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5912

韩洪锋

乌镇互联网医院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阑尾炎,大隐静脉曲张,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脑出血,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癌,各类外伤,脓肿,及外科常见病,多大病。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肿瘤











发布了文章

淤胆型肝损伤的临床与病理

胆管损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类型,涉及肝外胆管系统或肝内系统,或两者均受累。引起胆管损伤的原因也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主要包括先天性或自身免疫性,后者则非常广泛,包括药物/毒物诱导性、感染、休克、创伤应激及肿瘤等。自身免疫性胆管损伤的临床与病理目前,自身免疫性胆管损伤分为3种类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SC)。每一种疾病的组织学改变具有相对特异性,且通常在病变早期容易观察到,疾病的最终诊断往往需要结合相应的血清学或放射学资料。该类疾病与其他类型的慢性胆管疾病一样,一般都经历4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仅限于汇管区发生胆管炎和管腔扩张;第2阶段的特征为不规则的汇管区周纤维化和界面炎;第3阶段为存在汇管区-汇管区间桥接性坏死;第4阶段为桥接纤维化和再生结节形成而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PBC是一种累及肝内小胆管的自身免疫性病变。典型病例多见于伴有ALP水平升高的中年妇女(女/男比为9~10∶1)。90%~95%的PBC患者中存在诊断意义的抗线粒体抗体(AMA)。AMA可分为M1~9共9个亚型,其中M2为PBC特异性抗体。临床中,M2滴度大于1∶40可基本诊断PBC,与活组织检查表现符合率达97%。除AMA以外,超过50%的PBC患者存在特异性抗核抗体(ANA)阳性。ANA包括核膜型和斑点型,分别为核心蛋白GP210(抗GP210)、核体蛋白SP100抗体(抗SP100)和核心蛋白P62抗体。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目的通常用于病变分期,排除重叠其他自身免疫性病变或其他情况(如脂肪变性)或诊断AMA阴性PBC。AMA阴性PBC是其变体,包括5%~10%的患者,该变体除AMA阴性外,其临床、血清学和组织学特征与典型病例相同。这类患者大多ANA和(或)抗平滑肌抗体阳性。根据肝活组织检查改变,将PBC分为4期,即非化脓性胆管炎期、细胆管增生期、纤维化期和肝硬化期。PBC镜下的典型改变常发生在疾病早期,包括旺炽性胆管炎、胆管破坏性围胆管性肉芽肿性炎及淋巴滤泡形成(图1~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PSC是以胆管非特异性炎症纤维化为特点的慢性进行性疾病,表现为胆管不规则的狭窄和扩张,甚至纤维化闭锁(图4~5)。肝外和肝内各级胆管均可受累或单独受累。肝内小胆管单独受累时称为小胆管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有时还可累及胰腺和胆囊等部位。PSC以年轻男性最常见(男/女比为2∶1),高峰发病期在40岁,75%以上的病例与炎症性肠病有很强的相关性。PSC患者通常有胆汁淤积及炎症性肠病史,活组织检查的目的是病变分期、排除重叠综合征或叠加病变、诊断小胆管PSC。该病确诊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由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的并发症较少而优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SC)IgG4-SC是指IgG4相关疾病累及胆道,导致胆管壁弥漫性增厚、狭窄形成或炎性假瘤。80%的IgG4-SC病例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男性。2%的IgG4-SC患者的病变局限于胆管,但绝大多数病例均伴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IgG4-SC与AIP的良好相关性为其与其他病变(如PSC)的鉴别提供了有力证据。血清IgG4水平较正常升高2倍以上对大多数患者是非常特异的诊断指标。需要强调的是,其他病变也可能会伴有IgG4水平升高,主要包括PSC和胆管癌。该类患者的诊断可使用HISORt标准(组织学、影像学、血清IgG4、其他脏器受累和类固醇治疗反应)。IgG4-SC的特点是含大量IgG4 浆细胞的致密慢性炎细胞浸润(图6)。大胆管内病变与炎症相伴随的还有独特的席纹状纤维化和静脉破坏(闭塞性静脉炎),免疫标记(图7)显示为大胆管活组织检查标本镜下每高倍视野超过10个IgG4 细胞和手术切除标本内每高倍视野超过50个IgG4 细胞。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的临床与病理PFIC是一组肝源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常发生于婴儿期或儿童期。目前,依据胆汁酸在形成和转运过程中不同的基因突变类型分为3型:ATP8B1突变所致的FIC1缺乏、ABCB11突变所致的BSEP缺乏及ABCB4突变所致的MDR3缺乏。FIC1缺乏症PFIC1又称Byler病。由编码FIC1蛋白的ATP8B1基因突变引起,该蛋白在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benignrecurrentin-trahepaticcholestasis,BRIC)中也有轻微缺陷。由于两者具有相同的突变,均被称为FIC1缺乏症。引起PFIC1的突变区域发生在编码FIC1蛋白高度保守区段的功能区,可使FIC1蛋白完全失活,丧失其全部功能;而引起BRIC的突变区域发生在相对非保守区段,仅导致FIC1部分失活,尚可保留部分功能。因此,两者在临床上的一系列表现各异,BRIC临床预后良好,而PFIC1多见于儿童,易导致肝硬变。PFIC1的原型是Byler病,其特点是从1岁开始出现持续性胆汁淤积、瘙痒和黄疸(表1)。其肝脏病理学首先由Clayton等在1969年做了详细描述,报道中名为Byler的7个Amish后裔罹患致死性家族性肝内淤胆。尽管患者严重淤胆,但血清GGT活性和胆固醇浓度正常,血清胆汁酸水平则显著升高。2例年龄为6、9个月的儿童肝活组织检查显示,毛细胆管内淤胆而肝小叶结构保留完整,局部肝板呈“菊星团样”排列,可见胆汁淤积所致的肝细胞球囊扩张及灶性巨细胞转化(图8~9),有些病例可见小肝细胞。1972年,Linarelli等将电镜下观察到的特定的粗颗粒状胆汁引入术语叫“Byler胆汁”,但检查仅限于新鲜标本,石蜡包埋组织无法看到。目前,尚无可以检测FIC1的缺失/变化的免疫组化标记商用抗体,已商用的胆盐输出泵(bilesaltexportpump,BSEP)和胆盐载体磷脂输出泵(multidrugresistancep-plycoprotein,MDR3)免疫染色表明,这些抗原沿肝小管膜阳性分布。PFIC1患者早期活组织检查有时可见胆管缺乏,一般无纤维化。与BSEP缺乏症相比,FIC1缺乏症进展常总体上是缓慢的,但不同患者进展到肝硬化的时限不一。既往有文献报道在2、3岁患者中发现微小结节性肝硬变。进展迅速的FIC1缺乏症的外科治疗包括部分胆汁外排引流术(prtilexternlbilirydiversion,PEBD)与肝移植。有报道肝移植的FIC1患者术后出现脂肪性肝炎。在报告的病例中脂肪变性在移植后3个月被观察到,通常缓慢进展为脂肪性肝炎,一些患者(大多是伴慢性难治性腹泻者)发展到肝硬化。对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没有确切的解释,可能与营养不良或肠道不能重新吸收新恢复的胆汁酸流有关。FIC1缺乏症与BSEP和MDR3缺乏症的病理学表现对照见表1。FIC1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肝脏外的其他器官也可受累,特别是胰腺和肺。目前尚无FIC1患者肝外组织病理学改变的详细报道。有学者推测肝外器官的病理学改变可能与同时发生的ATP8B1突变引起的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器的下调有关。如上所述,胰腺和肺内的病理学改变应与囊性纤维化相类似。肝移植后不能解决该病的肝外表现,患者仍存在持续性腹泻和脂肪吸收不良。BSEP缺乏症BSEP是染色体2q24-31上的ABCB11基因编码的跨微管膜胆盐转运子。患者有进行性胆汁淤积和低血清GGT。BSEP较FIC1更选择性表达于肝细胞,其他部位未见阳性表达。BSEP缺乏症通常存在于新生儿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患者(表2)。瘙痒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与PFIC1患者相似,血清GGT水平较低或正常。血清胆固醇水平通常是正常的。与PFIC1婴儿相比,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5×ULN。BSEP缺乏症通常迅速进展到肝硬化,而PEBD可改善肝脏疾病和症状,但患者最终需实施肝移植。应用免疫组化标记BSEP缺乏症患者,大多数情况可以得到明确的病理诊断。Strautnieks等报道具有蛋白截短突变的微管型BSEP患者免疫组化标记阴性。其他突变,如单拷贝E297G和D482G,BSEP表达从缺失到异常表达,再到正常出现。当免疫标记BSEP阴性时,只要在正确的临床信息和恰当的对照(通常使用MRD3/CD10/CD13)下进行,阴性结果仍具诊断价值。但BSEP阳性表达不排除功能性BSEP缺乏症。一些学者主张将免疫组化染色用于低GGT水平PFIC患者的筛选试验,使用该结果来决定初始基因型分析:BSEP表达缺失者需检测ABCB11基因,阳性者检测ATP8B1。其他应用于BSEP患者的免疫组化标记未发现具有诊断特异性:GGT表达可能降低,细胞角蛋白(CK)7或CK19可证明胆管丢失。肝细胞异常表达CK7见于各种胆汁淤积性疾病,尤其是伴有胆管缺失者。然而,小叶间胆管缺如的BSEP缺乏症患者汇管区周肝细胞CK7异常表达相较于其他儿童胆汁淤积性疾病更为严重。肝细胞癌是公认的BSEP缺乏症的并发症,有报道11例BSEP缺乏症患者中7例在2岁前被诊断出肝细胞癌。ABCB11基因独特的蛋白截短突变可能增加了致癌风险。2例胆管癌儿童患者、1例胰腺癌女性患者并发BSEP缺乏症已被报道。BSEP缺乏症的外科治疗主要包括PEBD和肝移植。Arnell等报道了BSEP缺乏症患者PEBD后的肝脏病理学表现。这些患者中的大多数在实施分流手术时已发生桥接纤维化,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的肝活组织检查未见纤维化进展。近来报道1例同种异体肝移植后复发的儿童BSEP缺乏症患者发生了3个纯合错义BSEP基因突变,该患者在第1次移植后因表达野生型BSEP和抗原呈递细胞表达BSEP而致连续的2次移植后复发。肝组织学检查显示肝纤维化、肝多核细胞形成和严重胆汁淤积。该病移植后复发的机制可能与抗野生型BSEP自身抗体的形成有关。近期也有多例关于肝移植术后复发BSEP缺乏症的报道。2.3多药耐药3缺乏症PFIC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黄疸、肝肿大和无胆汁便,年龄在1个月~20岁以上(平均年龄3.5岁)。MDR3缺乏可引起6种肝脏疾病:PFIC3或MDR3缺乏症、成人胆汁性肝硬化、低磷脂胆石症、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短暂性新生儿胆汁淤积症和药物性胆汁淤积症。这种疾病是由编码胆汁磷脂酰胆碱分泌所必需的翻转酶的ABCB4(MDR3)基因突变引起的,MDR3突变的严重程度常与临床表型相关。伴或不伴有明显胆汁淤积的MDR3缺乏症可能缓慢演变为胆汁性肝硬化。瘙痒不如其他类型的PFIC严重。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生长停滞。门静脉高压可能在儿童早期发生,或是青少年和青年人群的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可能表现为药物诱导的或妊娠后期胆汁淤积。与FIC1和BSEP缺乏症不同,MDR3缺乏症患者血清GGT水平随MDR3水平升高而升高,通常为超过10×ULN(表1)。血清转氨酶、结合胆红素和ALP均不同程度升高。血清胆固醇浓度通常是正常的,胆汁磷脂明显减少。轻度MDR3突变和有残余磷脂酰胆碱分泌的患者对熊去氧胆酸的治疗有反应。患者疾病发展的末期需进行肝移植。MDR3缺乏时胆汁淤积是弥漫性肝细胞内淤胆,但偶尔也可以出现胆小管和胆管内。Jacquemin等研究发现含有截短MDR3蛋白的患者与含错义蛋白者相比更早发病且更快地进展为肝硬化,且该类患者免疫组化标记MDR3完全阴性,而错义突变者则为小胆管弱阳性或阳性。在PFIC疾病中,患MDR3缺乏症的幼小婴儿的肝组织学特点与肝外胆管反应所致的胆道阻塞最为相似。其他类似病变及鉴别诊断药物性肝损伤(DILI)DILI具有较明确的用药史或有毒物质接触史,形态学可表现为肝炎、胆汁淤积或两者的结合。DILI通常是典型的急性或亚急性过程,通常存在某种程度的、模拟急性大胆

发布了文章

早期胃癌的癌前病变内镜诊断技术

殷根据WHO专家委员会的意见,胃的癌前病变包括两种概念:癌前状态和癌前损害。前者是指临床上一些容易发生癌的胃部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和残胃等;后者则指病理组织学上的一种增生性病变,呈现异型性形态和分化偏离正常,这种病变易发展成癌变,称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是Correa提出的慢性胃炎向胃癌演变的规律模式,已得到有关学者的广泛认同。CAG发生和发展与年龄增长、H.pylori感染、饮食结构等因素有关,CAG既是判断H.pylori起因性胃炎,又是演变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区域。白光(WLE)、染色和放大内镜(ME)诊断CAG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ME主要观察微血管或黏膜结构改变;窄波成像(NBI)内镜技术利用血红蛋白对光吸收特点,判断黏膜浅表褐色微血管和黏膜下层(sm)蓝绿色微血管改变;自发荧光成像(AFI)内镜技术利用消化道黏膜内荧光物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卟啉等)和sm内胶原物质产生较强绿色带域的自发荧光,评估光波长转换后CAG色差改变。越来越多证据表明,CAG作为一种癌前疾病与早期胃癌(EGC)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多内镜技术有助于CAG与EGC内镜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临床诊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正常胃黏膜概述WLE下胃黏膜呈淡红色,胃底腺和幽门腺之间无明显差异;接近观察胃黏膜表面浅沟周围数mm的胃小区,胃小区内点状和沟状腺开口为胃小窝;染色内镜局部黏膜喷洒刚果红溶液和肌注促酸分泌药物,观察胃黏膜黑色变色带的改变,初期呈黑色点斑状,以后缓慢扩大和融合,待稳定后形成变色带;ME描述胃小窝单位的结构改变,将胃黏膜微细结构分A型(点状)、B型(短线状)、C型(条纹连续线状)和D型(颗粒连续线状);正常胃底腺为A型,幽门腺为C型;NBI-ME观察正常黏膜样改变,胃底腺与幽门腺的微血管结构有所不同,胃底腺的白色区域(上皮层)被褐色区域(间质)围绕形成点状腺管结构,幽门腺的间质围绕着上皮层形成脑回状微小突起结构。胃底腺幽门腺CAG与WLE根据CAG形态分局限型、斑状型和弥漫型。H.pylori感染后,胃窦部多见局限萎缩,胃体部多见散在萎缩;CAG程度分非萎缩黏膜(淡红色)、轻度萎缩(由正常黏膜至粗糙褪色黏膜)、中度萎缩(透见细血管)和重度萎缩(透见网状血管)。正常胃黏膜轻度萎缩中度萎缩重度萎缩CAG与染色内镜胃内在pH4条件下,局部喷洒0.3%刚果红溶液,胃黏膜表面由红色变为黑色,黑色区域具有胃底腺酸分泌功能。胃底腺黏膜萎缩由胃体小弯侧至口侧缘和大弯侧方向发展,变薄的萎缩黏膜与非萎缩黏膜之间形成萎缩界线。刚果红染色前(胃窦)刚果红染色后(胃窦)刚果红染色前(胃体)刚果红染色后(胃体)强调胃黏膜表面凹凸改变,采用靛卡红对照法,适合胃体部黏膜萎缩程度判断,萎缩黏膜粗糙和胃小区变小,重度萎缩时胃小区消失;判断CAG伴肠化生,WLE下部分黏膜呈褪色扁平微隆起,美蓝染色法可能成为内镜量的诊断。靛卡红染色(萎缩)美蓝染色(肠化生)根据萎缩界线分①闭合型:又分三个亚型:C-1、C-2和C-3;②开放型:又分三个亚型:O-1、O-2和O-3。正常酸分泌,胃体部呈黑色变色带;CAG以胃体小弯侧为中心,萎缩程度轻-重,非变色带随之不断扩大。变色带取活组织病理检查,表现炎症或非萎缩正常胃底腺黏膜;非变色带表现萎缩伴肠化生,胃底腺减少[5]。无胃底腺减少,黏膜内炎细胞浸润明显。萎缩界限病变与酸分泌区域1、H.pylori感染与酸分泌区域H.pylori感染的胃溃疡,除菌前后8周刚果红染色比较,除菌后酸分泌区域明显扩大。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IL-1β,具有强烈的抑制酸分泌作用,除菌前后比较IL-1β含量,除菌后IL-1β含量明显降低。IL-1β遗传因子的基因型与胃癌、低酸症和CAG有关。2、胃癌与酸分泌区域未分化型癌多见胃底腺区域,观察酸分泌区域内非变色带;分化型癌多见非酸分泌区域,背景黏膜伴肠化生,局部先喷洒美蓝,被染的蓝色肠化生黏膜内观察非染色带,再刚果红染色,观察癌表面的白褪色现象。3、胃溃疡与酸分泌区域90%以上溃疡存在非酸分泌区域内,7%溃疡存在酸分泌区域内。酸分泌区域内溃疡性病变应高度疑诊为恶性。约1/4在酸分泌界线2cm内,约50%在酸分泌界线2.1-5cm内,胃底腺区域远端是消化性溃疡的好发部位,也是黏膜防御功能薄弱的区域。分析攻击因子与酸分泌区域之间关系,有助于选择酸分泌抑制剂、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推测。①胃体部酸分泌面积广,酸分泌区域内溃疡,治疗后较少再发;②胃体部酸分泌面积广,非酸分泌区域内(胃角、胃窦部)溃疡,必要时应用强烈抑制酸分泌疗法,多见难治性溃疡;③胃体部酸分泌面积狭小,非酸分泌区域内溃疡,治疗后易再发。4、胃息肉与酸分泌区域根据息肉表面有无酸分泌,分类为①胃体炎症,息肉存在胃体酸分泌区域内,表面有酸分泌的多发性半球状息肉,组织病理学:伴囊胞扩张增生性、错构瘤性胃底腺息肉;②胃体炎症但仍保持酸分泌区域,息肉存在胃窦非酸分泌区域内,表面无酸分泌的增生性息肉、伴糜烂的幽门腺增生性息肉和糜烂性息肉;③胃体炎症广泛,息肉存在胃窦或胃体,表面无酸分泌的增生性息肉、痘疹性胃炎和腺瘤性息肉。痘疹性胃炎呈半球状隆起或顶端凹陷,糜烂和腺窝上皮增生,多发性并位于胃体近腺界线附近。胃腺瘤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状扁平隆起,刚果红-美蓝法染观察腺瘤表面褪色。CAG与ME1、腺开口腺开口分类为I型(点状或短小棒状),无CAG和肠化生腺开口;II型(条纹状或树枝状),轻度或中度CAG、部分伴轻度肠化生腺开口;III型(斑块状),中度或重度CAG、伴中度或重度肠化生腺开口;IV型(绒毛状或网状),重度CAG,伴重度肠化生腺开口。被H.pylori感染的CAG黏膜为AB型、B型,萎缩伴肠化生黏膜为BC型、C型,萎缩伴再生黏膜为D型。2、排列规则集合细静脉(RAC)形态被H.pylori感染黏膜ME下观察微细血管改变,分类为:O型(不清楚型):集合细静脉的腺管周围呈网状微血管;I型(不规则型):集合细静脉不规则。I型萎缩明显强于O型,H.pylori感染和炎细胞浸润,集合细静脉透见低下;随萎缩进一步发展,炎细胞浸润减少和微血管结构改变,透见不规则细静脉。胃体黏膜RAC形态分I型(规则型),直径规则,二级或三级规则分支存在,RAC之间的间隙规则,提示非H.pylori感染的正常胃体黏膜;II型(不规则型),RAC直径异常,二级或三级血管分支消失,RAC之间的间隙不规则,与周围血管融合,蜂窝状微血管网结构消失,伴H.pylori感染;III型(模糊型),RAC结构模糊,提示H.pylori相关性胃炎。非H.pylori感染正常胃黏膜(Z-0型):胃体部①普通内镜观察黏膜呈规则的微细发红点,微细发红点是RAC;②ME观察RAC,周围网状结构形成真性微血管,中央针孔状为腺开口,胃体微细点状发红,排列规则,微细点状发红为集合细静脉。胃窦部①普通内镜观察光滑黏膜呈连续性RAC;②ME观察管状梭纹和点状微血管,接近胃体部呈胃底腺的腺开口。H.pylori感染胃炎(Z-1、Z-2、Z-3型):Z-1型①ME观察不规则微血管呈网状结构和圆形小白浊腺开口;②组织病理显示炎细胞浸润,保持正常腺开口。Z-2型①ME观察RAC的真性微血管,白浊变大腺开口和胃小沟;②组织病理显示炎细胞浸润,腺开口破坏和变大。Z-3型①ME观察腺开口明显白浊和变大,白浊的腺开口周围发红;②组织病理显示炎细胞浸润并出现萎缩,变性的腺窝上皮形成,腺开口明显破坏,腺开口周围发红。随Z-0、Z-1、Z-2和Z-3型的进展,相应黏膜结构破坏程度逐渐明显。炎症、活动、萎缩程度与Z-0型至Z-3型进展保持高度一致性。Z-0型Z-1型Z-2型Z-3型CAG与NBI-MENBI-ME具有增强病变表面微血管对比效果,弥补传统染色内镜的不足,减少检查时间,降低患者痛苦程度[19]。区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敏感性100%,特异性为75%)明显优于WLE(敏感性83%,特异性44%)。CAG微血管结构变化与黏膜萎缩程度有关,黏膜萎缩时,腺开口细长连续性,胃小沟呈管状改变;萎缩黏膜被炎细胞浸润和肠化生时,胃小窝胀满感,胃小沟变深呈绒毛状改变。NBI-ME研究显示,66.1%规则网状微血管为分化型早期凹陷性胃癌;85.7%不规则扭曲或螺旋状微血管为未分化型早期凹陷性胃癌,未分化型癌的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分化型癌。CAG微血管形态与分化型、未分化型癌不同,表现变细、延长和不规则等改变。NBI-ME观察胃黏膜表面呈蓝光嵴(LBC)可视为肠化生特征。分析LBC与组织学之间的相关性,34例CAG中,分别在44个LBC区域和非LBC区域取活组织与观察研究。结果显示:LBC对肠上皮的敏感性89%(95%CI,83-96%),特异性93%(95%CI,88-97%),阳性预测值91%(95%CI,,85-96%),阴性预测值92%(95%CI,87-97%),准确率91%(95%CI,88-95%)。NBI-ME诊断肠化生嵴样或绒毛状结构敏感性80%,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胃小沟呈管状改变胃小沟呈绒毛状改变CAG与AFI正常胃底腺黏膜荧光弱于幽门腺黏膜,多见紫色。胃体和胃窦黏膜腺萎缩时,WLE表现为胃黏膜皱襞减少,黏膜色泽变化,见血管纹理,黏膜变簿使荧光增强;AFI表现为绿色区为萎缩和肠化,紫区为正常黏膜。胃体WLE检查胃体AFI检查萎缩黏膜内早期胃癌病变,绿色背景内存在紫色或洋红色区域,基底膜下弥漫性早期胃癌病变,紫色背景内存在绿色区域。在22例早期胃癌病变患者中,白光、AFI和色素内镜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36%(95%CI,16-56%)、68%(95%CI,49-88%)和91%(95%CI,79-100%)。AFI可以检测出白光漏诊的病变,对33名胃上皮性肿瘤进行AFI与白光内镜对照研究,AFI与白光内镜的敏感性分别为64%、74%,特异性40%、83%,两者联合诊断敏感性提高为69%,特异性为64%,另13%病变被AFI确诊,而被白光内镜漏诊。由于AFI的成像原理对肿瘤性病变诊断的特异性较差,在萎缩黏膜绿色区域内存在品红色的非肿瘤性病变,结果易导致假阳性。同样假阴性也能降低AFI诊断率,如萎缩黏膜绿色区内类浅绿色的扁平肿瘤病变易被遗漏。AFI存在问题:1、AFI图象相比传统WLE粗糙,是由于相对弱的自体荧光本身和AFI系统的低信噪比所造成的。2、由于AFI的成像原理对肿瘤性病变诊断的特异性较差,在萎缩黏膜内的非肿瘤性隆起病变可被显示绿色区域内存在品红色区域,结果导致假阳性。假阴性也降低AFI诊断效率,如萎缩黏膜区域内的扁平肿瘤病变,可被显示为类浅绿色改变而被遗漏。3、如果以上不足得以改进,AFI对于色彩细微差别的区分能力将增强,诊断胃黏膜萎缩或浅表瘤变等敏感性将会增加,对于非肿瘤性病灶诊断的高假阳性率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发布了文章

口服胆汁治疗梗阻性黄疸,这个操作厉害了!

科里昨天收了一位84岁的老先生,无明显诱因皮肤及巩膜黄染3个月,门诊完善了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后,结果提示梗阻性黄疸,肝门部狭窄(Bismuthⅳ型)。经过评估病情,我们决定先行经皮胆道引流(transhepaticbiliarydrainage,PTBD),缓解黄疸之后再做下一步处理。1引流出来的胆汁要倒掉吗?胆汁正常生理状态下是由肝脏持续分泌,并储存于胆囊内。正常成人每天可分泌800~1200mL胆汁,其中大部分经肠肝循环再次重吸收,仅少量随粪便排出体外。胆汁的主要成分是水,占97%,其他的成分包括胆盐、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无机盐等。胆汁可以在进食时经胆总管排放入肠道,有乳化脂肪、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和内毒素形成、保护肠道粘膜屏障的功能、刺激肠蠕动等作用。患者在PTBD术后可由于持续的胆汁外引流而造成胆汁的大量丢失,继而出现食欲不振、脂肪泻、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受损等。所以说,这么重要的引流液,白白倒掉岂不是很可惜?2如何处理引流出来的胆汁?可以胆汁回输呀!简单地说,就是把自体或异体引流出来的胆汁收集在无菌容器内,经过简单的处理,再次回输至体内,可以使胆汁再次被利用。一方面可以减少体液的丢失,另一方面可以恢复胆盐的肠肝循环。■回输前的胆汁应该怎样处理呢?胆汁外引流3~7天后,涂片未发现细菌,脱落细胞未发现肿瘤细胞即可开始回输;处理胆汁应以不降低胆汁浓度、尽最大可能保持原有成分为处理原则;引流胆汁含有絮状物时应在过滤后再回输;胆汁过于黏稠时可稀释后与营养液一同输入,避免堵塞输注管;每2~3天做一次胆汁培养,存在细菌感染、污染时应避免回输。■回输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应尽量减少引流与回输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好在引流后的6小时内;每2~3小时回输1次;胆汁可适当加温至38~40℃;床头抬高30°~45°;如果患者无法耐受回输的胆汁,那么应将剩余的胆汁弃去。■有哪些回输方式呢?引流出来的胆汁可以通过口服或营养管、造瘘口回输,两种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口服胆汁虽然方便易行,但是研究人员认为从理论上说,一方面胆汁较苦,长期服用会对患者造成心理障碍,另一方面胆汁会对胃粘膜造成损伤。而对于通过营养管或造瘘口回输的患者,存在着营养管本身对患者的机械性刺激,易造成患者舒适度的下降、营养管的易位、滑脱、堵塞等问题。因此在临床中应该根据患者本身的情况来决定采用的方案。3口服胆汁时,如何改善口感?1.鼓励患者从少量开始(30ml),逐渐增加口服的剂量;2.分次口服;3.服用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可添加白糖、柠檬汁改善口感。4口服通过营养管或造口回输胆汁时应注意什么?1.可以泵入,泵入速度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20ml/h,如无腹部症状可逐渐增加至100ml/h;2.每日应常规使用温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输注管两次,回输前后也应采用同样的方式冲洗输注管,以防止形成结晶或堵塞;注意:回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可视严重程度给药减缓或暂停回输胆汁,并给予对症治疗。参考文献:1.曾敏婕,黄迎春.胆汁再利用回输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05):20-21.2.陈靓,仇毓东,周铁,等.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前行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8):582-586.为了给大家更好的阅读体验,我们邀请大家动动手指做个小问卷,只需要5秒钟哦。感谢您的参与!往期精彩文章一种疾病让患者周转了四个科室……胆总管结石,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有图有真相!消化内镜功能竟如此强大征  稿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xh@yxj.org.cn请注明:【投稿】医院 科室 姓名来稿以word文档形式,其他不予考虑小编微信:329365819


发布了文章

转移性结直肠癌姑息治疗指南更新解读

我国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第5位,2014年新发病例37.0万,死亡病例18.0万。由于普查计划尚未在全国普及,结直肠癌中Ⅳ期比例约为20%~25%,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失去根治机会,只能进行姑息性全身治疗。针对结直肠癌的综合诊治,国内外学术团体、政府部门制定并发布相关治疗指南及规范,临床医疗工作常用的有美国NCCN指南、欧洲ESMO结直肠癌诊治专家共识、《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等。这些指南和规范基于临床研究结果及相关临床实践经验进行更新。本文就近两年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姑息治疗内容进行归纳和解读。一线治疗近两年来,结肠左右半之争是转移性直肠癌(mCRC)治疗的绝对热点,对于一线治疗靶向药物选择问题,各个指南的推荐各有不同。2016年在美国ASCO和欧洲ESMO会议上所报道的CALGB/SWOG80405Ⅲ期临床试验,其结果显示在RAS野生型mCRC中,当原发肿瘤位于左半结肠时,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整体生存优于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HR=0.77;95%CI0.59~0.99;P=0.04);而当原发肿瘤位于右半结肠时,用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整体生存期短于贝伐珠单抗(HR=1.36;95%CI0.93~1.99;P=0.10)。结合FIRE-3研究的回顾性亚组分析结果,我们看到:抗EGFR单抗在右侧mCRC的获益较小;而在左侧,抗EGFR单抗疗效优于抗VEGF单抗;抗VEGF单抗的疗效受部位的影响较小,这可能与分子机制有关。基于此,NCCN指南在2017年第一版中做出了以下更新:仅限制了抗EGFR靶向药物在RAS野生型右半mCRC的一线使用,却未对左半mCRC的靶向药物选择给出倾向性建议,这也是美国NCCN指南颇受争议的原因所在。与此同时,欧洲ESMOmCRC专家共识并没有明确限制右半结肠不能一线使用抗EGFR治疗,我国CSCO指南也未根据肿瘤部位对抗EGFR治疗做出明确的限定,仅在注释中就左右半结肠癌对抗EGFR治疗的疗效差异进行了阐述,提醒临床医生注意。这是因为在中国开展的TAILOR临床研究的亚组分析中,右半结肠癌的患者(RAS基因野生型)从西妥昔单抗中的获益也是明显的。这是个大样本而且前瞻性的临床研究,作为中国人自己的数据,无法否定右半结肠癌应用西妥昔单抗的获益。维持治疗国内外指南对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均有推荐,随着《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这一治疗模式在中国得以进一步推广和规范。所谓维持治疗是指晚期一线治疗一段时间后,达到最佳疗效且处于疾病稳定状态时,采用低强度、低毒性的药物持续治疗,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能够延缓肿瘤相关症状的复发时间,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维持治疗与持续治疗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减少;维持治疗疗效优于间歇治疗,是目前晚期结直肠癌姑息治疗提倡的治疗方式。一线治疗3~6个月后获得最大获益,治疗反应为CR、PR、SD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适合采用维持治疗。一般诱导化疗2~3个月,大多数患者会获得最佳疗效,4~6个月后部分患者因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需停止标准化疗,临床医生需权衡疗效和安全性,决定一线诱导治疗时长,目前建议3~6个月。美国NCCN指南则强烈建议在使用FOLFOX或CapeOx化疗3个月后停止使用奥沙利铂,如果出现不可接受的神经毒性则应更早停止,继续维持方案中其他药物继续应用,直至肿瘤进展,已经出现神经毒性的患者不应再使用奥沙利铂,直至神经毒性接近消失。在维持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因各种原因无法使用靶向药物的患者,可以选用低毒的单药化疗药物维持治疗。卡培他滨在我国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人群中已得到了验证,XELOX序贯卡培他滨患者可得到更多生存获益。对于化疗和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有效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推荐选用毒性较低的化疗药物(氟尿嘧啶类)和靶向药物维持治疗,其中贝伐珠单抗+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证据最为明确。后线治疗1.PD-1单抗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推荐用于具有dMMR/MSI-H分子表型的mCRC的后线治疗2015年6月的美国ASCO年会公布的一项抗PD-1免疫治疗的研究结果,该研究旨在探索MMR(错配修复)基因状态指导下的抗PD-1免疫治疗对晚期癌症的价值。该Ⅱ期临床研究纳入已经接受目前所有标准治疗后失败的晚期病例,根据MSI状态将患者分为3组——MSI-H(dMMR)的结直肠癌(CRC)、MSI-L/MSS(pMMR)的CRC以及dMMR的其他恶性肿瘤,给予抗PD-1免疫治疗药物Pembrolizumab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20周时的免疫相关的客观反应率(irORR)和免疫相关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irPFS)。结果显示,dMMRCRC、pMMRCRC和dMMR其他肿瘤3组的20周irORR分别为40%、0、71%;20周irPFS率分别为78%、11%、67%;dMMR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均尚未达到,而pMMRCRC组的PFS和OS则分别为2.2个月(HR0.103,P<0.001)和5.0个月(HR0.216,P=0.02)。在2017年V1版《NCCN结直肠癌诊治指南》的"转移性疾病的治疗原则"部分,首次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单抗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推荐用于具有dMMR/MSI-H分子表型的mCRC的后线治疗,标志着mCRC治疗进入了基于分子表型的免疫治疗新时代。但mCRC中dMMR患者仅占5%~8%左右,对于占绝大多数比例的pMMR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治疗可能是无效的;如何寻找其他靶点或者和其他治疗(如传统化疗与靶向治疗)手段联用,使得更多mCRC患者获益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考虑到PD-1/PD-L1单抗在中国尚未获得政府批准,因此在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中尚未做出任何推荐。2.瑞戈非尼在中国获批mCRC三线适应证瑞戈非尼作为一种口服的多激酶抑制剂,以血管生成和间质酪氨酸激酶为靶点,包括人VEGFR2、有免疫球蛋白样和EGF样结构域2(TIE-2)的酪氨酸激酶、纤维原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以及原癌激酶如KIT、RET和BRAF。一项采用瑞戈非尼的随机(随机比例2∶1)、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CORRECT)研究,760位经标准治疗后进展的mCRC患者中与单独最佳支持治疗相比,瑞戈非尼组死亡风险降低23%(瑞戈非尼vs安慰剂:6.4个月vs.5.0个月;风险比HR=0.77,95%CI0.64~0.94;单侧P=0.0052)。此外,瑞戈非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1.9个月,安慰剂组为1.7个月(HR=0.49;95%CI0.42~0.58;P<0.0001)。在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研究CONCUR中(随机比例为2∶1),纳入的204位mCRC亚洲患者之前接受过两线及以上方案治疗,结果显示瑞戈非尼组的中位OS为8.8个月,安慰剂组为6.3个月(HR=0.55;95%CI0.40~0.77;单侧P=0.00016)。据此,瑞戈非尼晚期结肠癌三线治疗适应症获得NCCN指南和ESMO共识推荐,并于2017年3月获中国CFDA获批,同年《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将其纳入晚期三线治疗策略。2017年6月的ASCO会议上,中国自主研发的同类药物呋喹替尼公布了Ⅲ期研究的数据,同样是在标准治疗失败后的三线mCRC患者中,对比安慰剂取得了OS,PFS和DCR的全面获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得到CFDA的批准,从而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和临床应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分类、分层治疗理念的推广,以及MDT团队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一部分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可以通过内科强烈药物治疗,并经外科医生努力获得R0切除或NED,或能争取到治愈的机会。越来越多的患者则将通过全程管理的理念获得带瘤生存、生命延长的获益。合理参考各种指南和共识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最适合患者的诊疗计划,最终使患者获得最大利益。本文来源: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2018,1(1):5-7.作者:胡涵光  袁瑛  李进  来源:中华医学网关注消化,“肠”想“胃”来!阅读原文

发布了文章

慢性结肠炎会变成结肠癌吗?

胃肠疾病严重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慢性结肠炎作为胃肠疾病的一种成为了人们健康的“杀手”,那么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怎样的疾病?会不会癌变?又该如何治疗?    何谓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的,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的疾病。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    以下症状警惕慢性结肠炎    平时大便不规律,饮食不规律容易引发肠道疾病。典型慢性结肠炎的症状是大便不规律、大便糜烂不成形或者硬、大便有粘液。以下症状也应该警惕慢性结肠炎。   1、便秘。结肠炎、直肠炎是导致便秘的原因。   2、肠道出血。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初的主要症状之一,多数情况下血混于液体粪便中,便时可附着于粪便外面。   3、肚子胀痛。慢性反复发作的病人常伴有腹痛,多为轻度到中度痉挛性腹痛,多在左下腹及左侧腹部,多数情况下呈阵发、短暂、轻微的腹痛、腹泻发作时腹痛显着。   4、肠鸣。既腹部咕咕响。 慢性结肠炎    急性肠炎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会导致慢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的症状复杂,有可能是单一症状或者几个症状同时出现,如有以上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治疗。    如何有效确诊、治疗慢性结肠炎?    除了通过患者出现的症状来辨别外,还可通过辅助的检查手段来确诊慢性结肠炎。   1、结肠镜检查:通过内窥镜检查才能明确炎症的不同范围和病变的程度,从而明确诊断。慢性结肠通过病理检查和连续定期的内窥镜追踪检查后,不断调整治疗方案,能使结肠炎得到合理的有效治疗。   2、饮灌肠X线摄片检查:可观察整个结肠,直肠的形态改变,对提供诊断依据、选择治疗方案、估计病程长短均有一定的价值。   3、钡灌肠X线检查:可见肠粘膜皱襞紊乱,甚至结肠袋变浅,消失;肠粘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纹理不清晰或消失,或伴有浅表糜烂,出血点。   4、血检:这项试验是为了检查感染和炎症。   5、粪检:为了查找血液,感染,白细胞。 在治疗上,西医认为结肠中有炎症,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会变成慢性。通过消炎、止痛来治疗;而中医认为脾脏不和,造成慢性结肠炎,讲究标本兼治。慢性结肠炎是可以完全被治好的。按照患者个人的体质特征,运用中医内治及中药灌肠疗法配合结肠镜是可以很好的治疗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会演变成结肠癌吗?    急性结肠炎会演变成慢性结肠炎,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慢性结肠炎如果反复发作,且持续时间长久,如果患者存在肠道息肉时,其癌变的几率增大。因此,发现息肉,应该通过肠镜切掉肠道息肉。    如何预防慢性结肠炎?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规律,保持大便规律,少喝酒,冷冻等刺激性的食物不吃或者少吃。等症状完全消失后,稳定3到1年,慢慢过渡是可以防止慢性结肠炎的复发。    在发病期间、缓解期不能进食豆类及豆制品,麦类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产气食物。因为一旦进食,胃肠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受到影响,即可诱发本病,甚至加剧症状。 作者:熊露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

发布了文章

大肠癌的预防

大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大肠癌在各类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居第3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肠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因此大肠癌预防的意义越来越重要。一、结直肠癌会导致哪些常见症状?    结直肠癌常见症状有:①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这是结直肠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液或粘液等。②腹痛:也是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之一,常为定位不确定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出现肠梗阻时腹痛加重或阵发性绞痛。③腹部肿块:多为瘤体本身,大多坚硬,呈结节状,可有一定的活动度。④肠梗阻症状:可出现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四大症状。⑤全身症状:由于肿瘤溃烂、慢性失血、感染或毒素吸收等,患者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症状。晚期可有肝脏肿大、黄疸、水肿、腹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恶病质等。二、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是哪些?1.50-75岁一般人群:该人群具有平均患结直肠癌风险,应重视结直肠癌普查筛查。2.50岁以下高危人群①有结直肠癌病史者;②一级或二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发病史的人群;③家族中曾患有腺瘤性息肉者,包括已治疗者;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家族史者;⑤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多发性息肉、腺瘤、克罗恩病患者;⑥盆腔放射治疗者、女性生殖器官癌瘤患者;⑦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者;⑧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者;⑨肥胖、长期饮酒、少食新鲜蔬菜者。三、三级预防  (一)一级预防  减少、消除大肠癌的致病因素,抑制正常细胞的癌变过程。1.      饮食调整虽然大肠癌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绝大多数散发性的大肠癌与环境因素,特别是饮食因素密切相关,对饮食干预,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①能量摄入  能量摄入与大肠癌发生有关。大部分的研究表明,脂肪占总热量摄入的40%至45%,比仅占膳食热量的10%至15%的人群结直肠癌发生率高。总的能量摄入与大肠癌危险性有关系,无论摄入的能量是蛋白质、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减少能量的摄入有可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②脂肪与红肉  大肠癌的发生与动物脂肪和肉类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有研究表明高脂射入的妇女与低脂妇女相比大肠癌相比大肠癌风险增加32%。而肉类中摄入红肉是大肠癌发生的一个强的危险因素。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特别是尽量少吃煎烤后的棕色肉类,有助于大肠癌的发生,而鸡肉和鱼的摄入量比例升高与女性结肠直肠腺瘤的发生率降低关联。③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  纤维素能增加粪便量,稀释结肠内的致癌剂,吸附胆汁酸盐,从而能减少大肠癌的发生。因此在平时的饮食,应该尽量多摄入蔬菜、水果、纤维素,合理饮食,减少大肠癌的发生。④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有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A、C、E能使腺瘤患者的结肠上皮过度增生转化为正常,但目前资料并不支持用抗氧化维生素来预防大肠癌。微量元素与大肠癌的关系,目前研究还不甚详细。叶酸能减少大肠癌的发病,但具体机制不清楚。⑤膳食抗致癌原  膳食中的大蒜、洋葱、韭菜、葱中含有的硫醚;柑桔类含有的萜;葡萄、草莓、苹果中含有的植物酚以及胡萝卜、薯蓣类,西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都被认为是能够抑制突变,具有抗癌作用。尤其是大蒜,有研究表明,大蒜是具有最强保护作用而使人们免患远端结肠癌的蔬菜。⑥有研究表明,膳食钙与肠道中的游离脂肪酸和胆汁酸结合,将它们转化为不溶性钙化合物,无法刺激上皮细胞增殖。钙增加磷酸盐和胆汁酸的粪便排泄,并改变胆汁中胆汁酸的相对量。此外,乳制品中的钙能够沉淀内腔细胞毒性表面活性剂,从而抑制它们对结肠粘膜的影响。在喂食诱发结肠肿瘤的西方饮食的啮齿动物中添加钙和维生素D显著降低了肿瘤发病率和多样性。2.      改变生活习惯①    肥胖与运动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独立的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过少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可以影响结肠蠕动有利于粪便排出,从而达到预防大肠癌的作用。②    吸烟  吸烟与大肠癌的关系还不十分肯定,但吸烟是大肠腺瘤的危险因素已经得到证实,目前研究认为,吸烟是大肠癌基因产生的刺激因素,但需要经过大约40年的时间才能发生作用。③    饮酒  酒精的摄入量与大肠癌的有关系,酒精也是大肠腺瘤的危险因素,但具体原因不清楚。减少酒精摄入量有利于预防大肠癌。④生殖因素  激素与生殖因素可能影响大肠癌的发生,美国研究表明,单身女性的大肠癌发病率高于结婚女性,有人认为这与激素能影响胆汁酸盐代谢有关。3.      药物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者,大肠癌发病率降低。每月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使大肠癌的相对危险度下降40%~50%。但也有研究并不支持这一说法,并且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用量、用药时间、长期应用所致的副作用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4.      治疗癌前病变大肠腺瘤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通过普查与随访,尽早切除腺瘤,治疗结肠炎,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者,通过遗传学检查,筛查处高危人群,进行结肠镜检查,是大肠癌预防工作的重要方面。(二)  二级预防肿瘤的二级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或减少肿瘤引起死亡。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从癌前病变到侵润性癌,估计需要经过10~15年的时间,这为普查发现早期病变提供机会。普查是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三)  三级预防三级预防对肿瘤患者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目前对大肠癌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为主,辅以适当的放化疗、中医药治疗、免疫治疗,以提高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四、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措施和干预治疗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措施和干预治疗可使大肠癌的发生率下降80%,死亡率下降70%。包括癌前病变的随访、结直肠癌无症状筛查和家族史阳性者遗传学检测。具体筛查手段如下:1.经肛门直肠指检:70%的直肠癌可以通过直肠指检得以发现,是一种最简单、最经济的检查方法。但其不能发现更高位的结直肠癌或其他病变,需要结肠镜检查等弥补不足。2.大便隐血试验:许多疾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不同的疾病其出血量也不同。出血量很少,以致在肉眼和显微镜下都不能发现时,就需要作大便隐血试验(又称粪潜血试验)来明确有无消化道出血。阴性表示无出血,阳性为有出血,加号越多表明出血量越大。这种方法很灵敏,每日出血量5毫升时即可出现阳性反应。但是,如果在试验前吃过肉类、含铁药物、绿叶蔬菜等都可能造成假阳性,鼻腔少量出血咽下后也可以引起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在分析时应注意。大便隐血试验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之一,常可为一些病变的发现提供重要线索。证实消化道有出血后,还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化验检查进一步查明引起出血的原因。临床常见的原因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活动期、胃癌、结直肠癌、肠结核、钩虫病、慢性结肠炎、结直肠溃疡等。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时应想到恶性病变的可能性。3.消化道肿瘤标记物检测:常见的肿瘤标记物有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等。理想的肿瘤标记物应该是存在于体液特别是血液中,容易被检测,具有敏感性高、准确度高、特异性高,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单一的理想肿瘤标记物检测可用于结直肠癌的筛查和诊断。4.血液中游离癌细胞检测:对血液进行结直肠癌游离癌细胞检测,可以发现结直肠癌的线索,然后进一步结肠镜检查以筛查结直肠癌可能。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血液中游离癌细胞检测,若阳性说明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则须做结肠镜、CT等检查进一步证实。目前该检测手段尚处于研究阶段。5.结肠镜检查:目前是确诊和筛查结直肠癌的主要检查方法,除了可以直视下发现肿瘤的部位、大小、形状、占据肠腔的周径、有无出血等,还可以取病变组织做病理活检帮助明确诊断。6.钡灌肠造影:在没有结肠镜检查手段之前,钡灌肠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有助于了解结直肠癌的部位、大小、形态、肠壁蠕动情况、有无肠腔狭窄。但目前临床上该检查已经少用,主要用于无结肠镜检查的地区、不愿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及有结肠镜检查禁忌证者,在有肠梗阻表现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应该慎用或禁用。7.CT扫描检查:肿瘤患者应该作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以帮助结直肠癌的诊断和定位,同时有助于发现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或腹膜种植性转移,必要时加做胸部等部位CT扫描检查,这样有助于术前分期的准确判断,从而制定包括手术治疗在内的合理治疗方案。8.PET-CT检查:该检查有助于发现结直肠癌,特别是了解有无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或腹膜种植性转移等远处转移,可帮助结直肠癌的诊断、定位和术前分期。但其缺点是检查费用高昂,有一定辐射副作用。9.口腔黏膜脱落细胞DNA检测(家族史阳性者遗传学检测):结直肠癌家族遗传学检测,是指通过高通量测序(NGS)技术,全面筛查家族遗传性结直肠癌相关的21个突变基因,结合遗传数据库中对突变位点进行风险定义(有害突变、临床意义未知、无害突变),从而达到评估受检者是否携带遗传性结直肠癌突变基因,并评估受检者的患病风险的目的,进而作出一系列健康管理解决方案。10.肠道微生物检测:根据检测受检者粪便中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异常状况,来判断出腺瘤和癌变病灶的存在。11.低剂量服用大蒜素、阿司匹林、钙、硒等,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



回答了问题

10岁.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