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了您的健康打开
关注数内容数
218

李嘉明

乌镇互联网医院

主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神经外科

全部动态
文章
视频
回答

发布了文章

帕金森患者最需要的是什么?

       帕金森病多数人都有所了解,被誉为“老年人杀手”,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症状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如身体像筛糠一样震颤,又如木乃伊一般僵硬,还会出现小碎步,向前冲,平衡差,吞咽困难、面具脸等等,身体上的症状继发的会产生一些生理上的变化,70%的帕金森病患者都会出现抑郁、焦虑、自闭不愿意与人交往等,下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帕金森中心讲解帕金森病人的疾病护理和日常生活养护。        一般来说,早期轻症患者(65岁以下,患病3年以下)的肢体功能受损程度较轻,家属应该鼓励患者尽可能的自己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中事情,如自己穿衣、系鞋带,多散步等等,患者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等因素,积极从事一些力所能尽的体力劳动和适度的锻炼。做家务、散步、爬山、打太极、养花、种菜、织毛衣、写毛笔字、歌咏等活动不仅有助于预防关节挛缩和关节僵硬,还可以改善平衡能力等,并且舒缓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当然患者做多大的运动量应坚持个性化原则,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也可以在家属的陪伴下进行。        除了身体上的锻炼,家属还应该做到的是心理上的呵护和关心,多数帕金森病患者由于患病后觉得郁郁寡欢,不愿意和人接触,久而久之容易造成抑郁等心理精神因素,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家属早期的心理呵护非常重要,只有家庭的温暖才可以让许多帕金森病患者并不孤单,在抗帕金森病的治疗道路上才可以勇敢走下去。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帕金森病人选择正规科学的医院接受治疗,许多患者患病后由于对此病的不了解等,或者家庭不重视导致帕金森没有在早期得到很好的控制,从而加速了疾病发展速度,这是难以挽回的,所以患者以及家属尽量选择国内知名度口碑较好的公立三甲医院神经内外科接受正规治疗。        当疾病进入中晚期,由于患者的肢体活动出现明显的障碍,如何避免跌倒、误吸、褥疮、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就成了日常照料和护理的重点。 总之,日常的照料和护理帕金森病都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然患者早期合理有效的治疗可以很大程度延缓疾病的发展速度,对于中晚期用药效果不佳的帕金森患者来说,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选择外科手术脑深部电刺激术更好的控制震颤以及僵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感。

发布了文章

为什么帕金森病患者都会出现“开关现象”

       石大爷今年61岁,在6年前出现了也就是2009年10月份出现了右手不自主的抖动的现象,在安静的时候比较明显,活动时会减轻,情绪激动可加重,入睡则消失,由于症状并不严重,并未得到石大爷的重视,直到2010年5月份,石大爷的右侧下肢也出现运动障碍的显现,看到事态的严重性后,石大爷连忙赶到当地的一所医院的神经内科,最终被诊断为帕金森病,给予口服左旋多巴和安坦片,一天三次,一次一片。        吃了一段时间后石大爷赶到效果并没有初期那么好,再次去医院进行药物调理,药物加量到一天四次,一次一片,连续服用一个月后石大爷感觉效果不明显,又再次调整到一天五次,一次五片,由于大量药物导致石大爷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以及心慌的现象,石大爷自行停药后,出现了严重“开关现象”整个人好像随时会“断电”一般,石大爷有时候忽然的肢体僵硬,无法行走,脚上好像带了脚铐一般,这个期间称之为“关”,未经过任何治疗后,又忽然僵硬感消失,自行活动,这个期间称之为“开”。        这对石大爷造成巨大的生活困扰,也让整个家庭痛苦不堪。 帕金森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开关现象”        这是因为长期应用一种疗法或单方单药往往容易引致类似“开关”现象等副反应。因此,患者即使已被确诊,也应定期请专科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年龄症状类型和严重程度、功能受损状态,按照‘最小剂量,最佳效果,细水长流,不求长效’的用药原则,可减轻这些症状。 帕金森患者如何避免应对“开关现象”        首先在用药上,帕金森病患者应该规范科学化,应该从控制疾病的最小剂量开始服用,不可一味大量服用药物,从而破坏了帕金森病规范化的治疗系统。其次患者可在早期选择外科手术的介入,减少服用药物的剂量,消除或减轻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增加“开”的时间、脑起搏器手术尤其是起立、开步、转身、翻身等中线症状得到最佳治疗,也是国际上推崇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佳方式。

发布了文章

帕金森患者开机后全家都哭了

前言:        2016年5月25日,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了。可对于张老一家人来说,确显得格外隆重与特别,这一刻仿佛等待命运宣判重生。张老全家人翘首期盼,一袭白衣犹如菩萨显灵,此刻白大褂更显庄严。        张老的老伴,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一个女儿,一个女婿,此刻都屏气凝神期待着这一刻的出现。张老坐在轮椅上,只见“白大褂”用了一个长方形的东西,操作一番后,张老原来坐在轮椅上无法行动的四肢竟然开始微微有感觉了,在“白大褂“的鼓励下,张老站立了起来,“迈开步子,走几步看看”在家人的鼓励下,张老站立起来,接着迈腿摆臂像正常人那样走路,这一幕是张老以及全家人期盼已久,当张老返回走过来时,老伴张开臂膀给了张老一个大大的拥抱。再一看,全家人的眼中都噙满了喜悦、激动的泪水。 忽得怪病 张老觉得自己的生命被宣判“到期了”        张老先生今年71岁,是安徽凤阳县的一名工厂退休人员。一向身体健康的张老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得这种病!时间追溯到六年前,张老65岁时,于2010年间没有任何前兆的出现了右侧手部震颤无力的现象,并且一天比一天严重,忐忑不安的张老于当地就诊,被诊断为“帕金森病” 在当地的县城里,这是一个闻所未闻的疾病,张老被确诊的哪一天,他觉得就是他生命被宣判“到期”的日子。 脸上难见笑容 原来药物也不是万能的        当地医院给张老进行了药物调理,口服美多芭四分之一片,一次三次,服药后张老感觉症状明显改善,半个小时后起效,药效维持在5个小时。就这样用药控制着帕金森病,因为初期药物控制的还不错,张老全家人也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儿女每年的都会抽出时间陪张老各地走走,散散心。        到了2015年时,张老明显感觉吃吃药已经力不从心了,症状也从右侧手抖延生到左侧手抖,同时原有肢体症状逐渐加重,张老的双下肢也逐渐僵硬,翻身起床十分困难、偶有吐字不清楚的症状。原来脸上逐渐有笑容的老张,脸上再难以看见笑容了,随着症状加重,随着的就是药物的加大,一天服用将近5片美多芭,可药效确只能维持两个小时,看着老张每天痛苦的生活着,家人们医院跑了无数次,连内科医生束手无策。叹息命运不公!又无力挽回! 一个视频 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2016年4月初,张老的儿子在网上无意看到了一个视频,正是这个视频让张老重获新生!是一期央视11套播出的《健康之路》——帕金森病早知道 ,该节目与2016年4月11日播出,正是帕金森病日,当时获得巨大反响,节目中所提到的四医大唐都医院主要是采用脑深部电刺激术,类似于心脏起搏器,通过神经调控技术,达到控制帕金森患者的震颤、僵硬以及运动障碍等,改善率在80%以上,术后医生会通过一个程控仪调节刺激参数,俗称“开机”,开机后帕金森病患者便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行走、达到独立生活的能力。更神奇的是,原本患者需要来院在医生评估下进行刺激参数的调节,而现在最新的技术为患者无需来医院进行调节,远程程控技术方便异地不方便的患者。        看到这个视频后,张老儿子立即联系了节目中的医院,全家商量后于4月17日连夜坐火车途径14个小时到达医院,在唐都医院神经外科106的专家门诊中见到了王学廉教授,经过详细评估后,张老全家一致决定采用这项最先进的手术来修补自己僵硬震颤的肢体。 患病6年 自己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        2016年4月19日张老在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经过三天的术前评估和美多芭冲击试验后,张老的术前评估十分乐观,于25日进行了双侧的脑深部电刺激术,医生表示手术顺利,术中测试良好,并且术后张老精神状态较好。        一个月后,需要开机调整刺激参数,于是就有个开头那一幕,张老在程控师的操作下,调节刺激参数后,张某原来震颤的双侧上和下肢立即得到控制,并且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全家人都激动万分,张老坦言自己得了这个病心理压力十分大,现在看到效果这么好,之前抑郁的情绪早已经消散无影。并且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也充满的希望和动力。

发布了文章

帕金森患者药物治疗出现“剂末”现象后该如何是好

       66岁的老李是一名患病5年的帕金森患者,5年前因为右侧手抖开始发病,并且伴有走路缓慢,小碎步,面具脸等,最终在医院被确诊患上帕金森病,老李一直按照医生给开的药物进行服用,早期服用美多芭和安坦效果控制较好,但是患病四年后,老李表示用药效果越来越差,一天甚至吃美多芭达到4,5片,但是效果仍然很差,出现了“剂末现象”以及“晨僵”还有“异动症”,让老李痛苦不堪。        特来到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王学廉教授的门诊,希望能够让主任看看自己的病情,给予好的治疗建议,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帕金森病患者“剂末现象“的概念。        剂末现象是长期应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后期出现的一种药效减退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左旋多巴的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比如用药初期复方左旋多巴的药效可以维持4小时左右,服用2~3年以后,复方左旋多巴的药效仅可以维持3小时甚至更短,如不增加给药次数,在用药间隔就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加重或清晨症状恶化的情况。 针对出现“剂末现象“的帕金森病人可以这么做        帕金森患者出现剂末现象时有效的对策就是增加左旋多巴的给药次数,缩短给药间隔,或者使用息宁控释片。左旋多巴的半衰期仅为1小时,相对比较短,增加左旋多巴的给药次数或使用息宁控释片,可以使稳态血浆药物浓度维持在一个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如果此方法不能改善剂末现象,就可适当增加左旋多巴的用药量,或联合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森福罗,泰舒达)、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思吉宁)、COMT抑制剂(托卡朋、恩他卡朋)等改善症状。

发布了文章

37岁的新疆患者千里迢迢前往西安只为解除十年疾病

       37岁的贾女士生长在新疆克拉玛依,从小就是班里的文艺委员,多才多艺的贾女士通过业余时间考取了瑜伽教练证,爱美的贾女士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出现面部怪病!        原来27岁时贾女士出现了右侧眼睑抽动,初期认为自己过度劳累,贾女士并没有放在心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眼睑抽动逐渐频繁,一天发作十几次,每次都是数秒,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贾女士并未去正规公立医院,而是选择附近的一家中医针灸诊所进行了针灸治疗,可是并未见好转,右侧眼睑抽动发展到脸部以及嘴角抽动,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面部就像不收控制似的开始做“鬼脸”,这让爱美的贾女士痛苦不堪。        每次出门前,贾女士都要全副武装一番,带上口罩、帽子用来遮盖面部抽动的缺点,这也对贾女士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013年贾女士通过打听去了当地的医院神经内科,拍了头颅CT排查了其他脑部病变,医生诊断贾女士患上的这种面部怪病为“面肌痉挛”,因为患病时间较久,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神经内科医生建议贾女士进行手术治疗,因为当地医疗技术有限,建议贾女士可以去国内较大的三甲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经过反复打听后,贾女士决定去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一切准备就绪后,贾女士千里迢迢坐飞机前往唐都医院,带着战胜疾病的最后一线希望和医院的信任,贾女士不远万里来到了唐都医院。        在王学廉教授的门诊中,贾女士再次进行了头颅核磁的检查,经过病例讨论,贾女士面部神经存在血管骑跨的现象,这就是导致贾女士面肌痉挛的罪魁祸首!那么有什么方式可以彻底根治面肌痉挛呢?王学廉教授介绍说:目前根治面肌痉挛的最佳方式是外科手术显微血管减压术,主要通过检测到压迫的神经和血管,通过微创技术耳后开刀,用显微镜探测到病变的神经血管,用特殊材料分隔开后,这种不自主的抽动立即消失,当然手术是在精密下进行,十分考验医师的手术经验和技术,必须选择正规公立三甲医院神经外科进行。        2015年11月4日贾女士在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顺利进行了显微血管减压术,手术为时3个小时,术后恢复的非常好。至今贾女士的面部抽搐再未复发,在对方电话中贾女士高兴地说,自己又重生了!感谢医院!感谢王学廉教授!

发布了文章

31岁的扭转痉挛汉子治病六年漫漫路终见光明

       刘某,男,西安80后,今年31岁,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应该是奋斗打拼的年龄。可是刘某确与同龄人不同的是,因为自己6年前突发的一场怪病让这个本该奋斗的人生路上充满崎岖。        6年前追述到2010年3月份,刚过完年,本来打算高高兴兴地上班,可是刘某在没有明显诱因出现了肢体不自主的扭动,主要为上半身,尤其是紧张的时候这种奇怪的扭动加重,就仿佛“中了邪”一般,夜晚睡觉时这种奇怪的扭动也自行消失,这对做销售的刘某来说是巨大的心理魔障,辞掉工作后刘某来到了西安一所公立三甲医院,医生给开了安坦口服,但是效果并未有所好转,并且安坦的副作用较大,刘某精神恍惚,无奈之下只能停用安坦。        看着家里唯一的儿子得了这个怪病,刘某的父母心急万分,一家子陷入困境,全家四处打听医院,2012年刘某前后去了上海华山医院、北京宣武医院等,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服用美多芭以及安坦,刘某的症状有所缓解。就这样一直服药到2014年,由于药物已经出现严重耐药性和副作用,刘某当北京某三甲医院进行了右侧苍白球毁损术,可是术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刘某失望之余甚至想到离开这个世界,可是每当看到为自己操劳白了头发的双亲,刘某在夜深人静时又再次燃起对抗疾病的信念。        刘某患病期间,一直在努力查阅自己所患的疾病以及国内外的先进治疗手段, 2016年3月份刘某在朋友口中了解到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可以治疗此病,并且是国内较早开展此病的三甲医院。刘某与3月15日前来唐都医院王学廉教授的门诊,经过评估后刘某所患的疾病专业名称为“扭转痉挛”临床以肌张力障碍及四肢、躯干以至全身剧烈不随意扭转为特征,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多见。        进行了详细查体后,王学廉教授建议刘某可进行单侧的STN核脑深部电刺激术,主要通过微电极神经调控达到控制缓解症状的作用,刘某与2016年3月20日在王学廉教授主刀下进行了脑深部电刺激术手术,术中测试良好,手术为时4个小时,顺利完成后,一个月后刘某进行了开机程控,开机后在医生的参数调整下,刘某原来扭转的身体慢慢转向正常,看着自己居然能像正常人一样迈步行走,这个31岁的汉子留下了激动的眼泪。

发布了文章

31岁的吸毒者自述:毒品让我付出巨大的代价!

       阿亮自述:        六年前一次聚会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因为好奇和欲望我接触到了白粉,一群人围在一起,像是远古人分食着狩猎来的残羹。透过打火机那一束束火苗,我彻底沦陷了,看着他们捧着锡箔纸享受的表情,好奇心让我尝试了第一口,我咳出了眼泪,紧接着第二口、第三口···我感觉身体麻麻的,全身上下起了鸡皮疙瘩,闭起眼彻底心智迷乱,什么烦恼忧愁一律统统不见了,我只觉得我身体很轻很轻。        第二次接触白粉是两周后,因为第一次那种美妙感觉太好了,我又情不自禁地尝试了,那段时间我心里白天黑夜都是想抽,睡不着觉,根本没办法聚精会神。我开始性格改变,我不爱在阳光下,我只想找到一个黑暗没人的角落,开始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        我开始欺骗我身边的人,包括我最爱的家人,我想尽一切方法骗到钱,然后立马去买白粉,清醒的时候我会痛苦纠结,难道我就要这样过我的一生吗?短暂的快感后才是真正让人感到恐惧的就是那种未知的恐慌。        这是一名31岁的吸毒者阿亮形容第一次接触白粉时的情景,随之而来面临的就是阿亮的心瘾,每次想吸毒时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家里杜绝了阿亮的经济来源为的就是让他戒掉白粉,可是吸毒后丧失道德,人性泯灭,阿亮一次次撬开家里的柜子翻钱,骗钱,借钱,看着原来懂事贴心的儿子变成像个魔鬼一般,阿亮的家人唯恐不及,只能恨铁不成钢。31岁的阿亮一事无成,欠了一屁股的债,2013年被强制戒毒所三个月,出来后阿亮也痛下决心洗心革面,戒断49天后,因为电视上播放一个吸毒片段,让潜伏在心底的欲望再次燃烧,阿亮又失败了,他再次复吸。        2015年年底,一个视频引起的阿亮的注意,央视的《见证》栏目播放了一个因为吸毒而陷入绝境,最终在四医大唐都医院进行了一种微创手术戒毒,视频资料中详细介绍了手术戒毒的原理和效果,术后这个年轻人重获新生。得知国家有这项技术后,阿亮抓住了拯救他的最后一根稻草,第二天前往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办理好一切手续后,等待他的将是重获新生,愿天下永无吸毒人!        阿亮只是万千吸毒者的缩影,那些吸毒者总是以为自己有钢铁般的意志能扳倒毒瘾,但几乎10个想依靠意志力戒毒的全部都会失败。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剩下的是一个家庭的破灭。

发布了文章

再探手术戒毒术

       “戒毒后,感觉像个人了,走在大街上,腰能挺起来。”近日,戒毒者刘原(化名)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接受医生随访后对记者表示。自2014年5月在该院接受“脑深部电刺激(DBS)”的手术戒毒后,刘原保持未复吸,并在术后结婚,妻子也成功怀孕。        当日,共有3名戒毒者进行了例行随访,自2004年11月原国家卫生部叫停手术戒毒的临床服务后,唐都医院获准继续进行临床研究,并分两批次对10名成瘾患者进行了DBS手术戒毒治疗。        “戒断后复吸是目前成瘾治疗的难点。”唐都脑科医院院长高国栋告诉记者,2000年唐都脑科医院首创了NAc(伏隔核)毁损治疗吸毒成瘾,历经15年的临床研究和探索,进一步完善了攻克吸毒成瘾这一重大医学和社会难题的新技术。        《2015中国禁毒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手术戒毒能否从临床研究走到临床治疗,仍待观察和研究。 成瘾是病        社会对“吸毒成瘾是一种病”的认识是一个渐进过程。通常认为“吸毒是一种社会行为异常”,归为社会问题或道德问题,对应的治疗往往是“强制戒毒”、“精神心理咨询”。        “首次吸毒是社会问题,成瘾之后就是生物医学问题。”唐都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王学廉对记者表示。        王学廉说,毒品种类虽然多样,但本质上都是刺激人产生大量的多巴胺。“患者吸毒成瘾后,会引发‘毒品记忆因子’的产生,这种奖赏机制被记住了,就会绑架患者的行为决策,以后就反复重复、强迫使用而难以自拔”。        所以,成瘾是一个从“偶发吸毒”到“习惯吸毒”再到“强迫吸毒”的过程,是一种慢性疾病。        目前成瘾治疗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脱毒治疗,二是预防复吸。第四军医大学陈磊博士向记者介绍,目前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成瘾者对毒品的躯体依赖,但均不能有效地降低成瘾者对于毒品的心理渴求、防止“复吸”,导致半年内的复吸率高达97%。        吸毒者大脑内形成的“病理性快乐中枢”,给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了基础。高国栋告诉记者,1998年唐都脑科医院通过大量动物试验验证了这一理论,并在2000年首次进行探索性临床研究,初步确定了伏隔核的手术坐标。        由于伏隔核从未作为立体定向手术靶点,而且其最长径仅为10mm,位于大脑深部,紧邻脑干,如何准确定位是首要难题。        陈磊解释说,通过解剖学初选、影像学定位、电生理微调、脑功能验证等手段,建立了伏隔核多元间接定位技术,实现了该靶点的精确定位并通过射频热凝技术精确毁损。        换而言之,“毁损术”将吸毒者大脑内的“病理性快乐中枢”进行定点毁损后,消除“心瘾”,使吸毒者从毒瘾痛苦环境中解脱出来。 创新争议        据统计,在2004年11月原国家卫生部叫停手术戒毒临床服务前,唐都医院用“毁损术”治疗患者272例,术后随访期1年以上,其中无复吸高达189例。        唐都医院对外公布研究结果后,2004年初国内近20家医院开展了类似的“毁损术”戒毒,半年内做了1160余例。        高国栋对记者表示,各医院一哄而上开展手术戒毒,手术适应症的把关不严,毁损靶点的个数存在差异,戒毒手术疗效良莠不齐,部分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最终招致叫停。        叫停风波之后,唐都医院被允许继续进行临床研究。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资助下,2009年唐都医院牵头对手术戒毒5年以上的患者进行全国多中心回顾性随访研究。        从122名随访到的患者中发现,未复吸患者75名,被认定复吸患者47名;术后复吸主因是生活负性事件、缺乏社会家庭关心,次因是对毒品持续存在的心理渴求(毒贩引诱、无法摆脱原有吸毒环境),最后是躯体因素影响。        这次随访研究后,2012年7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审定并通过了《药物成瘾外科治疗专家共识》,认为:药物成瘾外科治疗的长期操守率(即未复吸率)远高于目前任何一种常规戒毒疗法,是防复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伏隔核(NAc)是戒断后防复吸有效的手术干预靶点。        虽然效果得到肯定,但陈磊也指出,“毁损术”毕竟是一种不可逆的有创手术,在毁损靶点的同时,也可能影响该核团及其周围脑结构的正常功能,引发相关并发症,在医学伦理学上有一定的争议。 多靶点刺激        能否既不破坏伏隔核的结构,又能有效防止复吸呢?近年发展起来的脑深部电刺激(DBS),进入了科研人员的视野中。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我们将DBS用于成瘾治疗的探索,在恒河猴实验中取得良好疗效,并于2011年开展DBS戒毒的临床研究。”陈磊说。        第一批纳入临床研究的2例患者,成瘾多年且尝试多次戒断但均复吸,利用立体定向手术技术,植入美国美敦力公司制造的用于运动障碍疾病治疗的电极和刺激器。        结果是1例术后半年内复吸,1例至今保持操守。课题组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成瘾刺激模式与运动障碍刺激模式有区别,运动障碍的刺激电极触点较小,导致刺激范围有限,患者术后复吸可能与干预强度及范围不足有关。        2014年4月,唐都医院重启DBS治疗吸毒成瘾临床研究项目,第二批纳入了8例患者,植入产品采用了苏州景昱医疗器械公司研发的戒毒型DBS电极和刺激器,并以伏隔核(NAc)为基础进行脑内多靶点联合刺激。        景昱医疗董事长宁益华告诉记者:“根据医院临床研究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调整并创新产品功能,也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目前,1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失访,其他7例均保持操守。其中,5例患者术后找到了临时或稳定工作;2例患者的妻子术后成功受孕,有1例已健康生产。        “术后随访发现,防复吸是有效的,刺激参数相关的并发症是可逆的。”陈磊告诉记者,从早期的“损毁术”到单靶点DBS戒毒探索,再到以伏隔核(NAc)为基础的脑内多靶点联合刺激,手术戒毒的发展完善将为成瘾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发布了文章

你有抑郁症吗?请看“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内心独白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内心独白——        四年前,我开始有身体不适感,后脑就如同终日压着一块大石,昏昏沉沉瞌睡不止。相伴而来的是理解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开始明显走向下滑,这对刚换了一份新工作的我来说着实艰难。        直到有一日清晨我终于头痛难耐到无法上班,于是,我去了医院。        医生的诊断是脑供血不足,开的一堆药有些许的疗效,缓解了我的头痛,但并未卸下我脑中的大石。在那之后的两年间,如那天早上的严重症状陆续出现过几次,我自己也开始尝试以各种手段看是否能缓解自己的症状。我每天早睡早起,吃很多的豆制品,每天吃三根香蕉,每个工作日的晚上都要跑步,每个周末都去游泳……但没有一丁点的起色。        在开始的两年,我无论睡多少个小时,都还是睡不饱,脑袋始终昏昏沉沉就如同熬夜到三四点时的模样,哈欠连天,随时随地都能睡着。但即便如此,当真要我睡觉的时候,我又要辗转反侧许久方能入睡,且睡眠很浅,一点点风吹草动就会把我惊醒,而在这之前我是一个沾上枕头十秒钟内就能睡着的人。        2013年开始,睡眠越来越差,身体也日益乏力,脑中的大石突然开始疯狂生长、变得越来越重。        每天早上,我都需要与压着我的那块大石全力对抗才能艰难起床,从不迟到的我开始迟到;我无法再维持上班路上读书的习惯,而转为靠着窗户昏睡;下班时我经常需要在上海南站下车歇息一会,因为我开始会晕地铁,坐时间一长就头晕恶心;我变得没有办法工作,整个大脑的回路就如同被堵塞住了一样,那块疯狂生长的大石也压得我有一半的时间只能趴在桌上;每天一进家门,我就只能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我不想见人,不想接电话,不想与人说话,不想出门,这等简单的事情于我简直苦不堪言,我开始进入如深渊般的社交困境,我的手脚也如同长出了绳索把我彻底捆缚住了。        我开始觉得我的人生彻底无望了。        在昏惨惨的房间里,慢慢的,所有痛苦的前尘往事都从心底里翻涌出来,关于家庭的,关于情感的,关于身体的,关于事业的,凡是所有经历过的苦痛都从角角落落里跳出来。在我的脑海中翻腾,我回顾了自己没什么价值的过往,看着我无比痛苦的现在,又想了想未知的未来,好像看不到任何光亮,我的人生就此被困住了,身体坍塌,没有幸福,就如同张爱玲所写的,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我脑中曾闪过一个念头,要不死了算了,反正活着也一无是处。       ………………       【以上文字节选自朱熠关于抑郁症的文章】 抑郁症概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分类        轻度抑郁症: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感到心理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兴趣丧失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中度抑郁症:睡眠障碍:如失眠、早睡或睡眠过多,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重度抑郁症: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性欲减退,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伤行为。 抑郁症临床表现        1、情绪低落        2、思维迟缓        3、丧失兴趣        4、晨重夜轻节律特点        5、自我评价过低        6、消极悲观        7、消化道症状        8、失眠或睡眠障碍        9、性欲减退、月经紊乱 抑郁症诊断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心理量表测评。 抑郁症患者如何自护        1、合理宣泄(大哭、大叫等)        2、转移注意力(与朋友旅游、唱歌、参加社会活动等)        3、自我激励法(人生格言等)        4、调好生物钟,安排好作息时间        5、如有自伤念头应就诊 治疗        1、心理干预: 心理医生        2、药物治疗:(氟西丁、帕罗西丁、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        3、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1、立体定向脑内多靶点射频毁损术(靶点:双侧伏隔核)        2、DBS电极植入(靶点:双侧伏隔核) 手术适应症        1、难治性抑郁症: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效果差        2、有自杀倾向者        3、药物治疗有严重副作用或不配合药物治疗的        4、病人和家属要求治疗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目前可以利用立体定向手术与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抑郁症、强迫症、神经性厌食症、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精神疾病。有需要可以咨询。       关于抑郁症,我们十分有必要普及以下几点知识——        1、抑郁症的对面不只是“快乐”那么简单,就像我并没有不快乐。抑郁症的对面更多的是“活力”,是身体被病困住了,导致人生也如同被困住了,体内的精力好似被榨干了,导致人生也如同被抽空了。        2、抑郁症是一种病,不是一种悲观失落的心情、不是矫情、不是故作姿态,是大脑中的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失衡,所以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你有啥可抑郁的,我还抑郁呢”这种话,就好象你不会对一个癌症患者说“你有啥可乏力难过的,我还乏力难过呢”,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不只是一种心情。        3、抑郁症是一种病,是病就要吃药、治疗。确实有人有轻度抑郁症自己熬着熬着就熬过去了,但对于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来说,扛不是一个办法,这不是一个用意志就可以与之对抗的疾病。        4、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主要通过影响三种化学性神经传导素来发挥疗效: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千万不要抗拒治疗和吃药,是否吃药不是衡量人生是否健康的标准,健康的人生的应该是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问题,即便是借助药物的手段。        5、抑郁症的外部表现非常复杂,悲观低落的心境固然是一种症状,但更多时候还会通过肢体的症状表现出来,比如头昏、乏力等。所以千万不要以没有心理症状而只有生理症状,来否定一个人抑郁症的可能性。        6、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控制能力会较之常人更差,除了经常不想说话外,时常会忍不住情绪失控、脾气暴躁,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对于这种情绪上的失控抑郁症患者自己也很苦恼。        7、抑郁症患者的孤独与绝望,经常来自于外界的误解或轻视。外界不明白你是真的生病了,而且这种病还很复杂,从而产生许多的冷嘲热讽,这会让抑郁症患者本就黑暗的生活雪上加霜。与抑郁症对抗,患者需要的不是周围人的大道理,而是支持与鼓励,再简单一点,就是理解与关心。

发布了文章

服用帕金森药物需要注意十个关键词

       目前尚无能够治愈帕金森病的药物,有些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其症状控制的疗效和副作用之间的平衡较难,有时这些副作用甚至比原本你期待需要改善的症状更难处理。临床医生对于每个病友,都期望找到一个更为优化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地达到疗效(控制症状)与副作用(可以耐受程度)平衡。作为帕友,以下十个服药关键词非常有必要了解。        1、按时服药是最重要的。不仅要记住服用的药物,而且还必须按时按点遵循时刻表,不能搞错。这将有助于减少由于不规律服药导致的运动症状波动。现在有一些提醒服药的装置或者可以装在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可以提醒病人下一个服药时间。         2、帕友最好能了解医生给自己处方的药物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有哪些潜在的副作用。如果能够认识到哪些是药物副作用,疗效如何,就可以将自己服药后的反应提供给医生,以便他们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坚持用药!开始服用帕金森病药物时会有一个剂量调整期,在此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会高些。有些症状如恶心或头晕会随着用药症状慢慢消失。当然,帕金森病的症状也有可能会在调整用药过程中而有所加剧(如某种药物逐渐减量,而另一种药物逐渐加量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症状恶化是短暂的。当出现严重的副反应,过敏或症状显著恶化情况下,就不能再“坚持用药”了,应该及时就医。         4、详细记录服药过程,记录发生的副反应,药物作用过程,如服药后多久药物开始失效症状出现?不一定每天都记录,每星期做个几次。这非常重要,帕金森病不同与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等,目前对于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反应根本没有可靠的客观评估的指标,医生仅仅依赖于你的描述,根据你的提供的记录和数据,来调整用药方案的。因此一个全面的治疗记录将有助于医生做出最佳的管理决策。        5、注意饮食和药物的相互作用。当服用帕金森病药物时,有些情况需要调整饮食习惯。左旋多巴(多巴胺替代药物)是一种氨基酸,会和其他蛋白质的吸收竞争进入大脑。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常没有太大的差异容易被忽略,但疾病后期中,如果高蛋白饮食后,服药时间太接近,有时会出现帕金森病症状控制不好。一般来说,大多数药物应在餐前或饭后2小时空腹吃。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那些使用MAO-B抑制剂的病人中,应注意限制摄入酪胺高的食物(如奶酪,豆制品,红酒等)。        6、注意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除了帕金森病,日常也难免会有其他疾病需要药物治疗。服用药物越多,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就越大。最好保持一个完整且更新的所服用药物的清单,这样方便医生在处方其他药物时了解你正在服用的药物,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结果。        7、要注意仿制品和品牌药。根据国家食药监局要求,仿制品应具有和品牌药相同的质量和性能。虽然它们都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但它们的非活性成分可能不尽相同,这会导致两种药物的一些不同,如临床吸收率不同,虽然这种差异存在是很自然的,而且不应该具有临床意义,但的确有些人从一个药换到另外一个药时,会出现疗效不同。        8、如有任何换药或停药,需咨询医生。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和与其他药物作用是复杂的,通常药物调整过程比较复杂,所以调药换药还是不要自作主张,应该请你的专科医生来处理。        9、随时记得自己存有足够的药物。做好提前计划以确保足够的药物以避免忽然发现周末家里没药了,假期或旅行出发前发现没药了等情况。还有个小技巧,如能在有些你经常涉足的地方,如自家的汽车里、钱包里或经常去的亲戚家等都放点药,可以避免万一没有带药的窘境。        10、随时做好改变治疗方案的思想准备。虽然目前这个方案是最适合自己的,但也可能在未来需要调整,不仅因为药物治疗的疗效,也是因为本身疾病是个渐进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需要临床医生不断调整。        治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作为帕友,更应该对于自己的治疗负责,规范科学合理依从服药,最大程度地从药物治疗中真正获益并且减少副作用。

发布了文章

年轻人容易误诊的7种病你也得测一下

       近期,我们科室来了一名25岁的女性患者,她告诉医生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了帕金森病,因为自己的左手出现了手抖的情况,害怕之余就去网上查询自己的症状,越看越觉得像帕金森病,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终于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王学廉主任的门诊。经过王学廉教授的评估后,这名年轻患者并非帕金森病,而是年轻人也会患有的特发性震颤,因为目前症状不严重,主要调节心理和睡眠就好。        疾病不同,但症状可能相似,很多疾病一些基层医生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所以更需要鉴别疾病,及时确诊,合理治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年轻人最容易误诊的10种疾病:        1、锻炼时喘不过气        常规诊断:支气管炎。        可能疾病:运动诱发型哮喘。        现在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注重锻炼,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去健身房中挥洒汗水,如果你在跑步机上运动时出现胸闷、气喘、严重咳嗽和/或气短,非正常状态,一定要注意,很有可能是哮喘疾病的表现,因为哮喘患者不锻炼时感觉很正常,一旦锻炼就可能出现支气管炎症状与此相似,但通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尤其是年轻人锻炼可诱发哮喘。        运动性哮喘的患者一般有个特点,就是往往在剧烈运动停止后5~15分钟内出现, 症状主要有咳嗽、胸闷、气短和喘息等症状,检查的时候可以发现伴有肺功能相关参数下降,但是一般30~60分钟内可自行缓解。所以患者就诊的时候一定要详细向医生说明自己的发病诱因,有助医生与一般的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鉴别。        2、锻炼时头昏眩晕        常规诊断:脱水。        可能疾病:低血糖。        过度锻炼后出现眩晕感,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劳累过度,或者身体脱水,一般来说头晕是严重脱水的迹象,相对来说,低血糖少见一点,但服用降糖药后或单次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有出现低血糖的可能。如果你长时间锻炼并怀疑有低血糖,最好在锻炼前30分钟少吃点含健康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便餐。        低血糖患者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慌、手抖、饥饿、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昏迷。有些人会在运动后出现上述的低血糖症状,预防就显得很重要。        3、情绪多变体重增加        常规诊断:抑郁症。        可能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减)。        多种疾病都可能导致情绪多变和体重增加。在考虑抑郁症可能的同时,还应考虑甲状腺疾病的可能。        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在早期的时候,几乎没有特别的症状。但会出现精神不振、贪睡、记忆力下降、不明原因的浮肿或是体重增加,很多患者在发病初期会把这些问题归咎于亚健康而延误治疗,如长期不治疗,甲减的危害会进一步增加,如抑郁、心率降低、血脂紊乱、便秘、育龄期女性甚至会有不孕的风险。如果感到容易情绪化、精神抑郁、体重不明原因增加要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        4、头部震颤或者手抖        常规诊断:帕金森        可能疾病:特发性震颤        在多数人的观点中,认为手抖就是帕金森病,当许多人过度劳累时其实也会出现手部微微震颤的情况,其实这是正常的生理性震颤,但是如果震颤出现的时间较久,或者存在家族遗传性,并且饮用少量酒后,这种手抖会得到暂时性缓解,但第二天会有加重的趋势,则多考虑为特发性震颤。因为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的典型症状就是手抖,所以这两种疾病在前期诊断中最容易混淆,所以当手抖出现,不要慌张,应该及时去公立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或者功能神经外科在专科医生的评估下,确诊疾病。        5、眼皮不自主抽动        常规诊断:休息不好        可能疾病:面肌痉挛        民间说法,“左眼跳财右眼调灾”当一个人出现眼皮跳动时,第一反应都是最近休息不好了,再迷信一点的就是最近有“福祸降至”,其实注意观察,如果这种眼睑跳动有持续发展的趋势,并且发展到面部以及嘴角,那就要及时去公立三甲医院神经内科鉴别是否为“面肌痉挛”,因为眼皮跳动正是面肌痉挛的前期症状表现。        6、肩膀僵硬动作缓慢        常规诊断:肩周炎。        可能疾病: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症状并非只是单纯性的手抖,一些患者前期表现可能是僵硬或者肩膀酸痛,动作缓慢等,但是由于帕金森病的确诊本身需要依靠专业医生的临床经验诊断,一般的仪器也无法直接确诊疾病,所以早期患者常误诊为肩周炎或者特发性震颤。        四医大唐都医院王学廉教授说,除手脚颤抖,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非典型表现值得大家关注。长期腰腿疼痛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之一,但一般易被患者们所忽视。比如早期部分老年帕金森患者会突然出现身体的疼痛,除了肩膀疼痛之外也可能会出现如后背疼、腰疼、腿疼等症状,所以患者自己和家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肩周炎等其他腰腿痛疾病,所以,如果这些疼痛经治疗没有明显改善,要注意到神经内科或者功能神经外科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7、隐形眼镜导致的眼睛干涩        常规诊断:角膜溃疡        可能疾病:干眼症        现在人为了美观,往往喜欢佩戴隐形眼镜,甚至是不近视的女孩们喜欢佩戴“美瞳”,但是人最常见的眼疾跟使用隐形眼镜有密切关系。当佩戴隐形眼镜超过8个小时,疏于护理很容易导致眼角发炎,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眼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因为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失明。        青少年喜欢在幽暗的室内使用手机,或是紧盯着电脑荧屏,荧屏上的强光也容易促使干眼症恶化,甚至视力模糊。这原本属于年长者的疾病,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人使用电脑、手机和iPad等,加上经常在冷气设备的场所活动,导致干眼症的病例不断增加。建议经常眨眼睛,即可分泌泪液,可舒缓干眼问题。一般上,坐着使用电脑,最好不要超过90分钟,就起来走动一下。

发布了文章

从“出门打太极拳”到《强迫症患者的血型臆想》

       我每次离开家后都怀疑自己到底锁门了没有,最后我想出来了一个办法,锁门后就举一下手,每当我回忆起举手这个动作,我就能确定我锁门了。这个习惯保持了几个星期,我现在每次出门时要打一套太极拳。        这是网络上一个流传十分广泛的有关强迫症的段子,近几年,一些关于强迫症的段子在网络上频出,还有一些逼死强迫症的图片。        不仅如此,网友们还在调侃处女座“龟毛”,用陕西话形容就是“泼烦”。这就把强迫症和完美主义者划上了等号。        不得不说,这种用半娱乐的性质对待强迫症,会让大家混淆是什么事真正的疾病,什么是作死?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强迫症?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请注意两个重点  1、属于焦虑障碍,是精神疾病  2、给患者巨大痛苦,影响工作、生活  也就是说,你总是怀疑锁门有是有还回去检查一下;你总想把家里收拾的整整齐齐这不是强迫症,应该算得上是一种好习惯。如果你回去检查十次门,在这种情况下出门一整天都在想门没锁会不会有贼进去,贼进去会不会偷了我的笔记本电脑,我的电脑上的重要的资料会不会被他拷贝走,那可是我花了三天时间写出来的方案,万一被盗我就在公司混不下去了,我的下半辈子要毁了……这样不停的想象,完全顾不上做别的,那才是强迫症的表现。        下面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短片《DIX》,中文称之《强迫症患者的血型臆想》(影片存在血腥镜头,可能会引起不适,胆小谨慎观看),影片主人公为强迫症患者,在他的脑海中,如果不按地砖的格子走,身体就会被割裂开,所以,一旦看到地砖,他就会跳着走。为此他焦虑不已。        真正的强迫行为是走到大街上就控制不住自己数楼层,被打岔了就重新数;  还有控制不住自己想去听别人说什么,甚至要听清楚每一个字;  用尺子去量停好的车必须分好不差,洗手洗到手快要破掉。        强迫症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精神疾病,当药物和心理医生都帮不上忙的时候,还需要手术治疗。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提出,在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时,就需要脑起搏器治疗了,脑起搏器可以通过电流调控患者的脑神经相应核团,控制患者的强迫心理。  请大家不要把生活的好习惯跟强迫症混淆,不要无知地以为自己已经“病入膏肓”。

发布了文章

李嘉明医生的个人简介

李嘉明 职称:主治医师 科室: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毕业院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专业特长:功能神经外科的医疗及临床科研工作 行医格言:终生奉行人道主义,严守良心与尊严,维护医学的名誉及宝贵传统。 擅治:帕金森病、扭转痉挛、抑郁症、手术戒毒戒酒、梅杰氏综合征等。        获2015年“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主治医师基本技能竞赛”全院第一名。        2003年9月至2010年6月就读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攻读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通过CET六级考试,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        获得湘雅医学院2005-2006年The Yale-China Association Scholarship之殊荣。研究生学习阶段主攻神经外科方向,师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袁贤瑞教授,从事颅脑肿瘤及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以论著《大型听神经瘤面神经功能的保留》发表于中华外科杂志(2011,49:240-244)。        2010年7月至今,供职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跟随著名神经外科专家高国栋教授及王学廉教授,从事功能神经外科的医疗及临床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肌张力障碍、物质成瘾等功能性脑疾病以及颅脑创伤、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        格言:医学一门严谨审慎的学科,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所行医,恪守医德,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终生奉行人道主义,严守良心与尊严,维护医学的名誉及宝贵传统,无论承受怎样的压力,都将以患者的健康与生命为第一位。

发布了文章

千万别再劝酒了!喝酒真的会把人喝死!

       若有人在酒桌上硬要把你灌醉,你是喝还是不喝?        不喝,伤面子;喝了,可能是对身体的巨大损伤甚至死亡!        看三个新闻——        新闻一:今年1月,南充市嘉陵区杨某(已殁)因不胜酒力,在朋友的劝说下,喝下数两白酒后,以至心脏病诱发,被送回家中一直昏迷不醒,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同桌吃饭并劝酒的刘琦、王建、曹某、刘鹏等6名被告被判赔偿死者家属125914元。        新闻二:去年1月26日,弋阳县居民占某才(已殁)与被告邵某生、邵某林、吴某根等人受邀到案外人邵某家里参加其乔迁酒席。在酒席途中占某才被不断劝酒,导致饮酒过度死亡。2015年4月20日,江西省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生命权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由被告邵某生、邵某林、吴某根赔偿原告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损失计人民币68907元。        新闻三:今年4月,攀枝花市民许某带着2岁的儿子圆圆(已殁)去朋友家做客,席间,许某的3名朋友一直与圆圆相互碰杯、敬酒。结果,在喝下差不多二两白酒后,圆圆昏睡不醒,最终因饮酒过量引起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法院于10月30日对此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许某3名朋友的行为均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分别获刑两年十个月至两年不等。        酗酒,当心家破人亡!        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是酒精中毒时受害最烈的部位。酒精依赖者中,肝硬变、胃炎、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和急、慢性胰腺炎的发生率都高于常人,肝硬变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10倍。酒精中毒除可引起一系列的精神障碍之外,还可引起周围神经炎、小脑变性、癫痫和视神经萎缩等。        此外,酒依赖者中贫血、阳痿、心肌病、维生素缺乏症和结核病的发生率也高于一般人群。        而且,酗酒已被列为诱发社会刑事犯罪的三大元凶之一,仅次于吸毒、赌博。         “我干杯,你随意”        刘先生46岁,每天喝2—3斤白酒,不饮酒时出现心慌,失眠,浑身出汗,胡言乱语,情绪不稳定,浑身不适等戒断症状。这种酗酒行为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他常常酒后闹事,与人发生争执,进过派出所,并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怕什么,喝一杯又没关系!”“我干了,你随意!”“你不喝酒?不给我面子啊!”“戒酒了?哎呀喝不死戒什么戒!”已下定决心戒酒的刘先生在酒桌上听到这些话又忍不住了,端起酒杯就往肚子里灌,灌完了大家舒服了,家人能愁死,家人恨透了酒,也恨透了让刘先生喝酒的人。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做了戒酒手术之后,刘先生再也不想喝酒了,对这些话也有了免疫力,再动听的劝酒辞也勾不起他的馋虫,以前三天两头往酒桌上凑的习惯也彻底没有了,算是救了自己的命。        酒精的三大主要危害——        一、造成肝硬化        正常人平均天天喝下40克-80克酒精,10年即可出现酒精性肝肝病,如平均天天喝下160克,8-10年就可发生肝硬化!        二、让人提前老年痴呆        都说酒精是兴奋剂,其实是最大的误解,酒精的作用根本就是在麻痹大脑,提前让患者出现老年痴呆症状。        三、让人断子绝孙        因为过量饮入的酒精会使男性血中睾丸酮水平下降,性欲减退,还可以通过毒害**等生殖器官,降低雄性激素水平,并且通过造成肝功能异常,引起对雌性激素的灭活作用降低,致使雌性激素蓄积、雄性激素削弱,让男人从此“难振雄风”。        以后,若有人劝你喝酒、把你灌醉,请让他看看这篇文章!

发布了文章

唐都医院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

       近日,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手术。之前患者追求瘦身进行催吐,体重由60公斤下降到30公斤,身体各项机能出现严重问题。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后,患者能够正常进食,逐渐恢复到正常生活中。        小棠(化名)今年19岁,小时候比同龄的孩子发育略早,12岁时体重就达到60公斤,喜欢开玩笑的同学们给她起了个“小胖妞”的外号。小棠对这个外号十分在意,从此开始了漫漫减肥路。她的减肥方法不是普通的运动健身,而是催吐。每次吃过饭后,小棠都用手指掏喉咙进行催吐,把吃的全部都吐出来,以达到减肥的效果。但是她的饭量特别大,一顿饭能吃四五个人的量,能达到惊人的8-10斤。比如,别人一次吃4个包子就够了,她一次吃14-20个,直到吃撑为止,吃完之后立即进行催吐,呕吐的时候有很强的兴奋感。小棠一天能吃十几顿,虽然她也意识到这种行为是有害健康的,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陷入了“无时不饿-饿了就吃-吃了就吐”的恶性循环。除此之外,小棠还用零花钱买了很多减肥药,每天坚持吃。        3年后,15岁的小棠体重从60公斤减到了30公斤,身高1.55米。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计算,30÷1.55²≈12.5,而BMI的世卫标准是“指数低于等于18.5就算体重过低”。按照小棠的身高,她的体重至少在44公斤才算勉强达标,而她足足少了14公斤。        多年的减肥严重影响了小棠的生长发育,皮肤干涩无光、脱发、失眠、眩晕,患有食管炎胃炎,并长时间地停经,需要服用大量雌激素才能来月经。在当地医院,小棠被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小棠尝试过很多治疗方法,中医、西医、心理门诊都看过,但效果并不明显。来唐都医院之前,小棠的头痛、头晕、耳鸣、手脚麻木、全身乏力症状持续加重,每隔几天就要输一次葡萄糖液体。        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检查后,明确了“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相关准备完善后,王学廉教授和郑朝辉、汪鑫、苏明明医师为小棠进行了脑深部电刺激的外挂测试手术。安装立体定向头架后,根据术前定位,分别于右侧和左侧STN核置入电极,并固定,随后将双侧电极导线连接体外临时测试线。外挂测试期间小棠没有暴饮暴食、催吐的行为,也没有了催吐的想法,能和正常人一样饮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十天后,王学廉教授主刀为小棠进行了电池植入手术,将神经刺激器置入右侧腋下。        王学廉教授介绍,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类在青少年及成人时期罹患的以刻意减少食量、明显消瘦且伴有心理、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精神疾病。“暴食行为”是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患者无法自制地进食直到腹胀难受,但随之而来的罪恶感、自责及焦虑感又促使其利用不当方式来清除吃进的食物。该病在女性患者中患病率为0.3%-1%,男性为0.03%-0.1%。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是通过植入大脑病变神经环路中的电极持续放电,干预控制情绪、情感的神经环路,达到治疗目的。        本文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官网

发布了文章

唐都功能神经外科历年帕金森病日活动集锦

       春天花开,冬天花败,光阴流转,四季轮回。        医学是一条漫长的路,治病救人是一条无尽的路。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治病有很多形式,身心兼治是高水平的体现,我们不断地尝试各种形式。        我们功能神经外科以神经调控为主要手段,神经调控以脑深部电刺激为主,脑深部电刺激最常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所以每年的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我们都会以各种各种形式来对帕友做些实事。        这些光阴的故事——        2010年大雁塔北广场义诊        2011年为帕金森少年免费做手术        2012年唐都帕金森病友会        2013年唐都帕金森病友会        2014年帕友享春华清池        2015年唐都帕金森病友会        2016年……我们会做些什么?        说说今年的活动——        “带着年轻的心踏青 让歌声与大家同行”帕金森病友世园会游园活动        活动日期:2016年4月9日 9:00-14:00        活动地点:西安市世园会公园        报名时间:3月24-4月6日        游园现场,有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合唱协会理事、金笛合唱团团长兼指挥王尚奇先生带领的乐队为大家演奏,与您合唱多首经典老歌;同时陕西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广播电视台特约摄影记者郭强先生为大家全程拍照,留住大美春景和您的身影。我们还贴心的为大家提供了午餐,在鸟语花香中享受午餐,希望能让众多帕友回味,到场帕友更有好礼相赠。        还有一个福利——4月7日-8日两天,我们开设特诊通道,所有来院的帕金森病人均免挂号费、免等待,可直接问诊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专家,专家将为你指导用药、解答问题。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6年光景。第一次义诊场景历历在目,如同昨日。         这是我们唐都功能神经外科【光阴的故事】,是我们为广大帕金森病友服务的故事。         未来有你有我,一起抗击帕病,续写将来的故事。

发布了文章

34岁反复大量饮酒的中年女性

       汤某,江苏人,女性,今年34岁,因为感情不顺从十年前于2005年开始大量饮酒,近三年饮酒量逐渐增大,经常性喝酒至昏睡不醒的状态,醒后无法正常进食,为此工作也丢了,家人也对汤某怨言颇深。汤某在清醒时也十分懊悔自己的饮酒行为,可是数天后又无法自控,开始找酒喝,如此反复,不能自控。并且情绪上伴有烦躁易怒,精神、食欲都很差。 2013年汤某由于酒后摔伤,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右股骨头骨折”手术,术后汤某下定决心戒酒,在家自行戒酒,可是不到一周时间,心瘾难耐,在家中翻出零钱再次买酒。由于反复复喝,汤某也试过中药等方式进行戒酒,可是效果均不佳。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汤某的家人了解到当地也有一个长期喝酒者,在四医大唐都医院进行了戒酒手术,现在过去半年了没有想复喝的欲望。了解到这一讯息后,汤某的父亲立即拨打了**进行询问,详细了解到手术的原理和安全性后,汤某于2015年2月15日来到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王学廉教授的门诊,表示有想手术的意愿。 详细了解手术戒酒的作用原理和相关事宜等,汤某决定采用这种戒酒手术进行治疗,办理住院手续后,进行了常规检查后,汤某于2015年2月19日早上8点进行手术,手术为时三个小时,术中顺利,王学廉教授亲自完成。术后汤某表示精神状况良好,一周后办理出院。 术后一年进行回访。汤某表示自己状况很好,已经完全可以控制自己想饮酒的欲望了。不会再烂醉如泥了,也已经很久不想喝酒,现在积极调整身体,打算做个小本生意。重新踏入社会生活中。  戒酒手术的原理是什么? 手术戒酒全称为立体定向脑内多靶点射频毁损术,手术通过遥感微测定位、计算机控制,通过分析脑细胞中的电信号,并辅之于核磁共振、螺旋CT等先进图像诊断技术,从而确定“成瘾细胞”,然后将一根3微米的电极插入并加热的方法消除患者大脑中的成瘾细胞,达到消除酒精依赖者酒瘾的目的。

发布了文章

双下肢僵硬痉挛6年的帕金森患者

       73岁的王老伯在六年前出现了双下肢僵硬的症状,当时王老伯自己和家人都认为是缺乏运动老年人缺钙的表现,并未得到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10年期间,王老伯的症状加重,发展到双下肢发麻发困,还伴随不自主痉挛。察觉到问题严重性,王老伯的家属于2011年5月份前往山西当地的医院进行就诊。        经过山西当地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的评估诊断王老伯所患的疾病为“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人易患的中枢神经系运动障碍疾病,由于给予药物美多芭,0.5片/次,左旋多巴1片/天。王老伯服药后症状得到了一定改善。直到2015年10月王老伯服用美多芭的剂量已经增加到一天三片,可是效果确大大不如从前。双下肢的像灌了铅似的,走路十分困难。为求进一步更好的治疗,在当地神经内科一名教授的推荐下,建议王老伯去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老伴和女儿的陪同下王老伯一行人慕名前来四医大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的门诊,经过详细评估后,王老伯主要为运动迟缓,行走时时左上肢摆动小。面部表情少,语音稍低沉,言语尚可。双侧肢体肌力IV级,双下肢肢体肌张力稍高,左侧上肢震颤。行走缓慢,上肢摆浮。        王老伯目前服药已经出现耐药性和药效下降的情况,目前唯一可以改善症状的最佳方式为外科手术脑深部电刺激术。王学廉教授详细解释了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原理和效果。王老伯和家人的商量后决定采用这种最先进的手术进行进一步治疗,于2015年11月8日办理住院手续后,择日进行双侧脑起搏器手术。        进行了一系列的术前评估后,王老伯的术前评估改善率在88%,于2015年11月12日早8点进入手术室,经过四个小时的,术中测试良好,顺利植入脑起搏器。术后两周后进行开机程控。开机的一瞬间王老伯本来僵硬的双腿,经过神奇的神经调控后,轻松自如。在医生和家人的见证下王老伯像正常人一样迈开步伐。

暂无更多

关注

挂号

问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