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原科普系列D6高原环境睡眠障碍机制和应对策略
2022年12月05日 【健康号】 王广勇     阅读 899

高原环境睡眠障碍机制和应对策略

1.高原环境睡眠障碍发生概况
1.1.高原特殊的低压缺氧环境易引发援藏、旅游等进藏人员睡眠障碍,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思维、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影响工作学习效率,威胁人体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居住在高海拔的人们睡眠障碍的变化程度与海拔高度和在高原停留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驻守在海拔4523m的150名军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军人的睡眠质量较平原地区明显下降;年龄和入藏时间对睡眠质量有显著影响;军官的睡眠质量较士兵差。高原低氧环境下,移居军人睡眠质量明显下降,与年龄、入藏时间及工作性质有密切关系。
2.高原环境睡眠障碍的表现
2.1.高原睡眠障碍可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无法维持睡眠状态,频繁醒来;或过早醒来;醒来时感觉未得到充分休息,身体疲劳等。
3.高原环境睡眠障碍机制
3.1.高海拔地区(超过3000m)低压缺氧,导致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加,睡眠中枢功能异常;
3.2.缺氧引发肺过度通气,久之造成肋间肌、膈肌疲劳,通气能力降低,加重缺氧;
3.3.紧张、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影响睡眠,且与一些躯体症状明显相关;
3.4.缺氧、寒冷、气候干燥等环境因素损害呼吸道黏膜功能,发生炎症和气道阻塞,出现张口呼吸、打鼾、憋醒等症状影响睡眠;
3.5.长期缺氧激活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红细胞增生、血流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夜间易发生端坐呼吸,影响睡眠;
3.6.  低压缺氧引起神经免疫调节功能失调和氧化应激损伤,使睡眠的中枢递质调节机制失衡;
3.7.白细胞、骨骼肌及脑组织中产生的某些炎性因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亦与高原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有关。
4.如何应对睡眠障碍
4.1.应该高原环境睡眠障碍也需要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建议如下:
4.1.1.非药物治疗方面
均衡饮食,保证足够的水分和优质蛋白的摄入,条件缺乏的时候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片和钙片。
改善睡眠微环境,寝室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均会对睡眠产生影响,适宜温度为18-25°C,被子以轻、暖为好,冬天可使用电褥子或睡袋调节被窝温度。相对湿度50-70%,寝室里可用加湿器或用盆盛水放在室内以增加空气的湿度。尽量避免放置过多的电器,以确保人脑休息中不受太多干扰。
适度锻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机体对高原缺氧低压环境的适应能力。
戒烟戒酒,避免睡前喝咖啡、浓茶,睡前不宜吃太多食物。
4.1.2.药物治疗方面
这方面强调按顺序使用失眠药物,根据《中国成人失眠与治疗指南(2017版)》的推荐用药方案来看,失眠患者药物治疗的具体策略(可视为序贯方案)为:1.首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non-BZDs),如唑吡坦(思诺思)、佐匹克隆等;2.如首选药物无效或无法依从,更换另一种短-中效的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如阿普唑仑艾司唑仑、褪黑素缓释片、苏沃雷生;3.添加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尤其适用于伴随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II级推荐)如多塞平、米氮平等。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王广勇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
消化内科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诊断与切除术,内痔硬化剂注射与套扎,消化道恶性梗阻的支架置入,ERCP治...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