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轻松呼吸从儿时做起:小儿哮喘及其防治(2)
2018年08月01日 【健康号】 王亚亭     阅读 8600

脱敏治疗贵在坚持

      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或过敏性疾病。目前治疗过敏的方法主要有环境控制、药物治疗、脱敏疗法。环境控制就是通常所说的远离过敏原,但在生活中有很多过敏原是无法避免的。药物疗法虽然可以有效地治疗过敏,但在过敏原无法避免接触的情况下,单纯的抗过敏药物的应用有时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目前,一些大医院开展了标准化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俗称脱敏治疗),其效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肯定。

      脱敏治疗一般先从低剂量开始,每周注射或舌下含服1~2次,以后逐渐增加剂量,达到维持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后逐渐延长每次用药的间隔,疗程多在两年以上。要想获得理想的效果,患儿和家长一定要坚持有规律的治疗。有些病人在取得疗效后便擅自停药或延长治疗间隔时间,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在做脱敏治疗之前,首先要做过敏原检测,寻找过敏原,并确定不在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发作期进行脱敏。脱敏时如果遇到哮喘急性发作,应停止脱敏治疗,待咳喘控制后再恢复治疗。脱敏当天应避免剧烈运动。如出现皮疹、胸闷等过敏反应,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脱敏治疗就是将那些常见而又无法避免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制成不同浓度的制剂,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有规律地给病人注射或舌下含服。通过反复接触特异性过敏原,使病人对该过敏原产生耐受性,以后再接触这些过敏原时发病症状明显减轻或不发病。脱敏治疗适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花粉症及皮肤过敏等,尤其对吸入过敏原引起的哮喘治疗效果较好。

正确治疗哮喘消除误区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尽量避开过敏的物质,进行脱敏的治疗,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等能够减少哮喘的发作,但许多哮喘患者对环境中的多种因素过敏,想要完全避免接触这些因素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维持哮喘控制的药物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当哮喘得到控制后,患者对这些危险因素就不那么敏感了。目前治疗哮喘的药物原则上可分为“长期控制药物”和“快速缓解药物”两大类:哮喘控制药物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须与ICS联合应用)、白三烯调节剂、缓释茶碱等;而缓解药物常用的有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等。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其优点是通过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粘膜,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但不同年龄的哮喘患儿需要不同的吸入装置,从而使吸入药物到达小气道才能起到治疗作用。而吸入性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是首选的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一般有哮喘症状时短期或临时使用。哮喘的规范化治疗方案、用药的疗程因人而异,应该寻求专科医师的指导。一般来说,首先要评价患儿哮喘病情的控制情况,然后选择一种治疗方案使患儿获得哮喘控制,同时不断地监测以维持哮喘的控制。

      持续监测哮喘的症状和肺功能是了解患儿病情控制与否的重要方法,临床上常用简易肺功能仪——峰流速仪进行监测,每天早晚吹一次峰流速仪就像高血压病人不断测血压一样,能大致了解患儿的病情控制情况,从而指导治疗。峰流速仪价格便宜(几十元钱)、操作方便(只需要每天早晚用力吹一次峰流速仪),因此,4岁以上哮喘患儿可以购买一只峰流速仪,在家中持续监测,并把每次的监测结果记录下来,这就是常说的“哮喘日记”。医师在随访病人时,能够根据这种“哮喘日记”,判断患儿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病情控制情况。同时患儿家长也可以根据峰流速仪监测结果,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恶化或哮喘发作。例如患儿的峰流速值突然下降30%以上,提示可能随时发作。

      目前不少哮喘患儿的家长对哮喘的治疗存在很多误区,如一旦出现咳喘症状就用抗生素“消炎”,殊不知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炎症而不是感染性炎症,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抗生素“消炎”治疗哮喘百害而无一利。其次认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大,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不愿坚持预防治疗,常常反复发作,并且经常静脉输液。事实上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很小,全身不良反应少,是WHO推荐的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而哮喘急性发作时往往需要静脉输注大量糖皮质激素,一般输注3天的剂量相当于吸入激素半年以上的剂量,可想而知后者副作用更大。还有人天天盯着各种包治哮喘的“神医秘方”,试图几天就能药到病除,一劳永逸。试想一下,如果真有这种灵丹妙药,能够解决哮喘这一严重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一定能够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王亚亭
主任医师/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儿外科门诊,儿科门诊...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炎及小儿呼吸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治。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