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隐症的认识01
2023年12月28日 【健康号】 赵刚     阅读 359

临床调查发现脏腑隐症中,心隐症和肝胆隐症所占比例较大,随着心隐症研究的进一步开展,肝胆隐症作为隐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为气血调节之枢”,而气血、气机的紊乱与失调则会引发隐症,故为完善隐症的理论和发展临床应用,肝胆隐症值得深入研究。
1、隐症的概念:
“隐症”主要是指在一定致病因子作用下,在机体内部已出现明显病理改变,但无明显相应症状体征,只有通过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包括各种仪器检查及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物理和化学的检查才能辨识的病理改变。通过隐症与外候的结合进行辨证,较之传统的四诊辨证,更能客观地反映疾病的本质,是四诊诊法的延伸。从“隐症”概念的提出到近年来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已初步证实了中医隐症的客观存在。
2、隐症的分型:
临床上可将隐症分为虚证和实证,其中虚证范畴包含了大多数亚健康状态,此类隐症易被患者察觉而进行早期治疗。而隐症的实证则不易被发觉,常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内机体表现为单一脏腑功能增强和机体整体功能增强两类,故提出应根据隐症实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现代医学检测指标尝试在四诊中加入脏腑功能过强的诊断标准。隐症分为脏腑隐症、气血津液隐症。其中脏腑隐症包括心隐症、肝胆隐症、脾胃隐症、肺隐症、肾隐症。气血津液隐症包括气血隐症和津液隐症。
3、肝胆隐症的调查:
3.1无症状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感染是全世界公认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人感染而病毒持续6个月内未被清除者称为慢性感染。全球约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我国的慢性感染者高达1.2亿,其中约有四分之三为无症状携带者(ASC)。即血液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阳性,但未发现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往往在临床上被认为属于健康携带者进而受到忽视,主要是因为此类人群无任何临床表现和体征,肝功能检查亦属正常,可这些患者发生重型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并不罕见。一些学者曾对大量ASC进行肝组织活检,结果发现大部分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其中,骆抗先等通过肝穿发现218例ASC
中有40%为慢性肝炎;杨涛等对105例ASC进行肝活检,结果发现的88%病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及纤维化病理改变,其中个别已是早期肝硬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中有40%左右的患者实际上可能是无症状的慢性乙型肝炎,至少有大约10%-30%的慢性乙型肝炎没有明显症状,ASC的肝组织病理损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活体肝组织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以及评估疗效的金标准,同时长期携带病毒也可导致出现影像学异常,所以对于ASC要争取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期能够及时判断肝病的发展情况,也可应用超声像图的变化特点来评估ASC慢性病理损害的进展程度,并依此尽早采取措施来阻止肝胆隐症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选自:张佳丽,中医肝胆隐症的临床调查及其与中医体质、型行为关系的研究。
原文地址:中医肝胆隐症的临床调查及其与中医体质、A型行为关系的研究-中国知网(cnki.net)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赵刚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北院上...
肝胆外科,普外科,胆...
肝胆外科、胆石病、胆囊息肉的外科治疗,专长保胆治疗胆囊良性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手术;...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