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震颤就是帕金森吗
2018年08月15日 【健康号】 刘红巾     阅读 9168

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因其存在规律性的运动周期而有别于其他运动增多性运动障碍。震颤可分为生理性震颤、功能性震颤和病理性震颤,病理性震颤才有可能是帕金森所致。精细震颤常见生理性震颤、原发性震颤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常很难发现;小脑性震颤则表现为高幅振荡;帕金森的震颤介于两者之间。通过震颤特征的观察,可明确是否为震颤,并初步确定震颤的类型。通常情况下,静止性震颤最常见于帕金森,其次为药物性和心因性震颤,偶见肌张力障碍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常见于生理性、原发性、药源性、肌张力障碍性、体位性、代谢性、神经病性震颤,也可见于帕金森和心因性震颤,偶见于小脑性震颤;动作性震颤主要见于小脑性震颤,也可见于生理性、原发性、药源性、肌张力障碍性、代谢性、神经病理性和心因性震颤,偶见于帕金森。就震颤部位而言,单纯头部震颤提示原发性震颤和肌张力障碍性震颤,但颚和面肌震颤更常见于帕金森;不对称性上肢震颤常见于帕金森,但也可能为原发性震颤和肌张力障碍性震颤;腿部震颤或行走时手部震颤提示帕金森


1、生理性震颤

正常情况下在维持某种姿势时出现,在某些情况如焦虑、紧张、恐惧、低血糖或使用特殊药物时,可加重并成为一种症状,频率为6~12Hz,去除触发因素症状即可消失。

2、原发性震颤

震颤是唯一表现,多为上肢远端对称性姿势性震颤,通常振幅低而频率快(8~10Hz),还可伴有头部和声音震颤。严重原发性震颤患者偶可有静止性震颤。原发性震颤可始于任何年龄,平均发病年龄45岁,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可以散发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典型原发性震颤病程很长,对日常生活无严重影响,但随着年龄增加,震颤幅度会逐渐增大,并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农、言语和操作。少量饮洒后原发性震颤症状可适当改善,但饮酒者发生酒精依赖的风险增加。

3、帕金森

患者的震颤常始于60岁以后,早期帕金森患者中1/3无震颤或震颤不明显。典型帕金森震颤是单侧、不对称性上肢静止性震颤,频率(3~4Hz)显著低于多数原发性震颤,中等强度,常见搓丸样动作,在执行认知任务或行走时增加,手臂伸出后震颤很快消失,但数秒后再次出现。帕金森患者还可出现其他类型的静止性震颤,如前臂旋前和旋后、下肢内收和外展及下颌震颤,但较少见。除震颤外,帕金森还有运动迟缓、强直等特征性表现。其他症状性帕金森如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多系统萎缩有时也可出现静止性震颤,但较原发性帕金森少。

4、药源性震颤

药源性震颤通常是姿势性震颤,危险因素为老年人和多药联用。诱发震颤的药物包括β受体激动剂、茶碱、抗抑郁药物、锂、甲状腺素和胺酮等,还有一些与生活方式相关如咖啡因和酒精等。丙戊酸钠常引起震颤,阻断或抑制多巴胺的药物也可引起静止性震颤及其他帕金森相关症状。这些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氟哌噻醇、喹硫平、利培酮奥氮平)、止吐药(甲氧氯普胺)以及钙拮抗剂(西比灵等)。

5、心因性震颤

心因性震颤并不少见,可为静止性、姿势性或动作性,也可三者共存。鉴别心因性与器质性震颤的关键在于心因性震颤的振幅、频率具有可变性。震颤在体检时常加重,而分散注意力后可减轻,且常有其他“非器质性”神经体征。

6、肌张力障碍性震颤

典型的肌张力障碍性震颤是累及一侧上肢或颈肌的不对称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幅度大且不连续,看上去更像抽搐。其除震颤外,还有上臂或颈部的姿势异常。轻触受累部分可减轻肌张力障碍性震颤的严重程度。

7、小脑性震颤

小脑病变引起的震颤发生在自主运动时,为意向性震颤,偶有姿势性震颤,无静止性震颤。震颤使指鼻等任务表现笨拙,动作结束时震颤幅度和频率明显增加。通常伴有其他小脑体征如眼球震颤、构音困难和共济失调步态。常见病因包括累及小脑及其联络纤维的脱髓鞘疾病、家族遗传性疾病、肿瘤和脑卒中。

8、代谢性震颤

代谢性震颤多为姿势性震颤,最常见病因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上肢高频精细的姿势性震颤,常伴有其他系统性体征,如突眼、多汗及体重减轻。其他病因包括肾功能衰竭、低血糖反应和肝病。

总之,震颤原因很复杂,很多是良性。常见原因为生理性、原发性、帕金森性、药源性和代谢性。并非震颤就是帕金森。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刘红巾
主任医师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神经内科,神经内科门...
脑、心血管病及代谢综合征(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质指数高中有三高)的防治、眩晕头晕诊治...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