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春季养肝小记:肝好,才会年轻态
2021年02月25日 【健康号】 陆崇德     阅读 8237

很多人调侃会说:侬肝火老旺的
有个成语叫“未老先衰”,指的就是年龄未满,身体机能已经下降。其中很大一部分指的就是肝脏功能下降,肝老了。
      社会百科全书中保养方法无数,今天我们就在这个春暖花开之际,谈论下春季养肝的知识。
    首先我们了解下肝脏的基本功能,它是身体内部最大、功能最复杂的器官,负责身体所需能量的合成、负责身体吸收或者产生的毒素物质的分解、同时也负责将这些毒素和代谢废弃物质排泄出去,肝脏还可以为身体内的其他器官输送营养物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热量,维持身体机制的正常运转。

    国外有趣的研究发现,男生年满25岁,女生年满20岁后肝脏循环血流量以每年0.3%~1.5%比例下降,60岁时肝脏门静脉血流量较20岁时下降40%~50%。血液是肝脏内流动的润滑剂,肝脏血流量下降类似工厂生产线少了生产工人,直接导致肝细胞多种功能的下降,对糖、脂肪、蛋白质生产代谢和解毒、免疫功能相应下降。
国内外顶级的科学刊物《Science》杂志中一篇文章中更是发现,肝脏中生产的“白蛋白”的物质,能够影响人的衰老速度,这也是为什么民间常有家属向医生表述“给我们病人输点白蛋白吧,拉他一把”这个缘由。
    由此可见,肝脏年轻是极其重要的。但人们有腰酸背疼头痛脑热,唯独肝脏是没有感受痛感神经的脏器,它的问题往往十分严重时比如出现肝脏肿瘤、严重的肝硬化、酒精肝等我们自身才会发现。那么如何在第一时间发现肝脏损伤的线索呢?
      美国《预防》杂志近日公布了肝脏功能衰退的几大迹象,发现以下症状应及早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莫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1.腹部尤其是右侧肋缘下巴掌大的部位的隐痛。
      很多人会认为是胆囊炎犯了,如果控制饮食后没有明显改善,需要去医院检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看个究竟。
    2.皮肤、巩膜发黄,小便颜色发黄。
    自身肝细胞和血红蛋白损耗老去坏死会产生一种名叫总胆红素、转氨酶的物质。如果肝脏代谢解毒功能下降,这些物质就不易分解消灭,就会出现皮肤和眼睛发黄、小便深黄的现象,医学上称为是“黄疸”。这时问题就严重了,赶紧医院就诊。
  3.关节肿胀
    自身免疫性肝炎往往会造成类似于关节炎的症状(如关节酸胀、疲劳和乏力),这种病是免疫系统导航失灵错误地向肝脏组织发起了攻击,导致肝功能不佳已经骨关节不是,它更常见于女性。

除此之外皮肤瘙痒、散在小瘀斑、晨起牙龈出血等等也是肝病常见的症状,如果已经出现以上的症状则提示肝脏可能已经出现问题或损伤,需要及时就医体检。

絮絮叨叨说了许多,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使我们的肝脏持久保鲜呢?

1.心情愉悦,豁达,不生气。
    古语曰:“怒伤肝”,生气动怒害人害己,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情舒畅,少生气动怒。

2.适当健身,运动排毒
    文献报道运动使肝脏产生抗衰老蛋白质,运动的个体的血液可让大脑更年轻。
    假期之后来场酣畅淋漓的运动,挥汗如雨的同时感受排毒的舒畅。

3.减少饮酒
    喝酒伤肝,当酒精入口的那一刻起,肝脏开始被迫工作,将乙醇氧化成乙醛。而乙醛具有致癌性和肝损伤毒性。而一旦饮酒过量,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损伤随即而至。因此兼具社会性,小酒怡情,大酒伤肝。

4.传统医学养肝
      中医学认为:立春时节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正处于阴退阳长。春季气候变化较剧烈,温差幅度很大。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节血量,调畅情志,助消化,柔筋养目,因此在立春养生方面主要是护肝。
    可以使用菊花、金银花、西洋参片等清热去火,改善肝脏内环境。
        肝藏血,脾统血,养肝也要注意养脾。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女人以肝为天,以气血为本,更要注意。注重饮食与保暖很重要,平时最好不要常吃寒性食物,适当常吃点红枣、桂圆等食物,补充气血。腹部保暖工作要做好,晚上睡前可以按揉一会腹部。

5.日常饮食调理
    高脂油腻食物摄入,会增加肝脏代谢的负担,日常三餐我们建议是低脂饮食,少油腻食物,优质蛋白质比如虾、鸡蛋、鱼类都是不错的选择。注意足量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尤其当季水果和绿叶蔬菜,维生素对于肝脏功能的保护也是很重要的。
    虽然上述这些方法都是养肝护肝的小窍门,但如果身体有不适,尽早就医,切忌盲目听别人说哪种中药好、哪个独门秘方强就去拿来使用,调理信息来源于正规网站和专业书籍,而用药则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哦。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陆崇德
副主任医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
肝胆外科
肝脏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治,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胆囊结石等肝胆疾病的外科手术及...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