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耳屎的传闻
2018年12月30日 【健康号】 曾医生     阅读 4787

耵聍(读音:dīngníng),俗称耳屎。我们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是由外耳道耵聍腺分泌出的淡黄色粘稠液体遇空气干燥后形成的,也就是耳朵眼里的分泌物。耵聍有的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耵聍不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而且耵聍很"识相"的,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多会自行排出。但是耵聍如果逐渐凝聚成团,胆大包天的耵聍会阻塞于外耳道内,即称耵聍栓塞。耵聍压迫外耳道后壁皮肤,可因刺激迷走神经耳支而引起反射性咳嗽;若耵聍压迫鼓膜可引起眩晕、耳鸣及听力减退。

      

原来小小不起眼的耳屎竟然蕴藏着如此魅力,那它还有什么深藏的功力吗?
当然了!说出来担心你会虔诚的把耳屎捧在手心拱起来呢

        

耳屎就像外耳道的"防护盾",保护耳朵免受外界的伤害。有四大“防护盾”技能:

技能一:耳屎能清洁、润滑耳道

耳屎可粘附进入外耳道的灰尘、虫子、病毒、以及局部皮肤代谢产生的脱落细胞,起到清洁耳道的功能,而且耳屎分泌物也有润滑作用,耳道过于干燥,容易引起耳痒、皮肤烧灼




技能二:耳屎能保护耳道和鼓膜
耳屎像小哨兵一样守着外耳道的大门,阻止异物侵入耳朵,保护耳道和鼓膜。当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侵入宝宝的耳道时,耳屎就能把它们粘住,以防他们为所欲为;如果有小虫子飞进耳道,一旦尝到苦苦的耳屎,也马上就会“逃之夭夭”


  



技能三:耳屎能保护听力
人之所以能够听到各种声音,是靠外界各种不同的声波传进耳朵,引起鼓膜振动所致。但如果声波过强,如打雷、爆炸等,鼓膜会因之而受到剧烈震动,容易招致损伤,时间一长,听力就会下降。而耳屎则可以像消声器那样减低声波的冲击,以保护鼓膜,进而保护听力。





技能四:耳屎能防止感染性疾病
耳屎具有一定的油腻性。如果在洗澡时,不小心水流进耳中,耳屎就可以发挥“水来土掩”的作用,防止脏水的侵袭,进而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发生。

耳屎"防护盾"技能完全把我pk掉。但是有的时候手很痒,双十一剁的手现在又长回来了,臣妾控制不住自己掏耳屎,臣妾做不到啊。




网友“耳屎我媳妇”笑说道:“前几天我去医院挂诊耳鼻喉科找杨教授检查耳朵,因为我老感觉耳朵里有不明物体挡住了我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没想到一检查,结果竟然是耳屎太多阻塞外耳道引起的耵聍栓塞”



这位网友是有多少年没清理耳朵了,太沉迷于网上冲浪吗?


耵聍栓塞
耵聍栓塞为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为耳鸣、堵塞感、听力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真菌感染及耳痛。临床上针对外耳道耵聍栓塞通常采用耳内镜。通过耳内镜的引导,并配合显像系统,结合耳科显微手术器械,利用吸引器对耵聍进行直接吸引取除,以减小对鼓膜、外耳道皮肤的刺激。该种方式与传统的耵聍栓塞取除术相比,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肉眼操作下对外耳道皮肤、鼓膜造成的损伤。是不是吸引了害怕肉疼的你?



杨教授接诊了不少霉菌性外耳炎患者。霉菌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疾病的常客,喜欢串门在夏季、多见于气候潮湿、温暖地区,大多是在外耳道感染的基础上,诱发霉菌感染引起的。一般均有外耳道疼痛、发痒、耳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因炎症使脱落的上皮与菌丝共同形成痂皮,阻塞外耳道或覆盖在鼓膜表面,而影响听力。
那是怎么招惹上真菌感染的?杨教授指出,“采耳”人员使用不当手法刺激耳道,或采耳器具未严格消毒,会引起真菌感染,导致霉菌性外耳炎。发病后,有些患者喜欢用指甲挠耳道,滥用滴耳液或抗生素,不仅会加重真菌感染,还可能引发细菌性外耳炎。



原则上尽量不要自己掏耳屎,如果耳屎过多阻塞了外耳道,影响听力或有不适等症状,当然应及早取出来。我们应该避免以下几个错误做法:用工具掏耳朵或者手指扣耳朵,将耳屎顶进去耳道内部,导致一些不良症状。所以最好上医院找医生帮忙清理你的“陈年垢物”。否则一个人茫然在黑灯瞎火的外耳道里乱挥剑,可是会发生意外的。



        


耳屎比较多,等不及去医院看,实在抑制不住心中的躁动,非掏不可怎么办?


你是否要掏出挖耳屎的绝佳搭配
1:火柴灵魂伴侣



2:发卡套装搭配





3:指甲万年好友



赶快把伤害耳朵的万恶之凶藏起来,这些黑暗武器对我们的耳朵都会造成伤害。戒掉坏习惯,尝试用以下方法:

方法一:可以使用细小的棉棒或者圆润的挖耳勺,在光线比较好的地方垂直向下用棉棍轻轻搅动,耳屎自然会掉落出来。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



方法二:抓住耳垂轻轻拉向后上方使耳道变直,一般一次滴入5-10滴,一日2次。滴耳剂可以软化或清除多余的耳垢,通常,这是一个方便快捷的办法。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