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5万6

徐金华

乌镇互联网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擅长: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尖锐湿疣、梅毒、生殖器疱疹等性传播疾病,白癜风、痤疮、黄褐斑、银屑病等皮肤病治疗,及疑难杂症皮肤病诊治。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荨麻疹

发布了文章

荨麻疹科普百问之七:急性荨麻疹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急性荨麻疹常可找到病因,多为外源性病因,外源性因素多为暂时性包括: 急性①物理刺激:如摩擦、压力、冷、热、日光照射、运动等 ②食物:比如动物蛋白,包括鱼、虾、蟹、贝壳类、蛋类等;植物、水果类,包括柠檬、芒果、李子、杏子、草莓、胡桃、可可、大蒜、西红柿等;腐败食物和食品添加剂等。 ③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④药物:免疫机制介导的如青霉素、磺胺类药、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等;非免疫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剂如吗啡、可待因、阿司匹林等。 急性⑤植入物:如人工关节、吻合器、心脏瓣膜、骨科的钢板、钢钉及妇科的节育器等。少数内源性病因如感染、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和精神压力等也可引起急性荨麻疹。

发布了文章

荨麻疹科普百问之四:为什么会得荨麻疹?

荨麻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疾病,过敏的发生主要与两大因素有关,即外源性和内源性因素。 荨麻所谓外源性因素,是指某些外界物质或外界作用能够导致部分人的免疫系统发生异常反应,包括物理刺激、食物、药物以及运动等,都可以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造成过敏。而内源性因素,则包括机体的一些状态;比如某些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激素代谢异常、精神压力、遗传因素,都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异常或紊乱,使机体对外界因素甚至自身成分过度敏感,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 荨麻荨麻疹的症状主要是与肥大细胞有关。肥大细胞属于一种免疫细胞,当人体免疫系统激活后,肥大细胞也被活化,释放出组胺等引起炎症的化学物质,导致皮肤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并在局部产生炎症反应,从而诱发风团、瘙痒等表现。但具体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仍然有待进一步科学研究。

发布了文章

急性荨麻疹治疗不规律会引起慢性荨麻疹吗?荨麻疹科普问答(5)

如果急性荨麻疹未能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有一定可能会转为慢性荨麻疹。 急性急性荨麻疹的治疗其实包括明确并去除病因以及药物控制症状两大方面,由于急性荨麻疹常有较为明确的诱因,因此避免接触这类诱因是预防症状发作的前提和基础。若在药物治疗期间忽视这点,比如继续进食致敏的食物等,都有可能加重疾病的发作,引起荨麻疹反复发作;一旦发病时间超过了6周,在临床上就可被认为是慢性荨麻疹。 急性另一种情况则是有些患者不规律服用药物,比如自行停药或者随意增减药量,再或者是去服用、尝试一些成分不明、没有依据的偏方土法,不仅会耽误正规药物治疗,还有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的可能,反而会加重荨麻疹等原有过敏性疾病的症状,反复发作,向慢性转变。

发布了文章

荨麻疹科普百问之二: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怎么区分?

荨麻疹科普百问之二: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怎么区分? 荨麻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主要根据发病时间来界定。一般来说,临床上是以6个星期为界。如果荨麻疹的症状出现,但发病时间小于6周,则被定义为急性荨麻疹;而一旦荨麻疹的症状持续或反复出现大于等于6周,并且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则称为慢性荨麻疹。还有少数病程较长的荨麻疹患者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一般也认为其是慢性荨麻疹。 荨麻除了从发病时间进行判断外,患者也可根据发病的诱因进行大致的判断。急性荨麻疹常可找到病因,比如和一些物理刺激、服用特定食物或者接触一些导致过敏的变应原有关,关系往往较为明确;但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多难以确定,临床上很难找到特定的发病原因。

发布了文章

荨麻疹科普百问之一: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科普百问之一: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荨麻疹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 荨麻荨麻疹病因复杂,除部分病例发病与食物、药物或温度、日光等因素明确相关外,多数患者病因不明。荨麻疹的主要特征表现包括大小不等的“风团”和剧烈瘙痒。所谓风团,可表现为皮肤上出现扁平的皮疹,高出皮面,类似蚊虫叮咬后出现的“包”,并且可以相互融合成大片,一般有明显瘙痒感。风团可局部发作,也可以遍布全身,以躯干及四肢多发,24小时内多可自行消退,但容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可伴有眼睑、面部水肿甚至腹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发布了文章

急性荨麻疹险送命,莫名奇痒怎么办?

日前,市民罗女士在崂山北九水游玩,由于对山上的草木过敏导致荨麻疹发作,在乘坐639路公交车时突然晕倒。为争取时间,驾驶员王世剑立即驾驶公交车将其送往山下,由120救护车送医救治,到达医院后,医生对罗女士进行了紧急救治,诊断其为急性荨麻疹。随后经过输液治疗,罗女士恢复意识并逐渐好转。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徐金华教授指出,一般情况下,荨麻疹不会危及生命,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或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因此,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徐金华教授指出,荨麻疹主要是两个表现,一个是皮肤上面起“块”,二是皮肤痒得非常厉害。但是机体会很快自我恢复,症状会消失,所以多数情况下,风疹块发出来半小时、一小时就退了,但是退了又发出来,反复地发作。过敏性体质患者更容易得荨麻疹。 治疗需要积极寻找病因和诱发因素,但很多病人病因不一定能找到。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超过一半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常见原因主要有: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感染;药物;食物以及食物添加剂;吸入物;昆虫叮咬;外伤;精神因素和内分泌改变;遗传因素及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根据病因分类,可以分为自发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寒冷性、压力性、热性、日光性、人工性)、非物理性荨麻疹(胆碱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运动诱导性荨麻疹)等。 荨麻疹又分急性和慢性。一般来讲,病程不超过6周的叫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病程通常超过6周以上,每周发作大于2次。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荨麻疹虽然只持续了3-4周,还达不到慢性荨麻疹持续6周的标准,但从发展趋势上仍然是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至少要持续三个月到半年以上,症状控制以后还是要维持一段时间,不要马上停止治疗。 徐金华教授建议: 一、消除诱因或者诱发因素:如食物、感染和药物等因素。药物引起的要停药,食物引起的要停止进食该类食物,也要注意避免生活中的刺激、减少运动、出汗和情绪波动等。 二、严重急性荨麻疹需及时治疗:急性荨麻疹第二代非镇静或低镇静抗组胺药,比如说依巴斯汀,氯雷他定或者西替利嗪,但如果抗组胺药效果不佳,泛发至全身或伴有胸闷、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医院就诊,必要时予以激素及肾上腺素治疗。 三、慢性荨麻疹需规律治疗:治疗的原则是控制症状,维持治疗,逐渐减量,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或低镇静抗组胺药,比如说依巴斯汀,氯雷他定或者西替利嗪,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药物剂量,一般2-4周减量一次,比如说开始一天一粒,后面可以逐渐减量至一天半粒或者隔天一粒。单种药物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建议医院就诊,遵医嘱可以加量或联合治疗。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得了荨麻疹千万不要乱挠,可以用凉毛巾敷一下,或拍一下,或外用止痒药,如止痒洗剂、炉甘石洗剂等。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