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33206

董志勇

乌镇互联网医院

减重中心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生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西北大学研究学者主要从事肥胖与代谢、胃肠肿瘤、腹壁疝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学术代表作:“三孔七步法袖状胃切除术”,“四孔七步法单吻合口胃旁路术”、“五孔七步法胃旁路术”和“基于膜解剖的腹腔镜袖状胃切除犬”。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全部
肥胖
减重
高血压
糖尿病
肿瘤
胃癌
AS
肠癌
营养不良

发布了文章

置顶

疝气的成因与治疗

今天3月7日是“疝气日来临,关爱健康,关注疝气。让我们共同了解疝气的成因,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提供及时的帮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关爱,传递健康,让疝气不再成为困扰。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内的某个器官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个部位。那么,疝气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疝气的成因与治疗。一、疝气的成因疝气的成因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大方面:先天性因素:有些患者由于先天发育不全,导致腹壁肌肉或腹膜存在薄弱点或孔隙。这类患者在腹压增大的情况下,如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容易通过这些薄弱点或孔隙突出,形成疝气。后天性因素:后天性因素主要包括手术切口、创伤、感染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腹壁肌肉或腹膜的完整性受损,进而形成疝气。例如,手术后的切口愈合不良,可能导致切口疝的形成;长期慢性咳嗽、排尿困难等导致腹压增高的疾病,也可能诱发疝气的发生。二、疝气的治疗疝气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年龄较大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保守治疗主要包括避免腹压增高的因素、佩戴疝气带等。然而,保守治疗往往无法根治疝气,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愈疝气的有效方法。手术原理是通过修补腹壁肌肉或腹膜的薄弱点或孔隙,恢复其正常解剖结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等。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逐渐成为疝气手术的主流方式。总之,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其成因多种多样,既有先天性因素,也有后天性因素。治疗疝气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尝试保守治疗;而对于症状较重或无法耐受保守治疗的患者,则应考虑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时,微创手术已成为一种趋势,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快的恢复速度。以上就是对疝气成因与治疗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患有疝气,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发布了文章

28岁小伙日饮四五瓶可乐,空腹血糖飙升至正常水平三倍

小张从小就是一个“胖墩子”,五岁开始,一天四五瓶可乐,八岁体重达到120斤。家人为了让他瘦下来,带他报了训练营,没成想,第二月就被遣送回家,原因竟是他鼓动其他小伙伴偷偷点外卖。28岁,小张血糖高达19.0mmol/L,是正常水平的三倍以上。小张入院时的身体体重和BMI指数“最喜欢喝碳酸饮料,一天四五瓶”“在酷暑的午后,拧开一瓶冰镇可乐,再将它“吨吨吨”的一饮而尽,感受二氧化碳在口中绽放,那股酸爽完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来自贵州贵阳的小张,五岁开始长胖,从小爱喝碳酸饮料,“最多的时候,一天喝四五瓶,特别是可乐“。八岁时,小张体重已经达到120斤。十八岁时,因为体重超标无法入伍,家人把他送去了减肥营。一开始减肥效果还不错,第一个月减了20斤,但从第二个月开始,小张开始鼓动营里的小伙伴偷偷点外卖,训练营还没结束就被通知家长提前接回了家。 小张入院时 小张爸爸对此举气愤不已,决定自己亲自带儿子锻炼,每天跑步五公里。“当时我在前面跑,我爸就开车跟在我后边,要是我跑不动了想要停下来,我爸的喇叭就不停地按。”小张的描述让在场的医护人员哭笑不得。 糖尿病三年,空腹血糖高达19.0mmol/L 通过运动,小张成功瘦身十几斤,并顺利入伍。在部队高强度训练下,他体重保持在正常、平稳水平。退伍后,由于缺乏锻炼加上不健康不规律的饮食生活习惯,小张很快就复胖了,体重反弹到250斤。 小张入院 肥胖除了给小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之外,还直接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25岁的他已被确诊为糖尿病,空腹血糖最高达19.0mmol/L,吃降糖药、打胰岛素成为生活常态。在之后的体检中,小张还被查出有高尿酸、高血压。“我今年才28岁,每天各种瓶瓶罐罐,说实话,我心里很慌,家人也很担心”。 术后希望尽早能有自己的宝宝 很巧的是,小张有个亲戚是医生,前不久刚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减重中心进修学习,从而了解了减重手术。在亲戚的介绍下,小张找到了减重中心主任董志勇进行了面诊。董主任综合评估小张各项检查结果后,建议其接受手术。 董志勇主任为小张实施手术中 2月22日,小张接受了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联合双通道手术。手术一切顺利,术后三天小张出院。对于术后的生活,小张表示说:之前胖,努力了好长时间都要不到孩子。瘦下来,身体各项指标正常了,恢复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就希望跟老婆尽早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术后一个月血糖恢复正常 术后一个月,小张很高兴地跟我们分享:他的血糖得到明显控制,已经回到正常水平内。 术前血糖 术后一个月血糖 董主任有话说 我们很高兴看到小张的血糖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好的缓解。众所周知,治疗糖尿病有“五驾马车”,指的就是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给出的糖尿病综合治疗法则,其中包括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改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血糖监测五个方面。与普通患者相比,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的患者通过单纯的内科治疗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这时候或可引入“第六驾马车”,也就是代谢减重手术。 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术等减重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肥胖症、糖尿病(糖胖症)的主流方式,经过六十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数十万成功案例的积累,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已成为一项成熟、被认可的方式。 减重手术通过限制减少胃的容量来减少食物对胃肠的过度刺激和食物的吸收,从而减少产生的胰岛素抵抗,人为减少了肠胃对食物的吸收,使血糖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发布了文章

广东人如何做到全国肥胖率倒数?揭秘他们的饮食之道

最近,有关"福建和广东肥胖率较低"的话题成为热门搜索,这主要源于一篇名为《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有34.8%的成年人超重,14.1%的人肥胖。在性别方面,男性比女性更易肥胖;在地域上,北方地区的肥胖率高于南方。特别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南方省份,其肥胖率在全国排名较低。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学术期刊《DiabetesObesityandMetabolism》(《糖尿病、肥胖与代谢》)上。广东人以美食闻名,但为何他们似乎不容易发胖呢?广东人之所以能够保持较低的肥胖率,主要归功于他们的饮食习惯。粤菜以其低盐低油而著称,烹饪方法多采用蒸、煮、炖等,既保留了食材的原味,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物中的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例如,北方人可能不太喜欢的白切鸡、清蒸鱼和白灼菜心等菜肴,却是广东人餐桌上的常见美食。广东人对蔬菜的热爱和要求极高,他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蔬菜。他们喜欢的蔬菜不仅要绿色,还要带叶子,而且最好是通过白灼或清炒的方式烹饪,以制作出地道的"广东青菜"。此外,广东人还有喝早茶的习惯,茶中的多酚类物质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和脂肪燃烧。广东人的饮食习惯与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4)》中提出的膳食模式非常吻合,其特点包括丰富的蔬菜和水果摄入,常吃鱼虾、大豆制品和奶制品,以及烹饪方式清淡少盐。因此,广东人较低的肥胖率并非偶然。如果你想像他们一样保持健康的体重,不妨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议,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发布了文章

过度肥胖也会导致营养不良,这是为什么?

尽管肥胖通常被视为能量过剩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营养均衡。实际上,许多肥胖者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必需营养素的缺乏。01 营养需求增加肥胖者因为体重较大,对营养素的需求相应增加。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即使能量摄入过剩,也可能出现营养不良。 02 饮食结构不合理 肥胖者的饮食中往往包含大量的高能量食物,如深加工食品、高糖饮料等,这些食物虽然能量密度高,但营养价值低,难以满足身体对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 03 代谢问题 肥胖常常伴随着代谢综合征,影响营养素的代谢和利用。即使摄入了足够的营养素,也可能因为代谢问题而无法有效利用。 04 不科学的减肥方法 一些极端的减肥方法,如极低热量节食或单一食物饮食,可能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加重营养不良的问题。 长期的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贫血、免疫力下降、骨骼健康问题等。 均衡饮食 选择多样化的食物,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控制能量摄入 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避免过量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 增加身体活动 适度增加身体活动,有助于提高代谢率,促进营养素的有效利用。 控制能量摄入 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避免过量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 专业指导 我们团队有专业的营养师提供一对一定制化营养方案,有需要可以留言。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发布了文章

饮食的双行线:五天自由与两天约束

5:2间歇性断食法,即每周有5天正常饮食,2天进行热量限制,利用身体在断食期间的代谢变化来促进脂肪燃烧。具体来说,当身体耗尽了容易获取的葡萄糖和糖原后,会开始分解脂肪以获取能量,通过控制热量摄入来达到健康和减肥的目的。作用原理1 胰岛素水平下降断食期间,胰岛素水平降低,身体更容易进入脂肪燃烧状态。2 成长激素增加断食可以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助于肌肉生长和脂肪减少。3 细胞自噬断食促进细胞自噬,这是一种细胞清理和修复的过程。如何实施?01 选择断食日:选择一周中的两天作为断食日,建议不要连续两天断食。02 计划饮食:在非断食日,保持均衡饮食,确保营养充足。在断食日,选择低热量但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03 保持水分:在断食日,确保摄入足够的水分,可以选择喝水、无糖茶或黑咖啡。04 适度运动:在非断食日进行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和促进健康。注意,在开始5:2间歇性断食法之前,应考虑以下事项:健康评估:在开始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确保这种饮食模式适合你的健康状况。 营养平衡:即使在断食日,也要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避免极端:不要在断食日完全禁食,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在实施任何新的饮食计划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发布了文章

隔日轻断食减肥怎么吃?

隔日断食减肥法(AlternateDayFasting,以下简称ADF)是另一种流行的间歇性禁食方法,它涉及在非连续的日子里交替进行正常饮食和严格禁食。通常包括在一天内正常饮食,然后在接下来的一天内严格限制热量摄入,通常不超过500卡路里。这种模式在非连续的日子里重复进行。科学原理01 快速减重由于热量摄入的显著减少,ADF可以导致快速的体重减轻。02 代谢调节ADF可能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03 心血管健康与16+8饮食法类似,ADF可能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血压。04 细胞修复与16+8饮食法类似,ADF可能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血压。05 激素调节ADF可能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助于肌肉增长和脂肪减少。如何实施?01 选择断食日确定哪些日子将是断食日,例如,每周一和周四。02 规划饮食在非断食日,确保摄入均衡的营养;在断食日,限制热量摄入。03 保持水分在断食日,确保喝足够的水,避免脱水。04 避免过度饥饿选择低热量但能提供营养的食物,如蔬菜和蛋白质。05 逐渐适应开始时可能会感到饥饿或不适,但身体会逐渐适应这种饮食模式。注意事项01 咨询医生在开始ADF之前,特别是如果你有任何健康问题,应该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02 个体差异ADF可能不适合所有人,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或有特定健康问题的人。03 营养需求确保在非断食日摄入足够的营养,以补偿断食日的热量限制。04 生活方式结合适当的运动和其他健康习惯,以获得最佳效果。隔日断食减肥法是一种有效的减重方法,但需要严格的纪律和计划。在实施ADF之前,考虑个人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和目标,并寻求专业意见。

发布了文章

轻断食新手必读:安全有效的实践指南

轻断食(IntermittentFasting,简称IF)是一种饮食模式,它不特别规定应该吃什么,而是着重于什么时候吃。轻断食的核心理念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断食,而在非断食期间则可以正常饮食。这种模式被认为有助于促进健康、减轻体重以及改善代谢健康。目的:1 体重管理通过减少总体卡路里摄入,帮助减轻体重。2 代谢健康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3 细胞修复促进细胞自噬,即细胞清除受损部件的过程,有助于延缓衰老。4 心血管健康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功能。常见方法 16:8方法最常见的轻断食模式,每天有16小时的断食期和8小时的进食窗口。例如,从晚上8点到次日中午12点不进食。  5:2方法 每周有5天正常饮食,另外2天限制卡路里摄入至500-600卡。 24小时断食 每周选择一或两天进行24小时的完全断食。  隔日断食 隔日断食:每隔一天进行一次24小时的断食。 好处: 1 促进脂肪燃烧:断食期间,身体会开始使用储存的脂肪作为能量 2 激素调节:断食有助于改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水平 3提高注意力和认知功能:一些人报告断食后感觉思维更清晰。 4 可能降低某些疾病风险:研究表明轻断食可能有助于降低某些癌症、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弊端 1 胃肠道不适:轻断食使身体频繁感到饥饿,可能引发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痛、恶心、反酸等不适症状。 2 营养不足:如果不正确规划,可能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的缺乏。 3 肌肉流失:如果断食期间卡路里摄入过低,可能会导致肌肉流失。 4 月经异常:长时间的轻断食使身体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影响到激素水平,对于女性而言可能引起经量减少、经期推迟等异常现象。 5 断食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情绪波动,如烦躁或抑郁。可能与正常的社交活动冲突。 注意事项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反应不同,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断食计划。 健康问题:有特定健康问题的人在开始断食前应咨询医生。 营养平衡:即使在非断食期间,也应保持饮食的营养平衡。 适量运动:结合适度的运动,避免在能量不足时进行高强度训练。 水分补充:在断食期间,确保充分补充水分。 最后,建议在尝试轻断食前咨询医生意见,特别是对于有特殊健康状况的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糖尿病患者等,应避免进行轻断食。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发布了文章

断食瘦身:是减肥的捷径还是健康的误区?

关于轻断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发布了文章

袖状胃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到底要不要手术?什么时候手术?

袖状胃切除术(SleeveGastrectomy,SG)是一种常见的减重手术。但是这种手术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人术后有时会导致胃食管反流病(GERD)。对于袖状胃术后发生GERD的患者,到底要不要手术,什么时候手术?选择什么手术?袖状胃示意图 袖状胃术3D模拟图 一、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1.症状持续或加重: 若患者在术后出现持续或加重的GERD症状,并且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PPI)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干预。 2.食管炎或巴雷特食管: 内镜检查发现严重食管炎(C级D级)或巴雷特食管(Barrett'sesophagus)时,尤其是经过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3.体重反弹或减重不足: 有些患者在袖状胃术后体重反弹或减重不足,同时伴有严重的GERD症状,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修正为其他类型的减重手术,例如Roux-en-Y胃旁路手术(RYGB),SADI-S等。 4.生活质量受影响: 当GER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实在无法耐受,例如导致睡眠障碍、慢性咳嗽、哮喘等症状,且其他治疗手段无效时,可以考虑手术干预。 二、手术选择 1.Roux-en-Y胃旁路手术(RYGB): 这是袖状胃术后GERD患者常选择的手术类型。RYGB手术不仅能有效减轻或维持体重,还能显著改善甚至消除GERD症状。 2.抗反流手术(如Nissen胃底折叠术或Dor手术): 对于不适合进行RYGB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抗反流手术。然而,由于袖状胃术后解剖特点,这类手术的效果和适用性需要谨慎评估。 图片胃旁路术 胃折叠术 三.总结 袖状胃术后发生GERD的手术时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建议在以下情况下考虑手术干预: 药物治疗无效或耐受性差 严重的食管炎或巴雷特食管 体重反弹或减重不足伴随严重GERD GERD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需要与患者和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发布了文章

中国肥胖日|打破关于减重手术的常见误区(二)

每年的5月11日是中国肥胖日,旨在提高公众对肥胖问题的认识。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减重手术作为治疗肥胖的一种手段,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然而,关于减重手术,很多人都存在一些普遍的误区。误区一:减重手术是减肥的“捷径”真相:减重手术并非减肥的捷径,而是针对严重肥胖患者的一种医疗手段。手术有其适应症。图片误区二:减重手术后可以随意吃喝真相:减重手术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饮食建议和生活方式改变。手术可以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但如果不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体重可能会再次增加。图片误区三:减重手术会导致营养不良真相:减重手术后,确实需要对饮食进行调整,以确保获得足够的营养。但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安排饮食,营养不良的风险可以降到最低。图片误区四:减重手术是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真相:减重手术可以显著帮助减重,但它不是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和定期锻炼。图片误区五:减重手术只适合年轻人真相:年龄不是决定是否进行减重手术的唯一因素。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肥胖程度以及伴随的疾病来综合评估是否适合手术。减重手术是治疗严重肥胖的有效手段,但它并非适合所有人,也并非没有风险。在考虑手术之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利弊,并在手术后遵循医嘱,改变生活方式,以维持健康的体重。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发布了文章

健康广东在行动:2024中国肥胖日活动聚焦科学减重与健康生活

2024年5月11日,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国肥胖日”,今年的主题为“减重有术、书写康健”,旨在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健康减重,进而书写健康生活新篇章。面对肥胖这一日益严峻的社会健康问题,广东医学界正积极采取行动,致力于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广东省医学会肥胖代谢外科分会携手广东省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病工作委员会、广东省医院协会减重代谢外科专委会以及广东省护理学会减重代谢外科专委会,这四大专业组织共同策划并开展今年的“中国肥胖日”活动。活动将包括线下的免费健康咨询和初步诊断服务,以及线上的健康知识讲座和互动问答,覆盖肥胖的预防、治疗和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以期为肥胖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发布了文章

从胃病发展至胃癌有多远?

最近,一位备受尊敬的抗癌斗士不幸去世的消息迅速攀升至热门搜索榜单,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他生前担任医生一职,在与胃癌进行了长达四年多的顽强斗争后,最终离世。目前,许多人的胃部都存在或轻或重的问题,尽管大多数情况并不严重,但董主任特别提醒大家,某类型的胃病,应予以高度重视,因为这些症状有潜在发展成癌症的风险。图源|网络胃病是一系列影响胃黏膜的疾病的总称,包括但不限于急性和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可能包括消化不良、胃痛、恶心、呕吐等。胃病本身并不直接转化为胃癌,但某些类型的胃病,尤其是那些伴随有慢性炎症的疾病,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例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如果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变化,最终导致胃癌。图源|网络 胃病向胃癌发展的潜在机制 01慢性炎症 长期的炎症反应可以导致DNA损伤和修复错误,增加细胞癌变的风险。 02幽门螺杆菌感染 这是一种与多种胃病相关,包括胃癌的细菌。它产生的毒素和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胃黏膜细胞的基因突变。 03胃黏膜萎缩 长期的炎症可以导致胃黏膜逐渐萎缩,增加了细胞癌变的可能性。 04肠上皮化生 胃黏膜细胞类型的变化,是胃癌前病变的一种表现。 除了胃病,以下因素也可能增加个体发展为胃癌的风险: 01年龄:通常在50岁以上风险增加。 02性别: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胃癌发病率。 03遗传:有家族胃癌史的人群风险较高。 04饮食习惯:高盐、高脂、熏制和腌制食品的摄入与胃癌风险增加有关。 05吸烟和饮酒:这些习惯可以损害胃黏膜,增加胃癌的风险。 06肥胖:体重超标与多种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董志勇主任实施手术中 预防胃癌的策略 01健康饮食 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 02戒烟限酒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以减少胃黏膜的刺激。 03定期体检 特别是有胃病史或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04及时治疗 对胃病进行及时和规范的治疗,避免慢性炎症的发生。 05了解家族病史 了解家族中是否有胃癌病例,提高警觉并采取预防措施。 胃癌的早期症状可能非常微妙,包括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等。因此,对于有风险因素的人群,定期的胃镜检查是早期发现胃癌的关键。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发布了文章

肥胖与抑郁:两个世界如何碰撞

近年来,肥胖和抑郁症的关系受到学界业界专家越来越多关注。慢性肥胖不仅仅可以损害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同时也会增加青少年的自卑感,从而产生抑郁倾向;反观之,抑郁症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肥胖,因为药物激素作用,加之饮食作息不规律等,体重更易呈现不受控趋势。可以说,抑郁和肥胖就像左右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小童,十六岁的花季少女,从小就是一个胖娃娃,由外婆抚养长大的她,3岁就已经50斤,初一120斤,初三150斤,之后一年时间里,迅猛长到190斤。不受控的体重给她的生活学习带来诸多烦恼。更令人心疼的是,一年半前,小童因为学习压力和身体焦虑,被确诊患上重度抑郁症。 小童入院时留下的照片 今天我们跟随她和她妈妈的视角,一起来聊聊她的烦恼和救赎的故事,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16岁女生: 近200斤的我,恐惧体育课 对于长胖这件事,我从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出生时我足足有八斤,外婆一直都很宠溺我,只要我想吃,没有不满足的,三岁时我已经50多斤了。 之后的时间里,我的体重一直都在稳步上升。在家休学后,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点外卖,酸辣粉、炒饭、烧烤、汉堡,只有口味重,嘴巴里才感觉到有味。因为担心喝奶茶会长胖,我只敢喝果茶,一周点三次。 小童入院时留下的照片 长胖后,最害怕的事情就是上体育课,800米跑步3分钟内合格,我要五分十秒才跑完。跳远,一米八五的及格线,我只能跳一米二。体育老师后来甚至把班级队伍拉到其他地方去上课,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呆在原地。我的班主任在食堂看到我打的饭菜,会直接问:“你为什么吃这么多?”同学更是如此,上初一后,之前关系很好的两个朋友,因为嫌弃我体型“壮硕”,突然就不理我了。 小童入院时留下的照片 凡此种种,都慢慢在我心里留下创伤,我也不想继续胖,但不知道该如何努力。 妈妈: 碍于她心理方面的障碍,我们也不敢逼她控制体重 她从小由外婆带大,三岁后我们就把她带在自己身边抚养。那时候总觉得孩子小,胖一点可爱些,不会想到有健康隐患。 随着她学习任务越来越重,我们管控也越来越严格,刚上初一,她就担心自己考不上高中,自我要求很苛刻,我们平日里管控也很严格,她产生越来越强的焦虑感。加上初中正值青春发育期,她对自己身材体重越发感到自卑。双重压力下,去年三月,我女儿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 小童入院时留下的照片 当时医生建议我们可以考虑通过减重手术把体重瘦下来,孩子回去后断断续续有在努力。碍于她心理方面的障碍,作为家长我们也不敢逼她太苛刻。 最近体检结果显示,女儿已经有高血压2级、胰岛素抵抗、重度脂肪肝、肝功能不全、高尿酸,高甘油三酯等问题。权衡许久,综合评估,还是觉得身体指标异常的风险大大超过手术风险,所以我就决定让她接受这一手术。 董志勇主任有话说 董志勇主任早查房 近年来,肥胖伴有抑郁症的青少年数量越来越多,因为身材焦虑所导致的自卑情绪,会引发抑郁倾向,治疗抑郁症的激素药物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体重。 在我们中心,有很多青少年瘦下来后,把抑郁症也甩掉了,完全就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我们也希望这个16岁的少女做完手术后,有一个非常好的改变。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发布了文章

去医院看肥胖要挂什么科?听听AI怎么说?

去医院咨询检查肥胖问题,通常可以挂以下科室:01内分泌科评估是否有内分泌系统疾病导致肥胖,如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02全科医学科 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进行初步的建议。 03临床营养科 获得专业的饮食指导和营养建议,可能根据肥胖的程度制定饮食方案。 04体检科 进行全面的体检,了解身体状况,给予初步的建议。 05普外科 对于一些需要手术治疗的肥胖患者,可能需要就诊普外科。这里指的普外科包括胃肠外科、减重中心或减重外科。 在就诊时,医生可能会进行以下检查和评估: 01详细询问病史:包括饮食习惯、运动情况、家族病史等。 02 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 03 实验室检查:如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等代谢指标。 04 评估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 01 生活方式干预: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加运动等。 02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克服减肥过程中的困难。 03 医学治疗:必要时使用药物或减重手术治疗。 就诊前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提前预约挂号,避免排队等待时间过长 2准备好相关病史资料,以便医生了解病情 3记录近期的饮食、运动和体重变化情况 4如有特殊需求或疑问,可提前咨询医院客服或相关科室 听听董主任怎么说 其实肥胖去医院看以上哪个科都可以,各专科医生都会根据相关检查和相关的检查报告进行评估是否属于专业,或推荐相应的专科治疗。 但是从减重外科医生的角度或我个人的角度看,去医院看肥胖应该找减重外科,理由有以下几点: 01减重外科医生不只是做手术的医生,减重外科是以减重手术为核心,多学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呼吸睡眠科、呼吸科、心内科等等)联合诊疗,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的过程。所以减重外科医生更能从多学科多手段的整体思维上出发,根据患者的检查情况进行分层管理,以哪个科的病症为主就先去哪个科,现在有些医院减重中心可以实现MDT门诊诊疗模式,一次性看完所有科室,当天制定最终的减重方案。 02 减重外科医生的认知相对比较全面客观,了解各种减肥方案的适应症,优缺点。包括内分泌科、营养科、肝病中心、中医科、针灸科、整形美容科等等都有不同的减重方案,其实都是有针对性的,不能说哪个科不好,哪个科好,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来制定方案。不能出现这个科说那个科不好,那个科说这个科不好,经常让患者摸不着头脑。所以减重外科更能团结多学科共同诊治制定最佳的减重方案给到患者。 03 减重外科医生接受过专门的培训,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为你提供最有效的肥胖治疗方案。他们了解各种减重手术和非手术方法的优缺点,能够为你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或都给予推荐最适合的科室。 04 减重外科医生通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营养指导、运动建议、心理支持、不良习惯的改变建议等,有也有助理或营养师,帮助患者从多个方面改善体重和健康状况。他们不仅关注减重手术的效果,还注重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05 减重外科手术通常是安全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减重外科医生有能力评估你的整体健康状况,确定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选择最适合你的手术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风险。 06 减重外科团队通常会为患者提供长期的支持和随访,有专业的专科护士或个案管理师,帮助他们在手术后保持健康的体重和生活方式。他们会定期检查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长期健康和幸福。 因此,如果你去医院看肥胖问题,找减重外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他们能够为你提供专业的治疗、建议和支持,帮助你有效地减轻体重并改善健康。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发布了文章

发病率近年呈爆发式增长!高体重指数者罹患此癌风险约增加9%

近二十年来,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及地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均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是发病率增长最为迅速的癌种,在女性15-59、男性15-44年龄段中发病率最高。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东亚是甲状腺癌的高发地区,其中又以韩国和中国华东地区为甚。根据2022年中国癌症中心发布报告,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从1990年的1.4/10万上升至2016年的14.65/10万,其死亡率也在逐年缓慢上升,5年生存率为84.3%。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为男性的近3倍。在2022年全国数据中,甲状腺癌已在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研究人员认为,这种高增长趋势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图源网络)首先,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更多的甲状腺疾病得以被发现和诊断。其次,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都可能是导致甲状腺疾病增多的原因。此外,肥胖也被认为与甲状腺疾病有关。高体重指数者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约增加9%。研究表明,肥胖可能是甲状腺癌发病的风险因素之一。肥胖与甲状腺癌的临床不良病理特征存在相互关联性,肥胖人群中甲状腺癌的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等代谢紊乱,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而增加甲状腺疾病的风险。同时,肥胖还可能导致慢性炎症状态,这也可能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有关。因此,控制体重、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图源网络)在治疗方面,甲状腺疾病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来治疗,传统开放手术通常会在颈部留下一条“毁容式”刀疤,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可实现手术切口微小化,美容效果好,并能利用腔镜放大作用,更好识别和保护如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甲状旁腺等重要结构,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当然,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传统甲状腺手术图源网络)(微创甲状腺手术图源网络)如何预防甲状腺癌?PART.01保持心情愉快:有研究发现,经常感到有压力的人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性是压力较小者的2.127倍;爱生闷气的人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性是不爱生闷气者的3.429倍。PART.02远离电辐射及放射性物质: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更需避免,家长尽量避免主动要求做CT、X光等检查。电脑、手机、电视等物品的辐射量相对较低,大家不必过于担忧。PART.03定期体检:35岁后,尤其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彩超;妊娠女性必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备孕前,推荐女性筛查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相关指标。PART.04饮食规律健康、积极锻炼。少熬夜:做到劳逸结合,规律生活,避免过度劳累。部分素材来源|羊城晚报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发布了文章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如何便捷地挂到董志勇主任的号

如何挂董志勇主任的号?01线下门诊问诊0102030402线上物联网问诊01020304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发布了文章

减重医学必备书单推荐——《减重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在医学领域,减重手术已成为治疗严重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伴随着手术成功率的提升,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也成为了医疗专业人士必须面对的挑战。《减重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一书,是第一本汇编减重手术并发症这一领域最新预防和管理战略,由全球众多减重代谢外科医生主编,朱孝成、董志勇、王勇主译而成。重点是手术质量和过程改进。范围涵盖了从常见的并发症,如:渗漏,出血,伤口感染,静脉血栓栓塞;到罕见但致命的并发症如:韦尼克脑病和横纹肌炎以及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包括内疝,肺栓塞,和出血的紧急管理。本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不仅涵盖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还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分析,将作为一个实际的临床指南为下列学科的医护人员提供指导,包括:减重代谢外科,全科,护理,心内科,消化内科,呼吸科,儿科,麻醉科,心理科,及营养科。为减重手术术前、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提供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合理化建议,能够帮助快速诊断,提供预防策略和提出最佳综合治疗方案。(ISBN:9787117342490,出版时间:2023年3月)它不仅增强了医疗团队对并发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更为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满意度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在面对日益增长的肥胖问题时,我们有责任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减重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一书,正是医学领域人才提升专业技能、优化患者治疗效果的宝贵资源。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患者带来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发布了文章

减重医学必备书单推荐——《袖状胃切除术》

在肥胖和代谢疾病的治疗领域,袖状胃切除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术选择。为了帮助医疗专业人员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手术的各个方面,本书《袖状胃切除术》应运而生。本书由MichelGagner、AlminoRamosCardoso、MarianoPalermo、PatrickNoel、DavidNocca等国际知名外科专家联袂主编,董志勇、朱孝成、朱利勇主译。不仅系统地介绍了袖状胃切除术的历史演变,还深入探讨了手术的适应症、技术细节、并发症处理、术后管理,以及手术修正技术等多个方面,为肥胖代谢外科医生提供了一部深度与广度兼具的专业指南。书中的内容实用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医生提升在肥胖代谢外科手术领域的专业能力。无论是对于初入该领域的年轻医生,还是希望进一步提升技能的资深专家,本书都能提供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的指导。通过阅读本书,医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袖状胃切除术的适应症,掌握精准的手术技巧,有效预防和处理并发症,以及进行术后的全面管理。此外,本书还特别关注了修正技术,为医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策略。书中的案例分析和图表解说,使得复杂的手术流程和理论概念变得直观易懂,便于医生们快速吸收和应用。此书的出版,无疑为广大医疗工作者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知识资源。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这一手术的方方面面,为减重患者带来更健康、更有希望的未来。

发布了文章

重磅!我院被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所评为“减重代谢外科全国示范中心”

2024年3月30日,减重代谢外科规范化建设与质量提升项目2023年度总结会议在北京召开。我院获得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颁发《减重代谢外科全国示范中心》认证。这是“国家卫健委减重代谢外科规范化建设和质量提升项目”全国最高级别的示范中心认证。我院胃肠外科一区/减重中心董志勇主任代表医院接牌。据悉,为构建一个旨在促进中国减重代谢外科领域标准化发展和质量提升服务的体系,以减少或避免肥胖病人在术后并发症和负面事件的风险,并推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在减重代谢外科治疗方面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和同质化的水准,2023年2月18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国家卫健委医管所”)主办的“减重代谢外科规范化建设与质量提升项目”在海南博鳌论坛正式启动。全国超130家单位报名参加此项目。 图源网络 2023年8月11日,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专家组一行来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减重代谢外科规范化建设与质量提升项目”现场考察审核。专家团队就医疗机构专科设置、手术量及手术类型、外科医师人员梯队、专科护理管理水平、专科诊疗硬件配备、数据库及患者随访、临床路径及标准流程、并发症发生和处理能力、临床科研及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和评分。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荣获“减重代谢外科全国示范中心”称号,全国最高级别的示范中心,这是对医院在该领域长期努力和专业精神的认可。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发挥其在临床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培训方面的优势,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为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科学、规范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还将加强多学科协作,推动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和创新。此外,作为全国示范中心,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积极推动与其他医疗机构的交流合作和减重外科培训,总结推广经验,为推动全国减重代谢外科的共同进步贡献力量。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发布了文章

胃癌几乎是吃出来的?

当谈到胃癌时,人们常常会联想到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事实上,胃癌几乎可以说是吃出来的。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而其中,饮食因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饮食不规律不卫生 暴饮暴食、爱吃重口味的食物,这些不良习惯容易引起胃病,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胃癌。 首先,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胃癌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量食用腌制、熏制、烤制、煎炸等高温加工食品,摄入过多油脂、胆固醇和盐分,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都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此外,缺乏膳食纤维、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饮食结构也容易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进而诱发胃癌。 其次,饮食中的致癌物质也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如亚硝胺类化合物、多环芳烃类物质等都是潜在的致癌物质,它们存在于烟熏食品、烤肉食品、烤鱼等食物中,长期摄入会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此外,饮食与胃癌的关系还体现在饮食习惯对胃肠道健康的影响上。过度饮酒、吸烟、暴饮暴食、饥饱不均等不良饮食习惯会损害胃肠道黏膜,增加患胃癌的可能性。而均衡饮食、多样化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则有助于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因此,董主任提醒大家,要预防胃癌,关注饮食健康至关重要。建议大家保持饮食多样化,减少高油脂、高盐分、高糖分、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量,适量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同时避免暴饮暴食、过度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只有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才能有效预防胃癌,让健康远离我们。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努力加载中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