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2018年05月15日 【健康号】 白田雨     阅读 1101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intervertebraldiscprotrusion)是在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并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其发病率约占门诊腰腿痛患者的15%,许多腰痛伴腿痛的患者经临床检查,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许多患者开始时只有单纯腰痛,以后才出现典型的椎间盘突出症,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比一般临床统计要多。本病多见于壮年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0~15:1;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20岁以下仅占6%;70%左右有外伤史;从发病部位来看,本病多发生在腰4~腰5和腰5~骶1两个节段,约占90%。

腰椎间盘纤维环在后外侧较为薄弱,后纵韧带在脊柱的全长中都无间断,但自第一腰椎平面以下,后纵韧带渐渐变窄,至第五腰椎和第一骶椎间,宽度只等于原来的一半,腰骶部是承受力、静力最大的部分,故后纵韧带的变窄,造成了自然性结构方面的弱点,髓核易向后方两侧凸出。

发生本病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是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或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外因则是损伤、劳损以及受寒着凉等。

【临床表现】

一、症状

㈠、腰背痛  据有关统计,绝大多数的患者都有腰背痛,大约50%患者表现为先腰痛后腿痛,约33%患者腰背痛和腿痛同时发生,约17%患者先腿痛后腰痛。腰背痛主要因为椎间盘退变突出,刺激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该神经由2/3的交感神经和1/3的躯体神经组成,如椎间盘突出较大可刺激硬脊膜产生硬膜痛。疼痛时间短者数日,长者数年,部位在下腰部和腰骶部。这类疼痛的感觉部位较深,表现为起病缓慢和定位不准确的背部局限或广泛性钝痛,活动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而且腰痛症状很少完全影响生活和工作。当腰椎间盘突发突出时,腰背痛急性发作,腰痛重且可有肌肉痉挛,腰部活动明显受限,腰痛多难以忍受,不能工作,甚或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非卧床休息不可,此类病人可有突然扭动腰部或搬重物用力不甚等诱因,此主要是由于缺血性神经根炎所致,即髓核突然突出压迫神经根,致使根部血管受压而呈现缺血、淤血、缺氧及水肿等一系列改变,并可持续数天至数周。

㈡、下肢放射痛  

1.突然出现或逐渐发生并渐进性加重的放射性锐痛、钝痛、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由腰臀部向大腿后(外)侧、腘窝、小腿外侧、足跟、足背或小趾放射。个别病人可呈反向性放射痛,此类疼痛可与腰痛同时发生,亦可在腰痛之前或之后发作。

2.部分疼痛可在某种姿势下,因活动或腹压增加(咳嗽、喷嚏或用力排便等)而加重或突然出现触电般的放射痛,刺激停止后疼痛立即消失;部分疼痛部位较广泛,甚或难以确定准确位置,其对刺激反应慢,疼痛消失亦不完全,故患者既有持续性疼痛,又有突发性加重。

3.多数病人开始有腰痛,不久腰痛减轻,下肢出现放射痛。这是因为当髓核进一步突出后,原来处于紧张状态的纤维环破裂,使其上的痛觉神经纤维张力减低,故疼痛减轻;也可因髓核进一步突出,经过后纵韧带直接压迫神经根,故腿痛加重。轻者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外侧直达足部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一般可以忍受;重者则表现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

4.疼痛轻者仍可步行,但步态不稳、跛行,腰部多取前倾状或以手扶腰以缓解对坐骨神经的张应力;重者需卧床休息并喜采取弯腰屈髋屈膝侧卧位。凡是增加腹压的因素均可使放射痛加剧。由于屈颈可通过对硬膜囊的牵拉使脊神经刺激加重,以致头颈部喜仰伸位。

5.放射痛多为一侧,极少数病人可有双下肢放射痛或交替性双下肢放射痛,见于中央型巨大突出患者。

6.少数病人开始发病时,下肢可无明显疼痛,或仅表现为下肢轻微的不适或沉重感,腰部活动时偶有短暂疼痛。

7.疼痛范围与程度与坐骨神经受压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轻度压迫或刺激,出现臀部疼痛,疼痛稍轻;中度压迫或刺激,出现臀部、股部及小腿疼痛,疼痛较重;重度压迫或刺激,出现由臀部至足部的疼痛,疼痛较剧。

㈢、下腹部或大腿前(内)侧疼痛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腰1~腰4神经根受累,出现神经根支配区域(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另外,尚有部分低位腰椎间盘突出(L4~5和L5~S1)亦可出现下腹部痛、腹股沟区痛或会阴痛,此种疼痛多为牵涉痛,有一定的定位诊断意义:腹股沟区外侧痛提示L4~5椎间盘突出;腹股沟区内侧或会阴痛提示L5~S1椎间盘突出。

㈣、间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时,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出现腰背痛或患侧放射痛或麻木加重,严重者可出现跛行,而此距离短者仅十余米,多数为数百米,取蹲位或坐位休息一段时间症状可缓解,再行走时症状又复出现。这是因为椎间盘组织压迫神经根或椎管容积减小,使神经根充血、水肿及炎症反应所致,当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逐渐扩张,加重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引起缺氧而出现症状。这在老年人最为明显,因为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腰椎管狭窄,容易引起间歇性跛行,而且症状明显。

㈤、肌肉瘫痪  少数病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严重且时间较久时,可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较多见的为腰4、5椎间盘突出,腰5神经根麻痹,胫前肌、腓骨长短肌、踇长伸肌及趾长伸肌瘫痪,出现足下垂,其中以踇长伸肌瘫痪、踇趾不能背伸最为常见;腰5~骶1椎间盘突出,骶1神经根受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肌力减退,但小腿三头肌瘫痪罕见。个别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腹压急剧增加而致椎间盘组织急性突出,严重者可压迫神经根,表现为分娩后突发局限于腓总神经支配区的肌肉瘫痪而疼痛不显著,称为母性产瘫,以有别于新生儿的产瘫。

㈥、麻木  病程较久的患者,常有主观的麻木。麻木感觉区域以腰骶神经根受累区域分布,多局限于小腿、足背外侧、足跟和足底外侧,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此主要是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受刺激之故。

(七)、马尾综合征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当突出巨大时,常压迫突出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马尾通常包括腰3至尾1的神经根,因此支配盆腔内脏兼(或)会阴部的传出兼(或)传入神经纤维发生病变,出现圆锥综合征。要把马尾损害与与圆锥损害区分开来在临床上有相当大的困难,因为既然马尾的病变通常不仅仅影响骶髓节段而且也同样影响到大量腰骶神经纤维。早期表现为双侧严重坐骨神经痛,会阴部麻木,排便排尿无力。有时坐骨神经痛可交替出现,时左时右,随后坐骨神经痛消失,而表现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如不能伸趾或足下垂,同时双下肢后外侧会阴部痛觉消失,大小便功能障碍,多表现为急性尿潴留和排便不能控制。在女性患者可有假性尿失禁,男性患者出现功能性阳痿。

(八)、脊髓圆锥综合征  当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时,骶部脊髓骶3~5节段和尾髓腰节段的病损表现为典型的综合征,躯体症状包括会阴及肛门周围的皮肤感觉缺失。如果骶2节段受累,大腿后部将出现麻木,即表现为马鞍区麻木。有骨盆出口处的肌肉软瘫,包括肛门外括约肌、膀胱括约肌及坐骨海绵体、球状海绵体肌。球海绵体反射可通过刺激阴茎龟状体而诱发,其表现为触到阴囊后内尿道收缩或肛门外括约肌收缩。由于节前副交感神经的损害而引起的征象,包括膀胱括约肌的松弛性瘫痪(无膀胱充盈感觉、无痛)和不能自动排空。由于肛门括约肌的控制的相应丧失,在腹压增大时大便失禁,不能自主排便、阴茎勃起和射精能力的完全丧失。

(九)、患肢发凉  少数病人自觉下肢发凉,为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性血管收缩,或因为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引起下肢血管壁收缩所致。可出现患肢温度低,尤以足趾为著,此种皮温降低的现象,以骶1神经根受压较腰5神经根受压更为明显。但足背动脉搏动正常,亦有部分病人有患肢汗出现象。

(十)、尾骨痛  极少数病人可有尾骨痛,多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入骶管所致,亦可由腰椎或腰骶神经丛的解剖变异刺激神经引起。

(十一)、小腿水肿  极少数病人可出现患侧小腿水肿,可能与神经根在受到机械性及局部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时,粘连水肿,影响交感神经的传导功能,使下肢相应的血管神经功能发生障碍有关。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白田雨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三院山东省立...
中医针灸科,中医科,...
擅长应用针刺、艾灸、推拿、耳穴贴压、埋线、理疗等治疗颈肩腰腿痛、偏瘫、面瘫、失眠、腹泻、肥...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