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选择关节置换手术
2018年10月22日 【健康号】 刘安庆     阅读 9584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一种多因素髋关节疾病,患者由于髋臼或股骨近端发育缺陷而引起生物力学异常,变异的髋臼无法完全覆盖股骨头,或股骨近端前倾角过大,使髋关节机械磨损率和磨损程度加快。长此以往容易出现患髋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半脱位甚至完全脱位、步态异常等症状,不仅容易影响脊柱和膝关节,而且多并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一种多因素髋关节疾病,患者由于髋臼或股骨近端发育缺陷而引起生物力学异常,变异的髋臼无法完全覆盖股骨头,或股骨近端前倾角过大,使髋关节机械磨损率和磨损程度加快。长此以往容易出现患髋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半脱位甚至完全脱位、步态异常等症状,不仅容易影响脊柱和膝关节,而且多并发严重的髋关节骨关节炎。

  人工关节置换能够有效帮助无法保髋的DDH患者重建良好的生物力学功能。髋关节置换术对软组织损伤小,人工关节使用寿命普遍较长,有较好的长期疗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普遍假体稳定性好,中远期疗效佳,功能恢复快,获得了良好的生活质量。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病理特点

  1、髋臼方面

  DDH患者髋臼前后径变小,髋臼窝变浅,使髋臼呈椭圆形或菱形,前倾增加,髋臼内充满纤维脂肪组织,有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完全脱位者可见真臼萎缩并在髋臼后上方髂骨翼上有新臼形成。

  2、股骨侧变化

  股骨头变形甚至塌陷,对应的髋臼部位有一定程度的硬化,尤其是CroweⅣ型的股骨头变形更加明显:股骨颈变短,股骨头脱位,股骨颈干角及前倾角增大。据文献报道,DDH患者前倾角平均增加12°(10°~90°),大粗隆位置后移,股骨近端萎缩,髓腔硬化变窄,且与脱位程度呈正相关。脱位可引起股骨干发生异常性变化,部分患者股骨干弧度增加导致术中假体柄打入的难度增大。

  3、软组织变化

  软组织变化在CroweⅣ型脱位的患者最明显,尤其是前方关节囊增厚挛缩最难处理,往往需要仔细松解。股骨头圆韧带变长呈带状,沿此韧带可找到变浅变小且被大量脂肪纤维组织填充的真臼。臀中肌变短呈水平位,内收肌、腘绳肌、股四头肌均变短,这使得髋臼的暴露更为困难,髂腰肌肥大有时需要切断部分肌腱。坐骨神经变短成为使肢体恢复正常长度的最大威胁,股神经较正常更靠外侧。因此,内侧结构缩回可能伤到股神经。股深动脉变短,其发出的位点不是正常的腹股沟韧带下2~5cm,而是更靠上的髋臼下缘的位置。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治疗现状

  临床研究显示,髋臼部分、股骨端及软组织三部分的处理是否得当是THA手术成功的关键。

  1、髋臼部分的处理

  在DDH的THA术中,患者髋关节解剖结构的异常使得术中操作最具有挑战性的应属髋臼的重建。正确的髋臼重建是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THA术中髋臼重建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地将髋臼假体安置于真臼内,确保髋臼假体的稳定并使人工关节的旋转中心尽可能地位于正常水平。如果髋臼旋转中心位移超过1.5cm,则髋臼假体的松动率增加。

  2、股骨端的处理

  股骨柄假体的选择和正确安放是影响髋臼发育不良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股骨柄假体的安放主要作用在于恢复前倾角及将股骨头复位到真臼水平的髋臼假体中,恢复肢体等长,避免内外翻和术后跛行。影响DDH患者THA术中股骨假体植入的主要解剖异常有股骨颈细、短且显著前倾,大粗隆小且偏后,股骨髓腔狭窄等。因此,在假体植入时常常出现股骨近端骨折,而且由于下肢短缩容易造成假体复位困难。在对Crowe1、Ⅱ型患者安放股骨柄假体时,要注意股骨颈的前倾及外展角,保留其干骺端的完整性,可用近端涂层的小号假体。部分DDH患者股骨过度前倾,此时可采用组配式生物固定股骨假体予以矫正,这种假体不改变大粗隆的后旋位置而是可以任意调整前倾角,从而避免外旋撞击。

  3、软组织的处理

  软组织的正确处理对DDH术后能否实现双下肢等长和关节活动范围正常至关重要。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股骨头上移,髋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大多也会有部分挛缩,术中必须进行松解以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特别是臀中肌或髂腰肌挛缩使股骨头复位非常困难,不得不对部分肌腱进行松解,才能相应地下移股骨头,使其恢复至正常位置。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