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就诊指南】脑瘫儿童常见异常姿势与步态
2019年08月26日 【健康号】 常崇旺     阅读 8731

步态是在保证支撑稳定性的同时,利用一系列重复的肢体运动使身体向前移动。由于每一个序列的动作都涉及一系列的两个多节段下肢和整个身体之间的多重相互作用,大量同时发生的动作识别迫使步态观察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在儿童,先天性畸形、发育性功能障碍、继发性问题如截肢或创伤,以及退变性改变等,都可以干扰相互作用因

步态是在保证支撑稳定性的同时,利用一系列重复的肢体运动使身体向前移动。由于每一个序列的动作都涉及一系列的两个多节段下肢和整个身体之间的多重相互作用,大量同时发生的动作识别迫使步态观察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在儿童,先天性畸形、发育性功能障碍、继发性问题如截肢或创伤,以及退变性改变等,都可以干扰相互作用因素间的平衡,导致步态效率的降低。本期科普小课堂就给您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童异常步态病因机制和表现形式。

平衡、痉挛、肌张力障碍等等对于大多数脑瘫患儿来说都是影响各种姿势维持和步态的非常重要也值得关注的问题。

髋关节

内收,当脑瘫患儿髋内收肌及屈肌痉挛并且伴有髋外展肌及伸肌肌力减低时,会带来肌肉的不平衡,将引起有少许行走能力或不能行走的患儿髋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髋内收增加通常继发于髋内收肌痉挛或挛缩。当受累肢体摆动越过对侧肢体时,步态就会出现异常。

屈曲,继发于髂腰肌及其他髋屈肌(如缝匠肌甚至股直肌)的痉挛及挛缩引起的髋关节屈曲增加,可导致明显的步态异常。过度的髋关节屈曲可限制患儿的下肢在支撑相末期后伸的能力,因而导致步长短缩。此外,增加的骨盆前倾亦增大腰椎的前凸。为了维持屈曲身体姿势的稳定,有些时候我们需要辅助器具的支持。

膝关节

蹲伏步态,特征性姿势包括支撑相髋、膝过度屈曲以及踝关节背屈增加或称足跟步行足。这通常是由于跟腱延长后,没有处理髋膝屈曲挛缩所引起的医源性问题。对于合并足外翻的脑瘫患儿来说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膝过伸,伸肌肌力和屈肌肌力严重不平衡,即屈肌肌力过小时就会引起膝关节反屈,也就是通常说的膝过伸。小腿三头肌痉挛致使踝关节背屈受限,股四头肌无力从而依靠膝过伸来维持膝关节伸展而保持站立等都是主要异常姿势的原因。

足和踝关节

内翻足,通常发生在痉挛型偏瘫的儿童。存在胫骨后肌或胫骨前肌过度活动,通常情况下两块肌肉同时存在过度活动。在摆动相早期,内翻通常是由于胫骨前肌的原因;而在支撑相,内翻不稳定通常是由于胫骨后肌及小腿三头肌。

外翻足,与偏瘫最常见的马蹄内翻足相反,双瘫的患儿最常见的足部问题是外翻。通常与马蹄跖屈、后足外翻,最终导致中足塌陷有关。这类儿童表现为支撑相的不稳定,足的内侧塌陷(特别是在距舟关节上以及足拇趾外翻上),也可以表现为穿鞋问题。随着年龄增长,最终会引起行走时疼痛。这类畸形通常发生在股骨前倾增加合并胫骨向外扭转增大的儿童。

由此可见,孩子的步态就能清楚地反映出肌肉骨骼或是生物力线是否存在异常信号。若您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请尽早前往骨科、神经内科和康复科确诊进行干预治疗,让我们的孩子能“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