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12019

李政

乌镇互联网医院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
AS
关节炎
脊柱侧弯
骨折
脊柱侧凸

发布了文章

别强求「把背挺直」了!最好的坐姿其实是这样的……

从小到大,只要坐到椅子上,总能听到大人们怒吼那句:抬头!挺胸!把背挺直也因为这句话,小时候可怜的后背可没少挨打。「把背挺直」好像是坐姿的最简单、也最正确的口令。但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真的很难坚持,而且总是会越坐越累?没错!你的感觉没有错,把背挺直真的不是最好的坐姿,可别再勉强了。把背挺直你可能真的「坐错」了一听到「坐好」,你的第一反应是啥?是不是不自主地就开始往凳子前端挪了挪,然后把背挺起来,就像这样子:只是看起来背挺直了,其实还是「坐」错了。实际上,动不动叫人坐直这件事还真不是最好的。首先,科学上认定的「好坐姿」不只是「背挺直」。科学上认为的好,是身体各个关节、各个部位受力都相对平均,可以避免某些部位承担过大的重量,也就是最省力的姿势——专业上把这叫做「中立位」。通常抬头挺胸收腹的姿势可以让脊柱处于中立位,很多人只记得背挺直,忘记收腹的动作,这需要核心肌肉使劲。其次,对于久坐一族,微微后倾才是对腰椎压力更小的坐姿。当人处于长时间坐位姿势的时候,受到最大压迫的就是腰部,科学家专门针对腰椎间压力做了测试,结果发现:假设正确中立位站立的时候腰部承受的压力为 100%,那么当背部和膝盖成 90 度角坐姿的时候,腰椎的压力达到 140%,比微微后倾的姿势压力要大。而前倾是这几个姿势里压力最大的。当然,并不是越后仰越好,在腰部压力变小的同时,尾骨的压力会慢慢加大。所以综合身体中立位曲度及身体各部位的承压,更推荐的坐姿是微微后仰——这也是大部分有椅背的椅子设计成后倾的原因之一。最后,但真的很重要,当我们坐着的时候,长时间「把背挺直」真的无法维持。久坐本身就是反人类的,更好的姿势永远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当我们不得不长期保持在坐的姿势的时候,如果还被要求保持同一个姿势,那真的是:挑战人性。别挑战自己的意志力了!综合以上因素,从人体工学的角度,对于常见的有靠背的椅子来说,比较好的坐姿(特别是办公室久坐)其实是有支撑微微后仰的坐姿。大家的椅背那可不是摆设,不仅能帮助保持躯干脊柱的稳定,而且还能辅助轻微后倾让腰部符合有一定腰曲的中立位——这样的坐姿才是轻松、符合人性的。借力你的椅子让你的腰更好地「立」起来我们找到了一把大部分人办公环境里会用到的椅子:能够调节高度、有滑轮的。接下来就让我们手把手教大家,更舒服的「坐姿」——只需要两步!第一步,我们优先来调整你的腰,毕竟它是最先需要获得支持的部位,尽可能的靠着椅背——别客气,往里坐,把背靠上去。另外记得给膝盖后方与坐椅面留有一个拳头大小的距离,保证你的腿能平行于地面。这时候,你的腰的状态就接近我们说的「轻松」的好位置了。这一招适用于大部分的椅子。还有下面这些都是常见的错误姿势,可别犯啦:除了腰,其他部位也要找到更省力的方式,包括颈椎、手臂、腿等位置。接下来第二步,调整座椅高度。大部分人的桌子高度都是不可调整的,所以调整座椅高度是为了让你的小臂在有支撑、自然放松(不要耸肩)的打字状态下,呈 100~110 度最省力的角度。很多教程都会教大家把手支撑在座椅的扶手上,但我们实测发现,大部分的扶手不是不够高就是过宽——根本靠不上。所以当我们考虑让手臂有支撑又能相对省力的姿势的时候,我们选择把手臂靠到桌面上,而这时候你重点需要考虑的是你的肩膀是否能自然下垂。从最精妙的坐姿来看,你可能长下面这个样子: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发现:3 件小东西教你打造 最适合自己的坐「姿」可能很多人(特别是女性)会发现自己的椅子怎么坐、怎么调整都不舒服。一个无奈的问题,座椅在做批量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多考虑到小个子(大高个也是)的舒适度。我们简单测试了下,一米六以下的身高,都可能会因为坐面过深,带来不同的问题,比如:要想靠到背,那脚就只能悬空;要是脚落地了,那背部就会得不到支撑。另外,扶手、靠枕的不可调节性会让它们都只能成为摆设。难道只有几千的人体工学椅才能满足所有这些条件吗?别怕!我们推荐 3 个小道具,能解决大部分座椅的问题。你可能额外先需要一个腰枕对于矮个子来说,椅子的坐面太深,真的无法真正让背部得到支撑,对于腰部的确不友好。那么,可以尝试加一个靠枕,让你的膝盖窝保持一定的活动空间的前提下,还能让背获得支撑。另外,靠枕还有一个妙用,并不是所有的座椅都是符合你的身体曲线的。所以如果,你发现,在向后靠之后,腰的位置是悬空的,那么靠枕(或者可以拿个小垫子或者毛毯),放在腰中间的这个位置,也就是你背部天然凹进去的这个位置。 你可能还需要一个小板凳。你调整好让你的腰有依靠,并且手处于较放松的姿势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你的双脚——悬空了。这时候,一个小板凳就可以轻松帮你解决这种高度差——让你可以脚踏实地。你可能需要一个电脑支架最后,别忘了你的脖子!调整你面前的屏幕和你的坐姿位一臂距离,并且你的视线平行位置应该落到屏幕的最上方。对于小个子女生来说,我们借用工具也能达到让自己比较舒适的办公坐姿。当然,也别忘了,久坐本来就反人类的姿势,没有任何一个姿势(除了躺着)适合长久保持——每小时记得起来动一动才好哦。

发布了文章

记住爱膝10句话,勤练护膝5动作,远离伤膝少烦恼!

提起“膝关节痛”,可能不少人都经历过——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身边总有人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着这个烦恼。老人可能会抱怨膝关节疼、不能走远路、上下楼困难......而年轻人则诉说着因运动受伤等原因导致的膝关节问题。总之,这膝盖一疼,几乎是干啥也不方便,生活质量甚至会一落千丈。十句话十篇文,爱膝贴士保护您1.莫蹲跪:尽量避免蹲跪动作,如果需要蹲着做事情,可以准备一个小凳子坐着干活。喜欢打太极拳的老人,也不要勉强蹲得太低。2.别久坐:久坐是加速膝关节老化和退变的罪魁祸首之一。适度科学的运动对膝关节的营养修复至关重要。3.要保暖:寒冷虽不会导致关节炎,但是会加重关节炎的症状,有膝关节问题的患者日常应注重膝盖的保暖。4.少爬楼:膝关节有损伤的人、超重人群以及老年人尽量不要爬楼梯、爬山。日常锻炼可以采取健走、游泳、骑低阻力自行车来代替。5.巧保护:如果您一侧膝盖有问题,上楼时要好腿先上,下楼梯时坏腿先下;手扶栏杆或撑杆爬楼用上肢帮忙使力,并尽量少提重物上下楼梯。6.善借力:善于借助外力来分担膝关节压力,比如使用手推车代替手提重物,扶着东西站起或坐下,上下楼梯借助扶手分摊重力,长途行走可以借助拐杖、助行器等。7.勤锻炼:加强股四头肌力量训练是保护膝关节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很好地提高运动功能,减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进展,且有轻度的止痛作用。8.应减肥:肥胖是膝关节的大敌,超重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膝盖疼痛,因为额外的体重使得关节过度负荷,减重有助于长期缓解膝盖疼痛。9. 穿好鞋:穿一双舒适、有弹力、轻便运动鞋,能减少运动时膝盖承受的撞击与压力。同时还要注意有防滑功能,以预防跌倒。10.量力行:爱运动的你要了解自己的极限,量力而行,适度运动。不论做何种锻炼,记住“两小时疼痛原则”。只要运动结束后,关节持续疼痛超过两个小时,就说明锻炼过量,您需要在下次运动时注意降低强度。5个动作助力护膝通过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就好比给膝盖增加了一个“保护伞”,它可以把附加到膝关节的压力转移到肌肉上,减轻关节压力,减少软骨磨损,更利于关节的健康。平日可以多做这五个动作,简单易行且有效。1.勾脚抬腿坐在凳子上或者床边练习,抬腿并用力勾脚尖,可明显感觉大腿肌肉紧张,坚持抬腿5秒,放松2秒,换另一边重复进行,每天练习50-60次。2.双膝夹瓶抬腿坐在椅子上,腰背保持直立,将水瓶放于两腿膝盖中间,双腿夹紧,轻轻踮起脚跟,这时会感受到腿部肌肉发力,坚持40秒,缓慢放下休息,再继续,连续做10次,早晚各做一遍。3.绷腿练习在膝关节伸直的时候(坐或躺时都可以做)主动收缩股四头肌,使其绷紧,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2秒钟,如此反复。4.直腿抬高平躺,双腿始终保持直立,一侧腿先缓慢抬高至45度左右,保持2秒,再缓慢放下,腿部肌肉发酸才能起到锻炼效果。5.提踵踮脚身体立正,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慢慢踮起脚尖,用脚趾紧紧抓住地面,慢慢下落,锻炼小腿肌肉及脚踝力量,提高身体平衡与平衡能力。

发布了文章

跑步伤膝盖?骨科医生:这样跑才最健康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推出,全民健身已经逐渐被大家接受,运动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热爱跑步的人也越来越多,但随之而来的,便是“跑步是否伤膝盖”这个经典问题。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争议很大,不过近期,国际上久负盛名的医学权威期刊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曾发表了一篇荟萃分析,给这个争议话题定下来了结论。《系统性回顾与荟萃分析:健身跑步、竞技跑步与髋关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之间的联系》这篇文章指出,竞技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3.3%,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而健身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仅为3.5%。因此,结论表明,过量和高强度的跑步可能会引发关节问题,但对于普通健身跑步爱好者来说,适量跑步相比于不跑步是有利于关节健康的。研究人员指出,长期的跑步——10年,15年,甚至更久,是一项健康锻炼,对膝盖的健康有好处。反而久坐或者不跑步的人膝关节炎风险将会提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跑步一定要适量,过量和高强度的跑步可能也会引发关节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怎样跑步才会不伤膝盖?我们要怎么做呢,主要有以下几点:1.规范跑步姿势建议采取小步幅、高步频的跑步姿势,可能屏幕前的你会说,我看电视里面那些专业运动员步幅很大啊,难道不应该是大步幅吗?可是就像你说的,他们是专业运动员啊,跑步是为了比赛取得成绩的。但是普通跑步爱好者是达不到专业运动员的那样水平,如果采用大步幅的跑姿,必然导致更高的腾空,而更高的腾空就意味着,落地的时候腿部肌肉、膝盖、韧带等等结构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力,这样会增加受伤的几率。相关的科学研究也表明:每增加10%的步距,就会增加6%的受伤概率。所以,采用小步幅、高步频的方式,更容易做到落地轻缓,减少冲击,更能保护我们的膝盖。 2.强化下肢肌群力量主要是加强股四头肌肌力,因为股四头肌是人类大腿最重要的肌肉群。它不但负责我们下肢蹲起等动作时的力量支持,还负责我们膝关节的稳定性,尤其是髌骨和膝关节前后向的稳定性。因此,当股四头肌肌力强了之后,膝关节也会变得更加稳定,所以跑步时发生膝关节受伤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3.跑前热身,跑后拉伸跑前热身,是为了提高心率,从而提高身体血液流速,让身体的肌肉,韧带等组织的血氧供应充足、提高肌肉,韧带等组织的代谢能力,以适应即将到来的高强度运动,防止膝关节受伤。跑后拉伸,能有效有效地缓解肌肉、韧带、关节紧张,减少肌肉僵硬,增加血液微循环,加快代谢废物的排除,减少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感,从而使膝关节更快地恢复。4.适当休息,控制运动量很多跑友刚刚开始跑步时,往往兴致很高,看着自己每天都能跑得更多,成绩一点点进步,恨不得每天都想跑步,甚至早晚各跑一次。但其实天天跑步,不适当休息的话,会很容易增加受伤几率。因为人体虽然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长期超负荷运动,不进行休息的话,膝关节的软骨来时不及修复的,日积月累就会积劳成疾,引起关节退变,甚至诱发膝骨关节炎。5.穿跑鞋,选跑道建议根据自己的脚型,选择合适的跑鞋。并且根据不同跑鞋缓震衰减特点,大约在跑步500公里-1000公里之后更换一次跑鞋,因为跑鞋是结合跑步这项运动的特殊性而采用和其他运动鞋不一样的设计,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能够减轻脚着地时的振动,减少跑步时对膝盖的损伤。跑道的话建议在塑胶跑道上跑步为佳,避免山地等坑洼路面。同时,大量长期的跑步也不建议使用跑步机,因为跑步机自身有固定的速度和频率,为了保持平衡,跟上跑步机的节奏,人们在跑步时的着力点大部分就会固定在较小的范围内,所以着力点周围的关节软骨等等组织也就会更快的被磨损,长期下来,就会对自己的膝盖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最后,作为骨科医生也同时作为跑友,希望每一名跑者都能循序渐进,科学跑步,充分享受到跑步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发布了文章

高尿酸=痛风吗?尿酸控制到多少才安全?

问:尿酸高就是痛风吗?痛风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疾病,它和高尿酸血症密不可分,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尿酸高就是痛风的另一个名字。真的是这样吗?高尿酸的确是痛风的前提,但高尿酸并不意味着一定就会发痛风。在高尿酸血症人群当中,只有约10%的人会罹患痛风。这就好比是干柴烈火,血液中的尿酸就像是干柴,干柴如果没有被点燃,那么大家都相安无事。但如果干柴越来越多,就越有被点燃的机会,如果干柴被点燃了,就意味着痛风发作了。因此为了降低干柴被点燃的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撤走干柴,也就是降低血液中尿酸的水平。临床上我们会把非同一天,两次尿酸水平平均都超过420 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水平越高,越容易引发痛风。高尿酸不仅可以引发痛风,还会升高多种疾病的风险,比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慢性肾病等等。所以高尿酸人群即便没有痛风发作,也不要心存侥幸。您应该尽量控制体重、规律运动、限制酒精及高嘌呤、高果糖饮食;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及奶制品,必要时服用降尿酸药物。对于无症状也没有合并症的高尿酸血症人群来讲,我们建议把血尿酸水平控制在420 μmol/L以下;而对于有过痛风发作的人来说,血尿酸水平要控制在360 μmol/L以下。假如发作频繁,还有慢性合并症,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血尿酸水平就要控制的更低,需要到300μmol/L以下。

发布了文章

不光越吃骨头越好,这4种食物还健脑!

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有强壮的肌骨,还需要具备智慧的大脑,而丰富均衡的营养是保持它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下面这4种食物,不仅对我们的骨骼好,同时还兼备健脑的益处,一起看看吧!1.鸡蛋强骨:鸡蛋中的营养素含量丰富,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鸡蛋蛋白质含量在13%左右,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非常接近。它含有的维生素种类也很齐全,钙、磷、铁、锌、硒等矿物质的含量也十分丰富。适量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骨骼和肌肉功能,有利于促进膳食钙的吸收,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并发症的风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建议,每人每日摄入蛋白质0.8~1.0 g/kg体重。健脑:蛋黄中的卵磷脂对增强大脑活力,消除大脑疲劳,增强记忆力,以及修复受损伤脑细胞,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等均有一定好处。人体所需的外源性胆碱90%是由卵磷脂提供,每天摄入1000mg左右的卵磷脂就可以了,每枚鸡蛋的蛋黄中约含700毫克的优质卵磷脂。健康成年人每日吃1-2个鸡蛋(不弃蛋黄)就足够了,儿童长身体或患者术后需要补充营养的情况,每天可以吃2-3个。2. 鱼类强骨:每100克的鱼类含钙量大约在50~150毫克,是补充钙质的良好来源。在不便暴露四肢皮肤晒太阳的季节,我们容易缺乏维生素D,此时可以适当多吃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三文鱼、鱼肝油等。推荐成人每日摄入量为40-75克。健脑:鱼类特别是深海鱼类,富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包括EPA、DHA等。(1)DHA可以提高大脑的记忆能力和思考能力,防止脑细胞退化,延缓大脑的衰老。(2)EPA能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它可以防止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从而预防脑血栓、脑溢血、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2007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研究发现,每周食用3~4份包括鱼类在内的海鲜食品(约340克),可以显著提高出生后婴儿的智力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动能力。推荐富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鱼,主要是深海油性鱼,如鲑鱼(三文鱼)、鲱鱼、沙丁鱼、鳟鱼、鲭鱼、秋刀鱼等。3. 坚果强骨:坚果吃起来很香,因为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另外,坚果中所含的蛋白质、纤维素类物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以及矿物质钾、镁、钙的含量都很丰富。所以,适量吃坚果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钙质,利于骨骼健康;更能降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还可以促进肠道代谢,预防便秘、结肠癌等问题。但它所含的热量较高,所以食用的前提是“适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荐平均每周吃50~70g,大概是平均每天吃约10g坚果。相当于每天吃7-8颗腰果或4颗夏威夷果或3颗碧根果;吃核桃2-3个就可以了;开心果大概20颗,松子大概40颗。健脑:这里推荐两种既便宜又营养的常见坚果,花生和核桃。花生:花生有“长寿果”的美誉,每100克花生约含20克~25克的蛋白质;其还富含卵磷脂和脑磷脂,是神经系统营养的重要物质,能够延缓大脑功能的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脑血栓的形成。日常食用每次一小把即可。核桃:现代科学证实,核桃内的卵磷脂能促进脑神经发育,还能延缓脑细胞衰退,预防老年性痴呆症。核桃含有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可以根据需要转化为EPA和DHA,对促进大脑发育、延缓大脑衰老有一定的作用。每天吃核桃3~5个就够了,多吃核桃并不会让我们的大脑“二次发育”,所以不必抱有靠其增强或提高智力的想法。4. 大豆和豆制品强骨:大豆包括黄豆、黑豆和青豆。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和维生素E等,其蛋白质含量约为30%-40%,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而且富含谷类蛋白缺乏的赖氨酸。此外大豆还含有如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可防治和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的疾病,如女性骨质疏松,改善更年期症状。我国的大豆制品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豆浆、豆腐、豆腐干、豆腐脑等,不过豆豉、腐乳等发酵豆制品因为含钠量过高,要注意控制食用量。健脑:大豆和豆制品富含的优质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有助于增强脑血管的机能。大豆含有大脑和肝脏所必需的卵磷脂、丰富的维生素及其他矿物质,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大豆脂肪中含有85.5%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又以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很多,它们可以降低人体内胆固醇,对中老年脑力劳动者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尤为有益。

发布了文章

一次崴脚“经常崴”?最强护脚秘籍!

踝关节扭伤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伤害,所以很多人不以为然,觉得没关系。实际上如果恢复的不够彻底,很容易导致我们踝关节的慢性不稳定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产生终身性影响。01.认识踝关节扭伤完整的足踝部包括踝关节和距下关节,承受着我们身体几乎所有的重量。踝关节损伤占所有运动损伤中的14%-21%,在篮球和足球运动中的发病率高达40%和25%。跑步中,脚踝所承受的压力能达到体重的三倍,如果脚踝疲软无力,就使得缓冲能力和动作效率下降,并增加踝关节、膝关节、胫骨的受伤风险。一般程度的扭伤会拉伤关节囊和韧带,严重点可能会导致韧带断裂,患处可出现紫色瘀斑。急性崴脚后如果处理不得当,很有可能留下以脚踝反复崴伤(脚踝不稳)和慢性疼痛为典型代表的后遗症。引起此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常见如准备活动不充分、不平坦的地面上运动、不合适的鞋、运动时精力不集中致发生意外等。足踝部扭伤后出现疼痛,肿胀,皮下淤斑,活动时踝关节疼痛加重。据报道:尽管70%的患者在扭伤后的3--9个月内能够完全恢复功能,但是其他患者如果在初次扭伤后未接受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在持续几年的时间里受到遗留症状的困扰(比如疼痛、踝关节不稳定)。02.踝关节的损伤程度根据踝关节的损伤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三度:I度表现为:轻度疼痛,外侧副韧带轻微不完全撕裂,可伴有外踝轻度肿胀,很少出现关节不稳;II度表现为:中到重度疼痛,伴有肿胀、僵硬和行走困难,部分可见足部瘀斑,外侧副韧带中度不完全撕裂,可伴有部分关节不稳;III度损伤最为严重,疼痛和肿胀常比较明显,足底常出现明显瘀斑,外侧副韧带完全撕裂,关节出现明显不稳影响正常活动。研究表明,扭伤过踝关节的人,再次扭伤的风险会增加两倍,也就是说,会形成“惯性崴脚”。主要原因是:(1)扭伤会对关节稳定结构造成破坏,虽然这种破坏大多能自愈,但不能做到完全恢复如初,不稳定的踝关节自然容易再次扭伤;(2)踝关节韧带中有感知活动速度、位置等的“本体感受器”,对运动的协调性有重要作用,扭伤会对其造成损伤,从而增加受伤机会。踝关节扭伤后,第一时间要记得自测是否存在骨折。推荐应用渥太华原则(Otawa ankle rules,OAR)判断是否有踝足部骨折的可能。具体内容:1)內踝及以上6cm范围是否存在骨性压痛;2)外踝及以上6cm范围是否存在骨性压痛;3)足舟骨是否存在骨性压痛;4)第五跖骨基底是否存在骨性压痛;5)是否能负重步行至少四步。扭伤后,如果按压以上部位有明显的疼痛感,同时不能坚持行走一分钟,则需要高度怀疑是足踝部骨折。在简单的自我判断之后,记得及时到医院遵医嘱拍摄X线片,以排除骨折。03.踝关节扭伤的急救处理崴脚受伤当时处理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后期康复的效果。所以,崴脚后正确的急救处理非常重要!简单来说,应当遵循“PRICE”原则。Protection:保护,可以使用石膏或者支具保护,使伤处不受进一步伤害。Rest:休息(制动)。停止活动,避免患侧下肢负重。Ice:冷敷肿痛部位(冰块、冰袋、冷制品等)10-15分钟,每天数次(可每2小时一次)。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可用毛巾隔离,避免冻伤皮肤。Compression:可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它可以阻止继续出血、预防严重的踝关节肿胀。踝关节在肿胀消退前不建议使用粘胶支持带包扎固定。Elevation:尽量将小腿和踝关节抬起高过心脏水平(比如,躺下并在腿下放置几个枕头)。正确的抬高下肢方法应该是:踝关节超过膝关节,膝关节超过髋关节,髋关节超过身体水平位。04.踝关节扭伤的误区 误区1:热敷消肿 。崴脚后由于韧带软组织撕裂、小血管出血、组织液渗出增多,局部出现疼痛肿胀,且逐渐加重。有些人崴脚后,立即采用局部热敷的办法减轻疼痛,虽然暂时舒适些,但这样做反而造成出血及渗液增加,进一步加剧肿胀程度。正确的做法是24小时内应冷敷,冷敷可收缩血管,减少出血水肿,24小时后才能热敷。误区2:白酒擦洗。 民间不少地方有用白酒点火擦洗的做法,认为白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酒洗的同时采用局部按摩,其实这种做法是十分有害。崴脚急性期应禁忌按摩,更切忌刚扭伤就马上用白酒点火擦洗。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会进一步加剧出血肿胀、皮肤瘀斑,甚至造成皮肤烧伤起水泡。误区3:不愿外固定。由于踝关节扭伤多为内翻损伤,所以80%以上的崴脚会导致外侧韧带的撕裂或断裂,致使脚踝两侧韧带的拉力不平衡。不少人认为崴脚后采用外固定很麻烦,影响行走活动,不愿固定。其实崴脚后固定制动有助于消肿、减轻疼痛,促进软组织损伤恢复。误区4:不及时就医一旦有骨折发生,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千万不要认为没什么大事,等到过段时间,发现症状没有改善,才想要不要拍一下X光片,结果发现骨折对位不好,这时再行治疗,就已经很难再完全解剖复位。发生骨折后,如果没有到专业的足踝外科医师那儿治疗,就有可能会发生骨折移位或成角。另外,少部分的细微骨折,其早期在X光片会显示不清。此时,患者应在损伤2周后再进行X光片复查。此时,医生会发现很多病人骨折出现移位。为了防止以上这些情况的发生,正确的做法是,应该第一时间到足踝外科医师那儿诊治,并接受必要的处治措施。误区5:不注意休息 有的人伤后不休息,认为骨折后休息与否不重要。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也不无道理。其中休息是踝关节韧带恢复的其中一个环节。崴脚较轻者尽量少走;崴脚较重者不应下地走路,还要抬高伤足踝;如果继续过多行走不利于肿胀消退和韧带的修复,会使损伤的外踝韧带拉长、松弛,愈合不良。因此,适当的休息,抬高伤足,有助于早日恢复正常功能。05.踝关节扭伤如何预防?对于疾病或者意外伤害,我们都知道有效的预防永远是最好的治疗,关键是,怎样预防可能出现的足踝扭伤?1、合适的鞋子:鞋子是身体接触地面的中间媒介,缓冲下肢对地面之间的缓冲力,提供下肢的稳定性与对地面的贴合性。好鞋子必备的“素质” 1)鞋的顶面柔软透气,前端宽,对脚趾没有挤压; 2)鞋的前部与中部结合部位(鞋前帮与中帮结合部),有弹性能被弯曲(但是不能太软),便于行走时前脚掌蹬地推进活动; 3)鞋子的中后部底面有一定的厚度,足够坚固,对足弓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4)鞋底至鞋跟呈圆滑流线弧形,便于均匀分布承重时脚底的压力; 5)错误观点:新鞋磨脚很正常,穿穿就好了。不同人群的选鞋建议 1)女性:鞋跟高低适中。鞋跟太高,将导致前脚掌承受压力过大,容易引起疼痛(跖痛症),脚踝周围疼痛及崴脚;鞋跟太低,足弓将无法得到良好支撑,行走时不能有效缓冲脚底压力,容易出现脚部疲劳。建议鞋跟高度不要超过6cm,并且要尽量缩短穿高跟鞋的时间,尤其注意不要穿着高跟鞋跑动。 2)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应尽量穿具有弹性的轻薄软底运动鞋。 3)老人:老人的足弓塌陷,尽量穿鞋底呈圆弧流线型的、对足弓有坚固支撑的鞋。2、良好的场地:良好场地的维护往往比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更重要,脚踝扭伤的祸首也往往仅只是一颗石头、一块突起的小泥巴或是一个坑洞。3、脚踝的保护:对于脚踝曾扭过伤的人来说,预防再度扭伤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贴扎或是护踝的方式来保护踝关节。4、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外在的保护永远不如自己有能力来控制预防脚踝扭伤的再发生重要,平时注意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训练。5、运动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好的充分的热身活动对心脏、肺、关节和心理的调节都至关重要,更能对韧带和肌肉组织进行预热,最大程度的调动身体组织对压力和冲击的耐受性。

发布了文章

脊柱变形、长期低头、坐姿不当,这些健康危机再不重视就晚了

您家娃,脊柱还直吗?颈椎不舒服靠按摩吗?如何远离腰椎间盘突出?护好身体“顶梁柱”从娃娃抓起脊柱是人体的“顶梁柱”,一旦出现畸形,不仅会影响人体外观,还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腰背部疼痛,造成下肢麻木、下肢无力和下肢疼痛,甚至导致心肺功能不良、呼吸困难等。因为儿童时期骨骼发育不完全,所以小孩更易出现脊柱畸形。同时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好,若及时发现脊柱畸形,治疗效果也更好。若错过治疗时机,随着年龄增长病情也会加重。此外,患者老年时驼背也会更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脊柱侧弯不自知?一个动作,教您在家自测弯腰前屈实验,可自测脊柱是否发生侧弯。具体动作可参考上图,双膝伸直、双足并拢,身体向前屈曲90度。此时从测试者后方观察,如果后背两侧一边高一边低,则提示脊柱存在问题。从测试者侧方观察,如果发现后背隆起过高或者下凹,也提示存在脊柱后凸或前凸。问:长期背单肩包会脊柱畸形吗?答儿童及青少年由于骨骼发育不完全,长期背单肩包有可能导致高低肩、甚至发生脊柱畸形。成年人骨骼已经定型,长期背单肩包对脊柱影响不大。但是长期背较重的单肩包,也有脊柱畸形的风险。锻炼腰背肌,可以起到维持脊柱稳定的作用,“小燕飞”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家练起来吧!低头是颈椎的最大杀手当你低头的时候,颈椎也在默默地承受着压力。低头的度数越大,颈椎的受力随之增加,患上颈椎病的风险也就越高。手机放不下,颈椎还得护,怎么办?首先要注意低头时间,比如低头工作半小时,抬起头来放松一下;其次伏案工作的时候要调整姿势,比如把电脑或者手机放高一些,尽量平视屏幕;此外,还要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的高度要与单侧的肩部同高。问:脖子疼可以按摩缓解吗?答正规的按摩可以放松颈部肌肉,改善肌肉疲劳。但是颈椎病患者不能盲目按摩。日常可以通过“米字操”的方式锻炼颈部肌肉,以维持颈椎的稳定性。但做颈椎操不宜过快。坐姿不对腰椎受罪这些坐姿要不得!长期坐姿不当,会导致腰椎间隙变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甚至腰椎间盘脱出,进而出现严重的下肢疼痛甚至麻木。专家教您,这样坐!双膝放平,双侧大腿与地面平行,双侧小腿和腰部均要与地面垂直。如果椅子较高,可以在脚下垫个小凳子,或者调低座椅高度。问:腰疼时可以用“小燕飞”来缓解吗?答:腰疼急性发作,不适合练“小燕飞”,可以用热敷等方法放松肌肉、缓解疼痛。“猫式伸展”也是不错的拉伸方式。问:腰托可以预防腰椎病吗?答:腰托能缓解腰痛,但不能预防腰椎病。锻炼好腰部肌肉,才能更好地保护腰椎。

发布了文章

腰椎喜欢这个硬度的床垫

腰椎间盘突出就要睡硬板床”的观念在老百姓心中仿佛根深蒂固,但事实并非如此。太硬的床躺上去,床面几乎不会顺应身体的重量产生形变贴合,这样的话无论是仰面躺还是侧躺,人体的腰部下方都会形成真空区域,没有任何的支撑保护,这种悬空的结果就是腰部肌肉为了维持姿势,要一直保持紧张状态。长期如此就会导致腰部肌肉、韧带、软组织的劳损,产生炎症刺激,同样也会加重腰突的病情。医生有句话说的很对,睡硬板床如果有好处,那干脆睡在水泥地板上,不是更好吗?!软硬适中的床垫最护腰软硬适中的床垫最护腰。睡下去的时候床垫应该给腰部一个支撑,使腰椎不至于悬空,以保持其生理的曲度。床垫不能硬到不变形,也不能变形太大。软硬适中的床垫选择有两个标准供参考:软硬度:记住3:1原则选床垫时不妨按照3∶1的原则进行,3厘米厚的床垫,手压下陷下去1厘米合适。10厘米厚的床垫也一样,稍微陷下去3厘米软硬较适中,以此类推。贴和度合适的床垫能使脊椎保持自然的伸展度,与肩、腰、臀完全贴合,不留空隙。平躺在床垫上,手向颈部、腰部和臀下到大腿之间这三处明显弯曲的地方往里平伸,看有没有空隙。再向一侧翻个身,用同样的方法试一试身体曲线凹陷部位和床垫之间有没有间隙。若手能轻易在缝隙中穿插,即表示床太硬。若手掌紧贴缝隙,就证明这个床垫与人在睡眠时颈、背、腰、臀和腿的自然曲线贴切吻合。具体到每个人的感受,合适的床垫有三个主观标准:1. 睡到床上后不影响晚上的翻身,不会出现一人翻身,床上另外一人被动跟着翻身的情况;2. 早上不会因为床垫过于软塌,起床困难;3. 起床后腰部不会感觉僵硬和疼痛等不适症状。温馨提示:床垫用8~10年就该换新了床垫用久了也得更换。像现在用得较多的弹簧床垫,如果时间久了,弹簧失去弹性,承托力就会受到影响,再接着用下去,不利于维持人体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

发布了文章

脊柱侧凸、O型腿、八字脚......这些儿童常见骨病一起来看看

有健康才有快乐。宝宝的骨骼健康也牵动着父母的心,对于孩子的身体发育都有着非常高的警惕性,比如宝宝是不是臀纹不对称?孩子怎么走路八字脚?腿看起来有点不直?孩子坐姿总不对,难道是脊柱侧凸......?种种问题让家长们焦虑不安,操碎了心。关爱骨骼,助力儿童健康成长。正值“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汇总了小儿骨科比较常见的一些疾病科普文章,以此向公众普及儿童骨骼知识,帮助大家科学认识、正确预防、早期治疗儿童骨骼疾病。青少年脊柱侧凸早发现早治疗尤为关键近年来,青少年脊柱侧凸发病率在我国居高不下,严重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引下,教育系统制定并开展了中小学“骨健康促进”行动,将脊柱侧凸列为青少年重点筛查和监测的疾病。对于青少年脊柱侧凸,应尽量在早期发现脊柱侧凸的存在,一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早期的保守治疗使弯曲的脊柱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从而避免手术。这个牵拽孩子的动作存在安全隐患当爸爸妈妈手牵着小朋友,蹦蹦跳跳的玩耍,一家人开心的笑着,多么美好的画面呀。不过,这个动作可是存在不小的健康隐患,它可能造成手臂的“桡骨头半脱位”,民间俗称“牵拉肘”、“掉环儿”,还有一个高大上的名称“环状韧带移位”。它是儿童常见的肘部损伤,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常见2-3岁。孩子扁平足需要治疗吗?儿童扁平足十分常见,是困扰广大家长的一个常见问题。事实上,绝大部分(99%)儿童扁平足都是生理性扁平足不需要任何医学干预,随着孩子生长发育,足弓慢慢会发育起来,只有极少部分(1%)儿童的扁平足是病理性扁平足,这部分孩子需要进行治疗。孩子走路八字脚需要治疗吗?内八字和外八字异常步态是平时儿童骨科医生最常被家长咨询的问题之一。6月龄到5岁期间,是人类行走功能和身体协调性发育的重要时期,因此这个年龄段也是内八字或外八字异常步态的好发期和自我纠正的关键期。孩子X型腿/O型腿正常吗?“X”型腿(膝内翻)或者“O”型腿(膝外翻)在孩子中是非常常见的骨科学相关问题,也有不少的家长会带着这类孩子找骨科医生就诊。然而,当中有很多孩子是生理性的,通常只需要观察就可以了,不需要特殊处理。只有病理性的膝内翻或膝外翻需要进一步处理和干预。宝宝臀纹或腿纹不对称,一定是髋关节发育不良吗?如今,刚成为爸爸妈妈的年轻人,都会在网上看育儿健康科普。这让他们对很多发生在宝宝身上的疾病,都有着非常高的警惕性。而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简称DDH),就是父母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对宝宝下肢“皮纹不对称”过度焦虑,却是没有必要的。这个病,每5个爱运动的孩子,就有1个得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这个病,其实非常的常见,尤其是在9-14岁的儿童,特别是那些平时爱跑、爱跳、爱体育运动的青少年们。舞蹈课的这个动作很危险下腰、劈叉,这些舞蹈课上常见的训练动作,实则对于孩子们稚嫩的脊髓来说,都可能非常危险。家长一个疏忽,当心孩子受到健康威胁我们经常看见不少家长骑着自行车、电动车或摩托车接送孩子的情景。在车子前进的过程中,幼儿双脚无意地摆动,这样很容易出现脚或脚脖子一下别在车梁上,或卷进正在前进中的车轮辐条与车轮支架空隙中的情况,给孩子的脚部造成碾挫伤,医学上称之为“辐轮伤”。远离意外伤害!家长要教会孩子这样做每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都可能面对或者经历意外。如果意外带来了伤害,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那会是每个家庭都不能面对和承受的。虽然父母可以尽职尽责地保护孩子,但却不能时时刻刻陪伴孩子身边。所以教会孩子们自我保护,能够识别和远离危险,才是最明智的举措。孩子书包怎么选?怎么背?多重最合适?书包虽小,在背书包这件事上的学问一点都不小。教导孩子养成保护脊柱健康的意识,让孩子能在保护脊柱健康的前提下正确背书包,避免肩颈疼痛的发生,教育孩子学会“自己的脊柱自己爱护”。含胸驼背,用“背背佳”真的管用吗?“背背佳”类仪态矫正带、塑身衣一直备受大众的关注,其实,依靠穿戴用品来支撑的脊柱,不是正常的健康的脊柱,只有通过自身的训练,身体的脊柱平衡有力强壮,才能在坐立时都能挺拔有型。

发布了文章

小切口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有很多,主要包括传统的开放减压内固定手术以及近几年发展迅速的微创技术,每种技术都有自身不可取代的优势,当然也都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而以椎间盘镜、椎间孔镜为代表的内镜下微创手术虽然减少了创伤和出血,但是由于视野和空间的限制,操作难度大,学习周期长,因此术后效果不佳、病灶残留复发的发生率较高,有报道孔镜术后的复发率可达20%,甚至更高。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发展应用。以上这些导致多数人在面对手术的时候往往是一种恐惧紧张、焦虑纠结的复杂心态。其实腰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治疗术式很多,除了椎间盘镜、椎间孔镜这些技术外,小切口术式同样是兼顾微创和疗效的绝佳选择。 腰椎小切口技术融合了传统开放手术和经典孔镜技术的优势,采用微创的切口便实现了传统减压的操作理念,完美发挥了两者的长处,却又克服了它们的不足。小切口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采用后正中切口,长度只有2cm左右,因此对肌肉组织损伤极小,这与微创手术类似;与微创手术不同的地方在于手术是在直视下进行的,术中通过佩戴有放大倍率的头灯,使得整个视野显露更加充分;比孔镜更充足的手术空间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使大夫只需去掉一小部分骨质便可实现减压需求;不但可以保证髓核摘除的完整性,降低未来复发的几率,而且也最大程度的维护了脊柱稳定性,其临床效果已得到脊柱外科医师的广泛肯定。 目前我们团队以经开展了数百例的小切口手术,其中随访超过5年的患者大约100例,通过对随访结果的统计研究,我们总结了小切口术式的几大优势: 1. 手术满意度高:96.1%的患者对疗效非常满意或满意,患者的下肢VAS评分(评估疼痛的一种经典方法,按照疼痛程度分为0-10分,0分为一点也不疼,10分为无法忍受的疼痛)从术前的8.2分降至1分,腰背痛VAS评分从术前的5分降至0.5分,极少的腰背部肌肉破坏大大减少了术后反复腰背疼痛的困扰。 2. 手术时间短:小切口手术讲究的是精准高效,就像巡航导弹一样,通过准确的定位,直击病变组织,不但免除了传统开放手术广泛剥离及置钉融合的时间,而且也不会因为孔镜技术视野太过狭小而发生迷失误判,手术时间不超过1小时,高效迅速,极大的减少了麻醉风险和对身体的损伤。 3. 手术切口小:如果你对手术切口要求高,那么小切口手术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切口的平均长度只有2cm,并且采用美容缝合法,相对美观简洁,不易留疤。而且小切口减少了对后背肌肉组织的剥离和损伤,术后组织感染的发生率更低,传统开放手术的切口感染或不愈合率可达10%,而我们团队目前尚未发生小切口术式感染的情况。 4. 术中出血少:许多人特别关注出血量,毕竟这是衡量手术微创程度的重要指标。我们的小切口手术平均出血35ml,极小的创伤和出血使得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耐受,而不必担心年老、体弱或其他合并症带来的手术风险,比传统的开放融合手术安全的多。 5. 术后恢复快:在大家的印象里,腰椎手术后至少要躺个十天半个月的,恢复周期漫长而煎熬,饱受身心摧残。而做完我们的小切口手术第1天就可以下地活动了,一周左右就能恢复到术前的活动状态,避免了长期卧床带来的血栓、褥疮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极大的提高了患者康复效率。 6. 住院时间短,花费少:更快的康复决定了更短的住院时间,小切口手术整个住院时间包括术前准备只需3天左右,而住院费用只要传统开放手术的1/3,真正做到了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由此可见,我们可以看到小切口手术是一项兼顾疗效和微创的术式,具有孔镜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当然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做小切口手术,对于双侧症状,或者合并严重狭窄、滑脱、不稳的患者,则还需要考虑稳定性、减压彻底、滑脱复位等更多方面因素,因此大家术前还是要多和医生沟通,制定最适合自身病情的术式。

发布了文章

每周运动75分钟就能减轻焦虑抗抑郁

别焦虑!运动起来!《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职场焦虑、婚恋焦虑、学业焦虑……“焦虑”成为整个社会最热的话题之一,给很多人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困扰。但庆幸的是,对抗焦虑的解药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那就是运动。每周运动75分钟便可减轻焦虑运动是良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运动能帮助预防、缓解和治疗抑郁症。发表在精神病学领域权威期刊《JAMA Psychiatry》上的一项最新调查报告,来自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分析了15项涉及超过19万人的研究后发现:与从不运动相比,有点儿运动量就可以实现大部分益处;与不运动的人相比,每周累计相当于75分钟快走活动量(即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了18%;如果每周累计相当于150分钟的快走活动量,比完全不运动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了25%;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我国居民膳食指南都推荐成年人每周应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150分钟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果把这些时间分摊到每天的锻炼中,其实也不是很多。总而言之动则有益哪怕时间、强度不够也比坐着不动好运动是如何对抗焦虑的?运动可以产生增强自我超越感和自尊的心理效果,让人重新认识自我,在锻炼的过程中逐步产生自我认同,让人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而抑郁症的产生,和内心自我认同缺失以及否定自我有着密切的联系。运动促进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它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重要部分,参与控制应激的反应,并调节许多身体活动,这些过程会影响新神经元的发育,增加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进而调节与情绪相关的神经通路,改善抑郁症状。什么运动最能缓解抑郁?《柳叶刀》精神病学分刊刊发的一篇涉及120万人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的运动对精神健康的影响程度。研究团队在采样的时候,将精神负担和精神疾病集中在我们现代人常见的抑郁、压力、情绪问题等因素上,在记录的75项运动中,研究发现:在对抗抑郁和焦虑等精神问题上,团队运动的帮助是最大的,其次是骑自行车。团体运动可以让抑郁症患者融入群体,来自大家的鼓励和支持会带动患者,远离内心的阴霾,摆脱不良的情绪。骑自行车被称为“黄金有氧运动”,是对膝盖比较友好的运动之一。骑行是将运动和生活融为一体,不刻意不痛苦,不用待在密闭的空间,这是其他运动所实现不了的。最后呢,我们还是要老生常谈,建议大家无论选择哪一种运动方式,都要遵循:1.无痛原则。运动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倾听身体的声音不要忽视疼痛之类的信号,如果触发疼痛或明显不适,就要及时停止,及时康复处理。2.训练强度从易到难,时间从短到长的循序渐进原则。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最怕你忽然的运动千万不要心绪来潮超强度运动。运动之后身体无不良反应,略觉疲劳,恢复速度快,情绪和食欲良好,睡眠质量高,醒后感觉精力充沛,说明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合适。3.运动前后必须热身、拉伸原则。4.掌握正确的动作姿势是科学锻炼的重要前提,姿势正确才不容易受伤,而且能更好的体现运动效果。五六七八,Come on!健康运动,快乐生活吧~


发布了文章

CT显示L5-S1腰椎管狭窄明显应怎样治疗呢?

患者:李大夫您好: 我母亲现年65岁,患腰椎间盘突出已近十年了,期间曾不间断四处求医,也有一定疗效,但近大半年,一些保守疗法效果已不大。主要症状为:臀部及两条腿外侧不间断麻木,睡一宿更麻。累了腰、腿疼。 今年5月CT影像表现为:腰椎生理弯曲存在,各椎体边缘及诸小关节轻度骨质增生,腰3-4、腰4-5、L5/S1椎间盘向周围膨出,并边缘钙化,压迫硬膜囊,腰5-S1相应椎管矢状径约5mm。诊断:腰3-4、腰4-5、L5/S1椎间盘膨出并、L5/S1相应椎管狭窄。 请问李大夫:我母亲现在的病情严重吗?应怎样治疗呢?谢谢! 化验、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李政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李政:你好,CT显示、L5/S1椎管狭窄很明显。结合她的症状,腰椎管狭窄症可以确诊,如果没有其他的严重慢性疾病,建议尽快手术治疗。手术后疗效一般都很理想。 祝您母亲早日康复!

发布了文章

什么样的脊柱侧弯需要手术治疗

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支具治疗不能控制畸形发展,脊柱侧凸的度数继续增加。 2.肺功能障碍以及青少年型脊柱侧凸中的躯干不对称,畸形严重需整形者。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刘家明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李政3.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较年长患者的疼痛或伴有神经症状者。 4.40-45度以上的青少年型脊柱侧凸。 5.Cobb氏角40度,但伴有严重胸前凸、明显肋骨隆起者。   由于脊柱侧凸病因复杂,侧凸类型繁多,其手术适应证绝非简单地依据患者年龄或侧凸度数,还应考虑到畸形的类型、特点、节段、进展速度、患者骨龄发育及畸形对患者体态影响程度等因素。进展型的先天性侧凸应早手术已成共识,因其随年龄增长不仅畸形加重,且僵硬,难于矫治。但特发性侧凸如在儿童期过早行后路矫正融合,远期很可能会出现畸形加重,如特发性侧凸在胸段,角度较大,或伴有胸椎前凸者,即使患者已经发育成熟,由于畸形缓慢进展对体态及心肺功能影响较大,而手术后对脊柱活动影响较小,应积极手术治疗。相反,轻度的特发性胸腰段、腰段侧凸,或侧凸已达度的双弯畸形,两弯相互平衡,畸形进展缓慢,未产生明显的外观改畸形者,可不必急于手术。每个患者的侧弯均应特别分析、区别对待。 

发布了文章

脊柱侧弯如何选择医院?

                   孩子得了脊柱侧弯该选择哪家医院就诊和手术?我想这是每位父母从发现孩子患了脊柱侧弯哪天起就开始不断纠结的问题。很多家长选择上网,进入百度一搜索,出来的很可能是针灸,推拿按摩或者祖传秘方等等,这些能信吗?如果真有这样的好方法,早就在国际上引起轰动了。我们不是说中医不好,但在脊柱侧弯治疗方面中医的确没有什么办法。    北京上海的整体医疗水平在全国肯定是领先的,但随着近几年骨科飞速发展,各种会议很多,全国各大医院的医生都经常在交流,也经常和国外交流,所以这种差距在缩小。但是进京治疗有几方面的需要考虑,首先是费用方面可能花费更大,包括患者及家长来去的路费,家属的住宿费(家属是不能在医院住的)。其次,要考虑挂号的问题,因为北京有名的专家的号比较难挂,而且人生地不熟有可能被号贩子忽悠到私人诊所(很多就开在医院旁边的大厦里,有时候难以鉴别)。即便万幸挂到想要的那个教授的号了,有可能教授只会跟你说几句话,因为对他来说这种病就只需要几句话,而且他们确实很忙,所以可能你有很多疑问都没时间问。如果看完不需要手术,只需要保守治疗,通常半年左右要随访一次,反复进京,很麻烦,也耽误孩子学习。如果需要手术,一般当天就住院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北京的各大医院床位都非常紧张),特别是寒暑假,侧弯病人多,通常是开住院条让等通知住院,短的几天,长的有可能一个月,所以这段时间只能白等,又要花费,而且孩子假期也不长。如果幸运住上院做了手术了,一般术后一周左右就要求出院(因为很多孩子等着住院)。这个时候孩子通常比较虚弱,因为侧弯手术算是比较大的脊柱手术。回家就有些麻烦了,坐飞机火车对孩子来说又是一次考验。而且术后3个月,半年,一年都需要随访,外地患者随访不太方便。在当地拍的片子寄回来的大多数都不合格,只能看到部分。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李政     北京的医院在治疗脊柱侧弯方面都很好吗?也不是。因为北京的医院各有特色,各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很多还是专科医院,比如同仁医院是眼科和耳鼻喉,天坛是神经外科,宣武是神经内科,阜外是心血管等等,再说说各大综合医院骨科,积水潭医院是全国最好的骨科专科医院,但专长在创伤和颈椎,北大人民医院和北医三院骨科都很好,但是在关节和颈椎方面比较有特色。解放军总医院(301)也是全国除北京协和医院和四川华西医院最好的医院,在脊柱侧弯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其他的比如306医院吴继功,朝阳医院海涌等都做了不少侧弯。北京儿童医院也做了一些。再说说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的特色就是脊柱侧弯,他们在全国最先开展,而且做的病例数最多,每年要做几百例,但是就是床位太少,有时候住院比较困难。各大医院骨科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做侧弯,因为大的医院分科很细,有的教授做颈椎,有的还只做上颈椎。协和医院的沈建雄,仉建国,赵宏,王以朋,赵宇,李书纲几位教授是做侧弯的,其他的都不做。这些教授人都非常好。    再说说在当地做手术怎么选择医院和医生。首先肯定是选择正规的大医院,因为脊柱侧弯是脊柱外科里面治疗最难的疾病(有位教授说过我能够在整个脊柱上打上螺钉,就是不知道该在哪些地方打,这可能是玩笑话,但可以反应出脊柱侧弯治疗的难点),看似简单,但其实需要大量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如果不太了解就开始做手术,很可能会出现失代偿(就是术后侧弯还在继续加重或者出现新的弯,这也是世界难题和热点),最严重的还会出现瘫痪。失代偿的情况我在北京的时候见了很多,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过几年又来翻修,翻修的时候手术难度会大很多,手术效果也差一些,而且风险也要大得多。选择医生方面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网站患者的投票和评价,这个还是比较客观的。     总结一下,侧弯不严重,最好到北京协和医院找专家诊断后,建议保守治疗的可以在当地治疗(需要定期随访,外地就诊不方便),因为全世界公认最主要和最可靠的保守治疗方法就是支具,其他的如理疗,体疗,表面电刺激等效果有限。但是支具治疗也包含很多专业知识,包括适应症,佩戴方法,什么时候该终止支具治疗等等,而且不是所有侧弯都适合支具治疗。对于手术治疗,侧弯度数不大,畸形不严重的可以选择当地在治疗侧弯方面经验比较多的医生治疗。如果侧弯度数大,畸形复杂,更应该选择好的医生,因为经过不合适的治疗后脊柱融合,翻修起来很困难,效果也差。经济条件好的也可以选择到北京治疗。

发布了文章

青少年脊柱侧弯不容忽视

1.什么原因引起脊柱侧弯的呢? 现在目前国际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有些原因我们很清楚,有的是先天性因素造成这个问题,有的病人是大脑瘫痪造成的脊柱弯曲,临床上有特发性脊柱侧弯大概占75-80%左右。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沈建雄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李政 这样所谓的特发性是原因不太清楚的,目前我们一些研究认为可能和遗传有一些关系,而且是多因素的遗传关系,但确切地是哪个基因或者DNA的变化引起脊柱侧弯目前还不清楚,正在研究之中。2.脊柱侧弯发病时期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呢?发病率又是多少呢?  脊柱侧弯发病率的话我们更多地叫患病率,发病率是每一年中一千人群中有多少新的病人出现,而患病是每年我们做的临床调查有多少人患病,所以我们通常谈的是患病率。一般脊柱侧弯是1-3%左右。  我们国家吴之康教授在北京做的一个调查是1.47%,全国各地包括天津、广东相继作的调查患病率大概在1.5左右,有的报告1.7、有的2%,总的是1.5左右。  谈到这个患病率还要考虑怎么定义脊柱侧弯,我们一般是有一个测量的度数,如果超过十度就定为脊柱侧弯了,算在1.5%之内,如果是20度患病率比较大的,患病率是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左右。3.脊柱侧弯做手术的话小孩在哪个年龄段治疗效果比较好呢?  原因是这个脊柱侧弯的发展趋势是很难确定什么时候会发展成什么样,所以我们一般最常用的是在小孩发育过程中,因为人的一生是0-3岁是生长发育高峰,第二个高峰是10-15、16岁,女孩子可能早一点,男孩子可能晚一点。  在这个发育高峰期如果有侧弯发展是比较快的,所以这个时期病人做手术的比较多一点。我们一般判断病人要不要做手术一个是根据侧弯的大小,要不要治疗也是根据侧弯的大小和发展的速度。目前我认为比较客观的方法就是根据随访。半年前发现病人有多少弯曲,这半年随访如果小孩发育比较快的时期弯曲加重明显我们就要进行干预,否则任其发展会带来比较严重的结果。但是也有可能一部分侧弯发展缓慢,这部分病人我们进行随访观察,可能影响不是很大。4.脊柱侧弯是不是可以不用手术用其他方法进行治愈?  我在门诊看到,孩子16、17岁有一点弯曲,度数很小,他很担心。看片子就十、二十度,我觉得这样的侧弯孩子发育比较好的,比较成熟的加重的可能性就很小,我们家长不要给孩子造成心理的压力,说侧弯造成什么麻烦。实际上我说这个侧弯如果不发展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带来心肺功能的障碍。  但是有时候加重到三、四十度了,可能就要通过一些方法进行干预,如果在25-40度之间一般通过支具以及保守治疗。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方法认为保守治疗有效,有的是按摩,有的是推拿,以前还有电自然,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这个方法对脊柱侧弯是有帮助的就只有支具治疗。5.手术大概的费用是多少呢?  费用其实是无论是病人也好医生也是很关心的。因为用的是金属的东西,用于人体内的金属包括毒理、耐用性、疲劳性比别的钢材更严格一点,所以一般价格成本会高一点。  所以一般目前在国内像用国产的产品可能大概三、四万,国外的产品可能五、六万,七、八万,还是根据弯的大小,比如造房子弯很大需要更多的东西支撑,每支撑多一点可能成本相对高一点,取决于这方面。6.脊柱侧弯早发现早治疗对日后的治疗效果会有什么帮助吗?  大多数脊柱侧弯比如需要支具控制的时候还是能够得到控制的,在一定情况下也是可以避免手术的。

发布了文章

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

一、骨质疏松防治的十一点提示 (一)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刘家明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李政 (二)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三)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四)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五)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标准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开胃酒120ml之内。 (六)步行或跑步等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 (七)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八)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 (九)预防跌倒。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十)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早诊断。 (十一)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二、知识要点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是32,776元人民币。中国每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是1080亿元人民币。 (三)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绝经、男性性功能减退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四)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五)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 ◆适量运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增加日光照射: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3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 提示:防晒霜、遮阳伞也会使女性骨质疏松几率加大。平时户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出门又要涂上厚厚的防晒霜或者用遮阳伞,会影响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六)早诊断、规范治疗,降低危害 ◆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比不治疗好。及早得到正规检查,规范用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 ◆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调整生活方式: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注意适当户外运动;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 ◆药物治疗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及一些多重机制的药物。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七)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自我检测 提示: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以下问题可以帮助进行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自我检测,任何一项回答为“是”者,则为高危人群,应当到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就诊: ◆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您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吗? ◆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三厘米? ◆您经常过度饮酒吗?(每天饮酒2次,或一周中只有1-2天不饮酒) ◆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您经常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提示:高龄、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医生常用“瘦小老太太”来形容这类高危人群。此外,缺乏运动、缺乏光照对年轻人来讲同样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八)骨质疏松症的误区 ◆误区1: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 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误区2: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 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人体内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误区3: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与年轻人无关。 骨质疏松症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体瘦,又不拒绝不良嗜好,这样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误区4: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 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当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5: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 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当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 ◆误区6:骨质疏松症是小病,治疗无须小题大做。 骨质疏松症平时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导致长期卧床,死亡率甚高。 ◆误区7:骨质疏松症治疗自己吃药就可以了,无需看专科医生。 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当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 ◆误区8: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 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这样,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误区9: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 发生骨折,往往意味着骨质疏松症已经十分严重。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变。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治疗骨折,还需要客观评价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再次发生骨折。

发布了文章

先天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研究进展

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scoliosis,CS)是在出生时即表现出脊柱畸形如:脊柱椎体分节不良、半椎体、肋骨发育不全,在脊柱的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可引起侧凸、前凸、后凸和旋转畸形,并可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心脏畸形、肾脏畸形等),是小儿最常见的脊柱系统疾病。国外有资料报告,新生儿CS发病率为0.5‰~1‰,并有一些家族群集现象[1],国内有报道CS发生率为1.2‰[2].CS的畸形危害性巨大,不但影响脊柱正常的生长、致身高变矮影响美观还可引起腰背痛,且在凹侧产生的骨刺可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神经症状;脊柱的畸形还影响胸廓的发育压迫心肺的生长引起心肺功能障碍甚至导致衰竭。CS的畸形常常还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心里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目前对CS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方法且CS常合并其它先天性畸形,手术风险高,术后改善效果有限,因此,近年来有关C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脊柱外科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CS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胚胎期脊柱形成过程中,妊娠中环境因素和椎体形成发育相关基因突变共同作用导致脊椎分节不全或形成不良所致的一种先天性脊柱畸形。本文就CS的病因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李政 一、CS发生相关的环境因素 在过去的20年中,通过对鼠和鸡的胚胎发育研究获得了一些与脊柱先天性畸形相关的环境因素.Rivard等研究发现小鼠在妊娠8.5~9.5天时暴露于低氧的环境下可出现脊柱半椎体、脊柱侧弯等与人类CS相似的症状,且结果的发生与低氧的程度呈剂量依赖性。Loder等人将妊娠9.5天的孕鼠暴露于含一氧化碳浓度为600ppm的环境下7小时,观察到77%的新生鼠出现多阶段肋骨融合、胸椎和腰椎半椎体、脊柱侧弯等先天性脊柱畸形;Farley等人观察了一氧化碳浓度及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与CS发生的关系,观察到将孕鼠置于低浓度一氧化碳11天但未观察到新生鼠发生CS,而妊娠9.5天的孕鼠在较高一氧化碳浓度生活7小时,在妊娠18天后取出胎鼠结果发现随着CO浓度增高,脊柱畸形的发生率增高。Anupam等人研究发现CS的发生可能与使用广泛用于临床的抗癫痫药物丙戊酸相关,可能的机制是丙戊酸在胚胎时期抑制软骨生长环境中周围的基质基因表达影响基质蛋白的生成从而导致脊柱畸形。Jana等人通过动物实验也证实孕期服用硼酸可致新生鼠脊柱畸形。他们在孕鼠妊娠6-10天时给予含硼酸的食物,观察到新生鼠出现肋骨变短、上下肋上下肋骨融合和椎体不连、半椎体等先天性畸形,推测可能是由于硼酸介导了Hox基因异常的表达。 文献报道人类脊柱畸形的发生可能与维生素B6缺乏、苯妥钠、体温过高和母亲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酗酒和吸烟等环境因素相关。但上述提到的环境因素的致畸机制尚不明了,且没有流行病学资料研究进一步评价这些环境因素与先天性脊柱畸形发生之间的关系。

发布了文章

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和症状以及治疗的选择

股骨头坏死全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从而引起骨细胞进一步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每年诊断和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非常多,近几年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几方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李政1.激素的问世及其广泛应用,许多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可出现此方面疾病,比如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哮喘、肾炎等。2.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后坏死。3.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烟、酒刺激均使得该病患者数量剧增。诊断和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过程中,发现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任何年龄均可患病,而有过激素应用史、髋部外伤史、酗酒史、相关疾病史者发病的机率明显增多。股骨头坏死症,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髋关节酸、困,有时呈间断性疼痛。这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引起髋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外伤、髋关节脱位、退行性病变、炎症、肿瘤、腰椎疾患及内科、皮肤科疾病等,都可以引起髋关节的疼痛。股骨头坏死症仅是诸多引起髋关节疼痛的一种,股骨头坏死症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有它自己的特殊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检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股骨头坏死症:(1)髋关节疼痛向腹股沟区或臀后侧、外侧或膝内侧放射。(2)髋关节僵硬、无力、活动受限,抬腿不灵活,早期出现的症状是盘腿或向外撇腿以及下蹲困难。(3)跛行:即走起路来患肢不敢用力负重,象踮脚样走路。(4)骨折、脱位或髋关节扭伤愈合后,又逐渐或突然出现髋部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或酸痛,并出现上述反应。(5)长期或短期大量使用激素或经常酗酒者出现髋关节疼痛,多为隐痛、钝痛,常位于腹股沟,活动时明显,休息后减轻。(6)寒湿:天气寒冷时,髋关节酸困、疼痛加重,功能受限。(7)炎症:感冒发烧时,血沉加快,白血球升高,患侧髋关节则疼痛加重。1.保守治疗(1)避免负重:可先依靠手杖、腋杖等支具,严格限制负重,可使缺血组织恢复血液供应,并免受压力作用,以控制病变发展,预防塌陷,促使缺血坏死的股骨头自行愈合。但一般认为,限制负重并不能挽救股骨头坏死的病情发展,此法主要适用于不宜手术治疗的老年、一般情况差、缺血性坏死进展期及预后不良的病人。自行愈合的可能性与病灶的大小及距离关节面的远近有关:病灶小或远离关节面的,多能自行愈合;如病灶邻近关节面或病变范围较大,即使不负重,自行愈合的可能性也极小。(2)电刺激:有成骨作用,能促进骨折愈合。电刺激可作为骨坏死的独立治疗方法或手术辅助治疗。(3)中医2.手术治疗(1)保留股骨头的治疗:适用于早期股骨头坏死。①钻孔减压:可降低骨内压,促进静脉回流,解除滋养血管痉挛,使新生血管能顺骨孔长人缺血区。主要用于早期无关节面塌陷的病人,是治疗骨坏死最简单的手术方法。②植骨术:因植骨前需先钻孔,故又称钻孔减压植骨术。既有钻孔减压,植骨提供机械支撑,又有带肌蒂骨移植增加股骨头的血供。③截骨术:通过改变股骨头与股骨干间的对应位置关系,达到增加股骨头的负重面积,减少股骨头所受压力,将股骨头坏死病灶移出负重区,从而减少局部承受的应力,同时,截骨术使髓腔开放,可降低骨内压,改善股骨头的血循环。(2)关节成形术:应用于关节面塌陷的股骨头坏死病人,可行金属杯关节成形术、关节表面置换术、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等。

发布了文章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一、什么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膝关节包含内侧胫股间室、外侧胫股间室、髌股间室。虽然膝关节疾病可引起其中任何一个间室的病变,但临床研究证实,约1/3的患者的早期病变仅局限一个间室,以内侧胫股间室为主,而其余2个关节间室并未累及。对于这类病患,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会令其失去正常关节间室的软骨与韧带,创伤过大,力学机制改变较大。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李政膝关节单髁置换术针对的是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病患,通过微创手术仅对膝关节病变的一侧间室表面进行置换,更换病变的软骨面,保留全部的韧带组织和其余间室关节软骨,从而实现术后的快速康复。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有什么优势?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有如下优点:(1)单髁置换术更微创,术后疗效优异。常规全膝关节置换采用膝前正中切口,长度在13-375px,而单髁置换采用髌旁内侧弧形切口,长度仅200px。另外,由于保存了膝关节内全部韧带,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更大,步态更接近正常,上下楼梯更加容易。(2)单髁置换术术中截骨量更少,手术创伤更小,不需要进行输血,感染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安全性更高,康复速度更快。(3)单髁置换术更容易被患者“遗忘”。采用单髁置换术后患者保留了韧带组织中全部的本体感觉感受器。患者更容易感知膝关节运动过程中的力量变化、位置变化,感觉术后膝关节和正常关节并无明显差异,在经过康复训练之后,更容易“遗忘”这次手术,运动更加协调与自如。三、单髁膝关节置换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是什么?单髁置换术适应症:(1)局限于膝关节单侧间室的骨性关节炎,疼痛严重,需要接受关节置换手术治疗;(2)X线征象要求患侧间室关节间隙严重变窄,而对侧间室和髌股关节间室保留全层软骨者;(2)膝关节畸形:内外翻小于15°,屈曲挛缩不超过15°;(3)术前膝关节屈曲至少 100°的患者;(4)、膝关节周围韧带结构功能完整的患者。禁忌证:(1)炎性关节病变;(2)体重大于100kg,BMI指数>30的肥胖的患者;(3)对侧关节间室负重区有软骨严重破坏、伴有前交叉韧带损伤及髌股关节严重软骨损伤的患者。四、小结面对处于不同病变时期及程度的膝关节疾病的患者,作为一名关节外科医生,应于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对适合的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使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不仅能够降低治疗费用,更能降低术中术后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与感染的可能性;为患者带来更加良好的临床疗效。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