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疾病科普】颅底肿瘤手术切除应该注意的问题
2019年04月18日 【健康号】 赵天智     阅读 8180

颅底肿瘤是指源自脑底、颅底骨上面、颅底骨本身和颅底骨下面的肿瘤,可以向头端发展,侵入颅内,也可向尾端延伸,累及眼眶、鼻窦、鼻腔、颞下窝、咽旁间隙等区域。在这个部位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肿瘤及瘤样病变。

  颅底肿瘤是指源自脑底、颅底骨上面、颅底骨本身和颅底骨下面的肿瘤,可以向头端发展,侵入颅内,也可向尾端延伸,累及眼眶、鼻窦、鼻腔、颞下窝、咽旁间隙等区域。在这个部位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肿瘤及瘤样病变。

  手术入路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基础,对每位患者施行手术都应设计出相应的手术入路。在设计手术入路时,应以病变的性质和病变累及范围为基础,必要时可采用联合入路,同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①选择从皮肤至病变的最短路径,同时避开影响患者生命和功能的重要血管和神经,若不能避开,术中应解剖清晰后加以保护;

  ②术中尽可能利用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间隙”,如面部腔隙、可牵拉的肌肉、下颌骨和颅骨的移除及复位、硬脑膜及硬脑膜下腔,若术中为暴露颅底或硬脑膜内的肿瘤而需扩大术野,应首选切除颅骨,避免过度牵拉脑组织;

  ③避免损伤神经血管蒂,要考虑皮瓣的供血条件和放疗的影响;

  ④手术入路应便于保护和处理大血管,减少出血;

  ⑤考虑手术对外貌的影响,尽可能地避免发生畸形。

  术前准备

  1、X线片检查用以了解颅、面骨受累情况,可根据肿瘤所在的部位和范围,选择不同投照位置的X线平片、体层片。常需作经股动脉的颈动脉和脑血管造影,借以判断肿瘤与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的关系。必要时作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检查,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肿瘤在颅底、颅内侵犯的范围。

  2、脑神经检查应常规检查Ⅰ~Ⅻ对颅神经有无功能障碍,这对分析和了解肿瘤累及的部位和性质有重要参考意义。

  3、如术中有可能结扎颈内动脉者,术前要作颈动脉压迫试验和训练,直至可耐受30min以上,并经脑电图、脑血流图及颈动脉造影,证实患侧大脑已建立良好的侧支循环,方可进行手术。

  4、术中如需切除上颌骨或下颌骨者,术前要作好腭护板或斜面导板以及颌间结扎用装置,以便术后戴用。

  5、术前作口咽部和肿瘤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术前1d给予青霉素、氯霉素或磺胺嘧嘧啶钠,预防感染。

  6、术前1~2d洁牙。用漱口药水漱口,用抗生素液滴耳、鼻,并清洁耳道与鼻道。

  7、全头皮备皮、清洗和消毒。

  8、根据手术范围,充分备血。

  术中注意要点

  1、降低脑压

  脑压偏高时难以进行颅内操作。降低颅内压常用的方法有:①术前作腰椎穿刺引流脑脊液,并留置硅胶管以备缓慢引流;②开颅时快速静注20%甘露醇250ml;③直接切开硬脑膜,放出适量脑脊液;④由麻醉医生采用过度换气的方法。

  2、减少出血

  颅颌联合切除的手术失血量多达4000~5000ml,故需充分配血备用。采用低温麻醉和降压麻醉,术中结扎颈外动脉及有关分支等方法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颅前窝底与上颌骨联合切除术中出血主要发生于上颌骨切除时,故应先作颅内切除为宜。在颞下咽旁区切除时要注意茎突深部内侧的颈内动、静脉,防止误伤,引起大出血。颈内静脉出血时,可先用纱布压迫止血,细心分离破口的周围和远心端后,钳夹、结扎止血。如破口已接近颅底颈静脉孔处,其远心端已无法结扎时,也宜暂时用纱布压住,继续切除肿瘤。最后可用可吸收止血纱布(绫或海绵)填压出血处,然后用长仿纱条填塞,纱条一端置于皮肤切口外,术后10d小心抽除。

  3、防止和处理硬脑膜撕裂

  分离筛板、眶上裂或颅缝时,常因硬脑膜嵌入、粘连而易发生撕裂。如肿瘤已侵犯硬脑膜,切除后即造成硬脑膜缺损。小的硬脑膜裂口一般可直接缝合,较大的裂口需用肌肉填塞并仔细缝合。无法缝合时,需用颅骨膜、颞筋膜移植修复。

  4、避免发生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

  如开颅时颞额部骨瓣过小,显露不充分,操作不细心或颅内压未降下来致硬脑膜张力大,勉强操作,常使脑组织受压或牵拉过重,导致呼吸及循环障碍。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立即中止手术,并针对原因及时处理,待情况好转后再进行手术。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