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每年体检正常,怎么突然查出癌?原来是这个原因!
2018年10月11日 【健康号】 朱文约     阅读 9945

作者:朱文约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会员

说起体检,很多人都会年年体检,很多单位也会组织大家每年体检。不过,很多人体检完都没有发现问题,但却突然有一天查出癌症。大家不禁纳闷,为何年年体检正常还患癌?

普通体检查不出癌症

我认为,健康体检不等于癌症筛查,“常规健康体检的侧重点主要在体格检查、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和糖尿病等方面,而没有放在癌症筛查方面。”

此外,健康体检的常规设备难以发现早期肿瘤。人体肿瘤从一个正常的组织细胞演变成一个直径0.5~1厘米左右的实体瘤,大概需要8~10年,在这个过程中,早期‘难以被B超、X光所看到。体检中人人要拍X线胸片,但事实上,一个只有芝麻大小的肺癌,通过X线胸片是看不到的。

错误一:彩超筛查前列腺癌

花钱不少,却检不出早期前列腺癌

体检中除了大家平时熟悉的腹部彩超,体检机构还推荐中老年男性选择含有前列腺彩超的套餐,而如果加上了这一检查,体检费用陡然上升不少。不过专家指出,前列腺彩超用来检前列腺癌的情况,然而对于健康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筛查早期癌症,可彩超却根本查不出早期的前列腺癌,甚至连确诊作用都没有。就这一点看,相对它的本事,它的价格有点太高了。

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PSA价钱更加低廉,是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特异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错误二:X光片查肺癌

查不出早期肺癌,白白挨了辐射

在多数体检套餐中,检查肺癌最直接的手段就是X光片。肿瘤专家指出,X光片检测肺癌,由于其分辨率低,因此检出率比较低,如果胸部X光片检查诊断是肺癌,临床常常就已经到晚期了。

建议:用高清CT检测肺癌由于分辨率高,肺癌肿瘤在1厘米,甚至0.8厘米时即可被查出。建议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体检中把X光片换成CT。另外,更推荐大家用低剂量螺旋CT查肺癌,加上几个生物标记,检出率可以到90%以上。

错误三:CT、红外线检查乳腺癌

灵敏度差、特异性不强

有些人认为CT是万能的,其实并非如此。当CT用于乳腺癌检测时,存在灵敏度不高,对乳腺的特异性也不强的劣势。另外,还有一些地方会用红外线检测乳腺情况,这个也不推荐,因为红外线检测不是按国际标准,机器的性能差、灵敏度低、误差大,并且医生的主观判断强,现在的大医院里都不用这个方法做检测。

建议: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首先建议自摸自检、B超、或通过乳腺钼靶照片来判断。相对于乳腺CT,核磁检查效果明显更好。

错误四:用化验指标查胃癌

准确性不达标,白白浪费钱

实验室化验指标包括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大便潜血、胃液情况等多个项目,常常在体检中用来指示胃部的健康情况。但是用化验指标查不出胃癌!

消化专家解释,实验室化验指标用于胃部疾病的初筛还可以,但如果用这些指标来筛查胃癌,在准确性上还达不到要求。

建议:胃镜最为标准、精确,是筛查并确诊胃癌的首选。

错误五:只用B超查肝癌

很容易被漏诊

很多人体检时都会选择做腹部B超,以为这样可以查出肝部问题。其实,肝癌因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具有病情隐匿、进展快速的特点,等到肝病损伤达七八成时,才出现症状,往往已属于中晚期,这让很多患者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肝病专家介绍,单纯腹部B超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难以确定肿块的性质,而且B超对于大肝癌与超大肝癌容易误诊。而且,B超检查结果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和分辨的限制,这也会影响诊断结果。

专家建议:查肝癌需要做“甲胎蛋白 B超”联合检查。单独用甲胎蛋白普查,则会使大约20%左右的肝癌患者漏诊,因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也就是说单纯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根据多年的临床实验证明,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错误六:用基因检测筛查癌症

基因检测成“算命神器”不靠谱

近年来,五花八门的基因检测产品层出不穷。只需一点唾液样本,就能知道自己会不会患癌;只要花几百元就能知道自己是否携带肥胖基因,甚至被部分商家炒作成为“算命神器”。于很多人相信做个基因检测,就能预防癌症。其实,并非如此。专家解释,现在市面上的基因检测,是检查不出癌症的。正常人去做基因检测,基本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癌细胞的判断依据主要是病例切片,如果仅凭基因检测判断,就不靠谱了。

建议:检测自己会不会患癌,还是应该去医院做针对性检查,而不是盲目相信所谓的基因检测。

错误七:用肿瘤标志物指标确定癌症

检查癌症最准确有效的只有病理检查

防癌体检会更关注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即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一旦血液中肿瘤标志物数值升高,确实表示健康出现一定的问题。比如前列腺癌、肝癌等,它们属于特异性较强的癌症,肿瘤标志物会反映癌症存在。

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能确定是患了癌,需要再次做针对性的检查,检查癌症最准确有效的只有病理检查。在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的患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非肿瘤因素引起,如炎症感染怀孕等,所以切记在没有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前,见到某项肿瘤指标轻度升高就认为患了癌症,甚至进行抗肿瘤治疗。

如果肿瘤标志物的数值持续升高,就要怀疑是癌变在发展,要立即结合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因,必要时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假如是癌症患者手术后发现标志物持续增高,就要考虑复发的可能性。

然而有时即使肿瘤标志物不高,也不意味着排除了患肿瘤的可能性。就比如反应肝癌的甲胎蛋白特异性如此之高,也存在30%-40%的假阴性,更别说一些特异性不强的癌症如肺癌、胃癌、肠道肿瘤等,往往肿瘤标志物显示正常值,但患者已经患上了癌症,所以通过体检的方式来筛查癌症有时好比大海捞针。

健康体检是一个由大到小筛查疾病的过程,发现问题后将范围一步步缩小,明确疾病。对于体检大家要理性看待,检查时注意医生提示,积极配合。主动告知医生你的身体状况,健康状态,家族史,病史等情况,增加针对性体检,并且根据体检报告咨询医生是否需行进一步诊治。

这5类人群需要针对性的防癌体检

1.有癌症家族史者:癌症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具有家族病史者比一般人患癌症的机会更高,一定要积极进行预防癌症的定期检查,每年一次。

2.中老年人群:虽然癌症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生,但癌症的发病风险会随年龄增加而增大。据调查显示,60岁的老年人患癌症的可能性是25岁左右年轻人的50多倍,所以中老年人是癌症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防癌体检。

3.常接触致癌物质人群:即职业癌症,包括放射线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化工厂油漆厂职工、核电站、矿山工人等,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群一定要定期做防癌检查。

4.有不良生活习惯人群:吸烟、酗酒、熬夜、精神抑郁、过度疲劳等都可能诱发癌症,长期喜食腌制品、高盐食物及隔夜食物,饮食不规律者增加消化道肿瘤风险。其中吸烟或者吸二手烟已被证明是多种癌症的高危诱发因素,首当其冲的就是肺癌,肺癌我国是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其5年总体生存率仅有16%左右,而临床数据显示,对重度吸烟者进行低剂量肺部螺旋电脑断层扫描筛查肺癌,可显著减少55-74岁的重度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

5.有癌前病变的患者:一些癌症在发病前,可能会出现某种良性疾病,如果未能积极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就有恶化的风险。比如多发性结肠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乳腺增生,乙肝或者肝硬化患者等。积极治疗,定期复查,争取在疾病处于良性阶段的时候就逆转他们。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3
|
朱文约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
医学影像科,医学影像...
擅长各种医学影像诊断,尤其 X线,DR,CT, DSA, MR及乳腺钼靶诊断方面,积累了丰...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