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千古名方“乌梅丸”(一)
2023年06月20日 【健康号】 王建明     阅读 3628

1.源流
        乌梅丸首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如下:“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虫上入其膈:故烦,须曳复至,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下利”。
2.组成
《伤寒论》中记载“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夜,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常用处方剂量(汤剂):
乌梅30g,细辛3g,肉桂5~10g,党参12~15g,制附片10g,黄柏6~10g,黄连6~10g,干姜10~15g,川椒6g,当归10~12g。
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3.方解
        该方原为仲景治疗蛔厥、久痢而设,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川椒、桂枝、人参、黄柏共计十味药组成,辅以苦酒、米饭、蜜,辛甘合法,寒热共投,补泻兼施。后世医家多以“蛔得酸则安,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作解,乌梅作君药,取其至酸之味,更以苦酒浸之,顺其曲直之性,酸以安蛔;干姜、细辛、当归、附子、川椒、桂枝辛以伏蛔,黄连、黄柏苦以下蛔,又因蛔虫致脾胃虚弱,以人参培补正气,共奏安蛔复厥,补虚温中之效。将乌梅与米同蒸,以养胃益虚,炼蜜为丸,使全方效缓而力专,效持而毒减。
        从清代以来,以柯琴为代表的医家将乌梅丸称为厥阴主方,认为乌梅味酸,入足厥阴肝经,能生津液,涵养肝脏,收敛相火。其花苞于盛冬,其果结于初春,秉冬令之水精及春令生发之气,故可使生气上达,浮热自降。乌梅味酸补肝体,其生发之性适肝用,故以之为君药。该方虽寒热并用,实则以郁热为标,以厥阴脏寒为本。全方实则重在温阳,辛温之药味多而重。《伤寒贯珠集》将乌梅丸纳入《厥阴温法十条》中,秦伯未亦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提到“本方治肝脏正气虚弱而寒热错杂之证……但性质毕竟偏温,以寒重者为宜”。以干姜、附子、肉桂温在下在内之寒,肉桂、川椒、细辛、附子温补肝阳。《丹溪手镜》认为细辛可温脏散寒,石顽谓其能散浮热,正合乌梅丸方证。
        在临床应用时,王建明常用肉桂替代桂枝,因为肉桂能补阳助火,温里散寒,引火归元,温阳行气,更适宜治疗肝阳虚寒,虚火上炎的上热下寒之证。经过文献考证后发现,仲景所述“桂枝”实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枝皮,近似于如今的肉桂。肉桂与黄连配伍,寓交泰丸升阳气,泻阴火之意。附子、干姜、川椒、肉桂、细辛五味热药温阳散寒,益肝之用。人参益肝气,乌梅、当归补肝之体;佐以黄连、黄柏苦寒之剂,清泻郁滞相火。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原为蛔厥、久利而设,清代柯琴将其称为厥阴主方。本期简单从乌梅丸的源流、组成、方解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之后将重点介绍王建明教授对于乌梅丸的临床应用经验。期待大家的关注。
参考文献
[1]何清湖编.现代名医用方心得[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6:132
[2]田淑霄,平脉辩证相濡医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06:24
[3]焦树德.焦树德方药心得(下册)[M].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181-182.
[4]傅延龄.伤寒论研究大辞典新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07.695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注:具体中药治疗请遵医嘱。本文仅用于医学科普,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