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情商高的人,绝不会用这4句话安慰人
2018年10月21日 【健康号】     阅读 8025

当有人需要安慰时,放慢性子,先不要想怎么说,而是听对方说完问题,可以让对方好过一点。

很多事情,只要说出来,伤口就已经好了一半。

找准定位,缩小自己,不要急着转移情绪,多用一些问句,引导对方倾诉,试着引导他们放下焦虑。

事实上,安慰很少能真正解决问题,但人有时候那股劲上来,就是为了发泄情绪。


4
真心丧的时候
那一句“666666”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触碰的地方,他们之所以找朋友倾诉,只是希望那一瞬间自己的负面情绪能被接纳和理解。

有些难过,不适合开玩笑,也不适合一笑而过。

“我今天又背锅,被老板冤枉。怎么每次都是我……”
“666666。”

“我妈又来催婚,让我去相亲。我恨不得当一辈子剩女图个清静。”
“优秀。”

被无解的负面情绪包围时,对方一句“666”,烦恼瞬间倍增。

有些糗事,只能自嘲,不可评论。

有气无力的自嘲,已经是一个人失望到极致的边缘状态,对方一句“你可真厉害”,瞬间击垮心理状态。

流于表面的理解,甚至是有些“幸灾乐祸”的安慰,只是自以为是的善良。

虽然是一种关心,但未免太过残忍。同样是一件事,不同的安慰方式,不同的情绪感受。

比对于小孩子,他在委屈时表达不满,家长用开玩笑的语气说“你倒还挺硬气”。

想要缓解氛围,反而会让孩子更加难过。




BarbaraF.Meltz在书中给出了不一样的方法,一个两岁左右的男孩突然在走廊里大发脾气:他一下子趴到地下,又哭又闹,两脚乱踢、两手乱抓。

男孩的妈妈一句话没说,放下手里的东西,与儿子一起趴在地上,她的头和儿子的头挨在一起、鼻子也碰到了一起,旁若无人。

在母亲的无声安慰下,孩子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哭闹声也慢慢变小。

孩子看母亲,母亲就看孩子。孩子坐起来,母亲也坐起来。孩子站起来,母亲也站起来。

最后母亲向孩子伸出手来,两人一起离开了长长的走廊,这时孩子的情绪已经变得非常稳定。

最好的共情,是让他在实际中感受到,“你看,我真的懂你”。

用玩笑掩盖严肃的调侃,是对一个人自尊的第二次挑战。

表达安慰,但不要戳人痛处,如果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要创造新的伤疤。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2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