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脑性瘫痪(脑瘫)的常见类型和临床表现
2018年09月10日 【健康号】 朱默     阅读 2333

一、按照身体受累的部位分:
1、偏瘫:身体某一侧上下肢运动功能受累(左侧或者右侧)。偏瘫的孩子往往能独立行走,独走的时间略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一般表现为:走路的时候一侧肢体姿势明显异常;同时这一侧的上肢不喜欢用,并且使用时伴有明显异常姿势,常常表现为:抬举或伸曲手臂困难、拇指内收、喜欢握拳,抓握困难等。
2、双瘫:双侧下肢受累明显,上肢和手也可能受累但比较轻,常常表现为:走路时尖足脚跟不着地,剪刀步步态等。年龄较大的脑瘫孩子也可能出现稀反张或者髋、膝关节屈曲的蜷伏步态。双瘫的孩子部分能独立行走,一部分需要依靠助行器或者拐杖,仅有少部分孩子需要依赖轮椅。
3、四肢瘫:双上肢及下肢都受累,躯干稳定性差,独坐及头部控制困难,而且面部、口腔和咽喉部肌肉也受累,大部分四肢瘫的孩子需要依赖轮椅才能移动,同时伴有进食,口腔功能障碍,并发症较双瘫、偏瘫孩子更多,因为脑损伤的程度较重所以智力水平也更低。
另外,还有比较少见的:三肢瘫(3个肢体受累)或单瘫(仅一肢受累)

上图为:按照身体受累部位分类

二、按照运动障碍的种类分:
痉挛型:是脑瘫最常见的类型。
痉挛:表现为肌肉的紧张或僵硬,它是由于受损伤的大脑传递给肌肉的信息不正确导致的。正常运动时,一组肌肉收缩的时候,拮抗肌是放松的。痉挛型脑瘫的孩子,在运动时两组肌肉一起收缩,就使运动变得困难。
手足徐动:该型脑瘫的运动不受控制,有较多不自主动作。运动失控常见于运动起始的过程中。
共济失调:最罕见的脑瘫类型。是指肢体不稳定的抖动运动或者震颤,并往往伴有平衡的问题。
低张力:低张力的孩子常常表现为松软或者肌张力低,但会突然发展为僵硬或者痉挛。

三、按照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分:
按照粗大运动分级系统(GMFCS):根据脑瘫孩子的运动功能,可以从轻到重分为1-5级:
Ⅰ-Ⅱ级属于轻度:孩子一般能独立行走;
Ⅲ级属于中度:孩子需要助行器或者拐杖辅助行走;
Ⅳ-Ⅴ级属于重度:孩子需要使用轮椅移动。
如下图所示: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朱默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康复科,小儿康复科
1、儿童常见发育问题: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注意力及感统失调问题、智力发育落后、运动障碍...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