏和(或)经有邪气,湿寒邪气的 严重程度依次为脾,肾,肺 (因肺癌原发灶已经切除)。而我用药的主要方向就是 健脾补肾壮阳祛湿 ,这难道是简单的巧合吗!? 糖尿病与中医脾的功能密切相关,因为 中医脾脏相当于西医的胰腺(不接受反驳) ,脾脏的对食物的吸收作用通过胰腺分泌的各种激素和消化酶来完成。而病人糖尿病多年,血糖不稳定。 另外,KRAS基因是常见的致癌基因,突变率最高的癌种竟然是胰腺癌,约90%的胰腺癌出现KRAS基因突变。那么,KRAS----胰腺-----脾脏---癌变……几者之间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呢?中医科研的可以研究一下相互关系啊!…… 《黄帝内经》不愧为千古奇书,中医经典之首。临床上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各种病症,或者是我认为自己经历很多病例总结出的小诀窍,很多都能在此找到答案,给人一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2.中医的不传之秘莫过于用药剂量! 从这个病例可以看出,刚开始我的治疗思路是正确的,只不过因为病重药轻,病邪太重而君药用量不够导致疗效不好。后来打破常规,突破极量,用药不久反而出现了明显的排病反应,症状随之缓解,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我原先曾跟家属说,如果疗效不好,第一年的冬天不一定过得去。没想到疗效较好,病人顺利撑到了第二年的10月出现耐药再次加重,感染新冠后倒在了春节前。我这篇文章不公布具体用药方案和剂量,就是怕有些人不会辨证施治原封不动的套用原方造成惨重的结果,这样不加辩证乱套用所谓的“治癌秘方”的病人很多很多,大部分不会有效,有些反而会加重病情。 再次强调:治疗骨转移是 攻守兼备的综合药方 ,组方的复杂程度超出初学者的想象,千万不要自以为是的看了几个网络视频就滥用大剂量乌头附子类中药, 如果仅靠单纯的增加某些药的剂量就能战胜癌症那么癌症早就攻克了,不要再次犯了一味攻伐的西医思维错误。 3. 肺腺癌骨转移疼痛的治疗难点 。由于癌细胞对于局部的骨质侵袭所造成的疼痛,初期呈现胀痛酸痛的表现,后期表现为严重的持续性的骨痛,其他部位转移癌所引起的疼痛在口服镇痛药物之后通常都可以得到明显缓解,但骨转移所引起的疼痛反应是普通镇痛药物无法缓解的,很多骨转移癌患者必须通过口服吗啡、芬太尼等麻醉类药物才能缓解痛感。此外,骨转移所引起的疼痛也并不像其他疼痛那般“规矩”,这种疼痛会不断地向周围组织进行放射,并且还会在2-10级的痛感范围内逐渐加重!很多骨转移患者正是因为无法忍受这种剧烈的疼痛,从而选择了“放弃”!所以说骨转移疼痛差不多是导致大多数晚期癌症病人最痛苦的一种结局,因为疼痛的持续性存在并加重,导致夜不能寐,食饭不香,活动受限,逐渐对生活丧失兴趣,极度悲观…… 如果不符合靶向药物治疗的情况下,骨转移的西医治疗手段主要靠化疗,放疗为主的杀伤性攻击疗法,疗效与癌细胞的敏感程度相关。还有神经阻滞,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镇痛泵等等对症止痛方案,以及常见的包含阿片类药物的三级止痛药物的方案,但是针对全身多发骨转移,最适合的只有化疗和止痛药这两个全身治疗方案,其他的都是局部止痛方案。 骨转移的中医治疗主要靠辨证施治的中药治疗,局部的膏药止痛,针灸治痛等方法,也包括大多数人不太了解的局部热疗,刮痧拔罐和药浴等所有的 这些治疗都是建立在正确的辩证基础上的,否则不适当的治疗反而会加重症状 。 骨转移的中医病因本质简言之就是 虚+癌毒+淤+痰湿+寒或热,治疗需要标本兼治 。虚是根本原因,包括引起原发癌肿的体虚内环境以及引起骨转移的必然条件——肾虚。其次是癌毒,癌毒在不同体质的个体身上恶性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表现在某些人就是癌基因突变引起难治性的肿瘤恶化转移扩散,比如说这个病人的KRAS基因突变。固定部位的骨转移疼痛必定伴随着气滞血瘀,毋庸置疑!大部分癌肿在就是中医所谓的痰湿,只不过夹杂了癌毒以后发展和预后与良性肿瘤的痰湿结节天差地别。治疗骨转移的关键莫过于判断病情性质的寒与热,比如说这个病人刚开始是典型的寒症,所以用温热药疗效好。虽然病因本质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治疗起来困难重重,这几个病因哪个是主因,哪个是次因,权重分别是多少呢?而且它们彼此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在病情发展到不同阶段也会发生变化,主次矛盾会转变,非常考验医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在正确辩证病因的基础上,需要针对不同因素准确用药并且用量精准,这就更加难上加难了。针对上述病因进行 标本兼治,攻守兼备,至少需要20味以上的药物,君臣佐使各用量多少,同时兼顾药物的相互影响 ,这种综合大处方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需要极其深厚的经验和功底。 说实话,这个病人坎坷的治疗经历是对我中医水平的历练和洗礼,使我的治疗水平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我对此类骨转移病人的治疗经验,在此后的几个病人中都取得了惊人的疗效。但是有时候反过来想一想,对于病人本人来说,天天吃药,忍受疼痛的折磨,生活不便,才延长了一年多的时间,真的值得吗?!病人有自主决定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权利吗? 在此之后,我网上又连续治疗了好几个肺腺癌骨转移的病人,也许是思路正确,也许是运气好,都取得了不可思议的疗效。因为这几个病人现在都病情稳定,带瘤生存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所以暂时无法记录完整医案。 我们先看一下其中一个的初步短期(半年多)治疗结果:

发布了文章

重磅:新冠肺炎合并心衰,高龄老人2入ICU,中医药治疗转危为安!

河南省肿瘤医院 闫明 以下内容西医内容较多,适合对西医比较了解的中医学习(比如说西学中),西医即使不懂中医内容,也可以参考一下中医的治疗思路,扬长避短。纯中医或者民间中医由于接触这样的病人比较少,很多生化血液指标、呼吸机参数以及很多影像学检查都了解的比较少,更别说ICU抢救流程及用药特点了。我由于工作原因,每年都会参与重症病人的抢救,自然对此轻车熟路,知己知彼,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新冠病毒横扫神州大地,无数老弱病人为此付出惨烈代价。最常见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每个月病毒性肺炎,以及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各种器官功能衰竭。这些危重症病例的产生大部分与新冠病毒本身有关,但如果使用了错误的治疗方式有可能会加重极少数病例的病情,导致无可挽回的后果。 很多中医推出了各种各样的药方来治疗或者预防新冠肺炎导致的“大白肺”,实话实说,大部分都是纸上谈兵,或者从某种的角度来说这些药方可能更合适普通人或者轻症患者作为预防措施。 实际临床治疗或者抢救这些危重症病人,必须采用李可老中医流传下来的经验,必须及时、坚决、大剂量使用温热药:破格救心汤及(变通)小青龙汤。 只有这样才能及时逆转病情发展,否则危重症病情发展极快,单一症状可能会迅速引起其他脏器功能异常,导致连锁恶化,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 比如说最常见的重症病毒性肺炎常导致心功能不全或者心衰,后者又进一步导致全身脏器动脉血有效灌注减少,常见的就是肾脏有效灌注压低就出现无尿,进而发展到肾衰,代谢性酸中毒。胃肠血压低就会功能减弱,腹胀不消化,进而影响食物吸收与代谢,减少能量物质的摄入,加重病情…… 危重症型新冠肺炎最怕的就是肺炎合并心衰,因为西医对于肺炎有呼吸机,而且双肺的呼吸储备很大,即使一半的肺实变,也能通过呼吸机坚持一段时间。但对于心衰就没有什么好方法,强心药不敢随意用,只能用升压药,同时限制输液量。而输液量尤其是营养液的减少又会加重营养不良,能量进入体内更少,形成恶性循环。 一般情况下ICU医生绝大多数是坚决避免中医药参与治疗的,幸亏今年国家高层大力提倡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危重症的治疗,才有少部分小医院不排斥中医,允许使用中药,为中医药开了一个口子。虽说是一个小口子,但是如果你水平足够高,也可以通过此处闯出一条光明大路。 下面的这个病人比较特殊,是我同学的父亲,是无意中接手的,当时根本没想到会有危险,结果接手以后几个小时就迅速恶化出现心衰,很快进了ICU。然后又使用中药想办法给他转出来了,接着又没有能够及时正确的处理,又发生痰液堵塞气管引起呼吸衰竭,再次进到ICU,随后又用中药治疗,最终脱离ICU和呼吸机,开始逐步恢复。 下面以我的第一视角来还原整个病人的抢救过程。 2022年12月26号的上午,同学突然咨询,父亲前几天骨折住院,恰好赶上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治了好多天不见好转,还有加重的倾向。怎么办? 我当时的原话说:你怎么才给我打电话,怎么不看我的朋友圈啊?!这段时间治了上百个新冠肺炎,跟同学朋友都说了,一定要早吃中药早治疗效果才好。 你父亲70多岁,又有慢阻肺,又不发烧,又骨折, 4个高危因素,很容易发展成重症型肺炎,危险性很高,死亡率很高。 你马上!马上!马上!来我家拿药,我家有专门配的中药,吃了以后很快就好了…… 同学很相信我,中午就过来拿药了。我说你回去以后马上熬,熬完以后给他灌进去…… 结果到了下午,她跟我说,家人叫不醒了…… 我一听,完了!病人已经发展成重症了…… 我说,你马上让医生或护士赶快给他下胃管,通过胃管往里打中药,尽快啊,越快越好!一定要把中药给他打进去啊!!! 不管转不转ICU,不管医生说什么,都一定要先把中药打进去,越早进打进去效果就越好! 另外我要了一下病人的治疗清单,我感觉病人应该用了大量的抗生素或者是清热解毒类的药。果不其然啊,我们看一下它的治疗清单。 第一个是左氧氟沙星,抗生素! 第二个是痰热清,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然后多索茶碱,是解除支气管痉挛的。 普米克令舒是雾化用的激素。 特步他林,是解除支气管痉挛的雾化药。 甲基泼尼松龙,强力的激素,用来控制体温,减少“免疫反应”。 舒普深(头孢派酮舒巴坦),进口的强力抗生素。 莫西沙星,抗生素! 依诺肝素是防止静脉血栓的。 左氧氟沙星,舒普深,莫西沙星,3个抗生素;加上一个痰热清清热解毒,总共有4种药! 用的太多了! 我以前讲过,抗生素和清热解毒类药物都是寒凉药,在冬天使用的时候,输到体内的时候会加重寒凉,病人需要用大量的热能热量来中和这种(寒凉)反应,中医认为会消耗病人的阳气,尤其是心脏的阳气,所以很容易引起心脏衰竭。而新冠病毒本身就湿寒,老年人都阳气弱,真是标准的雪上加霜啊! 同学很听话,灌了一碗中药,又买一些红参泡水往里灌。 病人还是处于这种浅昏迷的状态,上了心电监护。 另外我问了一下,这个病人现在有没有浑身出冷汗啊? 如果出冷汗的话,那就是休克早期的表现:四肢冰冷,出湿汗。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病情会更加严重。 到了下午4点多,我亲自去查看病人,既然接手了就要负责到底。 当时病人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 心率看起来是比较正常的80bpm,氧饱和度也比较正常:98%,只是呼吸频率稍微有点快,而且可以看到呼吸很费力,“抬肩样呼吸”,血压是99/58mmHg。 病人的状态就是一个浅昏迷状态,脚肿比较明显,手微肿。 脉象:六脉散乱 极其少见!病危的时候才会出现,《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这本书里面写的也很清楚,叫六脉散乱。左手和右手的寸关尺,基本上摸不到正常的脉,很浅很散很乱,似有似无。 这是典型的心脏马上就停跳的预兆,很危险啊!这种脉一旦出现,几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严重的心脏衰竭,死亡率极高! 顺便我也看了前期的胸部CT,两次结果比较,发现肺炎没有好转,反而恶化,右肺下叶部分肺不张。 这时候医生反复跟家属谈话,要求病人转ICU。 我就实话跟同学说,这种病人危险性极高。如果用中药还有生机,如果不用中药,进去很快就会心脏衰竭死亡。基本上很难过一星期,你们自己考虑吧。 我马上开了急救用的中药方,6副药。 其实是来源于李可的破格救心汤,剂量比较大。 普通的药店根本就不可能给你抓。所以说我开了6副药。 然后每3副合成1副来煎药,6副药必须在下午到第二天上午8点之前全部灌进去! 超大剂量啊!这就是专门用于心肺衰竭的时候的抢救用药。 以前我用过效果很好,所以这次基本上没怎么想直接就用了。 另外我也跟同学交底了,今天晚上是很关键的,如果过来了就过来了,过不来那就没什么希望了。因为心脏一旦衰竭,后续就是肾功能衰竭,肺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 因为所有的脏器供血,都需要这个心脏的血压维持。血压都维持不了,就没有有效的充足的血液能量进入到脏器里面,脏器就没有办法正常工作,全部都会罢工,罢工的结果就是多脏器功能衰竭。 病情好转的标志就是血压上来,脱离90的这个临界值…… 第二天上午同学回复,到夜里6点多病人还是送到ICU了,但是中药也全部打进去了。 人也醒了,血压和尿量都好了,血压现在是116。 我这时候就很高兴了,只要血压上来了,病人就有救啊…… 既然住了ICU,就要把ICU的长处发挥到极致。他们有支气管镜可以吸痰,能迅速把堵住的右下肺支气管给它吸开,吸完以后肺部马上就会复张,恢复会很快…… 然后我又开了一个巩固的药方。 ICU医生这些天跟家属说,病人挺好的,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但就是撤不了呼吸机。 我问同学,你知道治疗情况吗?同学回答:医生用了什么药也不说,所有的治疗措施所有的治疗手段全部不知道…… 一直到12月31号,最后我同学也恼了,说不行转院吧。 我说也行,大医院呢,ICU医生很太牛逼了,都不喜欢听别人的指导。我水平再高,他不听也没办法对不对。不如找个小医院,只要能配合我们治疗,这病人治愈的希望是很大的。 然后我们就转到了一个有呼吸机的区级医院。 下面是入院当天的检查结果。 血常规:白细胞高,血红蛋白稍低,说明有肺炎。 复查CT显示右侧胸腔积液合并叶间裂积液及少部分肺炎,肺炎较12.23日好转。腹腔肠胀气严重合并少量腹水。 所有的积液都是靠近背侧,说明病人的痰没有办法咳出来,都聚集在靠近后背的最低处这个位置。因此后续的治疗一定是加强排痰,心脏功能既然已经正常了就要加强排痰。 我比较关注的就是晚上血压的情况,因为夜里是阳气最弱的时候,如果血压也能 正常的维持,说明心脏的阳气是足够的。 这是护工记记录的晚上血压,晚上9点多一直到2点,血压基本上都是在140左右。说明情况很好啊,心阳很充足。唯一的症状是晚上出汗比较多。 这是劫后余生的危重病人身体虚的一种表现! 这是劫后余生的危重病人身体虚的一种表现!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拔管,拔除气管插管! 拔管的时机很重要。拔的太早,身体机能尚未完全恢复,维持不了正常的呼吸。拔的太晚,肺部痰液越积越多,不但於堵气道,影响气体交换,也容易诱发感染。 所以我就追着医生强烈要求拔管。 万万没想到啊,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1月5号的早上,同学给我说,夜里2点多氧饱和度突然从98掉到65,然后大概一个小时后心率就反应性的上升到124。过了两个小时又恢复正常了。 然后上午10点多又一次掉到50多…… 我一听就知道,氧饱和度突然的掉下来,那肯定是痰堵住气管了,这么简单的问题…… 堵了一次,又堵一次,赶快吸痰吧! 这时候就很麻烦了……哪个医生会在此情况下拔管呢?!明知道是痰引起的,也会继续带管啊!…… 最后妥协的结果就是做气管切开,不从嘴里面进行气管插管,直接在气管上开个口,把呼吸机插进去。 1月5号这一天病人的检查结果。 血糖稍微有点高,轻度的低钠低氯。 PH值明显下降——酸中毒。 标准碳酸氢根,实际碳酸氢根,二氧化碳总量,都是升高的,很典型的一个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氧气不能及时达到肺的末端肺泡,对于这个病人来讲就很典型,痰堵住气道了。 我又建议:肺部积痰的病人有一个专门的俯卧位排痰,就是把人整个头朝下面朝地 趴 在那里,痰液在重力的影响下,就会从背部往下流,流到气道,病人稍微一咳嗽就出来了。这是现在西医最常用的一种排痰方式,简单有效,但是需要专人来管理,需要有人来辅助病人进行这些操作。 到了第二天,同学说又转到ICU了,做了气管切开,然后重新上了呼吸机,还是进行吸痰治疗…… 哎,又回到老路了…… 调整一下药方吧,加些化痰药! 1月7号的时候又复查了一次CT,我们看到胸水又增多了,肺部的积痰在后背部的这些背侧啊,这都是坠积性肺炎啊,这不是简单的肺部炎症,这都是积的痰排不出来,越堵越多把气管给堵住的。 腹腔积液增多,肠管胀气也增多,下叶的病变较前进展。 一直到12号,6号到12号差不多又在ICU呆了一星期。 病人实在受不了,住了两次ICU,看到周围的病人一个一个的死去,他精神上已经快崩溃了,感觉自己再继续住ICU会死在那,所以强烈要求转出来,烦躁的很……最后ICU医生没有办法,就把他转出来。实际上这样的病人转出来比在ICU里面要好的很多,积痰而已嘛。 病人第二天转出来以后,后续病情就很平稳了。用着中药,加上排痰,腹胀用了药以后已经明显减轻。病人可以进食了!每天虽然吃的不多,但可以吃400毫升的小米粥或者大米粥。然后再加上中药,胎盘粉,鹿茸泡的药酒…… 我春节前上班最后一天下午,去看望了一下病人。病人的生命体征:血压130/84,维持在120以上。氧饱和度98%,心率93,各项生命体征都很平稳。舌苔:舌质淡红,苔白,中下焦有点厚,有一条的很深的裂痕,这是肾精不足的表现。 临走以前,病人跟我握手!病人其实瘦了很多很多,胳膊很细,肌肉无力,惨不忍睹啊! 以上为整个抢救过程的简要文字版,详细语音讲解请看抖音账号:古方破解现代病。 后期如果有时间,会推出新冠肺炎危重症抢救的精粹版,详细阐述中医药和西医抢救措施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不同症状具体用药的经验。

发布了文章

辨病辨证论治+定性定位详解新冠病毒感染的致病特点

河南省肿瘤医院 闫明我们从辨病与辩证的角度来详细的分析一下新冠病毒的致病特点首先,我们一定要明确一个观点:发热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无论西医和中医都认为发烧的本质就是动员自身的免疫力,调动自身的能量来想方设法把入侵到体内的不良因子,予以杀灭或者是排出体外。所以,发热是一个自身免疫力抵抗外邪、正邪相争的一个过程。因此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强烈建议在没有明确致病因素的情况下不要轻易的单纯的退烧。因为有很多治疗方式是降低免疫力的,有可能还有一些副作用。第2点,我们再来说一下新冠病毒的特点。这个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从宏观方面来讲,新冠病毒喜欢侵犯免疫力低下的人,比如说老年人或者是这个肿瘤病人,长期免疫力低下的病人,糖尿病的高龄病人等等。这些免疫力低下的人是最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而且很容易转变为重症。尤其是这些免疫力低下的人他们反而不发烧啊(说明发烧确实是免疫力的侧面反应),有时候默默发展几天以后会突然转变为重症。第3点,我们需要注意新冠病毒是“湿毒”。在风热暑湿燥寒的六淫中它属于湿毒,具体的可以看我以前发表的文章和视频,还有张伯礼院士的一些观点都可以证明。第4点,几个月前我治疗了很多新冠肺炎后遗症的病人,我总结了一些特点,以前的视频也有介绍。所有的病人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脾肾阳虚。脾肾阳虚的病人本身免疫力低下,所以说他们不但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而且很容易留下后遗症。我们进一步用八纲辩证分析。首先,容易感染的大部分都是免疫力低下的人,说明这个病的本质是虚症。但是基本上很多病人是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所以这个病的本质就是 “本虚标实”。本虚标实, 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大前提,否则后面用药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第二,这个病是传染病,传染过程发病过程是跟瘟疫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我们一定要借鉴温病学派的一些方法和理念。第三,这个病毒是湿毒,属于风热暑湿燥寒中六淫中的湿毒。新冠病毒会随着周围的环境来产生相应的变异,因为它本质是湿毒,在此基础上会夹风变成风湿,在春秋夏这些季节变为风湿性的病毒。冬天就变成湿夹寒变成湿寒,在热带地区就变成湿夹热变成湿热病毒。这个以前的我的文章也写的很清楚。最后总结一下新冠肺炎的特点:新冠病毒感染是以湿毒为核心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定性了以后还要定位!定位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需要知道新冠病毒到底侵犯到人体的哪一些组织和器官,会引起什么样的症状,以及后续发展是怎么样的,这样的话我们可以从头到尾详细的了解新冠病毒的致病过程,致病特点以及预防措施。其实大多数中医没有听说过定位这个词,定位是我从西医术语引用过来的,因为我觉得特别重要。,其实在张仲景《伤寒论》里面也是有定位的,他把人体分为六经,三阳经和三阴经,然后再分门别类的把各种症状归属于每一条经的下面。另外温病学派也是有定位的,并专门为传染病发展出来了“卫气营血辩证” 和 “三焦辩证”。把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把疾病的发展分为卫气营血: 从表入里,从卫气到营血一个渐变的过程。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辩证方法,五行脏腑辩证,这是现在用的最多的一种辩证方法。肝心脾肺肾五脏再加上六腑,总共是五脏六腑。以上这些辩证方法其实都是有定位的。我们再回头看一下新冠病毒到底是怎么样传变的,它的规律是什么?西医已经研究这个病毒3年了,说新冠病毒会侵犯人各个组织:心脏,肺,支气管,胃,肾,皮肤,脑……很杂乱。到底它的规律是什么呢,我们无法做出一个总结。那么我们再以中医的思维来看一下这个新冠病毒到底是怎么样传变的!然而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的传染病,古书上没有写,怎么办呢?我们用逆向思维啊!通过病人的症状来反向推导!先通过新冠病毒湿毒的特点按照理论来正推,再通过新冠病毒侵犯的部位来验证,一正一反相结合来找出规律。我们先从中医的理论来正推,用古名医李梴的话说就是:“痰源于肾,动于脾,客于肺”。中医主管湿的一些主要脏器有三个:第一肾,第二脾(胃),第三肺。肾:主全身水液的代谢。当我们的年龄在不断增大,那么肾的蒸腾代谢水液的能力就会日渐不足。于是,就会在体内形成痰湿。而肾的这一代谢水液功能的退化,基本上是生命进程使然,是大势所趋,任谁也改变不了。无论是中医的肾还是西医的肾,都是调节水液代谢的,通过排尿的方式来调节体内的液体的成分,所以说肾是最重要的一个调节器官。第二,脾:主受纳食物和化生水谷精微、气血。然而,我们的脾的运化之能,是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减弱的。于是,此时的水谷,不化精微,反而成了痰湿。原本已有的精微也会输布不及,从而白白地酿成了痰湿。中医的脾基本上相当于西医的代谢系统,意思就是说所有进入人体以后的液体和营养相混合,通过脾的功能来代谢,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然后再把糟粕排出去变成大小便排出去。第三,肺:主一身水液的输布。而肺的功能会随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减弱,那么肺输布水液的功能也势必会降低。于是体内津液不得化散,就白白地生成了痰湿。肺主呼吸主皮毛,通过呼吸中的水分,同时通过调节皮毛上毛孔的张与合来排出汗液,通过汗液来调整这个体内的水湿。这是中医理论里关于湿的调节的最重要的3个脏器!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从新冠病毒侵犯到人体产生的各种症状来详细分析。我们先分析最常见的症状咳嗽,咳痰,肌肉痛,头痛,腰痛,腹泻……这些最常见的几个症状。咳嗽咳痰:就不多说了,肯定跟新冠病毒侵犯肺和呼吸道有关系。咳痰:中医认为,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痰液的产生主要和脾的运化代谢功能有关。嗓子痛:我有视频已经说过嗓子痛主要原因是脾胃不通,湿气太重引起的。肌肉痛和头痛:肌肉在中医里面是哪里主管呢?脾主肌肉啊!黄帝内经写的很清楚!脾胃功能好,肌肉才能结实强壮。所以说肌肉当中的湿气(湿毒)是脾来主管的。另外我们可以亲身感受到:每一次发汗以后,身上的疼痛都会一步一步的缓解。那些通过输液强制压低体温而不是用发汗的方法退热的病人,很多会留下肌肉痛的后遗症,说明肌肉内的湿毒没有排彻底。腰痛:我们都知道腰痛在中医里最常见原因是肾虚。跟西医那个肾,那个“腰子”没有关系。西医那个肾的位置很高,位于后肋下缘。而中医的肾位于骨盆的上缘,位置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区分好!新冠病毒感染后腰痛,很多人都有,跟肾虚有关。肾虚的原因自己去想……还有个明显的症状就是消化道症状,大多数人都会出现腹泻或者是排稀便,大便稀烂的这种症状,还有个别人会呕吐。刚才我们说脾胃是运化代谢水湿的重要脏器,大量出现的消化道症状说明新冠病毒侵犯到脾胃以后,在胃肠道里面大量繁殖,引起脾胃功能的紊乱,导致了大便,消化能力,代谢能力出现了异常。最后我们再说一下肺,我们知道现在的奥密克戎这个病毒株其实已经变异了很多代了,当年武汉的原始毒株毒性很大,会迅速侵犯到肺部,引起肺泡内的粘液分泌增多,最后把肺泡全部堵死,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所以说新冠病毒是会侵犯肺的,只不过我们现在接触的奥密克戎这些功能已经减弱了。通过上述症状和新冠病毒作用的靶器官一一列举和用中医理论的分析,我们发现奥密克戎新冠病毒症状与其侵犯肾、脾、肺等3个中医上重要祛湿脏器有强烈的因果关系。综上所述,通过辨病辩证相结合,定性定位分析,新冠病毒的本质是湿毒性质的传染病,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夹杂产生新的变化而表现为“湿寒疫,湿热疫,风湿疫”,主要侵犯体虚免疫力低下的病人,进入人体后迅速侵犯中医所谓的“肾、脾、肺”等重要脏器,并引起相应脏腑器官功能异常,产生各种相应的症状,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嗓子痛、腹泻”,疾病的本质为本虚标实,症状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既然深入掌握了新冠病毒的这些特点,我们是否能够利用这些特点运用中医思维和理法方药来进行有效的防护、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减少危重症率,并且预防后遗症的发生?当然可以!有关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医药预防、治疗及用药原理和具体方剂,内容太多,我们下次再说!望大家点赞关注转发!



发布了文章

38图详解各年龄段新冠病毒感染各时期舌象变化:请对图自查!

作者:河南省肿瘤医院 闫明这一波新冠病毒感染大疫情横扫全国,大多数城市迅速阳性清零,现在基本进入收尾阶段。在这场不是“大号流感”的病毒感染过程中,大多数人顺利度过了这场洗礼。从新冠病毒感染发病到完全康复的整个过程,我简单划分为发热期,恢复早期,恢复中期和恢复后期。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这是人为划分,实际上各期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发热期为新冠病毒感染发作时症状最严重的时期,不一定发热,根据每个人体质不同,症状有很大差异,症状包括:发热,肌肉酸痛,头痛,腹泻,嗓子痛等等。恢复早期为典型症状基本控制后的一段时间,一般3-5天。比如说不再发热,腹泻停止,头痛肌肉痛嗓子痛明显缓解,此时还有大量症状咳嗽,咳痰,身体乏力,食欲不振,味觉嗅觉丧失,腰痛,怕风畏寒等等。此时免疫力很弱,稍有不慎就会复发。恢复中期:5-10天。大量症状依然存在,但是发作频率和程度明显减轻,向好倾向明显。免疫力逐渐增强,如无意外基本上不会再复发了。恢复后期:10-180天甚至更长……恢复后期整个历程很长,视个人体质不同而不同。年轻人可能很快恢复元气,老年人或体弱多病之人可能需要3个月或者更长时间恢复,甚至完全无法恢复。此时期的各种奇葩症状请参考国外相关研究,也就是以前所谓的新冠后遗症,后遗症不好听,国外另外起个名字叫LONG COVID(长新冠),国内“专家”想了一个好办法称之为“新冠持续状态”。我如果是大专家,也可以自己发明一个高大上的名词“新冠进行中”,COVIDING...专家的文字游戏而已,对治疗本身屁用没有。言归正传,现在除了极少数完全隔离的孤勇者之外,绝大多数人已经进入到发热期后的恢复期。此次疫情我根据以前治愈新冠肺炎后遗症的经验,从预防后遗症的角度和新冠病毒“湿毒”的特点,为家人朋友尤其是体弱多病及老年人准备了药方,中间也根据病情相应的进行了微调。这个药方及其后的巩固药方由于疗效好,没有副作用,而且适合高危人群,在亲朋好友和网上进行了广泛的传播使用,人数超过五百人,从7岁儿童到97岁高龄老人,除了孕妇和婴幼儿之外,各阶段病人都包括在内,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下面我将各个时期病人的舌象表现展示出来,让大家看看在哪一个时期: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异常,怎样才能尽快恢复,完全恢复后舌象表现是怎么样的,做到心中有数。1月9日抖音将详细讲解具体舌象,关注:古方破解现代病好的东西要及时分享,欢迎点赞关注转发!发热期:恢复期:高龄及高危舌象表现

发布了文章

90%无症状在哪里?骗人吗?真相可能在这里

河南省肿瘤医院 闫明可能张文宏没有骗我们,可能专家也没有骗我们,新冠病毒一个很诡异的事情,在(疫情)放开之前,基本上所有的专家都说:90%的是无症状感染者,这些专家包括上海的,广州的,还有北京的……而且在那几天造了很大的声势,上面也接受了这个意见,所以就放开了。但是现在我们看看周围的情况,尤其是大城市的情况,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别说90%的无症状了,有症状的已经远远超过90%了啊!!!所谓的轻症都超过95%啦!我所认识的那么多亲戚朋友当中,仅有一个人症状轻微,就感觉到嗓子有点哑,别的没什么症状,其他所有人基本上都经历了发烧,身痛,然后又有些咳嗽或者嗓子痛这些症状啊……我的感觉周围的超过95%的都是有症状但实话实说重症确实不多,主要发生在75岁以上的这个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那么,是不是专家把我们骗了?可能确实发生过90%是无症状或者没有发烧的情况,因上海4月高峰期其实是国内奥密克戎感染病例最多的时候,那么可能“专家”其实是在按照这个样本去判断疫情发展……在11月份的时候我也是支持放开的,我也认为90%都是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我们的接收到的信息是正确的吗,我们是不是被误导了呢,还是有什么其他的隐情?好的。我们首先看一下数据。张文宏在6月份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分析了上海三四五月份疫情期间住院病人的情况,总共研究了3万多人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样本量然后其中有两组数据需要我们注意,他把3万多人分为风险组和无风险组(对照组),其中无症状感染分别是76%和78%。就是说无症状的基本上不低于76%。剩下的就是轻症的和危重病人,但是危重病人极少。这份报告可信吗?我觉得可信。他虽然没有说90%以上,但是无症状确实达到了76%或者78%为什么我觉得他的说的数据比较可靠呢因为郑州10月份就开始这个新冠流行,我周围也有同事去支援方仓,去隔离酒店,我也亲自管过这样的病人。我跟同事互相交流以后总体感觉,无症状感染者确实很多啊,有症状的确实不多。确确实实有很多人是无症状感染者啊,可能不一定达到90%,但是超过一半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说我个人感觉这个数据应该跟张网红的数据是没有很大区别的。但是为什么真正放开以后绝大多数人反而变成有症状或者轻症的这种表现呢?我想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天气原因三四月份的时候,上海已经温度比较高了。10月份的时候11月初郑州的天气还是一个秋天的一个感觉。但是12月份基本上黄河以北地区全部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冬季,气温很低,有利于病毒的传播。新冠病毒是湿毒,在寒冷的时候容易变成湿寒疫,很厉害的。本来每年的冬天就是北方感冒发热多发季节,现在再加上这个疫情,两者相加,所以造成了症状很明显。第二,我个人感觉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病毒载量不一样!病毒载量可能大家没有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进入到被感染者体内的病毒的数量不一样。为什么呢?我们前期在防护期间,严防死守,只要病人咽拭子阳性就直接拉走隔离。所以说携带者往空气当中或者往周围环境散布的病毒数量是有限的。而且所有的病人在这个防护措施当中或者是转运过程全程消毒,所以说病毒存活的数量很少。即使进入到你体内,病毒其实也是极少的。但是我们放开以后不做检测了,这个病人就在你旁边对着你喷。你没有防护,你也觉得不用防护,消毒措施也跟不上,环境中的病毒数量大大增加。他所喷出来的病毒几乎全部进入到你体内,数量是几何级的往上翻翻。这个说实话我有一点点切身体验。我的老婆孩子都提前我感冒发烧,躺在床上。我就要去伺候啊,煮中药然后端过去,还有饭端过去……我就感觉到老婆每次跟我说完话以后,我这个嗓子觉得不舒服 有点那种痒痒的感觉。当时我就开玩笑,跟你说话时候这个病毒进入我体内不少……没想到真的是一语中的啊没两天我就开始发烧了。当时这个嗓子虽然不疼,但是浑身酸软因为我们当时患病比较早,类似的信息都没有传出来过了几天,才有了病毒载量的这种概念。所以说即使家里人或者是周围有病毒,你觉得已经肯定会中招的时候,也一定要防护,防止进入到你体内的病毒过多。进入体内的病毒越多反应就会越强,症状就会越严重。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啊。绝大多数人对这个大量的病毒是没有免疫力的啊。我们可以对很少量的病毒有免疫力,因为毕竟很多人打过疫苗。另外我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打过乙肝疫苗,然后我作为一个外科医生,要经常给乙肝病人做手术啊,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病人的体液或者血液,或者手术当中被针扎破手,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专家说不用害怕,他的一滴血里面的病毒才多少?进入到你体内的更少,而且经过标准的防护措施操作以后,进入到你体内的这个病毒更少。同时你身上还有免疫力,你的免疫力也会杀死剩余的病毒。这么少的病毒,一般不会导致你感染乙肝。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如果你输血输的乙肝病人的血,那就那基本上就完了啊。基本上肯定会得乙肝。为什么呢?他这么大一袋血全部输入到你体内,那里面病毒有多少?数不胜数啊。这就是量变引起质变!所以我说这次的新冠疫情95%的人有症状,是跟我们接触到的病毒越来越多,超出了我们原先的这个疫苗的防御能力引起的。难道我们还有更好的解释的理由吗?那还有最后一个解释,那就是我们都遇到了骗子!那么多专家都是骗子!实际上不会的啊。去过方仓的人也知道,里面其实歌舞升平,很开心很快乐。没有像大家现在这样痛苦,,到处都是输液的啊,到处都是发烧的所以说病毒数量的绝对增多,造成了我们现在的这种症状增多,所以在此在此前提下,如果我们想减轻症状,一定要做到戴口罩啊即使知道自己在所难免,也要保证自进入到自己体内的病毒减少。即使像我刚才说的家里人得的以后,也要注意防护,这样的话可能你的症状会比较轻。当然了,治疗上面啊我还是建议喝中药啊。见我前面写的文章。真的效果很好现在周围亲戚朋友包括他们的亲戚都在用,一百多号人,没有一个转为重症啊,都在两三天之内平稳度过。请大家啊关注点赞转发

发布了文章

新冠病毒感染后恢复期的巩固中药方:解决各种症状

河南省肿瘤医院 闫明得了新冠之后,不要觉得7天后阳康了,身体就没事了。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得完新冠,转阴过后的那一段时间,身体还是非常非常脆弱的。现在已经有很多新闻报道,在刚康复转阴的几天内,如果剧烈运动或者劳累过度,有些人会出现病情反复,甚至因此丧生。我的视频已经讲过了(抖音、今日头条),这个新冠病毒专门侵袭体质弱的人,进入体内后就开始破坏中医的肾、脾胃和肺等脏器,所以基本上所有患者都有肾气不足的表现,比如说咳嗽气短,另外病毒会在胃肠道大量繁殖,导致脾胃功能低下出现相应症状,比如说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腹泻、嗓子痛等等,体内同时产生大量痰湿,通过肺吐出来,表现为咳嗽咳痰。所以新冠病毒的巩固治疗依然牢牢把握住脾肾阳虚这个本质来治疗。关注我的粉丝,都已经无数次听我说“脾肾阳虚”这个词了,以后依然会不断强调。无论是新冠刚刚感染还是阳康后的恢复期,甚至不能及时治疗或者误治最后发展到后遗症,我们中医治疗应该全程牢记病因:脾肾阳虚,坚持壮阳补肾健脾祛湿的原则绝对不能动摇,不能用寒凉药!!以补为攻,通过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来打败扫除病毒,切记不能用西医思维买特效药去杀灭病毒,那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新冠恢复期间的巩固药方,有利于体能恢复,增强抵抗力,减少复阳,不会留下后遗症。特别适合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只要觉得体虚的都可以喝。药方如下:茯苓20,党参40,炒白术40,黑顺片(制附子10),巴戟天20,陈皮15,姜半夏20,山药20,川芎15,菟丝子15,枸杞子15,淫羊藿15,补骨脂15,核桃仁20。生姜25克,大枣5个切开,自备。中药需要自备生姜25克大枣5个切开。生姜就是家里面炒菜用的姜。8-10碗水煮成4-5碗药汁。一次1碗,根据体虚情况一天2-3次,空腹喝。没有先煎与后下。无论药房怎么跟你交代,听我的,没有先煎与后下。所有药先在水里面浸泡超过一个小时。全部放在一起煎熬(包括生姜,大枣)。先大火烧开后转小火,一般煎煮30-40分钟左右。8~10碗水熬成药汁4~5碗。注意,为保证药效,只煎一次,不煎第2次。一副药煎够4-5碗就行了。一次一碗。 一天三次。饭前喝。忌口:恢复期间尽量忌食寒凉食物饮料水果,少吃油腻。危重病人尤其注意:不喝牛奶和蛋白粉。以小米粥或大米粥为主,鸡蛋为辅。尽量不要输液,尤其是不能输消炎药(抗生素),国家推荐病毒性肺炎不用消炎药。如果一定要用抗生素,可以使用莫西沙星。不使用各种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包括但不仅限于痰热清注射液,莲花…,清热解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蒲地蓝口服液……不要随意使用止咳润肺的中成药,比如说枇杷露、秋梨膏等注意:刚喝完中药几小时内很多人会出现拉肚子情况,这是在排毒,把胃肠道的湿毒排出体外。一般2次以后就不会拉肚子了,胖子和体质虚弱的人会次数多。排便后会觉得症状逐渐减轻,比如说嗓子痛减轻,食欲恢复等等.咳嗽咳痰症状相对来说恢复较慢。急也没有用!恢复期一定要禁止任何形式的性生活!切记切记!恢复期尽量不熬夜,不做剧烈运动!!上述药方全部是补药,主要是补脾胃、肾和肺的,可以放心吃,我周围亲戚朋友几十人吃下来,未发现任何副作用。普通人建议吃4付药,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6付药,上不封顶。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后遗症第一人:2022年上半年国内首先发表新冠肺炎后遗症治愈病例,上海疫情后积累了丰富的新冠肺炎后遗症经验,相关病例不断陆续发表!抖音搜索:古方破解现代病,有视频讲解。今日头条搜索:古方破解现代病闫明,最全面的个人网站,有更多病例和后遗症的资料。关注我,后续视频会详细讲解药方原理,还有其他的保健八宝粥的配方陆续推出。

发布了文章

专门针对老弱病妇幼等高危人群新冠感染的特效中药方

河南省肿瘤医院 闫明新冠病毒已经肆虐大江南北1月余,很多人都已经阳过或者阳康了。但是有些老年人,尤其是某些身患多种疾病的老年人,依然封闭在家顽强的坚守着。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发热两三天,咳嗽咳痰嗓子痛几天,慢慢就恢复正常了。但是对于很多高龄老人,尤其是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这是一场生死之战。很多老年人在发烧时会产生其他伴随症状,导致原先的基础疾病加重,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这些基础病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维化、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重度高血压、长期糖尿病、正在治疗期间的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放化疗或者手术后、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心肺肝肾功能衰竭等。如果患有这些基础病,会增加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性,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胸闷等情况,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为了防止并减少上述情况出现,我研究了一个中药方,专门针对这一类体弱多病之人,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为主,发汗退热为辅,在退烧的同时精心保护好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保障不会出现肺水肿、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的并发症,平稳度过发热期和恢复期。经过这二十多天超过五十人的亲戚朋友的使用,安全性良好,未发现副作用,均平稳度过发烧期及恢复期。地域范围:河南省郑州,洛阳,新乡及北方多个城市……南方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海南省海口市……使用人群:大城市上班职工、脑力劳动者、市民和农村的农民最小年龄7岁,最大年龄94岁(我姥爷),包括我父辈家族十余口(平均年龄72岁),我的平辈亲戚二十余口(平均年龄43岁)及其子女,以及我的很多同学及其家属。药方如下:茯苓20,泽兰10,桂枝18,炒白芍12,炙甘草15,黑顺片(制附子)15,麻黄15,细辛5,姜半夏20,柴胡15,独活10,菟丝子15,枸杞15,补骨脂15,淫羊藿15,藿香15,厚朴12,核桃仁20。生姜25,大枣5个切开不要觉得药方大,对于危重症和体弱多病之人一定要用足量,否则病重药轻治不了病。高危人群发现感染症状建议立即开始服用中药,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盲目等待发烧症状出现才开始用药,因为高危人群免疫力低下,很多人根本就不会发烧,会很快进展到肺部炎症,那时候为时已晚。切记切记切记!!!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最终死亡的数不胜数!普通人也可以服用此药方,遵守相关禁忌会更快恢复健康。注意:没有先煎与后下。药方配伍: 不反!不反!不反!(自己找药店解决)所有药先在水里面浸泡超过一个小时。全部放在一起煎熬。8~10碗水熬成药汁4~5碗。一次一碗。喝完中药以后,10-20分钟之内喝一碗热的小米粥或大米粥,效果会更好。高热或者危重期间一天3-4次,退烧后不稳定期一天三次。体温完全稳定后停止服用。发汗后注意防风防寒!!忌口:发热期间忌食寒凉食物饮料水果,少吃油腻。危重病人尤其注意:不喝牛奶和蛋白粉。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为原则,以小米粥或大米粥为主,鸡蛋为辅。切记:尽量不要输液,尤其是不能输消炎药(抗生素),国家推荐病毒性肺炎不用消炎药。如果一定要用抗生素,可以使用莫西沙星。不使用各种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包括但不仅限于痰热清注射液,莲花…,清热解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蒲地蓝口服液……气温低的时候(尤其是北方冬季),输液尽量使用加热泵或者用热水袋加热,不要让寒凉液体直接进入体内。不能完全依靠中药退烧,体温超过38.5度该用西药退烧一定要用!!中药的目的是不让发烧再反复发作。腰痛的治疗技巧艾灸腰痛部位,每次十分钟左右,一天两次,三天即可大大缓解。恢复期有些人觉得体虚乏力气喘,可以用巩固药方。下次会有介绍。关注我,转发,点赞。我们下次更加精彩!!

发布了文章

奥密克戎疫情防控治疗的简易中医药方案(居家版)

作者:河南省肿瘤医院 闫明近来随着疫情发展及最新政策20条的出台,我们都已经预见到新的时代即将开始,最迟明年3月以后将会全面放开,最快可能一个月内就会有重大改变。原因很简单,最新毒株奥米克戎传染性超强,在社会面广泛留存,基本上无法单纯通过隔离来切断传播途径进行控制,近来郑州、广州、重庆等地的疫情,以及某些已经封控了4个多月的地区依然不断产生数量可观的新发疫情,说明在既有一定数量的传染源的基础上无法做到“既……又……”,而且现在的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很弱,绝大多数人毫无症状,也具备了放开的基础。首先强调几点:1. 无症状感染者不会有任何后遗症!.无症状感染者不会有任何后遗症!.无症状感染者不会有任何后遗症!2. 超过90%以上的阳性病例都是无症状感染者。3. 少数人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嗓子痛、头痛、流鼻涕、咳嗽、发烧等症状,嗓子痛和咳嗽最常见最突出。简单的对症治疗很快就会缓解,不会有后遗症。对于体质正常的人来说,这些症状大多数在一周内缓解消失。4. 因奥密克戎感染而导致的病死率极低,而且基本上所有病例都是有多年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比如说癌症晚期、糖尿病晚期、慢性肾衰竭、脑梗死后遗症、慢性进行性心肺功能衰竭等等,没有这些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即使感染新冠肺炎奥密克戎毒株,也会很快痊愈。5. 只有极少数、有症状的患者会出现后遗症,主要表现就是乏力、活动后气促,偶发胸痛,咳嗽等“虚损”的症状。我们重点在于预防和治疗预防:不详细说了,主要是个人防护,以官方说的为准。治疗:强烈不建议以下几种方法:用抗生素消炎退热,这样疗效不好还容易遗留后遗症;服用清热解毒类的抗病毒口服液或者莲花等等中成药,这些清热泻火的中药很多人尤其是体弱多病的人喝了以后会腹泻,而腹泻毫无疑问会降低抵抗力。单纯使用西药退烧药,会引起病情反复发作。至今我已经用中药治疗了6例新冠肺炎后遗症,其中4例是魔都的,没有什么难治的,只是因为现在市面上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都是错误的,所以才会导致很多后遗症治不好。作为新冠肺炎感染初期,还是应该按照普通的伤寒感冒来治。强烈推荐以下方法防治:桂枝颗粒,麻杏止咳片或糖浆,小青龙颗粒,藿香正气水。家里常备生姜,煮水用。治疗原则:大多数的症状,比如说发热、头痛、咳嗽等都可以通过身体发热微微发汗来解决,包括以下药物治疗,同时也可以泡脚,冲热水澡或者运动出汗的方法,目的就是让身体热起来,并且自主想出汗。在身体不觉得发热的情况下使用西药退烧药无效,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使用方法:1.桂枝颗粒,可以作为强身健体的预防性用药,尤其是老年人。也可以作为症状轻微的感冒症状的治疗用药,使用时加入生姜水。2. 平时体质强壮的人如果发烧、嗓子痛可以用麻杏止咳片。一定要记住:麻杏止咳片主要作用是通过促进出汗而退烧,不是为了止咳。不能出汗时候可以适当加桂枝颗粒和生姜水。3.治疗咳嗽,尤其是晚上咳嗽加重,最好的药方是小青龙颗粒,加入生姜水疗效更好。4.胃肠道轻微不舒服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加生姜水。严重腹泻就只能喝大量的生姜水。5.上述药品副作用小,药效弱,治疗时候可以根据症状剂量加倍。上述药品大部分药店没有卖的,可以在淘宝或京东上买,没有假药!没有假药!没有假药!新冠肺炎治疗初期不要乱用药,药用错了会加重病情。小孩子不用害怕,只要家长喂养和防寒正常,少吃寒凉食物,不要着凉,规律睡眠和运动,根本不会有任何事。小孩子的抵抗力是最强的,大多数即使有感染也不会有任何症状的。跟市面上拍脑门想出来的抗疫药方不一样,以上方案是我这几年跟踪疫情发展并且治愈了6例新冠肺炎后遗症的基础上给出的建议,都是遵循了古中医伤寒论最基本的原则,所以效果会很好,基本上能够做到2天恢复正常。市面上大多数方案恢复期大概1周左右,而且还容易留下后遗症。最后说一下,如果有些人还是不相信,怕有副作用,或者紧急方案:那就直接去厨房,找到生姜30克,桂皮15克,葱白一根,花椒3克,橘子皮或者柚子皮10克,放一起熬煮10分钟,也是可以退烧止咳的!!!嘴里嚼一瓣蒜也可以灭活部分病毒!!老年人最佳预防方案就是千方百计提高免疫力,最重要的是充足睡眠,不熬夜。然后是适当的运动。防寒保暖

发布了文章

世纪难题:癌毒与恶性肿瘤的相互关系

像我这样经常看各种癌症病人的医生都知道,癌症与很多虚劳性疾病有共同点:虚,痰,瘀。区别在于癌毒,癌细胞会盗取人体正常的营养迅速增殖并形成广泛转移。而很多人如果没有癌细胞,即使身体很虚,痰湿很重甚至经络脏腑瘀滞,也不会迅速死亡,两者的预后差别极大,所以说癌毒是最关键因素。搞定了癌毒,也就找到了治疗癌症的关键,因为癌毒决定了癌细胞的潜伏、生长、转移和扩散。我经常冥思苦想,希望建立一个中医模型,但是至今依然很模糊……虽然网上很多大神和既往中医名家都有所论述,但是作为天天接触癌症病人的中医,还是认为癌症是极其复杂多变的,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否则早就攻破了。中医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病与“虚”、“痰”、“瘀”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内虚”又是发病主要因素。正如《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灵枢经》“风雨寒湿,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在内虚的基础上,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体内阴阳不和、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结为肿块。因此治疗多采用补虚扶正、化痰解瘀等方法。但是,目前中医药治疗肿瘤大多仍局限于对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的减毒与增效方面,而对瘤体的缩小乃至根治尚未达到满意疗效。因此有医家认为,上述病因的阐释很难体现恶性肿瘤的本质特征,单纯根据以上理论指导临床也难取得满意疗效。因此,近年来关于“毒邪”致癌,“从毒治癌”,受到越来越多医家的关注。在中医学中,毒邪是一种致病广泛的因素。《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风苛毒”,《素问?刺法论》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可见,《内经》毒邪的概念是指有强烈致病作用,对人体毒害很深的邪气,是有别于六淫的特殊病因。疾病困人多为毒气猖狂,而诸毒最易致肿瘤。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癌毒”致癌的概念,认为“癌毒”是恶性肿瘤之根本,“癌毒”是恶性肿瘤这一特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应是认识和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着眼点。这些提示我们对恶性肿瘤病因及发病机制应有更深入的研究,以求在治疗上有所突破。  1、“癌毒”概念  1.1“毒”的含义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谓:“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从中从毒。”这里“毒,厚也”,形容作用剧烈;“害人之草”,说明是一种致病物质;“往往”,茂盛貌;“从中(象草木初生),从毒(表示祸害),”即为会意字,指有剧烈致病作用的草。“毒”的含义主要概括为三方面,一是泛指治病的药物或药物的毒性和偏性等,明?张景岳《类经?疾病类?五脏病气法时》:“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其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祛人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盛,而欲救其偏,则惟气味偏盛者能之,正者不及也”。金?张从正《儒门事亲》又称药物致病(即毒副作用)为“药邪”,亦称药毒。二指病证,多见于外科,如丹毒等;三指病因,包括能对机体产生毒害或毒性作用的各种致病物质。广义泛指能使人暴烈致病的各种物质;狭义指六淫“邪化之毒”。“邪盛而为毒”,即邪气过盛,达到一定程度,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便成为毒。  1.2毒邪与癌毒  1.2.1毒邪  “毒邪”,可认为专指病因之毒,包括外毒和内毒,外毒包括化学因素,生活环境污染毒素、饮食中的各种毒素等;内毒素包括由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久积体内,郁久所产生之痰湿、湿毒、疲毒等。  1.2.2癌毒  周仲英教授认为癌毒是导致肿瘤发生的一种特异性致病因子,属毒邪之一。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对人体有明显伤害性的病邪,具有增生性、浸润性、复发性、流注性等特性。“毒邪”致病具有其独有特点:一是峻烈性:致病力强,危害严重,虽体质强健者,亦在劫难逃;二是顽固性:毒邪凝结气血,胶着不化,缠绵难愈;三是相兼性:毒邪往往相兼为病,如湿热毒、痰湿毒等。“毒邪”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其导致癌症疾病的特殊性,又将之称为“癌毒”。  1.3癌毒的产生  癌毒的产生是较复杂的过程,古代医家早有记载,多认为有三方面:一为癌毒外科,如《灵枢?九针论》:“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灵枢?百病始生》“积之所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说明四时八风,寒(邪)、热、风邪夹毒等外邪可直接外客而致癌。二为气滞郁毒:如《格致余论》指出:“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积滞,遂成隐核……又名乳岩。”《名医指掌》曰:“隔病多起于忧郁,忧郁则气结于胸隔而生痰,久则痰结成块,胶于上焦,道路狭窄,不能宽畅,饮则可入,食则难入,而病已成矣。”提示乳岩、噎隔等肿瘤的发生与七情郁毒有关。三为饮食酿毒:《妇人良方》“妇人Y痞,由饮食失节,脾胃亏虚,邪正相搏,积于腹中,牢固不动,故名曰Y。”《济生方》“过餐五味,鱼腥乳酪,强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肮……久则积结为Y瘕。”饮食不节、嗜酒、嗜食生冷及高粱厚味可损伤脾胃,酿毒体内,导致肿瘤发生。  1.4癌毒的分类  因人体感受邪气不同,人之体制状态各异,因此癌毒可有阴毒、阳毒之分,若感受外毒性质属阳,则阳毒侵入机体,与人身之阳相加而成热毒,易耗伤阴液,出现热毒炽盛之征;若感受外邪性质属阴,则可遏机体之阳气,开始见阴盛则寒之象,日久向两方面发展:一是郁久形成阴毒,二是寒郁日久化热,转成热毒。邪毒与病理产物瘀血、痰湿互结,结滞难化,积聚不去,久之成癌。  癌毒多与痰、湿、瘀、火等相兼共同致病,故有热毒、痰毒、湿毒、瘀毒之分。  1.5癌毒特性  1.5.1癌毒区别于一般邪气,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正常组织异化而产生的“新物种”,对机体破坏力强,有大毒。  1.5.2癌毒不同于普通的痰瘀、气滞等无生命的病理产物,是活着的生命体,需要营养供应,极易耗伤人体正气。  1.5.3癌毒与正常组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癌毒组织与正常组织细胞的共性远远大于其差异,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形成共荣、共损的局面。癌症的临床治疗中经常见到,攻邪即伤正(例如化疗以毒攻毒),扶正亦助邪(例如动物试验证实人参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往往形成正盛邪亦盛、邪伤正亦衰,正邪缠绵难解的局面。  1.5.4与外来微生物不同,癌毒往往聚而成积,形成活体组织,并在癌积局部营造脉络,掠夺营养,使积块无限增长;同时,癌积损毁周围脏器经脉,阻碍气机。使机体正气虚衰,气机阻滞。  1.5.5癌毒不仅在局部无限增长,而且循经流注,在全身各部位形成大小不同的癌积,造成机体脉络空虚,气机壅塞,正气耗竭。  1.5.6癌毒比正常脏器更能抗拒“毒药”的打击,往往对各种不同的药物同时产生耐受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常常造成“以毒攻毒”治疗伤正而不能祛邪,致使邪气盛而正气竭。例如癌细胞能快速大量分泌耐药蛋白,并形成组织耐药,导致化疗失败,同时化疗副反应会造成严重的机体损伤。  1.5.7癌毒之伏毒、蓄毒之说  《中藏经?论痈疽疮肿第四十一》曰:“夫痈疡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之不流而生矣,非独营卫壅塞而发者也”。恶性肿瘤的主要病因有:外源性因素(化学致癌物、霉菌毒素、致癌病毒等)、内源性因素(遗传等),癌毒包含了一切外源性致癌因素,其长期累积致癌的特点,中医称为伏毒。恶性肿瘤是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事件长期累积形成的,因此癌毒包括了一切外源性致癌因素,其长期积累致癌的特点,中医可称为“伏毒”。伏毒长期持久地蓄积体内致正常细胞多次发生基因突变,最终转变为癌细胞,逃脱免疫监视,形成结毒。癌毒猖獗乖戾,易损伤正气,一旦形成,难以根治,并容易复发,预后极差。具有隐匿性、增生性、浸润性、流注性、顽固性、易伤正气等特性。癌毒深藏,其形难辨,发现时多属晚期,当机体正气亏虚,不能约束癌毒,或癌毒凶猛,正不盛邪,癌毒循经络流注,舍于他处,常见犯骨、犯肝、犯脑,而出现转移癌。  2、癌毒致癌病机  2.1痰、热、疲毒内蕴形成肿瘤  2.1.1热毒:清代顾松园认为:“烟为辛热之魁,极能伤阴”。长期吸烟,热毒内蕴;另外,六淫七情皆能化火,痰疲日久皆可化热,热郁日久,化为热毒,热毒羁留体内,酿生癌毒,渐长成块而成积。正如《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中所说:“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热毒深藏”。郁仁存教授认为,热(火)内蕴形成肿瘤、血遇火热则凝,津液遇火则灼液为痰,气血痰浊壅阻经络脏腑,遂结成肿瘤。肿瘤可因感情抑郁,郁而生火,郁火夹血痪凝结而产生。临床癌瘤患者多见热郁火毒之证,如邪热嚣张,呈实热证候,表示肿瘤正在发展,属于病进之象。如病久体虚,淤毒内陷,病情由阳转阴,成为阴毒之邪,则形成阴疮恶疽,翻花溃烂,经久不愈,皮肉腐黑,流汁清稀。  2.1.2痰毒:痰的产生,可由烟毒犯肺,情志内伤,导致肺失宣降,气机不畅,津液输布失常酿而为痰;或脾胃虚弱,水谷不能运化,而成为痰;或火热灼津为痰,痰结日久,酿成邪毒,痰毒内伏而成积。  2.1.3瘀毒:瘀毒可由毒邪直接影响血分而产生,亦可由非毒邪因素影响气机运行,导致气机失司,气滞血瘀,血瘀日久,可从寒化毒,亦可从热化毒,成为瘀毒。如《诸病源候论》所说:“血瘀在内,时发体热面黄,瘀久不消,则变成积聚Y瘕也”。  2.2“癌毒”致“癌”、致“虚”  人们多认为疾病发生多为本虚标实,由虚而得,因虚而致实。癌毒及其产生的病理性代谢产物通过血液、淋巴液的循环扩散到全身,致使整体功能失调,继而耗伤正气,并与气血痰热等纠结在一起,进一步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如癌毒内蕴,津液输布不畅,聚而为痰浊;癌毒盘踞,阻滞气机,血行不畅,停而为瘀;癌毒耗伤正气,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行迟缓,也能致瘀;癌毒痰瘀纠结,常常瘀而化热,形成热毒内壅;癌毒阻滞中焦,导致脾胃运化失健,不能运化水谷津液,可致湿浊内生;癌毒盘踞,不断掠夺人体气血津液以自养,导致五脏六腑失去气血津液濡润,以致正气亏虚;正气亏虚,又易致恶性肿瘤迅速生长、扩散及转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3“癌毒”致使肿瘤复发转移  癌毒是癌瘤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也是致使复发转移的内在因素。癌毒的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向原发病灶周围的侵袭扩散;进入中期,癌毒沿络脉、经脉流散,在适宜的环境下又会形成转移病灶;癌毒淫溢,更耗正气,双方力量此消彼长,正气固摄能力愈弱,癌毒的传舍趋势愈盛,形成恶性循环,逐渐进入晚期。  3、从“毒,治癌  癌毒一旦形成就具有迅速生长、扩散和流注等特性,必须及时采取以毒攻毒的手段,最大限度的消灭癌毒。特别是在疾病初期,正气未衰,癌毒亦盛,应加大力量直接杀毒。对于癌症应用解毒药,见于宋代东轩居士《卫济宝书?痈疽五发篇》:“一曰癌,癌疾初发者却无头绪,只是肉热痛。过一七或二七,忽然紫赤微肿,渐不疼痛,逸迹软熟紫赤色,只是不破。宜下大车鳌散取之。然后服排脓、败毒、托里、内补等散。破后用瘾香膏贴之。五积丸散,疏风和气。”其中提到应用败毒之剂以治癌疾。其后又曰:“痈疽之疾,如山源之水,一夕暴涨,非决其要会,支之大渠,使杀其势,则横潦为灾。猛烈之疾,以猛列之药,此所谓以毒攻毒也。”“以毒攻毒”非“虫药”、“毒药”莫属,直接攻毒,直达病所。对热毒、痰毒、瘀毒等,给予清热解毒、化瘀解毒、化痰解毒等治疗。常用八角莲、石上柏、生半夏、天南星、羲术、三棱、水蛙、地鳖虫、穿山甲、全蝎、娱蚁、干蟾皮、露蜂房、乌梢蛇,白花蛇、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苦参等。“以毒攻毒”,不仅限于中药内服外治,其含义还包括现代医学手段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局部治疗手段(如TACE、氢氦刀冷冻、射频消融、抗癌药物瘤内注射等)等。“以毒攻毒”要注意坚持“衰其大半”的原则,如果一味追求以毒攻毒、消灭癌毒,结果会损伤正气,使癌毒复生,将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在疾病中晚期,患者正气已衰,癌毒亦盛时,更应采用攻补兼施,扶正荡邪。

发布了文章

癌症疼痛的中药治疗

癌瘤病不分病期或发病部位,有一些病人有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这些病人的疼痛是由于气血受到癌瘤或是其它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郁滞、瘀结,致使经络闭阻,营卫障碍产生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就是因癌瘤压迫或侵犯临近器官或神经引起不通或涩滞而出现疼痛,这种疼痛多数是顽固、持续性的剧痛。凡癌瘤病,疼痛是结痛、锐痛,持续的疼痛或包块坚硬,舌青紫、暗,脉弦实等这就是毒蕴所引起。治疗时,应注意用解毒散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一般可用莪菊汤随证加减。一、莪菊汤:组成:野菊花30克,重楼10克,莪术12克,元胡索15克,红蓼子15克,鸡血藤60克,龙葵30克,铁树叶30克。煎服法:一剂煎两遍,合在一起,分两次服。方义:方中以野菊花、重楼、龙葵解毒消肿;以莪术、鸡血藤、红蓼子、元胡索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以铁树叶养血止血。上药综合一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养血止血,消炎消肿,通络止痛之效。凡癌瘤病,疼痛是胀痛,胸闷气短,时急时缓,四肢沉重,舌暗,脉弦,这就是由于气滞引起的。治疗时,当该用行气消胀,导滞止痛的法则来治疗,一般可用紫金汤加减。二、柴金汤:组成:柴胡10克,郁金15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佛手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瓜蒌仁30克,大黄10克,蜣螂10克。煎服法:同上。方义:本方用柴胡、郁金、佛手理气解郁,消胀疏解;用当归、白芍、乳香、没药止痛养血;用瓜萎仁、大黄、蜣螂润便导滞。各药配伍,有行气解郁,软坚导滞,养血活血,消胀止痛之效。凡癌瘤病,疼痛是刺痛,痛有定处,稍压疼即加剧,舌紫暗,脉涩,这就是由于血瘀所致。治疗应该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一般可用红莪汤加减。三、红莪汤:组成: 红花10克,桃仁10克,蓬莪术15克,元胡索15克,当归15克,五灵脂10克,丹参60克。煎服法:同上。方义:是方以红花、桃仁、丹参活血化瘀;以蓬莪术、五灵脂软坚散结,通经活络;以当归、元胡索养血止痛。诸药综合起来,有化瘀通经,活血养血,软坚散结,止痛通络之效。凡癌瘤病疼痛是窜痛,症无定处,得温后疼痛减轻,舌苔白,脉紧,这就是由于风寒所引起。应该用疏风散寒,通络止痛来治疗。一般可用羌麻汤加减。四、羌麻汤:组成:羌活12克,麻黄6克,姜黄10克,防风10克,当归15克,元胡15克,桂枝10克,威灵仙30克,生甘草3克。煎服法:同上。方义:方内用羌活、防风疏风通络;用麻黄、威灵仙、桂枝散寒通经;用姜黄、当归、元胡索、生甘草养血活络,散结止痛。综合诸药,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活血养血,散结止痛之效。凡癌瘤病,疼痛是隐痛,痛作绵绵,遇寒骤痛,苔白厚腻,脉搏迟缓,这就是由于脾虚寒结所致。治疗时应该运用健脾散寒,通经止痛。一般可用苡辛汤加减。五、苡辛汤:组成:苡米仁30克,细辛3克,白术12克,人参12克,麻黄6克,桃仁10克,当归15克,娑罗子15克。煎服:同上。方义:方中用苡米仁、白术除湿健脾;用麻黄、细辛通络散寒;用桃仁、当归、娑罗子养血活血,通经止痛;用人参扶正祛邪。各药综合配伍,有和胃健脾,除湿散寒,通经活络,养血活血,消结止痛,扶正祛邪之效。凡癌瘤病,疼痛严重时,不论性质,不分部位,都可用金钱丸内服止痛。六、金钱丸:组成: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红花15克,郁金15克,麻黄60克,制马钱子120克。制服法:共为细粉,用米饭糊或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次服6-12丸,一日三次。痛止停药。方义:本方以制马钱子、乳香、没药,止痛消肿,提精神,通血脉;郁金、红花、麻黄解郁通络,活血化瘀。六药配在一起,对各种癌瘤剧烈的疼痛有效。疼痛严重也可用芪酥丸内服止痛。七、芪酥丸:组成:明雄黄6克,明白矾6克,山慈菇6克,制马钱子3克,蟾酥1.5克,朱砂3克,麝香1.5克,黄芪120克熬膏干燥。制服法:上药除蟾酥外,各为细粉,合在一起,研匀,用牛奶浸蟾酥加胆汁(牛、羊、猪胆汁均可)少许为丸,每丸约0.09克,烘干。每次服1一2丸。一日三次。开水送下。方义:本方以明雄黄、山慈菇、明白矾,解毒消炎,化瘀软坚;制马钱子、蟾酥、朱砂、麝香,开窍醒脑,止痛息风,养心强壮,安神镇静:黄芪补气托里扶正。上药相并,有活血化瘀、开窍醒脑,安神镇静,强心补气,托里扶正,补虚止痛,消坚除积之效。对癌瘤晚期疼痛剧烈之时有效。凡癌瘤病,疼痛剧烈,服止痛药效果差时,除内服止痛药外还可结合并用香蓼子酒外敷止痛。八、香蓼子酒:组成:红蓼子60克,麝香1.5克,阿魏15克,急性子15克,甘遂10克,巴豆90粒。制用法:上药各捣末,合在一起,入纳猪尿脬内加纳白酒500克,外敷疼处,疼止停药。方义:本方用红蓼子、阿魏,活血化瘀,止疼;急性子、甘遂,软坚逐水;巴豆、白酒、麝香,散瘀镇痛,通经活络。综合一起,有通络活血,软坚镇痛,逐瘀开窍之效。或用香蚣散外敷。九、香蚣散:组成:蜈蚣10条,生半夏45克,陈皮45克,硼砂30克,蚤休45克,全蝎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紫花地丁45克,银朱9克,麝香1.5克。制用法:各为细粉,合在一起研匀,每次按疼症大小用荞麦面打糊调药粉外敷于疼痛部位对侧皮肤上,一对时换药一次,疼止停药。方义:这个方内加蜈蚣、生半夏、蚤休、没药、乳香,消炎定痛,解毒活血;紫花地丁、陈皮、硼砂、金蝎、银朱,软坚消肿;麝香芳香走窜,引诸药直至病所。各药配合一起,能止痛活血,软坚消肿。

发布了文章

新冠肺炎后遗症系列2:7付中药解决问题

新冠肺炎后遗症系列2:7付中药解决问题河南省肿瘤医院  闫明这个病例是在网上看到以前的文章《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后遗症的中医药治疗及宝贵经验教训总结》慕名而来的,本来是想让他在网上视频诊治的,患者知道中医望闻问切的重要性,为了保险起见,特地从江苏坐高铁过来面诊。简单介绍一下病情:患者在某特大城市打工,新冠疫情时宿舍内4人中有1人感染,当时封城无处可去,随后一周内宿舍4人相继全部感染。患者当时属于轻症,有轻度的发烧,偶尔咳嗽。被拉去方舱医院。隔离一周后复查核酸,两次阴性就出仓了。当时吃了莲花清瘟胶囊,消炎药和感冒药等等。后来解封后跑回江苏老家。现在距离出仓已经一个多月了,症状如下:胸部常有隐痛,偶尔有胸闷气喘,工作时易疲劳,“身体内脏上腹部隐痛,免疫力下降,胸口有时有疼痛,腹部有游走疼痛,不协调”其他阳性症状详见表格:体质测试为气虚体质(其实合并阳虚体质)舌象:舌淡白,苔薄白,中间可见一点裂痕,边有齿痕。脉象:双侧寸脉弱,关正常,尺沉弱。分析:左寸主心,右寸主肺,左右寸弱说明上焦阳气虚。双尺沉弱说明肾阴阳两虚。虽然关脉似乎正常,但上下焦同时虚弱,必然伴有中焦不通。病情分析:定性:患者有很多气虚阳虚症状,内伤杂病中出现稀水样便常是胃火(肾火)不足的特异性症状。精神症状和睡眠不好都不是特异性症状,对诊断帮助不大。定位:胸部诸多症状表明上焦肺气虚,心阳气不足。腹胀胃痛说明中焦脾胃有问题,很可能是脾胃湿寒。上焦阳气根源于肾气,无论是肺气还是心阳,都是肾化生出来的。脉诊也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至于胸胁痛焦虑叹气等肝郁症状,常伴随于脾胃湿寒中焦不通之后,不是主要问题所在。所以,患者病根是肾阳不足,脾胃湿寒,进而分别引起上焦心肺阳气不足与中焦肝气郁结,而中焦不通又能影响三焦一气周流的阳气的流转,上下隔绝无法有效进行能量交换,只有打通中焦通路才能恢复正常。印象:上焦阳气不足,下焦虚寒,中焦需要疏通治法:从脾肾阳虚中下焦湿寒入手即可,中下焦湿寒祛除,则一气周流恢复,全身气血正常的运行起来,伴随症状如肝气郁结等症状都会随之消失。温中壮阳补肾祛湿提气+活血化瘀,药方如下:以张仲景的八味肾气丸为底方,加干姜炒白术温中健脾胃,细辛除陈寒,补骨脂 巴戟天 益智仁 淫羊藿 菟丝子等加强壮阳补肾效果,远志补心,半夏祛湿降气,泽兰祛湿化瘀,丹参活血化瘀,柴胡升提下焦之气入上焦。这次辨病辩证这么快主要还是因为有上次的经验,所以基本上没有走弯路。方药对症疗效当然好,7付药后患者回复:胸部症状基本消失!但又出现了后背腰小腹不适。患者怀疑有可能天热吹空调受凉,我的经验判断:如果夏日受凉能影响到腰背小腹不适,必定会影响肠道而导致腹泻!结果确实如此!再吃几副药巩固一下就行了……小结:这个新冠肺炎后遗症的病例不属于重症,算是轻中度吧。由于上次已经摸索尝试过类似病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所以这一次轻车熟路,直奔病根,疗效较好。提高篇患者看起来症状很多,但有些是主症,有些是伴随症状,要从根源着手,分清主次。这个病例如果误用用小柴胡汤,小青龙汤,黄芪建中汤,苓桂术甘汤,理中汤,肾气丸,附子类的四逆真武汤等,因为有相应的症状,所以可能也会有部分效果,只不过有些疗效不显著,有些疗效慢而已,因为这些都是温热类药,如果误用了清凉类药物,那就惨了,病情会加重!中医被西医弊病的原因之一就是明明一个病,却用好几种看似完全不同的方法都能治好,而且好像都挺有道理,这样一点都不“科学”!其实现实生活中当然会有很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我就用“经方思维”分析一下如果用常见的经方治疗这个病例的可能结果。1.小柴胡汤,整体温热效果不佳。柴胡疏肝解郁,生姜祛胃寒,黄芩、半夏降胆经郁热,甘草(炙)、大枣、人参健脾补气,确实能解决脾胃湿寒和肝气郁结的部分症状,但是没有补肾壮阳,驱胃寒药力不够,吃完后会感觉稍微好转一点点,但是不会有本质上的改变,即使长期坚持吃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有效率30%。 小青龙汤,总体药效偏温热,温肺化痰饮,其中麻黄开毛孔去表寒,这个病例没有这些表现,无用!桂枝、芍药、干姜和炙甘草有点桂枝汤的味道,有点用。五味子、半夏,细辛我的药方都有,五味子敛肺气补肾,半夏化痰湿,细辛除陈寒。吃完后会症状部分缓解。有效率35%。 黄芪建中汤,温中健脾补气,刚好与脾胃湿寒和气虚相对应,吃完应该很快会有效。不过肾阳虚下焦湿寒没有顾及。有效率50%。 苓桂术甘汤,温热祛湿健脾,茯苓白术炙甘草祛湿健脾,桂枝温热化阳,药效总体来说温热程度不够,大剂量长期吃才会有效果。有效率60%。 理中汤,标准的温中驱寒药: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专门针对脾胃虚寒的,只是缺少针对下焦虚寒的治疗。有效率70%。 肾气丸或者肾气汤。是针对阴虚所导致的肾气不足的补肾壮阳药,用于这个病人不是很合适,没有温中药,壮阳祛湿寒药效较慢。有效率68%。 附子类的四逆或真武汤。祛除下焦湿寒的常用方。仲景用附子常兼顾中焦,喜用炙甘草、白术或者干姜来补中温中,干姜温中除寒,附子温肾壮阳,以这两个药为底方的都可以,比如说名气不大的干姜附子汤。有效率80%。我的药方自认为有效率90%。因为除了上述方剂的优点之外,还加了补肾补脾药如熟地、菟丝子、山药等,这样温补结合,药效持久。上述有效率的自我评价主要是依据药方整体的温凉寒热的程度及药物配比是否对症。希望各位可以体会出这些药方下肚后的总体感觉,哪个平和,哪个温热,哪个燥热猛烈,熟练掌握。高手篇所谓高手,要求从纷繁复杂的症状表现看出疾病本质,化繁为简,不出手则以,一出手直击要害,所谓玄铁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我们再重头分析一下病情:主要病因是中下焦湿寒,其他很多症状都是因为中下焦湿寒引起的伴随症状,解决中下焦湿寒是核心。将药方精简到极至会留下哪些核心药物?干姜温中散寒,制附子温肾除寒为主药,干姜还可以减少附子毒性。病人还有些肾虚症状,单纯阳虚用菟丝子,阴虚多可用熟地。另外,既然药味少了,为了增强药效,必然要加量。所以可以用干姜45,制附子45,熟地或菟丝子30。这样的剂量才能做到一剂知,二剂已。如果按照15克为一两的话,不就又出来一个经方嘛!可以命名为干姜附子地黄汤,或干姜附子菟丝子汤干姜3两,附子3两,地黄或菟丝子2两顶级篇顶级高手已经不需要武器,身边的一草一木都可以当做武器,所谓飞花摘叶皆可伤人。孤独求败最高境界,“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对于上述病例,如果不用药,可以选用家中常用的几个调味品:花椒暖肾驱寒、生姜温胃驱寒、桂皮通经除寒。三者按照一定比例煮水喝也可以有效。或者用艾灸,分别艾灸中脘、神阙温中补气散寒,灸关元和涌泉温肾除寒。这些方法都会有效,不过是需要把握用量和程度而已。上面写了这么多题外话,主要目的是告诉大家:中医看病关键是看准病机,用药直中病因,疗效才好。遣方用药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符合病机。经方不仅仅是要熟记,更重要是灵活运用。世界上很多事情并不是只有一种解决办法,治好一个病也不会只有一个标准的方法或一个确切的药方,只要掌握了病机的原理可以根据药性创造组合出无数有效的方剂,只要病机药性相符,这些药方都会有效。建议大家看看陈士铎的书,里面大部分疾病都提供了两种看起来差异很大的药方来解决。这样才能拓宽自己的治疗思路和用药水平。==========================================================================作者简介:闫明,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 副主任医师家传中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肺结节全程管理专家河南省肿瘤医院肺结节会诊组专家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发布了文章

低成本预防新冠肺炎的中药口罩配方

 低成本预防新冠肺炎的中药口罩配方河南省肿瘤医院 闫明这篇文章原本构思于2022年3月,但当时我个人,感觉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这么久了而且病毒变异后毒性越来越低,很可能会很快停止,觉得此类文章没有发表的意义,所以一直没有发出来,没想到时至今日“二十条优化防疫政策措施已发布”(2022年11月),疫情依然在神州大地上不断反复肆虐,严重影响民生与经济。我们应该承认在现有科技水平下,除了疫苗和严格的管控措施以外,至今依然没有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这几年来我对疫情的发生发展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思考,结合经手治愈的新冠肺炎后遗症的病例,运用传统的中医药理论,找到了一个相应简单有效且成本低的预防措施,仅供参考。先用中医理论梳理一下新冠肺炎病毒的特点。2020年1月27日(详见我的相关文章),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肆虐的时候,从相关零星的信息我就推测新冠肺炎病毒属于中医的湿寒(毒),并提出相应的祛除湿寒简单预防措施。后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大流行及其后出现的各种变异,初代的病毒RNA序列在各地不同环境和人种的影响下已经发生了相应的变异,致病性和传染性也发生了改变。今年我在另外一篇治疗新冠肺炎后遗症的文章《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后遗症的中医药治疗及宝贵经验教训总结》也做了相应的推演,让我们再重温一下:中医认为外邪主要指六淫邪气:风、热(或火)、暑、湿、燥、寒,六淫为病常常相互夹杂,如风夹湿,风夹寒,湿夹热等等,对应形成了常见的风湿、风寒和湿热。新冠肺炎初代病毒是典型的湿毒:2020年武汉疫情初起时值严冬,长江沿岸湿寒严重,湿毒夹杂寒气形成湿寒疫。后来在世界大流行期间传入印度,湿又夹杂当地热带季风气候“热”的特点变异为德尔塔(Delta),形成湿热疫,湿热的特点就是发病快症状严重,所以德尔塔变异株患者病情极其惨烈,在世界引起广泛恐慌。这次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根据其容易空气传播、传染性强、毒性低的特点,个人推测应该是夹杂了风邪,也就转变为风湿疫。中医中“风邪”的特点就是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头面部),善行而数变,全身游走:感染力强、病情变化快。后来看到张院士的观点:湿毒加风热,和我想法差不多(我认为是湿加风)。因此无论新冠肺炎病毒每一代怎么变异,每一代变异株都是在初代“湿毒”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核心是湿毒,治疗上应该抓住祛湿这个核心。祛湿的关键在于脾肾。病毒之所以致病,关键是患者自身体质有缺陷,身体内环境适合病毒的生长,正常人阴平阳秘,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治疗新冠肺炎的关键还是调理脏腑机能,改变内环境的状态,使其不利于病毒的生长……上一段内容主要讲的是新冠肺炎后遗症的治疗思路,但如今我们的目的不是治疗,而是预防,保护个体避免或减少感染新冠病毒,那么有没有简单有效且成本低的中医药方法来进行预防呢?不但有!而且很多!我们先回顾一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无数次各种各样的瘟疫:自公元前770年,到清朝末1911年,共2681年,有明确历史记载(年代越久远越容易漏记)发生疫情的年份,共669年,即——平均每4年暴发一次疫情。在这几百次疫情当中,难道就没有一次类似的冠状病毒吗?!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华民族在与这些疫情的斗争中,随之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药方,散布于各个时代的古方医书中。下面简要转载一些:唐代 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辟温第二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岁旦屠苏酒方:具体省略……辟温气,太一流金散方: 雄黄三两、雌黄二两、矾石一两半、鬼箭羽一两半、羖羊角二两烧,上五味,治下筛,三角绛袋盛一两,带心前,并挂门户上。若逢大疫之年,以月旦青布裹一刀圭,中庭烧之。温病人亦烧熏之。辟温气 ,雄黄散方: 雄黄五两、朱砂(一作赤术)二两、菖蒲二两、鬼臼二两,上四味,治下筛,以涂五心、额上、鼻人中及耳门。明代 龚廷贤《万病回春》 瘟疫太仓公辟瘟丹: 凡宫舍久无人到,积湿容易侵人,预制此烧之,可远此害。极宜于暑月烧之,以却瘟疫,并散邪气。 茅术一斤,台乌半斤、 黄连半斤、 白术半斤、羌活半斤、川芎、草乌、细辛、 紫草、防风、独活、藁本、白芷、香附、当归、荆芥、天麻、官桂、甘松、三柰、干姜、麻黄、牙皂、芍药、甘草四两、麝香三分。 上为末,枣肉为丸,如弹子大,每丸烧之。明.龚廷贤 《寿世保元》 卷二辟秽丹:乳香 苍术 细辛 甘松 川芎 真降香。上为末。烈火焚之。疫邪远辟。清代 辜大安先生名著《身验良方》第一百一十六方:入病家避瘟疫传染法,以其清香(麻油)擦两鼻孔内妙。清代 赵学敏 《 串雅内外编 》在辟瘟条下指出“凡入瘟疫之家,以麻油涂鼻孔中,然后入病家去,则不相传染,既出,或以纸捻探鼻深入,喷之方为佳。以上这些方法充分证明智慧的古人已经注意到瘟疫空气传播的现象,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科技落后的情况下,想方设法通过燃烧中草药来进行“空气消毒”,并加强个人防护。其中用麻油(即小磨香油)抹鼻孔着实令人意外!(妙啊——至少可以吸附部分病毒,减少吸入)。总结来说,抗疫常用的制剂有药丸,散剂,药酒,香囊和熏香等等,使用方法有内服(药丸,药酒或散剂),体表外敷(散剂),空气消毒(烧灼药丸或熏香)及个体防御(香囊,香油)。肯定有人质疑:这些药方已经一千多年了,能治疗最新的新冠肺炎病毒吗?中医连病毒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抗疫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就是从《肘后方》中找到关键一句话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提取出了青蒿素,《伤寒杂病论》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张仲景也不了解各种流感病毒,伤风感冒不是照样治疗,效果还很好,更别说历史上那么多抗疫名医了。所以说不是古方不能治疗现代病,关键是看你会不会根据面临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罢了,古书中积累的经验落在智者手里能够治病救人,无知之人只会把这些祖宗传下来的珍宝当作废纸烧掉取暖。当然了,这个世界上智者永远是极少数!中医药几千年来留下汗牛充栋的各种宝贵经验需要慢慢去发掘验证,去伪存真。这些古代流传下来的与现代常用的方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效果好,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我们先说效果。看到我说效果好,肯定会有很多“杠精”拿起“科学大棒”张牙舞爪朝我挥舞过来:古代科技水平那么低,怎么可能疗效好,居然敢跟现代科学比疗效?!有数据吗?有随机对照研究吗?……确实,我们没有数据,这些数据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做到的。但是有事实!历史记载东汉张仲景因为家族大部分死于伤寒瘟疫而创作《伤寒论》,因疗效好简单易用而被尊为医圣。金元李东垣创造《普济消毒饮》治疗大头瘟疗效好,至今仍可用于病毒性腮腺炎等头面部疾病。明末吴又可所著《瘟疫论》,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深刻的影响了后世几百年的中医进程。如果没有效果,在古代不以出书赚钱,不以个人炒作为目的的情况下,会有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传承这些中医经验吗?中医是依靠“天人相应”的中医思维来治病的,下面我解释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中医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有别于“现代科学思维”。中医认为天地间万物都有其基本属性,对于这些外邪(病毒)来讲也不过6大属性而已:风、热、暑、湿、燥、寒。古人虽然从微观上无法了解它们,但是从宏观上来讲,这些病毒产生于特定的外界环境,必然会表现出某种特性,而且会从被入侵的物种身上表现出来病毒自身某种特性,我们只要根据这个特性来用药就可以消灭它或者将它对机体的损害降至最低,恢复正常的人体机能。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外界环境变化产生的病毒大多数是在病人自身内环境失衡的基础上致病的,治疗时通过自然界中一些带有特定性质的药物来调整内环境,使内环境重新达到平衡,症状也会随之消失。不强求找到并杀灭致病原,而是侧重于机体功能的再平衡,使人重新恢复健康状态。平时的流感发烧不就是这样的吗?!难道有谁专门想着去消灭流感病毒?让体温恢复机体功能正常不就行了嘛!现代科学看起来很强大,可以把病毒放大几十万倍,在显微镜或者电镜下把结构看的清清楚楚,甚至可以肢解或嫁接某些病毒基因片段来改造病毒,但是如果仅看结构却并不知道病毒侵犯到人体后回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病毒极其微小,极其脆弱,放置在空气中很快就会灭亡,但是传染性极强,进入人体内后就迅速钻进人体细胞,按照传统西医思维就要杀灭病毒,而杀灭病毒的同时就会杀死很多正常的细胞,所以单纯的以杀灭病毒为目的的西药治疗副作用极大。另外,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动态平衡相互影响的,如果不平衡就会导致一家独大,就不会繁衍出那么多形形 色 色 的各种物种,一物降一物是世间普遍存在的规律,矛与盾是辩证统一的,如土克水,水克火,燥胜湿,热胜寒……对于新冠病毒这种湿寒性质的病毒,要用燥热的方法来克制它。根据上述理论结合病人实际情况,我在治疗新冠肺炎后遗症中运用了大量温热药,加很多燥湿化湿利湿之品,同时侧重于健脾补肾增强体质,与其他中医以杀灭病毒为目的以清热解毒为手段的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因此治疗效果好得多!这次的奥米克绒变异株传染性极强但毒力较弱,对正常健康人的影响力不大,但是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感染率很高。从传播途径来说,新冠肺炎的传播主要依靠空气传播,令人防不胜防。我们要从空气和口鼻入手来阻断。西医最常用的方法是:以口罩为主的个人防护用品,消毒液大面积消杀,紫外线等密闭空间消毒,加强通风换气,空气消毒机对流动空气过滤消毒等等。这些方法中除了口罩是增强个人主动防护能力的,其他方法大部分力量都耗费于环境中去了,有些浪费,所以国家把每个人戴口罩作为防护的重中之重。综上所述,结合新冠肺炎病毒的“湿寒”特性和主要以空气传播的特点,以增强个人防护为目的,我研究出了针对性强的中药配方和中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独特方法:中药口罩!我们首先看一下药方组成,下面是我2022年3月自己制作抗疫香囊时的配方,以温热药为主,风药为辅,稍加辟邪解毒之品。主药温热祛寒湿:艾叶,苍术,肉桂,花椒,荜澄茄,大、小茴香,山柰,吴茱萸 ,丁香风药芳香祛湿:藿香,辛夷, 白芷, 香薷, 薄荷, 草果, 佩兰,白豆蔻, 石菖蒲,羌活可以根据需要酌情加入辟邪解毒药,如 雄黄, 硫磺,冰片,如果觉得上面药味过于浓厚刺鼻,可再加入述调味香料:薰衣草,迷迭香,百里香或者桂花。上述成分打粗粉,装袋。药效:壮阳祛湿,健脾益肺(补土生金),强心醒神,理气开窍,祛瘟辟邪中药配方的成本:艾叶是古人最常用的抗疫药,性温,味辛苦,温经散寒, 祛风除湿,价格尤其价廉,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广泛分布。苍术,也是很常用的抗疫中药,有特有的浓郁味道,以“长白毛”的为好,现在这种质量好的苍术已经很贵了。其他稍贵的药物有:肉桂,花椒,大茴香,吴茱萸,丁香等,其他的中药相对便宜一些。当然了,中药价格与品质等级是相关的,同样一副药,优劣不同价格可能相差3倍。上述是香囊的配方,香囊一般适合于佩戴于前胸,悬挂于腰间或房间车内,这些位置距离口鼻还是太远。我大胆设计,同样的配方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把中药粉放置于类似于袋泡茶一样的小包内,大小合适,然后可以固定于口罩内侧距离鼻孔较近的地方。药包简易的固定方法可以使用双面胶粘贴于口罩内侧,高级固定方法可以定制特殊口罩——在近鼻孔处加装一个小袋子,就像衬衣胸口的口袋一样,可以把药包稳定的放置入小袋中。网上已经可以搜索到好几家中医药企业生产的类似产品,比如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开发的中药防感口罩,“给口罩做起了“创可贴””,连花清瘟口罩,屠苏防疫口罩……商业化建议:市场前景:我只能说,中国有14亿人口,老年人较多。南方某些地区有端午节做香囊的传统,推广起来应该难度不大……如果推广到全世界……而且这个药包是耗材,药味淡了必须及时更换!初期投资:少技术难度:极低。唯一难度大的就是后期特制口罩的生产。可能遇到的风险:1.刚开始产品大量生产出来卖不出去。这个需要慢慢投石问路,风险不大。现在的形势已经很明朗了……2.产品初期的推广难题:特殊商品,无法做广告!迅速做临床试验来不及,也不是小的投资可以做得到的,如果有国企背景会好很多。3.中后期面临恶性竞争:配方不易统一,市场打开后从众者多,质量参差不齐,容易打价格战。4.副作用:中药粉外用副作用极少,其中大多数成分属于民间经常用的调味品,尤其是很多火锅底料中的用品,比如说肉桂(桂皮),大小茴香,花椒,山柰(沙姜),白芷,草果,豆蔻等等。另外我亲自试验过几次,把药包放入N95口罩,佩戴超过2小时,无任何不适反应。后 记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觉得此时此刻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为国出力,为国分忧,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的祖国现在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内也承受着各种压力,现代科学的防疫措施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中医中药也在疫情中显示出良好的作用,但是如果能通过一些现代的科技手段和古老的中药配方相结合,客观分析病毒特点,针对性的开发出低成本高效的抗疫物资,于国于民都是功德无量。在此我特宣布,放弃上述中药配方的知识产权,无偿将配方与商业计划公布于众,还可以将我的经验分享,配合生产者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争取找到更优的方案。另外,我也会在平台持续分享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后遗症的成功病例。每当中华民族遇到挫折难题时,总有仁人义士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祖国一定能够抗疫成功!天佑中华!

发布了文章

重磅: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后遗症的中医药治疗及宝贵经验教训总结

重磅: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后遗症的中医药治疗及宝贵经验教训总结众所周知,新冠肺炎患者痊愈或者“转阴”后,少数人会莫名其妙地再次复阳,极少数有基础疾病尤其是曾发展为重症的患者,治愈后常会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最常见的如:易疲劳、乏力、胸闷气促、体力下降、长期咳嗽、食欲不振、腹胀、嗅觉或味觉丧失等等,还有其他少见的比如说记忆力下降、肝肾功能损害等等。今年2022的新冠肺炎疫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2020年的时候武汉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时候,有很多中医用各种方法来治疗感染患者,然后在网上发表很多治疗方法和经验。但是今年疫情这么广泛,反而基本上听不到民间中医的声音,为什么呢?!前几天我刚好因为是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被拉走集中隔离了一段时间,了解了全部的过程。现在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或者是疑似患者,或者是密接、次密接人群,一旦发现,要求8小时内直接拉走集中隔离或者居家隔离(次密接)。在集中隔离期间,每个人除了每天做核酸以外,每个省一般都会常规配备的中药制剂来进行预防性治疗。大部分省市采用的是国家的标准配方:清肺排毒汤。但是也有少数比较特殊的省市,比如说上海,就用的是自己的药方。我们河南用的是这个国家的标准药方的1/2的剂量作为预防性用药。所有的患者包括密切接触者、核酸阳性、疑似患者、有症状确诊者都处于封闭隔离状态,只有专门的医生才有机会接触到,而其中只有极少数是中医。而这些中医所用的药方绝大多数还是来源于国家的清肺排毒汤,除此之外绝大多数中医尤其是民间中医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到患者,自然也就没有治疗过程了。今天说的这两个患者比较特殊,是我一个肺癌晚期患者的亲戚,这两年一直用我的中药治疗,效果很好,所以特别信任我,特意联系到我。网上诊断,缺乏望闻问切的资料。新冠肺炎住院期间的胸部CT:左下肺小结节及条索影(肺炎不严重)这两个患者是夫妻俩,是2022年3月初胶东半岛某沿海城市那一波感染的,就诊时是4月27日,仍然处于居家隔离状态,社区有专人送生活用品。男性患者,50岁,平素体健,感染新冠肺炎后发热38.5度,对症治疗后第二天即开始恢复正常。核酸检测很快转阴。现有症状:轻度乏力和胸闷,偶尔发作,不影响正常活动。女性患者,48岁,自诉平素体健,发热前两天嗓子痛,后出现发热,38.3-38.5度,发热3天后逐渐转为低热:37.3-37.5度,发热共持续9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现症状明显:胸闷气促明显,稍有活动即觉气短,多说几句话就会感到“嗓子痛、胸口痛”。舌质淡,苔白厚腻,齿痕明显,中焦白厚,下焦黄厚(染苔?)。望舌可以看出:典型的脾虚湿盛,下焦(肾)湿热。当时我认为相当于国外报道的很多后遗症来说,患者症状并不严重,新冠肺炎病毒可能“隐匿”于体内深处,首先考虑解除病毒入手。某大师曾主张用“托法”,把病毒(病气)通过体表毛孔汗液排出体外。所以我开方如下:麻黄15、炙甘草10、炒苦杏仁12、桂枝 18、泽泻 10、炒白术20、茯苓15、柴胡15、姜半夏15、生姜25、紫菀10 、细辛5、山药15,陈皮10、藿香10以麻黄汤为底方,麻黄细辛解表开毛孔散寒,加柴胡“托举”,炒白术茯苓生姜健脾祛湿温中,半夏泽泻化痰利湿,紫菀降气止咳,陈皮藿香风药祛湿,一派辛燥之药稍加山药滋阴健脾反佐。交代患者吃药期间:1.不要吃寒凉油腻,2.不要吹空调,3.尤其是禁止性生活(这是有教训的)。5月2日反馈:女患者症状有所缓解。男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停止服药。5月9日反馈:女患者症状有缓解,舌苔如下。舌质淡白,苔白腻厚,左侧齿痕,中焦白厚腻,下焦黄厚。舌象与上次比较,我认为病情可能稍有加重。即使考虑到夜晚光线问题、早晚脏腑阳气强弱不同、手机拍照色差等因素对舌苔的影响,也可以判定至少舌象无任何好转,虽然患者自觉症状减轻,也不能确定这个药方有效。因为按照以往的经验:症状的减轻必然伴随着舌象的好转。男患者症状本来就轻,单纯温热药就可能治愈,不一定说明药方有多么对症。而女患者症状严重,服药十余日舌象无任何好转或加重,很有可能是治疗方法不对症。“症状减轻”也有可能是病人的恭维之词。总之,我对治疗效果不满意!一个合格的中医一定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哪些病例确实方药对症效如桴鼓,哪些似是而非歪打正着,哪些基本无效……有时候不能听信患者的一面之词,要多方面寻找病情变化的细微之处,准确评价疗效,要有勇气否定自己,这样才能不断突破自我。思虑再三,我下定决心否定自己原先的“托法”的思路,重新理清病机。六淫邪气:风、热(或火)、暑、湿、燥、寒,六淫为病常常相互夹杂。新冠肺炎病毒是明显的湿毒。2020年武汉疫情初起时值严冬,长江沿岸湿寒严重,湿毒夹杂寒气形成湿寒疫。后来传入印度,湿又夹杂当地热带季风气候“热”的特点变异为德尔塔(Delta),形成湿热疫,湿热的特点就是发病快症状严重,所以德尔塔变异株患者病情极其惨烈,在世界引起广泛恐慌。这次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根据其容易空气传播、传染性强、毒性低的特点,个人推测应该是夹杂了风邪,也就转变为风湿疫。中医中“风邪”的特点就是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头面部),善行而数变,全身游走:感染力强、病情变化快。后来看到张院士的观点:湿毒加风热,和我想法差不多(我认为是湿加风)。所以,无论新冠肺炎病毒怎么变异,每一代变异株都是在“湿毒”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核心是湿毒,治疗上应该抓住祛湿这个核心。祛湿的关键在于脾肾。我放弃了先入为主的病毒瘟疫传染的固有思路:病毒随空气经鼻口进入体内——停留于肺部——进而转染全身——藏匿于脏腑间,治疗时用相反方向,将病毒由内向外反方向通过毛孔汗液“托出”体外。换一种中医常用的思维:病毒之所以致病,关键是患者自身体质有缺陷,身体内环境适合病毒的生长,正常人阴平阳秘,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治疗新冠肺炎的关键还是调理脏腑机能,改变内环境的状态,使其不利于病毒的生长。具体到这个女患者,从两次的舌象判断就是典型的中下焦湿寒,脾肾阳虚体质。如果推断成立,则患者不应该是“平素体健”,一定有一些隐匿的症状没有问诊出来。于是我进一步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反馈除了上述症状,其他的食欲、消化、睡眠、大小便、寒热、月经等全部都正常。现有症状的特点是晨轻暮重:早上起床精神很好,下午开始症状频繁。再三追问下才找到另一个关键信息:4年前因“胃口差”曾做胃镜示:重度萎缩性胃炎,后来通过“练习瑜伽”好转。这两个重要信息结合舌象,更加明确了患者平素阳气虚弱、脾胃虚寒、脾肾阳虚之病根。病因病机确定了,药方就很简单了:温中健脾祛湿,补肾壮阳驱寒。炙甘草10、桂枝 18、炒白芍12,干姜18,泽泻 10、炒白术20、茯苓15、柴胡10、姜半夏15、细辛5、山药15,陈皮10,巴戟天15,补骨脂12,熟地12,制山萸肉10,淫羊藿12,菟丝子15,麦冬10, 肉桂9后下。(自煎用生姜25)桂枝汤+肾气丸+二陈汤为底方,用了巴戟天、补骨脂、淫羊藿、菟丝子、肉桂这5味药来代替附子并加强补肾壮阳的作用,原本想用制附子(黑顺片)的,但是无数经验告诉我:大多数药房对黑顺片限制很严,有时候必须拿医生处方;而且药方中的半夏与黑顺片相反,药房经常拒绝抓药。甚至在南方很多地区例如广东大多数中药房根本就没有任何形式的附子存货(包括黑顺片、炮附子、淡附片、蒸附子,更不用说生附子啦!),所以这个药方用补骨脂代替制附子。由于温热药比较多,女性病人容易伤阴,我还特意交待病人如果出现口干舌燥症状可以喝枸杞麦冬水来缓解。舌质淡红,苔微黄厚,中焦较前变薄,下焦如故。5月12日女患者反馈:症状没有明显变化。虽然症状无好转,但看到舌质较前稍有好转:舌质变红意味着气血加强,中焦舌苔白厚腻减轻说明脾胃湿寒减轻。说明治疗方向正确,为了加快进程,建议上述药方中补骨脂换为制附子12(黑顺片)。舌质淡红,中焦白厚苔范围较前好转,下焦淡黄苔反而变为白色厚苔5月20日女患者反馈:所有新冠肺炎后遗症不适症状全部消失!无口干舌燥等伤阴症状。鉴于女患者舌象的脾肾阳虚湿寒的表现,我建议继续服用至少一个月中药丸巩固治疗,患者欣然同意。至此治疗结束。备注:女患者喉结处淤血斑为“嗓子疼痛难忍”拼命抓挠所致,从时间顺序来看越来越轻,间接说明嗓子痛在逐步好转。4次舌象变化:更直观看出二诊时舌象很可能恶化了;三诊、四诊舌质明显好转。前三次下焦均为黄厚腻苔,可排除拍照误差。思考题:患者为什么嗓子痛的如此严重?为什么治疗思路和药方里面全程没有作用于嗓子痛的中药?最后反而痊愈了?答案请参阅黄元御《四圣心源》卷八·七窍解之咽喉篇。进阶之路:再反过头重温《伤寒论》的射干麻黄汤,仔细揣摩医圣原意,你会觉得恍然大悟,思路豁然开朗。再重新审视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治疗咽喉痛的中成药,你又会有新的思考和认识。为什么前三次舌苔下焦淡黄厚腻苔,最后痊愈时反而变成了白厚苔?答案参阅黄元御的众多著作,可帮助你深刻领悟湿寒与湿热的关系,再结合当下异军突起的火神派理论,你会重新认识现行教材关于湿热的病机和治疗的论述。经验总结:新冠肺炎后遗症治疗时经过长时间演变,大多数已经没有表证,而是转变为以内伤为表现的杂病。其本质是因体虚内湿导致病毒内侵,进而引发一系列脏腑功能紊乱减弱,呈现出一派虚寒之象。这时候首先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辩证分析,从提高脏腑功能入手,从根本入手,一切治疗以扶正祛邪、扶阳祛湿寒为主,有表证才考虑解表,不要被西医病毒的思维束缚住手脚。“托法”可能不适用于新冠肺炎后遗症,或者我没有用对,或者说托法是否适用于外感后遗症需要进一步实践研究。新冠肺炎后遗症患者大多数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常伴随有复杂的慢性基础疾病,新冠病毒打击后更加迁延难愈。所以用药要胆大心细,该用猛药不要犹豫,还要用重剂,否则病重药轻,隔靴搔痒。姜桂附,尤其是附子,温下焦祛湿寒“将军之药”,运用得当会速起沉壑。风药耗气伤血,尽量少用或不用。总之,新冠肺炎病毒的本质是“湿”,现代人十人九湿,所以大部分都是易感人群,遇到某些体质虚弱年老体衰、阳衰阴胜体内湿寒之人,极易发病或留下严重后遗症(国外统计因COVID感染并需要治疗的住院患者,1/5--1/4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治疗湿寒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首选大刀阔斧的张仲景经方,不适宜用轻灵点透的温病学派。新冠肺炎后遗症的治疗关键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要轻易主观的从表证入手,而是要考虑到患者体质虚弱湿寒的内因及其对新冠肺炎易感的特点,从脏腑功能入手,以脾胃肾为核心兼顾肺肝,久病及肾,一定要侧重于温煦肾阳,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同治,湿寒则无所遁形,迅速治愈新冠肺炎后遗症。希望广大中医及爱好者深入体会新冠肺炎后遗症的发病原因和特点,积极实践和转发,帮助周围的新冠肺炎后遗症的患者,尤其是那些正在同疫情做斗争的地方……扩展阅读:百度搜索“新冠肺炎后遗症”,基本上没有什么有用信息。如果搜索“美国CDC + Long Covid ”就可以看到国外对新冠肺炎后遗症的研究,1/4--1/5住院患者有后遗症,触目惊心啊!Long Covid或 Post-COVID Conditions可以理解为新冠肺炎痊愈后身体依然长期伴随的常见症状,具体如下:呼吸困难或气短,身体虚弱,精神疲惫,轻微运动就感到疲劳和/或症状加重,心脏问题(可以是心悸、胸闷、心脏肥大、局灶性心脏纤维化、冠状动脉硬化、急性心肌梗塞),难以思考或集中注意力(俗称“脑雾”),心情沮丧,部分记忆丢失,出现过去没有的恐惧症,癫痫发作,持续咳嗽,关节痛、肌肉痛、胸痛、胃痛、头痛、喉咙痛等疼痛,腹泻,失眠,发烧,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站立时头晕,皮疹,情绪变化,嗅觉或味觉异常甚至丧失,月经周期改变,尿血、便血,下肢和眼睛周围肿胀,不同程度的肾损伤。


发布了文章

世纪难题:癌毒与恶性肿瘤的相互关系

像我这样经常看各种癌症病人的医生都知道,癌症与很多虚劳性疾病有共同点:虚,痰,瘀。区别在于癌毒,癌细胞会盗取人体正常的营养迅速增殖并形成广泛转移。而很多人如果没有癌细胞,即使身体很虚,痰湿很重甚至经络脏腑瘀滞,也不会迅速死亡,两者的预后差别极大,所以说癌毒是最关键因素。搞定了癌毒,也就找到了治疗癌症的关键,因为癌毒决定了癌细胞的潜伏、生长、转移和扩散。我经常冥思苦想,希望建立一个中医模型,但是至今依然很模糊……虽然网上很多大神和既往中医名家都有所论述,但是作为天天接触癌症病人的中医,还是认为癌症是极其复杂多变的,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否则早就攻破了。中医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病与“虚”、“痰”、“瘀”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内虚”又是发病主要因素。正如《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灵枢经》“风雨寒湿,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在内虚的基础上,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体内阴阳不和、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结为肿块。因此治疗多采用补虚扶正、化痰解瘀等方法。但是,目前中医药治疗肿瘤大多仍局限于对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的减毒与增效方面,而对瘤体的缩小乃至根治尚未达到满意疗效。因此有医家认为,上述病因的阐释很难体现恶性肿瘤的本质特征,单纯根据以上理论指导临床也难取得满意疗效。因此,近年来关于“毒邪”致癌,“从毒治癌”,受到越来越多医家的关注。在中医学中,毒邪是一种致病广泛的因素。《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风苛毒”,《素问?刺法论》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可见,《内经》毒邪的概念是指有强烈致病作用,对人体毒害很深的邪气,是有别于六淫的特殊病因。疾病困人多为毒气猖狂,而诸毒最易致肿瘤。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癌毒”致癌的概念,认为“癌毒”是恶性肿瘤之根本,“癌毒”是恶性肿瘤这一特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应是认识和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着眼点。这些提示我们对恶性肿瘤病因及发病机制应有更深入的研究,以求在治疗上有所突破。  1、“癌毒”概念  1.1“毒”的含义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谓:“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从中从毒。”这里“毒,厚也”,形容作用剧烈;“害人之草”,说明是一种致病物质;“往往”,茂盛貌;“从中(象草木初生),从毒(表示祸害),”即为会意字,指有剧烈致病作用的草。“毒”的含义主要概括为三方面,一是泛指治病的药物或药物的毒性和偏性等,明?张景岳《类经?疾病类?五脏病气法时》:“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其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祛人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盛,而欲救其偏,则惟气味偏盛者能之,正者不及也”。金?张从正《儒门事亲》又称药物致病(即毒副作用)为“药邪”,亦称药毒。二指病证,多见于外科,如丹毒等;三指病因,包括能对机体产生毒害或毒性作用的各种致病物质。广义泛指能使人暴烈致病的各种物质;狭义指六淫“邪化之毒”。“邪盛而为毒”,即邪气过盛,达到一定程度,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便成为毒。  1.2毒邪与癌毒  1.2.1毒邪  “毒邪”,可认为专指病因之毒,包括外毒和内毒,外毒包括化学因素,生活环境污染毒素、饮食中的各种毒素等;内毒素包括由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久积体内,郁久所产生之痰湿、湿毒、疲毒等。  1.2.2癌毒  周仲英教授认为癌毒是导致肿瘤发生的一种特异性致病因子,属毒邪之一。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对人体有明显伤害性的病邪,具有增生性、浸润性、复发性、流注性等特性。“毒邪”致病具有其独有特点:一是峻烈性:致病力强,危害严重,虽体质强健者,亦在劫难逃;二是顽固性:毒邪凝结气血,胶着不化,缠绵难愈;三是相兼性:毒邪往往相兼为病,如湿热毒、痰湿毒等。“毒邪”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其导致癌症疾病的特殊性,又将之称为“癌毒”。  1.3癌毒的产生  癌毒的产生是较复杂的过程,古代医家早有记载,多认为有三方面:一为癌毒外客,如《灵枢?九针论》:“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灵枢?百病始生》“积之所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说明四时八风,寒(邪)、热、风邪夹毒等外邪可直接外客而致癌。二为气滞郁毒:如《格致余论》指出:“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积滞,遂成隐核……又名乳岩。”《名医指掌》曰:“隔病多起于忧郁,忧郁则气结于胸隔而生痰,久则痰结成块,胶于上焦,道路狭窄,不能宽畅,饮则可入,食则难入,而病已成矣。”提示乳岩、噎隔等肿瘤的发生与七情郁毒有关。三为饮食酿毒:《妇人良方》“妇人Y痞,由饮食失节,脾胃亏虚,邪正相搏,积于腹中,牢固不动,故名曰Y。”《济生方》“过餐五味,鱼腥乳酪,强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肮……久则积结为Y瘕。”饮食不节、嗜酒、嗜食生冷及高粱厚味可损伤脾胃,酿毒体内,导致肿瘤发生。  1.4癌毒的分类  因人体感受邪气不同,人之体制状态各异,因此癌毒可有阴毒、阳毒之分,若感受外毒性质属阳,则阳毒侵入机体,与人身之阳相加而成热毒,易耗伤阴液,出现热毒炽盛之征;若感受外邪性质属阴,则可遏机体之阳气,开始见阴盛则寒之象,日久向两方面发展:一是郁久形成阴毒,二是寒郁日久化热,转成热毒。邪毒与病理产物瘀血、痰湿互结,结滞难化,积聚不去,久之成癌。  癌毒多与痰、湿、瘀、火等相兼共同致病,故有热毒、痰毒、湿毒、瘀毒之分。  1.5癌毒特性  1.5.1癌毒区别于一般邪气,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正常组织异化而产生的“新物种”,对机体破坏力强,有大毒。  1.5.2癌毒不同于普通的痰瘀、气滞等无生命的病理产物,是活着的生命体,需要营养供应,极易耗伤人体正气。  1.5.3癌毒与正常组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癌毒组织与正常组织细胞的共性远远大于其差异,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形成共荣、共损的局面。癌症的临床治疗中经常见到,攻邪即伤正(例如化疗以毒攻毒),扶正亦助邪(例如动物试验证实人参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往往形成正盛邪亦盛、邪伤正亦衰,正邪缠绵难解的局面。  1.5.4与外来微生物不同,癌毒往往聚而成积,形成活体组织,并在癌积局部营造脉络,掠夺营养,使积块无限增长;同时,癌积损毁周围脏器经脉,阻碍气机。使机体正气虚衰,气机阻滞。  1.5.5癌毒不仅在局部无限增长,而且循经流注,在全身各部位形成大小不同的癌积,造成机体脉络空虚,气机壅塞,正气耗竭。  1.5.6癌毒比正常脏器更能抗拒“毒药”的打击,往往对各种不同的药物同时产生耐受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常常造成“以毒攻毒”治疗伤正而不能祛邪,致使邪气盛而正气竭。例如癌细胞能快速大量分泌耐药蛋白,并形成组织耐药,导致化疗失败,同时化疗副反应会造成严重的机体损伤。  1.5.7癌毒之伏毒、蓄毒之说  《中藏经?论痈疽疮肿第四十一》曰:“夫痈疡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之不流而生矣,非独营卫壅塞而发者也”。恶性肿瘤的主要病因有:外源性因素(化学致癌物、霉菌毒素、致癌病毒等)、内源性因素(遗传等),癌毒包含了一切外源性致癌因素,其长期累积致癌的特点,中医称为伏毒。恶性肿瘤是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事件长期累积形成的,因此癌毒包括了一切外源性致癌因素,其长期积累致癌的特点,中医可称为“伏毒”。伏毒长期持久地蓄积体内致正常细胞多次发生基因突变,最终转变为癌细胞,逃脱免疫监视,形成结毒。癌毒猖獗乖戾,易损伤正气,一旦形成,难以根治,并容易复发,预后极差。具有隐匿性、增生性、浸润性、流注性、顽固性、易伤正气等特性。癌毒深藏,其形难辨,发现时多属晚期,当机体正气亏虚,不能约束癌毒,或癌毒凶猛,正不盛邪,癌毒循经络流注,舍于他处,常见犯骨、犯肝、犯脑,而出现转移癌。  2、癌毒致癌病机  2.1痰、热、疲毒内蕴形成肿瘤  2.1.1热毒:清代顾松园认为:“烟为辛热之魁,极能伤阴”。长期吸烟,热毒内蕴;另外,六淫七情皆能化火,痰疲日久皆可化热,热郁日久,化为热毒,热毒羁留体内,酿生癌毒,渐长成块而成积。正如《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中所说:“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热毒深藏”。郁仁存教授认为,热(火)内蕴形成肿瘤、血遇火热则凝,津液遇火则灼液为痰,气血痰浊壅阻经络脏腑,遂结成肿瘤。肿瘤可因感情抑郁,郁而生火,郁火夹血痪凝结而产生。临床癌瘤患者多见热郁火毒之证,如邪热嚣张,呈实热证候,表示肿瘤正在发展,属于病进之象。如病久体虚,淤毒内陷,病情由阳转阴,成为阴毒之邪,则形成阴疮恶疽,翻花溃烂,经久不愈,皮肉腐黑,流汁清稀。  2.1.2痰毒:痰的产生,可由烟毒犯肺,情志内伤,导致肺失宣降,气机不畅,津液输布失常酿而为痰;或脾胃虚弱,水谷不能运化,而成为痰;或火热灼津为痰,痰结日久,酿成邪毒,痰毒内伏而成积。  2.1.3瘀毒:瘀毒可由毒邪直接影响血分而产生,亦可由非毒邪因素影响气机运行,导致气机失司,气滞血瘀,血瘀日久,可从寒化毒,亦可从热化毒,成为瘀毒。如《诸病源候论》所说:“血瘀在内,时发体热面黄,瘀久不消,则变成积聚Y瘕也”。  2.2“癌毒”致“癌”、致“虚”  人们多认为疾病发生多为本虚标实,由虚而得,因虚而致实。癌毒及其产生的病理性代谢产物通过血液、淋巴液的循环扩散到全身,致使整体功能失调,继而耗伤正气,并与气血痰热等纠结在一起,进一步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如癌毒内蕴,津液输布不畅,聚而为痰浊;癌毒盘踞,阻滞气机,血行不畅,停而为瘀;癌毒耗伤正气,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行迟缓,也能致瘀;癌毒痰瘀纠结,常常瘀而化热,形成热毒内壅;癌毒阻滞中焦,导致脾胃运化失健,不能运化水谷津液,可致湿浊内生;癌毒盘踞,不断掠夺人体气血津液以自养,导致五脏六腑失去气血津液濡润,以致正气亏虚;正气亏虚,又易致恶性肿瘤迅速生长、扩散及转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3“癌毒”致使肿瘤复发转移  癌毒是癌瘤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原因,也是致使复发转移的内在因素。癌毒的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向原发病灶周围的侵袭扩散;进入中期,癌毒沿络脉、经脉流散,在适宜的环境下又会形成转移病灶;癌毒淫溢,更耗正气,双方力量此消彼长,正气固摄能力愈弱,癌毒的传舍趋势愈盛,形成恶性循环,逐渐进入晚期。  3、从“毒,治癌  癌毒一旦形成就具有迅速生长、扩散和流注等特性,必须及时采取以毒攻毒的手段,最大限度的消灭癌毒。特别是在疾病初期,正气未衰,癌毒亦盛,应加大力量直接杀毒。对于癌症应用解毒药,见于宋代东轩居士《卫济宝书?痈疽五发篇》:“一曰癌,癌疾初发者却无头绪,只是肉热痛。过一七或二七,忽然紫赤微肿,渐不疼痛,逸迹软熟紫赤色,只是不破。宜下大车鳌散取之。然后服排脓、败毒、托里、内补等散。破后用瘾香膏贴之。五积丸散,疏风和气。”其中提到应用败毒之剂以治癌疾。其后又曰:“痈疽之疾,如山源之水,一夕暴涨,非决其要会,支之大渠,使杀其势,则横潦为灾。猛烈之疾,以猛列之药,此所谓以毒攻毒也。”“以毒攻毒”非“虫药”、“毒药”莫属,直接攻毒,直达病所。对热毒、痰毒、瘀毒等,给予清热解毒、化瘀解毒、化痰解毒等治疗。常用八角莲、石上柏、生半夏、天南星、羲术、三棱、水蛙、地鳖虫、穿山甲、全蝎、娱蚁、干蟾皮、露蜂房、乌梢蛇,白花蛇、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苦参等。“以毒攻毒”,不仅限于中药内服外治,其含义还包括现代医学手段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局部治疗手段(如TACE、氢氦刀冷冻、射频消融、抗癌药物瘤内注射等)等。“以毒攻毒”要注意坚持“衰其大半”的原则,如果一味追求以毒攻毒、消灭癌毒,结果会损伤正气,使癌毒复生,将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在疾病中晚期,患者正气已衰,癌毒亦盛时,更应采用攻补兼施,扶正荡邪。

发布了文章

中医治疗肺腺癌骨转移系列之3:不可思议!中药治疗肺腺癌多发骨转移-20230808更新

中医治疗肺腺癌骨转移系列之3:不可思议!中药治疗肺腺癌多发骨转移-20230808更新 河南省肿瘤医院 闫明 2023年8月8日 最终 更新 原文如下 : 这个病人治疗快1年了才第一次见面。2020年是他女儿在门诊咨询,建议病人吃第一代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耐药后改吃第三代奥西替尼。一直威心联系,期间用中药治疗各种靶向药物的副作用。现在 2021年5月 病人感觉不错,刚好家人五一放假,带病人来河南省肿瘤医院复查,我才第一次当面见到病人。 2020年7月,病人女儿拿着资料咨询 : 2019年3月在小医院做左肺下叶腺癌局部切除(具体情况不明),术后定期复查,2020年7月右肺发现转移灶伴胸背部隐痛,征求最佳治疗方案。我建议首先做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但是病人体质差,拒绝做CT下肺穿刺活检,抽血查基因突变又觉得太贵(最便宜七千多),执着的要求给最佳( 最便宜无痛苦 )治疗方案。无奈之下与家属反复沟通,强调男性肺腺癌病人EGFR基因突变的几率比较低(小于10%),盲吃靶向药物可能会无效,家属仍然愿意 盲吃第一代靶向药物吉非替尼 试试看。 没想到病人运气好,吃了一个月各种症状都缓解了,说明病人体内可能存在EGFR基因突变。既然有效,那就继续吃吧。服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期间,各种副作用都有,头面部背部 皮疹 很快缓解,但是 甲沟炎 一直很严重。另外 食欲不振,不觉得饿不想吃东西,口干舌燥…… 但是没过几个月,病人就出现胸背部疼痛难忍,复查CT和磁共振显示胸椎腰椎肋骨及髂骨发生多发严重的骨转移。这是吃 靶向药物很常见的耐药表现:肺部肿瘤控制稳定,但是出现骨转移或者脑转移。 我一再强调: 肺癌病人绝大多数不是死于呼吸系统(肺部病变)本身,大多数死于肺癌的远处转移,尤其是最常见的脑转移和骨转移 。脑转移最凶险,一旦控制不住,几个月人就不行了;骨转移最残酷,病人周身疼痛,无时无刻都在痛,影响正常生活,严重消耗精气神,最后消耗殆尽……无论多健壮的身体也都熬不住,生生给人熬死。我亲身经历过这些,当时二姨肺癌术后骨转移,我用小剂量化疗辅助中药延长了两年的时间,但是最后依然无法避免惨痛的结局,详见我2012年写的《二姨的肺癌》系列之“多发骨转移的治疗及个体化的小剂量化疗”。 既然耐药了, 马上更换第三代靶向药物奥西替尼 ,吃了以后只缓解了两个多月,身上还是痛。实在没有办法了,恰好我刚 治愈了2例女性肺腺癌骨转移 的病人,我建议他吃中药试试看。 具体药方就不公布了,中医药强调个性化辩证治疗,一人一方 。 只说一下治疗思路:肺腺癌病人体质分两种:湿寒型和湿热型。湿寒型靶向药物治疗特别好,副作用相对小一些;湿热型容易耐药,病人如果是阴虚体质更容易出现骨转移。内经讲: 肾主骨和少阳主骨 ,我发现 厥阴风木能促进癌细胞转移 ,所以治疗上应该: 清肝火祛肝风,滋肾阴健脾胃 。 按照这样治疗,不到半个月,病人明显感到疼痛减轻,食欲恢复,可以正常生活了。然后继续用中药丸巩固,同时辅助奥西替尼。 控制稳定了这么长时间,我建议病人来我院复查一下,也想当面见一下病人看看治疗效果。家属五一假期顺便来复查了。一见面就发现病人典型的吃靶向药物的面色:面色微黄,表面各种黑色的色素斑。舌质依然很红,苔较前增多,稍白腻。 我问病人现在感觉怎么样,哪里不舒服。病人竟然说:脚上的甲沟炎最烦人,疼,影响走路。我说你后背不痛了吗?病人说:刚开始疼,后来吃了中药好多了啊,现在偶尔隐隐作痛,不影响生活,没什么感觉了。 我半信半疑,本着为病人省钱的目的,只开了胸部CT平扫(三百多块钱)。其实肿瘤医生都知道,原则上至少应该开胸部增强CT加全身骨扫描(加起来一千七八),还应该复查脑部磁共振(平扫七百多增强一千五)看看有没有脑转移,或者至少抽血查一下肺癌标记物三项(二百多),这些都省了吧,河南病人太穷了。 大家猜,复查结果会怎么样? 让大家失望了…… 第二天结果出来了, 跟我预想的一样,CT依然可以看到胸椎肋骨多发骨转移破坏灶 ,只不过因为没有去年刚发病时候的片子(各个医院不联网),无法前后对比,也就无法判断治疗效果。 虽然骨转移依然存在,但是病人感觉不到痛苦才是关键 。 我暂时不能用中药彻底解决肺癌这个难题,但是能帮助病人免受骨转移的疼痛折磨、带瘤长期生存也是一大进步嘛! ! 详细治疗方案后期还会再写,注意关注。 ================================================================= 上面内容写于2021年5月,现2023年更新最终结局: 病人于2022年2月20日去世,病因是肺腺癌脑转移。 总结治疗过程: 2019.03肺腺癌手术治疗, 2020年7月发现右肺转移,可能并发骨转移,未作基因检测盲吃吉非替尼有效,右肺转移灶缩小。间断服用中药减少皮疹甲沟炎口腔炎等靶向药物副作用。 2021年1月骨转移症状明显加重,同时出现脑转移症状,同时开始中医药治疗骨转移。 2021年3月,骨转移症状减轻,脑转移症状加重,更换为三代靶向药物奥希替尼治疗。 2021年5月,骨转移症状控制稳定,脑转移症状减轻不明显。继续奥希替尼+中药。 ……骨转移疼痛控制稳定,不影响生活。脑转移症状如头疼呕吐等越来越严重…… 2022年2月20日因肺腺癌脑转移去世。 从发现多发转移开始治疗到去世总共大约1年半时间。 这个病人先发现右肺转移,随之出现骨转移疼痛症状,然后没多久又发现脑转移。第一代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及时控制了肺部转移灶的发展,但是没有控制住骨转移和脑转移的进展恶化。即使换了对脑转移疗效更好的第三代奥希替尼,也未能获得满意的疗效。靶向药物治疗期间,我先用中药治疗靶向药物常见的甲沟炎口腔炎等副作用,后来又专门治疗骨转移疼痛,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病人到最后也不是死于骨转移疼痛,而是死于脑转移瘤。 客观地说,这几年我一直致力于肺腺癌骨转移的中药治疗,对脑转移的中药治疗涉及不多,经验很少,甚至感觉没有思路,无从下手。幸好2022年底认识了一位祖传三代的老中医,对各种脑中风及脑瘤治疗效果不错,才开始慢慢受到启发,找到一些思路想法。可惜老中医不肯将治疗要领外传,我只能在黑暗中继续摸索,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2021年5月写下这篇文章,是觉得仅凭中药就可以控制靶向药物都不能控制的骨转移疼痛,真的是不可思议!以现在的水平看过去,这只是在攀登中药抗癌高峰时一个小小的胜利而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现在的几个成功病案疗效更加令人震惊! 欢迎转发关注,持续更新 ==================================================================== 作者简介:闫明,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祖传中医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肺结节全程管理专家 河南省肿瘤医院肺结节会诊组专家 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